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開元全盛日-唐代文物特展】In Search of Lost Time - The Art And Memory of Tang

Page 1



憶昔開元全盛日 唐代文物特展 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Art And Memor y of Tang

June 30 — July 31,2021




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When Sven Hedin made his first foray into the Taklamakan in 1895, he entered a remote world utterly unknown to Europeans. Thanks to the region’s dry climate, Hedin, Aurel Stein, and others were able to recover multiple documents and artifacts from before the coming of Islam. Those same conditions of preservation draw visitors today who hope to catch a glimpse of latest discoveries from this now lost, once tolerant world .1

耶 魯 大 學 著 名 的 史 學 家 韓 森 (Valerie Hansen) 教 授, 在 其 近 年 力 作《 新 絲 路 史 》

曾經用這句引言來形容絲路所貫通串連的廣袤世界,這次展覽的文物精品,蒐羅唐代時期 (618- 907 A.D.)中原地區的藝術珍品,以及通過絲路而來、受到外來文明影響的文物, 就是希望能讓參觀者一窺那個已經逝去但曾繁榮興盛、兼容並蓄的帝國風景。

古人裴矩(547- 627 A.D.)撰寫的《西域圖記》,描述他往來張掖、敦煌之間,以 及交通西域各國首領、胡商的情況,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作為當時的世界之都,正是

位在絲綢之路的終點站。行走在這條複雜交通網絡上的異國僧侶、傳教士、商隊、使者、 工匠與軍隊,他們溝通了東西方的宗教、藝術、語言與技術,而唐帝國的盛世正是融合了

如此目眩神迷的各種族群、語言與文化交流的布列,創造了世界史上最兼容並蓄的多元文 化世界。

隋唐時代以降,結束了自五胡亂華以來南北分裂的局勢,多民族的融合、疆域的廣闊

開拓,以及統一帝國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得唐帝國凝聚了極大的力量。政治局勢的穩定保 障了絲路商道的通行無阻,通向東羅馬、波斯的中西往來暢通,當時的文化交流、藝術發

展也呈現出令人眼花撩亂、多元發展的景象。遠方殊國的奇珍異獸,如波斯的獵豹、獵犬, 珠寶香料、玻璃器皿,羅馬的金銀貨幣紛紛傳來,中亞異域和西亞的穿著、飲食等生活方

式,音樂、舞蹈、藝術風格源源不絕傳入中原。在唐帝國的首都長安,可以看到跳著胡旋 舞、身著胡服短袖的舞者、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騎著駱駝的粟特胡商、以及來自新 羅、日本的學者和僧侶,這些遠方異域的文化薈萃於當時的世界之都—長安。

1.Valerie Hansen, Silk Road: A New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 242.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早在西漢末年就傳入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長

年動亂的背景下,宗教撫慰人心的力量,以及北魏僧侶周行鄉間的教化,為佛教在民間 帶來廣大的信徒。下至隋唐時期,佛教已深深扎根於中國,並由本土的高僧創設中國化

的宗派,而皇室也虔信佛教、捐助開鑿佛寺山窟,在官方的贊助下,佛寺於山林、都市

間廣立,也成為文人雅士讀書、習禪的聖地。在八世紀以後,佛教更融入了密教的色彩,

唐密流派甚至東傳日本、韓國,在東瀛異國大放異彩。此外,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 新興的伊斯蘭教都在此時正式傳入中原,紛紛開建祠廟,唐朝的兩京長安和洛陽,以及 絲綢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如涼州,在當時皆呈現國際化都市的多元文化風貌。

宗教生活是唐人生活重心,本次展覽的規劃,首先呈現與佛教相關的文物,其中最 受矚目的是天龍山風格的石雕釋迦牟尼佛首,臉龐寬圓,冷靜莊嚴,反映盛唐典型的藝

術風格。作於高宗咸亨三年(672 A.D.)的一佛二菩薩造像碑,與後來享譽中外的「寶 慶寺」造像龕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此外,展覽還呈現了一組珍貴的密教響銅供器,

為唐密在建構壇城時所使用,珍貴無似,是我們思考唐密禮儀過程非常重要的物質證據。 中亞異域風格的藝術臻品也是本次展覽的重點,透過陶加彩駱駝,彷彿可以見到行

走在絲綢之路上、滿負絲綢的單峰駱駝,兩匹駱駝姿態生動、曲項嘶鳴,為難得一見的

珍品;牛首來通杯 (Rhyton),令人聯想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獸首瑪瑙杯,皆是 反映濃厚波斯風格影響的唐代酒器。

此外,唐代多采多姿的世俗生活圖像一向為世人所津津樂道,本次展覽特別搜羅一

系列異材質的藝術品,力圖呈現唐代豐富而複雜的生活圖景:譬如首次公開面世的宰相 李愚墓誌,書法精美,文字內涵豐富的史料,敘述李愚於晚唐、五代歷經多朝的仕宦風 雲。色彩瑰麗、保存完整的唐代主僕壁畫,乃至五陵貴族子弟鮮衣怒馬、馳騁遊戲的絞

胎捶丸。形象生動的三彩牛、馬,豐滿雍容、姿態各異的仕女陶俑,貴族婦女所用的香盒、 文人雅士品茶所用的茶盞和特供的邢州白磁,上述珍稀文物可以協助我們一窺唐代貴族 階層的豐富多樣的活動以及優雅細膩的日常生活。

本次展覽羅列的精品,不僅是漢魏以來、數百年累積的東西文化融會的體現,它們 與李白、杜甫的詩文,一同呈現大唐帝國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氣象,更是重要的物質 文化遺產,使人緬懷憶往唐玄宗開元時期的盛世風采。


目錄 ㄏCONTENTS 唐代的宗教生活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1 紅 砂 岩 菩 薩 像 - - - - - - - - - - - - - - - - - - p . 0 8

0 7 銅釋迦牟尼像 - - - - - - - - - - - - - - - -

03 石雕護法神獸「長舌」-------- p.12

0 9 響銅象首瓶 - - - - - - - - - - - - - - - - - - - - p .2 3

02 石 灰 岩 四 面 佛 龕 - - - - - - - - - - - - - - - p . 1 0

04 一 佛 二 菩 薩 造 像 碑 - - - - - - - - - - - - - p . 1 4 05 石 雕 佛 頭 像 ------------------ p . 1 6

06 銅 觀 音 菩 薩 像 - - - - - - - - - - - - - - - - - - p . 2 0

p.21

0 8 響銅長頸瓶 - - - - - - - - - - - - - - - - - - - p .2 2

1 0 響銅供器一組 - - - - - - - - - - - - - - - - - p .2 4 1 1 石雕 舍 利函 - - - - - - - - - - - - - - - - - - - - p .2 6

1 2 石雕密教經咒 - - - - - - - - - - - - - - - - - - p .2 8

絲路:文化驛站 SILK ROAD:CULTURE EXCHANGE 13 響 銅 來 通 杯 -- - - - - - - - - - - - - - - - - -

p.30

1 7 陶加彩駱駝一對 - - - - - - - - - - - - - - - p . 3 8

15 黃 金 獅 ------- - - - - - - - - - - - - - - - - p . 3 4

1 9 豹斑石獅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 4 1

14 銀 鎏 金 獅 紋 扁 壺 - - - - - - - - - - - - - p . 3 1 16 佛 坐 像 壁 畫 -- - - - - - - - - - - - - - - - - - p . 3 6

1 8 木雕仕女立像 - - - - - - - - - - - - - - - - - p . 4 0

唐代的世俗生活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0 彩 繪 仕 女 壁 畫 - - - - - - - - - - - - - - - - - - p . 4 6

3 2 三彩粉盒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6 5

22 / 23 三 彩 仕 女 俑 - - - - - - - - - - - - - - - - p . 4 8

3 4 白玉筆洗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6 6

21 彩 繪 捧 罐 男 裝 仕 女 壁 畫 - - -- -- - - p . 4 7 24 三 彩 仕 女 俑 -- - - - - - - - - - - - - - - - - -

p.50

25 陶 加 彩 仕 女 俑 --------------- p . 5 2 26 三 彩 馬 ------- - - - - - - - - - - - - - - - - p . 5 4

27 三 彩 臥 牛 ---- - - - - - - - - - - - - - - - - - - p . 5 6

28 陶 加 彩 馬 ------------------- p . 5 8

29 陶 加 彩 馬 ---- - - - - - - - - - - - - - - - - - - p . 6 0 30 絞 胎 捶 丸 ---- - - - - - - - - - - - - - - - - - - p . 6 2

31 銀 鎏 金 粉 盒 一 組 - - - - - - - - - - - - - - - p . 6 4

3 3 三彩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6 5

3 5 白玉帶紅沁愛情鳥 - - - - - - - - - - - - - p .6 8 3 6 白玉帶水銀沁瑞獸 - - - - - - - - - - - - - p .6 9

37「 官 」 字 款 定 窯 白 釉 五 尖 瓣 口 盤 - p. 72

3 8 魯山窯黑釉月白斑斗笠盞 - - - - p .7 4

3 9 鞏縣窯白釉杯七只 - - - - - - - - - - - - p .7 6 4 0 岳州窯青瓷僧缽 - - - - - - - - - - - - - - - p .7 7 4 1 衡州窯青瓷小洗 - - - - - - - - - - - - - - - p .7 7


唐代的宗教生活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1 紅砂岩菩薩像

RED SANDSTONE TORSO OF BODISATTVA

H: 27.2 cm

張信哲先生舊藏。

展品為砂岩質地,菩薩在項部、腰臀處均輕 微 轉 折, 線 條 流 暢 而 自 然。 造 像 風 格 受 印

度 笈 多 王 朝 的 審 美 影 響, 動 態 橫 生, 並 遺

有希臘化風格之藝術特徵。雕工細膩柔美, 衣 袍 貼 體, 姿 體 娉 婷 曼 妙, 展 現 多 元 文 化 的融合及創新,華麗又成熟的盛唐美學。

8


9


10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2 石灰岩四面佛龕

LIMESTONE SHRINE

H: 23 cm

石 龕 呈 佛 塔 型, 塔 頂 設 穹 頂 相 輪, 每 面 居 中 各 有 浮 雕 佛 陀 一 尊, 姿 態 各 異, 正 面 座 基 飾 一 對 獅 子, 護 持 居 中 的 爐 子, 不 論 佛

陀 衣 飾、 抑 或 佛 龕 的 裝 飾 模 式 皆 反 映 北 朝 晚期的藝術風格。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四 面 佛 龕 雖 多, 佛 塔 形 制

的非常罕見,明顯是受到來自印度的影響, 目前僅有奈良大和文華館收藏一件同為塔 形的黃花石四面佛龕。

唐代黃花石四面佛龕, 奈良大和文華館藏。

11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3 石雕護法神獸「長舌」

STONE KNEELING MONSTER, XIANGTANGSHAN STYLE

H: 21.3 cm

神獸怒目橫眉,張牙舞爪,長舌下垂至胸,

雙腿呈跪姿,兩肩有翅膀,這類神獸常常出 現在龕柱,以北齊皇家供奉的響堂山石窟所 發現的有翼神獸最為世人所熟知,本件與此 反映相似的藝術風格,不過響堂山神獸皆為

龕柱、樑柱的一部分,此件更像是單體製作, 擺放在寺廟或墓室之中。

根 據 1926 年 出 土 的 和 元 氏 墓 誌( 刻 於 522 A.D.),其蓋、誌四緣刻繪的奇珍神獸,我 們不僅可以看到牠們躍然紙上的模樣,還可 以還原本件神獸的名諱:「長舌」。

12

北齊響堂山石雕護法神獸, 弗利爾美術館藏。


13


銘文 : 唯大唐咸亨三年八月己未囗十八日丙子,佛弟子趙師利、弟師莫、

14

師弟為亡母敬造石像一軀,今得成就,亡者託生西方見存合家大小居登囗道。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4 一佛二菩薩造像碑

CARVED STONE BUDDHIST VOTIVE STELE

H: 52 cm

《中國佛教寺廟寶藏—常住》,台北:藏新藝術有限公司,2015,頁 200-203。

造像碑主尊為阿彌陀佛,左脅侍雙手合十為

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則為大勢至菩薩,三者 為淨土宗崇敬的對象。淨土宗盛行於初唐, 是最富有民間信仰特色的宗派。

主尊端坐中央,菩薩立於臥獅之上,佛與菩

薩 的 開 相 清 晰, 面 容 圓 滿, 工 藝 精 湛, 體

態 柔 和, 衣 紋 流 暢, 與 享 負 盛 名、 流 失 海 外 的「 寶 慶 寺 造 像 龕 」 在 藝 術 風 格 方 面 若 合 符 節。 寶 慶 寺 諸 造 像 龕 原 為 唐 高 宗 在 儀

鳳二年(677A.D.)建立的光宅寺所有,寺 中 造 像 的 施 造 多 與 武 則 天 有 關, 為 我 們 揭 示 了 典 型 的 初 唐 皇 家 寺 院 藝 術, 反 映 相 同

唐咸亨四年 (A.D.673) 青石阿彌陀佛造像, 山東濟寧博物館藏。

風 格 的 本 造 像 碑 的 價 值 同 樣 不 言 可 喻, 即

如梁思成所謂「初唐中國雕刻代表作品」。

長安三年 (A.D.703) 石造彌勒三尊佛龕,

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

15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5 石雕佛頭像

MAGNIFICENT STONE BUDDHA HEAD, TIANLONGSHAN STYLE

H: 34 cm

石雕佛頭像介紹影片

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舊藏。

佛陀面容寬圓,深沉穩重,沒有明顯的鮮明表情,展 現與北魏、北齊微笑截然不同的神韻,注重內心世界

的刻畫,雙眼低垂,如俯臨人間所有苦難,悲憫而深 刻。佛首的五官塑形、裝飾特點,譬如眉如彎月、高 鼻深目、小嘴,乃至以 U 形波浪紋捲髮取代螺髮,皆

反映與天龍山相同的藝術風格。現藏神戶香雪美術館、 出自天龍山第 17 窟的佛首,髮式即與本尊一致。

此外,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出自天龍山第 18 窟的佛首,

藤井有鄰館建物全景。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出自天龍山第 21 窟的坐佛,年代 與本尊相仿,皆為盛唐時期的佳作,可引為參照。

本 尊 為 京 都 藤 井 有 鄰 館 舊 藏, 有 鄰 館 建 於 大 正 15 年 (1926),由政商通達的藤井善助(1873-1943)所 設立,以收藏中國古代佛教雕塑與書畫著稱,本尊經 藤井家族珍藏多年,二十餘年前歸於台灣私人收藏。

砂岩佛首,

藤井有鄰館陳列舊照。

唐代砂岩佛首,

唐代砂岩佛首,

唐代砂岩坐佛,

神戶香雪美術館藏。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高 31.3 公分,

16

高 31.8 公分,

高 109.5 公分,


17


18


19


06 銅觀音菩薩像

BRONZE FIGURE OF BODHISATTVA

H: 16.9 cm

觀 音 頂 結 高 髻, 面 相 飽 滿 柔 和,神態慈祥,耳邊各有一髮 辮垂落,右手當持楊柳枝,左 手呈托淨瓶之姿,可惜今皆佚

失, 全 跏 趺 坐 於 多 層 仰 蓮 台 座,蓮座正面與底座間有一瑞 獸,神態古樸生動。

整體的風格兼容晚唐五代到遼 早期的時代元素,可參見首都 博物館的遼代觀音菩薩像。

遼代銅鎏金觀音像, 北京首都博物館藏。

20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7 銅釋迦牟尼像

BRONZE FIGURE OF SHAKYAMUNI

H: 14.5 cm

頭飾不規則螺髮,肉髻前方嵌髻珠, 大 耳 垂 肩, 臉 頰 豐 腴, 神 態 寧 靜 慈 和,身著袒胸式袈裟,衣紋流暢,裙

尾自然灑落,優美自如,單跏趺坐於 雙層蓮台。四方台座前方中間有一人

托寶瓶,兩側各飾一隻獅子,其中一 隻佚失。

風格古樸滄桑,造型獨特,相同的風 格可參見《金佛光明》收錄的一尊殘

佛。本尊法相與身段保留盛唐遺韻, 蓮台則開遼代佛造像之先聲,藝術風 格方面蘊藏承先啟後的文化意義。

唐代銅佛坐像,高 8.5 公分, 《金佛光明》,頁 225。

21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08 響銅長頸瓶

BRONZE VASE

H: 23 cm

此 瓶 長 頸 圓 腹, 長 頸 呈 束 腰 之 姿, 線 條

優 雅, 與 商 代 銅 觚 相 仿, 底 設 小 圈 足。 通 體 光 素, 僅 器 身 與 頸 部 交 界 處 飾 以 小 折 沿 凸 紋。 材 質 為 中 古 時 期 流 行 的 響 銅 合金,係典型的宗教禮儀供具。

唐代銅淨瓶,高 25.4 公分,

《特別展 中國の響銅》,頁 33。

22


09 響銅象首瓶

LARGE BRONZE 'ELEPHANT' RITUAL WATER VASE

H: 34 cm

《中國佛教寺廟—梵相丹青》,

台北:藏新藝術有限公司,2020,頁 92-95。

本淨瓶撇口,細長頸,器身若棗形, 一側肩部出流,為高高仰起的象首 象鼻,整體造型簡潔流暢,修長雋

秀,流作象首象鼻,栩栩如生,實 乃畫龍點睛之筆,為淨瓶這類實用 器增添不少藝術氣息,堪稱生活中 充滿藝術的典範。

淨瓶又稱軍持,是古代高僧經常隨 身攜帶的物品之一,用來盛水或盥 洗,後來逐漸演變為宗教供具。本 淨瓶保存完好,器蓋皆在,非常難

得,可以讓今人一窺唐代佛教風華 一時的歷史記憶。

隋代響銅象首長頸瓶,藤井有鄰館藏。

23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10 響銅供器一組

A SET OF BRONZE BUDDHIST RITUAL OBJECTS

尺寸不一

本組響銅為唐代密教佈置壇城禮佛的法器,伴隨印度高僧相繼遠渡

東土傳授密法,密教的儀軌、教義,法器開始流行於宮廷、達官權

貴之間,唐懿宗奉迎佛指舍利,即於皇家寺廟法門寺地宮設曼荼羅

(Mandala)道場,此組供器即為密教結壇禮佛所用,供奉茶湯、 香藥、淨水以及其他食物供品。

其中佛塔相輪豆式盒即是典型的密教象徵。本組供器的價值在於器

物內容完整,有助於還原其文化脈絡,近一步了解其功能與文化意 涵。此外,本組個別器形典雅流暢,比例精確,當屬唐代高級貴族、 皇家僧院所有。

24


25


26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11 石雕舍利函

STONE RELIQUARY BOX

H: 24 cm

展 品 為 方 形 盝 頂 式, 子 母 口, 頂 蓋 以 坐 臥

蒲 牢 為 鈕, 周 邊 刻 有 雙 瓣 蓮 一 圈。 函 蓋 四

面分別雕有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象, 函 身 四 面 則 淺 浮 雕 佛 說 法 圖, 布 局 疏 朗 有 致,人物刻畫古樸生動。

融 合 傳 統 的 四 神 信 仰、 東 傳 的 佛 教 信 仰 於 一, 反 映 唐 人 兼 容 並 蓄 的 精 神 世 界。 本 函

保 存 完 好, 硃 砂、 土 沁 痕 跡 尚 存, 可 謂 不 可多得的文化遺存。

27


RELIGIOUS LIFE IN TANG CHINA

12 石雕密教經咒 STONE MANTRA

H: 39 cm

28


絲路:文化驛站 SILK ROAD: CULTURE EXCHANGE


SILK ROAD: CULTURE EXCHANGE

13 響銅來通杯

RARE BRONZE RHYTON CUP

L: 11.5 cm

法國藏家 Laurent Kadè(1933-1990) 舊藏,現家族傳承。

“ 來 通 ”(Rhyton) 由 希 臘 人 命 名,

在希臘語中意有流出、聯通之意。來通

杯是一種角狀杯,多以山羊、牛、馬、 鹿 等 草 原 動 物 的 頭 部 擬 形, 原 來 作 為 宗教祭器,後來流行於希臘羅馬貴族階 層,生活宴饗所用。

早 在 西 元 前 1 世 紀, 來 通 杯 已 經 在 希

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臘、近東的伊朗等地出現,本件來通杯 即是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產物,牛首

昂揚,動態十足。此外,杯身兩側各飾 一足,蹄足與翅膀結合,明顯是受到中 亞有翼神獸崇拜的影響,極其罕見。

30

薩珊王朝銀鎏金來通杯,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14 銀鎏金獅紋扁壺

RARE GILT-SILVER 'LION' VASE

H: 32 cm

扁壺外觀寬圓,細頸鍊蓋,圈足 外撇,以張牙舞爪的回首獅子為 主體紋飾,周圍飾以石榴與花瓣 等徽章飾紋樣。

中國古代並無獅子,而獅、鹿等

瑞獸是波斯薩珊銀器中常見的設 計元素,可見其受到當時中亞審

美的影響,不論在紋飾、器型或 製作技術上,都有著濃厚的草原

色彩,生動且立體的造型,也體 現唐代精湛的冶金技術。

唐代金鸚鵡紋提梁銀罐,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31


SILK ROAD: CULTURE EXCHANGE

32


33


SILK ROAD: CULTURE EXCHANGE

15 黃金獅

黃金獅介紹影片

GOLD FIGURE OF LION

W: 400 g

台灣資深藏家恭惠書屋舊藏。

貞觀九年(西元 635 年)西域康國貢獻了一頭獅子, 唐太宗命虞世南作《獅子賦》一文以茲紀念,文中具

體描繪了獅子生動的神態。「其為狀也,則筋骨糾纏, 殊姿異制。闊臆修尾,勁毫柔撬。鉤爪鋸牙,藏鋒蓄

銳。」對照現存唐代文物中的獅子,雕塑的工藝充滿 了時代的風格色彩,讓大文豪虞世南筆下的猛獸,躍 然於後人眼中。

展品為金胎,獅首昂然挺立,怒目圓睜,張嘴露齒;

身形矯健,動態強烈,肌肉感分明,頭部與尾部的毛

髮刻劃,細膩講究,展現出唐代藝術工藝的高超水平, 更將萬獸之王的兇猛霸氣描繪得活靈活現。

唐代銅鎏金立獅,高 15.6 公分,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34

唐代敦煌獅子圖 ,大英博物館藏。


35


36


SILK ROAD: CULTURE EXCHANGE

16 佛坐像壁畫

POLYCHROME FRESCO DEPICTING BUDDHA, DUNHUANG STYLE

37.5 x 26.5 cm

佛陀右手施無畏印,結跏趺坐於蓮台之上,

設圓形頭光、背光,其上以寶帳覆蓋。本畫 色調素淨,佛陀的面部、身體以赭色呈現, 大量運用石青敷色,線條細膩,層次分明, 反 映 西 域 凹 凸 法 與 中 原 暈 染 法 的 融 合, 肌

理 表 現 精 確, 但 不 流 於 艷 冶, 實 為 中、 晚 唐時期的佳作。相同的佈局、風格,可參見

敦煌莫高窟第 196 窟千佛(892-898 A.D., 何法師建)。

唐代敦煌莫高窟第 196 窟千佛壁畫, (892-898 A.D. 何法師建)。

37


SILK ROAD: CULTURE EXCHANGE

17 陶加彩駱駝一對

A RARE PAIR OF PAINTED POTTERY FIGURES OF CAMEL

H: 34 cm/ 35.2 cm 雲中居舊藏。

《千禧年清翫雅集收藏展》,台北:鴻禧藝術基金會,2000,頁 152。

漢代開通西域以後,作為異域奇珍的駱駝開始走入時人的生活世界,不過 在兩漢時期,有關於駱駝的記載、物質遺存仍然很稀少,下至北魏,由於

草原民族入主,與絲路關係密邇,駱駝雕塑開始在北朝貴族墓葬大量出現。 這對駱駝造型精確,寫實擬真。駱駝寬大的掌、趾,顯得結實有力,能負

重物,尤其頭部刻畫相當傳神,張口露齒、仰首嘶鳴,頸部彎弧而長,駱 駝的從容徐緩,盡體現此中。駱駝背負絲綢布料,頂設氈帳,並以麻繩綑

綁,藝匠以極為寫實的風格塑造出這對體魄健壯,神情怡然自得的駱駝, 可謂北朝雕塑的佳作。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一對北齊加彩駱駝,不論在造型、尺寸、藝術風格皆與 本對駱駝相同,說明牠們可能是同時期的作品,而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陶加

彩駱駝則向我們揭示這類造型獨樹一格、強調細足、負重的陶駱駝雕塑, 應是反映當時北齊陪都晉陽(今太原)的地域風格。

北齊陶駱駝,高 29.8 公分,

北齊灰陶加彩駱駝,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1955 年山西太原張肅俗墓出土,

38

( 左 ) 高 35 公分 ( 右 ) 高 33.5 公分,

陶加彩駱駝介紹影片


39


SILK ROAD: CULTURE EXCHANGE

18 木雕仕女立像

WOOD FIGURE OF LADY

H: 41 cm

本 件 仕 女 體 態 優 雅, 氣 質 簡 樸, 頭 束 高 髮 髻, 面 部 神 情 隱 約 可 見, 氣 質 含 蓄 內 斂 低 調。 整 體 做 工 一 致, 多 層 次 表 現 上 衣 的 細 節, 下 襲 長 裙, 有 著 滄 桑古拙的斑駁感。

年代相仿的木雕仕女可參見 J.J. Lally 在 1990 年的展覽。

唐代描金彩繪女木俑,高 49.6 公分, J. J. Lally & Co., Arts of Ancient

China (1990), no.16.

40


19 豹斑石獅

A RARE LEOPARD STONE FIGURE OF LION AND LIONETS

H: 12.5 cm

香港私人收藏。

41



唐代的世俗生活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壁畫是研究唐代繪畫藝術的寶庫,主要見於宮殿、衙署、寺觀、祠廟、石窟以及墓道,壁畫中所揭示的歷

史面貌,比其他形式和文獻記載更加形象,也更直觀,具體而微地展現出當時的社會習俗與人物風貌,使 觀者感受到栩栩如生的盛唐氣象。從博物館所收藏的珍品中,可以看到樂舞、狩獵、馬球、出遊、宴飲等

各式活動以及日常生活的場面 ; 人物的繪製也形態生動,從各色的文武官吏、內監,雍容華貴的貴婦仕女, 到高鼻深目粟特胡人,展現出多元的形象樣貌以及社會屬性。

此次展覽所收羅的二幅壁畫為箇中精品,一為高髻仕女圖,畫中女子梳著高髻雲鬢,面龐圓潤豐滿,側目

遠視,雙手攏於胸前,儀態端莊典雅。其服裝由裙、衫、帔帛構成,正是唐代婦女典型的裝扮,此時女子

衣領敞口變大、變低,至半坦胸乳,反映了當時開放的觀念和時尚。帔帛是通過「絲綢之路」由波斯傳入 中國的西亞服飾,到了唐代廣為流行,長袖與垂掛飄拂的帔帛,勾勒出婦女柔美的身姿,呈現出盛唐時期 婦女體態的豐腴之美。 44


其二描繪的是捧爐站立在旁的男裝侍女,頭戴黑色幞頭,為唐代本土漢服式樣,身著淺藍色圓領寬袖的開

衩長袍,隱隱束有腰帶,下著黃色衫褲,足蹬朝天靴,身體微向前拱,雙手捧一香爐於胸前,神情恭謹質樸。 值得注意的是,此圖為男扮女裝,在盛唐的開放風氣下,女性也喜著短袖胡服、活動方便的男裝,反映唐 代社會高漲的女性意識與流行時尚,胡服男裝仕女常見於初唐以及盛唐時期的壁畫,宮中的仕女競以男裝 為潮流。

這二幅繪畫的組合,顯然是一主一僕,著名的京兆韋氏墓壁畫亦描繪出同樣的場景,雖然人物僅由寥寥幾 筆粗線構成,但線條流暢,下筆傳神,形神兼備,而身旁的二叢花樹則生動地再現了唐代貴族莊園內生活 的悠閒場景。

45


20

彩繪仕女壁畫

POLYCHROME FRESCO

FRAGMENT DEPICTING A LADY

116 x 58.5 cm

京兆韋氏墓壁畫 ( 局部 )

京兆韋氏墓壁畫 ( 局部 )

46


21

彩繪捧罐男裝仕女壁畫

POLYCHROME FRESCO FRAGMENT DEPICTING A LADY

112 x 54 cm

京兆韋氏墓壁畫 ( 局部 )

47


48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2

23

三彩仕女俑

三彩仕女俑

H: 42.5 cm

H: 43 cm

SANCAI-GLAZED FEMALE FIGURE 附熱釋光測定報告:中科研發有限公司

SANCAI-GLAZED FEMALE FIGURE

NO. 4098JM05

仕女短眉與髮型相稱,額前盤髮下垂,

仕女頭梳倭墮髻,面部豐潤,上敷鉛白,

栩栩如生。衣著寬鬆,姿態端麗淑美。

聚攏中間,神色淡然自若,蘊含笑意。身

豐頰細目,面色紅潤,神情略帶笑意,

著衣色彩鮮豔,衣領部分為綠色,下裳 褐色,袖口為白色,釉色流淌自然。

唐代婦女以健康為美,喜愛穿著翻領窄 袖 軟 靴 的 胡 衫, 透 過 展 品 的 風 格 與 神

態,能令人追憶大唐盛世女性自信與華

雙頰染胭脂,氣色紅潤。妙畫細眉,眉頭 著襦裙裝,下著長裙,裙束較高,裙長拖 地,重心微微傾斜一側。

體態豐腴修長,細節刻劃細膩,釉色斑斕 華美,充分反映活潑炫麗的時代特色。

麗審美的形象。

《陶磁大系 35 唐三彩》,

東京:平凡社,1977,頁 91。

49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4 三彩仕女俑

SANCAI-GLAZED FEMALE FIGURE

H: 46.2 cm

附牛津 TL 熱發光分析報告 Sample No: C116j13

唐代三彩人物反映當時社會富足的一面,追 求豐腴的審美。本仕女俑面龐豐滿,容貌端

秀,細目小口。服飾色彩鮮艷,飽和度高, 衣 裳 顏 色 以 綠、 褐 釉 為 主 調。 衣 裙 較 為 寬

大, 將 腰 身 提 高 至 腋 下, 裙 褶 自 然 垂 落, 下 衣 褶 生 動。 手 持 器 物, 身 姿 微 微 後 傾, 展現時代風情。

唐代三彩仕女俑,

高 41 公分,大和文華館藏。

50

《 陶瓷大系 35 唐三彩》,

東京 : 平凡社,1977,頁 112。


51


52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5 陶加彩仕女俑

PAINTED POTTERY FIGURE OF A LADY

陶加彩仕女俑介紹影片

H: 79.5 cm

附熱釋光測定報告:中科研發有限公司 NO. 9309HL01

「濃麗豐肥」為盛唐時期上流社會所崇尚的

審美,標榜著「美人無肩,有肉無骨」的雍 容 身 段。 此 俑 滿 月 般 豐 腴 臉 龐, 眉 間 飾 有

花 鈿, 雍 容 嫻 雅, 充 滿 自 信 神 采, 反 映 唐 代 女 性 的 社 會 地 位。 不 論 是 妝 容 以 及 衣 物

加彩,都保存完好,柔麗多姿,艷而不俗, 令人醉心不已。

53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6 三彩馬

SANCAI-GLAZED HORSE

H: 38.8 cm

附牛津 TL 熱發光分析報告 Sample No: C116d36

三彩馬通體偏米黃色釉,釉色均勻;馬鞍、綴飾與披鬃部分以綠釉和深黃釉點綴,馬鞍 周圍有 部分藍釉裝飾。三彩馬靜立勾頭,三角眼眶,圓目竪耳,其體壯膘肥,臀部壯碩, 四肢有力,

生動傳神地再現了唐代良馬的神韵。馬是唐人最愛表現的題材之一,最具當 時博大浪漫的審美 情趣。此三彩馬造型生動,色彩溫和疏朗,是唐三彩馬的佳作。

54


55


56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7 三彩臥牛

SANCAI-GLAZED RECUMBENT BULL

H: 28 cm、W: 29.2 cm

附牛津 TL 熱發光分析報告 Sample No: C118r87

綜 觀 三 彩 動 物 肖 形 雕 塑, 以 牛 為 稀 少, 其 中 多 半 呈 現 拉 車 情 態, 這 可 能 與 秦 漢 以 來

的 雕 塑 傳 統 有 關, 而 又 以 臥 姿 最 為 罕 見。 本 件 臥 牛 呈 回 首 之 姿, 肌 理 自 然, 線 條 和 緩, 將 悠 然 自 適 的 田 園 意 趣 表 現 的 一 覽 無 遺。 臥 牛 本 體 的 釉 彩 以 黃、 綠 彩 為 主, 更

有 一 層 藍 彩 敷 於 牛 背 之 上, 眾 所 周 知, 鈷 藍 原 產 中 亞, 在 唐 代 大 量 使 用 藍 彩 標 誌 器 物主人非凡的財富與地位。

本件設計上的另一個亮點為臥牛所棲身的

高 台, 枝 蔓 叢 生, 利 用 不 同 的 釉 彩 增 益 其 立 體 感, 牛 彷 彿 棲 身 於 隨 風 飄 逸 的 葉 片 之 上, 利 用 高 超 的 寫 實 技 法 讓 想 像 力 馳 騁 其 間, 說 明 本 件 臥 牛 當 屬 於 唐 代 藝 術 創 作 的 巔峰之作。思源堂舊藏一件三彩加藍臥牛,

尺 寸 較 小, 同 屬 唐 代 罕 見 的 三 彩 臥 牛, 可 以作為參考。

唐代三彩加藍臥牛, 思源堂舊藏。

57


58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8 陶加彩馬

PAINTED POTTERY FIGURE OF HORSE

H: 65 cm

雲中居舊藏。

附牛津 TL 熱發光分析報告 Sample No: C103b17

59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29 陶加彩馬

PAINTED POTTERY FIGURE OF HORSE

H: 65 cm

陶加彩馬介紹影片

雲中居舊藏。

附牛津 TL 熱發光分析報告 Sample No: C103a8

自建國伊始,唐代帝王之家對駿馬情有獨鍾,除了反映李氏以戎馬出身得天下,亦與中古時期崇 尚胡風的社會風氣密不可分。

唐太宗的昭陵六駿,雄健剛毅,而現藏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韓幹“照夜白圖”,身體飽滿渾圓, 彷彿即刻脫韁而去,反映唐代個別時期對於駿馬的不同表現。

對駿馬臉部表情塑造細膩,身體肌肉飽滿,四肢健碩有力,昂首嘶鳴,高抬右腿,騰躍將行,靈 動而傳神,穠纖合度,反映盛唐時期的藝術巔峰造詣。雙馬的馬鞍裝飾亦別具巧思,寫實的形塑 出毛皮質地,此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的騎馬女俑擁有同樣的表現,也暗示此類毛毯馬鞍可能與

女性騎乘相關。另一馬鞍則較為特殊,採用珍貴的虎皮披掛,更敷有一層金漆,色彩斑然,可見 該馬的珍稀與不凡地位。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藏白陶抬腿馬,身姿與本對駿馬相同,該馬出自輔國大將軍張士貴墓。張士貴

作為太宗麾下愛將,死後蒙皇恩陪葬昭陵,由此可見,當時非達官顯貴不可得此寶馬。杜甫亦曾 用「腕促蹄高如踣鐵」來形容唐馬抬腿蹴踏的雄姿,現在把這句話放在這兩匹俊美的唐駒身上, 更可以感受到詩聖所見的英偉不凡。

唐代灰陶加彩馬,

唐代灰陶加彩騎馬女俑,

唐代白陶抬蹄馬,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藏。

高 65.5 公分,

60

高 56.2 公分,

高 49 公分,


61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30 絞胎捶丸

MARBLED STONEWARE BALL

D: 12 cm

捶 丸, 近 似 於 現 今 風 靡 全 球 的 高 爾 夫 球,

起 源 可 追 溯 至 唐 代 的 馬 球。 自 唐 初 傳 入 中 原 以 來, 馬 球 成 為 上 流 社 會 十 分 流 行 的 競 技 活 動。 絞 胎 以 其 任 意 蟠 曲, 不 受 約 束 的

紋 理 著 稱, 絞 胎 器 出 現 在 唐 代 前 期, 如 懿 德太子墓發現的絞胎騎馬俑即為著例。

研 究 指 出, 絞 胎 器 與 中 古 時 期 對 於 癭 木 紋

理的喜好有關,所謂“蒲陶之蔓延”、“兔

絲之煩縈”,用以形容絞胎器物紋理,再貼 切 不 過。 透 過 絞 胎 捶 丸, 可 以 想 像 當 時 多

采多姿的娛樂文化,也體現唐代經濟繁榮、 工藝發達的社會面貌。

唐代絞胎捶丸,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62

唐代素胎絞胎球,

1987 年山東兗州出土。


63


31 銀鎏金粉盒一組

TWO GILT-SILVER CIRCULAR COVERED BOXES

D: 7.5 cm / 4 cm

唐代金銀器深受中亞藝術風格影響,透過絲 路的往來,不同的文化在中國雜揉,進而誕 生 唐 代 獨 有 的 藝 術 風 格。 蓋 盒 是 目 前 唐 代 金 銀 器 皿 中 數 量 最 多、 沿 用 時 間 最 長 的 器 類, 兩 銀 質 香 盒 皆 以 魚 子 紋 襯 底, 蓋 沿 飾

以 捲 草 紋。 小 香 盒 蓋 面 與 盒 底 均 飾 以 鎏 金

石榴花紋,鑋刻細緻,精巧玲瓏,華麗盡顯; 大香盒的蓋面與盒底以鹿和鳥等瑞獸鑋刻

為 主 體, 飾 以 折 枝 花 草, 線 條 細 膩 精 美, 工藝精湛,華麗無似。

唐代銀蔓草花鳥紋盒,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64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32

33

SANCAI-GLAZED CIRCULAR

SANCAI-GLAZED BOWL

三彩粉盒

COVERED BOX

D: 9.2 cm

瑞典工程師 1945 年以前購於日本, 遞藏於家族後人。

三彩缽

H: 11 cm、D: 11 cm 日本私人收藏。

65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34 白玉筆洗

RARE WHITE JADE WASHER

H: 3.7 cm、 L: 15.5 cm 日本私人收藏。

展品為白玉質,質地溫潤,沁色古勻。 口緣打磨利索分明,線條流暢自然,成

花瓣形,胎壁輕薄,掏膛規整勻稱,簡 約典雅,令人聯想到佛法「青青翠竹, 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的禪 意。若當以抄經修持之水洗,則有心香 一瓣,一心侍佛之寓意。

唐代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

長 10.1 公分,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66


67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35 白玉帶紅沁愛情鳥

WHITE JADE PENDANT IN THE FORM OF NESTLED BIRDS

L: 4 cm

璞齋舊藏。

鴛 鴦 和 鸚 鵡 是 深 受 唐 人 喜 愛 的 禽 鳥, 在 近 代 發 現 的 壁 畫 中 時 有 所 見。 鴛 鴦 雌 雄

相 伴, 形 影 不 離, 象 徵 著 美 好 的 愛 情, 而 鸚 鵡 毛 色 艷 麗, 又 善 學 人 言, 深 受 唐 代 貴 族 的 寵 愛, 鴛 鴦 和 鸚 鵡 同 時 出 現, 成為智慧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徵。

本件玉雕採用大量的陰刻線來裝飾毛髮 紋 路, 無 論 是 粗 線 或 是 細 線, 刀 法 紊 絲 不 亂, 利 用 造 型 上 的 起 伏, 來 呈 現 本 體 內 在 的 美 感。 而 珮 身 的 紅 沁, 也 為 持 有

者 留 下 了 一 點 對 伴 侶 的 念 想, 與 對 愛 情 的 期 待。 類 似 題 材 的 物 件 我 們 常 見 於 金 銀 器 身 的 雕 刻 紋 飾, 為 唐 代 典 型 的 裝 飾 風 格。 美 國 芝 加 哥 美 術 館 則 藏 有 一 罕 見 的銅鎏金愛情鳥鎮可做參考。

唐代銅鎏金愛情鳥鎮,

高 5.4 公分,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68


36 白玉帶水銀沁瑞獸

WHITE JADE FIGURE OF BEAST

L: 8.8 cm 璞齋舊藏。

本器為白玉質偏青,局部帶有黑色水銀沁。辟邪昂首前 視,頭不帶角,怒目大眼,張口露齒,開長卷雙尾,足

帶四爪,呈伏臥狀,氣勢凜然。此玉辟邪雖有漢代遺風, 但漢代辟邪多有羽翅,此獸無羽翅,年代可能略後,而 宋代玉器崇尚簡約、抽象;故此辟邪應屆於魏晉至唐的 中古時期。

69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70


71


72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37 「官」字款定窯白釉五尖瓣口盤 'DING' WHITE-GLAZED DISH

L: 11.8 cm

「官」字款定窯白釉五尖瓣口盤 介紹影片

璞齋舊藏。

晚唐五代時期,定窯取代邢窯成為了官方燒

造白瓷的主要窯口。本件「官」字款五尖瓣

口盤製作規整,燒造精良,釉色潔白,顯為

官家所訂製。據目前的學術研究指出,「官」 字應為光祿寺下轄太官署的簡稱,其主要職

責範圍是「宴勞薦饗」,負責準備朝廷祭祀 大典的相關儀軌,以及張羅皇帝宴請文武百

官、外國使臣時的酒宴,還有皇族成員的日

常飲食。當時的中國相當流行花口器,定窯 中的花口器形以四瓣花口盤、五瓣葵口盤等

淺刻花器皿為大宗,如本品這樣呈現花形的 深刻五尖瓣口盤則極為少見,目前僅在西安 市北郊火燒壁村窖藏中出土的一批「官」字 款定窯器中發現有近似品。

唐代定窯白釉刻“官”款五尖瓣口盤, 徑 13.5 公分,西安博物院藏。

73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38 魯山窯黑釉月白斑斗笠盞 'LUSHAN' TEA BOWL

D: 14 cm

魯山窯創燒花釉器,利用釉中含鐵量的不同

燒製出不同色調,黑或褐色上帶白、月白等 淺色斑的裝飾;另一類以黑或銅藍色釉為底

釉,襯以天藍色不規則的釉斑。此件斗笠盞

屬前者,形制規整大器,釉色繽紛,如同夏 夜海空一線,星月海波互相交印之景色。

整器通體施釉,流釉優美自然。圈足底不施 釉,圈足修整精細,頗有宮廷器之樣式。

魯山窯黑釉月白斑斗笠盞介紹影片

74


75


39 鞏縣窯白釉杯七只

SEVEN 'GONG' WHITE-GLAZED CUPS

尺寸不一

此組七只白釉杯,杯敞口、深弧腹、餅形足。胎

質細膩潔白,釉色白中閃青,杯內底積釉處呈湖 綠色,並有些許冰裂紋片,甚為美觀。

研究指出,鞏縣窯與唐代皇室的關係密切,此杯

組器型小巧,釉水潤亮,盈手可握,可賞可玩, 體現極高的美學品味。

76


SECULAR LIFE IN TANG CHINA

40

41

岳州窯青瓷僧缽

衡州窯青瓷小洗

D: 8.5 cm

D: 12 cm

'YUEZHOU' CELADON BOWL

'HENGZHOU' CELADON WASHER

77




憶昔開元全盛日 唐代文物特展 出 版:允臧齋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台北市大安區濟南路三段 38 號 1 樓 電 話:02-2751-6837 網 址:http://www.yunzangzhai.com/ 讀者服務信箱 :Ethereal.auctioneer@gmail.com 印刷;煒揚印刷企業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二段 465 巷 92 之 1 號 1 樓 電話:02-2961-2052 出版日期:2021.07.31 定價: NTD 2,000 ISBN:978-986-06842-0-9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IN SEARCH OF LOST TIME-THE ART AND MEMORY OF TANG by Ethereal Auctioneers Co., Ltd. Copyright @ 2021 by Ethereal Auctioneers Co., Ltd. An inprint of Weiyang Ltd. Published by Ethereal Auctioneer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8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