《kiri遊戲》桃園市長興國小 陳芯語|2025小作家圖文創作大賽

Page 1


kiri遊戲

桃園市長興國小 陳芯語

背簍-泰雅語叫 kiri,是泰雅

族重要的⽣活器具,以前每家⾄ 少都有⼀兩個背簍,常⽤在農耕 時裝⼩⽶、芋頭等農作物。⽣活 技能課上,⽼師宣布這學期的⽬ 標是製作背簍,當聽到這個消息 時,我的⼼情像是被拉進了魷⿂ 遊戲挑戰賽⼀樣,這讓我超級驚 訝和害怕,因為背簍的製作過程 很複雜,我覺得對於⼀個⼩朋友 來說,完成這樣的作品似乎不太 可能。

Kiri 遊戲第⼀關,是收集材 料。雖然傳統的泰雅背簍是⽤⽵

條或藤條製作,但我們選擇了打包 帶作為材料,⼀共要剪⼆⼗四條底 和⼗⼋條側邊,教我們的耆⽼阿公 就像是魷⿂遊戲裡的⾯具

說明規則和擔任裁判,他拿出⼀個 ⽊架⼦,指導我們將⼆⼗四條線放

在底部對⿑,做成底,但我不⼩⼼

做錯了,放了⼆⼗五條線,只好全 部拆掉重來,這讓我感到⾮常疲 累。

Kiri

遊戲第⼆關,是完成背簍

的側⾯、完成底部後,我們要將線

往上拉,形成背簍的⾻架,然後, 將邊緣的線斜著向上拉,並⽤橡⽪

筋固定在⽊架上⽅。固定好後, 開始橫向編織⼗到⼗⼋層,我使

⽤不同顏⾊的線⼀層層編織,形 成六⾓形圖案,每完成⼀層,⽼

師就會稱讚我們,就像是獲得積 分⼀樣。最後,我們拆掉上⾯固 定的打包帶,往回插⼊三格固定 ,背簍的本體就完成了。這個過 程雖然有趣,但也很考驗我們的 ⼿指靈活度和專注⼒。

Kiri 遊戲的最後⼀關,也是

大BOSS,是完成整個背簍,阿公 帶來了更⾼難度的挑戰—固定上 部和下部的圈,還有提把。他教

我們⽤⻑⻑的打包帶來綁,但這 ⼀關我們犯了很多次錯,只能⼀ 遍遍拆了重來,連⽼師也沒學 會。最後,⽼師得到阿公的同意

拿出了新道具—束帶,我們⽤⼿ 綁背簍和圈圈,還⽤牙⿒幫忙拉 緊,⼀下⼦就做好了,感覺好像 使⽤了遊戲裡的加速卡⼀樣。完

成之後,⽼師鋸掉⽔管的腳,我 ⽤黏膠將⽔管的「鞋⼦」固定, 再⽤鐵絲綁上提把,Kiri遊戲就算 過關了。

製作背薑的過程中,我覺得很 好玩,因為這是⼀種耐⼼的訓練

。起初我感到興奮,但隨著多次 的拆掉重做,變得有些⽣氣,當 背簍完成時,我感到⾮常有成就 感,因為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 才完成。這段過程讓我了解到傳 統工藝的複雜和以前泰雅族⼈的 耐⼼,雖然製作過程中有失敗,

但最終的成果讓我覺得⾃⼰很厲 害,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學 習這些泰雅族的⽣活技能。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kiri遊戲》桃園市長興國小 陳芯語|2025小作家圖文創作大賽 by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