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此在的基督徒 論張曉風宗教精神的文學體現 楊一* 前言 對臺灣現當代文學有所瞭解的讀者,想必 對張曉風的名字不會陌生。張曉風(1941 年 3 月 29 日-),筆名曉風、桑科、可叵等,江 蘇銅山人,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隨家人遷台, 長於臺北、屏東。畢業於臺灣私立東吳大學中 國文學系,曾授課於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 陽明大學創校以後即來此校任教,一直擔任該 校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至 2006 年退休。 張曉風二十餘歲即在臺灣文壇嶄露頭角, 兼及新詩、小說、戲劇、雜文等多種不同的文 學體裁,其中又以散文最為著名,被允為臺灣 散文現代化的重鎮。其文字融通古典與現代, 內容既有以細膩動人的情感描繪生活瑣事,亦 有哲理思辨、抒寫家國情懷及世間百態,相容 並包、不一而足。餘光中為散文集《你還沒有 愛過》作序,譽之為「亦秀亦豪的健筆」。1 評論界盛讚其「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 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2 三十六 歲時,張曉風被臺灣地區的評論界列入「當代 十大散文家」之一。四十餘載的創作生涯中,
* 1 2 3 4 5 6 7
01
她桂冠等身,曾榮獲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 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 獎等。作品曾入選臺灣中學國文教科書,以及 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一的白話文閱讀篇 章。 由於文學創作方面毋庸置疑的成績,張 曉風的作品得到了來自兩岸三地文學批評界的 廣泛關注。筆者從 CNKI 及其他資料庫收集到 從 1986 年到 2018 年共三百八十餘篇與張曉風 有關的論文。數百篇論文聚合而成的話語場、 看似眾聲喧嘩,實則在進行歸納和分類後能夠 發現,這些探究與逡巡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 中在她的散文創作領域,內容從廣義的寫作特 徵,3 到狹義的意象分析;4 從語言層面的行文 風格,5 到藝術層面的懷古情結。6 雖然在文學 研究的層面,張曉風的作品得到了相當充分的 討論,卻反之容易陷入被提純化、標籤化的危 險。偶有分析跨越學科界限,跳出文本框架之 外,也主要借女作家身份之杯酒,澆性別研究 之塊壘。7 事實上,在作家、女性、學者、教師,以
作者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香港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與文化。 張曉風,《你還沒有愛過》(台北:九歌, 2007),5。 張玉洪,《作家張曉風:不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感,生活多無聊》,《北京青年報》(2011 年 04 月 25 日):A5 版。 陳南先,〈愛的謳歌 情的禮贊——簡評張曉風的抒情散文〉,《寫作》(1996 年 3 月):20-21;滕超,〈張曉風散文簡論〉, 《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 年 5 月 25 日);方忠,〈張曉風散文創作初探〉,《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和研究》 (1990 年第 12 期):13-16、。 王璐,〈張曉風散文中的流水意象〉,《長江叢刊》(2017 年 10 月):17-19。 詹秀華,〈論張曉風散文語言的動感藝術〉,《長春師範大學學報》第 33 卷(2014 年 3 月):98-101;鄧寒梅,〈張 曉風散文的詩化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1999 年第 5 期):73-76;欒桂斌,〈張曉風記敍性散 文「以簡馭繁」的行文特色〉,《青年文學家》,(2017 年 11 月 30 日)。 餘豔,〈古典情懷與現代生命的詩意融合——論張曉風散文的特色〉,《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8 卷 6 期 (2013):29-31、92。 王璐,〈張曉風與龍應台女性意識對比研究〉,《中國文藝家》(2017 年 8 月 15 日):B3;唐佩佩,〈淺論張曉風散 文的超性別書寫〉,《創作與評論》(2016 年第 20 期):79-8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及積極參政議政的社會活動家之外,張曉風還 是一位有明確宗教信仰的基督徒。在動盪歲月 裏出生的張曉風,隨親人輾轉重慶、南京、廣 州,直至定居臺灣,父親在戰火中生死未卜。 至親失散、顛沛流離的童年經驗,給張曉風造 成了深刻的精神創傷,「當時的脾氣變得很不 好,但我完全不懂為什麼會這樣。」8 心理學 家裘蒂斯 • 赫爾曼(Judith Herman)在她的 著作《創傷與復原》(Trauma and Recovery) 中指出,童年創傷的復原,需要幫助創傷患者 思考有關負罪感和責任感的問題,重建起一個 包括對世界的意義,秩序以及公正思考的信念 系統。以此來合理解釋我們為何會遭受的痛 苦,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安慰與支持。此時基督 教和教會,即擔負起了類似的角色。 中學時期同學帶張曉風接觸了教會,「我 那時才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個好孩子,既不能 容納別人,又自我中心。當我聽說有一位耶穌, 祂是愛我的,這令我非常驚訝,因為這是一個 愛的原動力。因耶穌的愛,讓我覺得自己可 以從祂的愛去學會愛別人。」9 通過基督教教 義認清了自己的缺點後,生命得以獲得新生。 在由衛理公會在台復校的東吳大學,十七歲的 張曉風邂逅了未來的伴侶林治平先生。林治平 日後成為臺灣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 宗教研究所創所所長,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創 辦人,《基督教與中國論集》、《全人關懷— 二十一世紀宣教的再思》、《改變歷史》等書 目的編者。 由此可見,張曉風的宗教信仰身份,與她 性別身份、職業身份、社會身份、家庭身份等 緊密聯繫,彼此交織,相互勾連補充,共同制 約乃至決定著其文學創作的情感走向與思想內 涵。在執筆的女作家、授業的名教授、積極奔
走的環保人士背 後,無論時間與場 域如何切換,不同 立場和言論背後, 始終保持恆定的, 卻是一位此在的基 督徒。借用海德格 爾的理論,「存在 者滿可以在它的存 在中被規定,而同 時卻不必已經有存 ▌ 張曉風 在意義的明確概念可供利用……存在之被『設 為前提』具有先行著眼於存在的性質,也就是 說,一旦著眼於存在,給定的存在者就暫先在 它的存在中得到解說。這種起引導作用的著眼 方式生自平均的存在之領會。我們自己就活動 在這種平均的存在領會之中,而且它歸根到底 屬於此在本身的本質建構。」10 如果拋開張曉 風的基督徒身份不談,很容易出現某種程度上 的「零度批評」。即脫離原作者本身,單獨建 立在論者和文本之間、兩點一線的論述。期望、 領會與形成的概念,看似符合情理,能夠憑藉 嚴密的邏輯推論自圓其說。事實上批評家若是 缺乏對作品生產者的充分瞭解,其獨立衍發出 的主觀想像,很可能與本源和真相之間存在罅 隙,嚴重時甚至背道而馳。11 張曉風本人曾說過:「我裏面有什麼,寫 出來就是什麼。像 T.S. 艾略特,他的每一首 詩、每一曲戲都充滿『基督教』。如果有人分 析『我』,其實也只有兩個東西:一個是『中 國』,一個是『基督教』。」她認為對她影響 最大的兩本書是《聖經》和《論語》。12 如果能夠結合文學批評和宗教神學的知 識,對張曉風的作品進行整體觀照,那麼毫無
8 9 10 11
論壇報編採,〈筆尖下的豁達人生―作家張曉風的生命故事〉,《基督教論壇報》(2014 年 7 月 17 日)。 同上。 (德)馬丁 ‧ 海德格爾著,《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三聯書店,2006),15。 例如把張曉風文學作品與佛教信仰聯繫討論的文章,如朱利萍,〈生命詩意棲息:張曉風散文中的禪意〉,《社會科學 戰線》(2010 年第 10 期):267-268。 12 楊劍龍,〈論張曉風的創作與基督教文化〉,《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8 年第 1、2 期):52-55。
02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疑問,讀者會察覺到,無論是其主題構成還是 思想內涵,均不同程度地呈現出作家強烈的宗 教情緒和信仰意志,蘊藉著她在基督教神學影 響下形成的人生觀及社會理想。張曉風對基督 精神的敬仰和基督教文化的認同,僅僅使用傳 統的文學理論和批評方式,是很難真正準確深 入理解的。原罪意識、懺悔精神、愛的意義、 這些都是張曉風文學創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 分,它們本身就是某種特定宗教信仰的存在樣 式。她對生命意識的自我體驗,對當今人類生 存狀態的憂患意識,對人性本質的揭露,對悲 劇命運的沉思,可以說無不帶有一種宗教精神 對物質世界的超越闡釋。 但由於張曉風作品的承載形式(以普遍意 義上的散文、小說為主,而非頌歌或靈修體驗 等指向性和功能性更明確的體裁)、表達手段 (在文學性與神學性的佔比平衡中,通常優先 考慮文本的藝術價值和可讀性。即她本人所強 調的,做一個好「基督徒作家」之前,首先要 做一個「好作家」)、主題選擇(更多關於廣 大教徒和非教徒都同樣關心,能夠在公共領域 引發通感和共鳴的內容,如故鄉、親情、友誼、 自然等。較少涉足靈修、見證、辯道等專屬教 會社群的主題)等各個方面均有「離經叛道」、 難以定義之嫌疑,也並未在宗教研究界取得廣 泛的研究合法性。文學與神學兩者間的真空地 帶,有待我們進一步補充、闡發和說明。 原罪意識 人性論,和上帝論、基督論是早期基督教 會和教父派所關注的三個主要領域,其中原罪 是基督教人性論的理論基礎。通常意義上,所 謂原罪是指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在伊甸園想 要「如神能分辨善惡」(創 2:5),違背了上 帝的意旨偷食了禁果。上帝因此將他們逐出伊 甸園,並對亞當說:「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 你必終身勞苦, 才能從地裏得吃的……你必汗
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 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 3:17-19) 關於原罪問題的認識與討論,作為主軸 貫穿了奧古斯丁宗教觀的變遷,構成其神學理 論的核心。他早年認同摩尼教的善惡二元本體 論,但在信仰基督教之後,對先前的觀點進行 了徹底清算,指出把罪惡看作是與善良同樣具 有本質性的實體是「拖進異端的群類」,只有 靠著上帝的恩典才最終掙脫重負,尋找到了真 理。13 為了反駁善惡二元本體論,奧古斯丁在 《論自由意志》、《懺悔錄》、《論本性與恩 典》、《教義手冊》中對惡的實質、種類以及 原因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逐漸豐富並形成了 一套關於罪的、系統的神學理論。奧古斯丁將 原罪泛化為一切罪的根源,強調由於原罪會遺 傳給所有的後代,因此除耶穌基督外,所有人 生來就是敗壞的,只有通過基督的救贖才能避 免永恆的死。 而張曉風的作品,也彼此詰問和呼應,以 文學為表達手段,構成作者對原罪論的神學思 辨。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一、人人生而 有原罪,原罪面前人人平等;二、原罪本質是 善的缺乏。 按照奧古斯丁的學說,所有人具有的罪, 「出生之前本就已在祖先亞當身上存在了,亞 當與他們具有種的同一性,所以亞當犯罪,他 們也就參與了。這就是原罪。原罪帶來原責, 如死這一懲罰,就是他們要負的原責。他們既 與亞當在種上同一,那麼既在亞當裏犯了罪, 也跟亞當一樣擁有了肉欲,不信上帝」。14 類似的表述,在張曉風的散文作品裏反複 出現: 在思想方面,我是一個罪人。不單是我, 正如聖經所說:「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 有。」我們都是人,都是軟弱的罪人。(《連 一個也沒有》)
13 奧古斯丁,《論自由意志》,載奥古斯丁:《獨語錄》(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 卷第 2 章第 4 節。 14 周偉馳,《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版),210。
0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人人都是罪人,凡事都互相效力。(《霜 橘》) 小說《訴》,則借一則驚世駭俗的庭審 故事,進一步集中展現了張曉風的原罪觀。女 主人公成長在一個長期缺乏父母關懷的家庭, 她把對於愛和親情的全部期待寄託在自己腹中 純潔的新生命之上。但某個電閃雷鳴的夜晚, 因為在嬰兒的臉上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衝 動之下失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法庭之上,女 主人公做著最後的辯解,她表示自己罪行之外 的罪性,不獨為自己個人所有,原始的罪性存 在於每一個人的血液裏,即使是審判她的法官 也不能例外。在原罪前人人生而平等,「元帥 和士兵的距離並不遠,他們同樣的被一些力量 轄制。財主和乞丐的距離也不遠,他們同樣不 感到滿足。」原罪與生俱來,無法被選擇,也 無法被逃脫。「每一個孩子都無可選擇地要繼 承他祖先的東西,那些不乾淨的血將永遠留下 去。」 如趙林的概括:「奧古斯丁在幾乎所有的 著作中都始終堅持一種與摩尼教相反的說法, 即惡不具有實體性或本體性,它只是「善的缺 乏」或「本體的缺乏」。15 奧古斯丁曾寫到:「我 探究惡究竟是什麼,我發現惡並非實體,而是 敗壞的意志叛離了最高的本體,即是叛離了你 天主,而自趨於下流。」16「事實上我們所謂惡, 豈不就是缺乏善嗎?在動物的身體中,所謂疾 病和傷害,不過是指缺乏健康而已……同樣, 心靈中的罪惡,也無非是缺乏天然之善。」17 簡而言之,即奧古斯丁上帝所創造的一切事物 就其「自然本性」(natura)而言都是善的,這 些創造物因其客觀實在性都可以被稱為「物質 實體」(substantia)。上帝本身並沒有創造惡, 惡只是對上帝所創造的善的一種缺乏或背棄。 張曉風的作品內,「罪」也不僅僅停留在 表面上指代人們為了順從自己的私欲,違背上
帝意旨的言語行為、所思所想。深層次上,懸 浮於超拔的神界「我認為人性裏一直缺乏絕對 的善良,所以我需要由另一個力量賜下善良。」 (《那些人的臉》)同時「承認自己是一個弱 點纍纍的人並不羞恥。……希望藉著這個必要 的過程,至少把自己理出一個頭緒。」(《罪 己詔》) 懺悔精神 《訴》的故事尾聲,那位瘋狂的「美狄亞」 在發表完自己對罪的思索後,斬釘截鐵地斷言 道 :「人類並沒有自救之途。」看似悲觀的基 調,卻恰恰出自加爾文主義的論點,即人一旦 離開聖靈的能力,就無法戰勝自己的罪,人想 要戰勝原罪,就需要向基督尋求依靠和幫助。 「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 1:15)。 「我們在祂愛子裏得蒙救贖,罪過得到赦 免。」(西 1:14)。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 要這樣為他歡樂,比教會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 義人歡樂更大。」(路 15:7) 在基督宗教的倫理傳統中,世人惟有承認 自己有罪,才可以和基督建立聯繫。上帝之子 耶穌,甘願以非暴力反對暴力,以被釘在十字 架的代價,替人類背負起罪責。當人們面對聖 徒時,會意識到自己的罪惡。耶穌傳福音是要 讓罪人承認自己的罪惡,只有悔過,方能得到 救贖。來自上帝的恩惠和制裁,以絕對的愛與 寬恕降恩於所有人,他賜予為善者入天堂的福 音,降給作惡者下地獄的懲罰,又通過信仰的 途徑給人以懺悔和贖罪的機會。正因為人人生 而有罪,所以唯有向上帝禱告和懺悔,在行為 上不斷拒絕作惡、積善行德,才能在贖罪之路 上,無限地接近天國。 基督教文化中的懺悔意識和原罪文化,通 常被看做西方文學悲劇書寫的兩大源流。而這
15 趙琳,〈罪惡與自由意志:奧古斯丁「原罪」理論辨析〉,《世界哲學》(2006 年第 3 期)。 16 奧古斯丁,《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年版),第 7 卷第 16 章。 17 奧古斯丁《教義手冊》,見《奧古斯丁選集》(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6),第 11 章。
04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樣的文學基調,也在持續影響著張曉風的東方 文學創作。《霜橘》一文就集中體現了她的懺 悔觀。她以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為流言蜚語 所苦的普遍化事件為切入口。對於造謠生事、 中傷他人者,一般人除了嚴厲譴責之外、甚 至還會試圖打擊報復。但張曉風從原罪的基調 出發,認為:「如果我們真能瞭解一點人生, 多去揣測一點人性,我們就知道,我們沒有資 格不被批評。」在上帝眼中,人人都是罪人。 所以受到攻擊之人,本質上與攻擊他人之人一 樣,同樣都需要基督的救贖。如果遺忘這一前 提,只將自己視作道德的楷模,不能在別人的 身上發現美德,我們就會在缺乏證據的情況 下,對他人進行非理性的指責。 「傷風的人你總能原諒他打噴嚏的。那麼 如果,你能體恤一些痛苦煩躁而病態的心靈, 你就不再介意他的譭謗了。他是不得已的,他 何嘗不明白說人閒話的無聊呢?他是身不由 己的。如果你我站在他所立的地位上,處在他 所受的煎熬中,也許我們比他更壞上無數倍 呢!」(《霜橘》) 以神性的眼光來看待這些搬弄是非之人, 他們都是得不到上帝救贖的心靈殘缺者,從這 一向度繼續思考,我們不僅不會再生氣懊惱, 不會再蓄意謀劃報復,甚至會憐憫這些沒有得 到神的祝福的病態者。 與此同時,在張曉風看來:「一個能承認 錯誤的人絕對比論斷錯誤的人高貴」,被謠言 所困擾的人,如果能認識到自己也是罪人,當 覺察到這一點時,將會真誠地懺悔,接受基督 的救贖,如果這個懺悔穿過心房而來,它將能 夠將罪人淨化,把壞事變成好事。因為遵循神 的教誨,恥辱也能成為你的高貴,沒有什麼事 再能夠像懺悔那樣,具有如此的作用。 愛的意義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 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 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來自 《新約.哥林多前書》第 13 章的這段箴言, 即便在非教徒群體中也具有相當廣泛的流傳 度。教會之內,信、望、愛被稱為「神學三德」, 建制之外,「基督教是一個強調愛的宗教」也 同樣是普羅大眾對基督教普遍的基本認識。 新 教 神 學 家 卡 爾 • 巴 特 (Karl Barth, 1886-1968)指出:「基督進入人類的歷史之中, 耶穌基督做為中保,既代表上帝對人的呼召和 要求,也代表人對上帝的回應與順從;他既向 人顯示並保證上帝的恩典,也向上帝顯示人的 讚美和謝恩;他既吩咐和命令,也聆聽和執行; 基督既顯示了上帝的憤怒,也彰顯了上帝對人 無限的愛;他不僅是人的危機和審判,而且也 是人的福音和恩典……上帝決不排除、貶低、 漠視人性,而是在神性中通過耶穌基督的道成 肉身和十字架受難及復活包含、接受、肯定、 支持、參與、提升了人性,給人以愛的自由。」 18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 3:16)耶穌為愛犧牲的典範人格;「凡事謙虛、 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 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 4:2-3, 15),基督教義中濟世救世的博愛精神。 在二十世紀初西潮湧動之時,就曾經深深影響 過許多五四一代的中國作家。冰心即為其中的 典型代表,在她的散文和詩歌中,始終貫穿著 基督教因素,母愛、上帝的愛與自然之愛,共 同構成了冰心「愛的哲學」。 有臺灣文學之母美譽的齊邦媛為《我在》 所做的序言裏,稱讚張曉風信奉基督教後更擴 展了愛人類的心胸。這種種悲憫、關懷在曉風 文中激蕩成為曾昭旭教授《序再生緣》中所稱 的宇宙情懷。作為冰心文壇後輩的張曉風,
18 (瑞士)K.巴特、(德)戈爾維策,《教會教義學》,何亞將、朱雁冰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11-13。
05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不僅在文學題材與風格的選擇上展現出兩者之 間高度的相似之處,在思想內涵和精神參照方 面亦彼此應合,協奏出一支與眾不同的愛的頌 歌。 馬 克 思 • 韋 伯(Maximilian Emil Weber, 1864-1920)以「祛魅」(Disenchantment)一 詞來形容現代社會:「人們不再像相信這種神 秘力量存在的野蠻人那樣,為了控制或祈求神 靈而求助於魔法。技術和計算在發揮著這樣的 功效,而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明確地意味著理 智化。」19 在崇尚工具理性,追求效益最大化 的後工業文明時代,如查理斯 • 泰勒(Charles Taylor)的形容「世俗社會向現代性的轉型穿 越了傳統信仰和忠誠的廢墟」,20 普遍的世界 觀傾向逐漸發生著由傳統宗教價值到理性世俗 化價值的轉移。人們更熱衷於有具體利益回報 的、可計算的實際目標,而非精神上的修行與 追求,進一步導致了現代性之情感和信仰缺失 的雙重困境。 張曉風亦敏銳地感受到了現代社會所面 臨的「愛」的危機。在《愛與恨》一文中,年 輕的學生向張曉風發問:「讀你的作品,發現 你的情感很細緻,並且說是在關懷,但是關懷 就容易受傷,對不對?那怎麼辦呢?」作家給 出的回答是:「人生世上,一顆心從擦傷、灼 傷、凍傷、撞傷、壓傷、扭傷,乃至到內傷, 哪能一點傷害都不受呢?如果關懷和愛就必須 包括受傷,那麼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 不同於世人的,豈不正在那雙釘痕宛在的受傷 手掌嗎?」正因為越來越「唯理化」的生活形 態下,愛的本源被踐踏、愛的本質被異化以及 狹隘化。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更加需要通過宗 教為介質或手段,幫助培育愛的信念;進行愛 的教育。「神愛世人」的宗教觀,具體體現到 張曉風的文本裏,主要表現為在所有人都需要 愛的宏觀前提下,愛神創造的自然,以及愛萍 水相逢的他人。著力營造愛的氛圍,豐富愛的
意義,繼而達到弘揚愛的精神,提高愛的能力 之終極目的 雷雨天窗邊生出虔誠的敬畏(《雨天的 書》);月光下感受到宗教的莊穆(《一缽 金》);為一隻被捕的野生角鷹奔走呼籲(《情 懷》)。無論是花開花落、雲卷雲舒等自然現 象,還是燕語鶯啼、雀馬龍魚等世間萬物,張 曉風無不視其為造物主賜予的驚喜,「詠物者 終於發現自己在萬物裏,萬物在自己裏」(《萬 物夥伴》)。自然、生命與神性是相融一起的, 在自然裏體悟人生,體驗生命的力量,傾聽神 性的聲音,書寫虔敬的感恩情懷。 恪守《聖經》「愛人如己」的要求,張曉 風寫下:「我們並非永遠都有行善的機會—— 如果我們一度錯過。那陌生人的臉於我是永遠 不可彌補的遺憾。」(《有些人》)她的散文 總能體察到無數原本只是生命中白駒一瞬的匆 匆過客,在短暫的交匯裏發掘他們的善與美。 穿著黑色唐裝的老人與孝順的女兒(《平視, 也有美景》);潛心觀看畫展的農夫(《那 人在看畫》);唱著黑人靈歌的小男孩(《聞 歌》)……許許多多看似平凡無奇的小人物, 在女作家的目光中,層層疊疊拼湊成一幅愛的 群像。 值 得 注 意的是,張曉 風並不滿足於 簡單告訴讀者 神學諸多德性 中,最偉大的 是愛,我們要 勇於愛與被 愛。白描愛的 多 元 面 相, 包括愛自己、 愛他人、愛自 然。她的創作
19 (德)馬克斯.韋伯、馮克剛譯,《學術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2010),46。 20 Charles Taylor, A Secular Age (Audible Studios on Brilliance Audio, 2016), 570.
06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野心還延伸到獨立闡釋「愛的意義」之層面。 一些哲理性散文篇目中,不再借助自然和人物 作為參照客體,而是以詩化的語言,直截了當 地切入哲學討論,借文學的筆法和形式,表達 自身的神學思想及體悟。 《矛盾篇(之一)》集中展示了張曉風不 同於其他作家的「愛的哲學」。第一部分名為 「愛我更多,好嗎?」 愛我,不是因為我美好,這世間原有更多 更多比我美好的。愛我,不是因為我的智慧, 這世間自有數不清的智者。愛我,只因為是我 是我,有一點好有一點壞有一點癡的我,古往 今來獨一無二的我,愛我,只因為我們相遇。 愛我更多,好嗎?因為生命是如此倉促, 但你如果肯對我怔怔凝視,則我便是上戲的舞 臺,在聲光中有高潮的演出,在掌聲中能優雅 地謝幕。 到了第二部分,則筆鋒一轉,奔向了看似 南轅北轍的另一向度「愛我少一點 我請求你」: 愛 我 少 一 點, 因 為「 我 」 並 不 只 在 這 一百六十釐米的身高中,並不只容納於這方趾 圓顱內。請到書頁中去翻找,那裏有締造我骨 血的元素;請到鬧市的喧嘩紛雜中去尋找,那 裏有我的哀慟與關懷;並且嘗試到送殯的行列 裏去聽我,其間有我的迷惑與哭泣;或者到風 最尖刻的山谷,浪最險惡的懸崖,落日最淒豔 的草原上去探我,因為那也正是我的悲愴和歎 息。我不只在我裏,我在風我在海我在陸地我 在星,你必須少愛我一點,才能去愛那個藏在 大化中的我。等我一旦煙消雲散,你才不至猝 然失去我,那時,你仍能在蟬的初吟,月的新 圓中找到我。 愛我少一點,去愛一首歌好嗎?因為那旋 律是我;去愛一幅畫,因為那流溢的色彩是我; 去愛一方印章,我深信那老拙的刻痕是我;去 珍惜一幅編織,那其間的糾結是我;去欣賞舞
蹈和書法吧,不管是舞著把自己揮灑成行草篆 隸,或是寸管把自己飛舞成騰躍旋挫,那期間 的狂喜和收斂都是我。 在散文前後兩部分在表述上,張曉風分 別暗示和對應了兩種愛的模型,所謂個體的情 愛(eros) 與 無 我 的 聖 愛(agapastic love)。 所以這看似截然不同的愛的形式,是否與直 白的大標題相對應,選擇了愛自己多一點的 情 愛(eros), 即 會 與 愛 自 己 少 一 點 的 聖 愛 (agapastic love)相互矛盾,彼此拮抗?如果 確實如此絕對對立,作者為何要將二者放在一 起加以詳細地描述,既要愛我多一些,又要愛 我少一些,不給出自己明確的選擇判斷? 實際上,該命題在神學和哲學研究界,已 有學者給出了詳細的解答。牛津大學的神學教 授約翰 • 麥奎利(John Macquarrie)就認為, 愛的這兩種對照明顯的形式,最終結果並非 二元對立,而是相互轉化的。因為「一切被造 物都有效法上帝的傾向,當我們攀登存在物的 梯級時,我們會遇到那在某種程度上有創造性 和使在能力而像上帝的存在物。因此效法上帝 這樣一種渴慕(即情愛)本身就含有聖愛的種 子……當這種神聖的愛在人們內心發生作用, 每一種自然的感情和關係就都受到它的影響, 被它轉化了……正如哈特曼所認為的,在我們 對上帝的愛與我們對某人的愛之間,是沒有競 爭的。恰恰相反,只有當上帝通過另一個人並 且在其中也得到了愛的時候,愛才會清洗掉自 我中心,變成那「不求自己的益處的愛。」 21 張曉風的作品,即以散文的方式傳達了近似的 思想,情愛是表達愛的第一步,表達出個體的 愛存在後,接下來才有可能被轉化為愛的最高 形式及最大程度。
21 約翰.麥奎利(John Macquarrie),《基督教神學原理》,何光滬譯(上海,三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335。
07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結語
對雙方都是一大損失。」本文對張曉風宗教精
美國神學家米拉德 • 艾利克森 (Millard J. Erickson) 在《基督教神學導論》(Introducing Christian Doctrine)的開篇寫到:「不管自己 有沒有意識到,我們所堅持的教義,都必然會 影響到我們自己的態度、人生觀、待人接物的 方法,以及我們回應上帝的方式。我們是怎樣 的人、怎樣的基督徒,以及多年之後會變成什 麼樣子,準確來說,都是由我們所信仰的教義 決所定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22 要 從整體上把握張曉風的文學世界,她的信仰行 為和宗教觀念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將近半個世紀的作 家生涯,從臺灣到大陸,張曉風的讀者絕不限 於基督徒,影響更不囿於教會圈。主要原因在 於,她一直主張:「無論你是基督徒,或者不 是,面對這莊嚴燦爛的世界,我們都必須學會
神的文學體現的評述,希望可以部分打破學術 門類之間的偏見與隔離,觸發更廣義的批判、 吸收與討論。
虔誠。生命的本身就是一場朝聖。」(《我不 願做個觀光客》)作者並不過度遷就信仰對文 學的主導,而是力求以最優美的結構和筆墨, 表達最寬闊最普世的基督教思想與經驗。在中 國古代,宗教思想與文學創作,往往是相互交 叉、滲透,甚至渾然一體彼此不分的,本是「思 想的常態、歷史的必然」。然而長期以來,基 督教文學的影響一直被研究者視為次要門類, 或持避而不論、簡單批評的態度,沒有得到足 夠的研究。如何光滬教授的論述「中國基督教 會的精力,則主要用於擴充和牧養教徒,以及 克服在政治動盪的不利環境下所遇到的種種阻 力方面。這樣,基督教神學作為嚴格意義上的 神學,對於中國的學術思想之缺失所應發揮的 刺激和補充作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忽 視。這種忽視,當然不僅表現為基督徒知識份 子在引進方面的無力,而且表現為非基督徒知 識份子在吸收方面的遲緩。而這種狀況,無疑
22 Millard J. Erickson, Introducing Christian Doctrine Ⅱ (2nd Edition), Baker Academic, (April 1, 2001).
08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華人教會的諾克斯: 改革宗神學翻譯家趙中輝 *
劉銘忠 前言 趙中輝(1916-2010)乃二十世紀華人改 革宗神學翻譯家,終其一生奉獻於文字翻譯工 作,出版《信仰與生活》刊物和眾多改革宗神 學書籍,將西方加爾文主義(Calvinism)思想 引介至東方,成為華人改革宗神學的先驅者, 對於華人教會可謂貢獻卓著,但各界對於他的 認識仍十分有限。本文藉由探究趙中輝的生命 歷程脈絡和神學思想內涵,並評析他在台灣乃 至其他華人地區的特殊貢獻,解讀他對於華人 教會的歷史意義。 生平與神學路線 趙 中 輝 誕生於民國初 年戰火頻仍的 中國東北地 區,在母親的 教導之下初識 基督教信仰, 並在王明道的 佈道大會中悔 改歸主,隨後 考入營口聖經 學 院 修 習 神 ▌ 趙中輝伉儷 ( 圖片來源:神恩浩大 ) 學,因著恩師魏司道(Johannes G. Vos, 18621949)的啟發而堅信改革宗神學。畢業後的趙 中輝,由於曾短暫返回營口扶助魏司道在聖 經學院中的工作,因而開始接觸並翻譯伯特 納(Loraine Boettner)所著《基督教預定論》
* 作者為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現任教於清水國小。
09
(The Reformed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等 書,又由於在戰亂中持續往南逃難並放棄赴美 求學,因而認識了來華宣教士包義森(Samuel E. Boyle, 1905-2002),從此開啟了改革宗翻 譯社的事工。短時間內,趙中輝由廣州、香港 輾轉移居日本,在日期間,除了持續翻譯出版 神學書籍和發行《信仰與生活》雜誌之外,他 更積極進修並獲取學位,準備赴美入韋敏斯德 神 學 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就讀,幾經波折之後,他和一家人終於先後移 民至美國定居。數年後,趙中輝隨翻譯社遷至 台灣,除了繼續前述事工,自己更在家籌辦了 神學翻譯團契,教導後進學習神學翻譯,直到 晚年才退休返回美國,雖然當初赴神學院就讀 心願未了,但他仍榮獲日內瓦大學(Geneva College)和韋敏斯德神學院相繼頒贈榮譽博 士,又始終堅持手中譯筆不輟,直到 2010 年 離世。 趙中輝在其自傳《神恩浩大:我和我一家 的見證》的自述,可以略知其一生工作的重心、 神學思想的轉變、以及影響他的幾位重要人物: 我個人多年來獻身文字工作,主要是將 國外神學著述翻譯成中文,可以說是一種傳 達信息的事奉,而影響我最深的是《基督教預 定論》。感謝神在默默中預備了幾個人,他們 對我的一生助益良多,也藉著他們,益發顯出 神如何恩待我們一家。這幾個人就是魏司道牧 師、伯特納博士、包義森牧師,他們三位都是 美國的基督徒。在認識魏司道牧師以前,我的 神學思想是屬於阿民念派(亞米念派),後來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又轉至時代主義派,成為司可福聖經的忠實信 徒;直到一九三八年在神學院中與魏司道牧師 相遇,經魏牧師薰陶,神學思想完全轉變,成 為改革宗派。1 趙 中 輝 的 神 學 思 想 雖 經 歷 一 番 轉 折, 但至終堅信改革宗加爾文主義神學思想。初 信 主 時, 趙 中 輝 的 信 仰 只 是 人 云 亦 云, 直 到進入營口聖經學校後思想轉趨阿民念派 (Arminianism),以維護人的自由意志為前提, 認為神對未來之事僅是預知而非預定,雖然神 愛世上所有的人,耶穌為全人類的罪而死,但 使人得救的信心卻是人自己作成,罪人悔改與 成聖是神的恩典和人的選擇所共同完成。之 後,趙中輝受到來自上海中華神學院講師引 導, 思 想 轉 為 時 代 派(Dispensationalism), 主張透過字面解經,嚴格區分律法與恩典、以 色列與教會、真教會與世俗教會,並認定神在 七個不同時代以七種用不同方式治理人民,因 此信徒須追求純潔生活,等候基督隨時會再 來。最終,在魏司道和伯特納的引導之下,趙 中輝的神學思想歸於改革宗,將聖經視為基督 信仰唯一權威,並強調神主權的優先性,據此 認定神以其絕對至高永不改變的旨意,從永遠 就預先定下一切將要成就的事情,人既然全然 敗壞就無法自救,救恩完全出自上帝的恩典, 經聖父無條件的揀選、聖子特別而有限的救 贖、聖靈有效而不可抗拒的呼召,以致聖徒永 遠得以蒙神保守,至終將榮耀歸於上帝。 對華人教會的貢獻 趙中輝對華人教會有許多貢獻,其中至少 包括促進改革宗在華文字出版事工發展、將西 方改革宗神學思想輸入華人地區、吸引華人神 學研究者投身翻譯工作、培育趙天恩為華人教 會領袖等四個層面,茲分述如下。
1948 年,趙中輝和包義森在中國創立基 督教改革宗翻譯社,致力於神學文字翻譯和出 版事工,當時的中國尚缺改革宗神學教育的文 字事工,因此翻譯社的事工對於改革宗而言具 有高度的價值。在整個中國教會文字事工歷史 發展進程之中,趙中輝是在艱困的「衰退期」 創立翻譯社,又在「復甦再生期」前兩年來台 灣繼續各項出版工作。 2 藉由在台灣出版文獻, 改革宗翻譯社大幅增加了與中國大陸以外的華 人基督徒接觸,包括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 亞、南韓、日本,以及其他地區,台灣遂取代 了廣州和香港,成為改革宗翻譯社在華任務基 地。在華語基督徒世界中,翻譯社亦已成為神 學文獻的主要出版商之一,並且被視為出版改 革宗文獻最重要的出版者。值得一提的是,趙 中輝自 1949 年接掌翻譯社總編輯一職起,至 1992 年從翻譯社退休為止,持續發行《信仰與 生活》季刊四十餘年從未中斷,顯見其堅毅不 屈鍥而不捨的性格,其中的翻譯作品除了對中 國信徒在靈性方面貢獻很大,對神學生和牧師 傳道人而言,本色化的中文神學雜誌更成為宣 教上的重要工具。 改革宗翻譯社事工和《信仰與生活》刊 物發行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將加爾文主義神 學思想輸入華人地區。趙中輝曾明確聲明: 「本刊發行之宗旨乃在於宣揚改革宗信仰,過 去四十五年,一本初衷,傳佈加爾文主義, 高舉神之最高主權。」3 為此,他一生編譯約 一百八十期《信仰與生活》雜誌,出版了逾 百本神學書籍和福音護教小冊子,藉著這些譯 作導引華人教會界的神學思想走向,包括培育 眾多傳道人的神學院。每學期初,翻譯社接獲 來自世界各地神學院訂購大量出版物,這些 書籍成為各項神學課程之指定教科書或工具 書、華語神學研究者研修改革宗思想之重要材
1 趙中輝,《神恩浩大:我和我一家的見證》(臺北巿: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1983),頁 1-2。 2 查時傑指出,自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入華後,基督教在中國的文字工作可以區分為四個時期,即傳譯 期(1807-1919)、建設期(1919-1949)、衰退期(1949-1970)和復甦期(1970-1986)。參閱查時傑,〈華人基督教文 字工作的回顧與展望Ⅰ:中國教會文字工作〉,收錄於《寫下救恩 ‧ 寫下歷史:第二屆基督教華人文字事工研討會論 文集》,周聯華等著(台北市:基督中國主日,1995),頁 15-16、21-31。
10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料、以及許多學術研究論文之引用文獻,諸 如甘霖(Albert E. Greene)的《基督教與西方 文 化 》(Christianity and Western Culture)、 伯克富(Louis Berkhof)的《基督教教義史》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巴文克 (Herman Bavinck) 的《 基 督 教 神 學 》(Our Reasonable Faith)、 加 爾 文(John Calvin) 的 《羅馬人書註釋》(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Romans)等書。在這 些書籍之中,當以《英漢神學名詞辭典》內容 最為豐富,被稱許為「華人第一部自行編撰的 本色化神學名詞辭典」,教會界神學名詞釋義 與研究之重要參考文獻,其內容仍以宣揚改革 宗教義為主。趙中輝藉由神學辭典和其他譯作 書籍,將他心中屬於「聖經的基督教」和「改 革宗信念」的正統思想引進華人地區,以致於 華人神學研究者常以趙中輝作品中的翻譯方式 和神學論述作為圭臬。 為了培育神國度文字工作的人才,趙中輝 在遠東地區向學生講授神學與翻譯,著實造就 許 多 神 國 翻 譯 精 兵。 他 於 1974、1978、1983 年陸續在台灣和香港的神學院開設神學翻譯課 程,帶領學生藉由翻譯和專題研讀方式,認識 改革宗神學教義。由於對神學翻譯的艱澀困難 有親身經歷的深刻體悟,趙中輝在選擇文章和 教授課程是非常用心又極具耐心的。因此,翻 譯團契契友們在趙中輝的指導之下,僅僅花費 約四年的時光,便集合眾人之力翻譯出版了四 冊《神學翻譯選輯》,數年後又共同翻譯出版 了 愛 德 華 滋(Jonathan Edwards, 1703-1758) 所著《宗教情操真偽辨》(The Experience that Counts)。除了前述共同翻譯成果,許多契友 後來都各自成為神國度的翻譯精兵,如前東海 大學校牧及耶穌福音會的李春旺牧師、先後任 教中華福音神學院與信義神學院的謝娜敏老 師、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的王成勉教授、中國 信義會丘慧文傳道等人,都在不同的領域服事
上帝。在這些神學翻譯團契的成員們心中,深 深受到趙中輝的身教和言教所吸引,除了投入 翻譯的學習與事工外,師生自始至終更維繫著 多年美好的關係。 在趙中輝所培育的後生晚輩之中,當以其 次子趙天恩在華人基督教界最為享譽盛名,他 的一生致力於以中國為目標的宣教工作且成果 豐碩。從 1964 年開始,在趙天恩積極往來於 美國和中、台、港等地,發展豐富多元化的中 國宣教事工之際,趙中輝便致力於在背後默默 培植著趙天恩,建立起他的信仰觀和事奉觀, 並啟發趙天恩在遠東華人地區福音工作。趙天 恩就曾表示:「我爸神學的立場、信仰的立場, 以及對聖工的一些看法,深深影響我今日事奉 的態度。」 由於認定遠東地區的華人教會界信 仰根基出現問題,無力抵抗新派神學浪潮,趙 天恩努力更新台灣和香港的教會,要達成神所 託付「在華人地區開辦神學教育」的使命。他 著手建立與更新台港地區神學教育機構,包括 中國神學研究院、中華福音神學院、道生神學 院、關渡基督書院等校,又積極建立中國福音 會,致力於對中國基督教歷史和宣教方面的研 究。趙天恩獻身於中國神學教育與宣教工作的 一生,成就在台灣、香港和中國等地華人教會 的卓越貢獻,最終亦在趙中輝的人生畫布上留 下璀璨而圓滿的一筆。 結語 在台灣以改革宗為名的教會雖然稀少,但 接受加爾文神學思想的信徒卻遍布各地,趙中 輝實在功不可沒,作為一位翻譯家,他的一生 甘於寂寞隱身於作者背後專注翻譯工作,默然 締造非凡之功業。筆者認為,趙中輝對於華人 教會最為重要的歷史意義,就在於藉其手中譯 筆向華人同胞傳播加爾文的思想,使自己與蘇 格蘭改教家諾克斯(John Knox, 1513-1572)頗 有相似之處。十六世紀,諾克斯因英格蘭瑪麗
3 趙中輝,〈致讀者〉,收錄於《傳到地極》,改革宗出版社編輯部編(台北市:改革宗,2011),頁 49。 4 趙天恩,〈趙天恩感言〉,收錄於《神恩浩大:我和我一家的見證》,趙中輝著,頁 323。
11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女王(Mary I,即「血腥瑪麗」)上任而避難 於歐陸地區,卻將改革宗神學從日內瓦帶給本 國同胞,並且領導人民成功對抗蘇格蘭瑪麗女 王(Mary Stuart)和當時作為國教的天主教; 二十世紀,趙中輝因共產政權赤化中國而逃亡
至海外各地,卻將改革宗神學自西方引進華人 地區,致令加爾文的信徒能以批判其他被視為 非正統的神學立場。就此意義而言,趙中輝被 稱許為今日「華人教會的諾克斯」,5 誠然當 之無愧。
▌ 1941 年魏司道返美前攝於營口(圖片來源:神恩浩大)
▌ 1948 年包義森全家福於廣州(圖片來源:神恩浩大)
5 曾劭愷,〈華人教會的諾克斯:紀念趙中輝牧師〉,收錄於《趙中輝牧師紀念文集》,改革宗出版社編,頁 31-36。
12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譯者序: 楊格非〈聖靈與宣教事工的關係〉 一文簡介與品讀 * **
亦文 楊 格 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 出 生 於英國威爾士一個貧窮的基督徒家庭。他在 公理會長大,14 歲時在一次禱告會中進行第 一次講道,16 歲就開始正式在教會中定期講 道。接受了神學培訓後,加入倫敦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於 1855 年 9 月和新婚妻 子遠航到達中國,先在上海附近活動。北京條 約簽訂後,他於 1861 年 6 月 21 日,來到漢口, 開拓華中地區的宣教事業,創辦教會、學校、 醫院和神學院。因卓有成效,被譽為「華中使 徒」。楊格非在旅行佈道和寫作翻譯兩方面都 很注重,且能熟練運用流利的漢語講道。1905 年他在主日講道時突然中風,偏癱臥床。1911 年 10 月武昌首義爆發,其女婿施伯珩等人護 送他返回英國。 楊格非比戴德生大一歲,但是比戴德生晚 一年到中國。兩人在上海一見如故,惺惺相惜, 建立了終身的友誼。1874 年,內地會在武昌建 立後勤基地,為向中原、西北和西南開拓做準 備,在漢陽一帶耕耘多年的楊格非,給予他們 物質和屬靈等多方面的協助。在宣教新兵出門 前夕舉行的培靈聚會上,楊格非對他們的勸勉 資訊是:「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等候,直到領受 從上頭來的能力」,諸多內地會宣教士皆視楊 格非為屬靈良師。 1877 年,上海舉行了首屆赴華宣教士大 會。人到中年的楊格非和戴德生都出席並在大
會上發言。楊格非證道的主題,即是本刊這次 翻譯重印的〈聖靈與宣教事工的關係〉( “The Holy Spirit in Relation to Mission Work” ), 而 戴德生的證道主題為〈一個福音機構遠近兼 顧的巡迴佈道〉( “Itineration Far and Near as an Evangelizing Agency” )1。當大會主席、英國長 老會宣教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發言強 調,因為中國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而中 國人也是非基督教文明中最精明、最勤奮、教 化最深、能力最強的民族,所以來華宣教士必 須是完全合格的高素質工人。楊格非以為他在 批評內地會這個平信徒宣教團隊,便站起來為 他的朋友們辯護。 內地會的會刊《億萬華民》轉載了整個宣 教大會的報告和本差會領袖戴德生的報告,除 此以外,唯一全文轉載的便是楊格非的證道, 而且按會議記錄,楊牧師證道結束當時,戴德 生便以鮮明有力的禱告做了回應。1885 年,劍 橋七傑加入內地會來到中國,楊格非也一東道 主的身份邀請了漢陽一帶的外僑,為其中幾位 接風,他們當時的證道主題,和楊格非在 1877 年宣教大會上的主題非常接近:《每日更新 為主事奉的聖靈能力》(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daily renewed for Christian service) 到了 1905 年,戴德生在家人同工的陪同 下,巡視各地的內地會宣教站,來到漢口與老 朋友楊格非見面,古稀之年的兩位福音老兵,
* 楊格非〈聖靈與宣教事工的關係〉一文因篇幅過長,全文將在下期刊登,在此預告。 ** 亦文為歷史學者、作家,旅紐華人,擁有法學博士和社會學博士,歷年在各類期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參與紐西蘭政府 機構調查研究,現為宣教士、自由撰稿人,從事宣教史料編譯等研究。 1 中譯請參:亦文編校,《中國內地會的巡迴佈道策略——戴德生牧師在 1877 年赴華宣教士大會中的發言》,載《教會》 2017 年 11 月第 6 期(總第 68 期):62-71。
1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一首接一首地唱起,半個世紀以前在上海初識時 常唱的讚美詩。這次見面不久,戴德生就在湖南 長沙去世。同年,楊格非中風,癱瘓在床。 本刊這次翻譯重印楊格非牧師在 1877 年有 關聖靈與宣教的講章,以饗讀者,也希望引起各 學者和牧者對聖靈這一主題的探討和反思。無 論對赴華宣教士群體,還是華中的中國傳道人群 體,楊格非都影響深遠,他的聖靈觀,一方面 反映了當時部分西方教會、至少是宣教士團體的 神學思想,另一方面也會影響他牧養和培訓的宣 教新兵和中國領袖。Arnold Bennett 認為,中國 大部分歸信基督教的信徒,都會認同戴德生和楊 格非的基要主義觀點,其中也包括他們對聖靈的 教導。他的傳記作者 Noel Gibbard 把早年楊格非 界定為「加爾文主義的公理會友」(Calvinistic Congregationalist),但是又認為他的神學有相當 的彈性。
新書資訊
聖經詮釋叢書 3
勝過死亡:馬太福音的門徒觀 作者:林志堅
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 出版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 No.26 本刊於 2008 年收錄於 A&HCI 索引
訂購請洽本中心 ▌ 上圖:楊格非與中國學者;下圖:楊格非在其 研究室(圖片來源:Griffith John: 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China)
14
中心動態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學術演講 吳昶興:此時此地的本色化神學推動者─周聯華牧師
2018 年 7 月 9 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吳昶興老師演講專題「此時此地的本色化推動者─周聯華牧 師」。吳老師曾在浸信會神學院有任教十年的經驗,後來到中原大學的宗教研究所任教。周聯華 牧師與吳昶興老師過去頗有淵源,讓吳老師不禁思考,身為一個歷史學者,應該怎麼樣來看待一 個人和一件事才能夠給予客觀的評價;怎麼樣才是一個人背後真正的思想,以及想要推動的工作 和使命。透過這場演講,吳老師希望能在此對已逝的周聯華牧師表達一個感恩和紀念,同時進行 一場負責任的歷史講座。 周聯華牧師有許多著作,其中有兩本著作是他的傳記, 分別是《我的一生》和《周聯華回憶錄》,但是這兩本書中 都缺乏教會的成分,所以在這場演講當中,吳老師特別為同 學介紹了周牧師在兩岸這數十年下來所進行的教會工作,其 中的重點部分,即是周牧師的本色化神學推動工作。 周聯華牧師在台灣六十二年,因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 台灣神學界對其研究非常少,把重點全放在長老教會。在 ▌ 吳昶興老師 1970 年代前長老教會尚未發表國是聲明之前,周牧師與長老會、其他教派互動關係密切,也以個 人身分參與跨教派的教會運動,直至後來台灣長老會隨美國長老會參與普世教會協會後,被認為 不反共,有政治不正確的嫌疑。但周牧師的神學並非如同台灣長老會走向國族主義的本土神學, 而是承襲趙紫宸的本色化神學,立志在有生之年聯合各教派完成聖經翻譯,著書並提倡本色化神 學。周牧師認為教會不能只有自養、自立、自傳,應該還要有自己的神學,並堅守「以基督為中心」 的神學,因為基督不應只是外國人的基督,也是中國人的基督,所以周牧師的本色化神學並不強 調文化與民族性,而是強調建立符合中國人思想價值的神學工具。吳老師提到「周牧師不是一個 很堅持的人,是一個能放下自己去成全的人」,本色化神學應去掉外國文化的成分,形成中國自 己的神學思想。
15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葉先秦:中國五旬宗信仰者的時代回應─ 以《神召月刊》和《靈音月刊》為材料的探討 2018 年 10 月 17 日,本中心誠邀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葉先秦博士 演講專題「中國五旬宗信仰者的時代回應─以《神召月刊》和《靈音月刊》為材料的探討」,葉 先秦博士致力於聖經文本中靈恩運動的詮釋,並以中國三大本土教派之一的真耶穌教會作為研究 對象,全球五旬節視野下的真耶穌教會作為主體,包含真耶穌教會的起源、創會歷史和與五旬宗 的關聯,也是台灣五旬節的先驅者。過去對此一領域的研究涉及東方主義的想像和現代問題,因 此葉博士的研究擴及整個中國基督教的歷史來看整個五旬節和靈恩運動的影響。 葉博士透過有限的材料《神召月刊》和《靈音月刊》帶來中國五旬宗信仰者面對時代議題的 回應。1949 年前的五旬節派是去北美中心的,當時全世界的五旬節派定義是涵攝性的,而非排他 性的。60、70 年代之後,所有在歷史中有五旬節背景的都可算為廣義的五旬節派。在中國,則 以真耶穌教會為東方五旬節派的典範。連曦將當時五旬節派的自立運動路線定義為偏向奮興與排 外,這抹煞了中國五旬宗信仰者對公共議題發聲的努力,其實當時有許多五旬宗派人士不單把非 基運動當成是信仰的破壞,更是使信仰去蕪存菁的轉機。這些中國五旬宗人士的主張近於宗派內 的自立運動,強調與差會的良性合作,而非排外。也重申真正的本色化就是使教會恢復五旬節時 的「本色」。 當時不少基督徒把孫中山和蔣介石當成基督徒領袖的範型,認為孫中山等黨人均為虔誠信 徒,足證基督教與愛國主義並行不悖,支持三民主義並提倡從外國人手中收回教育權,也將蔣介 石的「新生活運動」比擬為基督徒的「新生命」,強調從靈性的角度進行社會改革,呼籲基督徒 眼見社會腐敗,應步上耶穌後塵,宣傳「社會福音」於每一個團體。顯示當年若干五旬宗人士具 備將社會和靈性結合起來的整全觀點,也具備某種公共性的認知,雖然他們的觀念蘊含基督教共 和國的想像,與當代公共神學反對單一宗教佔據公共論述而成為宗教霸權且尊重世俗化現實的理 解相左,但無可否認的,這些五旬宗筆戰關注的議題確實面向公共領域。
▌ 葉先秦博士 ( 右四 )
16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漢語神學講座 1:林子淳教授「漢語神學:現代公共平台上的基督教信仰論述」 本中心敬邀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主任、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 員、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兼任教授林子淳於 2018 年 11 月 12 日至 18 日主講「漢語神學:現代 公共平台上的基督教信仰論述」系列講座,林教授為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長期從事基督教的 漢語神學、哲學詮釋學、基督教思想史、現代基督教思想家、神學處境化等問題的研究。這次來 台進行連續三場的學術講座,第一場在東海大學,後兩場則在中原大學,針對漢語神學的發展作 論述。 第一講:論漢語神學的「非教會性」,這是近 代中國在漢語神學發展上的一大特徵,林子淳教授 從歷史脈絡分析這種「非教會性」神學特徵產生的 原因。首先,這裡所指的漢語神學是狹義指稱 1980 年代以降,在中國大陸學界萌芽的基督教研究活動, 然後在 1990 年代受到中、台、港等漢語地區學者關 注,進而參與的基督教研究活動。 1952 年後,共產主義思想成為中國的正統思想, 文化大革名時期的宗教學術無容身之地,所以學術 資源轉往港、台。文革結束後,教會界本應擔綱神 ▌ 林子淳教授 學研究的任務,但因共產的意識形態與中國對於宗教團體在法律上的約束,讓中國教會界沒有辦 法跨出教會的空間去談論信仰,取而代之的乃是人文學科相關的文、史、哲的研究。文革之後對 於現代化與工業化的追求反映在學術研究上,對於現代世俗化國家展開研究,進而認識啟蒙與背 後的基督教背景,這些學科的研究往往無法避開與宗教的關聯,於是發展出與教會或信徒相當不 同生態的神學視角;從沒有宗教專門科目的學術傳統發展出許多跨學科的宗教研究。 由於中國教會無法進行有效的公共參與,漢語神學的學術性和人文性,恰好就是這些學科公 共性的最好表達方式,《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學詮釋》中提到:「漢語神學在教會層面之無形, 卻能夠參與社會思潮、公共問題的各種討論,並且是借助各個學術領域的專業學人,以他們自立 的身份、獨立的思想,拓展了一個公共型神學運作空間。這不僅僅使漢語神學能夠成為當代中國 學術的一個主要構成部份,同時亦建構了漢語神學的公共性和社會性,突顯了漢語神學的公共關 懷視野。」 如今有許多學者意識漢語神學作為一種神學,其定位和目標並不清晰,近年兩個針對大陸基 督教研究學者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人均以為自己並不是在做「神學」,而在從事與基督宗教有 關係的人文或社會科學研究。學者普遍認為漢語神學不應僅僅使用公共語言作論述,更應關注神 學議題的公共性。林教授認為,短期內大陸受基督教研究影響的漢語論述仍會比真正漢語的神學 論述為多,這可能是一個外來宗教在本土化過程中無可避免的遭遇,但也是中華文化吸納外來原 素而作出重要轉化的重要機遇。 第二講:公共平台上的漢語神學,過去大陸神學教育在共產黨上台至文化大革命之間,神學 研究受壓政治壓迫而轉移到港、台,林教授特別針對 1990 年代後重新開始的漢語神學來論述。 初期參與基督教研究的學者承襲改革開放以來的新啟蒙心態,對西方思想產生濃烈興趣。西 方思想內容雖然十分龐雜,卻在「現代」的名義下被理解為一個有機整體,知識界對其採理想化 的解讀,所以未能呈現其內部的多元性和緊張性。這時期的知識份子,大部份處身教會外,對基
17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督信仰多採取欣賞,並著眼於人文性、非宗教 性的研究,故漢語神學得以在人文學科的平台 上建構起來。 後來隨著對西方啟蒙的認知進深,學者洞 悉其內在的緊張性與衝突,因此 1990 年代後, 繼續堅持普世性現代化的自由主義得以存留, 學界便漸次出現解構歐美中心觀的多元現代性 思 潮, 乃 至 否 定 現 代 性 的 後 現 代 主 義; 到 了 2000 年代初,隨著古典主義被引入,學界分化 便更加複雜,此時中國也躍身成為世界強國, 被抑壓的民族獨特性便被突顯出來。因本土意識之升溫,知識份子對基督宗教之研究態度熱情便 可能相對下降,而這種變化卻非由於宗教研究學界內部因素所促成,乃為學術以至社會大勢所致。 多元社會中核心價值出現缺失,意義世界已然崩潰,然而中國從來不是一個環繞制度性宗教建立 的國家,當儒家傳統衰落後,複遭遇列強壓逼,以致傳統政治和文化秩序一併隨同帝國王權瓦解。 所以不僅要面對價值多神現象,乃是整個社會根本缺乏認同對象和共識,故要面對價值虛無和文 化真空的狀況。普遍的公共領域被設定成為「世俗」,甚至中國在法律上拒絕宗教的參與時,某 種「世俗」意識可能已竊取了神聖地位,形成一種公民宗教以至國家宗教。世俗化社會並未真正 拒絕上帝,而是以另一個上帝取代了原來宗教的位置,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對於一個世 俗化了的民族國家來說,這等同於創生一位民族神。這樣的政治神學發展可能是以民族主義的主 體性偷換了耶穌基督的身位。基督教神學若一味採納「補儒」的態度,會令中華文化失去自我反 思和更新的動力,神學也會徒添振興民族國家的重負。漢語神學既要懷著敏銳的公共意識,又不 能忘記信仰獨特的主體性原素,以及與基督宗教傳統的親緣性。 第三講:論漢語神學的「信仰 身分」,中共建國開始,新中國需 要有一個完整的制度,而完整的人 文學科不能沒有對宗教的研究。溫 偉耀曾說:「研究基督宗教的神學 家,都是從教會建制之內成長和培 育出來的。而教會建制外的學者, 基本上都是為了批判而研究基督宗 教。」然而,對基督宗教有興趣的 大陸知識份子大部份處身教會外, 雖然沒有傳教意願,但對基督信仰多採取欣賞態度,反而許多人從非教會的途徑認識基督教,甚 至對信仰產生興趣。 1990 年代末至今,隨著本土意識的升溫,大陸知識分子對基督宗教的態度,從欣賞轉變為 趨向中立甚至持負面的態度。這些基督教研究學者的認同與歸屬首先乃為學術共同體,欠缺一種 教會形式的建制,這種狀況明顯會對漢語神學的未來發展帶來隱憂。林子淳從賴品超、Naomi E. Thurston 的研究中指出,大多數年輕一代承認,基督宗教的研究儘管本質上是一種學術活動,但 對他們的個體生命從不同方面帶來有益的影響,甚至對基督宗教懷有宗教情感。他們以大學為載 體從事教研活動,承擔向學界以至社會大眾引介基督宗教的重任。
18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基督教研究既已在大陸公共領域產生出一定影響力,則意謂背後應對著一個共同體的存在, 其參與者分享了一些基本信念,故此,可以認定在(建制)教會外,那些認同基督教信仰的理念 或價值、甚或有個體「宗教」經驗的學者為一個信仰群體嗎?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超越 建制的信仰共同體,接近社會學家盧克曼(Thomas Luckmann)的「無形之宗教」,更過於教義 學上的「無形之教會」。這種形式的「宗教」力圖擺脫傳統教會樣式,其共同體非由強制力量組成, 乃是志同道合的個別人士組成一種在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自願組織。
曾劭愷:奧古斯丁與巴特論罪與人性─拉丁神學文法對漢語神學的啟發 2018 年 12 月 5 日,本中心 誠邀浙江大學曾劭愷教授演講 專題「奧古斯丁與巴特論罪與人 性─拉丁神學文法對漢語神學 的啟發」,曾教授是台北南港 人,長大後移民到加拿大。大學 就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雙主修 物理及德文;畢業後先後從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和加拿大維真學 院拿取基督教研究的碩士學位, 以及英國牛津大學研修碩士及 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巴特 神學、漢語神學、近代基督教思 ▌ 曾劭愷教授(前排左五) 想史、齊克果思想、奧古斯丁思想 ... 等,2017 年入選浙江大學文科百人計畫,擔任哲學系宗教 研究所研究員。 許多人認為巴特在教會教育學中對「意志的綑綁」的論述是源自奧古斯丁的實體主義本體 論;但事實上,巴特是用另一套「實動主義本體論」重新去詮釋奧古斯丁。巴特的「實動主義」 (Sein)指的是「行動中的存有」(Sein-in-der-Tat),因為若「神性與神性之現顯(dem ScheinGöttlichen)間」有着天壤之別,則後者必須被視為「妖魔者」;所以巴特清楚地否認上帝的「存 有(Sein)、言說、行動僅僅是」上帝永恆不變之本質的「現顯(Schein)」。而古典的神學卻 強調上帝是「不改變的」,奧古斯丁用上帝愛的行動來解釋不改變的上帝面對基督教中三一神學 帶來的張力;而巴特不同於奧古斯丁對本體論的論述,卻是透過文法來協調黑格爾的進程哲學與 不改變的古典主義神學。 巴特並不否定實體本體論而是採用實體本體論的本質(being)再加上 becoming,曾教授解 釋道,基督的虛己不是神性的減少,而是基督的神性再加上了軟弱,所以實體的本質沒有改變。 曾教授探討巴特如何重新定義傳統術語和神學語法來賦予實動主義內容,來藉此論述文法對於漢 語神學的意義,這點是值得思考的。「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 至於君臣、父子之間,皆是理」如果能從中國哲學的本體論當中取其文法來探討漢語神學,勢必 對漢語神學的發展有許多幫助。如同巴特說「所有的人類語言都『能夠是也應該是』關於神的言 說,所以這世上『沒有真正褻瀆的言語。終極而言,只有關於神的言說。』」
19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參訪交流
▌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全體同工於 2018 年 10 月 24 日參訪宗教研究所及本中心。
▌ 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 術主任林子淳教授於 2018 年 11 月 12-18 日蒞臨本中心演講。
▌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鄒永恆博士、呂鴻基牧師以及基督 教與華人教會教育研究中心李怡樺牧師於 2019 年 1 月 8 日參訪宗教研究所及本中心,傳遞基督教教育的 理念與異象。
▌ 浙江大學曾劭愷教授於 2018 年 12 月 5 日 蒞 臨 本 中 心 演 講。
▌ 浙江大學康克老師 (Prof. Cole Carnesecca) 於 2019 年 1 月 9 日參訪本中心與宗研所。
2018 新約國際研討會 新約研究學會亞太聯委會第五屆學術會議 希羅經典在當代亞洲處境中的詮釋與應用─耶穌運動以來重要文本之研究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co-Roman Classics in Contemporary Asian Context
20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招募:基研之友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自 2012 年 10 月設立,在中原大學底下以基督教的精神實現 與教會界型塑產學合作模式的研究單位,最初期曾獲其他機構的支持,集結兩岸兩地學術圈與基 督教界的資源,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目的在於為基督教提供更高素質的學術活動,提供給信徒、 牧者最優良的課程及訓練品質,以豐富台灣教會文化反思能力,更積極有效地參與公共事務。回 顧我們所走過的路,我們迄今已經出版 13 期通訊、「歷史文化叢書」十二本、「聖經詮釋叢書」 三本、「基督宗教思想叢書」一本,協助出版學術期刊《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舉辦國際研討 會有兩場,國際性講座有八場,國內演講有四十二場,為兩岸教牧菁英舉辦暑期基督教研究交流 班有六屆等,這些學術活動與成果儼然成為服事台灣教會的重要基礎。 由於前幾年的發展,較多依賴外界基金會的財政捐獻,近年各樣捐助已經停止,面對財政承 擔,我們期待有更多同道支持本中心的事工,使事工得以延續。為凝聚更多的支持者,我們招募 「基研之友」,誠摯邀請閣下參與,支持本中心的各項工作。會費每年新台幣 1,000 元,我們將 會寄贈中心通訊兩期,及購買本中心之出版品享有 75 折優惠。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經費狀況(2018 年 1-12 月) 支出
收入
同工薪資、編輯費
772,284
捐獻與售書收益
233,094
設計印刷費
136,579
其他雜費
24,087
合計
932,950
233,094
總結
不敷
-699,856
本年度經費不敷金額為 699,856 元,懇請認獻。 • •
21
報名參加:請至 https://rccc.cycu.edu.tw/ 填寫申請表,並透過下方捐款方式給付會費, 即可成為基研之友。 捐款方式:請至 https://rccc.cycu.edu.tw/contact/
普世教會新聞撮要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2018 年 8 月 本篤十六世談論猶太人與基督徒關係的新文章惹批評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最新撰文的〈沒有懊悔的恩 寵與聖召〉,刊登於七至八月號的德文版《相通》。 神學期刊《相通》是由本篤十六世、巴爾塔薩(Hans Urs von Balthasar)和德呂巴克(Henri de Lubac) 於 1972 年共同創立。〈沒有懊悔的恩寵與聖召〉 本來是為《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五十周年 而撰寫的反省文章,這份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 宣言在 1965 年發布,是有關於教會與非基督宗教 的關係。 有幾位在德語世界裡研究猶太教與天主教關係的主要學者,對該文作出了負面的回應。第 一位是五十二歲的耶穌會士、瑞士省會長魯蒂斯豪塞爾(Christian Rutishauser)神父,也是一 名猶太學者,他認為本篤十六世最新發表的文章「對於與猶太人的對話難有建樹」。六十二歲 的天主教神學家、伍珀塔爾大學系統神學教授博恩克(Michael Böhnke)更具批判性,他說: 「人們可以感謝科赫樞機出版了本篤十六的文章,因為它一次過打破某些傳說。」文章還受到 幾位著名拉比的嚴厲批評,德國波茨坦亞伯拉罕.蓋格學院院長拉比華爾特.霍穆爾卡(Walter Homolka),接受德國周刊《時代周報》訪問時,指責本篤十六世在基督教基礎上鼓勵新的反猶 太主義。 (2018-08-15 新聞來源:天亞社)
讓人改教有罪!尼泊爾新法上路 教會憂心 繼一年前通過新法後,自 9 月 17 日起, 尼泊爾的憲法新條文開始生效,條文明訂任 何人(包括外國人)企圖「破壞任何階級、 種族群體或社區的宗教、信仰或信念」, 可能被監禁長達五年;任何人「傷害宗教信 仰情感」,可能會被罰款和監禁長達兩年。 尼泊爾總人口為 2 千 6 百萬人,基督徒只有 36 萬 4 千人,其中印度教徒佔了八成以上。 不過,很多觀察家相信,在尼泊爾的基督徒 人數,實際上遠高於這個數字。 尼泊爾總理奧利(K.P. Oli)2018 年 3 月公開批評外國基督徒試圖讓人改信其他宗教的做法, 他譴責那些以觀察之名來到尼泊爾的多數外國人,實際上是在試圖讓人改信其他宗教。尼泊爾宗 教自由論壇的主席蘇貝迪教授(Tanka Subedi)最近受訪時表示,對於尼泊爾總理發表的評論感 到震驚,蘇貝迪說,基督教社群在尼泊爾是在地的宗教團體,尼國政府應該加以尊重。 (2018-08-24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22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300 萬人麥加朝聖 福音對話從聖地開始 穆斯林認為每間清 真寺都是聖地,不過有兩 間清真寺因為其歷史和地 理 位 置 之 故, 特 別 重 要, 就是位於麥加的大清真寺 (Al-Haram Mosque)及位 於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 了解這兩座清真寺,有助 基督徒認識伊斯蘭教,以 及如何和穆斯林對話。伊 斯蘭教的五功之一是「朝 覲」(Hajj),也就是穆斯林前往麥加及大清真寺朝聖。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為容 納所有的朝聖者而建。朝聖之旅的時間是在伊斯蘭曆的最後一個月,穆斯林相信,完成了朝覲可 以使自己的罪得到赦免,死後更接近天堂。每個成年穆斯林只要是身體健康、經濟能力許可,就 應該去朝覲,女性則應由一名男性親屬陪同前往。每年大約有 200 萬名穆斯林,從世界各地湧入 麥加朝聖,只有穆斯林才可以造訪位於麥加及麥地那的清真寺。 (2018-08-25 新聞來源:基督教今日報)
「在耶穌裏沒有不可能」 原諒 ISIS 傷害伊拉克尼尼微平原難民重建家園 2014 年 8 月, 伊 斯 蘭 國(ISIS) 的 武 裝 份 子 聚 集 在 伊 拉 克 古 老 的 尼 尼 微 平 原(Nineveh Plains)時,系統地破壞基督教的墓園、教堂,還褻瀆基督徒的墳墓,大約有 14 萬名伊拉克基督 徒大規模地逃離家園,過去四年來「哥倫布騎士團」一直在協助遭受迫害的中東基督徒。 隨著伊斯蘭國從尼尼微平原的大部分 地區撤離,當地的城鎮和村莊依然看得見 恐怖統治的傷疤。廣泛查訪伊拉克各地的 瓦瑟表示,尼尼微有些城鎮已遭種族清洗 和重新安置,有些城鎮依然是武裝營地和 戰區,原本的居民無法重返家園,還有些 城鎮有未爆彈藥和地雷,有些東西無法搬 回去。面臨如此巨大的挑戰,尼尼微基督 徒慢慢回到他們破敗的社區,在哥倫布騎 士團及其他團體的協助下,尼尼微平原上 的一個城鎮卡拉姆勒斯(Karamles),有 幾百個家庭正在重建或修復他們的家園。 哥倫布騎士團至今已經花費兩百萬美元,協助幾百個伊拉克家庭重返、修復家園,並協助保存 一千多年來存在伊拉克基督教社區的多元文化。 (2018-08-30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23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2018 年 9 月 穿越歷史走讀耶路撒冷!大衛塔博物館推出第一個虛擬實境徒步旅行 以色列展示聖經歷史的方式如今搭上科技 列車,由耶路撒冷發展局支持下成立的大衛塔 創新實驗室(Tower of David Innovation Lab)與 澳洲新創企業 Lithodomos VR 聯手推出了以色 列第一個古蹟的手機虛擬實境導覽。此導覽重 建了耶路撒冷第二聖殿時期的景觀,讓耶路撒 冷的故事、歷史景觀能栩栩如生地出現在遊客 眼前。 大衛塔博物館館長利伯女士(Eilat Lieber)很開心能推出虛擬實境導覽服務,她表示:「現 在遊客不僅能探索現在的耶路撒冷,還能透過虛擬實境導覽穿越歷史來到過去。遊客不再受到時 間與空間的限制,每位遊客都能沈浸在這個獨特的體驗中,虛擬實境還能讓遺失的拼圖變得完整, 幫助他們更深入了解希律王治下的歷史。」Lithodomos VR 公司創辦人同時也是考古學家的楊西 門博士(Simon Young)指出:「見到虛擬實境時,會讓人在瞬間產生共鳴。尤其,當人們看到 聖經故事中的事物獲得科學證明又身歷其境時,肯定會讓故事變得更加真實。大家都在聖經裡讀 過希律王,只是無法想像他的模樣。但是當我們置身在他的皇宮與家中,一切就變得非常真實, 也能加深人們與信仰的聯繫。」 (2018-09-12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盧安達 8000 教會被禁止聚會 信徒在家敬拜 2018 年初,盧安達政府頒布了新 法令,要求牧師需接受神學教育,教 堂建築需要翻新,並要為男女提供兩 間衛生的廁所。而長期以來,盧安達 總統保羅.卡加米(Paul Kagame)經 常指責一些牧師運用個人的群眾魅力,使用虛假的奇蹟來吸引大量的追隨者,並藉此為個人帶來 豐厚利益。為了避免佈道者欺騙信眾,政府當局下令,所有傳道者必須接受正規神學訓練。這個 新規定導致多數五旬節派教會關閉。前不久當局逮捕了六位牧師,因他們試圖違抗關閉教會的相 關法規命令,逮捕行動正嚴厲警告其他人,不要再違反宗教新法規。 批評者表示:「嚴厲的打壓手法,是保羅.卡加米長期忽視人權的一種延伸。自從保羅.卡 加米於 2000 年上任以來,就經常壓制言論自由。」由於擔心政府對教會的打壓,成千上萬的信 徒決定在家中進行禮拜,在他們的房子裡秘密地祈禱。大多數信徒都認為,政府關閉教堂的作法 太過嚴厲和倉促,應該要給教會更多合理的修改空間,讓教會能一邊改善,一邊讓教會持續進展。 (2018-09-13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24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中國當局在多省打壓基督教 香港團體指文革以來最大規模 自 8 月底起,中共當局在全國多處打壓基督教會, 被形容規模是文化大革命以來最大。有香港團體批評 香港主流教會對此事視而不見集體噤聲,發起信徒集 體缺席崇拜行動以示不滿。中國當局對基督教的打壓 始於 8 月底,河南省當局在省內多處地方拆十字架, 據《世界之聲》9 月 10 日引述美國「華人基督徒公義 團契」創辦人劉貽牧師指,目前為止河南教堂遭拆除 的十字架達 7,000 多個,遠超過當年浙江省拆除十字架 的數目(1700 個),就連「三自教會」的教堂十字架 亦不能倖免。北京最大的家庭教會「錫安教會」也於 9 月 9 日被當局取締。據《德國之聲》9 月 7 日報道,錫安教會逾十年歷史,會友 1,500 人,原擁有七個禮拜堂,自 2018 年 4 月起陸續被迫 關閉,當局取締的原因,指其未登記就舉辦社團活動。但有教會牧師反駁,指出在現時制度下, 家庭教會根本無渠道登記。 曾在三自教會擔任牧師十年之久的金明日牧師指,以往宗教在中國發展,官方不鼓勵但至少 默認,但現在明顯敵視宗教團體。十九大後中國的大環境劇烈改變,不只是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天主教也一樣,整個宗教界再次被政治化,要表達政治忠誠。 (2018-09-13 新聞來源:天亞社 )
2018 年 10 月 非歧視!拒做支持同婚蛋糕 纏訟四年烘焙坊終勝訴 英國最高法院十月 10 日裁定,北愛爾蘭亞 設 烘 焙 公 司(Ashers Baking Company) 拒 絕 銷 售有「支持同性婚姻」字樣蛋糕一案,最終宣判 烘焙坊做法不構成歧視,結束長達四年的訴訟案 件。事件源於 2014 年五月,當時同性戀運動人 士蓋瑞斯 • 李(Gareth Lee)要求這間烘焙坊, 製作以芝麻街人物為主題的蛋糕,上面需寫著 「支持同性婚姻」的字樣。亞設烘焙店名取自舊 約人物的名字,該店認為,製作這樣的蛋糕違背其基督教信仰,拒絕該訂單,遭到對方以歧視為 由提告。英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赫爾(Brenda Hale)表示:「今天的裁判結果,絕不是漠視, 保護同性戀者和支持同婚者免受歧視的需要。該烘焙公司反對的是蛋糕上的裝飾拉花字句,而非 李先生的任何個人特質。該店在製作蛋糕時,也需考量出產品上字句標語是否違背其觀點。無論 顧客們性取向如何,該烘焙坊也會因產品可能帶出相關含義訊息,而拒絕為任何顧客製作蛋糕。」 他並表示:「麵包師不能因為李先生是同性戀者而拒絕提供產品,但這與強迫烘培坊在蛋糕上製 作他們不同意的信息,完全不同。」 (2018-10-11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25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印尼結束大規模搜救 七萬人無家可歸 教會成避難所 印尼蘇威拉西島在規模 7.5 級的強震與海嘯襲擊下,住宅、 商業活動與教會皆遭摧毀、損 傷。災後兩週,統計的死亡人數 突 破 2,000 人, 仍 有 5,000 人 下 落不明。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 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 Purwo Nugroho) 表 示:「 我 們 訂 於 10 月 11 日 在 巴 路 市(Palu) 的 貝 托 波(Balaroa)、 巴 拉 羅 亞(Petobo) 與 喬 諾 吉(Jono Oge)地區舉行聯合禱告會,並 停止挖掘遺體的作業。停止挖掘作業是因為當地地形複雜,加上罹難者遺體已經腐壞,不僅難以 辨識,更有可能造成傳染病傳播。」當局同時要求外國搜救人員撤離。 基督教公共健康基金緊急事件組織(YEU)在當地的清真寺幫忙治療了 40 名病患,還在當 地幾個教會設置了診所作為疏散地點。震後,巴路市內有 86 座教堂建築仍未倒塌,雖有破損, 但優先設置為該省各地的災民急救中心。當地的救世軍組織在地震後隔天,馬上在其建築內設立 了廚房,每天供應 100 至 300 份現煮的餐點。儘管該市已有數十個教會在週末恢復了崇拜,但市 郊的許多基督教村莊卻無教堂可歸。從市郊遠道而來的基督徒卡帕拉表示:「我自己的教會已經 倒塌夷為平地,上頭僅存留一株玉米,所以我才來這裡參加敬拜。」 (2018-10-13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天主教發展機構呼籲採取緊急的氣候行動 隨 著 聯 合 國「 政 府 間 氣 候 變 化 專 門 委 員 會 (IPCC)」發布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可怕警告後, 世界各地天主教發展機構的領袖們亦發出緊急行動 的呼籲。天主教機構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指出:「將 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一點五度內,是所有人的生存 問題,要通過大膽的政治行動才可行的:應對氣候 變化的障礙是政治性的!」 由於氣候變化無法孤立地被解決,故天主教機構倡議一種範式轉移,世界需要逐步淘汰礦物 燃料,並以再生能源取代;而且資金流動需要轉向此種可行的替代方案。他們並表示,必須重新 考慮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以尊重地球的界限和理解到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有限的星球上。他們的 聲明說:「我們應轉向有機農業,重新設計農業生態系統以達致多樣化,並從而整合它們,改變 飲食習慣,減少肉類和乳製品的生產和消費,重新定位食品系統以減少食品損失和浪費,並建立 食品主權(即人對食品的控制權)。」 (2018-10-15 新聞來源:天亞社 )
26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2018 年 11 月 聖座意識到與中國達成協議所帶來的困難 教宗方濟各是否誤解了中國的情況?在聖座與北京達成 的臨時協議簽署後數天,教宗在從愛沙尼亞返回羅馬途中在 機上所表現的態度,看來確實並非如此。他說:「第一份草 案是在我辦公室準備」,「我們討論了有關的議題,我分享 了我的想法,而其他與會者在落實前也進行了討論。」教宗 補充說,在整個對話中,是一個「前進兩步,後退一步;兩 前一退」的過程,他形容自己對有關文件有詳細的了解。 實際上,美國已把中國當成為它的主要對手。在這方面, 中國的 6,000 萬到一億名福音派基督徒,已成為美國的重大籌碼,更甚於中國的 1,200 萬名天主 教徒。 教宗方濟各清楚理解,梵中之間對話不會在一夜之間轉變中國教會的情況,但這終止了自 1957 年以來的教會分裂。在此,中國作出了巨大的讓步,承認教宗在主教任命上的最終決定權, 這在過去是被視為對中國內部事務不可接受的「干預」。 (2018-11-24 新聞來源:天亞社)
保加利亞新法欲限縮信仰自由 各宗教群起抗議 保加利亞福音派基督徒呼籲各個國際組織,針對保加利亞一項新立法可能嚴重限制宗教自 由和信仰少數團體權利的情況,做出回應。保加利亞福音聯盟主席表示,過去幾個月來,保加 利亞議會研擬了一項新立法,該法允 許「國家政策干涉教會事務」。針對 保加利亞這項新宗教法,除了官方認 可的東正教會外,其他宗教都發表了 抗議聲明,包括很多國際性的教會組 織像是世界福音聯盟(WEA)、歐洲 福音聯盟(EEA)、世界浸信會聯盟 (WBA),以及歐洲各國的福音派機 構都表達嚴重關切,支持保加利亞宗 教少數團體的權利,並呼籲保加利亞 當局重新考慮其立法草案,以身作則, 加強宗教自由權利,而不是削弱它。 經過仔細分析該項新法內容,保加利亞福音聯盟表示,這項新立法充滿缺陷,即便是修正案 也無法解決問題,應該廢棄這項新法。保加利亞福音聯盟指出,保加利亞沒有一個宗教團體同意 新法中擬議的改變。包括東正教、伊斯蘭教、所有新教教派、亞美尼亞社區、猶太社區、天主教會, 全都發出抗議聲明。 (2018-11-24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27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荷蘭建商復刻打造真實挪亞方舟計畫航向以色列 一位荷蘭基督徒建商惠博斯(Johan Huibers)耗資 5,000 萬元,打造一艘 2,500 噸重,按聖經 真實比例的挪亞方舟,並且成為阿姆斯特丹的熱門觀光景點。如今這位建商受訪時表示,他希望 能繼續募集 130 萬美金雇用拖船、讓方舟航向以色列,因為「這艘方舟是根據上帝的指示而復刻 打造的,應該將它帶到上帝的土地才對。」 2012 年,惠博斯和另 外七位業餘木匠,建築了 390 英尺長、75 英尺高的 船體,「我們有一位屠夫、 一位美髮師和一位老師在 此工作,他們不是專業的 造船工人。」這項巨大的 建築計劃最終總算完成了 與聖經創世記描述一模一 樣的方舟。方舟正式對外 開放,在德國、丹麥和挪 威間展示,近兩年放在荷 蘭的馬士河,作為互動式聖經博物館。為了符合聖經描述,這艘大船裡放有成雙成對的動物木製 模型,遊客可以在其中探索、瞭解。 (2018-11-29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2018 年 12 月 荷蘭牧者 800 小時接力不間斷 講道 力保難民家庭 依照荷蘭法律規定,警方在「舉 行崇拜或是反思集會期間」(reflection meeting),不能進入以「宗教或哲學 本質進行的集會」為目的之建築物。 因此,位於海牙的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由牧師群及教會會友不間斷 地接力講道,保護教會中的一個家庭不致被驅逐出境,迄今這場聚會已連續舉行超過 800 小時, 歷時一個多月,目前還未有結束的跡象。 來自亞美尼亞的一個家庭目前居住在荷蘭,因還未取得居留證,有被驅逐出境的可能。海牙 新教教會總理事會的海提馬牧師(Theo Hettema)在 10 月 26 日聚會開始表示,他們展開這項崇 拜是為了保護塔姆拉茲揚(Tamrazyan)這家人,他們在九年前來到荷蘭,多次向相關當局申請 居留證,卻一直遭到拒絕。 (2018-12-04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28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曾參與爭奪毛利人土地 紐西蘭教會正式道歉 紐西蘭聖公會上月底舉行一項 正式的道歉儀式,兩位資深主教代 表聖公會,為了教會在 19 世紀參與 當局搶奪毛利人的土地,向陶朗加 (Tauranga)的毛利人道歉。位於紐 西蘭北島的陶朗加,當地的原住民 包括 Ngati Tapu 和 Ngai Tamarawaho 這 兩 個 氏 族, 他 們 曾 把 1333 英 畝 的土地交給聖公會的差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信 託, 但 1866 年時,這些土地又被移交給殖民地時期的當政者。根據紐西蘭聖公會的刊物 Anglican Taonga 報導, 聖公會這項道歉聲明是於 11 月 30 日舉行的一項儀式中,由聖公會兩位最資深的成員:主教柯亭 (Ngarahu Katene)和大主教李察森(Philip Richardson)宣讀的,李察森用英語宣讀,柯亭則是 用毛利語宣讀。 紐西蘭聖公會的其他成員也出席了這項道歉儀式,把當時紐西蘭主教、教士和信徒的哀傷帶 到今天來。他說,他們肅穆地感到悲傷,因為過去的事件給後來幾代人留下了如此長久的陰影, 留下了不公義和有爭議的遺產。他期待這種懺悔行為,或許有助於在這些土地上發出和解之光。 (2018-12-13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法官下令釋放 130 名被移民局拘留的伊拉克基督徒 美國移民局去年拘留了大約 130 名伊 拉克基督徒,準備將他們遣返伊拉克,但 在 11 月底,密西根州的聯邦法院裁定, 必 須 在 一 個 月 內 釋 放 這 些 人。2017 年 6 月,美國移民局在密西根州底特律附近的 伊拉克裔社區大舉搜索,逮捕了許多迦勒 底人聖母教堂的信眾。移民局隨後向聯邦 法庭陳情,要求將這些基督徒遣送回伊拉 克。在伊拉克,過去幾年伊斯蘭國幾乎將 當地的基督徒族群清除殆盡。 高德斯密斯(Mark Goldsmith)在裁 決書中,指責美國政府對這個破壞許多家 庭的行動是「冷酷無知」的行為,這些被拘捕的伊拉克基督徒早就應該被釋放。目前,伊拉克的 基督徒主要分佈於伊拉克北部,摩蘇爾附近的尼尼微平原及附近山區,土耳其西南山區,伊朗西 北及敘利亞北方。在 2014 年伊斯蘭國興起,多年戰亂與迫害的情形下,大約有 200 萬人移民到 歐洲,北美及澳大利亞。 (2018-12-14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29
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
聖誕前仍不得安寧 中國教會續被打壓 12 月 16 日是將臨期的喜樂主日,但河北省的斯德望神父來說,那天卻可能喜樂不起來。因 為他被與自己信念不同的政府官員約談,要求合作並跟政府「交朋友」。其後官員在電話中說, 神父可先順利過聖誕節,27 日統戰部會再要求他來「交朋友」。有教友指出,官員所謂的「交朋 友」,就是要勸說對方妥協。斯德望神父指,統戰部先禮,他也會禮待;不過,赴約面談時,他 會帶幾位教友陪他一塊去,以防對方事後,用手段或謠言來「離間我們」。與此同時,12 月 19 日,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教區發生修女院被強拆事件,當局指齊齊哈爾平安村德蘭女修會修院的建築物 屬違章建設,是非法宗教場所,是地下教會 團體的聚會地點,所以要必須清拆。 另外,河南省開封教區杞縣堂區和寨堂 口,12 月 14 日上午,村黨支部書記等人,把 教堂大門上的十字架拆除,並即時改掛上國 旗。有教友諷刺說,中共要反對外國勢力不 讓國民過聖誕,但因跟教廷簽了臨時協議, 所也要給點「面子」,給中國教會「送上這 大禮」。 (2018-12-21 新聞來源:天亞社 )
2019 年 1 月 英外交單位繪製世界迫害地圖 關心受迫害基督徒 英國外相韓特(Jeremy Hunt)日 前下令,針對世界各地基督徒受迫害 的情況以及英國可以提供多少協助, 進行一項獨立的全球調查。這份調查 也將建議英國政府採取實際步驟,更 多地支持那些遭受威脅的人。此外, 調查也將直接針對各地基督徒受迫害 的情況,而不是一般的宗教少數團體, 調查工作預計在復活節時完成。 英國政府官員表示,這項調查工 作將描繪出基督徒在中東、非洲和亞 洲主要國家遭到迫害的情況,分析當 前英國政府所提供的支持,同時也會考慮一些棘手的問題,再提出宏觀的政策建議。鮑伊德表示, 儘管受到這麼多的逼迫,仍然看得到希望的跡象。他說,如果讓英國政府和其他國家說出他們對 於上述這些國家的關切,他們向這些國家的主政者發出的訊息是:「我們正在關注你,我們想幫 助你,幫助你解決武裝份子的問題,希望你能夠好好處理,我們也會觀察你怎麼做。」 (2019-1-10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