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cbn

Page 1

歡迎貸款精英 加入我們的團隊

NMLS#310524.307472

ISSN 1941-7878

00 一

4

1 , 2014

+1.626.864.5366

零售 $25¢

www.chinesebiznews.com

二零一四年 第二十三期

RE#01508024

辦 辦

1 41 8 8

50.458. 1 2 .215.01

50.458. 20 888.2 2.8858

9 771941 787008

中國流失優質上市資源 報 今年前 5 個月, 中國大陸先後有京東、聚美優品、達內 科技、途牛旅遊網等八家企業成功來美 上市,今後還有智聯招聘、美團網、觸 控科技以及資產增值最快的阿里巴巴等 多家中國企業也即將陸續赴美上市。如 果算上數年前中國赴美上市的新銳企業 新東方、噹噹、百度、優酷網等公司,我 們驚異地發現,這些成長性最佳的優質 上市資源紛紛選擇在美國上市。這不僅 是本土優質上市資源的流失,國內投資 者也不能在國內分享這些企業的成長。 我們不由要問,為何發展規模已達到相 當程度的滬深 A 股市場不能吸引這些企 業紮根,主營業務在中國的本土企業反 而要奔赴萬里之外的美國? 筆者認為,造成中國互聯網新銳企業 棄本土而到海外上市,除了海外市場給 培育這些企業的風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 退出機制外,國內對創業企業孵化環境 的滯後、對創新型企業扶持的缺失、對 企業上市的高門檻造成了中國大陸優質 上市資源的流失。 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扎堆上市首先歸 因於是內地創新機制的停滯。這從有關 部門推出創業板的一再延遲、國內風投 市場萎縮就可以看出端倪。儘管大陸在 2000 年左右,在美國達斯達克市場互聯 網公司熱潮下也成立了政府背景的風投 公司,也曾經說要盡快推出創業板市場。 但基本是雷聲大、雨點小。一直到 2004 年深圳才推出中小板、2009 年才推出創 業板。而且,上市的寬鬆度、對企業成長 性的標準也不可與納斯達克同日而語。 同時,中小板、創業板的表現也並不盡

如人意,也沒有培育出多少像微軟、思 科、蘋果一樣的創新企業。

儘管近年來中國政府也推出了有政府 背景的風投公司,但這類公司真正發掘、 培育、孵化有市場潛力的、有成長性的上 市企業實在是屈指可數。反而真正有潛 力、有成長性的企業都是海外風投機構 培育的。阿里巴巴最初的風投商是高盛 和軟銀;百度、騰訊的風投之一是 IDG。 即便在投資者翹首以盼 10 年之久的深 圳創業板推出後,創業板類公司表現出 的成長性、業績的持續性、企業的科技 含量實在不敢恭維。連生產撲克牌之類 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企業都進入了創業 板上市,令人貽笑大方。更有甚者,深 圳創業板企業上市一兩年後大多出現業 績“變臉”、高管提前套現一系列不正 常的現象,實在值得深思。可以說,創 業板在推出近 5 年來是亂象重生。難怪 真正有成長性的企業多選擇海外上市。 實際上,中國互聯網並不缺乏創新,而 且中國市場也有足夠大的容量,為什麼 中國的創業板市場鮮有培育出投資者創 富傳奇的上市公司呢?原因就在於國內 市場缺乏培育企業的創新的土壤。

高,那些有好的創業理念但無資金的人 就越不能進入創業者行列。例如,在中 國,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註冊資金底線 為 1000 萬元人民幣,而日本約為 82 萬 元人民幣,英國約為 64 萬元人民幣,其 他歐盟國家約為 20 萬元人民幣,美國則 為零。它意味著如果喬布斯要在內地創 業、上市,那麼這 1000 萬元底線註冊資 金的要求就可能迫使他止步。 僅此兩點,就可以看出國內鼓勵企業 創新、培育、孵化創新型企業方面存在 的不足。多數互聯網公司選擇赴美上市 就不足為怪了。

其次是國內相對嚴苛嚴格的註冊公司 和上市環境也限制了創新型企業的培 育。由此導致初創的企業都由外資風投 所孵化,出於企業的風險資本偏好,自 然選擇海外上市。這也是中國培育創新 型企業機制的先天不足。筆者認為,美 國納斯達克市場之所以能孕育出微軟、 思科、蘋果這樣的世界級企業,說到底 與美國的寬鬆的資本市場准入條件密不 可分。 以國內的創業板市場為例,國內創業 板的上市條件需要兩年盈利,最近兩年 淨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且持續增 長等一系列條件。而 2010 年奔赴美國 上市的噹噹網直到在上市初期,還虧損 500 萬美元,2010 年前三季度才開始盈 利,而當年赴美上市的優酷也在虧損。 這顯然不符合國內創業板的上市標準。 但是,噹噹、優酷等公司雖然不符合創 業板的上市標準,卻能在美成功上市並 受到熱捧,這說明大陸制度對企業的成 長性估計不足。而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更 看重企業的成長性,即使是虧損狀態企 業,或者資產規模達不到國內上市標準, 也能上市。然而,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每 年退市比例高也很高,由此保證了公司 的質量。這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 中國大陸的創業板市場從根本缺乏培育 蘋果、微軟類似公司式的環境和土壤。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近年 也多次撰文認為國內的創業製度、資本 市場製度難以培育創新型企業和人才。 他以企業的“註冊資本”舉例說明,註 冊資金要求可能是最深遠的創業壁壘之 一。一個國家要求的公司註冊資金越

建友地產集團將開辦中英雙語地產執照班,中文 或英文講解課程任由學生選擇,並且由擁有20餘 年經驗、中英流利的著名房地產專家陳建友律師 親自細心教課。每班人數只限10位,英文程度欠 佳不受限制,保證學生畢業後不僅能信心滿滿的 報考並通過執照考試,而且即可成為最優秀、傑 出的地產經紀、投資者,開始輝煌的地產職業生 涯。 詳情請洽陳建友地產學院

(800) 499-4529 或 (909) 860-9002

洛杉磯商住 用地 近 南加大 投資回報7 可加 售價 950,000 請電詢

更重要的是,中國對孵化、高科技、創 業板這些學習只是學到了表面,而遠遠 沒有領會到最精髓的東西。存在著只引 進技術層面而缺乏制度層面的弊端。以 保護知識產權為例,就存在天然硬傷。 創新型企業付出的是創意型的高智力, 需要政府嚴格的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一 點,中國做得也很不夠。由此導致山寨 橫行,創新的動力顯然大受影響。 如何讓本土的新銳企業把根留住,顯 然是未來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晉商陳玉田在美拓展新天地 報 洛杉磯報導 霍英東、 郭台銘等祖籍山西的成功華人巨賈在國 際商界名聞遐邇,而近二十年來隨著中 國大陸經濟崛起的新晉商也開始走出國 門,美國黎明投資集團公司陳玉田董事 長(右上圖圖左)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 代表。一向低調行事的他在接受本報記 者專訪時,簡要回顧了自己的創業和經 商經歷,並扼要表達了自己在美拓展新 天地的心得感受。 陳玉田 1987 年至 1990 年在山西省太 原市千峰百貨大樓工作,擔任業務處處 長,1991 年下海去海南開發房地產,當

陳建友律師地產學院 6月起開課

總面積接近60,000平方英呎 投資回報率高 買家日後可以建造商舖和公寓 近110高速 離洛杉磯機場僅10分鐘車程 可作投資移民項目 歡迎來電詢價

+1 626 677 6488

QQ / 微信 : 2475051295

出售

地總面積4 英 , , 請電

與北海經濟都進入低谷,土地和房產價 格一落千丈。” 回憶起當年事業低潮的 情景,陳玉田的語氣也略顯沉重,他緩 緩地敘述道,“公司也在大形勢的影響 下艱難維持,精減人員,節約辦公與生 活費用,自己開車維持業務,但堅持沒 有撤離海南,心里相信一定會度過難關 的。” 2003 年隨著形勢的好轉,公司也終於 度過艱難日子,繼續在海南開發房地產, 並再次獲得可觀的效益,先後在海南和 太原開發了多個樓盤,開發麵積達 50 萬 平方米,為當地解決就業問題作出很大 的貢獻,得到了政府的表楊。這位吃苦 耐勞、榮辱不驚的新晉商並不以此為滿 足,而是居安思危,拓展視野,大膽走

出國門,在國外創辦企業。 陳玉田說,“根據公司發展的實際需 要,我經朋友介紹也來到美國謀求新的 發展機遇。非常感謝美國投資集團暨中 華商報 CEO 蘇家敏女士(上圖圖右) 全力協助我成立了美國黎明投資集團公 司,雙方最近還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 議,將在貿易會展、房地產開發、環保 建材和科技產品等領域搭建中美雙向合 作平台,擴大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 影響力。” 陳玉田最後胸有成竹地說,“我將本 著誠信為本的晉商精神,立足美國,放 眼世界,力爭在 3 到 5 年內把黎明公司 打造成可以代表國際化新晉商的一家標 杆企業!”

QQ / 微信 : 2475051295

南加州大學(USC)校區商住三塊用地出售

請電詢

年就掙了 600 多萬元,在太原影響很大, 也帶動了一部分太原市企業去海南開發 房地產。他說,“在 1992 年鄧小平同志 南巡講話之後,海南的房地產進入了黃 金期,全國一大批人來海南淘金,我公 司也在海南各地購地開發,同時也看好 北海房地產形勢,公司投入了 3 千多萬 元進入北海開發房地產,是北海最早房 地產開發公司之一。” “海南與北海兩地開發效益可觀,公 司也進入黃金期,總資產也達到四億多 元。但到了 1994 年隨著國家政策銀根 緊縮,一大批資金,及人員撤離,海南

626 677 6488

4

QQ / 微信 : 2475051295

,

, ,可 投資移民,

+1 626 677 6488

16

6英

歡迎詢價

400 651 3663 2138

公寓建地出售

以 210高速出 16 可建

價19 價160 公寓建地出售

請電

+1 626 677 6488

QQ / 微信 24 50512 5

5家投資移民

50 75英

0

三 地 可建

洛杉磯華人區以東40分鐘,完整社區開發項目,商 業,辦公樓,醫療中心加542單位住宅

歡迎詢價

請電

+1.626.677.6488 QQ / 微信

位於洛杉磯東部,土地面積1.85英畝 共85房

價 9,900,000

洛杉磯

4

大 建造

此樓為洛杉磯時報報導為南加州最高的一個地標大樓,為商住混合大樓

email: futeng@touziyimin.us

400 651 3663

2475051295

一層商業,以上為450單位公寓樓,位於黃金地段。

2138

歡迎詢價

(

出 出售

5

C 商場 50

投資移民 投資移民

區 108房 交通便利

出售 歡迎詢價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334cbn by Tyloon Media Corporation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