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
林超伦 获OBE勋章
P16
伦敦美食节 Taste of London
www.euchinese.co.uk
FREE!
eu chinese JoUrnal 英国华人的生活导报 weekly Newspaper for all chinese
“我还在倾听和学习。” 韦鸣恩勋爵专访 文:林楠
“不
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 国家做些什么。”约翰.肯尼迪的这句名言 在这个失业率与房价齐高的经济形势下听上去充满 理想主义色彩,有些人甚至会对此嗤之以鼻,然而 韦鸣恩——这个34岁的年轻人不仅把这个理念带进 英国上议院,现在又把它带到更远的天地。
“我身上流着广东人的血。”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原来我祖父那个村庄离 孙中山的故乡很近,看来我们那一带的人都喜欢做 些特别、有意思的事。”韦鸣恩勋爵(Lord Nat Wei)的开场白出人意料。 坐在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厦议事大厅一角,韦鸣 恩开始交谈。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终身贵族, 在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建筑物里,韦鸣恩显得格外年 轻。 “我的祖父来自珠海,后来去了香港,我父亲 从香港来英国,之后把我母亲也带过来。”1977年 1月,韦鸣恩出生在北伦敦。韦鸣恩的童年是在南伦 敦度过,父亲在基督教团工作的背景和成长过程中 西文化并重,影响了他的人生信仰和选择。 “我一路都是从公立学校上来的,我的中学很 混乱,甚至有人在教室里吸毒品。”少年韦鸣恩 很早就知道一切只能靠自己,在一位中学助教的鼓 励下,他学习了法语。中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 的耶稣学院,主修现代语言和德语。大学第一年,
韦鸣恩突然发现自己进入完全另一个世界——身边同 学不是从中产阶级的文法学校、私校毕业,就是假期 畅游欧陆的富家子弟,唯有自己在新的语言学习中苦苦 挣扎。“当时我很辛苦,常常有挫败感,我的教授鼓励 我不要跟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看到自己每一天的进 步,我最后获得奖学金。”韦鸣恩如是回忆。 1999年大学毕业后,韦鸣恩进入麦卡锡公司任职 咨询顾问。被牛津、剑桥大学录取,毕业后进英国大公 司,从此跻身精英阶层,过上体面富足的中产生活—— 对于出身贫寒、天资聪颖的华人第二代移民来说,这也 许是传统成功故事最顺理成章也是最完美的结尾,然而 韦鸣恩的故事才刚开始。 2002年,韦鸣恩决定离开麦肯锡,和同为少 数族裔、又有强烈愿望投入社会的魏道慈(Brett Wigdortz)创办慈善组织“以教为先”(Teach First) ,给大学毕业生短期培训,鼓励他们到各地、尤其是那 些贫困地区的学校教书。“以教为先”发展至今已成为 英国顶尖的教育培训组织,英国前100名上市公司几乎 全都赞助过它。 谈起这个当初看上去“离经叛道”的选择,韦鸣恩 的解释是“我想是因为我身上流着广东人的血,比较不 安分,喜欢尝试不同的事物!在麦肯锡工作,我通常充 当出谋划策的角色,很少有机会参与真正的实施过程, 所以想换个角色。我当时的选择很多,可以去念MBA、 进投行……但最后决定做些能够影响更多人的事。”
(下转第5版)
Every thursday 周四出版 2011 年 6 月 16 日 16 june 2011 Issue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