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report for Hanoi, Vietnam

Page 1

Research Report in Hanoi, Vietnam 河内调研报告 --The Vertical Cities Asia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 亚洲垂直城市国际设计竞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3 届建筑学毕业设计 Year 2013 Undergraduate design thesis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2013. 02 -2013. 07


CONTENT 目 录 CONTENT 目 录

作为设计开始的纪录与调研 ——对于城市建筑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解读(袁烽 Philip F. Yuan) 作为设计开始的纪录与调研 ——对于城市建筑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解读(袁烽 Philip F. Yuan)

03

通过思考为谁设计达成共识 ——2013亚洲垂直城市国际竞赛调研阶段教学小结(王桢栋 Zhendong Wang) 通过思考为谁设计达成共识 ——2013亚洲垂直城市国际竞赛调研阶段教学小结(王桢栋 Zhendong Wang)

05

03

Research about the network and land use of Ha Noi, Vietnam 关于越南河内的交通网络以及土地用地的研究(章甲) Research about the network and land use of Ha Noi, Vietnam 关于越南河内的交通网络以及土地用地的研究(章甲) Research about urban transition in Hanoi

05

The Vertical Cities Asia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亚洲垂直城市国际设计竞赛 Studio Professor 指导教师:袁烽 Philip F. Yuan、王桢栋 Zhendong Wang Teaching assistant 助教:张媚 Stuent 学生:章甲、陈蕊、薄尧、张博文、傅艺博、谢杰、龚音嘉、文凡、李雪凝、李洵、沈思韵、肖彤

10 10 24

关于河内城市化进程的研究(陈蕊) Research about urban transition in Hanoi 关于河内城市化进程的研究(陈蕊) Research about visabl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24

越南河内可见基础设施研究 (薄尧) Research about visabl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越南河内可见基础设施研究 (薄尧) Research_about the urban form expansion and Urban Energy Recycle

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张博文) Research_about the urban form expansion and Urban Energy Recycle 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张博文) Research about Vietnam Hanoi Agriculture Meteorology and Diversification 关于越南河内农业生产的气象性与多样性研究(傅艺博) Research about Vietnam Hanoi Agriculture Meteorology and Diversification 关于越南河内农业生产的气象性与多样性研究(傅艺博) Research about the agriculture of Ha Noi, Vietnam 关于越南河内的农业用地的研究(谢杰) Research about the agriculture of Ha Noi, Vietnam 关于越南河内的农业用地的研究(谢杰) Research Into the Socialization in Vietnam based on the village community 基于农村公社的越南社会形态研究(龚音嘉) Research Into the Socialization in Vietnam based on the village community 基于农村公社的越南社会形态研究(龚音嘉) Research about Vietnamese anthropology 关于越南的人类学研究(文凡) Research about Vietnamese anthropology 关于越南的人类学研究(文凡) Research about Vietnamese housing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40 40 60 60 74 74 88 88 102 102 120 120 134

关于越南民居的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李雪凝 李洵) Research about Vietnamese housing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关于越南民居的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李雪凝 李洵) Research about Hanoi streets in spatial and street vending

134 168

关于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及商业特性研究 (沈思韵) Research about Hanoi streets in spatial and street vending 关于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及商业特性研究 (沈思韵) Research about Vietnamese housing typology andmorphology

168 182

关于越南老城区街道的类型学的研究(肖彤) Research about Vietnamese housing typology andmorphology 关于越南老城区街道的类型学的研究(肖彤)

182

1

2


作为设计开始的纪录与调研 Design Initialization: Documentation and Survey ——对于城市建筑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解读 The narrative of the initial logic of the urban architecture 袁烽 Philip F. Yuan

【摘要】本文通过以河内调研作为教学案例,论述如何运用“纪录”与“调研”作为设计的起点。以城市建筑理论为观察视角,通过城市行走纪录、 文献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引导同学们组织建构对于城市建筑内在因素、逻辑模式的概括与思考,并以此逻辑关系做为设计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设计的开始,自主性思考,纪录,理论问题,调研,逻辑关系的解读 Abstract: As a case study, Hanoi research discusses how to apply “Documentation” and “Survey” as the start of design. As the observation angle of view, through urban architectural theories, via documentation of walking through the city,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guide the students to organize the thinking about internal factors of cities and the logical model, whose logical relationship is design initialization. Key words: Design initialization, Autonomous, Documentation, Theoretical issues, Narrative of the initial logic

什么是设计的开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我们将设计方法转变成设计范式,当设计范式成为先入为主的设计开始时,设计其实已经走向死亡。 当我们毫无魂魄地成为设计范式的奴隶时,设计的确不需要开始,就已经成为抑或特定大师理论的傀儡,抑或大众审美的工具了。 正如福柯论述的康德的现代主义启蒙思想,就是人类脱离自己附加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一切事情上,都要有公开运 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什么是启蒙 ,Kant,What is Enlightment)。这种自主性的思考方式不应该是先入为主的意念,而应该是思考与发 现的过程。有人会问,作为特定普世价值意义的自主性创造过程根本无需基地,它就是一种模式构建,你怎么看?从设计方法意义上的进化论, 的确在过去几十年的建筑理论的发展中大行其道,大家把设计方法的沿革,看成是设计精英阶层创作方法与理论研究自我否定的进化过程。其带 来的结果,以学院派为代表的设计本体方法研究与整个社会实践的严重脱离,与建筑的在地性的严重脱离,普世价值的全球化带来的是设计范式 对于教学实践的冲击,狭义定制出来的学生,事实上缺失了自主自考与观察的能力。所以,谈及“什么是的开始”,应该重回朴素的“自主性” 与“现代性”的定义来思考。 虽然,在河内的停留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天,但还是可以深入地洞察这个城市的内在与外在特征。我们一共有十二名学生,由两位老师指导,我 们采用了纵向与横向分组结合的方式,打通横向与纵向的关系。同学们被分为了六个小组,每组两位同学,这两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导师组。这 样的横向联通有助于研究资料的共享。我分别出了六个题目给大家: 1) 如何理解与描述河内城市结构的过去、现在与发展未来的演变? 2) 如何从人类学的历史向度描述河内人类聚居的演变历史? 3) 针对河内老城超高密度及其生活质量不高的现实印象,纪录与调研河内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与问题? 4) 由于大家居住在河内老区,发现河内老区城市建筑原型(Tube House)非常具有特色,可否通过纪录与调查对建筑原型进行客观描述? 5) 河内城市街道空间与城市原型密不可分,可否概括河内街道的模式与问题? 6) 可否在城市行走过程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现实河内人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生活梦想、对城市满意度等内容。作为 其他调研内容的补充? 这六个问题初看起来和通过行走路径,捕捉城市记忆、寻找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分区调研现实基地的方法并不尽相同。主要希望引导同学们 从几个方法论角度剖切研究对象城市的特征:人类学、类型学、环境心理学、街道空间、城市基础设施等不同理论方法,成为深度调研城市的方法论。 当然,在此阶段,我引导同学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描述河内的城市、建筑、人类聚居的内在结构逻辑;鼓励大家抽取影响城市内在逻辑的 关键参数进行重点概念描述与模式关系描述。所以,六个调研问题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将传统理论方法转变成逻辑模式思考的现实手段,既作为 路上观察与调研的出发点,也作为自主性思考的起点。

3

纪录(Documentation)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过程。无论是徒手草图的纪录,还是照片的纪录日常生活都非常的有效。“路上观察学” 成为近年研究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里谈及的纪录,一方面,需要走进小叙事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建筑原型空间的构成、还是寻常的街道 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需要重构空间序列的内在逻辑,希望重点指向基于内在的家庭伦理、社会结构与思维方法的纪录方式。选择纪录的对象显 得尤为重要,对于建筑师来说,狭义的纪录不应该是肤浅的应景之举。我经常在参观基地时和同学们讲,建筑师的眼睛应该看到和游客不同的城 市与建筑。城市建筑的内在结构存在诸多方面。来到河内,首先面对的是巨大文化落差所带来的惊诧(culture shock),这种感觉和大多数游客 的猎奇心理感受及其相似。视觉的猎奇纪录在大脑中会形成城市空间的片段拼贴(collage),于是,作为游客的我们,对于河内的印象与感受会 是这种拼贴与旅游故事的结果。这种步行方式的纪录,当然必不可少,无论是街道生活、建筑形态还是城市空间尺度以及社会民俗,都可以通过 步行的丈量来感受。然而,短时间的直觉描述,并不能描述完整而真实的河内。其他的方式也很重要,比如,当我们阅读《包法利夫人》书中描 写法国城市生活剖面的插图时,发现十八世纪的法国生活模式在一间典型住宅中的分层布置,以及其揭示的不同阶层的浓缩生活方式,会与我们 看到的真实巴黎有如此大的不同。所以,纪录的方式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表象。行走纪录仅是对于空间呈现以及形态逻辑的感受。而形态逻辑的结 果往往不来自与形态本身,而来自于事物的内在逻辑以及历史演变等等。所以,行走纪录必须与其他的调查方法有效结合。纪录(documentation) 的内涵也需涵盖对于资料的收集与编集的过程。 调研(Survey)是对纪录资料收集的有效补充。人与人的交流、文献资料的收集与调研是行走纪录的必要补充。首先,对历史村落与水上市 场(floating market)调研,发现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聚居模式以及传统民俗活动方式与城市空间的有趣关系;其次,在整个团队居住的河内老 城区,通过调研问卷获得了非常有效的一手资料,揭示了人居环境的内在的生活方式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另外,在河内大学建筑系的资料调研 与访谈,令我们非常惊喜,分别获得了学术与理论方面的重要支撑;还有,对河内规划展示馆的调研,令我们非常有条理地理解了 2030 年河内 整体规划与基础设施规划状况。调研过程与城市行走的有效结合,对于在理性层面理解河内的发展非常重要。调研过程前、过程中以及过程后的 工作都是一个有计划的设计,调查线路的规划与纪录城市空间行走交互进行,有助于在一定深度上理解城市的内在逻辑;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也 是科学的讨论过程,涉及到日常生活习惯、家庭结构、生活喜好、就业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城市原型空间的调研,发现了城市发展过程 中 Tube House 与城市时空关联与不断升级的过程。在这里,设计的开始,绝不是先入为主的条件预设,而是一个分系统、分层次的逐步解析过程。 采集资料的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发现细节,建立基于特定研究框架的作为近年城市在历史与空间层面的丰富内涵,需要运用理性的方式逐 层解读,纪录与调研的后总结显得尤为重要。采集资料的量很大。譬如,调研发现河内老城街区布局中,商业与居住高度混合,表面上看生活与 居住质量都不好,然而在调查问卷的梳理中发现,老城的居民都不愿意搬离老宅。原因是街道店面的受益非常可观,而且每个街坊都有着强烈的 宗族近亲关系,于是造就了每个街坊商业业态的高度相似性。而通过对于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会发现城市空间背后不为人知的强大内在逻辑 关联。这些都会成为设计的起点;另外,Mapping 作为地图分析方法的图解阅读,也是城市逻辑思考的起点,连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在场” (present)与“缺席”(absent) 信息,可以从地图的变迁中得以分析与阅读。图解(Diagram)的分析方法是思考城市空间与内在逻辑关联的 非常有效的方法,既可以从整体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基础设施、绿化、用地性质变迁等等不同层次(Layers)深刻揭示城市的系统性、关联性及 其历史演进的过程。 客观纪录与多种调研方式的结合也是将感性理解城市与理性分析有效结合的过程。城市作为生命力的机体,客观的纪录方式是发现细节元素, 捕捉城市功能性特征甚至感受城市性格的有效方式;深入的调研分析,则是客观理解城市的方法。针对理解城市的系统性与内在关联性的研究应 当成为思考起点。对于现实的自主性、批判思考需要在一个朴素的格局中开始,也许全球化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会很有效地给出结论,但我们更愿 意看到,基于原有城市活力的内在逻辑与普适性价值观的有效相互作用与合理结合。或许这种半自主性(quasi-autonomous)的研究方法才是 合理的设计与思考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Immanuel Kan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 ,Konigsberg in Prussia, 30th September, 1784 [2]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Universe Architecture Series), Thames and Hudson, 1999. [3] Stanford Anderson, Quasi-Autonomy in Architecture: The Search for an"In-Between" , Persecta33(2002)

4


通过思考为谁设计达成共识 To Reach Consensus via Thinking Target Groups ——2013 亚洲垂直城市国际竞赛调研阶段教学小结 Teaching Summary of Investigation Stage of Vertical City Asia 2013 王桢栋 Zhendong Wang 【摘要】本文通过对 2013 亚洲垂直城市国际竞赛第一阶段教学内容(调研准备、实地调研以及调研成果交流)的介绍,梳理了我们在宏观调研 主线之外,以问卷为载体,强调体验性和代入感的微观体验支线,来促进学生思考为谁设计,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来达成对课题研究方向及目 标共识的过程。 【关键词】问卷调研,体验性,代入感,宗族,家庭,协同效应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stage of teaching content on VCA 2013 (investigation prepar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discussion of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icro branch clue besides the macro main clue of investigation which is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quiry and reinforcing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and substitution. Via thinking target groups, encourages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step by step and achieve the consensus of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 Questionnaire Inquiry, Experience, Substitution, Clan, Family, Synergy

2013 年的亚洲垂直城市国际竞赛(Vertical City Asia 2013,VCA2013)基地选在越南河内,这不论对带队老师还是参赛学生而言都是一个 完全陌生的地方。 寒假前的小组启动动员会上,黄一如老师关于巨构的讲座引发了大家关于“一平方公里”,“十万人”,“容积率 6”的热烈讨论。但当我们 聊到越南,似乎都只能从文艺作品中找到些许共识。 时隔春节,直到飞赴河内之前,我们对越南的了解还仅仅流于表面。怀揣着对陌生国度的憧憬和对治安的一丝顾虑我们一行十四人踏上了河内 的土地。

1. 第一印象 刚下飞机,我们就明显感受到了河内相比上海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更为潮湿的气候。在有惊无险地取到行李和找到接机的司机后,我们出发 前往位于市中心的旅店。在从机场到旅店的路上,我们获得了河内的城市风貌和基础设施相当于中国三四线城市水平的初步认知。 我们预定的旅店是位于河内最为古老的“三十六街坊”的家庭旅馆,这座旅馆由一个大家庭的年轻一代经营,改造自这个家庭私有的 Tube House。在这宽 3-4 米,深约四十米,高 7 层的空间里,底层沿街部分租给了一个中药铺,其余部分用作旅店大堂、公共休闲空间和家庭厨房使 用;顶楼为家庭成员的卧室和起居空间,在开敞之处还设置了祭祀家族先人的场所;建筑的其余空间均被改造为旅馆客房,前半部分为多人大间, 较为廉价,后半部分为双人标准间,价格略贵,因此还配备了电梯。由于空间限制,四层以上的房间才有能通风的小窗,因而每个房间面向垂直 贯通建筑内部的楼梯间都设置了巨大的排气扇,以促进房间内的空气流通。 安顿完毕,由于旅店不供应餐点,为解决晚餐问题,我们便踏上了这片市中心高密度地带。“脏乱差”成为我们的第一印象。刚刚入夜的街道 两旁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各色路边摊,以此为中心,大量的临时座椅沿着人行道伸展开来。我们只能走到了街上,路中央是川流不息的摩托车,在 潮湿的街道上一边绕开路沿的垃圾堆一边还要注意呼啸而过的摩托车,着实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路边的食客洽意地欣赏着路上的流动风景,他 们面对我们好奇的眼光和相机镜头依然怡然自得,时不时投来善意的微笑。犹豫再三,我们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在街头坐下,而选择了一家专为游 客开设的“脍鱼宴”饭店解决了我们的第一餐。

2. 实地调研 来到河内的第二天,是河内建筑大学(HAU)组织的河内城市整体规划介绍、基地调研和城市考察活动。在河内城市规划展览馆中,在来自河 内建筑大学教授的帮助下,我们和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师生一起对河内 2030 年近期规划和 2050 年远期规划进行了全面了解。同时,我们也对河内 城市的历史沿革、现今城市形态以及基地区位的现状和未来定位有了系统认识。 但是,当我们面对尺度巨大的河内 2050 年整体规划模型,聆听着讲解员的专业介绍时,却反而觉得这座城市愈加陌生起来。即便之后我们品 尝了越南美食的精华,亲身踏上了市郊的基地,探访了河内周边历史最悠久的村落,也至多让我们以游客的身份对越南增进了了解。

5

当晚,我们聚集在旅店一楼的公共休闲空间,就接下来两天的调研安排展开讨论。袁老师从宏观布局出发,将同学两两分为六组,分别就城市 规划、人类学、基础设施、农业及水系、城市街道和建筑为研究主题。我则试图通过微观体验来促使学生在短时间深入了解河内人民的生活状态 为出发点,布置学生展开问卷调研、入户体验和访谈工作,并顺势向同学们提出了在调研中思考为谁设计的要求。 第三天上午我们开始分组行动。虽然袁老师和我带队在河内建筑大学的图书馆里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但是中午碰头时,却发现人类学小组 的调研进展并不顺利。午后,我们再次坐在一起总结上午的经验教训,根据学生自己设计的问卷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我们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张问卷, 并将家庭结构、谋生方式、日常生活作为调研的重点,同时也附带了针对基地的预设问题。明确了目标,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也随之上升,在旅馆 老板的帮助下,问卷还被翻译成了越南语版本,这为之后学生深入普通越南家庭获得一手资料提供了可能性。 第四天,在各小组继续分头调研的同时,都带上了一定数量的问卷,我们也利用各种机会向各色人群发放问卷。在河内的最后一天半里,我们 累计回收了近 200 份问卷,而人类学小组也结合问卷发放,进入老区内的不同家庭展开访谈。虽然最终对农村人群发放问卷的计划没能实现,但 是通过这一工作,让我们对河内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有了基本的共识。

3. 成果交流 从越南回到上海,我们继续以分组的形式针对在河内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消化和整理。在大组调研汇报讨论中,我们逐渐发现河内各个层面的 特点、问题以及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城市规划层面,河内政府在市郊兴建了大量居住区,试图将市中心老区的居民迁往市郊以缓解市区高密度的现状和改善市民生活。但是这一 举措并未获得认同,老区的居民不愿迁离世代相传的土地,或者说,放弃他们谋生的主要方式。另外,政府在市郊打造的 CBD 新区林立的高层建 筑大多为居住功能,并没有如政府预想吸引到国内及国际企业的进驻,从而在新区提供就业机会。 在人类学层面,从大家族的集体生产到大家族不断解体为小家庭,再到以小家庭为单位重组的地域性农村公社的历史发展过程,为我们解读越 南的人文历史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这一过程也是越南人民应对自然环境适应的体现。 在基础设施方面,在河内的道路、公交、垃圾处理等等设施均极不完善的背景下,应对历史积累的城市肌理,产生了以步行、自行车和摩托车 为主的高适应性交通模式,成为联系城市基本家庭单元之间的弹性网络。 在农业及水资源方面,我们发现水系的变迁和随之带来的自然灾害对农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影响着越南人民的生活方式,诞生在北越地区 的水上木偶表演就蕴含着越南人民适应自然的态度。此外,传统农业的循环耕作和看不见的基础设施也有着极大的关联。 在城市街道方面,我们发现城市街道是市民公共生活的核心和纽带。一天二十四小时内,街道上发生着商业、休闲、娱乐、交往等各类社会活动。 虽然高密度的街道表面上混乱无序和充满隐患,但人们都愿意到街道上来,这是因为这种简单而极具弹性的空间集聚了多样的城市生活并维系了 社区的完整。 在建筑形式方面,通过对传统 Tube House 和政府新建的 Neo-Tube House 之间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了 Tube House 不可替代的优势。即 Tube House 占有土地完整的所有权使之拥有适应家庭成长需要的垂直生长自由度,这是 Neo-Tube House 在分层所有背景下无法企及的。 以上发现使得我们更为清晰地意识到家庭和宗族的观念在越南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中的核心地位。

4. 达成共识 在课堂讨论之余,我们还举办多次围绕竞赛主题的小型沙龙。其中关于越南的摄影沙龙,请到我们学院的越南留学生和在上海工作的越南建筑 师共同参与,通过我们拍摄的照片,来讨论越南的方方面面。越南同行的视角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也回答了我们在调研之后产生的疑问。 经过讨论,我们逐渐明确,维系河内历史高密度区域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在此生活工作的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网。这一体系是在历史长河中逐 步积累下来的,也是保持社区活力的重要前提。现今的城市结构正是在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的平衡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优化产物。 通过回忆自身经历,结合我国城市发展中亲缘关系面临的挑战和得失,“家庭”也成为联系越南人民和我们之间在社会、文化和道德上的共通点, 由此获得认同感,进而触发作为设计者所应该具有的代入感。 基于多方面的信息,我们意识到河内城市中心区域周边的许多由家庭构成的社会网络已经或面临被打破的局面。而实际上,在河内新区建设过 程中,来自历史老区的主要阻力正是来源于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网络。作为已经经历过由于城市高速发展而造成家庭联系纽带逐渐弱化的一代人, 我们不想在越南看见这一过程的再现。 我们认为,竞赛主题“Everyone Harvest”中的“Everyone”在越南河内的大背景之下可被转译为“家庭”或“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而“Harvest” 则可被理解为城市中联系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和家庭之间的重要纽带。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达成共同期望:即在未来创造的城市之中,越南传统的社会结构能够得以延续,以家庭为单位构成紧密的社群共同体,而 在此基础上促进高密度城市的协同效应,来进一步支撑每位家庭成员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并彼此关联,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 参考文献: [1] (美)塞尔兹尼克 著,马进,李清伟 译,社群主义的说服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Portrait of Vietnam 越南印象

7

8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about the network and land use of Ha Noi, Vietnam 垂直城市——关于越南河内的交通网络以及土地用地的研究 -- 章甲 ZhangJia 080323

9

10


Vertical city_about the network and land use of Ha Noi, Vietnam 垂直城市——关于越南河内的交通网络以及土地用地的研究 Abstract: This site research concentrate on the network and land use of Hanoi city, Vietnam i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 the year 2050, including the constructure of network and regulations of land use and organization. 摘要:本次基地调研通过对河内市现状的行政规划,交通以及入地用地和在 2030 年及 2050 年的交通、土地规划和未来的发展做一个比较, 得出了交通规划结构和行政管理土地用地结构,并提出一些见解。 Key words: Hanoi, Network, City grading, Water system 关键词: 河内,交通网络,城市分级,水路系统 越南的城市建设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 传 统城市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越南河内市是一个正在处于城市规划结构正在转变,拥有高密度的城市,每年都有大量人口迁移至此。随着土地 的不断开发利用,交通及交通工具日渐发达,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同时也让它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未来的河内市规划结构 做分析,发现其拥有的特点,掌握其运作的规律,才有助于掌握及发现未来规划的问题。 1. 城市区域行政等级划分和未来发展方向 城市区域等级划分是指国家或区域城市体系中按不同重要性区分的城市等级结构关系,主要反映层次结构的内容。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道路 等级也不相同,同时也影响城市的土地用地性质,是城市内容和特质在行政管理上的体现。 1.1 河内城市现状分级和未 来分级 目前河内市共有 29 个区,中心城市位于河内老城区 BA DINH 内,同时将 HA DONG 区、位于北部丘陵地段的 SON TAY 区为次级城市,在 位于西部丘陵地区的 CHUONG MY 区中设立 XUAN MAI 区(如图 1-1 所示)。目前,HA DONG 处于当地新城市规划区域当中,主要发展趋 向为商业新式住区为主,SON TAY 和 XUAN MAI 目前也是村镇等级。 到 2030 年,将会有 5 个卫星城市诞生,他们分别是 SON TAY、位于 THACH THAT 区的 HAO LAC、XUAN MAI、位于 THONG TIN 区的 PHU XUYEN 和位于北部丘陵区的 SOC SON(如图 1-2 所示)。卫星城的设立体现了河内市未来将向着周边山区进行城市发展,将市中心区域 高密度的人口向周围迁移的意向。 1.2 未来行政管理关系 在 2030 年,各个城市下有大大小小共 40 个城镇,他们的行政监督者是所属管辖范围内的次级城市,而各个次级城市的行政监督者则属于中 心行政管理处(位于河内中心区域,如图 1-3 所示)。从分布来看,也体现了河内政府想将城市往周边山地丘陵地区发展的意向,带动周边山地 村民发展的同时,也连接加强了与北部中国云南、广西等经济发达城市的交流,东部海防市的港口经济发展区和南部山地区域,从而带动了整个 河内市区的全面发展(如图 1-4 所示)。 2. 河内市交通网络现状和 2030 年交通网络规划 河内的交通网络发展和市内水系网络以及农田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 1873 年起历史资料记载,除升龙城规划正交体系以外,其余的道 路网格依照水系和农田划分网格布置,从而演变成今日河内现状的交通道路网络,具有无明确方向,道路线路曲折等特征(如图 2-1 所示)。 然而,河内的城市化发展是伴随着快速机动化的,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自由化的私人经济部门财富的快速积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河内城市 较于其他世界城市交通空前的拥堵。让河内市成为在亚洲拥有最高比例私人运输但具有最低的公共交通的首都。河内市快速机动化的特征之一便 是摩托车的兴起。自从越南进入第一次靠政府补贴资金时期,这个四冲程,双轮车辆已然成为人口高流动量的象征,标志着个人的资产价值,成 为了在这个城市中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这也许也是由于河内市原本结构就是狭小的小巷所导致的。而摩托车产业在河内已经成为高利润产业。虽 然进口关税(70%—100%)和注册费用很高,但据 2008 年资料记载,每四个家庭就拥有一辆摩托车,五分之二的家庭拥有两辆摩托车。 摩托车交通的崛起使得河内市渐渐转变,在 1990 年,超过 80% 的交通运输量是摩托车运输来完成的。到了 2005 年,在 6300 万的日常交通 次数中,有 65% 靠摩托车完成。1995 年到 2005 年,摩托车运输量增长了近 6 倍。同时,汽车拥有量和运输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在 2005 年, 只有 2% 的河内家庭拥有汽车,但是从 2004 年到 2007 年,在河内新注册的汽车数量已每年两位数百分比的数据增长,并在 2009 年达到了 20% 的家庭拥有汽车。与此同时,非机动车数量暴跌。 2.1 河内市道路网络现状 已经负荷超载的交通网络以及薄弱的基础设施使得河内不断地承受着压力。在所有土地使用面积中,交通面积只占不到 7%,相比于大多数的 欧洲城市(15%)和中国大城市(11%),河内市交通现状要严峻得多。而扩展公路系统一直都是受到高成本建设费用地制约。这就让河内市的 旅行速度和旅行时间不断恶化,混合的交通变化,进步缓慢的交通发展,不守纪律的驾驶风格,没有严格的交通执法使得交通状况日趋恶化。同时, 也影响了河内市整体环境,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噪音和交通事故影响着河内人民的日常生活。 11

可是在河内,公共交通系统曾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 1980 年代早期,公交车系统的模态份额要占到 25% 到 30%。到了 1980 年代后期, 当国有企业补贴不断开始缩减时,公共交通几乎完全崩盘,上座率每年从原本的 4000 万下降到几乎没有。 位于河内市中心区域的老城区,道路网络密度较高,大部分延用了历史道路的交通网络,连接外围城市的主要道路以河内中心呈发散状,同时, 也有大小环线连接老城区外围的经济圈。目前,城市 2 环线和城市 3 环线已经建成,城市 3.5 环线以及 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路正在建造中。 2.2 河内市 2030 年道路网络规划 为了缓解和改善这种畸形的交通系统和交通状况,越南国家政府推出了一个新的政策,解决地方公共交通优先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政府制定 了一个长远的目标,要在 2020 年到 2030 年,使得 25% 到 30% 的交通运输量都将由公共交通来完成,到 2050 年要将这个数据推向 50%。由 于在 2030 年,五个卫星城市、一条绿化与农业产业结合的绿化通廊和绕城经济区的规划建造,河内市道路网络将进一步发展,部分道路等级也 随之提升。通往卫星城市的轴线高速路将让五个卫星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联系加强,3.5 环和 4 环的建造将让经济开发区和城乡结合部的联系更加紧 密。较之现状,河内市的交通网络更进一步的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山地丘陵地区扩张。 2.3 河内市 2030 年的公共交通 在 2030 年,8 条轨道交通线将在河内市中心和经济区建成,4 条 BRT 快速路 、4 条城市环线将全面完工。其中 1 号线通往市内重要的城际交 通电脑,河内火车站,2 号线连接北部的河内国际机场,4 号线为环线,连接了 1 号线至 8 号线。其轨道交通的走向是依附着城市交通网络而建造的, 所以实际轨道交通网络较为复杂,难以分辨方向。所以作者绘制了一幅轨道交通抽象图,可以迅速把握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重要节点的关系(如 图所示)。其中,4 号线、2 号线、3 号线和 5 号线分别与通往卫星城市的 BRT 快速公路相连接,从而带动了整个河内市区公共交通的使用联系。 3. 河内市土地使用现状和 2030 年土地规划 通常来讲,土地使用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城市规划土地用地和自然土地用地。然而这两者又是相对的,随着时间以及城市规划发展的进度, 随之而转变。当一个城市在发展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扩张。城市化进程所占有的土地,原本应属于自然用地,这里通常是指农业用地、林地草 原用地、水面等等。因此,城市化可以看做是土地利用的变化,从自然的土地到城市土地的使用。在这个部分,它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通过 观察土地用地的变化可以得出,城市结构的转变和预测城市将要面临的问题。 3.1 河内市土地使用现状 目前河内市土地使用状况主要分为六大类:核心历史街区、规划住宅用地、即将开发城市规划用地、工业产业用地、村落用地和公共开放用地。 其中,核心历史街区占所有土地使用量的 8.57%(古城区 1.39%、36 街坊 1.85%、法殖民区 5.33%),规划住宅用地占总土地使用量的 2.57% (1961~65 规划用地 0.43%、1983 年后规划 2.14%),即将开发城市规划用地占 20.8%,工业产业用地占 11.8%(办公和工厂用地 7.59%、 工业用地 4.21%),村落用地占用 8.11%,公共开放用地则占用最高的 41.15%(公园 0.55%、农业用地 29.62%、水面 10.98%)。除此之外, 城市交通网络用地占有 7%。(各土地使用分布现状详图如图所示。) 3.2 河内市 2030 年规划土地使用 2030 年,河内市总城市土地使用量由原先的 38.15% 增长至 58.85%,主要体现在绕旧城区的即将开发的经济产业区(13.9%)和五座卫星 城市(6.9%)。同时,部分村落有望发展成为次级等级城镇。农业用地由原先的 29.62% 下降至 18.78%,道路网络占地由原先的 7% 提高到近 11%。(2030 年规划土地分布详图如图所示)。外环 4 环以外建设成为绿色景观带及农业结合处,形成带型绿化通廊,使得 4 条卫星城交通轴 线成为绿色景观通廊。同时,5 座卫星城也拥有自己个子特色的产业特征。XUAN MAI 将发展成为工业和本土产业为主的特色城市,同时,城内 将建高等教育机构服务于本城和相邻的 HOA LAC 城,PHU XUYEN 将发展成为二级工业城市,HOA LAC 则将开发高科技产业园区,成为河内 市高科产业的领头者,SOC SON 则将成为航空航天和工业结合型城市,同时,开发自身的旅游潜质,利用周边山地景色特征发展旅游业,SON TAY 是以宗教,文化旅游和土豆、松子红酒等特色本土产业为主。 伴随着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和开放的土地使用及管理制度,每一个自由的社会都经历过城市规划区陷入环境迅速恶化的窘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越南政府已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措施。然而,现在的越南很难出具土地所有权,因为有太多的土地所有权证书在殖民时期移交给了南方旧政府。 为了达到发展成为未来的国际型城市,改善这种情况是紧急且必要的,为了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有必要建立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使用控制和建 筑控制。此外,相关的监督管理机构应适当布置。通过对河内的规划层面的现状和 2030 年规划状况的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业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小,然而城市人口又不断增长,河内也将面临人均耕地不足的问题。希望此次调查能有助于河内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 参考图例 ] 以下图例全部由作者绘制。 [ 参考资料 ] 1. Danielle Labbe, January 2010, 《Facing the urban transition in Hanoi: recent urban planning issues and initiatives》 2. Narumi, Kunihiro; Kato, Daisuke; Nguyen, Cao Huan, 2004,《Land-use Change by Urbanization of Hanoi city: After the Adoption of Doi-Moi Policy》

12


城市现状分级和未来发展方向 Current City Classfic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目前河内市共有 29 个区,中心城市位于河内老城区 BA DINH 内,同时将 HA DONG 区、位于北部丘陵地 段的 SON TAY 区为次级城市,在位于西部丘陵地区的 CHUONG MY 区 中 设 立 XUAN MAI 区( 如 图 1-1 所 示)。目前,HA DONG 处于当地新城市规划区域当中, 主要发展趋向为商业新式住区为主,SON TAY 和 XUAN MAI 目前也是村镇等级。

T.P VIET THI

T.P VINH YEN T.P BAC GIANG

T.P BAC NINH T.P SON TAY

T.X SAO DO

HA NOI T.P HA DONG

T.P HAI DUONG T.X XUAN MAI

在 2030 年,各个城市下有大大小小共 40 个城镇, 他们的行政监督者是所属管辖范围内的次级城市,而各 个次级城市的行政监督者则属于中心行政管理处(位于 河内中心区域,如图 1-3 所示)。从分布来看,也体现 了河内政府想将城市往周边山地丘陵地区发展的意向, 带动周边山地村民发展的同时,也连接加强了与北部中 国云南、广西等经济发达城市的交流,东部海防市的港 口经济发展区和南部山地区域,从而带动了整个河内市 区的全面发展(如图 1-4 所示)。

T.X LUONG SON

T.P HOA BINH

T.X HUNG YEN

T.P PHU LY capital city

capital

town

city

satellite cities

town

small city

1-3 行政管理关系图 The administ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p

1-1 河内及周边城市分级现状 Current City Classification 到 2030 年,将会有 5 个卫星城市诞生,他们分别是 SON TAY、位于 THACH THAT 区的 HAO LAC、XUAN MAI、位于 THONG TIN 区的 PHU XUYEN 和位于北部 丘陵区的 SOC SON(如图 1-2 所示)。卫星城的设立 体现了河内市未来将向着周边山区进行城市发展,将市 中心区域高密度的人口向周围迁移的意向。

NORTHERN HILLY DEVELOPMENT ZONE HIIL HIL HILL IL

NORTHERN HILLY DEVELOPMENT ZONE

T.P SOC SON

T.P HOA LAC

T.P SAO DO

T.P PHU XUYEN

T,P HUNG YEN

WEST HILLY DEVELOPMENT AREA SOUTHEAST HILLY DEVELOPMENT AREA

capital city town satellite cities

1-4 城市发展意向图 Urban development intention

1-2 河内及周边城市未来分级 Future City Classification 13

14


河内市现状交通网络及水系分布 Current Network and Water System

2-2 河内的交通网络发展和市内水系网络以及农田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 1873 年起历史资料记载,除升龙城规划正交体系以外,其余的道 路网格依照水系和农田划分网格布置,从而演变成今日河内现状的交通道路网络,具有无明确方向,道路线路曲折等特征(如图 2-1 所示)。 然而,河内的城市化发展是伴随着快速机动化的,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自由化的私人经济部门财富的快速积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河内城市 较于其他世界城市交通空前的拥堵。让河内市成为在亚洲拥有最高比例私人运输但具有最低的公共交通的首都。河内市快速机动化的特征之一便 是摩托车的兴起。自从越南进入第一次靠政府补贴资金时期,这个四冲程,双轮车辆已然成为人口高流动量的象征,标志着个人的资产价值,成 为了在这个城市中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这也许也是由于河内市原本结构就是狭小的小巷所导致的。而摩托车产业在河内已经成为高利润产业。虽 然进口关税(70%—100%)和注册费用很高,但据 2008 年资料记载,每四个家庭就拥有一辆摩托车,五分之二的家庭拥有两辆摩托车。 摩托车交通的崛起使得河内市渐渐转变,在 1990 年,超过 80% 的交通运输量是摩托车运输来完成的。到了 2005 年,在 6300 万的日常交通 次数中,有 65% 靠摩托车完成。1995 年到 2005 年,摩托车运输量增长了近 6 倍。同时,汽车拥有量和运输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在 2005 年, 只有 2% 的河内家庭拥有汽车,但是从 2004 年到 2007 年,在河内新注册的汽车数量已每年两位数百分比的数据增长,并在 2009 年达到了 20% 的家庭拥有汽车。与此同时,非机动车数量暴跌。

2-1 河内交通水系图 Water System 15

16


现状交通网络和 2030 年交通规划 Current Network and Planning in 2030 位于河内市中心区域的老城区,道路网络密度较高, 大部分延用了历史道路的交通网络,连接外围城市的 主要道路以河内中心呈发散状,同时,也有大小环线 连接老城区外围的经济圈。目前,城市 2 环线和城市 3 环线已经建成,城市 3.5 环线以及 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路正在建造中。 3

2

2 2

3

3

在 2030 年,8 条轨道交通线将在河内市中心和经济 区建成,4 条 BRT 快速路 、4 条城市环线将全面完工。 其中 1 号线通往市内重要的城际交通电脑,河内火车站, 2 号线连接北部的河内国际机场,4 号线为环线,连接 了 1 号线至 8 号线。其轨道交通的走向是依附着城市交 通网络而建造的,所以实际轨道交通网络较为复杂,难 以分辨方向。所以作者绘制了一幅轨道交通抽象图,可 以迅速把握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重要节点的关系(如图 所示)。其中,4 号线、2 号线、3 号线和 5 号线分别与 通往卫星城市的 BRT 快速公路相连接,从而带动了整个 河内市区公共交通的使用联系。

Airp

ort

4

3

3.5

4 Railway

CURRENT NETWORK

THE LOOP IN NETWORK

2-5 交通路网中的环线 The Loop In Network

2-3 现状交通路网 Current Network

卫星城特色轴线特色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cities

在 2020 年到 2030 年,使得 25% 到 30% 的交通运 输量都将由公共交通来完成,到 2050 年要将这个数据 推向 50%。 由于在 2030 年,五个卫星城市、一条绿化与农业产 业结合的绿化通廊和绕城经济区的规划建造,河内市道 路网络将进一步发展,部分道路等级也随之提升。通往 卫星城市的轴线高速路将让五个卫星城市和中心城市的 联系加强,3.5 环和 4 环的建造将让经济开发区和城乡 结合部的联系更加紧密。较之现状,河内市的交通网络 更进一步的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山地丘陵地区扩 张。

4 3.5

3

2 3 3 3.5 4

NETWORK IN 2030

5 座卫星城也拥有自己个子特色的产业特征。XUAN MAI 将发展成为工业和本土产业为主的特色城市,同时, 城内将建高等教育机构服务于本城和相邻的 HOA LAC 城,PHU XUYEN 将发展成为二级工业城市,HOA LAC 则将开发高科技产业园区,成为河内市高科产业的领头 者,SOC SON 则将成为航空航天和工业结合型城市, 同时,开发自身的旅游潜质,利用周边山地景色特征发 展旅游业,SON TAY 是以宗教,文化旅游和土豆、松子 红酒等特色本土产业为主。

4 3.5

2

2 2

3

3 3.5 4

THE AXIS IN NETWORK

2-6 交通路网中的轴线 The Axis In Network

2-4 2030 年未来路网 Future Network in 2030

17

3

18


道路断面

现状交通网络和 2030 年交通规划 Current Network and Planning in 2030

Section of Main Road 规划的新道路所给出的交通断面,间接反映了越南交通的繁忙状态,同时,也是越南政府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所采取的基础建设措施。 The sections of the main road illustrate the issues of undente transportation status quo in Ha Noi.

4 3.5

4

3

3 3

22.5m

12.5m

15m

15m

15m

15m

210m

65m

12.5m

22.5m

3.5

65m

4

350m

5m

42m+60.5m

7.5m 3m

6m

6m

7m~12.5 5m 2m

15.5m

12m

5m

5m 7m~12.5

12m

CONNECTION BETWEEN

METRO

SATELLITE CITY & CENTER

line line line line line line line line

BRT & AXISES

57~68m

1 2 3 4 5 6 7 8

交通路网中的环线 The Loop In Network

现状交通路网 Current Network 6m

7m 1m 11.25m

3~8.5m

11.25m 1m 7m

6m

5m

57.5~64m

8m

17m

7~12m

7m 1m 11.25m

5m

11.25m 1m 7m

5m

6m

5.5m

11.5m

10m

53.5m

14.25m 2.5m

14.25m

7m

17m

8m

15m

11.5m

9m

11.5m

10m

11.5m

5.5m 6m

100m

10.5m

15.5m

10.5~18m

2.4m 10.5~18m

15.5m

3m 7.5m

15m

95~100m 150m AGRICULTURE

2 3

5m

22.5m

25m

22.5m

5m

8m

60m

15m

3m 14.75~22.25m

10.5~18m 2.5m 10.5~18m

14.75~22.25m 3m

15m

AGRICULTURE

8m

4

120m

AGRICULTURE

8m

7.5m

11.25m 2.5m 68m

11.25m

7.5m

6m

line 1 line 2 line 3 line 4 line 5 line 6 line 7 line 8 HUB

landscape area landscape area Green Axis Green Area

10m

10.5m 5m

12.5m

4.5m 60~80m

12.5m

5m

10.5m

10m

SITE

8m

8m

交通路网中的轴线 The Axis In Network

2030 年未来路网 Future Network in 2030

50+60m

19

20


CURRENT LAND USE

LAND USE US IN 2030

public mixed area

public mixed area

village in city

village in city

suburb

suburb

residential area

residential area residen

mixed use area

mixed use area

ancient city

ancient city ancien

old city

old city

educational area

educational area educat

green area(for physical exercise)

green a area(for physical exercise)

green area(for farming)

green a area(for farming)

water

water

industrial area

industrial area industr

infra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infrastr

21

22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about urban transition in Hanoi 垂直城市——关于河内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 陈蕊 ChenRui 080361

23

24


The urbanization transition in built environment and housing development of Hanoi 河内城市化进程中的建成环境与住房开发研究

Key words: Hanoi,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Built Environment, Housing Development 关键词: 河内,城市化,人口,建成环境,住房开发 Abstract:The author's analysis of urban planning is focused on the urbanization of Hanoi, including the issues of 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 built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which is about both the spatial expansion and space transition along time, and housing development.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opulation, economical, policies are tried to be found out pushing the urbanization and relatively built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of Hanoi. 摘要:笔者对于越南河内的规划层面的研究聚焦在河内城市化的历史及现状研究上,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变迁,城市空间变化(包 括城市的空间蔓延和时间演变),和最关乎民生的住房开发模式变化的研究。试图找出在越南城市化背后,人口、经济、政策相互作用的关系, 以及导致的城市建成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在了解这些城市化空间现状背后的推动力后,才能更加本质地了解河内城市化的地域性特征,更加有效 地知道 2050 年的规划设计。

研究背景: 2013 年“亚洲垂直城市”(Vertical Cities Asia) 设计竞赛的基地选在了越南的首都城市——河内。相对于已经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美国及欧 洲国家,或是进入城市化白热阶段的中国,或是在 30 年之内极速城市化的新加坡,越南的河内尚处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越南长期殖民和战乱的 历史、它所拥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都让它拥有一段独特的城市发展历史。而在目前的经济产业结构和市场政策之下,河内的城市化将走出一 条怎样的道路?在未来的 30 年 -50 年,怎样的城市设计策略能够应对河内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并构建一个高密度的宜居城市区域(livable city of high density)。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河内城市发展和目前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上。

密度达到 32703 人 / 平方公里;即使是人口密度最小的 Tay Ho 区,4167 人 / 平方公里,也比所有的郊区(peri-urban districts) 的人口密度要大。 在靠近市区的 Gia Lam, Tu Liem 和 Than Tri 区人口密度都在 2000 人 / 平方公里以上。而其他的地区,尤其是 2008 年以后并入河内的区域,人 口密度均在 1000 人 / 平方公里以下。 以上是地区人口密度,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缩小范围,会发现,河内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 位于还剑郡行桃街、行银街、行帆街等 10 坊的河内古街区总面积为 81 公顷,人口为 6.666 万人,人口密度为 84000/ 平方公里。其中有 1623 户家庭目前是多户共处的状态,人居居住面 积小于 5.2 平方米。如此大的人口量聚集在面积不大的城区之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的工作机会和商机。 在对于老街区的人口问卷调查之中,我们发现,老城区里的几乎所有居民都不愿意迁出,但是都认为需要改善目前的居住环境。一方面是因为 这里是他们谋生之地,迁出之后就市区了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河内人的家庭观念很重,他们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大家族,迁出这个生 活了许多年的地方。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看到老城区的的一家人的全家福,全家一共有 40 多人。 根据 GSO(Government Statistic Office) 从 1995 年开始的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 在 08 年之前,河内的城市人口有着持续而稳定 的增长,而农村人口基本没有增长,甚至会有衰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此间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08 年河内的行政区域进行了大扩展, 总人口翻了一倍。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口,但是仍可以看到城市人口的增长率也随之提升了。因此我们可以预测,更加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 会进一步加快河内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2.

河内城市空间和建成环境现状。

首先从整个越南来看,河内和胡志明市是越南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河内位于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胡志明位于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然而 更大范围上看,红河三角洲的地区人口密度普遍高于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在人口总量上,河内总人口 600 万,仅次于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二大城市。 然而进一步分析河内市的人口密度分布,人口密集区基本都集中在老城区及周边。在 9 个市区(urban districts), 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老 城区西边的 Dong Da 区,人口密度达到 35341 人 / 平方公里,其次是老城区 (old quarter) 及法国区 (french quarter) 所在的还剑湖区,人口库

在河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空间特征的城市区域:由 2-3 层的管状屋(tube-house)和密集的街道构成的老街区(old quarter);由大 量法式建筑、住宅和宽阔的林荫大道构成的“法国区”(french quarter);由看似无序地争相生长的新管状屋(neo-tube house) 和沿街商业 构成的一片片密集区域;城市边缘正在如火如荼开发的现代房地产地块,充满了欧式风格或是美式风格 ...... 正是这些片段式的城市景象构成了整 个河内印象。而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城市片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着怎样的联系和传承呢?笔者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分析河内的城市空间和 建成环境的发展。 将河内市区沿东北 - 西南方向剖切(河内城市扩张的主导方向),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城市空间类型。在这条空间剖切线上,通过这 些典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空间肌理、图底关系、建筑体量以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现状,能够清晰而直观地了解河内城市 空间发展的多样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老城区,是底层高密度的状态。在这里,拆除房屋进行高层建筑建设的现象并不普遍。然而在“法国区”,已经出现不少历史建筑被拆除 进行高层建设的现象,城市天际线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拔高。“法国区”现在已经变身成为河内的 CBD 区域,集中了大量的商业公司或者跨国公 司的总部和办公楼。从老城区往东跨国红河,即政府较早发展的龙边区,计划将城内居民迁至于此的龙边越兴新都(Viet Hung) 以及开发完成的 vincom village. 这片居住新区均由政府控股的开发集团开发。在这个新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类住宅类型的组合:小高层,双拼别墅,以及 tubehouse 演变而成的联排 townhouses,目前的入住率并相对较低。再往东部选取了一个位于城市边缘的自然村落。这里的房屋都在 1-3 层之间, 有自己的院落,建筑密度相对较低。整个村落围绕着一个中心公共空间——庙宇,道路结构有机地生长,街道网络完整。从老城区往西边,则是 大片的住屋密集区——90 年土地政策改变后大量出现的自建房(self-built houses)。这些区域依傍着主要道路和水系生长,但是在这些区域的 内部并没有系统清晰的次级道路。从选取的图底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到,沿着主要道路的一排房屋有着统一的朝向,类似于 old quarter 中的 2-4.5 米的商业面宽;然而再往内部发展的房屋基本没有排列规律可言,缺乏公共空间,但是有很多的没有利用到的空间死角。而在建筑高度上则基本 没有控制,大多 3-6 层,会有很多建的很高的条板自建宅“异军突起”般的屹立在一片高密度中。这里的人口密度也非常高,不仅因为住宅的密 集状态,也因为这里也存在着大量多户同住的情况。继续往城市边缘,我选取了两个较典型的近五年的开发区域。一个是位于城市密集区的 royal city,另一个是河内的主要开发新区美亭 (My Dinh)。我们看到两个不同城市区位的不同开发模式。royal city 是在拆除原来厂房的基地上建设而 起,它的超大尺度与周边一圈的老房子形成强烈的对比。在 My Dinh, 建成了河内最高的地标大厦(landmark tower), 一共 70 层,超过 300 米, 建筑面积 55 万平方米,容积率超过 10。但是目前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商场中空无一人。与之邻近的 The Manor, 占地面积 23 公顷,共有 6 栋 建筑单元中的 660 套公寓单元和 110 套别墅单元,房价在 2250 美元 / 平方米。入住率同样非常低。 再将这条空间剖面片段按照时间维度进行重组,与之对应的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因素的事件、人口的发展变化、城市空间肌理发展、建筑风格 面貌等,分析这些城市片段形成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同历史背景之下,形成的城市区域的空间特征与当时的 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25

26

研究目的: 1. 了解河内城市发展历史,河内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因素 2. 了解河内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和现状。主要集中研究城市人口变迁和建成环境变迁。 3. 结合竞赛要求,重点研究河内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开发问题。分析历史上的住房开发模式和目前的市场房地产开发现状。研究其中存在的隐 藏机制和开发问题。 研究方式: 1. 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越南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的现状。 2.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城区中的人口组成以及家庭生活方式。 3.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研究论文,了解河内城市的历史进程,分析现象背后的政策和经济力量。 4. 将研究的问题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直观的视觉呈现 研究成果: 1.

河内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现状


3. 住房开发模式 结合竞赛题目要求,笔者着重分析研究了河内的住房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越南建国之后的 1960 年代到 1980 年代,土地为社会主 义的公有制。国家严格控制着土地资源和城市发展。为了大力发展工业化,河内政府在老城周边建设了苏联模式的工业区和与之配套的居住区。 这些居住依据苏联城市设计原则,一个单独的居住区包含着数栋 4-5 层的集体住宅,周边生活所需的商业都在步行距离之内,同时包含着幼儿园、 小学和公共娱乐设施。这些居住区选址于老城周边,靠近工业区以方便工人上班。 在 1986 年河内改革开放之后,由于 80 年代的经济危机和住房需求的巨大悬殊让政府不得不进行土地政策改革,将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然而 此时政府缺乏控管力量,大量的自建住房项目就像脱缰的野马,迅速增长。在 90 年代,也存在着两种开发模式:集体或者公共开发和个人开发。 集体开发有两种:政府将土地分给下属机构,由这些机构负责房屋建设,然后把住房分配给职工;政府将土地卖给建设公司,建设公司在地块上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块划分,然后将划分好的地块卖给个人,由个人自己出资出力建设房屋。个人开发则是个人从政府买得土地,获得土地证 和准建证之后,便可自行建设房屋。这个时期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所谓的自建房屋(self-built houses)。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需求紧张, 但是无组织无规划的自建行为,使得这些区域非常混乱、拥挤,缺乏基础设施,土地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这些自发性的小规模的建设, 也使得城市变得支离破此。 于是在 2000 年开始,政府决定大力建设“新城区”(new urban areas)——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提供住房和基础设施。政府为这些大规模项 目开发商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条件,包括降低地价和减少税收,同时大力鼓励外资进入开发市场。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在在龙边区和西部美亭区如 火如荼建设中的各种新式住区和办公楼。但是这样的开发就是有序的吗?在这些住房被大力开发的同时,我们却看到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这些 远离市中心的区域根本吸引不了河内人。另一方面,政府做出的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的承诺根本无法实现,因为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的价格都 超过 1500 美金(约 10000 人民币),与河内的薪资水平有着巨大差距。因此这些住房更多的是为高收入人群所服务的,其中包括许多外来人口, 以及和开发商关系较近的人群(比如政府官员)。从住宅建筑本身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有趣的现象:大量开发的住宅都是欧式风格,或者美式 的别墅风格,还有许多如新加坡 HDB 式的板屋;在龙边区的 Viet Hung,我们还看到一个区域的 townhouses,采取小面宽和大进深的空间形制, 似乎是想呈现河内历史上管状屋的特征。这些区域的城市里的混乱排布,让河内的城市印象愈加破碎和拼贴。

4. 结论 在分析了以上三个主要方面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河内的城市化进程中,有三股力量: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居民力量。这三股力量目前并不能 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在城市化历史上,要么就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限制了城市的正常发展;要么就是个人力量无限制地发挥,缺少监管和控制, 造成城市的混乱;以及现在市场开放,经济利益驱使大量投资开发进入,而政府缺少长远的规划和清晰的认识,开发商缺少对河内城市的了解和考虑, 新城区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那么在我们的设计之中,要同时考虑到这三种驱动力,在三者之间建立一个平衡,也许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etnam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Hanoi, Nguyen Quang, Hans Detlef Kammeier, 2002 Elsevier Sience,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PII:50264-2751(02)0068-9 2.Changing housing policy in Vietnam: Emerging inequalities in a residential area of Hanoi, Katherine V. Gough, Hoai Anh Tran, Cities 26(2009) 175-186 3.Investment in residential property: taxonomy of home improvers in Central Hanoi, Hoang Huu Phe, Habitat International 26(2002)471-486 4. Facing the urban transition in Hanoi: recent urban planning issues and initiatives, Danielle Labbe, Centre-Urbanisation Culture Societe. 01.2010 5. Rural-urban land use changes in peri-urban Hanoi, Tran Duc Vien, Nguyen Vinh Quang, Nguyen Van Dung, EU 5th Framework INCO2 funded research project, ICA4-CT-2002-10025 6. GSO(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Vietnam), http://www.gso.gov.vn 27

28


Persons per sq km 人/平方公里

Persons per sq km 人/平方公里 >30000

100 155 310

20000-30000

390

5000-10000

890

1000-5000

10000-20000

2000

<1000 Populaiton of districts 区域人口总数 *1000 persons

Cities over 3,000,000 Cities 500,000 to 3,000,000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Vietnam, it is clear that people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 Hanoi, and the south Ho Chi Minh City. Especially the red river delta Hanoi has the population at 6,699,000, just behind Ho Chi Minh at 7,521,000.

Cities 175,000 to 500,000

图中可以看出越南人口集中在北部的红河三角 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尤其是红河 三角洲 人口密度最大。河内拥有超过600万的人口, 仅次于拥有超过700万人口的胡志明市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Hanoi, it is clear that people concentrated in the urban area, especially Hoan Kiem, Dong Da districts. The average density of Dong Da is highest at 35341 persons per sq km. But the old quarter in Hoan Kiem has reached 84000 persons per sq km. 河内人口集中在城市区域,特别是Hoan Kiem, Dong Da郡均超过30000人/平方公里 。位于还剑郡行桃街、行银街、行帆街等10 坊的河内古街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了84000人 /平方公里。

Site Location 基地位置

282

360

378 352 333

241

191

173

246

241

191 159

100

219

286 125

177 160

181

167 182

170

Highest Density:Dong Da District 35341 people per sq km 最高人口密度:Dong Da地区 35341人/平方公里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Hanoi 河内人口分布现状

Population density in Vietnam 越南人口密度分布 29

30


Urbanization in Hanoi 河内城市化进程

Population 1000 persons/sq km 8000

Choosing several typical spots on the Section across Hanoi’s urban area, along the east-north to west-south, various urban spaces of various time are included in this collection. Through the landuse, figure-ground,building volume and corresponding population density, FAR, economic income, we can get the condition of urban area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and the relationg ship between them. Again, rearranging these urban area through historical timeline, seeking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cultural factors behind thes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know better the urbanism power of Hanoi.

total population 总人口

7000

Administrative boundries before 2008

rural population 农村人口

6000

将河内市区沿东北-西南方向剖切(河内城市扩张的主导方向),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城市空间类型。在这条空间剖切线上,通过这些 典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空间肌理、图底关系、建筑体量以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现状,能够清晰而直观地了解河内城市空 间发展的多样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再将这条空间剖面片段按照时间维度进行重组,与之对应的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因素的事件、人口的发展变化、城市空间肌理发展、建筑风格 面貌等,又可以看到许多其中的有趣关联。帮助我们更好地来了解河内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背后蕴藏的政治经济力量,对2050年的未来河内 有更准确的把握。

urban population 城市人口

5000 4000 3000 2000

Administrative boundries after 2008

1000 0

1995

2000

2005

2010

Tinh Quang Population percentage % 80 The urban population of Hanoi has increased constantly since 1995. We can see a abrupt increase of rural population in 2008 because the expansion of Hanoi’s administrative boundries. However a relatively higher rate of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ing can be observed. We can assume that the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will continue, and even more densely, in Hanoi. 河内人口在2008年的行政边界扩展中翻了一倍,尽 管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我们仍可以看到城市人口 的增长率也因此上升。因而我们可以推断,河内人 口的城市化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

Đô thị Việt Hưng

urban population 城市人口 rural population 农村人口

70 60

Old Quarter

50 40

Colonial Quarter

Mỹ Đình

30

SITE

Thổ Quan Thượng Đình

20 10 0 1995

2000

2005

2010 Spots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the Section 剖面截取点

Population of Hanoi 河内人口变化 31

32


Section Study of Urban Space 城市空间剖面研究

0

500m Mỹ Đình

Floor Area Ratio 容积率

Thượng Đình

Thổ Quan

Colonial Quarter

Old Quarter

Đô thị Việt Hưng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old quarter reached 84000 persons per sq km

Landmark Tower, reaching 336m, 500,000 sq meters

Tinh Quang

Persons per sq km 人/平方公里

5.0

50000

4.0

30000

3.0

10000

2.0 1.0 0

Population density 人口密度曲线

5000 1000 500

FAR 容积率曲线

0

Water surface Farm Land Public space Waste Land 33

34


Urbanization through timeline 河内城市发展历史

Old Quarter

The city developed slowly during the following 8 centries due to state control of trade and a succession of tumultuous wars between competing dynasties.

Colonial Quarter

3 distinct spaces: a citadel, a merchant quarter, and rural villages surrounded by a dike

1010, the emperor Ly Thai built a citadel.

Tinh Quang

Đô thị Việt Hưng

Mỹ Đình

The state began creating a housing market in the late 1980s after Doi Moi.It 2100,000 lifted a ban on self-help building activity and created a 1800,000 legal basis for land and housing ownership and property transactions. 1500,000

During the Wartime, The government took the policy of deurbanization and socialist housing regime.Developed a number of Soviet-type industrial zones and residencial nerbourhood.

Operal House

City expanding towards west and south, known as “Colonial Quarter“

Soviet-type resedencial neibourhood were built to inhabit the workers for the factories. But the need of housing cannot be meet.

Peripheral Village

Urbanism at Small Scale

Illegal construction flourished, particularly after the end of the Vietnam War in 1975.

30 years of wartime economy and the destruction of buildings by bombing

Hanoi was the capital of French Indochina from 1902 to 1953. Colonial authorities expanded the city and developed infrastructures and facilities.

Afterwar Economic Crisis prompted a call for a reform.

1940

1945

Occupied by Japan

1955 Indochina War (fighting with French)

1965 Vietnam War

Established Democratic Republic of Vietnam Independence of North Vietnam 35

5000 4000 3000

In the 1990s, a 1200,000 construction boomed mainly driven by informal self-help 900,000 housing practices in small scales.

2000 1000

600,000

Hanoi population

Ly Dynasty to Occupied by France, as Capital of Indochina NguyenDynasty

New urban area development occuring in 7000 Hanoi---large-scale urban developments providing housing and infrastructure. 6000

Quynh Mai

Old Quarter

1883

Royal City

8000

2400,000

Colonial Quarter Citadel in 1873

A small trade area developed next to the imperial city that is now referred to as the “Old Quarter”.

Thổ Quan

1977 Reunified Vietnam

300,000

0 1986

GDP of Vietnam

Vietnam’s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shifted to encourage the creation of "new urban areas" and encouraged developers and foreign investment from 2001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Vietnam after Doi Moi

Reunition of North and South Vietnam Doi Moi(Renovation)

36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Extending


1960s-1980s Socialist pattern_Linked development of Soviet-Style industrial zones and residential neibourhoods.

industrial

2

4

6

8

10km

Overcrowded? Dilapidated? Inequality?

land workers

state residencial

15km

city centre site housing industrial zone

ownership urban participants informal ownership

1980s-1990s Diversification of housing models and patterns, including state, collective, private investments. And informal development, so called self-built housing, has boomed to reaching 80% of all the new housing, of spontaneous diversity and irregularity.

households

state

houses

2

4

6

8

10km

Disorder? Unsufficient landus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2

4

6

8

10km

Inequallity? Inaccessibility? Swallowing farmland?

“Building a house, Getting married, Buying a buffalo” ---Lifetime of a man, Vietnamese proverb

companies infrastructure 15km

After 2000 Large-scale housing project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developers have reigned. "New urban areas" — large-scale urban developments providing housing and infrastructure, were encouraged by the state. A lot of highrise-apartments as well as town houses are built in relatively large scale.

apartments

state

developers infrastructure 15km

Housing development models 住房开发模式 37

Different housing zones 住屋差异

Housing projects distribution 住房主要分布 38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about visabl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垂直城市——越南河内可见基础设施研究 -- 薄尧 BoYao 080594

39

40


Study On The Infrastrcture In Hanoi 基础设施研究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对河内的基础设施现状和典型特征进行总结概述,进而从随之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河内交通模式 Study On The Infrastrcture In Hanoi 基础设施研究 与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的相互影响。最后对于设计目标的基础设施提出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老城区,教育卫生,协同效应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对河内的基础设施现状和典型特征进行总结概述,进而从随之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河内交通模式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Vietnam, as well ABSTRACT:The 与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的相互影响。最后对于设计目标的基础设施提出分析与思考。 a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of Hanoi, and finally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老城区,教育卫生,协同效应 proposes the assumption in the vertical city design.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Education, current condition andSynergy features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Vietnam, as well ABSTRACT:The Traffic, Inner city, Healthcare, Effects KEY WORDS:Infrastructure, Study Onand The Infrastrcture In Hanoi 基础设施研究 as discussed analyze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of Hanoi, and finally Study On The Infrastrcture In Hanoi 基础设施研究 proposes the assumption in the vertical city design. 1. 交通基础设施 KEY交通方式和现状概述 WORDS:Infrastructure, Traffic, Inner city, Education, Healthcare, Synergy Effects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对河内的基础设施现状和典型特征进行总结概述,进而从随之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河内交通模式 1.1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对河内的基础设施现状和典型特征进行总结概述,进而从随之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河内交通模式 与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的相互影响。最后对于设计目标的基础设施提出分析与思考。 河内交通模式与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交通方式:摩托 与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的相互影响。最后对于设计目标的基础设施提出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老城区,教育卫生,协同效应 车占到总量的 62%,拥有量超过 160 万辆;其次是自行车,占到总数的 24%;相比之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在 2000 年以前, 1. 交通基础设施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老城区,教育卫生,协同效应 1.1 交通方式和现状概述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Vietnam, as well ABSTRACT:The 河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自行车,随着近 10 年河内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取而代之,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反观汽车和公共交通,虽然有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Vietnam, well ABSTRACT:The 河内交通模式与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交通方式:摩托 as discussed and paper analyze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of Hanoi, andas finally 所增加,但增长速度远不如摩托车,且数量和使用频率也远逊于摩托车。这种交通模式是适应河内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和城市结构的产物,是与 a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of Hanoi, and年以前, finally 车占到总量的 160 万辆;其次是自行车,占到总数的 24%;相比之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在 2000 proposes the62%,拥有量超过 assumption in the the vertical city design. 交通基础设施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河内考查期间,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种交通模式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 proposes the assumption in the vertical city design. 河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自行车,随着近 10city, 年河内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取而代之,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反观汽车和公共交通,虽然有 Traffic, Inner Education, Healthcare, Synergy Effects KEY WORDS:Infrastructure, 通拥堵等等。而这种交通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活问题也是与道路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 KEY WORDS:Infrastructure, Traffic, Inner city, Education, Healthcare, Synergy Effects 所增加,但增长速度远不如摩托车,且数量和使用频率也远逊于摩托车。这种交通模式是适应河内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和城市结构的产物,是与 交通基础设施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河内考查期间,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种交通模式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 1.2交通基础设施 现有交通问题分析 1. 通拥堵等等。而这种交通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活问题也是与道路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 1.1 交通方式和现状概述 1. 交通基础设施 停车场地缺乏和规划不足。在河内城区,城市车辆的停放方式主要有三种:停车场停车、公园绿地停车和环岛停车。通过对整个河内的停 1.1 交通方式和现状概述 河内交通模式与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交通方式:摩托 车场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三种停车场地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城区内的车辆停放需求。为了增加停车量,河内居民在老城区自发的 河内交通模式与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交通方式:摩托 1.2 现有交通问题分析 车占到总量的 62%,拥有量超过 160 万辆;其次是自行车,占到总数的 24%;相比之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在 2000 年以前, 形成了两种停车方式:街边停车和半下沉车库停车。由于这两种停车方式的场地通常是街边和酒店商场的一层,场地大小和容量都十分有限, 车占到总量的 160 万辆;其次是自行车,占到总数的 24%;相比之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在 2000 年以前, 停车场地缺乏和规划不足。在河内城区,城市车辆的停放方式主要有三种:停车场停车、公园绿地停车和环岛停车。通过对整个河内的停 河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自行车,随着近 10 年河内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取而代之,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反观汽车和公共交通,虽然有 Study On62%,拥有量超过 The Infrastrcture In Hanoi 基础设施研究 比较适合摩托车这类小体积交通工具的停放,所以在河内老城区摩托车采取这两种停车方式的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成为河内人尤其是用地紧张 河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自行车,随着近 10 年河内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取而代之,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反观汽车和公共交通,虽然有 车场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三种停车场地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城区内的车辆停放需求。为了增加停车量,河内居民在老城区自发的 所增加,但增长速度远不如摩托车,且数量和使用频率也远逊于摩托车。这种交通模式是适应河内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和城市结构的产物,是与 的老城区居民选择购买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加重了城区街道的负担,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更为困难,带来的其他 所增加,但增长速度远不如摩托车,且数量和使用频率也远逊于摩托车。这种交通模式是适应河内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和城市结构的产物,是与 形成了两种停车方式:街边停车和半下沉车库停车。由于这两种停车方式的场地通常是街边和酒店商场的一层,场地大小和容量都十分有限, 交通基础设施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河内考查期间,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种交通模式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 交通问题也更加严重。所以停车场的建设还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和更大力度的建设。城市中心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要与道路网交通容量相协 中文摘要: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对河内的基础设施现状和典型特征进行总结概述,进而从随之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河内交通模式 交通基础设施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河内考查期间,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种交通模式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 比较适合摩托车这类小体积交通工具的停放,所以在河内老城区摩托车采取这两种停车方式的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成为河内人尤其是用地紧张 通拥堵等等。而这种交通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活问题也是与道路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 调,积极推进城市中心区以外边缘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公共汽车中心站配建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鼓励汽车使用者换乘公交进 与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的相互影响。最后对于设计目标的基础设施提出分析与思考。 通拥堵等等。而这种交通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活问题也是与道路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 的老城区居民选择购买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加重了城区街道的负担,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更为困难,带来的其他 入市区。这些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考虑的。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老城区,教育卫生,协同效应 交通问题也更加严重。所以停车场的建设还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和更大力度的建设。城市中心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要与道路网交通容量相协 1.2 现有交通问题分析 路面狭窄和道路层次不清。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街道宽度一般都是 6-8 米,10-12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features米的街道又会被密集的十字路口打断:在老城区平均每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Hanoi, Vietnam, as well ABSTRACT:The 1.2 现有交通问题分析 调,积极推进城市中心区以外边缘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公共汽车中心站配建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鼓励汽车使用者换乘公交进 停车场地缺乏和规划不足。在河内城区,城市车辆的停放方式主要有三种:停车场停车、公园绿地停车和环岛停车。通过对整个河内的停 50-100 米就出现十字路口,行车速度也随之被限制到 17.7—27.7 / 小时,极大的限制了车辆的快速流通。此外,城区绝大多数道路上 a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千米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infrastructure of Hanoi, and finally 停车场地缺乏和规划不足。在河内城区,城市车辆的停放方式主要有三种:停车场停车、公园绿地停车和环岛停车。通过对整个河内的停 入市区。这些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考虑的。 车场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三种停车场地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城区内的车辆停放需求。为了增加停车量,河内居民在老城区自发的 各种交通流无序混合——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等不同速度的交通流都水平铺展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人车分流和 proposes the assumption in the vertical city design. 车场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三种停车场地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城区内的车辆停放需求。为了增加停车量,河内居民在老城区自发的 路面狭窄和道路层次不清。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街道宽度一般都是 6-8 米,10-12 米的街道又会被密集的十字路口打断:在老城区平均每 形成了两种停车方式:街边停车和半下沉车库停车。由于这两种停车方式的场地通常是街边和酒店商场的一层,场地大小和容量都十分有限, 立体交通组织来缓解交通压力。由于摩托车小巧灵活的特点能很好的适应路面狭窄、人车无序混合的城区路况,所以越来越多的河内人选择摩 Synergy Effects KEY WORDS:Infrastructure, Traffic, Inner city, Education, Healthcare, 形成了两种停车方式:街边停车和半下沉车库停车。由于这两种停车方式的场地通常是街边和酒店商场的一层,场地大小和容量都十分有限, 50-100 米就出现十字路口,行车速度也随之被限制到 17.7—27.7 千米 / 小时,极大的限制了车辆的快速流通。此外,城区绝大多数道路上 比较适合摩托车这类小体积交通工具的停放,所以在河内老城区摩托车采取这两种停车方式的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成为河内人尤其是用地紧张 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成为摩托车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又从客观上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完善。 比较适合摩托车这类小体积交通工具的停放,所以在河内老城区摩托车采取这两种停车方式的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成为河内人尤其是用地紧张 各种交通流无序混合——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等不同速度的交通流都水平铺展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人车分流和 的老城区居民选择购买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加重了城区街道的负担,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更为困难,带来的其他 路网密度两极化。在老城区路网密度极高,但又有上述严重的问题,外加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承载量过大,无法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1. 交通基础设施 的老城区居民选择购买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加重了城区街道的负担,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更为困难,带来的其他 立体交通组织来缓解交通压力。由于摩托车小巧灵活的特点能很好的适应路面狭窄、人车无序混合的城区路况,所以越来越多的河内人选择摩 交通问题也更加严重。所以停车场的建设还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和更大力度的建设。城市中心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要与道路网交通容量相协 而在郊区和农村,路网密度很低,只有不到 1 千米 / 平方千米,远远低于 5-6 千米 / 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这使得市区与郊区和农村的交通转 1.1 交通方式和现状概述 交通问题也更加严重。所以停车场的建设还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和更大力度的建设。城市中心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要与道路网交通容量相协 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成为摩托车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又从客观上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完善。 调,积极推进城市中心区以外边缘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公共汽车中心站配建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鼓励汽车使用者换乘公交进 换不畅,郊区和农村的可达性差。 河内交通模式与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和生长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交通方式:摩托 调,积极推进城市中心区以外边缘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公共汽车中心站配建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鼓励汽车使用者换乘公交进 路网密度两极化。在老城区路网密度极高,但又有上述严重的问题,外加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承载量过大,无法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入市区。这些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考虑的。 公交系统不完善。河内的地铁系统尚在规划和建设阶段,目前只有一条地铁在建,地铁系统尚未形成体系。而目前最普遍的公共汽车则受 车占到总量的 62%,拥有量超过 160 万辆;其次是自行车,占到总数的 24%;相比之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在 2000 年以前, 入市区。这些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考虑的。 而在郊区和农村,路网密度很低,只有不到 110千米 / 平方千米,远远低于 千米 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这使得市区与郊区和农村的交通转 路面狭窄和道路层次不清。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街道宽度一般都是 6-85-6 米,10-12 米的街道又会被密集的十字路口打断:在老城区平均每 限于路面状况、路网密度等基础设施问题,道路覆盖率较低,在城市中心区仅有 0.5/ 千米 / 平方千米,远不能满足河内人的出行需求。此外, 河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自行车,随着近 年河内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取而代之,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反观汽车和公共交通,虽然有 路面狭窄和道路层次不清。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街道宽度一般都是 米,10-12 米的街道又会被密集的十字路口打断:在老城区平均每 换不畅,郊区和农村的可达性差。 50-100 米就出现十字路口,行车速度也随之被限制到 17.7—27.7 千米6-8 / 小时,极大的限制了车辆的快速流通。此外,城区绝大多数道路上 公交站点的设置密度也偏小,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差,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河内居民中,有近一半人不愿坐公共汽车的原因是因为站点离 所增加,但增长速度远不如摩托车,且数量和使用频率也远逊于摩托车。这种交通模式是适应河内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和城市结构的产物,是与 50-100 米就出现十字路口,行车速度也随之被限制到 17.7—27.7 千米 / 小时,极大的限制了车辆的快速流通。此外,城区绝大多数道路上 公交系统不完善。河内的地铁系统尚在规划和建设阶段,目前只有一条地铁在建,地铁系统尚未形成体系。而目前最普遍的公共汽车则受 各种交通流无序混合——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等不同速度的交通流都水平铺展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人车分流和 目的地太远,还需长时间步行。 交通基础设施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河内考查期间,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种交通模式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 各种交通流无序混合——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等不同速度的交通流都水平铺展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人车分流和 限于路面状况、路网密度等基础设施问题,道路覆盖率较低,在城市中心区仅有 0.5 千米 / 平方千米,远不能满足河内人的出行需求。此外, 立体交通组织来缓解交通压力。由于摩托车小巧灵活的特点能很好的适应路面狭窄、人车无序混合的城区路况,所以越来越多的河内人选择摩 通拥堵等等。而这种交通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活问题也是与道路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 立体交通组织来缓解交通压力。由于摩托车小巧灵活的特点能很好的适应路面狭窄、人车无序混合的城区路况,所以越来越多的河内人选择摩 公交站点的设置密度也偏小,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差,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河内居民中,有近一半人不愿坐公共汽车的原因是因为站点离 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成为摩托车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又从客观上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完善。 1.3 对于设计目标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思考 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成为摩托车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又从客观上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完善。 目的地太远,还需长时间步行。 路网密度两极化。在老城区路网密度极高,但又有上述严重的问题,外加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承载量过大,无法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上述由交通基础设施引发的问题制约着河内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提高,降低了城市运转的效率,而我们在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应该将其纳入整 1.2 现有交通问题分析 路网密度两极化。在老城区路网密度极高,但又有上述严重的问题,外加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承载量过大,无法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而在郊区和农村,路网密度很低,只有不到 1 千米 / 平方千米,远远低于 5-6 千米 / 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这使得市区与郊区和农村的交通转 个规划设计的重要考虑范围,塑造一个高效、可持续的“垂直城市”。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高密度城市的高协同性和复合性。对于高密度 停车场地缺乏和规划不足。在河内城区,城市车辆的停放方式主要有三种:停车场停车、公园绿地停车和环岛停车。通过对整个河内的停 而在郊区和农村,路网密度很低,只有不到 1.3 对于设计目标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思考1 千米 / 平方千米,远远低于 5-6 千米 / 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这使得市区与郊区和农村的交通转 换不畅,郊区和农村的可达性差。 城市里交通系统的协同性和复合性,公共交与私人交通有着不同的特点,协同效应也有不同的表现。 车场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三种停车场地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城区内的车辆停放需求。为了增加停车量,河内居民在老城区自发的 换不畅,郊区和农村的可达性差。 上述由交通基础设施引发的问题制约着河内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提高,降低了城市运转的效率,而我们在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应该将其纳入整 公交系统不完善。河内的地铁系统尚在规划和建设阶段,目前只有一条地铁在建,地铁系统尚未形成体系。而目前最普遍的公共汽车则受 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结构有着重大作用。从功能上看,站点作为核心吸引客流的基点和线路联系的节点,兼 形成了两种停车方式:街边停车和半下沉车库停车。由于这两种停车方式的场地通常是街边和酒店商场的一层,场地大小和容量都十分有限, 公交系统不完善。河内的地铁系统尚在规划和建设阶段,目前只有一条地铁在建,地铁系统尚未形成体系。而目前最普遍的公共汽车则受 个规划设计的重要考虑范围,塑造一个高效、可持续的“垂直城市”。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高密度城市的高协同性和复合性。对于高密度 限于路面状况、路网密度等基础设施问题,道路覆盖率较低,在城市中心区仅有 0.5 千米 / 平方千米,远不能满足河内人的出行需求。此外, 具了节点和场所的双重属性。其中节点的属性反映了车站的交通功能,起着客流通过的作用;而场所的特性反映了公共空间属性与开发功能, 比较适合摩托车这类小体积交通工具的停放,所以在河内老城区摩托车采取这两种停车方式的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成为河内人尤其是用地紧张 限于路面状况、路网密度等基础设施问题,道路覆盖率较低,在城市中心区仅有 0.5 千米 / 平方千米,远不能满足河内人的出行需求。此外, 城市里交通系统的协同性和复合性,公共交与私人交通有着不同的特点,协同效应也有不同的表现。 公交站点的设置密度也偏小,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差,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河内居民中,有近一半人不愿坐公共汽车的原因是因为站点离 它属于一个设施集中,功能多样的开放空间的区域,能与其他公共空间发生联系。公共交通强调可达性和目的地,弱化线路和行驶过程。所以 的老城区居民选择购买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加重了城区街道的负担,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更为困难,带来的其他 公交站点的设置密度也偏小,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差,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河内居民中,有近一半人不愿坐公共汽车的原因是因为站点离 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结构有着重大作用。从功能上看,站点作为核心吸引客流的基点和线路联系的节点,兼 目的地太远,还需长时间步行。 公共交通的协同效应表现为城市尺度上的导向作用,使站点周边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创造附加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 交通问题也更加严重。所以停车场的建设还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和更大力度的建设。城市中心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要与道路网交通容量相协 目的地太远,还需长时间步行。 具了节点和场所的双重属性。其中节点的属性反映了车站的交通功能,起着客流通过的作用;而场所的特性反映了公共空间属性与开发功能, 非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等)与公共交通不同,强调的更多是路线和行驶过程,在连续的交通流中蕴含商业、活动潜力,目的 调,积极推进城市中心区以外边缘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公共汽车中心站配建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鼓励汽车使用者换乘公交进 它属于一个设施集中,功能多样的开放空间的区域,能与其他公共空间发生联系。公共交通强调可达性和目的地,弱化线路和行驶过程。所以 1.3 对于设计目标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思考 入市区。这些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考虑的。 1.3 对于设计目标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思考 公共交通的协同效应表现为城市尺度上的导向作用,使站点周边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创造附加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 上述由交通基础设施引发的问题制约着河内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提高,降低了城市运转的效率,而我们在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应该将其纳入整 路面狭窄和道路层次不清。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街道宽度一般都是 6-8 41米,10-12 米的街道又会被密集的十字路口打断:在老城区平均每 上述由交通基础设施引发的问题制约着河内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提高,降低了城市运转的效率,而我们在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应该将其纳入整 非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等)与公共交通不同,强调的更多是路线和行驶过程,在连续的交通流中蕴含商业、活动潜力,目的 个规划设计的重要考虑范围,塑造一个高效、可持续的“垂直城市”。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高密度城市的高协同性和复合性。对于高密度 50-100 米就出现十字路口,行车速度也随之被限制到 17.7—27.7 千米 / 小时,极大的限制了车辆的快速流通。此外,城区绝大多数道路上 个规划设计的重要考虑范围,塑造一个高效、可持续的“垂直城市”。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高密度城市的高协同性和复合性。对于高密度 城市里交通系统的协同性和复合性,公共交与私人交通有着不同的特点,协同效应也有不同的表现。 各种交通流无序混合——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等不同速度的交通流都水平铺展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人车分流和

比较适合摩托车这类小体积交通工具的停放,所以在河内老城区摩托车采取这两种停车方式的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成为河内人尤其是用地紧张 的老城区居民选择购买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加重了城区街道的负担,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更为困难,带来的其他 交通问题也更加严重。所以停车场的建设还需要更系统的规划和更大力度的建设。城市中心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要与道路网交通容量相协 调,积极推进城市中心区以外边缘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在公共汽车中心站配建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鼓励汽车使用者换乘公交进 入市区。这些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考虑的。 地往往在过程中发生增加和变化。其中作为构成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基本元素,步行系统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城市运动系统的构成。它使各种运动 路面狭窄和道路层次不清。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街道宽度一般都是 6-8 米,10-12 米的街道又会被密集的十字路口打断:在老城区平均每 形式转换成为可能,并强化了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而具有河内特色的摩托车系统在尺度行为模式上与步行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非公 50-100 米就出现十字路口,行车速度也随之被限制到 17.7—27.7 千米 / 小时,极大的限制了车辆的快速流通。此外,城区绝大多数道路上 共交通的协同效应更多表现在街道尺度上,在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和相应附加价值。 各种交通流无序混合——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等不同速度的交通流都水平铺展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人车分流和 地往往在过程中发生增加和变化。其中作为构成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基本元素,步行系统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城市运动系统的构成。它使各种运动 在这次“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基地位于距离河内市中心 17 公里的新园区中,它面向的人群也不单是周边地区的农民人口,而是要同时 立体交通组织来缓解交通压力。由于摩托车小巧灵活的特点能很好的适应路面狭窄、人车无序混合的城区路况,所以越来越多的河内人选择摩 形式转换成为可能,并强化了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而具有河内特色的摩托车系统在尺度行为模式上与步行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非公 吸引老城区甚至河内之外的人口。我们必须考虑新区的人口来源和城市结构,以便由此确定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方向。 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成为摩托车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又从客观上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完善。 共交通的协同效应更多表现在街道尺度上,在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和相应附加价值。 对于吸引城市居民迁移,关键是如何发扬他们富于活力的老街区的场所精神,让以老街区特色的商住混合为最主要经济商业模式的老城区 路网密度两极化。在老城区路网密度极高,但又有上述严重的问题,外加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承载量过大,无法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在这次“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基地位于距离河内市中心 17 公里的新园区中,它面向的人群也不单是周边地区的农民人口,而是要同时 居民能够在新区得以延续和改善。老城区的街道系统是河内市区中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他的协同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路与周边 而在郊区和农村,路网密度很低,只有不到 1 千米 / 平方千米,远远低于 5-6 千米 / 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这使得市区与郊区和农村的交通转 吸引老城区甚至河内之外的人口。我们必须考虑新区的人口来源和城市结构,以便由此确定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方向。 店铺的结合使其成为居民街区休憩场所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将道路作为商业场所,同时道路上的交通人流可以随时转换为商业活动的参与者。 换不畅,郊区和农村的可达性差。 对于吸引城市居民迁移,关键是如何发扬他们富于活力的老街区的场所精神,让以老街区特色的商住混合为最主要经济商业模式的老城区 这种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是很多老城区居民赖以生存的,而这恰恰也是老城区的街道尺度和交通模式的产物。所以在新区交 公交系统不完善。河内的地铁系统尚在规划和建设阶段,目前只有一条地铁在建,地铁系统尚未形成体系。而目前最普遍的公共汽车则受 居民能够在新区得以延续和改善。老城区的街道系统是河内市区中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他的协同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路与周边 地往往在过程中发生增加和变化。其中作为构成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基本元素,步行系统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城市运动系统的构成。它使各种运动 通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老城区街道尺度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街道尺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通畅、步行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周边土地的 限于路面状况、路网密度等基础设施问题,道路覆盖率较低,在城市中心区仅有 0.5 千米 / 平方千米,远不能满足河内人的出行需求。此外, 地往往在过程中发生增加和变化。其中作为构成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基本元素,步行系统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城市运动系统的构成。它使各种运动 店铺的结合使其成为居民街区休憩场所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将道路作为商业场所,同时道路上的交通人流可以随时转换为商业活动的参与者。 形式转换成为可能,并强化了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而具有河内特色的摩托车系统在尺度行为模式上与步行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非公 使用及其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原有尺度和活动的同时兼顾公共交通的建设,尽量减少城市对汽车和摩托车的依赖程度,增强个城市不同部分的 公交站点的设置密度也偏小,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差,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河内居民中,有近一半人不愿坐公共汽车的原因是因为站点离 形式转换成为可能,并强化了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而具有河内特色的摩托车系统在尺度行为模式上与步行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非公 这种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是很多老城区居民赖以生存的,而这恰恰也是老城区的街道尺度和交通模式的产物。所以在新区交 共交通的协同效应更多表现在街道尺度上,在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和相应附加价值。 可达性,改善城市的空间品质。 目的地太远,还需长时间步行。 共交通的协同效应更多表现在街道尺度上,在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和相应附加价值。 通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老城区街道尺度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街道尺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通畅、步行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周边土地的 在这次“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基地位于距离河内市中心 17 公里的新园区中,它面向的人群也不单是周边地区的农民人口,而是要同时 对于接纳乡村居民迁移,则要考虑城市与农业及其产业链的衔接和融合。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街区居住模式,我们发现在很多居民在 Tube 在这次“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基地位于距离河内市中心 17 公里的新园区中,它面向的人群也不单是周边地区的农民人口,而是要同时 使用及其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原有尺度和活动的同时兼顾公共交通的建设,尽量减少城市对汽车和摩托车的依赖程度,增强个城市不同部分的 吸引老城区甚至河内之外的人口。我们必须考虑新区的人口来源和城市结构,以便由此确定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方向。 house 的上层开辟了绿化空间和景观平台,这在新区中可以与农业产业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种植销售方式。此外结合香港的立体交通设计, 1.3 对于设计目标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思考 吸引老城区甚至河内之外的人口。我们必须考虑新区的人口来源和城市结构,以便由此确定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方向。 可达性,改善城市的空间品质。 对于吸引城市居民迁移,关键是如何发扬他们富于活力的老街区的场所精神,让以老街区特色的商住混合为最主要经济商业模式的老城区 其特点之一就是行人空中步道形成了系统,连续穿越商业裙房、各中转大厅,并与城市主要交通站点相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地的界限有意弱 上述由交通基础设施引发的问题制约着河内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提高,降低了城市运转的效率,而我们在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应该将其纳入整 对于吸引城市居民迁移,关键是如何发扬他们富于活力的老街区的场所精神,让以老街区特色的商住混合为最主要经济商业模式的老城区 对于接纳乡村居民迁移,则要考虑城市与农业及其产业链的衔接和融合。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街区居住模式,我们发现在很多居民在 Tube 居民能够在新区得以延续和改善。老城区的街道系统是河内市区中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他的协同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路与周边 化并融为一体。同时天桥步行系统使高层楼宇呈现层叠状态,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而且由于二层天桥步行系统的建立,增加了商业建筑的 个规划设计的重要考虑范围,塑造一个高效、可持续的“垂直城市”。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高密度城市的高协同性和复合性。对于高密度 居民能够在新区得以延续和改善。老城区的街道系统是河内市区中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他的协同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路与周边 house 的上层开辟了绿化空间和景观平台,这在新区中可以与农业产业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种植销售方式。此外结合香港的立体交通设计, 店铺的结合使其成为居民街区休憩场所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将道路作为商业场所,同时道路上的交通人流可以随时转换为商业活动的参与者。 临街面,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此购物和休闲,增加了楼宇的商业价值。我们也可将立体步行系统引入,使建筑更加 multi-layered, 城市里交通系统的协同性和复合性,公共交与私人交通有着不同的特点,协同效应也有不同的表现。 店铺的结合使其成为居民街区休憩场所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将道路作为商业场所,同时道路上的交通人流可以随时转换为商业活动的参与者。 其特点之一就是行人空中步道形成了系统,连续穿越商业裙房、各中转大厅,并与城市主要交通站点相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地的界限有意弱 这种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是很多老城区居民赖以生存的,而这恰恰也是老城区的街道尺度和交通模式的产物。所以在新区交 结合上面的立体农业的种植和销售体系,增加其二层以上空间的商业价值。 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结构有着重大作用。从功能上看,站点作为核心吸引客流的基点和线路联系的节点,兼 这种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是很多老城区居民赖以生存的,而这恰恰也是老城区的街道尺度和交通模式的产物。所以在新区交 化并融为一体。同时天桥步行系统使高层楼宇呈现层叠状态,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而且由于二层天桥步行系统的建立,增加了商业建筑的 通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老城区街道尺度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街道尺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通畅、步行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周边土地的 具了节点和场所的双重属性。其中节点的属性反映了车站的交通功能,起着客流通过的作用;而场所的特性反映了公共空间属性与开发功能, 通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老城区街道尺度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街道尺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通畅、步行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周边土地的 临街面,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此购物和休闲,增加了楼宇的商业价值。我们也可将立体步行系统引入,使建筑更加 multi-layered, 使用及其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原有尺度和活动的同时兼顾公共交通的建设,尽量减少城市对汽车和摩托车的依赖程度,增强个城市不同部分的 2.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 它属于一个设施集中,功能多样的开放空间的区域,能与其他公共空间发生联系。公共交通强调可达性和目的地,弱化线路和行驶过程。所以 使用及其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原有尺度和活动的同时兼顾公共交通的建设,尽量减少城市对汽车和摩托车的依赖程度,增强个城市不同部分的 结合上面的立体农业的种植和销售体系,增加其二层以上空间的商业价值。 可达性,改善城市的空间品质。 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医疗保健中心和学校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以外针对个别已经初步开发的新城区有零星分布,这 公共交通的协同效应表现为城市尺度上的导向作用,使站点周边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创造附加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 可达性,改善城市的空间品质。 对于接纳乡村居民迁移,则要考虑城市与农业及其产业链的衔接和融合。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街区居住模式,我们发现在很多居民在 Tube 种设施现状不能很好的满足乡村居民对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需求。通过将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分布进行叠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河内总体的 非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等)与公共交通不同,强调的更多是路线和行驶过程,在连续的交通流中蕴含商业、活动潜力,目的 对于接纳乡村居民迁移,则要考虑城市与农业及其产业链的衔接和融合。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街区居住模式,我们发现在很多居民在 Tube house 的上层开辟了绿化空间和景观平台,这在新区中可以与农业产业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种植销售方式。此外结合香港的立体交通设计,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也有相同的趋势,都是集中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之外很难形成一定密度和体系。 2.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 house 的上层开辟了绿化空间和景观平台,这在新区中可以与农业产业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种植销售方式。此外结合香港的立体交通设计, 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医疗保健中心和学校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以外针对个别已经初步开发的新城区有零星分布,这 其特点之一就是行人空中步道形成了系统,连续穿越商业裙房、各中转大厅,并与城市主要交通站点相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地的界限有意弱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河内政府在 2030 年规划中对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发展计划:到 2030 年在河内每个区域都建立相应的医疗 地往往在过程中发生增加和变化。其中作为构成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基本元素,步行系统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城市运动系统的构成。它使各种运动 其特点之一就是行人空中步道形成了系统,连续穿越商业裙房、各中转大厅,并与城市主要交通站点相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地的界限有意弱 种设施现状不能很好的满足乡村居民对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需求。通过将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分布进行叠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河内总体的 化并融为一体。同时天桥步行系统使高层楼宇呈现层叠状态,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而且由于二层天桥步行系统的建立,增加了商业建筑的 中心,在核心区建立以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具有一定辐射半径的医疗服务区域。但反观其他基础设施,河内政府并未给出明确规划,我认为应该 形式转换成为可能,并强化了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而具有河内特色的摩托车系统在尺度行为模式上与步行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非公 化并融为一体。同时天桥步行系统使高层楼宇呈现层叠状态,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而且由于二层天桥步行系统的建立,增加了商业建筑的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也有相同的趋势,都是集中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之外很难形成一定密度和体系。 临街面,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此购物和休闲,增加了楼宇的商业价值。我们也可将立体步行系统引入,使建筑更加 multi-layered, 给与和卫生基础设施一样的重视,在发展新城区,开发新产业园区的同时,跟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形成完善的体系,成为吸引人口迁徙的 共交通的协同效应更多表现在街道尺度上,在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和相应附加价值。 临街面,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此购物和休闲,增加了楼宇的商业价值。我们也可将立体步行系统引入,使建筑更加 multi-layered,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河内政府在 2030 年规划中对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发展计划:到 2030 年在河内每个区域都建立相应的医疗 结合上面的立体农业的种植和销售体系,增加其二层以上空间的商业价值。 积极因素。 在这次“垂直城市”的设计中,基地位于距离河内市中心 17 公里的新园区中,它面向的人群也不单是周边地区的农民人口,而是要同时 结合上面的立体农业的种植和销售体系,增加其二层以上空间的商业价值。 中心,在核心区建立以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具有一定辐射半径的医疗服务区域。但反观其他基础设施,河内政府并未给出明确规划,我认为应该 吸引老城区甚至河内之外的人口。我们必须考虑新区的人口来源和城市结构,以便由此确定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方向。 给与和卫生基础设施一样的重视,在发展新城区,开发新产业园区的同时,跟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形成完善的体系,成为吸引人口迁徙的 2.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 对于吸引城市居民迁移,关键是如何发扬他们富于活力的老街区的场所精神,让以老街区特色的商住混合为最主要经济商业模式的老城区 积极因素。 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医疗保健中心和学校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以外针对个别已经初步开发的新城区有零星分布,这 2.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 居民能够在新区得以延续和改善。老城区的街道系统是河内市区中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他的协同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路与周边 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医疗保健中心和学校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以外针对个别已经初步开发的新城区有零星分布,这 种设施现状不能很好的满足乡村居民对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需求。通过将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分布进行叠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河内总体的 店铺的结合使其成为居民街区休憩场所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将道路作为商业场所,同时道路上的交通人流可以随时转换为商业活动的参与者。 种设施现状不能很好的满足乡村居民对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需求。通过将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分布进行叠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河内总体的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也有相同的趋势,都是集中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之外很难形成一定密度和体系。 这种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是很多老城区居民赖以生存的,而这恰恰也是老城区的街道尺度和交通模式的产物。所以在新区交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也有相同的趋势,都是集中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之外很难形成一定密度和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河内政府在 2030 年规划中对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发展计划:到 2030 年在河内每个区域都建立相应的医疗 通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老城区街道尺度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街道尺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通畅、步行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周边土地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河内政府在 2030 年规划中对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发展计划:到 2030 年在河内每个区域都建立相应的医疗 中心,在核心区建立以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具有一定辐射半径的医疗服务区域。但反观其他基础设施,河内政府并未给出明确规划,我认为应该 使用及其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原有尺度和活动的同时兼顾公共交通的建设,尽量减少城市对汽车和摩托车的依赖程度,增强个城市不同部分的 中心,在核心区建立以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具有一定辐射半径的医疗服务区域。但反观其他基础设施,河内政府并未给出明确规划,我认为应该 给与和卫生基础设施一样的重视,在发展新城区,开发新产业园区的同时,跟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形成完善的体系,成为吸引人口迁徙的 可达性,改善城市的空间品质。 给与和卫生基础设施一样的重视,在发展新城区,开发新产业园区的同时,跟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形成完善的体系,成为吸引人口迁徙的 积极因素。 对于接纳乡村居民迁移,则要考虑城市与农业及其产业链的衔接和融合。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街区居住模式,我们发现在很多居民在 Tube 积极因素。 house 的上层开辟了绿化空间和景观平台,这在新区中可以与农业产业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种植销售方式。此外结合香港的立体交通设计, 其特点之一就是行人空中步道形成了系统,连续穿越商业裙房、各中转大厅,并与城市主要交通站点相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地的界限有意弱 化并融为一体。同时天桥步行系统使高层楼宇呈现层叠状态,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而且由于二层天桥步行系统的建立,增加了商业建筑的 临街面,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此购物和休闲,增加了楼宇的商业价值。我们也可将立体步行系统引入,使建筑更加 multi-layered, 结合上面的立体农业的种植和销售体系,增加其二层以上空间的商业价值。

2.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

通过走访调查,河内的医疗保健中心和学校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以外针对个别已经初步开发的新城区有零星分布,这 种设施现状不能很好的满足乡村居民对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需求。通过将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分布进行叠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河内总体的 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也有相同的趋势,都是集中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二环路之外很难形成一定密度和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河内政府在 2030 年规划中对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发展计划:到 2030 年在河内每个区域都建立相应的医疗 中心,在核心区建立以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具有一定辐射半径的医疗服务区域。但反观其他基础设施,河内政府并未给出明确规划,我认为应该 给与和卫生基础设施一样的重视,在发展新城区,开发新产业园区的同时,跟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形成完善的体系,成为吸引人口迁徙的 积极因素。

42


Traffic Infrastructure 交通基础设施 Transportation Mode 交通模式

河内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摩托车出行,占到总比例的 62%,其次是自行车,而相比之下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也是河内最大的交通特征。 Motorbike takes up the most portion of all typ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bicycle comes to the second. Meanwhile, automobile and bus are the least used ones. In a word, motorbikes are the most popular and characteristic vehicle in Hanoi and even Vietnam.

河内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在近 10 年都有着飞快的增长,相比之下,汽车的增 长则显得平稳而缓慢,且在总量上远远不如 摩托车。 Vehicles in Hanoi have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especially the mount of motorcycle,which cause serious traffic problems in the city.

Transportation Mode 交通模式图 43

The Increasing Of Vehicles 交通工具快速增长 44


Traffic Infrastructure 交通基础设施 Automobile Parking Mode 停车模式 河内汽车停放方式有三种:停车场停车、绿地停车和环岛停车。但总体来说停车场地十分匮乏。 There are three main ways for automobile parking in Hanoi, but generally speaking parking lots are far from enough.

车场停车

停车场停车、绿地停车和环岛停车是河 内主要停车方式,但无法满足河内人的 停车需求。 These three ways for parking are the main parking ways in Hanoi, which can not meet the parking needs.

公园停车

停车场 公园停车 公园绿地 环岛停车 Parking Distribution 停车场地分布 45

Three Ways Of Parking 三种主要停车方式 46


为了增加停车量,在老城区自发的形成了两 种停车方式:街边停车和半下沉车库停车。 由于两者的场地大小和容量都十分有限,适 合摩托车这类小体积交通工具的停放,所以 在河内老城区摩托车采取这两种停车方式的 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成为河内人尤其是用地 紧张的老城区居民购买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 工具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加重了城区街道的 负担,使得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更为困难。 In order to meet the parking need, here comes two more ways of parking, which are fit for motor parking. It not only bacomes the reason for Hanoi people to buy motors but also bring more burden to the streets.

除了场地停车,河内还有两种自发的停车方 式:街边停车和半下沉车库停车。 Besides parking lots, there are two more ways of parking in Hanoi:1. parking on the streets and off the streets; 2. garages of the hotels and stores for automobile and motorcycle.

Parking On And Off The Streets 街边停车

Garage Parking 半下沉车库停车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图名 8 号) 47

48


Traffic Infrastructure 交通基础设施

Traffic Infrastructure 交通基础设施

Narrow Street Section And Mixed Traffic Flow 路面狭窄和定义不清

Synergy Of Traffic Infrastructure 协同效应

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街道宽度一般都是 6-8 米,10-12 米的街道又会被密集的十字路口打断:在老城区平均每 50-100 米就出现十字路口,行车 速度也随之被限制到 17.7—27.7 千米 / 小时,极大的限制了车辆的快速流通。此外,城区绝大多数道路上各种交通流无序混合——各种不同速度 的交通流都水平铺展在狭窄的道路上,没有必要的人车分流来缓解交通压力。由于摩托车小巧灵活的特点能很好的适应路面狭窄、人车无序混合 的城区路况,所以成为摩托车激增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又从客观上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完善。 The quality of the road is inadequate, the width of roads in old quater have limited width to 6-8 metrers,and the old streets with width of 12-18 meters have too many crossings which caue conflicts. Moreover, mixed tarffic flow with diferent speeds has been bring out seriousconflicts and reducing the road and street capacities.

交通和公共绿地的协同效应 公园绿地不仅是休憩场所,同时也为在周围活动的人流 提供停车场所。 Parks and green spaces are not only recreational spaces but can also provide space for parking.

交通和街区商业生活的协同效应 道路上的公共活动(休憩、聊天)以及道路上的商业活 动(移动小贩、街旁店铺的延伸) Recreation activities and business can occour on the streets bring synergy effects.

Diferent Traffic Flows 不同交通流混合 49

Synergy Efeects 协同效应 50


Traffic Infrastructure 交通设施 Inefficie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不完善的公交系统 河内目前只有一条地铁在建,地铁系统尚未形成体系。而目前最普遍的公共汽车的道路覆盖率较低,在城市中心区仅有 0.5 千米 / 平方千米,远 不能满足河内人的出行需求。此外,公交站点的设置密度也偏小,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差。 Hanoi just has the public bus now. However, efficiency are not brought into play due to th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and to inappropriate transport vehicles, and the density of the bus routes is only 0.5km/km2, which can not meet the needs.

公共汽车系统受限于路面状况、路网密 度等基础设施问题,道路覆盖率较低。 调查显示河内居民中有近一半人不愿坐 公共汽车的原因是因为站点离目的地太 远,还需长时间步行。 The number of routes is not enough, and the routes do not well connect to others, so they are inconvenient. Structure Of Transportation In Hanoi In 1995 And 2005

Bus System 公交系统图 51

Slow Bus System Development 公交系统缓慢发展 52


Traffic Infrastructure 交通基础设施 Urban Population Strategy 城市人口交通策略

对于吸引城市居民迁移,关键是如何发扬他们富于活力的老街区的场所精神,让以老 街区特色的商住混合为最主要经济商业模式的老城区居民能够在新区得以延续和改善。老 城区的街道系统是河内市区中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他的协同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道路与周边店铺的结合使其成为居民街区休憩场所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将道路作为商 业场所,同时道路上的交通人流可以随时转换为商业活动的参与者。这种协同效应所带来 的经济价值和空间价值是很多老城区居民赖以生存的,而这恰恰也是老城区的街道尺度和 交通模式的产物。所以在新区交通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老城区街道尺度所产生的协同效 应,街道尺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通畅、步行者的舒适程度以及周边土地的使用 及其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原有尺度和活动的同时兼顾公共交通的建设,尽量减少城市对汽 车和摩托车的依赖程度,增强个城市不同部分的可达性,改善城市的空间品质。

考虑老城区街道尺度与协同效应的密切关 系,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通畅以及 周边商业的经济效益。 Take the dimension of old streets into consideration.

Urban Population 城市人口

Urban Structure 城区结构 53

可以通过完善公交系统如引入 BRT,增加电 动车站点和充电站来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 和清洁能源出行。 Develop public traffic system such as BRT and electrombile.

New Traffic Mode 新交通模式分析 54


Traffic Infrastructure 交通基础设施 Urban Population Strategy 城市人口交通策略

对于接纳乡村居民迁移,则要考虑城市与农业及其产业链的衔接和融合。通过走访调 查河内的街区居住模式,我们发现在很多居民在 Tubehouse 的上层开辟了绿化空间和景 观平台,这在新区中可以与农业产业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种植销售方式。此外结合香港的 立体交通设计,其特点之一就是行人空中步道形成了系统,连续穿越商业裙房、各中转大厅, 并与城市主要交通站点相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地的界限有意弱化并融为一体。同时天桥 步行系统使高层楼宇呈现层叠状态,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而且由于二层天桥步行系统 的建立,增加了商业建筑的临街面,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此购物和休闲,增加了 楼宇的商业价值。我们也可将立体步行系统引入,使建筑更加 multi-layered,结合上面 的立体农业的种植和销售体系,增加其二层以上空间的商业价值。

我们发现在很多居民在 Tube house 的上层 开辟了绿化空间和景观平台,这在新区中可 以与农业产业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种植销售 方式,同时将立体步行系统引入,立体农业 的种植和销售体系相结合,增加其二层以上 空间的商业价值。

Rural Population 乡村人口

Rural Structure 城区结构 55

New Traffic Mode 新交通模式分析 56


Medical Infrastructure 医疗设施 Healthcare Center Distribution 医疗中心分布 河内的医疗保健中心和学校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不能很好的满足乡村居民对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需求。 There are three main ways for automobile parking in Hanoi, but generally speaking parking lots are far from enough.

河内政府在计划到 2030 年在河内每个 区域都建立相应的医疗中心,在核心区 建立以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具有一定辐射 半径的医疗服务区域。 The government plan to establish healthcare centers in every district of Hanoi.

HEALTHCARE CENTER INNER CITY

Current Situation 分布现状 57

Future Plan 未来规划 58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about the urban form expansion and Urban Energy Recycle 垂直城市——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 张博文 ZhangBowen 080388

59

60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摘 要: 本 文 从 河 内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城 市 形 态 扩 张 入 手, 讨 论 其 城 市 化 进 程 所 产 生 的 能 源 环 境 问 题。 试 图 以 原 位 城 市 化 (In-situ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urbanization) 的概念入手揭示其与之相伴的食品,资源运输产生的能源环境问题并对原味城市化过程的聚落吞噬现象所造成的社会附加问题

摘 要: 本 文 从 河 内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城 市 形 态 扩 张 入 手, 讨 论 其 城 市 化 进 程 所 产 生 的 能 源 环 境 问 题。 试 图 以 原 位 城 市 化 (In-situ 进行指出。提出了由水平相扩张的城市化进程是造成河内城市能源环境矛盾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同时,着重对绿色基础设施对污染问题的缓冲 urbanization) 的概念入手揭示其与之相伴的食品,资源运输产生的能源环境问题并对原味城市化过程的聚落吞噬现象所造成的社会附加问题 摘 要: 本 文 从 河 内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城 市 形 态 扩 张 入 手, 讨 论 其 城 市 化 进 程 所 产 生 的 能 源 环 境 问 题。 试 图 以 原 位 城 市 化 (In-situ 作用以及能源消耗模式与废物回收模式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进行指出。提出了由水平相扩张的城市化进程是造成河内城市能源环境矛盾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同时,着重对绿色基础设施对污染问题的缓冲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urbanization) 的概念入手揭示其与之相伴的食品,资源运输产生的能源环境问题并对原味城市化过程的聚落吞噬现象所造成的社会附加问题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化进程,河内,原味城市化,能源,环境,聚落 作用以及能源消耗模式与废物回收模式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进行指出。提出了由水平相扩张的城市化进程是造成河内城市能源环境矛盾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同时,着重对绿色基础设施对污染问题的缓冲 正文: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化进程,河内,原味城市化,能源,环境,聚落 摘 要: 本 文 从 河 内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城 市 形 态 扩 张 入 手, 讨 论 其 城 市 化 进 程 所 产 生 的 能 源 环 境 问 题。 试 图 以 原 位 城 市 化 (In-situ 作用以及能源消耗模式与废物回收模式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河内,从一个水边的王朝发展成一个国际都市的历程。像年轮一样,仍然可以从当今的卫星图中看到踪迹。我们很好奇,一个城市的形态 正文: urbanization)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化进程,河内,原味城市化,能源,环境,聚落 (urban form), 的概念入手揭示其与之相伴的食品,资源运输产生的能源环境问题并对原味城市化过程的聚落吞噬现象所造成的社会附加问题 人口密度 (urban/population density) 以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的变化中是否可以解读出一个城市的环境,能 河内,从一个水边的王朝发展成一个国际都市的历程。像年轮一样,仍然可以从当今的卫星图中看到踪迹。我们很好奇,一个城市的形态 进行指出。提出了由水平相扩张的城市化进程是造成河内城市能源环境矛盾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同时,着重对绿色基础设施对污染问题的缓冲 正文: 源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 DNA。我们试图从这些城市指标的分析中找到定义城市的关键要素,并探讨这些关键要素是否有重组出更佳的城市 (urban form), 人口密度 (urban/population density) 以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的变化中是否可以解读出一个城市的环境,能 作用以及能源消耗模式与废物回收模式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河内,从一个水边的王朝发展成一个国际都市的历程。像年轮一样,仍然可以从当今的卫星图中看到踪迹。我们很好奇,一个城市的形态 模型的可能。 源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 DNA。我们试图从这些城市指标的分析中找到定义城市的关键要素,并探讨这些关键要素是否有重组出更佳的城市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化进程,河内,原味城市化,能源,环境,聚落 (urban form), 人口密度 (urban/population density) 以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的变化中是否可以解读出一个城市的环境,能 模型的可能。 一,城市形态扩张的矛盾 Vertical 正文: City 垂直城市——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源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 DNA。我们试图从这些城市指标的分析中找到定义城市的关键要素,并探讨这些关键要素是否有重组出更佳的城市 一,城市形态扩张的矛盾 河内,从一个水边的王朝发展成一个国际都市的历程。像年轮一样,仍然可以从当今的卫星图中看到踪迹。我们很好奇,一个城市的形态 模型的可能。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越南实行全方位经济开放政策 (Doi Moi) 之后,国家放宽了对农村土地城市化政策的控制,河内的城市化进程也随 (urban form), 人口密度 (urban/population 以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 的变化中是否可以解读出一个城市的环境,能 之高涨起来。随着河内对工业开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耕转化成以工业和居住为主的其他用地。部分农民也抓住了工业化的时机,放弃农业 从 20 世纪 90 (Doi Moi) 一,城市形态扩张的矛盾 本文 从年代初,越南实行全方位经济开放政策 河内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城 市density) 形态扩张 入 手, 讨 论之后,国家放宽了对农村土地城市化政策的控制,河内的城市化进程也随 其 城 市 化(infrastructure) 进程所产生的能 源 环 境 问 题。 试 图 以 原 位 城 市 化 (In-situ 摘 要: 源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 DNA。我们试图从这些城市指标的分析中找到定义城市的关键要素,并探讨这些关键要素是否有重组出更佳的城市 活动成为工厂工人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集体农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衰落,农耕地逐渐减少。不过,这时的土地转化更多的是经济刺 之高涨起来。随着河内对工业开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耕转化成以工业和居住为主的其他用地。部分农民也抓住了工业化的时机,放弃农业 urbanization) 的概念入手揭示其与之相伴的食品,资源运输产生的能源环境问题并对原味城市化过程的聚落吞噬现象所造成的社会附加问题 模型的可能。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越南实行全方位经济开放政策 (Doi Moi) 之后,国家放宽了对农村土地城市化政策的控制,河内的城市化进程也随 激所造成的,许多农民受到了这种政策和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农耕。 活动成为工厂工人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集体农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衰落,农耕地逐渐减少。不过,这时的土地转化更多的是经济刺 进行指出。提出了由水平相扩张的城市化进程是造成河内城市能源环境矛盾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同时,着重对绿色基础设施对污染问题的缓冲 之高涨起来。随着河内对工业开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耕转化成以工业和居住为主的其他用地。部分农民也抓住了工业化的时机,放弃农业 到了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虽然投身工业成为工人等低技工人的经济利益减少,但政府对于工业和房地产的开发力度持续增强,国家开 激所造成的,许多农民受到了这种政策和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农耕。 一,城市形态扩张的矛盾 作用以及能源消耗模式与废物回收模式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活动成为工厂工人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集体农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衰落,农耕地逐渐减少。不过,这时的土地转化更多的是经济刺 始大范围的从事农村低价收购并高价变卖的土地交易活动而从中获利。如此,大量农民因此失去了农地而只有微薄的土地补偿金。他们一部分 到了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虽然投身工业成为工人等低技工人的经济利益减少,但政府对于工业和房地产的开发力度持续增强,国家开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化进程,河内,原味城市化,能源,环境,聚落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越南实行全方位经济开放政策 (Doi Moi) 之后,国家放宽了对农村土地城市化政策的控制,河内的城市化进程也随 激所造成的,许多农民受到了这种政策和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农耕。 人依然从事农业,而另一部分则变成城市的低收入打工群体。社会的贫富矛盾进一步加剧。 始大范围的从事农村低价收购并高价变卖的土地交易活动而从中获利。如此,大量农民因此失去了农地而只有微薄的土地补偿金。他们一部分 正文: 之高涨起来。随着河内对工业开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耕转化成以工业和居住为主的其他用地。部分农民也抓住了工业化的时机,放弃农业 到了 20 世纪末和 21urbanization) 世纪初,虽然投身工业成为工人等低技工人的经济利益减少,但政府对于工业和房地产的开发力度持续增强,国家开 A. 原位城市化 (In-situ 人依然从事农业,而另一部分则变成城市的低收入打工群体。社会的贫富矛盾进一步加剧。 河内,从一个水边的王朝发展成一个国际都市的历程。像年轮一样,仍然可以从当今的卫星图中看到踪迹。我们很好奇,一个城市的形态 活动成为工厂工人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集体农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衰落,农耕地逐渐减少。不过,这时的土地转化更多的是经济刺 始大范围的从事农村低价收购并高价变卖的土地交易活动而从中获利。如此,大量农民因此失去了农地而只有微薄的土地补偿金。他们一部分 这一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用地矛盾上,而这一农业工业用地的矛盾和妥协,在城市的形态扩张中清晰的表现出来。在对于河内 10 年 A. 原位城市化 (urban form), (In-situ 人口密度urbanization) (urban/population density) 以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的变化中是否可以解读出一个城市的环境,能 激所造成的,许多农民受到了这种政策和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农耕。 人依然从事农业,而另一部分则变成城市的低收入打工群体。社会的贫富矛盾进一步加剧。 内用地资料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定性地看到城市用地逐渐包围农业用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被称为原位城市化(In-situ 这一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用地矛盾上,而这一农业工业用地的矛盾和妥协,在城市的形态扩张中清晰的表现出来。在对于河内 10 年 源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 DNA。我们试图从这些城市指标的分析中找到定义城市的关键要素,并探讨这些关键要素是否有重组出更佳的城市 到了 20 世纪末和 21urbanization) 世纪初,虽然投身工业成为工人等低技工人的经济利益减少,但政府对于工业和房地产的开发力度持续增强,国家开 A. 原位城市化 (In-situ urbanization)(1) 的跳跃式城市化进程。所谓原位城市化,即在城市边缘的聚落直接被城市其他用地包围而失去其维持其生存下去的必要耕 内用地资料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定性地看到城市用地逐渐包围农业用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被称为原位城市化(In-situ 模型的可能。 始大范围的从事农村低价收购并高价变卖的土地交易活动而从中获利。如此,大量农民因此失去了农地而只有微薄的土地补偿金。他们一部分 这一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用地矛盾上,而这一农业工业用地的矛盾和妥协,在城市的形态扩张中清晰的表现出来。在对于河内 10 年 地和资源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形态中,我们看到大量本是农村的聚落被城市空间包围的现象,而真正的城市化占较少的部分。这种原位城市化 urbanization)(1) 的跳跃式城市化进程。所谓原位城市化,即在城市边缘的聚落直接被城市其他用地包围而失去其维持其生存下去的必要耕 一,城市形态扩张的矛盾 人依然从事农业,而另一部分则变成城市的低收入打工群体。社会的贫富矛盾进一步加剧。 内用地资料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定性地看到城市用地逐渐包围农业用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被称为原位城市化(In-situ 的危害在于,切断了原位人们的生活来源和生存方式并迫使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劳工的产生。同时,由于被包围的农村聚落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 地和资源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形态中,我们看到大量本是农村的聚落被城市空间包围的现象,而真正的城市化占较少的部分。这种原位城市化 A. 原位城市化 (In-situ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1) 的跳跃式城市化进程。所谓原位城市化,即在城市边缘的聚落直接被城市其他用地包围而失去其维持其生存下去的必要耕 而环境恶化,是滋生犯罪的温床。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的危害在于,切断了原位人们的生活来源和生存方式并迫使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劳工的产生。同时,由于被包围的农村聚落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越南实行全方位经济开放政策 (Doi Moi) 之后,国家放宽了对农村土地城市化政策的控制,河内的城市化进程也随 这一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用地矛盾上,而这一农业工业用地的矛盾和妥协,在城市的形态扩张中清晰的表现出来。在对于河内 10 年 地和资源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形态中,我们看到大量本是农村的聚落被城市空间包围的现象,而真正的城市化占较少的部分。这种原位城市化 B. 食品与资源运程(Food miles) 的增加 而环境恶化,是滋生犯罪的温床。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之高涨起来。随着河内对工业开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耕转化成以工业和居住为主的其他用地。部分农民也抓住了工业化的时机,放弃农业 内用地资料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定性地看到城市用地逐渐包围农业用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被称为原位城市化(In-situ 的危害在于,切断了原位人们的生活来源和生存方式并迫使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劳工的产生。同时,由于被包围的农村聚落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 城市的核心虽然不断扩张,但城市边界却是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城市密度依据区域的不同而浮动很大。河内大都市区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B. 食品与资源运程(Food miles) 的增加 活动成为工厂工人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集体农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衰落,农耕地逐渐减少。不过,这时的土地转化更多的是经济刺 urbanization)(1) 而环境恶化,是滋生犯罪的温床。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密度可达 35000 人的跳跃式城市化进程。所谓原位城市化,即在城市边缘的聚落直接被城市其他用地包围而失去其维持其生存下去的必要耕 / 平方公里 (2),而河内大都市的人口平均密度却只有 1900 人 / 平方公里 (3)。在城市扩张的边界,城市密度很低,并呈 城市的核心虽然不断扩张,但城市边界却是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城市密度依据区域的不同而浮动很大。河内大都市区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激所造成的,许多农民受到了这种政策和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农耕。 地和资源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形态中,我们看到大量本是农村的聚落被城市空间包围的现象,而真正的城市化占较少的部分。这种原位城市化 B. 食品与资源运程(Food miles) 的增加 现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并存的状态。由于,河内的垂直方向的房屋高度相对较稳定,这种不均衡的密度分布则主要是由于水平向的城市延伸所导 密度可达 35000 人 / 平方公里 (2),而河内大都市的人口平均密度却只有 1900 人 / 平方公里 (3)。在城市扩张的边界,城市密度很低,并呈 到了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虽然投身工业成为工人等低技工人的经济利益减少,但政府对于工业和房地产的开发力度持续增强,国家开 的危害在于,切断了原位人们的生活来源和生存方式并迫使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劳工的产生。同时,由于被包围的农村聚落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 城市的核心虽然不断扩张,但城市边界却是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城市密度依据区域的不同而浮动很大。河内大都市区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致的。 现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并存的状态。由于,河内的垂直方向的房屋高度相对较稳定,这种不均衡的密度分布则主要是由于水平向的城市延伸所导 始大范围的从事农村低价收购并高价变卖的土地交易活动而从中获利。如此,大量农民因此失去了农地而只有微薄的土地补偿金。他们一部分 而环境恶化,是滋生犯罪的温床。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密度可达 35000 人 / 平方公里 (2),而河内大都市的人口平均密度却只有 1900 人 / 平方公里 (3)。在城市扩张的边界,城市密度很低,并呈 水平向的城市扩张带来了道路的扩张, 基础设施人均使用密度的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直接表现出来的便是交通问题和食品运输问题。 致的。 人依然从事农业,而另一部分则变成城市的低收入打工群体。社会的贫富矛盾进一步加剧。 B. miles) 的增加 基础设施人均使用密度的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直接表现出来的便是交通问题和食品运输问题。 现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并存的状态。由于,河内的垂直方向的房屋高度相对较稳定,这种不均衡的密度分布则主要是由于水平向的城市延伸所导 河内每日有大量的城乡交通流动,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而交通的流动又是主要由资源和食品的运输所造成的。随着城市 水平向的城市扩张带来了道路的扩张, A. 食品与资源运程(Food 原位城市化 (In-situ urbanization) 城市的核心虽然不断扩张,但城市边界却是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城市密度依据区域的不同而浮动很大。河内大都市区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致的。 的扩张有效的农耕逐渐地远离市中心,食品的供给因此增加了很多运输成本,食品价格也逐渐增高。在能源的供给方面,由于要增加大量的基 河内每日有大量的城乡交通流动,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而交通的流动又是主要由资源和食品的运输所造成的。随着城市 这一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用地矛盾上,而这一农业工业用地的矛盾和妥协,在城市的形态扩张中清晰的表现出来。在对于河内 10 年 密度可达 35000 人 / 平方公里 (2),而河内大都市的人口平均密度却只有 1900 人 / 平方公里 (3)。在城市扩张的边界,城市密度很低,并呈 水平向的城市扩张带来了道路的扩张, 基础设施人均使用密度的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直接表现出来的便是交通问题和食品运输问题。 础设施管线来解决不同区域的能源供应便导致人均基础设施占有量降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合理能源分配和消耗的两大 的扩张有效的农耕逐渐地远离市中心,食品的供给因此增加了很多运输成本,食品价格也逐渐增高。在能源的供给方面,由于要增加大量的基 内用地资料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定性地看到城市用地逐渐包围农业用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被称为原位城市化(In-situ 现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并存的状态。由于,河内的垂直方向的房屋高度相对较稳定,这种不均衡的密度分布则主要是由于水平向的城市延伸所导 河内每日有大量的城乡交通流动,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而交通的流动又是主要由资源和食品的运输所造成的。随着城市 主要因素。 础设施管线来解决不同区域的能源供应便导致人均基础设施占有量降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合理能源分配和消耗的两大 urbanization)(1) 的跳跃式城市化进程。所谓原位城市化,即在城市边缘的聚落直接被城市其他用地包围而失去其维持其生存下去的必要耕 致的。 的扩张有效的农耕逐渐地远离市中心,食品的供给因此增加了很多运输成本,食品价格也逐渐增高。在能源的供给方面,由于要增加大量的基 C. 聚落的吞噬 主要因素。 地和资源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形态中,我们看到大量本是农村的聚落被城市空间包围的现象,而真正的城市化占较少的部分。这种原位城市化 水平向的城市扩张带来了道路的扩张,基础设施人均使用密度的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直接表现出来的便是交通问题和食品运输问题。 础设施管线来解决不同区域的能源供应便导致人均基础设施占有量降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合理能源分配和消耗的两大 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就是传统聚落的吞噬。在河内最著名的传统街区得以成功的保存和再利用,是河内非常具有活力的地方。在二环和 C. 聚落的吞噬 的危害在于,切断了原位人们的生活来源和生存方式并迫使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劳工的产生。同时,由于被包围的农村聚落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 河内每日有大量的城乡交通流动,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而交通的流动又是主要由资源和食品的运输所造成的。随着城市 主要因素。 三环之间 20 年代末改建的大量新管式住宅(New tube house) 因为其自我建造的(self-help housing)(4) 建造模式而极富多样性。但是在 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就是传统聚落的吞噬。在河内最著名的传统街区得以成功的保存和再利用,是河内非常具有活力的地方。在二环和 而环境恶化,是滋生犯罪的温床。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的扩张有效的农耕逐渐地远离市中心,食品的供给因此增加了很多运输成本,食品价格也逐渐增高。在能源的供给方面,由于要增加大量的基 C. 聚落的吞噬 三环和三环以外的新开发区域则出现了金融区而主要以现代化的高层和房地产所取代。在三环内部的老住宅无法满足人的居住需求的时候,当 三环之间 20 年代末改建的大量新管式住宅(New tube house) 因为其自我建造的(self-help housing)(4) 建造模式而极富多样性。但是在 B. 食品与资源运程(Food miles) 的增加 础设施管线来解决不同区域的能源供应便导致人均基础设施占有量降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合理能源分配和消耗的两大 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就是传统聚落的吞噬。在河内最著名的传统街区得以成功的保存和再利用,是河内非常具有活力的地方。在二环和 代的住宅模式便取而代之。原有的城郊的村镇的聚落完全消失,或局部残存。残存的村镇里人的生活模式,与传统农作大不相同,而是改为服 三环和三环以外的新开发区域则出现了金融区而主要以现代化的高层和房地产所取代。在三环内部的老住宅无法满足人的居住需求的时候,当 城市的核心虽然不断扩张,但城市边界却是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城市密度依据区域的不同而浮动很大。河内大都市区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主要因素。 三环之间 20 年代末改建的大量新管式住宅(New tube house) 因为其自我建造的(self-help housing)(4) 建造模式而极富多样性。但是在 务于城市经济产业的小型农业,手工业等。由此看来,这些城市中的聚落的当代价值需要被合理的挖掘,是有可能以一种服务城市的立场生存 代的住宅模式便取而代之。原有的城郊的村镇的聚落完全消失,或局部残存。残存的村镇里人的生活模式,与传统农作大不相同,而是改为服 密度可达 35000 人 / 平方公里 (2),而河内大都市的人口平均密度却只有 1900 人 / 平方公里 (3)。在城市扩张的边界,城市密度很低,并呈 C. 聚落的吞噬 三环和三环以外的新开发区域则出现了金融区而主要以现代化的高层和房地产所取代。在三环内部的老住宅无法满足人的居住需求的时候,当 并发展起来的。 务于城市经济产业的小型农业,手工业等。由此看来,这些城市中的聚落的当代价值需要被合理的挖掘,是有可能以一种服务城市的立场生存 现城市用地农业用地并存的状态。由于,河内的垂直方向的房屋高度相对较稳定,这种不均衡的密度分布则主要是由于水平向的城市延伸所导 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就是传统聚落的吞噬。在河内最著名的传统街区得以成功的保存和再利用,是河内非常具有活力的地方。在二环和 代的住宅模式便取而代之。原有的城郊的村镇的聚落完全消失,或局部残存。残存的村镇里人的生活模式,与传统农作大不相同,而是改为服 并发展起来的。 二,能源与废物的不闭合链环 致的。 三环之间 20 年代末改建的大量新管式住宅(New tube house) 因为其自我建造的(self-help housing)(4) 建造模式而极富多样性。但是在 务于城市经济产业的小型农业,手工业等。由此看来,这些城市中的聚落的当代价值需要被合理的挖掘,是有可能以一种服务城市的立场生存 二,能源与废物的不闭合链环 水平向的城市扩张带来了道路的扩张, 基础设施人均使用密度的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直接表现出来的便是交通问题和食品运输问题。 三环和三环以外的新开发区域则出现了金融区而主要以现代化的高层和房地产所取代。在三环内部的老住宅无法满足人的居住需求的时候,当 并发展起来的。 河内的能源的产生与运输与废物的运输,消耗和转化以同样耗能的代价维持着城市的运作。 河内每日有大量的城乡交通流动,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而交通的流动又是主要由资源和食品的运输所造成的。随着城市 代的住宅模式便取而代之。原有的城郊的村镇的聚落完全消失,或局部残存。残存的村镇里人的生活模式,与传统农作大不相同,而是改为服 A. 绿色基础设施与污染的失衡 河内的能源的产生与运输与废物的运输,消耗和转化以同样耗能的代价维持着城市的运作。 二,能源与废物的不闭合链环 的扩张有效的农耕逐渐地远离市中心,食品的供给因此增加了很多运输成本,食品价格也逐渐增高。在能源的供给方面,由于要增加大量的基 务于城市经济产业的小型农业,手工业等。由此看来,这些城市中的聚落的当代价值需要被合理的挖掘,是有可能以一种服务城市的立场生存 作为一个急速扩张的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在急速的消耗,像一个短跑选手一样不遗余力的消耗能量。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 A. 绿色基础设施与污染的失衡 础设施管线来解决不同区域的能源供应便导致人均基础设施占有量降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合理能源分配和消耗的两大 并发展起来的。 河内的能源的产生与运输与废物的运输,消耗和转化以同样耗能的代价维持着城市的运作。 一个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能源的急速消耗和能源消耗模式的转变。跟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一样,河内正在经历着燃料转化和电气化的过程。在燃 作为一个急速扩张的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在急速的消耗,像一个短跑选手一样不遗余力的消耗能量。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 主要因素。 A. 绿色基础设施与污染的失衡 一个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能源的急速消耗和能源消耗模式的转变。跟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一样,河内正在经历着燃料转化和电气化的过程。在燃 二,能源与废物的不闭合链环 C. 聚落的吞噬 作为一个急速扩张的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在急速的消耗,像一个短跑选手一样不遗余力的消耗能量。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 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就是传统聚落的吞噬。在河内最著名的传统街区得以成功的保存和再利用,是河内非常具有活力的地方。在二环和 61 河内的能源的产生与运输与废物的运输,消耗和转化以同样耗能的代价维持着城市的运作。 一个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能源的急速消耗和能源消耗模式的转变。跟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一样,河内正在经历着燃料转化和电气化的过程。在燃 三环之间 20 年代末改建的大量新管式住宅(New tube house) 因为其自我建造的(self-help housing)(4) 建造模式而极富多样性。但是在 A. 绿色基础设施与污染的失衡 三环和三环以外的新开发区域则出现了金融区而主要以现代化的高层和房地产所取代。在三环内部的老住宅无法满足人的居住需求的时候,当

河内每日有大量的城乡交通流动,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而交通的流动又是主要由资源和食品的运输所造成的。随着城市 的扩张有效的农耕逐渐地远离市中心,食品的供给因此增加了很多运输成本,食品价格也逐渐增高。在能源的供给方面,由于要增加大量的基 础设施管线来解决不同区域的能源供应便导致人均基础设施占有量降低。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合理能源分配和消耗的两大 主要因素。 料逐渐转化成生物燃料的同时,也在大力的提高电气化的程度。与能源消耗相伴随的就是污染问题。以空气污染为例,城市 60% 空气污染来 C. 聚落的吞噬 源于粉尘,而粉尘又主要是由于车辆,工厂,工地和家庭燃料所造成的 (5)。污染源的层级跨越了小到个人达到产业,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威胁 料逐渐转化成生物燃料的同时,也在大力的提高电气化的程度。与能源消耗相伴随的就是污染问题。以空气污染为例,城市 60% 空气污染来 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就是传统聚落的吞噬。在河内最著名的传统街区得以成功的保存和再利用,是河内非常具有活力的地方。在二环和 。而河内非系统性的或是,欠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发展远没有平衡产业和家庭的污染速率。在城市当中的绿地设施主要分为公园,城市 源于粉尘,而粉尘又主要是由于车辆,工厂,工地和家庭燃料所造成的 (5)。污染源的层级跨越了小到个人达到产业,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威胁 三环之间 20 年代末改建的大量新管式住宅(New tube house) 因为其自我建造的(self-help housing)(4) 建造模式而极富多样性。但是在 料逐渐转化成生物燃料的同时,也在大力的提高电气化的程度。与能源消耗相伴随的就是污染问题。以空气污染为例,城市 60% 空气污染来 农业和未定义城市绿地三种。而这三种绿地都没有形成足够的体系而起到缓解空气污染的作用。在河内城市绿地的主要分布是沿湖与河分布, 。而河内非系统性的或是,欠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发展远没有平衡产业和家庭的污染速率。在城市当中的绿地设施主要分为公园,城市 三环和三环以外的新开发区域则出现了金融区而主要以现代化的高层和房地产所取代。在三环内部的老住宅无法满足人的居住需求的时候,当 源于粉尘,而粉尘又主要是由于车辆,工厂,工地和家庭燃料所造成的 (5)。污染源的层级跨越了小到个人达到产业,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威胁 使绿地自然地成为湖或河的一部分。但由于三环内河内自然水面的分布零散,而周边绿地面积又由于老城区的结构没有空间延伸扩张而对环境 农业和未定义城市绿地三种。而这三种绿地都没有形成足够的体系而起到缓解空气污染的作用。在河内城市绿地的主要分布是沿湖与河分布, 代的住宅模式便取而代之。原有的城郊的村镇的聚落完全消失,或局部残存。残存的村镇里人的生活模式,与传统农作大不相同,而是改为服 。而河内非系统性的或是,欠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发展远没有平衡产业和家庭的污染速率。在城市当中的绿地设施主要分为公园,城市 的调节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河内并没有足够的城市公园的面积和规模,河内市区人均公园面积只有 1.5 平方米 / 人 (6),郊区人均公园面积 使绿地自然地成为湖或河的一部分。但由于三环内河内自然水面的分布零散,而周边绿地面积又由于老城区的结构没有空间延伸扩张而对环境 务于城市经济产业的小型农业,手工业等。由此看来,这些城市中的聚落的当代价值需要被合理的挖掘,是有可能以一种服务城市的立场生存 料逐渐转化成生物燃料的同时,也在大力的提高电气化的程度。与能源消耗相伴随的就是污染问题。以空气污染为例,城市 60% 空气污染来 农业和未定义城市绿地三种。而这三种绿地都没有形成足够的体系而起到缓解空气污染的作用。在河内城市绿地的主要分布是沿湖与河分布, 却只有 0.05 平方米 / 人 (7)。而且一半以上的河内人离公园过远。这当然也是由于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容积率均较高的原因,低层高密度的生 的调节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河内并没有足够的城市公园的面积和规模,河内市区人均公园面积只有 1.5 平方米 / 人 (6),郊区人均公园面积 并发展起来的。 源于粉尘,而粉尘又主要是由于车辆,工厂,工地和家庭燃料所造成的 (5)。污染源的层级跨越了小到个人达到产业,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威胁 使绿地自然地成为湖或河的一部分。但由于三环内河内自然水面的分布零散,而周边绿地面积又由于老城区的结构没有空间延伸扩张而对环境 存空间限制了大面积城市绿地的发展。河内需要新的绿色设施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老城区向新型可持续城区转化的案例中,斯德哥尔摩 却只有 0.05 平方米 / 人 (7)。而且一半以上的河内人离公园过远。这当然也是由于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容积率均较高的原因,低层高密度的生 二,能源与废物的不闭合链环 。而河内非系统性的或是,欠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发展远没有平衡产业和家庭的污染速率。在城市当中的绿地设施主要分为公园,城市 的调节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河内并没有足够的城市公园的面积和规模,河内市区人均公园面积只有 1.5 平方米 / 人 (6),郊区人均公园面积 最为突出,它利用屋顶农业,屋顶绿化,交通与绿化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存空间限制了大面积城市绿地的发展。河内需要新的绿色设施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老城区向新型可持续城区转化的案例中,斯德哥尔摩 农业和未定义城市绿地三种。而这三种绿地都没有形成足够的体系而起到缓解空气污染的作用。在河内城市绿地的主要分布是沿湖与河分布, 却只有 0.05 平方米 / 人 (7)。而且一半以上的河内人离公园过远。这当然也是由于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容积率均较高的原因,低层高密度的生 B. 能源消耗与废物回收的脱离 最为突出,它利用屋顶农业,屋顶绿化,交通与绿化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河内的能源的产生与运输与废物的运输,消耗和转化以同样耗能的代价维持着城市的运作。 使绿地自然地成为湖或河的一部分。但由于三环内河内自然水面的分布零散,而周边绿地面积又由于老城区的结构没有空间延伸扩张而对环境 存空间限制了大面积城市绿地的发展。河内需要新的绿色设施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老城区向新型可持续城区转化的案例中,斯德哥尔摩 河内的大力电气化进程已经使其城市 70% 以上的能源消耗变成电能。但河内自身的城市形态和结构却不能很好地实现能源消耗的集约。主 B. A. 能源消耗与废物回收的脱离 绿色基础设施与污染的失衡 的调节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河内并没有足够的城市公园的面积和规模,河内市区人均公园面积只有 1.5 平方米 / 人 (6),郊区人均公园面积 最为突出,它利用屋顶农业,屋顶绿化,交通与绿化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要从电网和电缆的分布情况来看,河内的所有电力供应来自于一个火力发电站和一个水电站,均位于河内的大都市区以外,电力运输的路程遥 河内的大力电气化进程已经使其城市 70% 以上的能源消耗变成电能。但河内自身的城市形态和结构却不能很好地实现能源消耗的集约。主 作为一个急速扩张的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在急速的消耗,像一个短跑选手一样不遗余力的消耗能量。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 却只有 0.05 平方米 / 人 (7)。而且一半以上的河内人离公园过远。这当然也是由于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容积率均较高的原因,低层高密度的生 B. 能源消耗与废物回收的脱离 远。但这种布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此电能的运输环节研究只要集中在下一级,即城市区域的电网分布。从电网分布图中看出,电网分 要从电网和电缆的分布情况来看,河内的所有电力供应来自于一个火力发电站和一个水电站,均位于河内的大都市区以外,电力运输的路程遥 一个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能源的急速消耗和能源消耗模式的转变。跟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一样,河内正在经历着燃料转化和电气化的过程。在燃 存空间限制了大面积城市绿地的发展。河内需要新的绿色设施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老城区向新型可持续城区转化的案例中,斯德哥尔摩 河内的大力电气化进程已经使其城市 70% 以上的能源消耗变成电能。但河内自身的城市形态和结构却不能很好地实现能源消耗的集约。主 布相对分散而不集中,这就导致电网的人均使用率不高。河内并没有实行基础设施与交通道路规划的统筹设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 远。但这种布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此电能的运输环节研究只要集中在下一级,即城市区域的电网分布。从电网分布图中看出,电网分 料逐渐转化成生物燃料的同时,也在大力的提高电气化的程度。与能源消耗相伴随的就是污染问题。以空气污染为例,城市 60% 空气污染来 最为突出,它利用屋顶农业,屋顶绿化,交通与绿化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要从电网和电缆的分布情况来看,河内的所有电力供应来自于一个火力发电站和一个水电站,均位于河内的大都市区以外,电力运输的路程遥 的空间发展模式造成的。从电力等级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村镇与城市的电气化程度相差不大,但距离很远,而村庄与村庄彼此,城市和村庄彼此 布相对分散而不集中,这就导致电网的人均使用率不高。河内并没有实行基础设施与交通道路规划的统筹设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 源于粉尘,而粉尘又主要是由于车辆,工厂,工地和家庭燃料所造成的 (5)。污染源的层级跨越了小到个人达到产业,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威胁 B. 能源消耗与废物回收的脱离 远。但这种布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此电能的运输环节研究只要集中在下一级,即城市区域的电网分布。从电网分布图中看出,电网分 间存在大面积的电力使用的空白。这是河内快速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新的城市化的模式需要被探讨。 的空间发展模式造成的。从电力等级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村镇与城市的电气化程度相差不大,但距离很远,而村庄与村庄彼此,城市和村庄彼此 。而河内非系统性的或是,欠缺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发展远没有平衡产业和家庭的污染速率。在城市当中的绿地设施主要分为公园,城市 河内的大力电气化进程已经使其城市 70% 以上的能源消耗变成电能。但河内自身的城市形态和结构却不能很好地实现能源消耗的集约。主 布相对分散而不集中,这就导致电网的人均使用率不高。河内并没有实行基础设施与交通道路规划的统筹设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 从河内的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中看出,固体废物的运输管理系统首先存在缺陷,老城区街道存在普遍的丢弃废物与就地焚烧垃 间存在大面积的电力使用的空白。这是河内快速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新的城市化的模式需要被探讨。 农业和未定义城市绿地三种。而这三种绿地都没有形成足够的体系而起到缓解空气污染的作用。在河内城市绿地的主要分布是沿湖与河分布, 要从电网和电缆的分布情况来看,河内的所有电力供应来自于一个火力发电站和一个水电站,均位于河内的大都市区以外,电力运输的路程遥 的空间发展模式造成的。从电力等级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村镇与城市的电气化程度相差不大,但距离很远,而村庄与村庄彼此,城市和村庄彼此 圾的现象,导致部分固体废物以个人的方式不可持续地以污染的形式再次进入城市当中。从河内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 从河内的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中看出,固体废物的运输管理系统首先存在缺陷,老城区街道存在普遍的丢弃废物与就地焚烧垃 使绿地自然地成为湖或河的一部分。但由于三环内河内自然水面的分布零散,而周边绿地面积又由于老城区的结构没有空间延伸扩张而对环境 远。但这种布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此电能的运输环节研究只要集中在下一级,即城市区域的电网分布。从电网分布图中看出,电网分 间存在大面积的电力使用的空白。这是河内快速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新的城市化的模式需要被探讨。 城市的废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主要由非正式的废物回收系统来解决,他们主要是城市郊区以及垃圾处理填埋场周边从事无机垃圾回收的自 圾的现象,导致部分固体废物以个人的方式不可持续地以污染的形式再次进入城市当中。从河内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 的调节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河内并没有足够的城市公园的面积和规模,河内市区人均公园面积只有 1.5 平方米 / 人 (6),郊区人均公园面积 布相对分散而不集中,这就导致电网的人均使用率不高。河内并没有实行基础设施与交通道路规划的统筹设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 从河内的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中看出,固体废物的运输管理系统首先存在缺陷,老城区街道存在普遍的丢弃废物与就地焚烧垃 发村落以及低收入的城市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垃圾堆放点,城市住家和大型的垃圾填埋处理厂三个层级进行着自主的垃圾分类工作,大大加 城市的废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主要由非正式的废物回收系统来解决,他们主要是城市郊区以及垃圾处理填埋场周边从事无机垃圾回收的自 却只有 0.05 平方米 / 人 (7)。而且一半以上的河内人离公园过远。这当然也是由于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容积率均较高的原因,低层高密度的生 的空间发展模式造成的。从电力等级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村镇与城市的电气化程度相差不大,但距离很远,而村庄与村庄彼此,城市和村庄彼此 圾的现象,导致部分固体废物以个人的方式不可持续地以污染的形式再次进入城市当中。从河内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 快了城市官方和私有的大型垃圾回收处理公司分类,处理回收有机垃圾的速度。是不可忽视的固体垃圾回收力量。然而,由于这些固体垃圾分 发村落以及低收入的城市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垃圾堆放点,城市住家和大型的垃圾填埋处理厂三个层级进行着自主的垃圾分类工作,大大加 存空间限制了大面积城市绿地的发展。河内需要新的绿色设施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老城区向新型可持续城区转化的案例中,斯德哥尔摩 间存在大面积的电力使用的空白。这是河内快速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新的城市化的模式需要被探讨。 城市的废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主要由非正式的废物回收系统来解决,他们主要是城市郊区以及垃圾处理填埋场周边从事无机垃圾回收的自 类者的非正式性,他们在市区和城郊往往会形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情况。在城市非正式固体垃圾堆放点也有损于城市卫生。因此,如何合理的 快了城市官方和私有的大型垃圾回收处理公司分类,处理回收有机垃圾的速度。是不可忽视的固体垃圾回收力量。然而,由于这些固体垃圾分 最为突出,它利用屋顶农业,屋顶绿化,交通与绿化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从河内的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中看出,固体废物的运输管理系统首先存在缺陷,老城区街道存在普遍的丢弃废物与就地焚烧垃 发村落以及低收入的城市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垃圾堆放点,城市住家和大型的垃圾填埋处理厂三个层级进行着自主的垃圾分类工作,大大加 集合和使用非正式垃圾回收者的力量,结合现有的贫富差距,城市低收入群体,农业转城市人口等社会问题利用和发展这股力量是之后的设计 类者的非正式性,他们在市区和城郊往往会形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情况。在城市非正式固体垃圾堆放点也有损于城市卫生。因此,如何合理的 B. 能源消耗与废物回收的脱离 圾的现象,导致部分固体废物以个人的方式不可持续地以污染的形式再次进入城市当中。从河内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 快了城市官方和私有的大型垃圾回收处理公司分类,处理回收有机垃圾的速度。是不可忽视的固体垃圾回收力量。然而,由于这些固体垃圾分 和研究中会集中探讨的。 集合和使用非正式垃圾回收者的力量,结合现有的贫富差距,城市低收入群体,农业转城市人口等社会问题利用和发展这股力量是之后的设计 河内的大力电气化进程已经使其城市 70% 以上的能源消耗变成电能。但河内自身的城市形态和结构却不能很好地实现能源消耗的集约。主 城市的废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主要由非正式的废物回收系统来解决,他们主要是城市郊区以及垃圾处理填埋场周边从事无机垃圾回收的自 类者的非正式性,他们在市区和城郊往往会形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情况。在城市非正式固体垃圾堆放点也有损于城市卫生。因此,如何合理的 结语: 能源,环境与城市空间矛盾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要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需要联系城市形态,城市密度等城市 和研究中会集中探讨的。 要从电网和电缆的分布情况来看,河内的所有电力供应来自于一个火力发电站和一个水电站,均位于河内的大都市区以外,电力运输的路程遥 发村落以及低收入的城市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垃圾堆放点,城市住家和大型的垃圾填埋处理厂三个层级进行着自主的垃圾分类工作,大大加 集合和使用非正式垃圾回收者的力量,结合现有的贫富差距,城市低收入群体,农业转城市人口等社会问题利用和发展这股力量是之后的设计 基本指标。从河内的污染,能源和垃圾问题上看,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结合。其中包含了能源与废物,废 结语: 能源,环境与城市空间矛盾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要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需要联系城市形态,城市密度等城市 远。但这种布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此电能的运输环节研究只要集中在下一级,即城市区域的电网分布。从电网分布图中看出,电网分 快了城市官方和私有的大型垃圾回收处理公司分类,处理回收有机垃圾的速度。是不可忽视的固体垃圾回收力量。然而,由于这些固体垃圾分 和研究中会集中探讨的。 水等能源循环的发展目标是否能够与城市的产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克服城市现存的资源能耗空间分布零散的弊端。 基本指标。从河内的污染,能源和垃圾问题上看,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结合。其中包含了能源与废物,废 布相对分散而不集中,这就导致电网的人均使用率不高。河内并没有实行基础设施与交通道路规划的统筹设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 类者的非正式性,他们在市区和城郊往往会形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情况。在城市非正式固体垃圾堆放点也有损于城市卫生。因此,如何合理的 结语: 能源,环境与城市空间矛盾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要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需要联系城市形态,城市密度等城市 水等能源循环的发展目标是否能够与城市的产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克服城市现存的资源能耗空间分布零散的弊端。 的空间发展模式造成的。从电力等级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村镇与城市的电气化程度相差不大,但距离很远,而村庄与村庄彼此,城市和村庄彼此 集合和使用非正式垃圾回收者的力量,结合现有的贫富差距,城市低收入群体,农业转城市人口等社会问题利用和发展这股力量是之后的设计 基本指标。从河内的污染,能源和垃圾问题上看,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结合。其中包含了能源与废物,废 间存在大面积的电力使用的空白。这是河内快速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新的城市化的模式需要被探讨。 和研究中会集中探讨的。 水等能源循环的发展目标是否能够与城市的产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克服城市现存的资源能耗空间分布零散的弊端。 从河内的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中看出,固体废物的运输管理系统首先存在缺陷,老城区街道存在普遍的丢弃废物与就地焚烧垃 结语: 能源,环境与城市空间矛盾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要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需要联系城市形态,城市密度等城市 圾的现象,导致部分固体废物以个人的方式不可持续地以污染的形式再次进入城市当中。从河内固体废物运输及处理系统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 基本指标。从河内的污染,能源和垃圾问题上看,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结合。其中包含了能源与废物,废 城市的废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离主要由非正式的废物回收系统来解决,他们主要是城市郊区以及垃圾处理填埋场周边从事无机垃圾回收的自 水等能源循环的发展目标是否能够与城市的产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克服城市现存的资源能耗空间分布零散的弊端。 发村落以及低收入的城市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垃圾堆放点,城市住家和大型的垃圾填埋处理厂三个层级进行着自主的垃圾分类工作,大大加 快了城市官方和私有的大型垃圾回收处理公司分类,处理回收有机垃圾的速度。是不可忽视的固体垃圾回收力量。然而,由于这些固体垃圾分 类者的非正式性,他们在市区和城郊往往会形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情况。在城市非正式固体垃圾堆放点也有损于城市卫生。因此,如何合理的 集合和使用非正式垃圾回收者的力量,结合现有的贫富差距,城市低收入群体,农业转城市人口等社会问题利用和发展这股力量是之后的设计 和研究中会集中探讨的。 结语: 能源,环境与城市空间矛盾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要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需要联系城市形态,城市密度等城市 基本指标。从河内的污染,能源和垃圾问题上看,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结合。其中包含了能源与废物,废 水等能源循环的发展目标是否能够与城市的产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克服城市现存的资源能耗空间分布零散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Sustainable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P155 参考文献: (2)(3)Facing the urban transition Hanoi: recent urban planning issues and initiatives, (1) Sustainable Low-Carbon City in Development in Chin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P155 Danielle Labb, center urbanization cutural 参考文献: society, p123 (2)(3)Facing the urban transition in Hanoi: recent urban planning issues and initiatives, Danielle Labb, center urbanization cutural (1) P155 (4) Sustainable society, p123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P125 (2)(3)Facing theenergy urban transition Hanoi: recent urban planning issues and initiatives, Labb, center urbanization cutural (5) Sustainable Survey on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in Vietnam, Part 1 The analysis using the results ofquestionnaire survey in (4) Low-Carbon City in Development in buildings Chin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P125 Danielle 参考文献: society, p123 2006 Vietnam (5) by Survey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Vietnam, Part 1 The analysis using the results ofquestionnaire survey in (1) Sustainable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P125 P155 (4) by Institute ThuyVuong Le PHAN, HimshiYOSHINO 2006 VietnamofVietnam, (2)(3)Facing the urban consumption transition in Hanoi: recent urban planning issues and initiatives, Danielle Labb, center urbanization cutural (5) Survey on energ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Vietnam, Part 1world The analysis using the results ofquestionnaire survey in (6)(7)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Hanoi, techinical bulletin no.32, the vegetable center, P34~P35 Institute ofVietnam, ThuyVuong Le PHAN, HimshiYOSHINO society, p123 2006 by Vietnam (6)(7)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Hanoi, techinical bulletin no.32, the world vegetable center, P34~P35 (4) Sustainable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P125 Institute ofVietnam, ThuyVuong Le PHAN, HimshiYOSHINO 62no.32,Part (5) Surveyand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Vietnam, The analysis using the results ofquestionnaire survey in (6)(7)Urban Peri-Urban agriculture Hanoi, techinical bulletin the 1world vegetable center, P34~P35 2006 by Vietnam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关于城市形态扩张与城市能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The Urban Form Expansion 城市形态扩张 The study focused on how the change of urban form along with other urban features like urban densites, is likely to have affacts on the agricultural land , urban landuse and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which respectively actively acts on urban food distribution, urban economy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we took it to further steps to investigate how these features could become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that guide a better urban life.

the conflicts between urban landuse and agricultural land 城市生长示意

Sattilite view of Urban Hanoi 河内城区卫星图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传统聚落的消失

The Expasion of the city core 城市生长示意 63

64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The Urban Form Expansion 城市形态扩张 We took it to the next step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anoi, wh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so stressed that the diminishing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green space is largely been ignored, with also the historical settlements in and around the city(including old quarter tube house, and outer city new tube house) are be e n attac ke d by n e w u r ban blocks development. This dramatic situation pose major threats on both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conflicts between agricultural land and urban landuse, and the diminishing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the face of rapid urbanization demonstrates major correlations between food production,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urban economy. Thus, the three elements representing such conflicts could be extracted as crucial urban elements that dramatically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o shape the urban life.

Agricultural land 农业用地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传统聚落 Urban block 城市高层街区 65

Three pillars of urban structure 城市的三大元素

Agricultural land 农业用地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传统聚落 Urban block 城市高层街区 66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anoi 河内现状


MAJOR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ELECTRIFICATION Process

4,322

PUBLIC transportation

Solid Waste

system Transportation The number one cause of air pollution in Hano is industrial activities. From GREEN ENERGY utilization

VEHICLES AND theFACTORIES, mappingTWO of current air pollution area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we saw Energy MAJOR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al zones and the Process air quality. ELECTRIFICATION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4,322

Solid Waste

The number one cause of air pollution in Hano is industrial activities. From the mapping of current air pollution area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we saw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al zones and the air quality.

Vehicles

Incernation

REDISTRIBUTION of small recycleing enterprices

seh

1,0

Vehicles

99

Hou

A research into vehicle types composition shows motorbike took about 62% Air pollution , one major phenomenon of inbalanced city 污染背后的能源真相 99

old

of the cities vehicles. And compared to other vehicles like cars, motorbikes created more pollutants and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n closer at the city's industrialthe clusters distributiontraffic shows the direct both city's and pollution. Investigating into all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in Hanoi, air pollution issuesAcorrelation arelookbetween involved in the location of factories and air pollution zone. The air Hous

A research into vehicle types composition shows motorbike took about 62% of the cities vehicles. And compared to other vehicles like cars, motorbikes created more pollutants and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n both the city's traffic and pollution.

ehol

d

00

e ag in rb ato Ga cern In

1,8

1,8

00

e ag in rb ato Ga cern In

6%

ion Construct

1,817

Industry

1,407

k

Constructi

Bric

ust

ry

466

use

ho

ld

6,6 65

ion

rnat

Ince

338

Industry

,869

1,407

cles

Energy

REDISTRIBUTION of Factories

Dust 43%

Motor

1,0

Vehicles

99

Hou

35%

try

1,0

22%

Vehicles 9 of small recycleing 9enterprices REDISTRIBUTION

Incernation

Gas

Hou

Diesel

seh

1,8 00

e ag in rb ato Ga cern In

old

00

e ag in rb ato Ga cern In

1,8

Constructi

on

34% SO2

k try

466

us

eh

ol

on

rnati Ince

338

d

Veh ic

les

1,86

9

65

8

les

9

6,6

35

Veh ic

1,86

I nd

us

d

on rnati

Ince

338

try us

44% 65

Bric Ho

ol

REDISTRIBUTION of Factories

Energy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CO 城市污染源比例示意

54%

45%

46%

REDISTRIBUTION of Factories

Energy

Motor

GREEN ENERGY utilization

HC 54%

54% Pollution AirPB Dust 43%

Air Pollution

67

6,6

eh

8

Ind

466 us

REDISTRIBUTION of Factories

HC 54%

k Ho

35

62% Motorbike

GREEN ENERGY utilization

1%

35%

22%

Gas

Diesel

porportional share of different REDISTRIBUTION of Factories 不同车辆的污染物排放量

Illustrated different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不同空气污染源图例 68

les

9

on

ati Incern

338

HC 54%

45%

Bric

34% SO2

Vehic

1,86

CO 54%

on

CO 54%

ld

We took a further step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REDISTRIBUTION of Factories

1,817

Industry

1,407

1,817

Constructi

Industry

1,407

60% Dust

60% Dust

ho

Among all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dust pollution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the causes of dust pollution are mainly five commen urban activities in Hanoi, which is vehicle activities, household activities, garbage incernatio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factories.

河内摩托车的使用率 incernation are part of the discussion of urban waste management issues. Other causes like construction activites,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again vehicle activities touch upon road system and city zoning.

6% CO2

6% CO2

use

causes and discovered the major causes of pollution, i.e., industrial 62% activities, vehicle activities and household activities, are all involved in Motorbike the issue of energy utilization. And also household activities and garbage incernation are part of the discussion of urban waste management issues. causes and discovered the major causes of pollution, i.e., industrial ENERGY utilization Other causes like construction activites,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again activities, vehicle activities and household activities, are all involved in GREEN the share of people using motorcycles vehicle activities touch upon road system and city zoning. the issue of energy utilization. And also household activities and garbage

old

seh

e

ho ld 35 Solid Waste 8 Veh However, the polluted area and the Incernation REDISTRIBUTION of small recycleing enterprices icl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not s Among all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dustlocation pollution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necessarily matched. The exception Mapping of air pollution 空气污染区域 could five be caused by local topography the causes of dust pollution are mainly commen urban activities Air Pollution and weather issue. And also adjacency in Hanoi, which is vehicle activities,to green household 1,86 space could activities, also reduce air garbage n o pollution level. 9 ati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factories. rnincernation, e c In 38 3We Energybetween these took a further step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1%

6,6

Solid Waste

46%

us

Ho

65

ELECTRIFICATION Process PB 54%

4,322

Ho

60% Du

34% SO2

Our first atempt in disclosing the issue of air pollution, is to research 358 into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and to see how these cause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other important urban issues.

compact. With some factories located in the city and some major industrial clusters just on the outskirt, the inner city suffers the most. In addition, heavy vehicle activities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pollution of the downtown area where no factories but heavy traffic is located.

Our first atempt in disclosing the issue of air pollution, is to research ELECTRIFICATION Process Industrial cluster 工业聚集区into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and to see how these cause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other important urban issues. Urban landuse 城市用地 us

4,322 44%

Investigating into all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in Hanoi, air GREEN ENERGY utilization pollution issues are involved in almost every aspects of current and futur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cluding fuel switching, waste management and so The worst polluted area is the inner city, on. where streets and blocks are the most

I nd

62% Motorbike

e

466

Energy

k

HC 54%

466

Energy

Hous

Brick

Bric

REDISTRIBUTION of Factories

45%

1,

Vehicles

Industry

CO 54% GREEN ENERGY utilization

Investigating into all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in Hanoi, air pollution issues are involved in almost every aspects of current and futur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cluding fuel switching, waste management and so on. 1,407

system Transportation 34% SO2

PUBLIC transportation

4,322

A closer look at the city's industrial clusters distribution shows the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factories and air pollution zone. The air 6% pollution zones are distributed in and around Hanoi metropolitan with the center located at the inner city and some parts near the upper flow of red CO2 river.

COMPLEX URBAN HANOI

PUBLIC transportation

GREEN ENERGY utilization

There are major three levels of offic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tations : household, transit points and landfills. The offical waste disposal companies would send truck to collect solid waste from different transit points and then transport it to landfills with garbage processing equqipment i n t h e p e r i - u r b a n a r e a s . H o w e v e r, VEHICLES AND FACTORIES, TWO an informal form oCAUSES f g aOF rb ging MAJOR AIRaPOLLUTION collec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individuals collecting in-organic solid waste from household, transit points AIR POLLUTION, REFLECTION of A and landfills andHANOI then transpor t to COMPLEX URBAN recyling villages.

A research into vehicle types composition shows motorbike took about 62% of the cities vehicles. And compared to other vehicles like cars, motorbikes created more pollutants and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in both the city's traffic and pollution.

on

Vehi

REDISTRIBUTION of small recycleing enterprices

The number one cause of air pollution in Hano is industrial activities. From the mapping of current air pollution area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we saw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al zones and the air quality.

60% AIR Dust POLLUTION, REFLECTION of A

Ind

Ho

1,817

pollution zones are distributed in and around Hanoi metropolitan with the almost every aspects of current and futur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cluding fuel switching, center located at the inner waste city and some parts near the upper flow of red CO2 river. A closer look at the city's industrial clusters distribution shows the direct management and so on. 60% Dust Our first atempt in disclosing the issue of air pollution, is to research into the causescorrelation of air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factories and air pollution zone. The air 6% pollution zones are distributed in and around Hanoi metropolitan with the 34% SO2 pollution and to see how these cause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other important urban issues. center located at the inner city and some parts near the upper flow of red CO2 Among all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dust pollution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the causes of dust river. pollution are mainly five commen urban activities in Hanoi, which is vehicle activities, household 35 8 activities, garbage incernatio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factories. Air Pollution 1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cernation

1,0

45% 44% PB 54% Dust 43% Motor

46% 35% Gas


Solid Waste

ing Materials 10-15% Metal plastic paper

<1% Medical waste

SOLID WASTE, A GROWING "MOUNTAIN" IN THE OUTSKIRTS

Transported to Villages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2nd

Solid Waste Managemenr Process 垂直城市

Ring

80-95% Recycling

Road

5-10% Dumping

The daily solid waste production is an astounishing 6.5 million kilograms. A major question when you walk in the inner city would be where would the garbage go. There are some but not many garbage cans along the streets. The narrow streets and busy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treets also prevents easy disposal of garbage. To solve the question, we first investigated into the distribution of solid waste disposal stations in and around the city.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3rd Ring Road

Flow of materials the location of the waste disposal stations and urban area could be seen.

collecti

Especially, there are two garbage disposal stations around the inner Hanoi which are of the most importance in reducing garbage in the city. One is Nam Sun landfill, the other is URENSCO Landfill. Although the route to the Nam Sun landfill in the further north is relatively long, it remains the largest landfill in the city that handles great deal amount of solid waste of the city on a daily basis.

The daily solid waste production is an astounishing 6.5 million kilograms. A major collecting Transfer Dumping landfills question whenatyou walk stations in the inner city would be at where would the garbage go. collecting Transfer but stations Dumping at landfills There areatsome not many garbage cans along the streets. The narrow streets and busy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treets also prevents easy disposal of garbage. To solve the question, we first investigated into G the distribution AR B A G E DofI Ssolidwaste POSAL DISPOSAL disposal stations in and around the city.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SYSTEMS of HANOI of the waste disposal stations and urban area could be seen. Especially, there informal waste pickers specialized recycling villages arestations two garbageDumping disposal stations waste around the inner specialized Hanoi which are of villages the most collecting at Transfer at landfills informal pickers recycling There are major three levels of offic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tations :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 importance in reducing garbage in the city. One ishousehold, Nam Sun landfill, the other is transit points and landfills. URENSCO Landfill.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 The offical waste disposal companies would send truck to collect solid Although the route to the Nam Sun landfill in the further north is relatively long, it waste from different transit points and then transport it to landfills with remains the largest landfill in the city that handles great deal amount solid garbage processing equqipment of in the peri-urban areas.However, an informal form of garbaging collec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waste of the city on a daily basis. recycling villages informal waste specialized pickers

d te

Solid Waste

10-15% Metal plastic paper

A Closer look at the inner city(next page) shows the proximity of the inner city and the landfill and possible routes of garbage transportation. And also how the recycling villages get their source of solid waste from the city.

Solid

6.5 million kg Solid waste per day

1kg Solid waste per person per day

Waste Production

Landfills 垃圾填埋场 Urban landuse 城市用地

UPDATE 95% Fermentation process Names of the landfill Transported to Landfill

Distribution of waste management station 固体垃圾处理中心

<4% Fertilizer

<1% Directly disposed and burned garbage

2nd

95% Fermentation process

10-15% Metal plastic paper

85-90% Remaining Materials

An interesting fact is there is also this secondary garbage disposal units in Hanoi, that is considered as informal waste management industries. They are mainly consisted of small recycling villages which took in reusable materials from the inner city such as metal, paper and plastic and recycled them. Their distribution is mainly aroung the major landfills and also in relatively close proximity with the inner city.

individuals collecting in-organic solid waste from household, transit points and landfills and then transport to recyling villages.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

85-90% Remaining Materials

Diagram of daily solid waste production

Solid Waste

Road

10-1 Meta plast pape

<1% Medical waste

95% Fermentation process

85-90% RemainTransported ing to Landfill Solid MateriWaste als

Ring

<4% Fertilizer

Transported to Landfill

3rd Ring Road

<4% Fertilizer

Transported to Villages 80-95% Recycling

10-15% Metal plastic paper

2nd

<1% Medical waste

<1% Medical waste

2nd

collecting at Transfer stations

5-10% Dumping

collecting at Transfer stations

Dumping at landfills

Dumping at landfills

Flow of materials

Ring

Ring

80-95% Recycling

Transported to Villages

80-95% Recycling

informal waste pickers

informal waste pickers

3rd Ring Road

specialized recycling villages

There are major three levels of offic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tations : household, transit points and landfills.

3rd Ring Road

The offical waste disposal companies would send truck to collect solid waste from different transit pointsLandfills and then transport it to landfills with garbage processing equqipment in the peri-urban Recycling villages areas.However, an informal form of garbaging collec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Urban individuals collecting in-organic solid wasteLanduse from household, transit points Route villages. of formal waste disposal and landfills and then transport to recyling

5-10% Dumping

5-10% Dumping

There are major three levels of offic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tations : household, transit points and landfills. The offical waste disposal companies would send truck to collect solid waste from different transit points and then transport it to landfills with garbage processing equqipment in the peri-urban areas. However, an informal form of garbaging collec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individuals collecting in-organic solid waste from household, transit points and landfills and then transport to recyling villages.

specialized recycling villages

collecting at Transfer stations Dumping at landfills informal waste pickers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

Flow of materials

Road

Road

GARBAGE DISPOSAL DISPOSAL SYSTEMS of HANOI

Transported to Villages

specialized recycling villages

Solid waste disposal system

Route of informal waste disposal

95% Fermentation process

Flow of Material in solid waste 固体垃圾的物质分离示意 1kg Solid waste per person per day

Flow of materials 6.5 million kg Solid waste per day

85-9 Rem ing Mate als

69

Solid waste managment system 固体垃圾分配系统 85-90% Solid Waste

Remaining Materials 10-15% Metal

Transported to Landfill

Formal and informal distribution of solid waste 河内城区两种固体垃圾分布方式示意

<4% Fertilizer

95% Fermentation process 95% Fermentation process

<1% Medical waste

70


URBANIS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defining a city's development stage. With the above mentioned air pollution problem, it can be seen that a cleaner and more efficient energy comsumption pattern could shape the infrastructure. The major focus of our study is the process of electrification and the

F r o m t h e s t u d y, w e s e e t h e m a j o rsituation of fuel switching. We are interested in how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ource of energy use and what is the d i f f e r e n c e of 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differ future trend. patter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From the study, we see the major differe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s the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 In thepatter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is the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 In the area monthly electricity is the largest, while in the rural area the urban area monthly electricity is theurban utilization of keresene is the largest indicating a lower efficiency. Coal is la rge s t, while in the rura l a re a thealso used in the rural areas, with the almost equal amount of LPG. utilization of keresene is the largest indicating a lower efficiency. Coal is also used in the rural areas, with the almost equal amount of LPG.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defining a city's development stage. With the above mentioned air pollution problem, it can be seen that a cleaner and more efficient energy comsumption pattern could shape the infrastructure.

1.3

From the study, we see the major differe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is the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 In the urban area monthly electricity is the largest, while in the rural area the utilization of keresene is the largest indicating a lower efficiency. Coal is also used in the rural areas, with the almost equal amount of LPG.

HANOI

Coal

0.4 Urban Rural

Keresene

LPG

Electricity

We took a closer look at the level of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within the city.We mapped the residential houses of different areas and 0.4 the saturation of color represent their level of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with the saturated0.1red being the Urban highest. The inner city's old quarter with its type ofRural traditional tube house is most intense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area.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commercial 0.2 area with 0.4 streets and hotels, the electricity infrastructure in the most dense. The new city 0.5 Keresene areas with some detached still using sameUTILIZATION porportion of and coal LEVEL of LEVEL ELECTRICITY ofhouse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IN IN 0.8 and the gener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lower. 4 0 4 8 12 16 16 12 8

LPG

The major focus of our study is the process of electrific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fuel switching. We are interested in how urban and rural areas differ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ource of energy use and what is the future trend.

1.3

0.2

HANOI

Japan

We took a closer We looktook at the a closer level of look electricity at the level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 within the utilization city. within the city. We mapped the residential We mapped houses the residential of different houses areas of and different the saturation areas and the saturation of color represent of their color level represent of electricity their level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 with theutilization saturatedwith red the saturated red being the highest.being The inner the highest. city's old The quarter inner with city'sits oldtype quarter of traditional with its type of traditional tube house is most tubeintense house electricity is most intense utilization electricity area. Located utilization in area. the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area with downtown commercial area with streets commercial and hotels, streets the electricity and hotels, the electricity infrastructure in the infrastructure most dense.inThe the new mostcity dense. areas The with new some city detached areas with some detached house still using same houseporportion still using of same Keresene porportion and coal of Keresene and the and general coal and the general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is lower. consumption is lower.

Electric distribution system Biomass 河内电力系统

20

10

0

10

20

30

40

Hanoi

Ho Chi Minh

India Indonesia

16

12

8

4

8

12

16

China

20

30

40

Thailand

Vietnam

30

20

10

Ho Chi Minh

Level of electricityLevel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the area of old quarter 河内老城区示意 71

4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 河内能源消耗模式

40

the level of electrifi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城市和乡村的电气化程度(颜色的饱和代表高的电器使用率)

0

0.4

0.8

Taiwan, China

It's clear that a stricter rule of disposing garbage should be employed. And the trash cans are also random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street, which

Electrification 30

During an on-site investigation of one of the inner city streets waste disposal problem, we were able to spot different places of trash cans and also random disposal of garbages by the household.

Power plants 发电站 South Korea Current Electric network 现有电网 Malaysia Growth in demand Planned Electric network 计划建造电网建

to clean energy

40

0.5

Higher fuel switching level Gas, kerosene to electricity

0.1 Coal

Vertical City Porion et magnatem illore repellu 垂直城市

Keresene

E N E R G Y: A T U R N I N G P O I N T O F URBANISATION

Electricity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The area of Old Quarter The area of Old Quarter

0

10

Hanoi

The area of Villages The area of Villages

The area of New City The area area of New City area

the area of new city center 河内新城区示意

the area of villages 河内农村地区示意 72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about Vietnam Hanoi Agriculture Meteorology and Diversification 垂直城市——关于越南河内农业生产的气象性与多样性研究 -- 傅艺博 FuYibo 080333

73

74


to deduce inspiration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摘要 本次基地调研通过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从主要农作物,气候条件,农田尺度,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的比较,动态农业五个方面进行了 细致的研究,得出了河内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两个特征,并试图从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上获得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启发。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A Research about Hanoi Agriculture Meteorology and Diversification implemented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针对越南河内当地农业的气象性与多样性的研究及其对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意义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A Research about Hanoi Agriculture andofDiversification implemented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Avstract This site research concentrate on theMeteorology agriculture situation Hanoi district, Vietnam including main crop, weather condition, fielddesign dimention, 针对越南河内当地农业的气象性与多样性的研究及其对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意义 comparis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griculture and dynamic agriculture, concluding two characteristics-- diversification and dynamic, and try to deduce inspiration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摘要 本次基地调研通过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从主要农作物,气候条件,农田尺度,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的比较,动态农业五个方面进行了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Avstract This site research concentrate on the agriculture situation of Hanoi district, Vietnam including main crop, weather condition, field dimention, 细致的研究,得出了河内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两个特征,并试图从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上获得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启发。 comparision and modernMeteorology agriculture and dynamic agriculture, concluding two characteristics-diversification and dynamic, and try A Researchbetween abouttraditional Hanoi Agriculture and Diversification implemented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to deduce inspiration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针对越南河内当地农业的气象性与多样性的研究及其对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意义 Key Word Hanoi, Agriculture, Diversifiation, Dynamic 摘要 关键词本次基地调研通过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从主要农作物,气候条件,农田尺度,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的比较,动态农业五个方面进行了 河内,农业, 多样性,动态性 细致的研究,得出了河内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两个特征,并试图从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上获得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启发。 Avstract This site research concentrate on the agriculture situation of Hanoi district, Vietnam including main crop, weather condition, field dimention, comparis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griculture and dynamic agriculture, concluding two characteristics-- diversification and dynamic, and try Key Word Hanoi, Agriculture, Diversifiation, Dynamic 本次基地调研的方向是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气象性与多样性是其中发现的越南农业的特征属性。研究的目的首先是希望能对当地的农业耕 to deduce inspiration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关键词 河内,农业, 多样性,动态性 作究竟是怎样的形式有所了解,通过细致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数千年发展而来的越南本地农耕经验,这种历史的经验是一代又一代越南人思考和探索如何适 摘要 本次基地调研通过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从主要农作物,气候条件,农田尺度,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的比较,动态农业五个方面进行了 应当地的气候土地的条件而形成的,这种农业上的适应性能够给予我们设计一个“越南”的垂直城市更多的当地启发,从而使得在空间的设计上,城市如 细致的研究,得出了河内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两个特征,并试图从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上获得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启发。 何与周边环境,与农业发生何种关系上有更多的依据。 本次基地调研的方向是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气象性与多样性是其中发现的越南农业的特征属性。研究的目的首先是希望能对当地的农业耕 Key Word Hanoi, Agriculture, Diversifiation, Dynamic 作究竟是怎样的形式有所了解,通过细致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数千年发展而来的越南本地农耕经验,这种历史的经验是一代又一代越南人思考和探索如何适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河内的农业情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河内,农业, 多样性,动态性 应当地的气候土地的条件而形成的,这种农业上的适应性能够给予我们设计一个“越南”的垂直城市更多的当地启发,从而使得在空间的设计上,城市如 一,调查河内的主要农作物种。河内地区常见的农作物种可分为五个大类,谷类,蔬菜类,豆类,块茎类和经济作物类。从这四个大类中我们挑出了 何与周边环境,与农业发生何种关系上有更多的依据。 具有典型性的十个小类,分别是大米,白菜,番茄,南瓜,豌豆,花生,玉米,马铃薯,油菜和棉花。然后通过资料调查,根据农作物种对气候(主要为 温度与降雨)的需求,与河内地区的温度,降雨条件对比,从而得到各个农作物的适宜耕作的季节; 本次基地调研的方向是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气象性与多样性是其中发现的越南农业的特征属性。研究的目的首先是希望能对当地的农业耕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河内的农业情况进行了研究。 二,河内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气温终年在15度以上,又可分为旱季与雨季,雨季降雨量突增。地势较低的农田如果不能及时将水排出 作究竟是怎样的形式有所了解,通过细致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数千年发展而来的越南本地农耕经验,这种历史的经验是一代又一代越南人思考和探索如何适 一,调查河内的主要农作物种。河内地区常见的农作物种可分为五个大类,谷类,蔬菜类,豆类,块茎类和经济作物类。从这四个大类中我们挑出了 ,在雨季极易被淹,不能进行任何的耕作。为了适应这一气候带来的条件变化,当地的农民有着聪明的解决方法:部分农田在雨季休耕转为鱼塘,既通过 应当地的气候土地的条件而形成的,这种农业上的适应性能够给予我们设计一个“越南”的垂直城市更多的当地启发,从而使得在空间的设计上,城市如 具有典型性的十个小类,分别是大米,白菜,番茄,南瓜,豌豆,花生,玉米,马铃薯,油菜和棉花。然后通过资料调查,根据农作物种对气候(主要为 养鱼获利,又能保证土壤养分不至过度消耗; 何与周边环境,与农业发生何种关系上有更多的依据。 温度与降雨)的需求,与河内地区的温度,降雨条件对比,从而得到各个农作物的适宜耕作的季节; 三,通过对比河内,上海,名古屋三地农田的卫星图片,可以发现河内地区的农田尺度相对要小很多,这是因为越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绝大多 二,河内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气温终年在15度以上,又可分为旱季与雨季,雨季降雨量突增。地势较低的农田如果不能及时将水排出 数的农作还得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依靠人力的农田比之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农田尺度自然要小很多。而且农田之间的道路也很狭窄,许多农民都是骑自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河内的农业情况进行了研究。 ,在雨季极易被淹,不能进行任何的耕作。为了适应这一气候带来的条件变化,当地的农民有着聪明的解决方法:部分农田在雨季休耕转为鱼塘,既通过 行车进入农田耕作; 一,调查河内的主要农作物种。河内地区常见的农作物种可分为五个大类,谷类,蔬菜类,豆类,块茎类和经济作物类。从这四个大类中我们挑出了 养鱼获利,又能保证土壤养分不至过度消耗; 四,仔细分析传统手工耕作与机械化耕作对作物产量及其土地使用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具有典型性的十个小类,分别是大米,白菜,番茄,南瓜,豌豆,花生,玉米,马铃薯,油菜和棉花。然后通过资料调查,根据农作物种对气候(主要为 三,通过对比河内,上海,名古屋三地农田的卫星图片,可以发现河内地区的农田尺度相对要小很多,这是因为越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绝大多 化肥及高新技术的引用更能增加农民的劳动力,从而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然而这样的经验或许并不 温度与降雨)的需求,与河内地区的温度,降雨条件对比,从而得到各个农作物的适宜耕作的季节; 数的农作还得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依靠人力的农田比之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农田尺度自然要小很多。而且农田之间的道路也很狭窄,许多农民都是骑自 能直接生搬硬套到越南河内当地来。尽管产量不高,但是传统的手工农业以小尺度的农田进行耕作,其土地上农作物种很丰富,有着很好的多样性。多种 二,河内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气温终年在15度以上,又可分为旱季与雨季,雨季降雨量突增。地势较低的农田如果不能及时将水排出 行车进入农田耕作; 作物的协同作用能保持土壤养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越南进行大规模声场有着失败的教训,在湄公河地区曾进行过大规模水稻单一生产,三年之后由 ,在雨季极易被淹,不能进行任何的耕作。为了适应这一气候带来的条件变化,当地的农民有着聪明的解决方法:部分农田在雨季休耕转为鱼塘,既通过 四,仔细分析传统手工耕作与机械化耕作对作物产量及其土地使用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于破坏了农田生态的平衡,滋生虫患而造成损失惨重。因此在越南单一物种的机械化生产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工农作,河内乃至越南农业的发展并不能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养鱼获利,又能保证土壤养分不至过度消耗; 化肥及高新技术的引用更能增加农民的劳动力,从而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然而这样的经验或许并不 舍弃自身特点,纯粹追求产量; 三,通过对比河内,上海,名古屋三地农田的卫星图片,可以发现河内地区的农田尺度相对要小很多,这是因为越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绝大多 能直接生搬硬套到越南河内当地来。尽管产量不高,但是传统的手工农业以小尺度的农田进行耕作,其土地上农作物种很丰富,有着很好的多样性。多种 A Research about Hanoi Agriculture Meteorology and Diversification implemented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五,认识到农业并非静态的过程,而是处于动态之中。不同农作物中之间的轮作就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从大的区域来看,每个月都会有作物成熟有作 数的农作还得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依靠人力的农田比之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农田尺度自然要小很多。而且农田之间的道路也很狭窄,许多农民都是骑自 作物的协同作用能保持土壤养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越南进行大规模声场有着失败的教训,在湄公河地区曾进行过大规模水稻单一生产,三年之后由 针对越南河内当地农业的气象性与多样性的研究及其对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意义 物播种,甚至每一天都不相同,农作物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当然这种动态性也反映在之前提 行车进入农田耕作; 于破坏了农田生态的平衡,滋生虫患而造成损失惨重。因此在越南单一物种的机械化生产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工农作,河内乃至越南农业的发展并不能 到的农田随季节变化上,旱季雨季的变化同样也会给予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农田以极大的影响。 四,仔细分析传统手工耕作与机械化耕作对作物产量及其土地使用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舍弃自身特点,纯粹追求产量; Avstract This site research concentrate on the agriculture situation of Hanoi district, Vietnam including main crop, weather condition, field dimention, 化肥及高新技术的引用更能增加农民的劳动力,从而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然而这样的经验或许并不 五,认识到农业并非静态的过程,而是处于动态之中。不同农作物中之间的轮作就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从大的区域来看,每个月都会有作物成熟有作 从这五点之中我们提炼出河内农业耕作的两大特点:多样性与动态性。多样性的农业既是农民自己增加收入的可行之策,也可以保持土壤营养均衡, comparis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griculture and dynamic agriculture, concluding two characteristics-- diversification and dynamic, and try 能直接生搬硬套到越南河内当地来。尽管产量不高,但是传统的手工农业以小尺度的农田进行耕作,其土地上农作物种很丰富,有着很好的多样性。多种 物播种,甚至每一天都不相同,农作物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当然这种动态性也反映在之前提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更能促进越南人越来越营养的食品比例(从只进食大米到各种蔬菜,肉制品的混合)。河内也在走向农业机械化与科 to deduce inspiration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作物的协同作用能保持土壤养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越南进行大规模声场有着失败的教训,在湄公河地区曾进行过大规模水稻单一生产,三年之后由 到的农田随季节变化上,旱季雨季的变化同样也会给予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农田以极大的影响。 技化的道路上,但如何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是河内农业发展的方向。当然对于多样性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农业生产上, 于破坏了农田生态的平衡,滋生虫患而造成损失惨重。因此在越南单一物种的机械化生产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工农作,河内乃至越南农业的发展并不能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都以多样性为其基础,城市也不例外。特别从尺度上,尽管小尺度的农田模式限制了机械化的推广,但传统方式种出来的农作物营养 摘要 本次基地调研通过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从主要农作物,气候条件,农田尺度,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的比较,动态农业五个方面进行了 舍弃自身特点,纯粹追求产量; 从这五点之中我们提炼出河内农业耕作的两大特点:多样性与动态性。多样性的农业既是农民自己增加收入的可行之策,也可以保持土壤营养均衡, 价值更高。而城市也是如此,城市多样性的保持也应该基于一种小尺度的街道空间结构。Christopher Alexander在<a city is not a tree>中提到“许多自然 细致的研究,得出了河内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两个特征,并试图从农业多样性与动态性上获得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启发。 五,认识到农业并非静态的过程,而是处于动态之中。不同农作物中之间的轮作就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从大的区域来看,每个月都会有作物成熟有作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更能促进越南人越来越营养的食品比例(从只进食大米到各种蔬菜,肉制品的混合)。河内也在走向农业机械化与科 生长的城市都更有人情味”,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自然发展的城市是以一种semi-lattice的结构而非树状结构进行生长的,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生长 物播种,甚至每一天都不相同,农作物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当然这种动态性也反映在之前提 技化的道路上,但如何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是河内农业发展的方向。当然对于多样性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农业生产上, Key Word Hanoi, Agriculture, Diversifiation, Dynamic 的城市,更多是从每个家庭,每个建筑的发展得来,是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因此其组织结构的尺度更小。而人为设计的城市,几乎是以自上而下的方 到的农田随季节变化上,旱季雨季的变化同样也会给予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农田以极大的影响。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都以多样性为其基础,城市也不例外。特别从尺度上,尽管小尺度的农田模式限制了机械化的推广,但传统方式种出来的农作物营养 式,是以大尺度,宏观的角度进行的设计,鲜有从单体与个人角度考虑自发性生长的可能性。而城市设计应该从两方面同时入手,既能从宏观的角度设计 关键词 河内,农业, 多样性,动态性 价值更高。而城市也是如此,城市多样性的保持也应该基于一种小尺度的街道空间结构。Christopher Alexander在<a city is not a tree>中提到“许多自然 城市的大框架与结构,包括很多基础设施如交通,排水,从而保证城市的效率;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个体的自由行与自发性。 从这五点之中我们提炼出河内农业耕作的两大特点:多样性与动态性。多样性的农业既是农民自己增加收入的可行之策,也可以保持土壤营养均衡, 生长的城市都更有人情味”,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自然发展的城市是以一种semi-lattice的结构而非树状结构进行生长的,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生长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更能促进越南人越来越营养的食品比例(从只进食大米到各种蔬菜,肉制品的混合)。河内也在走向农业机械化与科 的城市,更多是从每个家庭,每个建筑的发展得来,是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因此其组织结构的尺度更小。而人为设计的城市,几乎是以自上而下的方 本次基地调研的方向是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气象性与多样性是其中发现的越南农业的特征属性。研究的目的首先是希望能对当地的农业耕 技化的道路上,但如何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是河内农业发展的方向。当然对于多样性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农业生产上, 式,是以大尺度,宏观的角度进行的设计,鲜有从单体与个人角度考虑自发性生长的可能性。而城市设计应该从两方面同时入手,既能从宏观的角度设计 作究竟是怎样的形式有所了解,通过细致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数千年发展而来的越南本地农耕经验,这种历史的经验是一代又一代越南人思考和探索如何适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都以多样性为其基础,城市也不例外。特别从尺度上,尽管小尺度的农田模式限制了机械化的推广,但传统方式种出来的农作物营养 城市的大框架与结构,包括很多基础设施如交通,排水,从而保证城市的效率;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个体的自由行与自发性。 75 应当地的气候土地的条件而形成的,这种农业上的适应性能够给予我们设计一个“越南”的垂直城市更多的当地启发,从而使得在空间的设计上,城市如 价值更高。而城市也是如此,城市多样性的保持也应该基于一种小尺度的街道空间结构。Christopher Alexander在<a city is not a tree>中提到“许多自然 何与周边环境,与农业发生何种关系上有更多的依据。 生长的城市都更有人情味”,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自然发展的城市是以一种semi-lattice的结构而非树状结构进行生长的,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生长

Key Word Hanoi, Agriculture, Diversifiation, Dynamic 关键词 河内,农业, 多样性,动态性 农业活动的动态性既体现在农民耕作不同作物来对温度和季节的适应上,也体现在对热带季风性气候的雨季旱季的适应上。如前文所述,农作物永远 本次基地调研的方向是研究越南河内地区的农业情况,气象性与多样性是其中发现的越南农业的特征属性。研究的目的首先是希望能对当地的农业耕 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出于永恒的动态之中,这种动态是非稳定的,但是又 作究竟是怎样的形式有所了解,通过细致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数千年发展而来的越南本地农耕经验,这种历史的经验是一代又一代越南人思考和探索如何适 一直在靠近稳定。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观察城市,对于城市来说城市也处在与光与水与空气的动态关系之中。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城市中各种空间的活动 应当地的气候土地的条件而形成的,这种农业上的适应性能够给予我们设计一个“越南”的垂直城市更多的当地启发,从而使得在空间的设计上,城市如 也相应有所不同,早晨中午晚上,城市里的活动,状态都各不相同。而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用水问题上。在降雨激增的雨季,如何避免城市内涝, 何与周边环境,与农业发生何种关系上有更多的依据。 农业活动的动态性既体现在农民耕作不同作物来对温度和季节的适应上,也体现在对热带季风性气候的雨季旱季的适应上。如前文所述,农作物永远 迅速将水排到应该在的地方,而在少雨的旱季如何节约水源,是否城市的一些用水也能回收利用,甚至灌溉周边的农田地区,这些问题都需要像农民们改 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出于永恒的动态之中,这种动态是非稳定的,但是又 养鱼塘一样,有着更加智慧又简单的解决之道。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河内的农业情况进行了研究。 一直在靠近稳定。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观察城市,对于城市来说城市也处在与光与水与空气的动态关系之中。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城市中各种空间的活动 一,调查河内的主要农作物种。河内地区常见的农作物种可分为五个大类,谷类,蔬菜类,豆类,块茎类和经济作物类。从这四个大类中我们挑出了 也相应有所不同,早晨中午晚上,城市里的活动,状态都各不相同。而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用水问题上。在降雨激增的雨季,如何避免城市内涝, 通过农业与建筑学的类比,更大的收获在于如何将城市看成如同农田,森林一般的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以生态循环的方式着手我们的设计。自 具有典型性的十个小类,分别是大米,白菜,番茄,南瓜,豌豆,花生,玉米,马铃薯,油菜和棉花。然后通过资料调查,根据农作物种对气候(主要为 迅速将水排到应该在的地方,而在少雨的旱季如何节约水源,是否城市的一些用水也能回收利用,甚至灌溉周边的农田地区,这些问题都需要像农民们改 然生态系统中,每一棵树,每一棵杂草,都有着自己的意义,都是自然选择中与其他生物的某些关系中发展而来。而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集合体,每一个 温度与降雨)的需求,与河内地区的温度,降雨条件对比,从而得到各个农作物的适宜耕作的季节; 农业活动的动态性既体现在农民耕作不同作物来对温度和季节的适应上,也体现在对热带季风性气候的雨季旱季的适应上。如前文所述,农作物永远 养鱼塘一样,有着更加智慧又简单的解决之道。 住宅,每一幢建筑也应该是在与街道,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中发展,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作为城市的设计者与规划者,我们的工作更应该是设计一种好 二,河内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气温终年在15度以上,又可分为旱季与雨季,雨季降雨量突增。地势较低的农田如果不能及时将水排出 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出于永恒的动态之中,这种动态是非稳定的,但是又 的机制与关系,在保证城市工作的效率的同时,能让城市作为生态系统自然地生长。自然界永远处在一种非稳定的状态之中,而又在不断地靠向稳定,城 ,在雨季极易被淹,不能进行任何的耕作。为了适应这一气候带来的条件变化,当地的农民有着聪明的解决方法:部分农田在雨季休耕转为鱼塘,既通过 一直在靠近稳定。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观察城市,对于城市来说城市也处在与光与水与空气的动态关系之中。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城市中各种空间的活动 通过农业与建筑学的类比,更大的收获在于如何将城市看成如同农田,森林一般的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以生态循环的方式着手我们的设计。自 市也是如此。一个动态的城市,富于多样性的城市,更加接近自然的城市,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养鱼获利,又能保证土壤养分不至过度消耗; 也相应有所不同,早晨中午晚上,城市里的活动,状态都各不相同。而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用水问题上。在降雨激增的雨季,如何避免城市内涝, 然生态系统中,每一棵树,每一棵杂草,都有着自己的意义,都是自然选择中与其他生物的某些关系中发展而来。而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集合体,每一个 三,通过对比河内,上海,名古屋三地农田的卫星图片,可以发现河内地区的农田尺度相对要小很多,这是因为越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绝大多 迅速将水排到应该在的地方,而在少雨的旱季如何节约水源,是否城市的一些用水也能回收利用,甚至灌溉周边的农田地区,这些问题都需要像农民们改 住宅,每一幢建筑也应该是在与街道,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中发展,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作为城市的设计者与规划者,我们的工作更应该是设计一种好 数的农作还得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依靠人力的农田比之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农田尺度自然要小很多。而且农田之间的道路也很狭窄,许多农民都是骑自 傅艺博 080333 养鱼塘一样,有着更加智慧又简单的解决之道。 的机制与关系,在保证城市工作的效率的同时,能让城市作为生态系统自然地生长。自然界永远处在一种非稳定的状态之中,而又在不断地靠向稳定,城 行车进入农田耕作; 2013年3月18日 市也是如此。一个动态的城市,富于多样性的城市,更加接近自然的城市,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四,仔细分析传统手工耕作与机械化耕作对作物产量及其土地使用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农业与建筑学的类比,更大的收获在于如何将城市看成如同农田,森林一般的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以生态循环的方式着手我们的设计。自 化肥及高新技术的引用更能增加农民的劳动力,从而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然而这样的经验或许并不 然生态系统中,每一棵树,每一棵杂草,都有着自己的意义,都是自然选择中与其他生物的某些关系中发展而来。而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集合体,每一个 傅艺博 080333 能直接生搬硬套到越南河内当地来。尽管产量不高,但是传统的手工农业以小尺度的农田进行耕作,其土地上农作物种很丰富,有着很好的多样性。多种 住宅,每一幢建筑也应该是在与街道,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中发展,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作为城市的设计者与规划者,我们的工作更应该是设计一种好 2013年3月18日 作物的协同作用能保持土壤养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越南进行大规模声场有着失败的教训,在湄公河地区曾进行过大规模水稻单一生产,三年之后由 的机制与关系,在保证城市工作的效率的同时,能让城市作为生态系统自然地生长。自然界永远处在一种非稳定的状态之中,而又在不断地靠向稳定,城 于破坏了农田生态的平衡,滋生虫患而造成损失惨重。因此在越南单一物种的机械化生产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工农作,河内乃至越南农业的发展并不能 市也是如此。一个动态的城市,富于多样性的城市,更加接近自然的城市,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舍弃自身特点,纯粹追求产量; 五,认识到农业并非静态的过程,而是处于动态之中。不同农作物中之间的轮作就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从大的区域来看,每个月都会有作物成熟有作 傅艺博 080333 物播种,甚至每一天都不相同,农作物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当然这种动态性也反映在之前提 2013年3月18日 到的农田随季节变化上,旱季雨季的变化同样也会给予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农田以极大的影响。 从这五点之中我们提炼出河内农业耕作的两大特点:多样性与动态性。多样性的农业既是农民自己增加收入的可行之策,也可以保持土壤营养均衡,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更能促进越南人越来越营养的食品比例(从只进食大米到各种蔬菜,肉制品的混合)。河内也在走向农业机械化与科 技化的道路上,但如何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是河内农业发展的方向。当然对于多样性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农业生产上,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都以多样性为其基础,城市也不例外。特别从尺度上,尽管小尺度的农田模式限制了机械化的推广,但传统方式种出来的农作物营养 价值更高。而城市也是如此,城市多样性的保持也应该基于一种小尺度的街道空间结构。Christopher Alexander在<a city is not a tree>中提到“许多自然 生长的城市都更有人情味”,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自然发展的城市是以一种semi-lattice的结构而非树状结构进行生长的,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生长 的城市,更多是从每个家庭,每个建筑的发展得来,是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因此其组织结构的尺度更小。而人为设计的城市,几乎是以自上而下的方 式,是以大尺度,宏观的角度进行的设计,鲜有从单体与个人角度考虑自发性生长的可能性。而城市设计应该从两方面同时入手,既能从宏观的角度设计 城市的大框架与结构,包括很多基础设施如交通,排水,从而保证城市的效率;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个体的自由行与自发性。 农业活动的动态性既体现在农民耕作不同作物来对温度和季节的适应上,也体现在对热带季风性气候的雨季旱季的适应上。如前文所述,农作物永远 处在与光,水,空气等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关系之中,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出于永恒的动态之中,这种动态是非稳定的,但是又 一直在靠近稳定。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观察城市,对于城市来说城市也处在与光与水与空气的动态关系之中。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城市中各种空间的活动 也相应有所不同,早晨中午晚上,城市里的活动,状态都各不相同。而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用水问题上。在降雨激增的雨季,如何避免城市内涝, 迅速将水排到应该在的地方,而在少雨的旱季如何节约水源,是否城市的一些用水也能回收利用,甚至灌溉周边的农田地区,这些问题都需要像农民们改 养鱼塘一样,有着更加智慧又简单的解决之道。 通过农业与建筑学的类比,更大的收获在于如何将城市看成如同农田,森林一般的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以生态循环的方式着手我们的设计。自 然生态系统中,每一棵树,每一棵杂草,都有着自己的意义,都是自然选择中与其他生物的某些关系中发展而来。而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集合体,每一个 住宅,每一幢建筑也应该是在与街道,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中发展,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作为城市的设计者与规划者,我们的工作更应该是设计一种好 的机制与关系,在保证城市工作的效率的同时,能让城市作为生态系统自然地生长。自然界永远处在一种非稳定的状态之中,而又在不断地靠向稳定,城 市也是如此。一个动态的城市,富于多样性的城市,更加接近自然的城市,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傅艺博 080333 2013年3月18日 76


Meteorology 气象性

其他作物种植季节分布 Other Crops Planting Seasonal Distribution

We find out the main agriculture products in Hanoi, which concludes the cereals, bean, vegetables and starch food according to the info of HSO. We do not take fruit into consideration because the fruit trees are perennials crops which means crops like vegetables only need to be planted 1-3 months and then can be replace by others. Having compared the temperiture these crops need with the average tempereture in Hanoi, each crops planting seasonal density can be easily revealed as charts below. 通过河内当地的信息,我们选取了当地几种主要的农作物,包括谷类,豆类,蔬菜类和块茎类。在这里,我们没有考虑作为多年生的水果, 是因为其他的作物只需1到3个月即可成熟,然后便可换种其他的作物。通过比较这些作物最适宜耕种的温度与降雨与河内当地的月平均温度 与降水,每种作物的种植季节浓度可以直观地变现在以下图标中。

Pupkin 南瓜

Rice Planting Seasonal Distribution 水稻种植季节分布

77

78

Tomato 番茄

Cabbage 白菜

Bean 豆类

Peanut 花生

Corn 玉米

Potato 马铃薯

Cotton 棉花

Rape 油菜


According to the charts of various crop planting season, we can conclude into one diagramme. This diagramme is like a watch, while the time means each month but not each hour. The potision of the crops also define as the sowning area. The crop with large area is positioned outside since the area on the chart can also be large. 右图则是根据之前的作物种植季节分布图总结而来。 它就像手表一样,只不过时间单元是月份而非小时。 各种作物的位置也是根据左图的播种面积而来。播种 面积越大的,如水稻,则越是在圆的外侧。因为外侧 的面积也是最大的。

Accroding to the statistic from HSO, the sowning area of various crops in Hanoi during 2001 can be revealed as diagramme on the right. 根据HSO的数据,右图反映了2001年河内地区 各个品种的农作物的耕种面积.

Sowning area of various crop in Hanoi, 2001 各个作物的播种面积,河内,2001

79

All crops planting seasonal distribution 所有作物的种植季节分布

80


Field Cultivation Research 农田耕作的比较研究

Hanoi,Vietnam

Field diversification research and change according to seasons 农田多样性研究与旱季雨季的变化

12.5m

Through Google Earh satillite image, current situation of vietanm agriculture field can be delicately researched so that some characteristic is discovered. 1st, vietnam field tend to be small. Each field dimension is about 25m*12m. 2nd, because of the small scale of field, various crops can be plant in relatively large field, which means the divercification in vatinamese agriculture eco-system is very high. Mixed use of the land can make soil nutrition lossing slowly,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3rd, the various crop transplant in field makes the texture of the field seems to be like weaving cloth. If we take Vietnam filed as something of traditional weaving of cloth, the western crop field will be like mechanism weaving of cloth. 4th,the filed actually is dynamic but not stable. Not only because different variety of crop need to be plant in different season,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rainy and dry season in Vietnam. Every year from August to November, the rainfall in all around Vietnam boost. Some field may bear not so much rainfall that cannot be able to plant any crop. In that case, the farmers of Vietnam think of method—change from crop cultivation into aquatic production, which can both increase income of farmers and keep soil fresh for next crop. 通过google earth卫星图像可以细致分析越南的农田情况从而让我们发现了一些当地农田的特征。 一,越南农田的规模往往较小,尺度大概在25m*12m。二,因为小尺度的田地结构,多种作物往往 在一个大块的土地上耕作,这也就意味着农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土地的混合使用可以保持 土壤营养,提高土地利用率。三,多种作物的耕作使得越南农田的肌理如同编制的布纹一般。如果说 越南是这种传统手工式的织布,那么西方现代化的农田就是机械化生产的织布了。四,农田实际是动 态的而非静止的。这不单是因为不同的作物对季节的需求,同样也是因为越南的旱季雨季的气候条件。 每年的八月到十月,越南地区的降雨量突增。一些田地无法承受如此多的降雨就会无法进行耕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聪明的越南人想到了应对的方法--如何不能就此养鱼呢?既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还 能保持土壤的养分,下一季的作物也能有更好的收成。

25m

Shanghai, China

10m 75m texture as weaving cloth 如同编织般的肌理

Nagoya,Japan

25m 50m

At the end of rainy season in Oct, we can still find some pond trace in the field proving the large pond ever be. 即使在十月,雨季的尾声,我们依然 可以找到水池的痕迹,证明这些地区在 雨季应该是一瓶池塘。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 81

82

The comparision among fields in Hanoi, Shanghai, Nagoya shows the difference of dimension. With the degree of mechanism updating, the scale of field can be larger. 河内,上海,名古屋三地的农田尺度比较, 机械化程度越高,农田的规模越大。


Field Cultivation Research 农田耕作的比较研究 Field Comparison among Hanoi, Shanghai,Nagoya 河内,上海,名古屋三地农田比较分析 Hanoi,Vietnam

Shanghai, China

Nagoya,Japan

Google Earth Picture 卫星照片

Planting Crop 种植作物

Yield 产量

Rice

Bean

Bean Pumpkin Tomato

Cabbage Rice

Starch Cabbage Rice

Consumption of soil nutrition 土壤养分消耗

OM

Ca

OM

K N

P

N

83

OM

Ca P

Ca

K

N P

84

K


Field Planting Distribution Monthly 2 农田种植月份分布 2

Jan

we asume a block land plangting all the crops in the research before with strict propotaion. Differrent color represents diffirent crop. While month change from Jan to Dec, we can see the variousness through this diagram. 我们假设有一块地种了之前研究中的所有 作物,并且按照规定的比例。比如有11块 地是种土豆,8块地是种番茄,4块是种南 瓜,其余的是种水稻。不同的颜色代表了 不同的作物。随着季节的变换,我们能直 观地看出农田的变化趋势。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Each piece present abstract field 每一块代表着抽象的田地

Legend 图例 Each piece present abstract field with color of crop 每一块的颜色等同于不同作物的颜色

In the same land block, the color not only represent the variety of crop, but also the color of each crop. So the rice change from green to yellow during the plangting period, and change into pond from Aug to Oct. 在相同的地块里,颜色不仅代表了作物的 种类,同样也表示作物的颜色。因此,水 稻的颜色在一季的种植过程中从绿色逐渐 变为黄色。而在八月,九月,十月三个月 的雨季中,农田转变为水塘,蓝色。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Legend 图例

Field Planting Distribution Monthly 1 农田种植月份分布 1

85

86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about the agriculture of Ha Noi, Vietnam 垂直城市——关于越南河内的农业用地的研究 -- 谢杰 XieJie 073490

87

88


垂直城市,农业,乌托邦 Vertical City, Agriculture, Utopia 摘要 : 本文从垂直城市竞赛所关注的城市与农业问题出发,以乌托邦发展史作为背景,对十万河内人需要多少土地面积来满足一年的食品需求的 垂直城市,农业,乌托邦 问题展开假设与讨论。借此,对高密度城市设计中的食品需求问题给出定量的判断,以给出真正现实问题的方案基础。乌托邦背景的引入,使得 这个讨论的农业问题与城市发展史紧紧结合。 Vertical City, Agriculture, Utopia : 本文从垂直城市竞赛所关注的城市与农业问题出发,以乌托邦发展史作为背景,对十万河内人需要多少土地面积来满足一年的食品需求的 摘要 关键词 : 垂直城市 农业 乌托邦 食品问题 问题展开假设与讨论。借此,对高密度城市设计中的食品需求问题给出定量的判断,以给出真正现实问题的方案基础。乌托邦背景的引入,使得 这个讨论的农业问题与城市发展史紧紧结合。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utopia,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urban planning which is also the raised problem of Vertical City competition this year. What's the land area to breed 100 thousand Hanoiness? To 农业realilstic 乌托邦 troubles 食品问题we faced, it is urgen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of food demands in such a high-density urban 关键词 : 垂直城市 the fully understand design. The background of utopia deeply relate the topic of agriculture and knowledge of urban development.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utopia,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urban planning which is also the raised problem of Vertical City competition this year. What's the land area to breed 100 thousand Hanoiness? To Key words fully understand the realilstic troubles faced, it is urgen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of food demands in such a high-density urban Vertical city; Agriculture; Utopia; Food we demands design. The background of utopia deeply relate the topic of agriculture and knowledge of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垂直城市今年的主题“人人皆收货”提出了对于全球人口增长的大环境下,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应该如何讨论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食品问题以及 Vertical city; Agriculture; Utopia; Food demands 环境问题。垂直城市的基础条件是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尽可能满足十万人的生活需求。在这个基本条件中,更为底层的就是去满足人们基本 的饮食问题。那么,究竟需要多少土地去养活居住于“垂直城市”中的十万人口?这个疑问成为对于一个高密度乌托邦设想的未来城市模型探索 的起点。 垂直城市今年的主题“人人皆收货”提出了对于全球人口增长的大环境下,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应该如何讨论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食品问题以及 环境问题。垂直城市的基础条件是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尽可能满足十万人的生活需求。在这个基本条件中,更为底层的就是去满足人们基本 1 垂直农业城市设想与乌托邦 的饮食问题。那么,究竟需要多少土地去养活居住于“垂直城市”中的十万人口?这个疑问成为对于一个高密度乌托邦设想的未来城市模型探索 当我们设想一个新的城市构架去集合十万人生存其中,拥有共同的财产时,我们不能避开乌托邦这个词汇。并且,这个有关农业生产力问题在人 的起点。 类的乌托邦历史之中并不是新提出的,而是关于资源,劳动,生产,阶级等问题的核心议题。在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城市模型中,首先交代了地形 的环境—理想的溪谷地貌(valley section)。这种理想地貌除了形成一个有形的边界来加强乌托邦公有的领域感,本质上提供的是从山林地带到 1 垂直农业城市设想与乌托邦 平整的农业用地到产鱼的河海一整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更直接得说意味着多样化的食品资源产出。山林中的木材,野兽,草药,农业用地产 当我们设想一个新的城市构架去集合十万人生存其中,拥有共同的财产时,我们不能避开乌托邦这个词汇。并且,这个有关农业生产力问题在人 出的主要食用作物,河海边捕捞的鱼类都成为供给整个理想城市在现实中运行的基础。在这里,柏拉图创建了理想的自然。他更直接得把简单的 类的乌托邦历史之中并不是新提出的,而是关于资源,劳动,生产,阶级等问题的核心议题。在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城市模型中,首先交代了地形 农业生活作为理想城市中社会生活的基本。稻谷,橄榄油,葡萄等种种作物在这种重农业的社会下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止于人的最基本食 的环境—理想的溪谷地貌(valley section)。这种理想地貌除了形成一个有形的边界来加强乌托邦公有的领域感,本质上提供的是从山林地带到 品需求而不为贪图享受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边界。可以说柏拉图所构架的是人类自给自足的理想农业社会。正是这种农业自足的形态,使得理想 平整的农业用地到产鱼的河海一整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更直接得说意味着多样化的食品资源产出。山林中的木材,野兽,草药,农业用地产 国的实体边界同时被赋予了虚体的边界。在这种理解下柏拉图认为城市是不需要无止境的扩张的,人们只需要共享内部的资源达到一种“人人皆 出的主要食用作物,河海边捕捞的鱼类都成为供给整个理想城市在现实中运行的基础。在这里,柏拉图创建了理想的自然。他更直接得把简单的 收货”的理想状态是可行的。 农业生活作为理想城市中社会生活的基本。稻谷,橄榄油,葡萄等种种作物在这种重农业的社会下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止于人的最基本食 品需求而不为贪图享受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边界。可以说柏拉图所构架的是人类自给自足的理想农业社会。正是这种农业自足的形态,使得理想 时隔两千年之后,托马斯莫尔在叙述其乌托邦城市的经济体系即人们的共有财产时,同样也把农业放到核心地位,并宣称“没有人可以不了解这 国的实体边界同时被赋予了虚体的边界。在这种理解下柏拉图认为城市是不需要无止境的扩张的,人们只需要共享内部的资源达到一种“人人皆 门艺术”。在莫尔的描述下,农业在乌托邦城市中以一种动态的模式运作。莫尔已经清楚得区分了农村与城市的定义,然而与现在不同的是城市 收货”的理想状态是可行的。 人口与农村人口并非是静态对峙,而是互相交换的。“每年有二十个人在经过两年的农村生活后返回城市,而同时城市中又有二十人将被送到农 村进行劳作,获得农业生产的经验。并且伴随着货物在城市和农村中的交换”这种实践结合学校必学的农业知识,因此每个人都懂得如何高效利 时隔两千年之后,托马斯莫尔在叙述其乌托邦城市的经济体系即人们的共有财产时,同样也把农业放到核心地位,并宣称“没有人可以不了解这 用机器工具来灌溉一片土地。另一点与柏拉图不同的是,莫尔认为发达的农业需要超过生产其服务的城市所需,以此能够促进与周边的贸易。莫 门艺术”。在莫尔的描述下,农业在乌托邦城市中以一种动态的模式运作。莫尔已经清楚得区分了农村与城市的定义,然而与现在不同的是城市 尔的这种农业构想形成了一种人与人的公平。莫尔认为乌托邦生活的本质在于人能通过耕种土地,得到粮食而不是通过工作赚取钱财和名声来生活。 人口与农村人口并非是静态对峙,而是互相交换的。“每年有二十个人在经过两年的农村生活后返回城市,而同时城市中又有二十人将被送到农 后者都是抽象的存在并且区分了人的阶级。 村进行劳作,获得农业生产的经验。并且伴随着货物在城市和农村中的交换”这种实践结合学校必学的农业知识,因此每个人都懂得如何高效利 用机器工具来灌溉一片土地。另一点与柏拉图不同的是,莫尔认为发达的农业需要超过生产其服务的城市所需,以此能够促进与周边的贸易。莫 18 世纪的对于乌托邦的讨论中,随着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诸如 Campanella,Bacon 构想了具有力量的未来机械发明(如同达芬奇)来影响 尔的这种农业构想形成了一种人与人的公平。 莫尔认为乌托邦生活的本质在于人能通过耕种土地,得到粮食而不是通过工作赚取钱财和名声来生活。 未来的世界。虽然这种假想很快变得脱离实际,但是还是逐渐引导了乌托邦讨论从农业核心转移为以工业资本为核心的讨论议题。现在,我们已 后者都是抽象的存在并且区分了人的阶级。 经生活在了当时他们所设想的乌托邦,再重新审视农业与城市关系来提议一个模范性的垂直城市(一平方公里生活十万人)时候,不禁有许多疑问。 这样一个高密度的人口真的能在一平方公里内做到像柏拉图设想的自给自足么?在这个垂直城市中如何才能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阐述我们对 18 世纪的对于乌托邦的讨论中,随着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诸如 Campanella,Bacon 构想了具有力量的未来机械发明(如同达芬奇)来影响 未来的世界。虽然这种假想很快变得脱离实际,但是还是逐渐引导了乌托邦讨论从农业核心转移为以工业资本为核心的讨论议题。现在,我们已 经生活在了当时他们所设想的乌托邦,再重新审视农业与城市关系来提议一个模范性的垂直城市(一平方公里生活十万人)时候,不禁有许多疑问。 这样一个高密度的人口真的能在一平方公里内做到像柏拉图设想的自给自足么?在这个垂直城市中如何才能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阐述我们对 89

“收货”的理解,而非莫尔所假设的无止尽的生产?我们又如何面对在工业化退去,服务业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再回到这个原始的农业议题 之上。 “收货”的理解,而非莫尔所假设的无止尽的生产?我们又如何面对在工业化退去,服务业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再回到这个原始的农业议题 2 关于农业面积的几个猜想 之上。 柏拉图的自己自足的农业理想化模式是否在今天的河内是可行的?我的结论是如果单纯按照柏拉图的设想,那这座城市将成为难以维持的反乌 托邦。我们只需要作一个简单但是精确的计算就可以得知。每一个地区人口的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当我们要在河内建造十万人口的垂直城市 时,我们假象以现在的河内人作为标准对象,去进行其饮食习惯的调查。根据世界蔬菜中心 (AVRDC) 的 2002 年统计数据,以及越南人口主要 2 关于农业面积的几个猜想 食品消费增长率预估到 2030 年,平均一个河内人每年将吃掉 369.7kg 的食物,其中包括 47%(173.5kg) 的稻谷类,24%(89.8kg) 的蔬菜类, 柏拉图的自己自足的农业理想化模式是否在今天的河内是可行的?我的结论是如果单纯按照柏拉图的设想,那这座城市将成为难以维持的反乌 12%(45.1kg) 的水果类以及 11%(42.7kg) 的红肉和 6%(18.6kg)的水产品。这个饮食结构基本类似于其他亚洲以大米为主要粮食的国家(如 托邦。我们只需要作一个简单但是精确的计算就可以得知。每一个地区人口的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当我们要在河内建造十万人口的垂直城市 中国)。进一步的问题是,究竟需要多少土地来收货这些主要食品素材呢?进一步的计算基于细分每一类主要产品的下属种类,根据属性逐一确 时,我们假象以现在的河内人作为标准对象,去进行其饮食习惯的调查。根据世界蔬菜中心 (AVRDC) 的 2002 年统计数据,以及越南人口主要 定单位每年需要多少面积产出一公斤。稻谷类下分(大米 125.2kg- (34%),豆类 (29.3kg),树薯 (13.7kg),根茎 (5.3kg)。蔬菜类下分(空心菜 食品消费增长率预估到 2030 年,平均一个河内人每年将吃掉 369.7kg 的食物,其中包括 47%(173.5kg) 的稻谷类,24%(89.8kg) 的蔬菜类, 28.7 (7%),卷心菜(15.4kg),大头菜(7.3kg),番茄(4.0kg),南瓜(1.1kg)。水果下分热带水果(25.7kg),亚热带水果(12.2kg), 12%(45.1kg) 的水果类以及 11%(42.7kg) 的红肉和 6%(18.6kg)的水产品。这个饮食结构基本类似于其他亚洲以大米为主要粮食的国家(如 温带水果(3.2kg)。动物肉下分猪肉(17.4kg),牛肉(9.2kg)鸡肉(6.5kg)。水产品下分鱼肉(17.6kg)虾肉 (0.5kg)。经过面积换算得出, 中国)。进一步的问题是,究竟需要多少土地来收货这些主要食品素材呢?进一步的计算基于细分每一类主要产品的下属种类,根据属性逐一确 在柏拉图假想中,我们需要 4230 公顷(约 6.5km*6.5km,其中农业占 95%) 可耕种土地来基本养活十万人口。这是我们可用基地面积的近 42.3 倍。 定单位每年需要多少面积产出一公斤。稻谷类下分(大米 125.2kg- (34%),豆类 (13.7kg),根茎 (5.3kg)。蔬菜类下分(空心菜 以 MVRDV 在 KM3 中变成立体城市的构想为例,我们需要将基地面积垂直重复 43(29.3kg),树薯 倍才能得到足够的十万人种植土地与居住面积。以 5 米一层设 28.7 (7%),卷心菜(15.4kg),大头菜(7.3kg),番茄(4.0kg),南瓜(1.1kg)。水果下分热带水果(25.7kg),亚热带水果(12.2kg), 想,则需要 215 米之高。然而这种设想并没有考虑进垂直灌溉,气候阳光条件等诸多现实的关于农业产出的基本因素。可以说只是完全的理想构思, 温带水果(3.2kg)。动物肉下分猪肉(17.4kg),牛肉(9.2kg)鸡肉(6.5kg)。水产品下分鱼肉(17.6kg)虾肉 (0.5kg)。经过面积换算得出, 并不是一个模范的农业城市范本。 在柏拉图假想中,我们需要 4230 公顷(约 6.5km*6.5km,其中农业占 95%) 可耕种土地来基本养活十万人口。这是我们可用基地面积的近 42.3 倍。 以 MVRDV 在 KM3 中变成立体城市的构想为例,我们需要将基地面积垂直重复 43 倍才能得到足够的十万人种植土地与居住面积。以 5 米一层设 于是,我做出第二个类似莫尔的假象,一种建立于与周边贸易关系的农业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更为现实,并且已经存在于河内环城农业圈之中。 想, 则需要 215 米之高。 然而这种设想并没有考虑进垂直灌溉,气候阳光条件等诸多现实的关于农业产出的基本因素。可以说只是完全的理想构思, 在河内的环城的 5 个农业产区(再外圈是完全的农村),由于红河流域的不同,一大部分食品材料产出都集中在红河以西。任然单位产量占地面 并不是一个模范的农业城市范本。 积最大的水稻为例,红河以西三区 Soc Son, Dong Anh, Gia Lam 的水稻可耕地面积约占 80%(42000ha)。可以想象即使在河内城市范围也存 在着农业生产不均布的情况,这是由土壤环境与气候条件直接相关的。河内还有着更大范围的农业进口。每年的夏季五月到九月的雨季都会从中 于是,我做出第二个类似莫尔的假象,一种建立于与周边贸易关系的农业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更为现实,并且已经存在于河内环城农业圈之中。 国进口卷心菜与番茄等农作物,冬天则要从南方的胡志明市进口一定量的卷心菜等作物。根据 AVRDC 的统计报告,可以进一步得出由于雨季等 在河内的环城的 5 个农业产区(再外圈是完全的农村),由于红河流域的不同,一大部分食品材料产出都集中在红河以西。任然单位产量占地面 气候因素,每年我们的垂直城市需要从外界“借”351 公顷土地。因此,我们的垂直城市的农业产业链从假象的自给自足,需要转向如何对外双赢。 积最大的水稻为例,红河以西三区 Soc Son, Dong Anh, Gia Lam 的水稻可耕地面积约占 80%(42000ha)。可以想象即使在河内城市范围也存 在我的第三个假想中更关注农业的大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后,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模型讨论时无法脱离资本产业的(工业只是作为当 在着农业生产不均布的情况,这是由土壤环境与气候条件直接相关的。河内还有着更大范围的农业进口。每年的夏季五月到九月的雨季都会从中 时极大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时期)。因此,除了农业的产出,进口出口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整个食品产业带来的影响。食品产业是一广泛的概 国进口卷心菜与番茄等农作物,冬天则要从南方的胡志明市进口一定量的卷心菜等作物。根据 AVRDC 的统计报告,可以进一步得出由于雨季等 念包括“农业”“研究和开发“制造业”“食品加工”“市场营销”“批发与物流”“零售”“污染处理”等多个领域,现在还需考虑部分生物 气候因素,每年我们的垂直城市需要从外界“借”351 公顷土地。因此,我们的垂直城市的农业产业链从假象的自给自足,需要转向如何对外双赢。 提炼油拥有的可持续能源的潜力。 在我的第三个假想中更关注农业的大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后,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模型讨论时无法脱离资本产业的(工业只是作为当 时极大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时期)。因此,除了农业的产出,进口出口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整个食品产业带来的影响。食品产业是一广泛的概 3 何为更好的垂直农业城市 ? 念包括“农业”“研究和开发“制造业”“食品加工”“市场营销”“批发与物流”“零售”“污染处理”等多个领域,现在还需考虑部分生物 垂直的农业城市如果是一个百分之百自给自足的城市,那将划入“逃脱式乌托邦”乌托邦的范畴。垂直的农业城市并不一定是垂直生产农业的城市, 提炼油拥有的可持续能源的潜力。 这种基于似乎自给自足的假象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算论证,即使垂直到几百米,也不一定有足够的食品资料产出,那又何须有自给自足的农业 图腾的假象?垂直的农业城市可以是服务农业的核心,他可以是河内周边一个集合食品的储存,食品加工,食品物流,改善水环境利于周边农田。 3 何为更好的垂直农业城市 ? 垂直的农业城市应该是整个农业食品产业链的核心,让农村的土地价值不局限于农作物的生长。 垂直的农业城市如果是一个百分之百自给自足的城市,那将划入“逃脱式乌托邦”乌托邦的范畴。垂直的农业城市并不一定是垂直生产农业的城市, 这种基于似乎自给自足的假象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算论证,即使垂直到几百米,也不一定有足够的食品资料产出,那又何须有自给自足的农业 图腾的假象?垂直的农业城市可以是服务农业的核心,他可以是河内周边一个集合食品的储存,食品加工,食品物流,改善水环境利于周边农田。 垂直的农业城市应该是整个农业食品产业链的核心,让农村的土地价值不局限于农作物的生长。 参考文献 [1] Lewis Mumford. The Story of Utopias [M]. London: dodopress, 2009: 17-19. [2] AVRDC-The World Vegetable Center.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Hanoi [R]. 2004: 23-33. 参考文献 [1] Lewis Mumford. The Story of Utopias [M]. London: dodopress, 2009: 17-19. [2] AVRDC-The World Vegetable Center.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Hanoi [R]. 2004: 23-33. 90


Q1: What's one Hanoiness's consumption demand for daily foods per year? 问题 1:一个河内人一年要吃多少食物?

每一个地区人口的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当我们要在河内建 造十万人口的垂直城市时,我们假象以现在的河内人作为 标准对象,去进行其饮食习惯的调查。根据世界蔬菜中心 (AVRDC) 的 2002 年统计数据,以及越南人口主要食品消费 增长率预估到 2030 年,平均一个河内人每年将吃掉 369.7kg 的食物,其中包括 47%(173.5kg) 的稻谷类,24%(89.8kg) 的蔬菜类,12%(45.1kg) 的水果类以及 11%(42.7kg) 的红 肉和 6%(18.6kg)的水产品。这个饮食结构基本类似于其 他亚洲以大米为主要粮食的国家(如中国)。

91

92


Q2: What's the land area for such foods demand? 问题 2:种这些粮食一年需要多少土地?

对于食品消耗的理解更需要建立在所占土地面积之上,所以 进一步我们需要提问,究竟需要多少土地来收货这些主要食 品素材呢?由于河内这些主要作物的亩产不经相同,于是需 要进一步的计算基于细分每一类主要产品的下属种类,根据 属性逐一确定单位每年需要多少面积产出一公斤。

93

94


Hypothesis A : Primary Agriculture Chain 假设 A:原始农业模式 - 完全自给自足 以完全自己自足的农业模式,经过面积换算得出,在柏拉图假想中,我们需要 4230 公顷(约 6.5km*6.5km,其中农业占 95%) 可耕种土地来基 本养活十万人口。这是我们可用基地面积的近 42.3 倍。以 MVRDV 在 KM3 中变成立体城市的构想为例,我们需要将基地面积垂直重复 43 倍才 能得到足够的十万人种植土地与居住面积。以 5 米一层设想,则需要 215 米之高。

95

96


Hypothesis B: Peri-market Agriculture Chain 假设 B:市场农业 - 去乌托邦化 于是,我做出第二个类似莫尔的假象,一种建立于与周边贸易关系的农业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更为现实,并且已经存在于河内环城农业圈之中。 在河内的环城的 5 个农业产区(再外圈是完全的农村),由于红河流域的不同,一大部分食品材料产出都集中在红河以西。任然单位产量占地面 积最大的水稻为例,红河以西三区 Soc Son, Dong Anh, Gia Lam 的水稻可耕地面积约占 80%(42000ha)。可以想象即使在河内城市范围也存 在着农业生产不均布的情况,这是由土壤环境与气候条件直接相关的。河内还有着更大范围的农业进口。每年的夏季五月到九月的雨季都会从中 国进口卷心菜与番茄等农作物,冬天则要从南方的胡志明市进口一定量的卷心菜等作物。根据 AVRDC 的统计报告,可以进一步得出由于雨季等 气候因素,每年我们的垂直城市需要从外界“借”351 公顷土地。

97

98


假设 C:超级贸易农业 - 城市化下的新机会 HypothesisC: Mega-Market agriculture-new opportinuties under urbanization 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后,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模型讨论时无法脱离资本产业的(工业只是作为当时极大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时期)。因此,除 了农业的产出,进口出口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整个食品产业带来的影响。食品产业是一广泛的概念包括“农业”“研究和开发“制造业”“食 品加工”“市场营销”“批发与物流”“零售”“污染处理”等多个领域,现在还需考虑部分生物提炼油等拥有的可持续能源的潜力。

oil

99

100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Research Into the Socialization in Vietnam based on the village community 垂直城市——基于农村公社的越南社会形态研究 -- 龚音嘉 GongYinjia 080382

101

102


前言 Preface Similar to other East Asia country, the village communitie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Vietnam. The reser vation of village communities in Vietnam is much longer than other East Asia countries, and gradually became the key elements to influence the sociaty. This article, aimed to research into the influence by the village communities on the future urban developement. 与其他东亚国家相似,越南的村社也存在并影响了越南社会很长一段时间, 越南的村社保留时间之长超越了其他周边的东亚国家,并渐渐成为了影响 其社会形态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越南村社的研究分析越南社会形态以 探究其对越南未来城市建设的影响。

越南村社 Vietnam Village Community ( 图 1)

103

104


基于农村公社的越南社会形态研究

这种现象在越南尤为突出。越南的种植地大多在红河附近,红河又常年不稳定,时常泛滥,因而,不仅仅要做好灌溉还要修筑防洪大堤。对集体 公社的依赖使其能长存在越南社会中。

摘要:本文根据对越南公社的调研,探讨越南公社对越南现有社会形态的影响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nto Vietnam village community,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ty on

2. 由其利益集团决定 为了防止产生地方割据,为了维持国家的统一,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统一归中央朝廷指挥。在商品货币关系还不普遍之时,薪俸 只能给实物,因此,分封给官吏和分为士兵就成了维系利益集团统治的主要手段。 法属时期,然而,即使公田面积急剧缩小,它仍然在法属时期维持了下来。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存在对半封建殖民制度和地主经济有利,封建殖民者、 地主利用公田制、公土制度更易于对农民加紧剥削。

Research Into the Socialization in Vietnam based on the village community the sociality.

一、越南的公田制度 农村公社的存在与公社所有制即公田制的存在密切相关,从越南整个封建时期到法属时期,公田制一直以各种形态维持着。农村公社由原始社 会的氏族公社转变而来,作为分配土地,管理公田而存在。 1. 君主集权制的形式 西欧国家在封建制度的初始阶段,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成为包罗一切的形式。因此,初始阶段的封建制度表现为分权制形态。在出 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家统一市场行程之前,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是它的彻底分权形势。 越南的情况则不同。越南的民族封建制度是在十世纪初,吴权起义取得胜利之后,即九三九年确立的。经历了极其短暂的十二使君时期,即封 建格局的纷争时期,自丁朝之后,集权君主国即已形成。也可以说自丁朝以后,虽然分权的因素时强时弱,但是,总的趋势,主导的趋势仍然是 建立统一的国家。 越南封建制度最初阶段的特点是分权状态不彻底。不彻底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全国的土地没有全部分封给贵族功臣。 经过前黎朝到李朝、陈朝,每个朝代都给功臣封爵和分封采邑,但无论哪个朝代,包括分封因素最强陈朝,分封制也都未能彻底进行,全国大 部分土地仍然属于国家和帝王所有。 2) 受封者对土地并非全权占有 无论真封(得地和人)或赐给食邑户(即向部分民户收税),在名义上土地仍旧归帝王所有,即是帝王仍有权收回和另行分封。受封者去世后, 需把大部分分封得土地归还朝廷。 2. 法属时期的形式 地主经济在法属时期的发展比任何时期都快,地主集中土地的过程也快了。这种快速的土地扩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1) 经济途径 法殖民者的轻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竞争使越南手工业竞争不过工业,日益衰落,最后不得不卖田园给地主。 2) 非经济途径 通过暴力,利用特权强占土地。 土地集中到地主和殖民者手中,势必影响公田、公土制度,使之迅速缩小范围。 3. 越战后土地改革时期 1946 年越南颁布《土地政策法》,将旧时的村社变为农业合作社,集中进行劳动和生产。这时的农民被分为若干工作队,集体进行劳作。 随后,由于农民缺乏积极性,生产力下降,逐步改为个人、集体、全民三种模式的土地属性。1981 年合同制的引入,水稻的种植分为八个环节, 合作社负责五个,其余三个由个人承担。 4. 现存土地形式 1988 年改革,土地政策转化为国有土地,村社逐渐消失,农民承包,一年生的作物承包 20 年,多年生 50 年。 二、公田制,以及农村公社长期存在于越南的原因 农村公社诞生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时需要集体劳动来生产物资。在越南,当生产力逐渐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后,农村公社还是存在了很 长一段时间,并且逐步转化为一种行政机构。 1. 由其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 亚细亚生产方式,普遍存在亚洲东部、以水稻为主食种植的国家。由于水稻对灌溉要求高,因而单一的自给自足并不能达到有效的灌溉,因此, 大多数农民依赖集体公社的统一灌溉和害虫的纺织。 105

3. 抵御强敌 封建时期越南一直以来依靠进贡来维持跟中国的关系,但时常还是会发生争端,为了维持和平,越南需要团结的力量才能与之抗衡。因此,统 一的中央集权管理,防止地方割据成了越南社会一直以来各个朝代的共识。农村公社成了一种行政管理的手段,通过土地来管理国家,农民。 三、由农村公社制度折射的社会形态思考 虽然村社作为一种原始社会的遗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的低效,但它长久地存在于越南社会,不断影响着越南的社会形态。 1. 村社的共同体精神 村社的共同体精神和家族共同体精神一样,都是村社成员开发土地用于耕种的过程中互相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积极方面表现在劳动人民在 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美好关系,表现为劳动者乐观的健康精神和互助团结品德。 1) 互助精神 以从前盖新房为例,一个人要盖新房(或修旧房)只要告诉村里的亲戚朋友,到时他们便会前来帮助。有的劈竹子、有的立房柱、挖地基、编竹片、 草片、盖房顶;就这样一直到盖好房子为止。这种互助精神且有着自然、友爱的性质,发自劳动者的真是情感。在这方面完全不是变相的商品交易。 它正是氏族时期余留下来的一种公社的互助习惯。 2) 行会组织 以前的村社里,行会精神几乎遍及各界、各个领域。有关生活方面的互助性的行会有贸易会、孝会、喜会、过年会等。在物资和精神方面都能 起到互相帮助,排忧解难的作用。 3) 义仓基金 义仓基金始于阮朝,目的时用人民的力量来解决由封建朝廷造成的人民的饥馑。它的组织及活动如下:每村设一个义仓,每次收割时,每户把 粮食分为四十份,抽出其中的一份,再一分为三,给训夫一份,另两份入义仓。三年后还本带息。 这是捐献谷子的方法。 如上所述,由于在农村还遗留原始共同体关系的部分形式,所以,农村的集体活动机会很多,促成了人们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2. 现行土地政策影响下的社会形态 土地改革后,国家将土地出租给农民,农民有了绝对的使用权和控制权,公田消失,然而,这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土地政策则并没有预想的 那么适用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国家。 1) 政策的不完善 银行只接受农民的宅基地等非农地抵押,360 平方米价值 60000000 越南币,如果同样的面积的农业用地转成非农业用地,个人只能获得 12000000 越南币,而非农业用地则能给政府带来 40000000 越南币的财政收入,因此,出售自己的土地并不赚钱。 土地没有机动性,农民结婚还得重新买宅基地建房,无疑又是另一笔大花费。因而,农民依然依靠进程打工等方式维持生计。 2) 公共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 农村土地受农民自己控制,因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全面规划,水系和道路破坏很严重,但得不到及时的修缮,要恢复只能等国家恩惠。这造成了生 产方 ie 式的低效,以及恶性循环。 四、对此引发的感想和小结 集体生产模式源于其亚细亚生产方式,并能起到维系集体感情的作用,然而,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这种完全的集体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 应现代社会高效的生产需求了。 于此同时可以看到 ,完全的私有化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基础设施得不到妥善管理,共同体的解散导致的群体感情的疏远,以及法律规范的不完 善导致农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那么,公有性和私有性,将成为互相制衡的关键因素,在未来新城的模式中去寻求两者的平衡。

106


越南历史简述 Brief History of Vietnam

越 南 历 史 悠 久, 据 考 古 资 料 显 示, 越 南 在 旧 石器时期已有先民 居 住, 较 重 要 的 民 族 有 雒 越 人, 公 元 前 600 年 左 右 出 现 东 山 文 化。 越 南 神 话 传 说 提 到约四千年前出现 最早的王朝鸿庞氏。 Vietnam owned a long history. Since the Paleolithic Pe r i o d , t h e re a re already some ancient people.

938 年,吴权在白藤江之战打败中国南汉军队,是次战役为越南独立过 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后进入封建时期,有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 胡朝、后黎朝、莫朝(与后黎朝合称南北朝)、郑主、阮主、西山朝、 阮朝等王朝及政权。历朝曾使用的国号有“大瞿越”、“大越”、“大虞”、 “大南”等等,对外被称为“交趾”、“安南”,1803 年始称“越南”。 在封建时代各朝,统治者采用中国式的制度治国,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 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发展,越南人所创的本国文字“字喃”得以应用。 对外多次进行战争,以维护独立和获得领土,向北抵御过中国及蒙古, 在印支半岛逐步征服占婆国,入侵老挝,与真腊、暹罗(泰国)争雄。

中国秦汉时期接触并征服北部(红河三角 洲)及中部后,越南情况乃有可靠的文献 记载。从公元前 3 世纪晚期至 10 世纪前 期,越南处于中国统治之下,中国文化大 量输入。现时的越南中、南部地区,曾有 占婆国存在(2 至 15 世纪),南部的湄 公河三角洲一带曾为扶南、真腊(柬埔寨) 等国的领土。 From 3rd centry BC to 15th, Vietnam started to be governed by ancient China and be input the Chinese culture.

1975 年北越统一全国,次 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 国。统一后的越南政府曾 染 指 邻 国 老 挝、 柬 埔 寨, 又与中国交恶。1986 年以 后,越南政府推动经济开 放改革,1990 年代又与中 国、美国等国家改善关系 。

In the year 938, Wu Quan beat the ancient Chinese army in Bai Teng River, and this war is the key step in the way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Vietnam. Since then, Vietnam came into the feudal times. The kings of Vietnam adopted Chinese way of management. Vietnam's own culture was also developed especially the charactors.

十二使君

越南官邸 Vietnam Government ( 图 2)

越南战争爆发

丁朝

原始时期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中国统治时期

封建君主制 107

108

南北统一

1959 1975

《西贡条约》

1862

1428

1300

阮朝

1802

西山朝

1771

胡朝 (中国明朝) 后黎朝

1257

1009

陈朝

1900

2000

半封建半殖 民地

越南战争

100

980

前黎朝 李朝

939 944 968

吴朝

南北越统一至今


氏族公社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Village Community

Individual Family 小家庭 Individual Family 小家庭 Collective (Super Family) 集体生产(大家族)

Shrinking and dividing 大家族不断解体

Individual Family 小家庭

Village Community 农村公社诞生 Reunite based on location 根据地域重组

Individual Family 小家庭

Village Community 农村公社诞生

Individual Family 小家庭 1. Clan Cumminity The productivity in primitive society is under-developed. Production should be fulfilled by super family. The super family is united by blood relationship.

2. The Shrinking of Super Family The developement of productivity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effect. Shrinked family could do what could only be done by super family in the past, thus the super familys were being divided into small familys.

3. Different Classes appeared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force, the leaders of families achieved the biggest interests and started to keep the distance with the people, thus the blood relationship is no longer the key element to unite the communes.

4. The Village Communities Appear Since then the communes were united naturally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Regionalism village communities appeared.

1. 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活动需要大家族来 完成,基本靠血缘关系维系家族关系。

2. 大家族不断缩小 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效益上升,小家族能完全原来大家族能完成的生产 力,大家族不断缩小成为小家族。

3. 产生不同阶级 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族长开始获得最大利益而脱离群众,开始产生阶级, 血缘关系不再成为维系组群的因素。

4. 产生农村公社 组群开始靠地域结合,形成地域性的农村公社。

109

110


土地政策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Land Policy 西方土地政策 Land Policy in Western Countries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commodity economy, the western country is self-sufficiency. At that time, every commune is independent. Until the commodity economy connected each commune, an united country appeared. 在商品经济未出现前,西方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各个采邑是独立的, 直到商品物流把各个采邑连接在一起,才产生了统一的国家。

Landlord 领主

越南土地政策 Land Policy in Vietnam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ountries, Vietnam didn't adopted absolute enfeoffment. 不同于西方社会,越南一直没有彻底的分封,而达 到了土地的集体化,这种集体化持续时间相当之长。

Landlord 领主

集中制 国家所有 T h r o u g h e n f e of f m e n t , t h e landlord separated the land into several por tions to his underlings, step to step. 通过分封制,领主把土地分成几份 分封给下面的藩王,藩王再分封给 下面。

Landlord 领主

Landlord 领主

Landlord 领主

Landlord 领主

拓刀田 (分封地)

公田

国库田

私田

国家所有

Landlord 地主

The commodity economy appeared, each land became united based on the commody economy. 商 品 经 济 产 生, 各 个 领土依靠商品经济维 系成一个整体。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Landlord 地主

拓刀田 (分封地)

公田

公田

国库田

庄园

国库田

私田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of France, the public lands have been preser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vate lands decreased to be used as manors. 法属时期,公田还是保留了下 来,同时,私田减少,被法国 殖民者收去做庄园 After liberation, land were used as public lands, thus the public lands were preserved after liberation. 解放后,实行土地集体制,因而公田 制一直从封建社会保留至解放后初期。

公田 111

不彻底的分封制 Incomplete Enfeoffment Country classified the lands into four kinds.Among them, the Tuodao Land was given to the Generals who have contributions for the country. However, this kind of enfeoffment is not complete, in that when the generals died, lands would be given back to the countries 国家把土地分成四种,其中拓刀田作为分 私田封给功臣,但这种分封不彻底,当功臣死后, 土地将归还给国家,因此,这种分封并不 是世袭的。

112


土地集体化的原因 The reason of collectivization

公田制度的原因 The reason of Public Land

1. 地理原因 Geography Reason Vietnam was located near the Red River. Its agriculture mainly depends on rice. Rice need the irrigation and avoid the flooding, thus huge dam is necessary to avoid the flooding. Only the dam built by government is reasonable. 越南地处红河流域,农业主要依靠水稻,水稻需要灌溉 但也需提防洪水。红河常年泛滥,因此需要修筑大规模 的堤坝。由于凭借个人力量很难修筑大规模堤坝,土地 集体化可以依靠国家来承担修筑堤坝的重任,同时,集 体灌溉也是较为经济的办法。

1. Because the government should feed the soldiers, the government provided them with the rice from the public lands. When the soldiers were free, they could help the farming on the public land. 1. 由于国家需要养兵,所以依靠公田来给军队提供军饷,同时,当军队不出征不训练的时候,放归公田进行劳作。 2. The public lands are easy to manage, and they could avoid the betray of the landlords. 2. 更易于管理统治,不彻底的分权防止藩王叛变。

越南士兵 Vietnam Soldiers ( 图 5)

越南洪水 Flooding in Vietnam ( 图 3) 2. 国防需求 National defence need Vietam had wars against China for long, thus they should keep the whole nation united to fight against China. 越南长期依靠进贡维系跟中国的和平,但也时常发生跟 中国的战争为了能地域来自中国的征战,必须团结才能 与之抗衡。

中越战争 War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 图 4)

113

114


优点 Advantagements 公社认同感 Collective Identity 1. mutual assistance Here is an example of private house construction, when a man need to build a new house, once he told his neighbors and friends, they will soon come to his help. This is the real feeling between them. 1. 互助精神 以从前盖新房为例,一个人要盖新房(或修旧房)只要告诉村里的亲戚朋友,到时他们便会前来帮助。有的劈竹子、有的立房柱、挖地基、编竹片、 草片、盖房顶;就这样一直到盖好房子为止。这种互助精神且有着自然、友爱的性质,发自劳动者的真是情感。在这方面完全不是变相的商品交易。 它正是氏族时期余留下来的一种公社的互助习惯。 2. social groups The social groups are initiated by farmers. There are different groups regarding different areas. 2. 行会组织 以前的村社里,行会精神几乎遍及各界、各个领域。有关生活方面的互助性的行会有贸易会、孝会、喜会、过年会等。在物资和精神方面都能起 到互相帮助,排忧解难的作用。 3. Yicang Funds Yicang funds were founded to meet needs with the demand of food when famine in some places. 3. 义仓基金 义仓基金始于阮朝,目的时用人民的力量来解决由封建朝廷造成的人民的饥馑。它的组织及活动如下:每村设一个义仓,每次收割时,每户把粮 食分为四十份,抽出其中的一份,再一分为三,给训夫一份,另两份入义仓。三年后还本带息。 这是捐献谷子的方法。

缺点 Disadvantagements 越南庙会 Vietnam Temper fair ( 图 6)

缺乏劳动积极性 The Lack of Labor Initiation

农村公社的优点和缺点 Advantagements and Disadvantagements Village communities, collectivization, all these attributes could bring about the special culture and customs. However,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ments and disadvantagements. 农村公社,集体化,这些非常越南地域性的元素带给了越南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在这里面,有优点也有弊病。

115

116


解放后土地政策演变 The Evolution of Land Policy after the Liberation In 1946, new land policies were established, which turned the old village communities into cooperation. The production was processed togather. All the farmers were divided into several teams and working togather. Since then, farmers were lack in initiative and the production force was reduced. 1946 年越南颁布《土地政策法》,将旧时的村社变为农业合作社,集中进行劳动和生产。这时的农民被分为若干工作队,集体进行劳作。 随后,由于农民缺乏积极性,生产力下降,逐步改为个人、集体、全民三种模式的土地属性。 In 1981, the contract system was intruduced into 8 steps. The cooperation was in charge of 5 steps. 1981 年合同制的引入,水稻的种植分为八个环节,合作社负责五个,其余三个由个人承担。

解放后土地政策演变 解放后土地政策演变 The of Land after the In 1988, the cooperation Lands are undertaken by farmers by contracts. The Evolution Evolution of disappeared. Land Policy Policy after the Liberation Liberation

1988 年改革,土地政策转化为国有土地,村社逐渐消失,农民承包,一年生的作物承包 20 年,多年生 50 年。 In 1946, new were established, turned the old village communities into cooperation. The production was However, moreland and policies more problems appeared. which In 1946, new land policies were established, which turned teams the old village communities into then, cooperation. The production was processed togather. All the farmers were divided into several and working togather. Since farmers were lack in initiative 至此,土地已经转化为私有制,而更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processed togather. All the farmers were divided into several teams and working togather. Since then, farmers were lack in initiative and the production force wa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force was reduced. 1946 年越南颁布《土地政策法》,将旧时的村社变为农业合作社,集中进行劳动和生产。这时的农民被分为若干工作队,集体进行劳作。 1. The Incompleted Policy 1946 年越南颁布《土地政策法》,将旧时的村社变为农业合作社,集中进行劳动和生产。这时的农民被分为若干工作队,集体进行劳作。 随后,由于农民缺乏积极性,生产力下降,逐步改为个人、集体、全民三种模式的土地属性。 Farmers couldn't get what they should get from the land. So the price of the land is of non sense. 随后,由于农民缺乏积极性,生产力下降,逐步改为个人、集体、全民三种模式的土地属性。 1. 政策的不完善 In 1981, the contract system was intruduced 平方米价值 into 8 steps. The cooperation was in charge of 5 steps. 银行只接受农民的宅基地等非农地抵押,360 越南币,如果同样的面积的农业用地转成非农业用地,个人只能获得 In 1981, the contract system was intruduced into 8 steps.60000000 The cooperation was in charge of 5 steps. 1981 年合同制的引入,水稻的种植分为八个环节,合作社负责五个,其余三个由个人承担。 12000000 越南币,而非农业用地则能给政府带来 40000000 越南币的财政收入,因此,出售自己的土地并不赚钱。 1981 年合同制的引入,水稻的种植分为八个环节,合作社负责五个,其余三个由个人承担。 土地没有机动性,农民结婚还得重新买宅基地建房,无疑又是另一笔大花费。因而,农民依然依靠进程打工等方式维持生计。 In 1988, the cooperation disappeared. Lands are undertaken by farmers by contracts. In 1988, the cooperation disappeared. Lands are undertaken by farmers by contracts. 1988 年改革,土地政策转化为国有土地,村社逐渐消失,农民承包,一年生的作物承包 20 年,多年生 50 年。 2. The Incompleted Public Infrastructure 1988 年改革,土地政策转化为国有土地,村社逐渐消失,农民承包,一年生的作物承包 20 年,多年生 50 年。 The lands are controlled by the farmers, so they couldn't be planned overall. The broken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uldn't be made up at However,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ppeared. once. However,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ppeared. 至此,土地已经转化为私有制,而更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2. 公共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 至此,土地已经转化为私有制,而更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农村土地受农民自己控制,因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全面规划,水系和道路破坏很严重,但得不到及时的修缮,要恢复只能等国家恩惠。这造成了生 1. The Incompleted Policy 产方式的低效,以及恶性循环。 1. The Incompleted Policyshould get from the land. So the price of the land is of non sense. Farmers couldn't get what they Farmers couldn't get what they should get from the land. So the price of the land is of non sense. 1. 政策的不完善 1. 政策的不完善 银行只接受农民的宅基地等非农地抵押,360 平方米价值 60000000 越南币,如果同样的面积的农业用地转成非农业用地,个人只能获得 银行只接受农民的宅基地等非农地抵押,360 平方米价值 越南币,如果同样的面积的农业用地转成非农业用地,个人只能获得 12000000 越南币,而非农业用地则能给政府带来 4000000060000000 越南币的财政收入,因此,出售自己的土地并不赚钱。 12000000 越南币,而非农业用地则能给政府带来 40000000 越南币的财政收入,因此,出售自己的土地并不赚钱。 土地没有机动性,农民结婚还得重新买宅基地建房,无疑又是另一笔大花费。因而,农民依然依靠进程打工等方式维持生计。 土地没有机动性,农民结婚还得重新买宅基地建房,无疑又是另一笔大花费。因而,农民依然依靠进程打工等方式维持生计。 2. The Incompleted Public Infrastructure 2. Infrastructure The lands The are Incompleted controlled byPublic the farmers, so they couldn't be planned overall. The broken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uldn't be made up at The lands are controlled by the farmers, so they couldn't be planned overall. The broken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uldn't be made up at once. once. 2. 公共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 2. 公共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 农村土地受农民自己控制,因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全面规划,水系和道路破坏很严重,但得不到及时的修缮,要恢复只能等国家恩惠。这造成了生 农村土地受农民自己控制,因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全面规划,水系和道路破坏很严重,但得不到及时的修缮,要恢复只能等国家恩惠。这造成了生 产方式的低效,以及恶性循环。 产方式的低效,以及恶性循环。

117

结论和思考: Conclusion and thinking 彻底的公有制或私有制不再能适应越南的发展, 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一种制衡的关系? Can the complete public ownership or the private ownership mee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etnam? Tha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in between?

结论和思考: 结论和思考: Conclusion Conclusion and and thinking thinking 彻底的公有制或私有制不再能适应越南的发展, 彻底的公有制或私有制不再能适应越南的发展, 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一种制衡的关系? 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一种制衡的关系? Can the complete public ownership or the private ownership mee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etnam? Can the complete public ownership or the private ownership mee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etnam? Illustrations: Tha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in between? Tha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in between? 插图来源: 图 1:作者自摄 图 2:网络图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Vi%E1%BB%87t_Ph%E1%BB%A5c%C2%B7%E8%B6%8A%E6%9C%8D.jpg, http://www.google.com.hk/imgres?img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Vi%E1%BB%87t_Ph%E1%BB%A5c %C2%B7%E8%B6%8A%E6%9C%8D.jpg 图 3:网络图片 http://old.jfdaily.com/photo/tuijian/200811/W020081103388538846796.jpg 图 4:网络图片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09-01-22/000_8044fa5897825df596ce47ede890c181.jpg Illustrations: 图 6:网络图片 Illustrations: http://img.chaoshanren.com/attachment/forum/month_1006/100602155728fa1e9b77416c58.jpg, http://img.chaoshanren.com/ 插图来源: 插图来源: attachment/forum/month_1006/100602155728fa1e9b77416c58.jpg 图 1:作者自摄 图 7:网络图片 图 1:作者自摄 图 2:网络图片 http://img.ifeng.com/res/200909/0906-090918_5897_1.jpg, http://news.ifeng.com/history/vp/200909/0906_5626_1336718.shtml 图 2:网络图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Vi%E1%BB%87t_Ph%E1%BB%A5c%C2%B7%E8%B6%8A%E6%9C%8D.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Vi%E1%BB%87t_Ph%E1%BB%A5c%C2%B7%E8%B6%8A%E6%9C%8D.jpg, http://www.google.com.hk/imgres?img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Vi%E1%BB%87t_Ph%E1%BB%A5c http://www.google.com.hk/imgres?img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d/Vi%E1%BB%87t_Ph%E1%BB%A5c %C2%B7%E8%B6%8A%E6%9C%8D.jpg Reference: %C2%B7%E8%B6%8A%E6%9C%8D.jpg 图 3:网络图片 参考文献: 图 3:网络图片 http://old.jfdaily.com/photo/tuijian/200811/W020081103388538846796.jpg http://old.jfdaily.com/photo/tuijian/200811/W020081103388538846796.jpg 图 4:网络图片 1. 阮鸿峰,《越南村社》, 1983 年 11 月,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 图 4:网络图片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09-01-22/000_8044fa5897825df596ce47ede890c181.jpg 2. 刘稚,等, 《当代越南经济》,2000 年 3 月第一次印刷,云南大学出版社 http://img.daqi.com/upload/slidepic/2009-01-22/000_8044fa5897825df596ce47ede890c181.jpg 图 6:网络图片 图 6:网络图片 http://img.chaoshanren.com/attachment/forum/month_1006/100602155728fa1e9b77416c58.jpg, http://img.chaoshanren.com/ http://img.chaoshanren.com/attachment/forum/month_1006/100602155728fa1e9b77416c58.jpg, http://img.chaoshanren.com/ attachment/forum/month_1006/100602155728fa1e9b77416c58.jpg attachment/forum/month_1006/100602155728fa1e9b77416c58.jpg 图 7:网络图片 图 7:网络图片 http://img.ifeng.com/res/200909/0906-090918_5897_1.jpg, http://news.ifeng.com/history/vp/200909/0906_5626_1336718.shtml http://img.ifeng.com/res/200909/0906-090918_5897_1.jpg, http://news.ifeng.com/history/vp/200909/0906_5626_1336718.shtml

Reference: Reference: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18 1. 阮鸿峰,《越南村社》, 1983 年 11 月,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 1. 阮鸿峰,《越南村社》, 1983 年 11 月,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 2. 刘稚,等, 《当代越南经济》,2000 年 3 月第一次印刷,云南大学出版社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about Vietnamese anthropology 垂直城市——关于越南的人类学研究 -- 文凡 WenFan 060412

119

120


Vietnam with a high rapid of urbanization 高速城市化的越南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in Vietnam 关于越南的一些人类学方向调研

【摘要】 建筑的物理本质可以归于空间,但是建筑的所有发展根本上依附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建筑和城市都有自己的 文化,而影响它生成的绝不仅仅是地理条件和气候原因,大到政治制度、政府宏观政策、朝代更迭、人口迁移、宗教信仰,小到家庭结构组成、 社会关系网络、传统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语言与交流等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对这个地区人民的建筑意识、建造文化以及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产 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越南现在正在经历着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的大规模迅速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口的迁移是体现其城 市化进程的最好指标,而隐藏在人口迁移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样的,人口迁移带来的城市问题更是多样且复杂的。城市化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果, 也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是否就意味着它所带来的问题无法避免?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前期分析。 【关键词】人类学 人口迁移 城市化 贫富差距 越南,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 3260 多公里。作为世界上仅有的少数 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越南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社会与政治制度,家庭、婚姻与亲属制度,宗教制度等等,他们的历史上,曾经受到中国 一千余年的影响,儒教文化至今占据着越南社会的主流,而自 1986 年越共六大之后,越南也确立了其改革开放之政策,开始走上改革的道路。 本次设计竞赛的基地位于越南首都河内市西郊,主题为 EVERYONE HARVEST(人有所获),在解题的过程中,笔者不断思考主题是否仅仅 限于农业上的丰收,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以小组的形式对越南进行了人类学相关方面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其历史沿革、文化变迁、 宗教制度与影响、政治与领导组织构架、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人口与迁移、语言与交流等多个方向。在越南 1986 年越共六大确定施行改革开 放政策之后,越南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速。在此之前,越南施行类似中国户籍管理的相似制度,对人口之流动施以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人口的流动,而在此之后,人口开始自然流动,地域间流动(跨省、跨市、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都呈现了不同 的状态,也反映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可以借以推断今后该设计基地上盖建筑所服务人群,与推演越南城市化进程中所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涉及到“人” 的问题。 一、越南的城市化进程 其于 1986 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于 1996 年越共八大时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在 2001 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在随后的年份中,越南的城市人口比例与城市化水平都在急速攀升。 但是总体来看,越南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期,城市化率仍仅为 31%。越南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为 3.4%,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河内和胡志 明市。自其改革开放来,城市化进程在带动越南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许多城市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如空气质量较低、城市高 密度人口与基础设施不完善之间的矛盾等。 越南是一个受中国儒教传统文化影响十分深刻的国家,在其城市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使得城市家庭结构与传统的越南家庭结构逐渐 产生了差异,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年轻人也越来越愿意接受西方文化。在胡志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与生活习惯已经越来越与世界上大部分城市 相差无几。 二、城市化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

托达罗认为,引起城乡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预期收入的差异,它不仅与两地之间业已存在的收入水平差距有关,还取决于农业劳动力在城市 中就业的概率,这个概率的大小决定了转移后可能获得的实际收入,即转移后的预期收入。 无论从何种理论来看,越南当今所处的阶段都存在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动因”和“推因”,从世界银行的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当前越 南农村人均收入与城市人均收入相差一倍(但是相比亚洲其他国家,这仍然并不算高),农田面积在不断缩小,城市每年在不断扩张,因此可以 毫无疑问地确定,今后人口迁移的主导流向仍然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因此,需据此来预估将来需要服务之人群性质。 三、越南的人口迁移的动态分析 关于越南的人口迁移数据,主要来自于越南规划和投资部国家统计办公室(GSO)于 2009 年人口普查时采集的数据。从一个非常长的时期来 看,越南的城市人口比例一直是处于上升阶段的,在 1960 年,其城市人口比例只有 14.7%,到了 2010 年,该项数值上升到了 31.421%,但是 这仍然与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这项指标上,中国目前城市人口比例为 42%,韩国则为 81%,这与笔者在当地调研时所 形成的自身感受是相符的,其城市化进程仍然还会进行很长阶段,仍然将有很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在这 50 余年间,由于受到越南战争等影 响,其城市人口比例上升的速率也有所起伏,在 1990 年,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据查证,是由于政府在前一年度松动了相关的户籍管理制度, 因此对人口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政策上的条件。从 GSO 的《越南移民与城市——模式、趋势和差异》(Migration & Urbanization in Vietnam: Patterns, Trends and Differentials)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移民在城市中的组成部分远远高于农村部分,这种结果是已经预估到了的,在某种程 度上表现了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等。总体来说,5 岁以上的移民构成了 3800 万城市人口,换句话说,城市里的 5 岁以上人群中,有 16% 是 在 2004 至 2009 年间迁入城市的。这也进一步证明,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因此这部分的人口对现有城市将会在带来劳动力与发展的 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压力。 四、越南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纵观全球各个国家的城市化,都呈现出来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对于城市资源的巨大压力。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 的亲身体验是,越南现时的贫富差距确实并不是那么明显,人们拥有较为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心态,人与人之间、家庭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都比 较和谐融洽,这与贫富差距较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疑问也随之而来,是否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政策调控,一定意味着贫富差距的 增大,因此导致整体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对立?是否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意味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与宗族关系的弱化?是否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一定意味着在经济水平达到相近水平后,同样地理条件下的城市越来越趋于同质化? 五、调研总结 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说,似乎城市化就意味着人类的分工精细化,随之意味着各人效率的最大化与家庭的缩小化(越小的家庭组成 可以最大化其家庭的整体效率),随之意味着各人能力差异的明显化,最终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增大;但是是否除了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用以调控 整体社会贫富差距以外,还存在着某种社会自我调控机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城市化对于社会成员关系的影响,可以促进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气氛? 这些问题引导着我开始进入下一步的设计:EVERYONE HARVEST 并不仅仅意味着要有所获,也强调的是“人人”有所获。在这个竞赛给定条件 中,要在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解决十万人的粮食问题,并不是特别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但是这十万人聚居在一起的时候,所形成的社会形态就 一定与现时我们熟悉的小区以及曾经的里弄(或者他们现在的老街区)有巨大不同,这十万人之间是何种关系?他们将如何一起运作这个巨型社区? 如何避免这个社区患上“城市病”,出现某种恶性循环,最终变成一个恶性的“贫民窟”(如果是良性运转的的贫民窟是可以接受的)?这些是 我所关注的问题: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从历史上多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程度与城市人口比例有着密的关系,后者是反映前者的重要指标,意即城市化会引起农村人口向 城市迁移。

Reference

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现今有两种模型,一种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模型,他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二元的,既存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落后的农村经济部门,又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发达的城市经济部门。而且在农 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劳动力,即使从农业部门中撤出部分劳动力后,剩下的劳动力也会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保持总 产出的稳定,所以,相对于工业扩张所需要的劳动力增量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在这样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发展中国家要改变 二元的经济结构,其途径之一表现为将农业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中去。正如刘易斯在《二元经济论》中指出的“资本主义部门 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形成新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自给农业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 程一直要持续到剩余劳动消失为止;而第二种解释则来自于托达罗模型,在他的模式中,其核心思想在于以预期收入的差异来解释人口迁移的动机。

1. Migration & Urbanisation in Vietnam: Patterns, Trends and Differentials , 2011,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Ministry Of Planning

121

And Investment Of VIETNAM, P21,P42,P44,P45

2. Vietnam Urbanization Review: Technical Assistance Report, 2011, The World Bank Group, P22, P26, P28 3.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分析 .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石雅茗 4. 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_2010) . 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齐欢 5. 农村城市化中人口迁移问题研究——基于刘易斯与托达罗理论的分析 . 特区经济 2009.01. 成谢军 6. 科举制度在越南的嬗变及其对越南文化的积极影响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11. 黄敏 122


世界的城市化

图例 LENGEND

THE URBANISATION OF THE WORLD

HIGHER THAN 75 PERCENT

Norway

CANADA 26.3million 80%

Ireland

Britain 54million 90%

81%

France 46.9million 77%

Portuguesa

Maxico 84.392million 77%

Haiti Dominican

Gambia

Senegal

Guinea-Bissau

Slovenia

Italy 39.6million 68%

Liberia Honduras

Romania 11.6million 54%

Estambul 11.7million

Serbia & Croatia Montenegro

Bulgaria

Bosnian

Cote d'Ivoire 8.6million

Salvador Nicaragua

Venezuela 26million 94%

Costa Rica

Panama

Libya Niger

Mali

Albania

Lebanon

Benin

Brazil 162.6million 85%

Peru 8.7million 73%

Congo 20.2million 33%

Burundi

Zambia

Chile 14.6million 88%

Ethiopia 13million 16%

Burma 16.5million 32%

Bhutan

Nepal

Oman

Yemen

India 329.3million 29%

Kenya 7.6million

Tanzania 9.9million 25%

Bangladesh 38.2million 26% Dacca 13.8million

Laos

Botswana

Zimbabwe

Madagascar

Mauritius

Osaka 16.6million

Tokyo 33.4million

Cambodia

Philippines 55million 64%

Thailand 21.5million 33%

Manila 15.4million

Malaysia 18.1million 69%

Singapore

Malawi

South Africa 28.6million 60% Rio de Janeiro 12.2millio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Rwanda

Congo

Namibia

Bolivia

Paraguay

Saudi Arabia 20.9million 81%

Mozambique

Sao Paulo 20.4million

Kuwait

Seoul 23.2million

Vietnam 23.3million 27%

Eritrea

Angola 9.3million

Ecuador 8.7million

Pakistan 59.3million 36%

Iraq 20.3million 67%

Jordan

Proportion of Urbanization HONG KONG S.A.R OF CHINA

Somalia

Central Africa

Cameroon 9.5million

Israel

Uganda

Togo

Columbia 34.3million 73%

Egypt 33.1million 43%

Syria 10.2million 51%

Afghanistan 7.8illion

Japan 84.7million 66%

South Korea 39million 81%

42%

Tadzhikistan

Iran 48.4million 68%

North Korea 14.1million 62%

The Urban Population

Kyrgyzstan

Turkmenistan

Turkey 51.1million 68%

Sudan 16.3million 43%

Nigeria 68.6million 50%

Ghana 11.3million 49%

Uzbekistan 10.1million 37%

Azerbaijan

Chad

Burkina Faso

Armenia

Macedonia

Greece

P.R.China 559.2million

Kazakhstan 8.6illion

Teheran 12.1million

Georgia

Pakistan

Algeria 22million 65%

Trinidad and Tobago

Beijing 12.7million

Mongolia

Hungary

Lagos 10million

Guinea

Guatemala

Guangzhou 14.5million

Slovakia

Cairo 15.9million

Sierra Leone

LOWER THAN 24 PERCENT CITY WITH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10 MILLION

Moldova

Switzerland

Morocco 19.4million 60%

BETWEEN 25 TO 49 PERCENT Shanghai 17.3million

Ukraine 30.9million 68%

Tunisia

Cuba 8.5million

Jamaica

Maxico City 22.1million

Chech 7.4million

Austria

Spain 33.6million 77%

BETWEEN 50 TO 74 PERCENT Moscow 13.4million

Belarus

Poland 23.9million 62%

Germany 62million 75%

Proportion of Urbanization California 17.9million

Estonia

Latvia

Denmark

Netherlands 13.3million 81% Belgium 10.2million 97%

New York 21.8million

The Urban Population

Finland

Lithuania

London 12million

U.S.A 246.2million

Sweden 7.6million

Russia 103.6million 73%

Bombay 21.3million

Indonesia 114.1million 50%

Papua New Guinea Melanesia

Swaziland Lesotho

New Delhi 21.1million

Sri Lanka

Djakarta 14.9million

Kolkata 15.5million

Timor-Leste

Australia 18.3million 89% New Zealand

Argentina 35.6million 90%

Uruguay

Buenos Aires 13.5million

IMAGE1 / Reference:United Nations Fund For Population Activities / 2007 123

124


n ko Me

CHINA

Wenshan

Mengzi

g

Simao

Nanning

Lai Chau

d

Tuyen Q Quang

60

ck

Louang Namtha Xam Nua

Beihai

Hong Gai

Hai Duong

Haiphong

The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Rural Population

12880300 53136400

1989

1979

1989

1999

2009

Year

Propor tion

18725400

100

Haikou

Dao Bach Long Vi

80

Ky Son

Gulf of To n k i n

Xiangkhoang Dien Chau

Nan

0

Xuwen

Thai Binh

Thanh Hoa

Ban Ban

Zhanjiang

Dao Cai Bau

Hanoi

Nam Dinh Ninh Binh

LAOS

Urban Population

20

Bac Giang

Ha Dong

越南人口增长

CHART 2

40

Thai Nguyen

Viet Tri

Bla

Hoa Binh

Louangphrabang

80

Yulin

Qinzhou

Pingxiang

Lang Son

Yen Bai

Phongsali

Mekong

g

CHINA

Re

Son La

100

ian

J Yu

Cao Bang

Lao Cai

Propor tion

Guixian

Jingxi Ha Giang

Vinh

60

Jiaji

Hainan Dao

Basuo

58905500

1999

40 20

Muang Pakxan Ha Tinh

Vientiane Loei

0

Sanya

1979

1989

1999

2009

Year

Ron

Nong Khai Muang Khammouan

Udon Thani (Udorn)

Dong Hoi

27888200

Sakon Nakhon Phitsanulok

Quang Tri

Khon Kaen

Savannakhet on

ek g

i Ch

Mae Nam Mun

Sisaket

Tam Ky Pakxe

Warin Chamrap

Sara Buri

Batdambang To n l e Sap

Pouthisat

ok

Vietnam International Boundary National Capital Road

Phnom Penh Mekon ng

Kampong Spoe

Svay Rieng

Long Xuyen

Dao Phu Quoc (VIETNAM)

Rach Gia

River

Dak Nong

Loc Ninh

Tay Ninh

1979

1989

1999

2009

Year

Controlling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u Dau Mot Bien Hoa

Sa Tan An Dec My Tho

Can Tho

Vinh Long

Soc Trang Bac Lieu

Ben Tre

Da Lat

100 Nha Trang

80 60

Cam Ranh Phan RangThap Cham

Ho Chi Minh City

Kampot Ha Tien

0

TTuy Hoa

Buon Ma Thuot Ninh Hoa

Kracheh

Kampong Cham Krong Kaoh Kong

VIETNAM

g

Trat

Gulf of Thailand

Lumphat Srep

CHART 3

20 Phan Thiet

0 Cu Lao Thu

1979

1989

1999

2009

Year

Vung Tau

Propor tion

Tra Vinh

100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越南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城市化速 度在不断增长,但是城市化水平相对仍然偏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仍然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80 60 Con Dao

Hon Khoai

12.82

40

Ca Mau

越南城市人口比例

During the past 20 year s, the urban population i s experiencing a constant rapid growing , while the rural population, though with a larger base, thus it would not grow as rapid absolutely, its g rowing speed is even lower than 0.

20

Propor tion

Kampong Thurn

Mekon

Rayong

40

Qui Nhon Ton le

116.51

60

Dac To Kon Tum

Stoeng Treng

Siemreab

Sattahip

80

Pleiku

KAMPUCHEA Sisophon

Aranyaprathet

100

Sea

Quang Ngai

Attapu

ng Ko Xe

Cu Lao Re

59951800

2009

Propor tion

China

Saravan

Ubon Ratchathani

Surin

Bangkok

South

Da Nang Cu Lao Cham

THAILAND Nakhon Ratchasima (Korat)

Hue

M

Lam Nam

0

Hon Sao

0

THE PROPORTION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IN VIETNAM

50

100 Kilometers 50

40

100 Miles

20

Reference :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 2011 CHART 1

0

125

1979

1989

1999

2009

Year

We could draw a general conclusion that, there would be a long way for the urbanisation of Vietnam, and meanwhile, more and more rural population would rush into the urban area. 126


农民如何转换成市民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EASANT TO CITIZEN

广袤的农村

背井离乡

寄人篱下

小有所获

Rural area

Set out for the city

Live in some slums

Earn some money

For the expecting high income, p e a s a n t s s e t o u t f o r t h e c i t y, dreaming of being a wealthy citizen.

Where the rent would be cheaper and could easily get help from people from the same village.

Part of the money would be sent back to the rural area, and the rest would be save for the house, children, etc.

有空回家,寄钱回家 When free, back to the rural area; Money is sent back to support the rural.

有空回家,寄钱回家 When free, back to the rural area; Money is sent back to help the rural.

厚积薄发

全家进城 The old and the children move to the city

Buy one smallest house With the money saved for years, it is possible for them to buy a smallest house in the city, this would be the first step to the reuniting of their family in the city.

全家进城 The old and the children move to the city

安身立足

Buy one larger house

越来越少时间回乡 Less times to go back

拥挤的城市 Urban area

127

After years of hard working, it is a likelihood for them to buy a larger house which at least could offer enough room for their children to live together.

越来越少时间回乡 Less times to go back

青出于蓝

今非昔比

The next generation

Leave the slums

The next generation would be born in city, and they would be citizens at once.The next generation would not go back to their hometown in the rural area any more.

When their children grow up, they also get the ability to buy a new house, which would be the real time for them to integrate into the urban life.

128


什么吸引着他们

CHART 3

WHAT ATTRACTS THEM TO THE CITY

什么保持着社会和谐

非常高 VERY HIGH

WHAT KEEPS THE SOCIETY HARMONIOUS

高 HIGH

平均水准 AVERAGE

低 LOW

四类人群家庭生活水准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S BY MIGRATION FLOW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非常低 VERY LOW 农村移民至城市居民 R-U Migrant

城市非移民居民 Non-migrant in urban areas

城市移民至农村居民 U-R Migrant

农村非移民居民 Non-migrant in rural areas

Reference/ The World Bank GINI index data 2007-2009 IMAGE 2

CHART 4

农村地区人均收入增长

Reference/ 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 IMAGE 3 2007-2009

世界基尼指数地图 World Gini coefficient Map

非常平等国家 LOW INEQUALITY Gini index is between 0.200 and 0.299

城镇地区人均收入增长

Income for rural population

Income for urban population

From 1960 to 2010

From 1960 to 2010

虽然越南的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但是其贫富差距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 并不算大,其基尼指数为 36.1(2009 年 ),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7.2(2009 年 )。

1,071,000 VND/MONTH

376

2,130,000 VND/MONTH

5.4%

84.9%

31.8%

91.4%

95.7%

67.6%

99.6%

83.3%

8.6%

20.2%

63.5%

57.5%

312 129

但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势必会加剧城乡 之间的贫富差距,因为向城市转移并且能够在城市立足的都是农村中优秀的人才, 导致了农村“智力”的流失。 Though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rural area and the urban area in most aspects in Vietnam, it is still not wide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Asian cities/countries. Its Gini index was 36.1 in 2009, even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r of the world. However, with the migration of the population from rural to the urban areas, apparently, the gap would be widen during the process, as most of the migrants are the best group in the rural, making the rural area even poorer. 130

较为平等国家 MEDIUM INEQUALITY Gini index is between 0.300 and 0.399

较不平等国家 HIGH INEQUALITY Gini index is between 0.400 and 0.499

非常不平等国家 VERU HIGH INEQUALITY Gini index is above 0.500


城市如何面对

部分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HOW TO FACE FOR THE CITY

Supporting materials by survey (PARTS)

IMAGE 4

个人和小开发商更新老管屋 Upgrading the old tube houses by individuals or small developers 河内市区新旧区域的人口密度对比 Comparative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the built-up areas of Hanoi.

6000

5524

5000

Luxury

河内每年房产市场提供的各式住房套数

High- end

Number of housing units launched per year in Hanoi

Mid-end

Source : CBRE Hanoi Research Food for Thought (Nov 9, 2010)

Low-end

46.6%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who have the will to leave the place they are living in.

37.5%

People from rural area

49.1%

People from urban area

46.6%

People in the urban area

44.4%

Reasons for people who do not want to move out of urban area.

44.4%

Used to the environment

25.9%

Have their social life there Have to earn their lives

4000

It is more convenient

3000

2359

2000

1280 1000

658 2004

2005

516 2006

Neighborhood Urban Upgrading in Hochiminh City

438 2007

2008

2009

CHART 5

55.2%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who have the will to chan ge the ir hou sin g condition.

11.1%

55.2%

Will to change Do not want to change Do not care

18.5%

36.6% 8.2%

IMAGE 5

Reference IMAGE1 / United Nations Fund For Population Activities / 2007 IMAGE2 / The World Bank GINI index data 2007-2009 IMAGE3 / 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 IMAGE4 / Draw from the Google Earth Map IMAGE5 / Vietnam Urbanization Review: Technical Assistance Report, 2011, The World Bank Group, P124 CHART1 / Migration & Urbanisation in Vietnam: Patterns, Trends and Differentials , 2011,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Of VIETNAM, P21 CHART2 / The World Bank Data CHART3 / Migration & Urbanisation in Vietnam: Patterns, Trends and Differentials , 2011, 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Of VIETNAM, P45 CHART4 / Vietnam Urbanization Review: Technical Assistance Report, 2011, The World Bank Group, P26 CHART5 / CBRE Hanoi Research Food for Thought (Nov 9, 2010)

WEN Fan (Student ID.060412) 18/Mar./2013 131

132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about Vietnamese housing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垂直城市——关于越南民居的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 李雪凝 LiXuening 072769 -- 李洵 LiXun 080343

133

134


the evolution of vietnamese residents_越南民居的演变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the level of sub-district_街区尺度

preface _ 前言

living,working_工作生活

the onion-like extending mode_洋葱式的发展模式 intent mode of block_意向的街区模式 cultivating body and mind_陶冶身心 moving about_人流意向 tube house_管状屋

调研分析结构目录 catalogue

A historical study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ever-changing map of downtown Hanoi throughout the recent 200 years indicates a regular pattern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living forms and architecture styles.The map completed in early 1800s shows the existing of water system which had contained a number of lakes and rivers crossed down through roads and abutted by sporadic architectures .The commercial used street facade and the living used backyard constituted a whole house of early Hanoi dwelling system.The public space and water resource behind houses was shared as common function area as well as communicating place in Hanoi residents ,which included charting,washing,drying,fishing,farming and many other daily events. As time passed,from 1800s to 1900s,the 19th century saw the expanding of dwelling spaces.Commercial facade occupied the entire street and became even longer for the intention of family expanding and propulsion growing.The development of downtown Hanoi brought a blooming progres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area as also the shrinking of its aqueous system and privatization of the spaces between houses.

笔者通过历史方向的纵向发展和建筑单体关 于技术与行为的横向展开,试图理清传统的 管状屋在发展过程中被复制、创新、反思、 改建的过程,并阐释我们对于类型学在当今 经济爆发的新语境下的意义和内涵的理解。

techniques_建造技术 constructure_结构 ventilation,lighting_采光、通风

To sum up two lin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typology of the residents,which occupe the most architectural types in HANOI, and the detials focusing on how the traditional "tube house" have adapted themselves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explosing t h re a te n f ro m a l l a s p e c t s s u c h a s techniques,policy and humanity.We have trying to introspect what the heritage have been inspired us,and the new metaphor of the typology facing the coming new ages.

life styles_生活方式 activities_行为 things such as the products and spaces they use_物品象征意义 neo-tube house_新型管状屋 transform(addition of the tube house)_管状屋的加建 principles_加建原则 form_形式上

heritage_文化保留 historical metaphor_历史意义

about what they have lost_新形式下失去了什么 conclusion_结语

Xuening Li, Xun Li 李雪凝,李洵 135

research catalogue

Xuening Li 李雪凝 136

调研分析结构目录(图 1)


在这三者良好的共同作用之下,河内的老城区内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它就像一个牢不可破的网络体系,总能够以最为迅速的方式传递资本和生 活资料,同时对有限的空间作出非常高效的利用与支配。参考这样的共同运作模式,也许能够为当代的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分离效应提供一个新的 解决方案。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investigation report _ 调研报告 河内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协作模式研究及其集约化发展的潜力

李雪凝 072769 1.2 建筑类型在社会协作模式之中产生的作用

摘要:在本文之中,作者通过类型学研究的方法对河内老城区传统建筑——管式住宅(the Tube House)的源流的考证和对其现存的新兴住宅 类型的对比与批判,着重研究了管式住宅在河内历史街区的商业与生活活动之中,其建筑形式对当地人生存状态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该建筑 类型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评估与展望。 关键词:河内 管式住宅 类型学 协作模式

上文提到 tube house 及其变形是越南老街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模式,不仅仅是因为该街区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最重要的是 tube house 这种源自临街商业店铺的住宅类型和当地的产业和经济结构息息相关。 1.2.1 河内 Ancient Quarter 的经济现状 Ancient Quarter 作为河内历史悠久的老街区,在法国殖民时期就已经被建成为发达的商业街区。每一条街道都有一种产业作为其主要的商品, 该街道也以此为名,而整条街道的人口多由一个或者几个相似的家族构成,他们共同教育子女,生产与出售商品,购买与使用资源,甚至在家族 内部通婚。构成以家族为基础的商业共同体。

1.1 河内建筑类型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1.1.1 河内建筑发展的类型学简史 在现存的河内市区之中,因为历史的发展的分层性十分明显,相应地在城市的建设的区域划分也显得尤其清晰。根据日本与河内当地学者的 研究将其分为大致七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拥有自己的代表性类型,这里笔者集中选取了河内市发展最早,人口最密集也最具有代表性的 Ancient Quarter 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其中建筑类型的发展脉络阐述类型学意义上的河内建筑发展史。在其发展的同时,许多源自该区域的建筑类型 也被其他的区域继承与存留。 在河内最近一百五十年的造城运动之中,城市,街道与水域的关系不断演变着,城市在扩张,街道蔓延,而水域逐渐收缩成点状,建筑的类 型也随着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化或改变着。在河内的建城史中,笔者依照时间顺序,依次甄选出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以阐明河内 Ancient Quarter 中建筑类型演变的历史轨迹。 首先出现的是类似越南传统的合院式农村住宅的建筑形式。由于临街的功能需要,这种建筑形式之中的前院被后置,同时与水域和农田相毗邻 构成农业 - 商业式的复合型住宅。随着土地供应的紧张化,这种基于传统的建筑形式缩减了面宽,并把这部分的建筑面积重置到建筑的后方,形 成了新的建筑类型。狭长的平面在这里已经初露端倪。这种新构成的建筑被认为是现存的 tube house 的雏形,它们面朝街道,背向中心的湖泊 通过庭院或者建筑与湖岸相连,形成两个方向不同的使用模式。而这种建筑类型进一步地在纵深方向的发展就来了的最原型的“tube house”它 拥有四到六米的面宽,采用了一院一进的排布模式。传统的 tube house 一般拥有三进,进数越多,就代表该家庭的经济条件越优越。由于其中 所蕴含的灵活性与可拓展性,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河内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也渐渐从一个居住的单元转化为一个居 住的群体,住户从一户增加成多户,形成了高度集约的的典型的河内老区的居住模式。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居住用地私有化的浪潮,一种更新 的建筑类型在河内的土地上应运而生,这种被称为 neo-tube house 的新类型继承了原有 tube house 的长宽比和立面模式,意图在不连续的拆 除与加建之中保持和原有机理的关系,然而这种建筑的形式舍弃了旧有的以院落和廊道组织建筑的模式,而采用了类似现代建筑平面结合楼梯间 的交通形式,每一户家庭分配单独的楼层,以达成产权和隐私上的期许。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时代舶来的现代公寓式住宅也加入了越南建 设的大潮。形成了更为多样的建筑形式。 1.1.2 对现有建筑模式的批判与思考 时至今日,由于政府的推广以及经济上对产权需求的适应性,随着越南改革开放的大潮所带来的经济与人口的爆发 Neo-tube house 已经成为 了越南 1990 年之后新建城区与城镇的主流选择之一。正如上文所言,这种建筑的类型只是在形式上继承了原有 tube house 的土地结构和外在形 式。而关于原有的类型在公共空间共同使用方式上的贡献并没有得到继承与发扬。与此同时同时因为组织家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类 型的住宅已经失去了 tube house 高密度的意义。在取消院落空间的同时,院子所代表的生态上的被动式通风以及采光采暖的功能也被大幅削弱。 从整体的意义上来讲是新的样式由于技术进步而转化出的粗糙新类型,盲目采用了新的技术和原型,超越了原有的可持续的范畴,转变成了一种 不可持续的类型和形式。万幸的是,在旧城区的改造与加建的过程之中,我们有幸看到了这种新的形式在老区居民的手中又一次被改变——虽然 高度和尺度被保留然而内部以楼梯间为核心的交通空间被廊道和外置楼梯取代以保持住宅的高密度和通风环境。部分可共享的功能性部分被布置 在底层而非每家每户,继承了传统 tube house 中的空间安排的结构与形式。这种类型上的继承与演变也是值得考察的部分。

137

时至今日,大家族的血缘关系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飞速增长逐渐变淡,但是其影响依然不容小觑。家族的模式被更为松散也更为精致 家庭模式取代。一幢现存的 tube house 之中的大部分人口依然来自与家庭之中孩子长大之后单独分户与婚姻形成的新家庭。其中互助与共用的 血缘与文化基础依然存在。 实际上,从对建筑空间的研究指出在中央城区,每个居民所享有的空间的面积以及他们的居住条件都与新城区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公共设施的铺设率和安全性相较于其他城区也是重大不利条件。然而河内建筑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地居民并不愿意从老城区迁出,而正好相反, 大量的非老城区居民希望能够在此处得到一席之地。因为从统计数据来看,Ancient Quarter 中的居民平均收入在整个河内市名列前茅。而这样 的结果,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高度密集的居民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更多的商业机会。第二是底层商业的结构可以提供大量的谋 生手段。第三是复合的使用方式为当地居民节省出来大量的开销。第四是复合的小商业极大地减少了居民出行的时间和费用,增加工作机会的同 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当地的居民在这种共用与密集的城市状态下受益,同时也成为这种共用状态的一部分。极为有趣的事情是,该地区的大部 分居民都靠从事商业活动来谋生,虽然不参与生产过程但切实得创造了财富。 1.2.2 建筑类型与社会协作 从河内老城区商业开始发展之时,协同与共用就成了这个城区骨子里的一部分。在拥挤和超密度的背景之下。不同的商业形式在这个城区之中 高度繁荣。既有出售生活用品,轻工业的固定店铺,也有流动的小商贩为这个商业模式提供补充。不同的商业项目与生活功能布满整个街区,让 当地居民几乎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生活所需的用品。而购买层级的变少正好意味着交易的双方损失了最少的资产而不经过大型贩售商的剥削。同 时,在一天不同的时间之中,临街的店铺也被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就餐的时候供应早餐或者午餐,到了下午有改而贩售蔬果的店面也是存在的。 这样的店面通常由两个家庭支撑,当一个家庭营业结束之后,居民迅速改变家具的布置来适应新的功能。共用为河内的空间带来了极高的使用效率, 使其在商业大潮中不断为家庭收获财富。成为河内老城区都市经济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3 可能的潜力 从历史规律上看,河内的老城区本应该随着都市的发展迅速失去对人口的吸引力从而走向衰败。新城市的建设往往让老城区失去外来的经济来 源而最终导致消亡。然而这样的命运并没有发生在河内的老城区之上,而是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老城区日益走向繁荣。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 历史逆流的原因主要来自“人口——建筑——经济”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当地特有的建筑类型既能够满足大量人口进行高密度的居住,同时适应 多种多样的经济模式;而当地居民基于家族和家庭体系的共用精神,分享了建筑的空间的同时,拓宽了商业的领域,同时保证了没有人会因为商 业竞争失去自己谋生手段;而足够巨大的经济规模也支撑起了大量人口谋生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建筑生长的动力。 在这三者良好的共同作用之下,河内的老城区内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它就像一个牢不可破的网络体系,总能够以最为迅速的方式传递资本和生 活资料,同时对有限的空间作出非常高效的利用与支配。参考这样的共同运作模式,也许能够为当代的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分离效应提供一个新的 解决方案。

138


会在荫蔽的一层活动,而到了夜晚,白天的余热又能够为上层的建筑提供相应舒适的热环境,再加上红河也是一个巨大的储热器,从整体上看, 河内的 tube house 及其改建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地的被动式热工学要求。 这是另外的一种可持续性的启示。Tube house 在热工学方面被认为是一个多孔的复杂结构,这种结构在自然界之中非常常见,白蚁的巢穴就 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对这种形式的内在原理进行研究,也不失为在河内建筑类型之中寻求可持续性之道的一条重要思路。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investigation report _ 调研报告

李洵 080343

Tube House 的空间使用和功能演变研究以及功耗分析

1.2Tube house 的空间研究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河内管式住宅(the

关于 tube house 的空间结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内容。这对搞清楚房屋内部的使用方式以及产权结构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 To KIEN 教授所 测绘的案例和笔者的实际调查的考量。在其空间不断得的演化过程之中。除了一开始作为独立住宅的早期原型之外,所有新建和改建的空间都是 直接通向其中的主要的交通空间——走廊和内院。可以预想的是,当居民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可以直接回到自己的家中过程之中,能够最为方 便地使用庭院与走道之中的复合功能,以支撑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家庭交往。同时每家每户在回到自己的居所之中以后又享有完全独立和隐私的空 间,同时享有自身家庭完整的私产与物资。私人的财产和公共空间以最高效率的方式进行调和。公共空间承载了大量需要空间规模才能支撑的功能, 而私有空间则将能集成或者必须置入室内的功能内化为私有。

Tube House)在内部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演变的研究。阐明了河内管式住宅在内部空间变化 过程之中加建的一般规律,及其部分原因。进一步提出了该住宅类型内部空间使用结构的特点与当地居民生活结构以及气候与功耗的关系。

关键词:河内 管式住宅 空间结构 空间演变 越南 Old Quarter 的建筑的形式在近两百年的历史之中不断变化着,这种渐进式的变化代表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繁荣,建筑自身不断地 对其需求做出的回应。在本文中,笔者考察这种渐进式的建筑类型上的变化与城市更新之间关系,以及作为这种变化的基石的家庭与社群生活的 变迁与内涵,进而对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性的做出考察和批判。 1.1Tube house 的演化方式 根据现存的资料和越南当地的考察,Tube House 最初的原型是一种叫做 Ship House 的越南本土民居。这种住宅因为中间建筑高其形似渔船 而得名。越南的人民将其带到城市之后为了更好地利用临街的商业面以及居住的使用,缩小了住宅的面宽并相应地拉长了整体的进深。逐渐形成 了最早的 tube house。这种 tube house 是由复数的院子和院子之间的建筑按一直线组成,建筑的底层一般不作为居住使用,而是作为商业的店面, 洗衣房,客厅,厨房以及厕所使用。内院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与组织交通的功能。主要的起居空间位于二层。中间或有廊道相连。主要的居住空间 独立于地面体系之外。可以起到保持干燥以及防洪的功能。院子以及半架空的底层空间提供了良好的通风条件,而架起的居住空间又创造了怡人 的采光条件。作为最原始的 tube house,这是一种关于自然环境与城市要求最初的适应性结构。

如果单从这个空间结构来看,河内的 tube house 这样的建筑群落形式为居民提供了独立的产权和资产模式。但更为细致的研究揭示出了其中 关于公有部分的运作模式与机制。仔细考量其中的功能分布,发现其中的生活空间并非针对每一户家庭平均分配而是集中分布在底层和顶层,笔 者将其称为“功能层”,这个层次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设施和设备,其中以两种功能为代表性,其一是洗手间和浴室,这也是因为卫生与水分的原 因最常常被居民共同使用的部分。其二是储藏空间,当地居民多以商业为生,而支撑商业的设备和器具往往储存在共有的储存空间之中。摩托车 也是重要的储存对象,平均每个河内家庭就拥有一部摩托车,这也是河内家庭之中最重要的部分。很多的加建工程都将摩托车能够推行作为最窄 的通道尺度。厨房是值得一提的部分,底层的居民部分会拥有自己的厨房而上层的居民却更倾向于选择共用的模式。由于流动贩售的发达,对蔬 菜以及肉类的储存并非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也是共用模式能够得以存续的原因。将目光投放到顶层,作为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顶层因为旱季 的强烈日照不太适合作为日常的居住空间,通常会用做储藏物品或者晾晒衣物用。平台想住宅内部开放,而私人往往使用天井上空的晾衣架和晾 衣绳来晾晒更为私人化的物件。 1.3Tube house 加建的内在逻辑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区之中可用于新建住宅的土地越来越少 , 家庭人口数量超过现有结构的最大容量,同时随着新生代的成年,独立以及婚嫁 活动的展开,分户的需求同样积压着现有的居住结构。拥有购买非临街土地的家庭在纵深向上对自己的住宅进行扩建和加长。而没有办法扩建的 家庭,在刚性需求的推动下在自己的家庭之中展开了加建行动。

如同上文所言,加建的核心逻辑在于提供住宅空间的同时满足生活所需的基本资料,而这样的加建和改建的基础在于土地使用的短缺 , 如果加 建的方式失当。那么在满足了居住条件的同时会造成住房内部共用空间的缺失而产生冲突。实际上由于人口已经在越南老城区达到饱和的状态, 在加建活动开始之时,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经验就已经决定好了居住空间的增加和共用面积的增加必须是同步进行的。

一开始的加建是在一层的半架空空间之中修建围墙和隔墙,将一层的功能空间的部分转化为居住空间,以供新增人口使用,同时保留了原有的 通风功能,通过廊道保持穿越性质的空气流通。这样的加建能够成型,一方面在于人口和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归功于砖混结构在耐水和耐潮 性能上长足的进步。同时人工照明方式的多样化也对在底层较暗的区域加建住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这个加建的空间被认为是在最初的设计 之中就设定好的,当出现需求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完成建造。

而在另外一方面,公共技术的进步也是加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安全的人工照明体系和电力系统都极大得提高了 tube house 的空间利用效率, 使本来不适合加建的区段转化成了生活的空间。虽然削弱了自然通风对住宅的贡献,但是在经济上得到了新增人口的弥补,从总体而言依然提高 了能源的利用比例。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接受的。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的发展,接下来的加建以一种填充物的姿态出现在院子之中。当地人舍弃了他们自宅拥有的院子的一部分,将其修建成两层 或者跟更高的住宅,大部分拥有外置的楼梯,一层和二层享有不同入口一提供分离的使用方式。二层多用于居住,一层则根据居民的住宅压力作 弹性处理——有的家庭将其用作新的厨房和储藏室,其他的则将其作为住宅使用。底层的设备和服务性空间的出现代表着城市公共系统被植入现 有的 tube house 结构。随着煤气(或者煤气罐)和电能成规模地引入更小以及更差的空间可以被用于居民的使用。天井是不能够完全填满的, 自然通风和采光的模式依然得到了保留。同时由于空间的紧张,集约化的变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共享空间的模式。一开始是院子,被用作多家的 水源,堆放以及停放摩托车的空间。洗手间和部分的厨房也是可以共享的。由于功能空间相对的集中化,共享的过程就是交流的的过程,以此弥 补了住宅之中逐渐消失的原始意义上的公共空间。 1986 年之后,住房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同时对产权的要求也被提上了家族的议程,大量的年轻人希望从他们的父母手中获取部分住宅的产权。 原有的空间在规模和空间上都已经不足以满足居住和产权的要求,根据政府新推广和改革的 neo-tube house 的模式,老区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 借鉴了其结构与外观,但在空间的使用上继承了原有的空间形式与共享的使用方式。底层被用作公共储藏,厨房,卫浴空间以及其他复杂功能。 上部的楼层被用于居住和生活。顶层则被开发为半公共的晒台,以提供晾晒的空间。在垂直上充分分离了不同湿度和照度所服务的空间并进行了 共享,通过与原有的共享空间的链接和建立新的共享空间打破了 neo-tube house 的分层结构,创造了适合本土家族与家庭关系的居住结构。

139

第三个制约加建的准则则来自传统的。在越南的人家之中,临街的店面以及家中供奉先祖和神明的房间都有崇高的精神价值,其进行改建可能 会破坏家庭的运势。所以在加建和改建的过程之中,这两处结构是完全不能被触碰的。 2.1Tube house 的综合能耗分析 河内在气候环境上处于被动式通风的边缘地带, 需要拔风的空间来辅助住宅自通风, 而 tube house 采取的天井内院的模式非常适合。 夏天的时候, 空气流动形成的气旋会迅速抽走高温的空气,避免了高温空气与室内进行过多的气体交换。而狭长的巷道也提供了一个可供降温的热容空间。而 在另一方面,冬天通风有助于缓解室内阴冷潮湿的空气环境,避免细菌和霉菌的滋生。通过公共空间的冷气流也避免了对室内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 河内地处亚热带,通风和采光的模式基本上以避免高温为主。这也是上下分层模式的由来。白天的时候,上层住房过热,不适合人居,居民通常 会在荫蔽的一层活动,而到了夜晚,白天的余热又能够为上层的建筑提供相应舒适的热环境,再加上红河也是一个巨大的储热器,从整体上看, 河内的 tube house 及其改建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地的被动式热工学要求。 这是另外的一种可持续性的启示。Tube house 在热工学方面被认为是一个多孔的复杂结构,这种结构在自然界之中非常常见,白蚁的巢穴就 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对这种形式的内在原理进行研究,也不失为在河内建筑类型之中寻求可持续性之道的一条重要思路。

140

李洵 080343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With the step of city blossoming it turned up to be a luxurious insistence of retaining water area in center of each block.Small lakes were filled up in order to compensate the occupied place by the increasing dwelling house continuing offer the basic social and functional place for people there. Underground water became the main aqueous source of residential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uilding types in HANOI _ 建筑类型分布

随着城市进一步的发展。在居住区中央保有水域的想法已经显得过于奢侈,地下水源 成为了居民的选择,小型的湖泊被居民填平用作为内部公共场地。以继续支持整个街 区的功能以及社交的需要。 After the middle of 20th centry ,the incremental number of population had came up to be an essential pressure in the downtown Hanoi.The became longer and longer to accommodate the a more complex family structure.Inner ground turned to new street or nothing.At the same time,the inner yard of independent house shrank as well,which was used to build up more dwelling room.A deeper mixed usage of public space appeared in the expanding of dwelling houses.

7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areas_ 七种建筑类型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城市更进一步拥挤化,新生人口成为家庭与家族的巨大压力。 住房进一步变长,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内部的空地要么完全消失, 要么变成新生街道的一部分。建筑自身因为容纳不了现有的和预期的人口开始加建和 变形。内部的庭院空间被加建的居住空间侵占,形成更为密集的功能集合。

1) Imperial citadel_ 皇城 2) Old quarter _ 老城 3) French quarter _ 七种建筑类型 4) Neighborhoods built before 1986 _ 1986 年前的建筑 5) Private housing built after 1986 _ 1986 年改革开放后的建筑 6) New urban areas built recently _ 2000 年初的新区规划

Evolution _ 街区演化图

7) Less urbanized areas _ 其他非规划 区

As time passed,the density of blocks had broke up severalfold but the clues and signs were preserved and conserved. distributions of the 7 building types in HANOI 河内七种建筑类型分布(图 2)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区密度成倍地增长,但是建筑路网则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Xuening Li 李雪凝 141

the evolution of the blocks 城市街区演化图 (图 3) 142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the evolution of the housing types in HANOI _ 河内住宅建筑类型演化图

brief viewing of the city 城市演变图 (图 4)

Housing Evolution _ 建筑演化图 The inner yard of independent house shrank as well,which was used to build up more dwelling room.A deeper mixed usage of public space appeared in the expanding of dwelling houses. 建筑自身因为容纳不了现有的和预期的人口开始加 建和变形。内部的庭院空间被加建的居住空间侵占, 形成更为密集的功能集合。 Vietnam reform and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1986.A new kind of house named neo-tube house was widely used in reforming of the Old Quarter and exploit of new city areas.Though it maintained the long and narrow form together with strictly regular facade of tune house and expanding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the neotube house failed to retain the complexity and flexibility of spatial arrangement of elder tube houses.Each floor contains only one ore two families which shared only stairs but nothing. 1986 年以后,随着越南改革开放的发生,一种新 的建筑方式 NEO-Tubehouse 被广泛用于越南旧城 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之中,这种建筑形式保留 了 Tubehouse 狭长的形式和严格的沿街立面,在 纵向上进行了扩张与拔,但在空间上没有对原有的 Tubehouse 做出继承而是将功能空间归入了每一层 的独户之中。

Xuening Li 李雪凝 143

housing evolution 建筑演化图 (图 5) 144

The trans inflluence from the neo-tube house to the tube house will be disscussed as flowing. 新管状屋对旧有管状屋的加建影响后续会详细介绍。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Climate _ 气候条件的弊端 25.00%

河内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然而四季明显 河内年平均降雨量为 1676 毫米,6 月份平均温度为 28.8℃,1 月份平均温度为 16.5℃。 最低温度是 2.7℃,最高温度是 42.8℃。湿度中等,有时低于 80%。

4.39

20.00

東、東南、南為最佳朝向,但是對比街區建築分佈可知有很大一個數量 級的住宅建築都不滿足這個需要

3.38

Hanoi is in a 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with obvious season changing and temperature promotion and demotion. In Hanoi,The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is 1676 mm.In June,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28.8 ℃ (83.84F) yet in January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16.5 ℃ (61.7F) .The lowest temperature is 2.7 ℃ ,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42.8 ℃ . Humidity is moderate, sometimes lower than 80%.

15.00 2.36 14.86

11.49

10.00

East,Southeast and south are suitable direction which clarifies that most of dwelling houses in the block can not satisfy the basic demand of natural lighting and ventilation.

Though the natural surrounding is not in a comfortable condition most residents who live in downtown Hanoi refuse to move out.This may be the first reason for their conservative.

Outer area New area built after 1990 Area built 1960-1990 French Quarter Ancient Quarter

0.34 0.68

0.68 5.07 3.72

9.46

humidity 湿度分析(图 6)

5.00

0.00

3.04

2.07 1.35

7.09

3.04

3.04

0.00

0.00

0.00

< 30

30-50

50-70

6.42

2.36

2.03

0.68

70-90

3.04

2.36

0.34 1.69 2.03

2.03 0.00

90-110

110-130

130-150

150-200

210-250

>250

Land Price_地價 ( Million VND/m² ) property pricedistribution ofsample data 基于数据的产权价格分布 (图 10)

• The average household income in the Ancient quarter is

3,577,000 VND/month, which is 1.4

time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of Hanoi (JICA, 2008). • The land-use pattern in the Ancient quarter is highly mixed. The most area is used as either for residential, commercial, or both.

at home. from left to right:annual solar radiation,psychrometric&Passive ventilation,prevailing winds 从左至右依次为年平均热辐射、降水及被动式通风策略、风向(图 7、图 8、图 9) 145

Many households run their businesses

Xuening Li 李雪凝 146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Asia style distribution _ 分佈方式的優異 • promoting a culture of sharing • 促进共享的文化

office 8.5km computer equipment 6.5km

furniture/ carpets 7km

cloths 8km

groceries 3km

hair salon 3.5km

dental clinic 7km

2km

residents restaurants 4km

This part of the paper will look at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 of unstainable, affordable housing in terms of transport use and services for residential areas. There is little point in having affordable and energy saving housing if the residents need to use excessive mounts of energy to access the services they need in their daily lives. 这里是对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居住方式在能耗上的研究。其通 向每个服务地点的路途中的交通上的能耗尤其突出。如果居 民没有办法在获得社会服务以及交通能耗上做出节能的贡献 或者改变的话,那可持续性在当下的前提下就是一纸空谈。

4km

6km

8km

10km

child care 2.5km

supermarket 6km

Gym/ health club 5km

office 9.5km

car repairs 8km

shopping mall 10km

Mixed-use housing model that promotes small businesses and reduces travel distance: Life is more local and average distance traveled to work/shop/services is reduced by 50%. Most of the shops and services are within 2 km of home. 混合使用的居住模式提供了更小的上夜班经同时削减了交通 的路程。日常生活之中获取各种资源,工作以及服务的半径 减小了 50%。大部分的公共功能能在家庭的两公里范围圈里 实现这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节能以及 可持续的商业运作模式。

computer equipment supermarket

hair salon child care tailor car repairs dental clinic

groceries

clothes restaurant

office cafeteria

yoga class

1km

2km

3km

4km

5km

groceries

primary school

off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mily _

The average distance traveled per person per year by car to work, shops and services is

8,400

km.Just

家庭结构和平面关系

thinking about the expenses of the gasoline is about

180,000,000VND.

每个人每年花费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交通距离合计达到

8400 公里。折合成机动车油费大约 6000 人民币 /180,000,000VND

function division (up)VS Asia style mixed-use region(down) 功能分区(上)(比较亚太式混合商住模式(图 11)

Xuening Li 李雪凝 147

Xun Li 李洵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mily_ 家庭结构及各功能空间 (图 12) 148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monomer_ 基于平面的单体建筑分析 Ground Floor Function Study Ground Floor Function Study (Typical Tube House) (Typical Tube House)

Ground Floor Function Study Ground Floor Function Study (Typical Tube House) (Typical Tube House)

Mix Used Inner Yard Mix Used Inner Yard

Storage

Storage

1/5 Drying Stage

Washing

Washing

Kitchen Bathing

Storage/Foyer

分析包括空间结构,功能,人均占有量 演

Alterroom

Kitchen

Washroom

Washroom

Dwelling

Dwelling

Bathing Storage

Storage

Storage

Storage

Storage/Foyer

Alterroom

2/5 Stair

Kitchen

Kitchen

Dwelling

Dwelling

Dwelling

Dwelling

Inner Yard Kitchen

Kitchen

Washing

Washing

Dwelling

Dwelling Shop

Kitchen

Kitchen

Storage

Storage Storage

Storage

Washing

Stratification

Storage Washing

Stratification

Private Usage

Private Usage

Public | Private Usage

Public | Private Usage

Storage

Storage

Washing

Washing

Storage

Water Collection

Water Collection

Kitchen

Kitchen

Washing

Washing

Shop

Shop

Washing

Washing

Parking

Parking

Drying

Drying

Planting

Planting

Transport

Transport

Children Playing

Children Playing

Storage

Storage

1/2 Kitchen

1/3 Washroom

1/2 Kitchen

1/3 Washroom

Stratification Stratification Effects with Time Effects with Time Function Level

Function Level

Dwelling Level

Dwelling Level 0:00

6:000:00

12:006:00

18:0012:00

24:0018:00

24:00

Ground Level

Dwelling Level

Function Level

from left to right : left1,2 func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ground floor, left under function on the section,right 2 inner yard,right: facilities resources per capita 从左到右:建筑底层功能分布图(左上 1,2)剖面功能分层示意图(左下)天井空间(右 2)人均资源拥有量 ( 右 )(图 13) 149

Shop

Shop

Storage

Dwelling

Dwelling

Storage

2/5 Stair

Inner Yard

变过程等 Shop

1/5 Drying Stage

Function Level

Top Level

Xun Li 李洵 150

Ground Level Dwelling Level Top Level

Resource for a Family

Resource for a Family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的市场。通过经营蔬菜和水果以及其他杂项服务来高效地利用空间。灵活性和弹性是用来描述这些商人们最好的词汇,他们明白如何通过改变空 间的使用来在居民之中找到不同需求的平衡点。当一天工作结束之后,他们又一次收捡器具,开始晚上的家庭生活。

In-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sky _ 接地與與空的關係

• This model of living and trading not only brings jobs and beneficial income for households, but also provides accessible services for many residential areas. More importantly, the space has been used efficiently and most of the time is full of productive activities. 这样的生活与商业的模式,不仅为房主和租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同时更好得服务于整个聚落。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商业空间在任何时段内 都被极为高效得使用着,创造了极高的生产效率。

Living Room

Cafe

14.1%

Restaurant

Government officer

Others

Craftsman

• One common way people in VN help themselves is sharing home-ownership with other family members. A report prepared for Ho Chi Minh City states that: “Most urban dwellers had gotten apartments or land from the estate of their parents. Indeed, in the 1999 Census only 11 thousand households were listed as not owning their urban living place out of 16.7 million people!” (Dapice and Thanh 2008). 在越南,许多的居民通过共享产权来完成互助。一项来自胡志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许多 越南城市居民从他们的父母手中继承了一部分的不动产产权。实际上在 1999 年的时候再一千六百万七十万的城市居民之中只有一万一千人没有 自己的房产。

Hair Salon Grosery Shop

Clothing Shop

Office Dental Clinic Acupuncture Clinic Workshop

62.9%

Tailor Enbroidery Service Childcare Meeting Room Tea shop

Preference Factors _ 民意調查

Retired

Entrepreneur

• Although there may be a reduction in privacy, on the other hand, apart from having shelter, there are many benefits of living together. Extended families can economize on household expenses and save money for other purposes, like buying a house in the future or better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 More importantly, sharing is also a good way to save the use of other resources. 尽管面临着产权减少以及个人隐私的问题。然而这样共同居住的方式拥有极大的益处,许多的开销和日常花销被节约了下来以提供未来的其他开销。 买新房和孩子的教育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最为重要的是,大量的资源也在这样的生活模式中得到的保护和节约。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round floor 底层空间产业分布(图 14) Ancient Quarter French Quarter Built During 1960-1990 Built After 1990

• The tube-house or so called shop house used to dominate business districts in many Asian cities. “管式房屋”或者所谓的“商店房”在很多亚洲城市的商业街区之中占有统治性的地位。 15

• The tube-house is a mixed-use model shared between living and working - trading and workshop. This model of mixed-use between living and trading has been brought into modern times and most dwellings now use the ground floor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The function of the ground floor is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activities within the day: it is an open space in the day time (for trading purposes) and closed space in the evening (for family life). “管状房屋”是一种被商业和生活共享的混同模式。这样的复合使用的模式是对居住和商业共存模式的当代化实践。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的底层 空间都被用作商用。而与此同时,底层的商业空间提供了在不同时间层次上混合的使用模式。在白天,它被用于商业交换;而到了晚上又被重新 划定为家庭使用的空间。 • The ground floor can even be switched to different commercial activities (it can be hired and run by different retailers or family members) within a day. Furniture is used as the tool for changing the function of space. For example,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day, people set out implements for serving breakfast or coffee, or lunch at noon. Then during the afternoon the ground floor can become a “mini market” selling vegetables or fruits or maybe open for miscellaneous services. Flexible and resilient are words to describe the retailers and they know very well how to balance their business with the needs of people in the area. At the end of the day, when all family members come back home, they tidy up the implements used for business and rearrange their furniture. Together, they then enjoy family life. 底层的商业店面甚至能够改变自身的功能,在改变功能的同时,由家庭的不同成员或者租户来对应功能的变更。而家具的摆放在这里面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在早间,居民会将早餐和早茶的器具和桌椅摆放在门外以提供早点,咖啡以及午餐。到了下午,底层的店面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小型 151

10 5 0 -5 -10 -15 -20

CBD

Built

Distance

Flood

Floor

Legal

Location

Lot

Park

Roadratio

Xuening Li 李雪凝

Safety

School

Shape

Transit

WaterSup Work

Vertical City 垂直城市(图 15) 152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1989 only 47.3% People had an ownership of a house in 2005 it rose to 91.5% In

In-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sky _ 人口密度与空间关系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Residents Number

0

200

400

600

Acreage(㎡)

50㎡/person 40 30

• The City government has set an objective to construct 3 - 3.5 million m2 of residential floor-areas during 2001-2005 to allow an average area of 7 - 7.5 m2 for each person (Hanoi People’s Committee, 2000). The latest report indicates that about 5 million m2 of floor areas have been built so far (Hanoi Authority for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2006). Although about 1 million m2 floorareas are additionally supplied each year, housing is still a hot issue in Hanoi, impacting significantly the local land market.

Average Function space per person

20

Average inner yard space per person

10

Time

Average dwelling space per person Average living space per person

0

政府计划在 2001 到 2005 年间为居民建设三百万到三百五十玩平方米的住宅 ., 目标是为每个城市居民提供平均 7-7.5 平米的住房面积。最新的报 告显示目前已经有 500 万平方米的住宅被建造或者加建。尽管住房量再以每年 100 万平方米的量在高速增长着,然而住房问题依然是河内的热点, 并持续冲击着当地的土地市场。 • Demand for housing and extending living spaces led to a boom in self-building activities during the housing reform period (1990s). Most of the families with land did not have enough money for construction purposes, so they sold part of their land in exchange for the capital for building. Because houses need to have access to the street (not only for the entrance but also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as described in further detail in the next section), this has formed a new type of dwelling which is an attached/terraced house with a long plan and narrow front.

500㎡ 400 300

在住宅重新定型的时期(1990s),对住房的渴望以及对居住空间的扩展,引发了自主建造的热潮。许多拥有土地的家庭缺少足够用于建房的资产。 于是他们出售了部分属于他们的土地以达成建房的目的。因为住宅必须要有能够通向街道的出口(不仅仅是作为入口或者商业面,而是提供了丰 富的内部结构。),这样的住宅最终变成了拥有狭长平面和退台式的建筑的新式住宅样式。

200 Inner yard

100

Time

0

• This is the so-called neo-tube house, having a similar typology to the vernacular tubehouse with a width of 3 to 4 metres and depths ranging from 10 to 20 metres (Kien 2008).

Function space Dwelling space

这就是所谓的“新管状住宅”,通常宽三到四米长十到二十米。 它与传统的“管状住宅”在类型学上拥有外形的相似性。

from top to end: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e living area, average propotion of the housing area,gross floor area 自上而下:人口密度和住宅面积关系,人均建筑面积占有率,建筑总面积(图 16) 153

Xuening Li 李雪凝 154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neo tube house _ 新型管状屋

inner yard showing on the plan:neo tube house(left),traditional tube house(right)(TO KIEN) 建筑平面上的内院空间:新式管状屋(左)和传统管状屋(右)(图 17) 155

Xun Li 李洵

neo tube house CV traditional tube house(TO KIEN) 新式管状屋比较传统管状屋(图 17) 156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what we have lost: 新住宅失去了什么?

neo tube house _ 新型管状屋

•Inner yard degenerate and disappear——full filled •Some house come up with a front yard——no longer street house •As building become higher,the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saving function disappear •Scale relationship with street is broken. •No longer high density——one floor ,one or two family •No longer flexible——no expanding area • 院落的退化或者消失——full-filled • 轉化為部份前院空間(西方建築)——不再是 street house • 樓層增加,院落的生態化功能消失 • 層高——沿街關係下降 • 不再是高密度 3m*100m=100 戶人 5m*40m= 一層一戶 • 加建不靈活,沒有拓展空間

inner yard in neo-tube house 新管庄建筑内院空间(图 19)

Xun Li 李洵 157

158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new additional principles in traditional tube house _ 传统管状屋新式的加建规则

neo-tube house has solved most of the residential needs in HANOI, and provide more superior living conditions.So it impact in return the addi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ube house,here is some interesting priciples as followed 新管状屋解决了河内大部分住房紧缺的问题,并提供了更优越的生活环境,它反过来影响了传统管状屋 的加建,形成了一些有趣的规则:

void

void

void

• Type 1: Inner courtyards‘‘plug-in’’blocks —Principle1: Courtyards to be partly occupied by new“plug-in”blocks —Principle2: Courtyards to be roofed up for private shared usage 类型一:内院之中“植入型”的加建。 准则包括,新加入单元只能占据院子的局部而非整体;院子可以被加盖以满足被共享的功能,但功能必须被共享。 • Type 2: New construction blocks replacing old parts —Principle1 New construction should replace‘‘least old/valuable”parts —Principle2: New construction should not replace the front(facade)parts —Principle3: New construction should not replace the worship space

void

void

void

类型二:新的建筑代替旧的结构。 准则包括,新的建筑只能替代旧建筑之中最没有价值的部分;新的建筑不能取代建筑正立面;新的建筑不能替代供奉先祖的房间。 • Type 3: New partition walls additional principles in tube house 管状屋加建原则(TO KIEN)(图 20)

—Principle 1: New partition to be set up within a family’s own‘‘territory” —Principle2: New partition to be set up in common spaces by negotiation 类型三:新的隔墙 准则包括:隔墙通常只能在家庭内部建造,不能影响公共空间;设立在公共空间的隔墙需要通过协议与转让的方式进行。

Beside the neo-tube house we found another way to slove 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propulsion and the demanding of house ownership. 在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新的应对机制以应对增加的人口以及强烈的住房需求。

Note: Type 1: Happened firstly,since it is least affected to the old built groups Type2&3: Happened independently (Type 3 could be done more easily) 第一种方式一般出现较早,因为对既有的建筑结构影响不大。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发生比较晚,第三种方式因为较为方便,也可 能更早发生。

居民在对自己家进行改建的过程之中,通过借鉴 Neo-tube house 的经验 , 寻找到了既有的传统模式和现存的新类型 之间的共同点,解决了目前所面临的发展难题。

Xun Li 李洵 159

160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new additional principles in traditional tube house _ 传统管状屋新式的加建规则

void

void

河内在气候环境上处于被动式通风的边缘地带,需要拔风的空间来辅 助住宅自通风,而 tube house 采取的天井内院的模式非常适合。夏 天的时候,空气流动形成的气旋会迅速抽走高温的空气,避免了高温 空气与室内进行过多的气体交换。而狭长的巷道也提供了一个可供降 温的热容空间。而在另一方面,冬天通风有助于缓解室内阴冷潮湿的 空气环境,避免细菌和霉菌的滋生。通过公共空间的冷气流也避免了 对室内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 河内地处亚热带,通风和采光的模式基本上以避免高温为主。这也是 上下分层模式的由来。白天的时候,上层住房过热,不适合人居,居 民通常会在荫蔽的一层活动,而到了夜晚,白天的余热又能够为上层 的建筑提供相应舒适的热环境,再加上红河也是一个巨大的储热器, 从整体上看,河内的 tube house 及其改建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满足当地的被动式热工学要求。 这是另外的一种可持续性的启示。Tube house 在热工学方面被认 为是一个多孔的复杂结构,这种结构在自然界之中非常常见,白蚁的 巢穴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对这种形式的内在原理进行研究,也不失 为在河内建筑类型之中寻求可持续性之道的一条重要思路。

void

void

Xun Li 李洵

ventilation and lighting 采光通风(TO KIEN)(图 21) 161

162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new additional principles in traditional tube house _ 传统管状屋新式的加建规则

villages villages

villages villages

tube tube house house

tube tube house house

tube tube house house

tube tube house house

neo-tube neo-tube house house

neo-tube neo-tube house house

platform platform

ventilation &lighting in all types of housing 各建筑的采光通风分析(图 22)

platform platform

Xun Li 李洵 163

164


typology and morphology 类型学和形态学研究

acknowledge 鸣谢: 河内建筑大学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提供了参观向导和接待,并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和鼓励,笔者深表感激。并特此鸣谢在河内曾经帮助过我们的老 师学生及热心的市民们 , 允许我们进入住家并做一些隐私性的调研,你们给予我们的信心和鼓励将会陪伴我们继续这项课题的研究。

The authors greatly appreciate the residents and townpeople for allowing us to use valuable data about private property in their houses,and giving us lots of help and guide during investigation and photographing。We also thanks for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the HANOI University who assist us for searching and translating the documents. illustrations 插图资料来源: 图 1 图 12 作者自绘 图 2 参 照 Michael Waibel.The Ancient Quarter of Hanoi –A Reflection of Urban Transition Processes 以 及 Hironori KATO&Le Hong NGUYEN.Land Policy and Property Price in Hanoi, Vietnam 绘制 图 3 参照 ALEXANDRA SAUVEGRAIN.Dialogues of 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 in Modern Vietnam: The 36 Streets Commercial Quarter of Hanoi 提供地图绘制 图 4 引自日本动画片 4° studio《恶童》 图 5 第二列地图引自河内大学所给资料,其余作者自绘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作者基于 autodesk ecotect 软件分析数据 图 10 参照 Hironori KATO.Land Policy and Property Price in Hanoi, Vietnam 提供数据绘制 图 11 参照 Han TranThuc.Sustainable Housing: a Footprint Comparison 提供图示改绘 图 13 参 照 TO KIEN.conservation pressing task and new documentation of old tube houses in HANOI quarter through the case of NO.47 hang bac street house 及 restoring old private houses without any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提供建筑平立剖分析绘制 图 14 参照 Han TranThuc.Sustainable Housing: a Footprint Comparison 提供数据表格绘制 图 15 Hironori KATO&Le Hong NGUYEN.Land Policy and Property Price in Hanoi, Vietnam 提供数据表格绘制 图 16 参 照 TO KIEN.conservation pressing task and new documentation of old tube houses in HANOI quarter through the case of NO.47 hang bac street house 及 restoring old private houses without any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提供建筑平立剖分析绘制 图 17 图 18 引自 TO KIEN 'tube House' And 'neo Tube House' In Hanoi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dentity And Typology 图 19 引自网络 图 20 图 21 引自 TO KIEN 'tube House' And 'neo Tube House' In Hanoi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dentity And Typology 略有改绘 图 22 模型及分析为作者自绘

conclusion

谁也不能保证这样合理化的探讨和研究,其所得到的的结 果,也一定是合理且有效的,但是,这种对于理论探究的过 程,其本身的价值,却高于类型学或是类型学研究对象的价 值总和。河内只是一个蓝本,tube house 只是一个原型, 但是这种原型集聚在一起,如生命般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演 化的求生过程,其本身就是此次调研最宝贵的财富。

reference 参考文献 :

Xuening Li 李雪凝 165

•TO KIEN.(11.2008) ,'tube House' And 'neo Tube House' In Hanoi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dentity And Typology,JAABE vol.7 NO.2 (02.2008), conservation pressing task and new documentation of old tube houses in HANOI quarter through the case of NO.47 hang bac street house , 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集,vol.73,NO.624 (06.2008),restoring old private houses without any historical documentation, 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集,vol.73,NO.628 •JICA 2012.(2012),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ANNUAL REPORT,http://www.jica.go.jp/english/ •Han TranThuc.(17th-19th.11.2010),Sustainable Housing: a Footprint Comparison,5th Australasian Housing Researchers’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 作者未知 (8.10.2008)Summary of Preliminary Study Result for Technical Cooperation Project,出版处不详 •ALEXANDRA SAUVEGRAIN.(2010),Dialogues of 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 in Modern Vietnam: The 36 Streets Commercial Quarter of Hanoi •Katherine V. Gough , Hoai Anh Tran.(2009),Changing housing policy in Vietnam: Emerging inequalities in a residential area of Hanoi,Cities 26 (2009) 175–186 •Hironori KATO&Le Hong NGUYEN.(2008),Land Policy and Property Price in Hanoi, Vietnam,Civi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Do Huu Phu.(15th-16th.5.2007)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for Hanoi capita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Urban Planning •Michael Waibel.(7.2004)The Ancient Quarter of Hanoi –A Reflection of Urban Transition Processes,ASIEN, (Juli 2004) 92, S. 30-48 • 吴一丁 .(2003), 河内的民居 166


Vertical City_ 垂直城市 Vertical city_research about Hanoi streets in spatial and street vending 垂直城市——关于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及商业特性研究 -- 沈思韵 ShenSiyun 073164

167

168


Street Research in Hanoi 河内街道调研报告 Talking about Space Vending of Hanoi Streets 论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及其商业特性 Street Research inand Hanoi 河内街道调研报告 Talking about Space and Vending of Hanoi Streets 论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及其商业特性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讨论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及其特有的街道行商的商业形式,来对这种现有的河内传统街道模式进行分析——他们不可 取代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有哪些,如何在河内加快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过程当中保留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并就此总结一些相应的改善措施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讨论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及其特有的街道行商的商业形式,来对这种现有的河内传统街道模式进行分析——他们不可 【关键词】:河内街道 空间场所 街道商业 取代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有哪些,如何在河内加快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过程当中保留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并就此总结一些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河内街道 空间场所 街道商业 简介: 街道作为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特色元素之一,自身就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信息。他是历史演变的舞台,是人们生活的背景;他所具备的氛围(热 简介: 闹/萧条),属性(多样包容性/单一闭塞性)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甚至是一座城市的面貌。 街道作为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特色元素之一,自身就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信息。他是历史演变的舞台,是人们生活的背景;他所具备的氛围(热 河内作为越南的首都,其街道的发展脉络犹如这个城市历史的缩影。从1010年确立升龙城为皇城之后,河内最具特色的高密度商业中心老城区 闹/萧条),属性(多样包容性/单一闭塞性)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甚至是一座城市的面貌。 开始初现其雏形,之后,随着法国军队两次的入侵(1873年、1882年),还剑湖周围的水池渐渐被填埋用来修建周围的法国殖民区,至此,河 河内作为越南的首都,其街道的发展脉络犹如这个城市历史的缩影。从1010年确立升龙城为皇城之后,河内最具特色的高密度商业中心老城区 内原本自发生长的街道开始初现人为规划的法式棋盘式布局。然而,在这一系列巨大历史演变过程中,有一件事却得以延续了下来,那就是越南 开始初现其雏形,之后,随着法国军队两次的入侵(1873年、1882年),还剑湖周围的水池渐渐被填埋用来修建周围的法国殖民区,至此,河 传统的街道商业形式。无论是在拥挤喧嚣的老城区,还是尺度开阔幽静的法国街区,街道行商者随处可见。支持这种商业形式得以延续的理由是 内原本自发生长的街道开始初现人为规划的法式棋盘式布局。然而,在这一系列巨大历史演变过程中,有一件事却得以延续了下来,那就是越南 什么?他们和街道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来了什么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下文便会就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传统的街道商业形式。无论是在拥挤喧嚣的老城区,还是尺度开阔幽静的法国街区,街道行商者随处可见。支持这种商业形式得以延续的理由是 什么?他们和街道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来了什么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下文便会就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一.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 1.河内街道的生长过程: 一.河内街道的空间场所: 1.河内街道的生长过程:

1873年

1902年

1996年

1873年 1902年 1996年 从以下3张河内不同时期的街道肌理可以明确看出,1873年的河内,道路与建筑之间有很多用途不明确的剩余空间,而到了1902年街道路网, 街道区块变得清晰明确,直至1996年至今建筑以一种毛细血管渗透的方式生长入街区中的空白区域,使其逐渐填充满每一街区。 从以下3张河内不同时期的街道肌理可以明确看出,1873年的河内,道路与建筑之间有很多用途不明确的剩余空间,而到了1902年街道路网, 街道区块变得清晰明确,直至1996年至今建筑以一种毛细血管渗透的方式生长入街区中的空白区域,使其逐渐填充满每一街区。 2. 河内街道的空间特性: (1).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置换: 2. 河内街道的空间特性: 由于越南的建筑一般呈90度垂直于其所处的街道,因此街道外部的剩余空间即可以看做是公共空间。对于越南来说,街道上(公共空间)有传 (1).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置换: 统的街道行商模式,住宅底层(私人空间)有常见的底层建筑空间商业化,因而,从空间领域来说,公共空间的外部秩序和私人空间的内部秩序 由于越南的建筑一般呈90度垂直于其所处的街道,因此街道外部的剩余空间即可以看做是公共空间。对于越南来说,街道上(公共空间)有传 通过商业活动互相渗透,缝补,这意味着街道也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的街道行商模式,住宅底层(私人空间)有常见的底层建筑空间商业化,因而,从空间领域来说,公共空间的外部秩序和私人空间的内部秩序 通过商业活动互相渗透,缝补,这意味着街道也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河内街道的商业特性: 1.对街道行商模式的数据分析: 二.河内街道的商业特性: 对街道行商者的定义:没有固定的建成场所用来贩卖货物的商贩。A street vendor is defined as “a person who offers goods for sale to 1.对街道行商模式的数据分析: the public without having a permanent built-up structure from which to sell”.(Bhowmik, 2005). [1] 对街道行商者的定义:没有固定的建成场所用来贩卖货物的商贩。A street vendor is defined as “a person who offers goods for sale to VASI, MALICA/MMWB4P分别于2004年7月和10月进行了两次的关于街道商业形式的实地调查。该调查统计的数据来自以下两个区域:1.还剑 the public without having a permanent built-up structure from which to sell”.(Bhowmik, 2005). [1] 湖街区 2. Cau Giay街区。调查对象分别为这两个地区在:2004年10蔬菜的零售情况和2004年7月荔枝的零售情况。还剑湖区域作为有着多种 VASI, MALICA/MMWB4P分别于2004年7月和10月进行了两次的关于街道商业形式的实地调查。该调查统计的数据来自以下两个区域:1.还剑 收入人群的中心区,Cau Giay街区作为新兴的工人阶级区,因而选取两者作为代表整个河内的样例进行分析。据推测这两个区域的“街道行商 湖街区 2. Cau Giay街区。调查对象分别为这两个地区在:2004年10蔬菜的零售情况和2004年7月荔枝的零售情况。还剑湖区域作为有着多种 平均密度”就能够代表整个河内的“街道行商的平均密度”。[2] 收入人群的中心区,Cau Giay街区作为新兴的工人阶级区,因而选取两者作为代表整个河内的样例进行分析。据推测这两个区域的“街道行商 由以上数据得出的图1. 图2 [3]分析:从销售量来看,在蔬菜零售业,街道行商贩卖蔬菜的数量高达70%,远远超过其他零售模式(商店、 平均密度”就能够代表整个河内的“街道行商的平均密度”。[2] 菜市场、超市),形成了几乎垄断性的优势;而水果(以荔枝为例)的零售销量虽然没有那么惊人,但也占到了市场份额的30%左右。从所能 由以上数据得出的图1. 图2 [3]分析:从销售量来看,在蔬菜零售业,街道行商贩卖蔬菜的数量高达70%,远远超过其他零售模式(商店、 菜市场、超市),形成了几乎垄断性的优势;而水果(以荔枝为例)的零售销量虽然没有那么惊人,但也占到了市场份额的30%左右。从所能 169

提供的职位数量来看,两者都占到了整个零售行业能够提供职位的40%,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零售行业工作者来自于街道行商者。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街道行商是蔬菜贩卖的主要途径(占70%)2.街道行商为零售业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占近50%) 提供的职位数量来看,两者都占到了整个零售行业能够提供职位的40%,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零售行业工作者来自于街道行商者。 2. 街道商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街道行商是蔬菜贩卖的主要途径(占70%)2.街道行商为零售业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占近50%) 街道商业对街道经商者的影响: 2. 街道商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由图3.(自绘)可知河内街道经商者的人群构成:将近90%为非河内当地居民,其中60%在河内长期租房,近30%每天往返于周边城镇与河 (1). 街道商业对街道经商者的影响: 内之间。[4] 这就为河内带来了两大问题:1.大量涌入的非法常住人口 2.每天往返于河内与周边城镇的人口所造成的交通问题,能源消耗问题以 由图3.(自绘)可知河内街道经商者的人群构成:将近90%为非河内当地居民,其中60%在河内长期租房,近30%每天往返于周边城镇与河 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污染问题。 内之间。[4] 这就为河内带来了两大问题:1.大量涌入的非法常住人口 2.每天往返于河内与周边城镇的人口所造成的交通问题,能源消耗问题以 由图4(自绘)可知街道经商者若以工作性质而言,其中93%为农民;若以性别而言,其中93%为女性。可见,女性农民是街道行商者的主 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污染问题。 要组成人群。 由图4(自绘)可知街道经商者若以工作性质而言,其中93%为农民;若以性别而言,其中93%为女性。可见,女性农民是街道行商者的主 另外,在一项针对60位街道经商者的意愿调查显示(图5:自绘),超过半数的人仍然想继续从事与农业种植业有关的商业活动,年纪偏大 要组成人群。 的群体(45岁以上,16人)更希望扩大自己的耕地面积并且拥有固定贩卖货物的场所,年轻群体(30岁以下,25人)更倾向于参与非农业种植 另外,在一项针对60位街道经商者的意愿调查显示(图5:自绘),超过半数的人仍然想继续从事与农业种植业有关的商业活动,年纪偏大 业工作,而是将眼光转向服务性行业。[5] 由此可见,街道行商模式对中年群体依然具有吸引力,而在青年群体中这种吸引力已然下降。 的群体(45岁以上,16人)更希望扩大自己的耕地面积并且拥有固定贩卖货物的场所,年轻群体(30岁以下,25人)更倾向于参与非农业种植 业工作,而是将眼光转向服务性行业。[5] 由此可见,街道行商模式对中年群体依然具有吸引力,而在青年群体中这种吸引力已然下降。 (2). 街道商业对低收入消费者的影响: 对低收入家庭的定义: 平均月收入为350,000 VND。 (2). 街道商业对低收入消费者的影响: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街道商业为他们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他们95%食物购买行为来自于非正规购买,其中三分之一便来自于街道商业。 对低收入家庭的定义: 平均月收入为350,000 VND。 而在他们的每月食物支出费用当中,非正规市场所购买的食物花费也占据了总消费额的82%。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街道商业为他们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他们95%食物购买行为来自于非正规购买,其中三分之一便来自于街道商业。 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非正规市场的可达性,价格低廉,有信誉是人们购买街道商业食物的主要理由。但另一方面,缺乏质量保证和多样性是街 而在他们的每月食物支出费用当中,非正规市场所购买的食物花费也占据了总消费额的82%。 道商业食物相比于商店与超市食品的一大弱点。[6] 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非正规市场的可达性,价格低廉,有信誉是人们购买街道商业食物的主要理由。但另一方面,缺乏质量保证和多样性是街 道商业食物相比于商店与超市食品的一大弱点。[6] 三.河内街道的商业活动研究: 1.街道商业活动与时间、街道活跃度的关系: 三.河内街道的商业活动研究: 根据调研期间的观察,将河内街道的商业活动作如下罗列:买茶水的,摆夜市大排档的,挑担卖蔬菜水果的,在巷口卖菜的,在家门口卖小吃的 1.街道商业活动与时间、街道活跃度的关系: 。这几类街道商业活动由于自身属性的不同,而有各自对应的作息时间,以及活动属性(定点贩卖/流动贩卖)。将他们一天之中出现的时间段 根据调研期间的观察,将河内街道的商业活动作如下罗列:买茶水的,摆夜市大排档的,挑担卖蔬菜水果的,在巷口卖菜的,在家门口卖小吃的 与他们自身活动属性进行结合,就得出一个街道活跃度的概念。 。这几类街道商业活动由于自身属性的不同,而有各自对应的作息时间,以及活动属性(定点贩卖/流动贩卖)。将他们一天之中出现的时间段 对街道活跃度定义如下:街道活跃度=流动性活动数目/总活动数目*人数 (其中:0为有固定发生场所的街道活动的对应数值,1为流动性街道 与他们自身活动属性进行结合,就得出一个街道活跃度的概念。 活动的对应数值) 对街道活跃度定义如下:街道活跃度=流动性活动数目/总活动数目*人数 (其中:0为有固定发生场所的街道活动的对应数值,1为流动性街道 由图9. 图10(自绘)得出,一天当中一条街道存在这两个活跃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的10点至12点,以及晚上的6点。 活动的对应数值) 由图9. 图10(自绘)得出,一天当中一条街道存在这两个活跃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的10点至12点,以及晚上的6点。 四.对河内街道商业活动的总结: 1.河内街道商业模式的价值: 四.对河内街道商业活动的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得出,除了基于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以外,保留街道商业模式也有其重大意义。其一,该模式能够为大量人群提供工作。 1.河内街道商业模式的价值: (见二.1总结);其二,该模式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食物供给。(见二.2.(2)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得出,除了基于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以外,保留街道商业模式也有其重大意义。其一,该模式能够为大量人群提供工作。 2.河内街道商业模式的不足: (见二.1总结);其二,该模式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食物供给。(见二.2.(2)总结) 当然,这种缺乏经营管理的街道商业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一,涌入大量非法常住移民;其二,街道行商占据街道公共面积,对街道的交 2.河内街道商业模式的不足: 通造成一定影响;其三,食品安全问题难以管理。 当然,这种缺乏经营管理的街道商业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一,涌入大量非法常住移民;其二,街道行商占据街道公共面积,对街道的交 综上所述,河内的街道商业是个值得保留的商业活动模式,但他本身还存在着一些弊病,应该向街道商业合法化的一些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如: 通造成一定影响;其三,食品安全问题难以管理。 新加坡,马来西亚,肯尼亚),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修改缺点,完善制度。 综上所述,河内的街道商业是个值得保留的商业活动模式,但他本身还存在着一些弊病,应该向街道商业合法化的一些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如: 新加坡,马来西亚,肯尼亚),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修改缺点,完善制度。 尾注 1.Paule Moustier, Nguyen Thi Tan Loc, Ho Thanh Son, Hoang Bang Vegetable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2008. P4 尾注 2.Ibid, p3. 1.Paule Moustier, Nguyen Thi Tan Loc, Ho Thanh Son, Hoang Bang 3.Ibid, p10.Street Vending in Hanoi. 2008. P4 Vegetable 4.Ibid, p3. p5. 2.Ibid, 5.Ibid, p10. p6. 3.Ibid, 6.bid, p6. 4.Ibid, p5. 5.Ibid, p6. 其他参考文献: 6.bid, p6. 1.芦原义信. 街道的美学.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9) 2.Paule Moustier, Nguyen Thi Tan Loc, Ho Thanh Son, Hoang Bang 其他参考文献: Vegetable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2008. 1.芦原义信. 街道的美学.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9) 3.Endangered Street Life: Frontage andHo Street Activities in Hanoi 2.Paule Moustier, Nguyen Thi Tan Loc, Thanh Son, Hoang Bang Vegetable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2008. 3.Endangered Street Life: Frontage and Street Activities in Hanoi

An. 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An. 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An. 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An. 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170

沈思韵 073164 2013.3.18 沈思韵 073164 2013.3.18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河内街道的商业特性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treet Vending 对街道行商模式的数量分析

The first survey took place in 2004, with a count made of vegetable vendors in October and then litchi vendors in July. Two districts were selected for a complete count of street vendors: Hoan Kiem and Cau Giay. A second survey took place in 2006 to pinpoint the variability in the number of fruit and vegetable vendors. The objective was also to gather data in two new urban districts (Long Bien and Hoang Mai district), which have been defined as urban Hanoi districts since June 2004. It is assumed that averaging the density of street vendors in these two districts provides a proxy for the average density of street vendors in Hanoi.

Employment (Vegetable) Quantities

=

Fig1. Share of Hanoi vegetable retail points in employment and quantities in October 2004 (urban districts as defined before 2004) 图1. 2004年10月河内蔬菜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及 就业情况比较 Souce/来源:Census by VASI, MALICA/MMWB4P, October 2004.

13 street vendors 13个街道经商者

The retail sale of vegetables/day/ton 1吨蔬菜1天的零售价 Employment (Litchi)

4 supermarket employees 4个超市工作者

Fig3. 图3

Quantities

Fig2. Share of Hanoi litchi retail points in employment and quantities in October 2004 (urban districts as defined before 2004) 图2. 2004年10月河内荔枝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及 就业情况比较 Souce/来源:Census by RIFAV/MALICA, July 2004 and extrapolation to all urban Hanoi according to area size 171

Conclusion:

The retail sale of one ton of vegetables per day gives jobs to 13 street vendors, while big supermarkets only provide employment to four employees for the same volume. 总结: 1吨蔬菜1天的零售价,能够为13个街道经商者提供工作,却只能为4个大超市工作者提供工作。 Souce/来源: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Vegetable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172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河内街道的商业特性

Fig5. Preference Research of the Street Venders 图5. 街道经商者的意愿调查

The Infulence of Street Vending on the Streets Venders 街道商业对街道经商者的影响

Fig4. The Composition of Street Venders 图4. 街道经商者的人群组成

16p

Go back to their villages 每日往返于两地

28%

25p 60%

60p

Having more farm land & Staying at home 拥有更多耕地&留在家里

3p(Female)

Having non-argriculture activities 从事非农业类商业活动

Working for a company/maids/sales persons 在公司上班/女仆/售货员

Having fixed places for selling their products 有固定贩卖商品的地方

>30p Rent a room in Hanoi (mostly near Long Bien Market) 在河内租房子

Rural migrants周边居民

Above 45yrs 45岁以上

The reisdents in Hanoi河内居民

Under 30yrs 30岁以下

Conclusion:

93%

Farmers农民 Retired people退休人士 173

1.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ant to have argriculture activities: 60-25-3=32people. 2. The aged people prefer having argriculture activities than young generations. 3. The young people prefer to do non-argriculture activities (especially service activities). 总结: 1. 过半人数想要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商业活动: 60-25-3=32人。 2. 中年人比起年轻人群体更倾向于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商业活动。 3. 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非农业类商业活动(特别是服务性行业)。 Souce/来源: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Vegetable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174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河内街道的商业特性 The Infulence of Street Vending on the Poor Consumers 街道商业对低收入消费者的影响

Fig6. The Food Consumption of Low-income Households 图6. 低收入家庭的食物消费行为

Low-income Household: with an average income of 350,000 VND/month. 低收入家庭: 平均月收入为350,000 VND 32% Mobile street vendors 向流动商贩购买

63%

Informal market非正规市场 Shops,stalls,supermarkets商店、店铺、超市

Fig7. The Food Expenditures for the Low-income Households 图7.低收入家庭 食物支出费用 Conclusion: 82%

Informal market非正规市场 Others其他 175

1. Street vendors are the main suppliers of food for low-income consumers. 2. Proximity to home, low price and the possibility to buy on credit are the reasons mentioned for purchases from street vendors. On the other hand, lack of quality and diversity is presented as the weak point of this outlet compared with shops and supermarkets. 总结: 1. 街道商业为穷人提供了食物来源。 2. 可达性,价格低廉,有信誉是人们购买街道商业食物的主要理由。但,另一方面,缺乏质量保证和多样性是街道商业食物相比于商店与超市食 品的一大弱点。 Souce/来源: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Vegetable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176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河内街道商业活动研究 The Different Modes of Street Vending 街道商业活动形式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street vendors mostly relate to the illegal nature of their business, which is conducive to harassment by the police and subsequent money loss. Fines paid to the police vary from 25,000 VND to 40,000 VND. The fines collected are used in the municipality’s waste disposal budget. Their scales (if they have one) or the goods they are selling may be confiscated, which occurs most frequently if a street vendor had been fined in the recent past and is caught selling again. Frequency increases at holiday times. The amount confiscated commonly amounts to 200,000 VND; however, it may go as high as 1,000,000 VND in the case of some high-value fruit vendors. 街道行商由于其不法的天性而常常冒着被警察罚款的风险。罚金介于25,000-40,000VND,并且被用于政府的垃圾处理。如果近期内连续两次被 发现的话,就要没收所卖物品(价值在200,000-1,000,000之间),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于节假日期间。 Souce/来源:Promotion of Public-Private Dialogue to Maintain Poor-friendly Fruit and Vegetable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Street vendors街道行商者 Consumers消费者 Commerce Area商业面积 177

178


Street Vending in Hanoi 河内街道商业活动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et Vending and Time 街道商业活动与时间的关系

Fig9 图9

Street Activities 街道活动

Timeline时间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The activity of street=mobile street activities/the whole street activities* the number of people (Define 0=street activity in fixed places,1=mobile street activity) 街道活跃度=流动性活动/总活动*人数 (定义:0为有固定发生场所的街道活动,1为流动性街道活动)

0

Fig10 图10

The activity of street街道活跃度

0

0.80 1

0.75 0.67 0.50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

1

1

179

180

17

18

19

20

21

22

23

Timeline 时间轴


Vertical City _ 街道类型学 Vertical city _ about Vietnamese housing typology andmorphology 垂直城市——关于越南老城区街道的类型学的研究 -- 肖彤 XiaoTong 080481

181

182


Paper___pre-investigation 论文 _ 前期调研部分 摘要:从河内的历史出发,探讨河内城市街道肌理的演变的原因进而推论出街道演变的过程、形式以及形成的影响。提取老城区街道单元若干, 分析老城区街道的特征:连续性、节奏感及混合性,其中着重讨论了街道的混合性,从街道业态分布、交通方式、街道立面以及建筑与街道触发 点发面出发讨论河内老城区街道的混合性。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街道商业性与特征的相互作用。 Abstract: From the history of Hanoi, explore the the Hanoi city streets texture evolution and then infer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eets, the form and the impact. Researching such Hanoi streets,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streets : continuity , rhythm and mixed, which focused on the mixed in format distribution, transportation, street facades and contect of buildings and street . Finally, come t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mmerci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 关键词:街道历史、街道肌理、特征、混合性、街道立面、建筑街道触发点、商业性 Key words: the history, street texture, characteristic, mix, street facade, contect of buildings and street, the commericial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新建筑需要一些面积较大而且固定的公共空间,而如果继续顺着原来的生长方式,一是不会形成大面积的公共空间,二是 如果预留了之后也很有可能会被建筑继续填满,因此又有一批建筑是与原来沿街的建筑呈 45 度,形成三角活动空间,这样一是可以形成内部建筑 的活动空间,二是与原有的建筑保留一定的私密性,三是很难会有新的建筑在继续加建。 河内老城区的建筑由于尺度较小,因此可以在纵向和高度上不断加建,因此老城区的街道明显是一个毛细的生长过程,由原先的街道不断次生 出新的街道和公共空间。 三、河内街道的图底关系

越南北部与中国南部连接,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人们多喜欢在宽大的空间或树荫下生活,由于老建筑大多都是狭长型不适合公共活动, 人们大多选择在一切可以活动的室外空间活动,这就形成了老城区的公共空间和建筑的图底关系。 研究老城区街道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发现,由于城市无论是经济、人口亦或是建筑等规模的急剧膨胀,而老城区的区域边界却没有大的变动, 因此老城区内部的公共空间被急速膨胀的城市挤压的由完整变成了碎片,走在老城区的街头可以看见老城区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除了建筑的面积 使之成为公共活动空间进行着不同的活动,使之形成了不同层级的活动空间,而“饥渴”的老城区人将街道也纳入了他们的活动空间,迫使老城 区除了有营业性质和居住性质的室内空间外,街道、围和的剩余空间片段、室内的廊道空间还有除去摩托车一族的流动空间,剩下所有都成为了 公共活动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老城区商业的发展,没有空闲的空间,最大程度上的加速了经济的流通。

一、关于河内老城区街道历史的演绎

四、关于河内老城区街道研究

自古庞大的水系都会孕育伟大的文明,7 世纪初,在东南亚的红河河畔,孕育了现在河内的雏形。红河水运发达,与当时中国各地都有便利的 交通,成批的商贩和手工业者汇聚到了红河,有最初常见的移动交换农业产品小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成了规模约 100 公顷的商业中心,也就是现在 位于河内还剑湖背面的老城区。不难看出,老城区的最初就源起于“市”,如古时大多城市的成长一般,而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经济 发展方式也深深的影响着河内城市的布局。 1010 年,越南定都于此,名为圣龙,而皇城就建立在老城区的旁边,由于皇权政府并没有控制民间商业的发展,因此形成了河内至今非常蓬 勃发展的老城区商业街。在之后的法属期间,世界城市规划者法国人在河内大刀阔斧,多处修建军事、行政、商业服务和居住建筑。而此时老城 区由于其完整的街道和商业体系在改革建市的脚步下存活了下来,成为了法国殖民的重要物资来源,而战争年代一向都是经济腾飞的最好契机, 这片红河孕育的商业城带动着河内快速的发展,壮大。

由于河内复杂的历史变迁,也形成了河内非常丰富多彩的街道建筑形式。 越南的历史上曾被多个国家统治发展过,带给越南的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文化,而这些外土文化经由强大的东南亚本土气息沾染形成了越南自己 非常独特的文化。

二、街道生长的推演及内部建筑生长的方式 里坊:是手工业生产最小的单位,在都市化的过程中里坊变成具有商业性的住区。 里坊与街的区别:里坊的外面是商店,里面是工厂。街上商店一般从别处进货。

河内老城区的是由商贩们和手工业者们自发形成的,同乡和同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统一活动,形成了老城区非常有 特色的“三十六街坊”。由于街坊里很多手工制造业同时具备了加工和经营的性质,因此老城区是一个可以不依赖于其他渠道独立运作的商业区。 老城区里,居住、加工、经营等所有的活动都发生在狭长的空间——越南管状屋里,初期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限制,层高不超过两层,面宽 3~5 米, 又因为维度很低的缘故而不用考虑光照,又只需要经营面朝外,因此河内早期的建筑都是以沿街的铺面为激发点向里按照生活功能排布纵向延伸, 因此河内初期的街道都是开口向里的围和齿状街区,中间由于围和形成大量剩余的公共空间。 在之后的发展中,由于初期河内街道网状的格局基本完整,很难改动,因此建筑就从原来的齿状建筑的末端继续延伸将围和的剩余公共空间逐 渐填满。与此同时由于内部的建筑需要与外界街道的连接,因此形成了很多由原先的街道触发的次级街道,这些街道有些是由沿街建筑的一个开 间打通形成的,有些是利用了建筑之间的缝隙,这些就是老城区非常重要的“巷道”会在后面提到。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新建筑需要一些面积较大而且固定的公共空间,而如果继续顺着原来的生长方式,一是不会形成大面积的公共空间,二是如 果预留了之后也很有可能会被建筑继续填满,因此又有一批建筑是与原来沿街的建筑呈 45 度,形成三角活动空间,这样一是可以形成内部建筑的 活动空间,二是与原有的建筑保留一定的私密性,三是很难会有新的建筑在继续加建。 河内老城区的建筑由于尺度较小,因此可以在纵向和高度上不断加建,因此老城区的街道明显是一个毛细的生长过程,由原先的街道不断次生出 新的街道和公共空间。 三、河内街道的图底关系 越南北部与中国南部连接,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人们多喜欢在宽大的空间或树荫下生活,由于老建筑大多都是狭长型不适合公共活动, 人们大多选择在一切可以活动的室外空间活动,这就形成了老城区的公共空间和建筑的图底关系。 研究老城区街道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发现,由于城市无论是经济、人口亦或是建筑等规模的急剧膨胀,而老城区的区域边界却没有大的变动,因 此老城区内部的公共空间被急速膨胀的城市挤压的由完整变成了碎片,走在老城区的街头可以看见老城区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除了建筑的面积使 之成为公共活动空间进行着不同的活动,使之形成了不同层级的活动空间,而“饥渴”的老城区人将街道也纳入了他们的活动空间,迫使老城区 183

现如今,河内老城区的街道上有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形式,亦有一些新建的现代建筑形式,形成了河内非常有特色的街道样貌。 1) 连续性 街道界面的连续性:老城区建筑拼接而成,与街道垂直生成,由视平线沿街展开 2) 节奏感 老城区的建筑都是由铺面纵向生长成狭长平面,再垂直生长,并不粘连与毗邻建筑,因此楼房层数与层高的不同加上因店铺形 成的各式雨棚,和各式栏杆及丰富的立面装饰,形成了老城区街道丰富而强烈的节奏感 3) 混合性 A:老城区的建筑是多功能空间的集合,建筑底层空间为商业,上层为居住、办公等综合性用途。 B:交通方式的混合性:老城区的街道尺度较小,河内主要交通方式是摩托车和步行,因此老城区的街道兼顾了摩托车及自行车等小型车 交通方式与人行的功能。 C:河内老城区街道建筑的混合性 a:1890 年前封建社会 19 世纪末,越南先后遭受葡萄牙和法国先后的侵略,带来了新的商业方式、新建筑和新街道,但是老城区的建筑并无太大变化。 b: 法属时期(1890 年 ~1945 年) 老城区成为河内商业中心,传统建筑受到了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是法国古典建筑形式和越南传统建筑形式的结合。 c:1890 年 ~1930 年 河内骑楼风格纯粹的法国风格 d:1930 年 ~1945 年 东西建筑风格的结合 e:1945 年 ~1975 年 战争时期,骑楼发展不大

河内老城区的建筑的立面形式与街道的商业形式有非常大的关系,由于封建时期政府的政策限制,因此传统的管状屋开间一般 2~4 米,层数 一般也不超过三层,老城区建筑立面风格大体分为五种: a)1900 年以前的建筑立面 立面形式简单,一到两层,采用木结构,盖瓦斜屋顶是这个时期建筑的重要特点 b)1900 年 ~1930 年时期的建筑立面 法属时期, “三十六街坊”逐渐发展成河内的商业中心,部分建筑一层为商店,开间开洞更加开阔,而早期的木构建筑建筑年限短,容易腐蚀, 因此混凝土、铁等新的建筑材料逐渐占领了新的建筑市场。 1920 年,传统建筑受到了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在老城区地中海风格式立面渐渐风靡。地中海形式以砌砖抹面,立面对称,立面的窗户以 拱券为主 c)1930 年 ~1954 年的建筑立面 欧洲建筑风格对河内建筑影响更加深刻,最主要的就是 art deco 式,栏杆的出现,简易的砌砖抹面、木框玻璃门和百叶窗户受到了老城区 184


历史长卷

很高的接受度。 而同时期的 anpo 形式保持了传统的坡顶立面开间更宽阔,立面完全对称,二三层长短栏杆形成了丰富的立面形式 d)1955 年 ~1975 年的建筑立面 战争时期,经济发展停滞。 e)1986 年至今 在老街坊的传统建筑和受欧式建筑影响的建筑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材料,对原先的街道立面的延续性和节奏性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不过 从另一个角度看,河内老城区的街道就像是河内的历史长卷的展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或侵略或交融都在这幅长卷上泼墨工笔,而现代工业在这 卷长幅上同样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这也是河内多彩多样的历史的魅力所在。

街道格局演变

D:河内老城区街道与建筑触发点的混合性 1) 街道转弯处建筑相交方式的多样性 河内的街道是放射状的路网,所以河内的街坊的规划形式是没有统一形制的,放射状的路网必然产生楔形空间,而老城区商业中心的地位促 使每一块用地都必须物尽其用,因此这些众多的三角形用地,产生了很多种类的转角型建筑。 1> 利用大型平面的建筑或者重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放置于街角,两边自然的与直角边的梳妆建筑衔接。 2> 两边直角边齿状建筑断面形成大的斜角区域,自然形成与传统建筑开间相比较大的建筑开间的商业店铺,充分利用街角的商业价值。 3> 由两边直角边为触发边,由交叉交叠生长或者由一边为触发边像转弯边辐射生长,将转弯斜边平均分给几家店铺。 2) 街道沿街建筑形成缝隙的多样性 河内街道有铺面拼接形成,因此会形成很多自然的建筑间的缝隙。发展到后期,老城区建筑逐渐由街道向内部层级生长,但由于沿街的垂直 商业面因其单位长度带来的巨大经意效益而不能轻易改为非效益功能,因此很多建筑将开间内一个结构开间开辟为通往内部建筑层级巷道。多种 形式的巷道是内部的建筑层级与外部街道良好的连接,相当于以外层街道为链的第二层管状屋,而第一层则是直接粘结外层街道的第一层建筑群, 两层建筑群相套,形成几个层级的建筑群。

街道混合性 街道建筑立面混合性

建筑立面混合性

沿街建筑开间尺度

五、河内老城区街道的商业性

街区新旧建筑比例

由于老城区街道形成的起因,因此老城区的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最大,但是前提是老城区商业基本完成了从自产到自销,一系列产业链都在老城 区范围内完成,甚至于在现今,可能手工制品从历史上越南人民的必需品逐渐向老城区居民的生活用品和旅游产业发展,而这些也是大部分可以 在老城区内完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以算是个较为成功的商业街区的概念。 但是我们抛开河内老城区这个商业环境,将老城区的街道尺度和街道形式移植到河内其他区域甚至是越南其他城市,那么依然能够形成相同较 为成功的商业环境吗?如果我们将手工制品全部换成需要从城区外大批量进货的,那么老城区的街道尺度显然是不能满足现代商业产业的运输的, 那我们将街道的横截面尺度扩大,足以满足产业运输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街道尺度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街道垂直立面展开对行人的压迫感 和直觉感会发生明显的改观,而这种丰富的立面节奏感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购物欲望是否会增加,不变还是明显减少。另外,更加开阔的街道会 使河内人民仍然自然的将除了建筑的空间全部高效的激活,形成热闹、流动系数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吗? 很显然,老城区商业街区是不能轻易复制的,无论是商业形式还是居住模式都是因为老城区特定的历史特定的地理环境等造就的,但是我们至 少可以得出河内人对公共室外空间是非常需要的,而且相当一部分的活动都是发生在室外公共空间。 Reference 参考文献

街道与建筑触发方式的混合性

转交建筑碰撞的混合性

肖彤 080481 2013、3

图 01—图 07 河内大学提供资料 图 08—图 12 拍摄于作者 图 13—图 17 作者自绘 图 18 作者自绘 图 19 阮玉英 2006 年《中越传统骑楼特色比较研究——以广州、河内为例》 图 20—图 21 河内大学法国调研资料 图 22 作者自绘 图 23—图 26 拍摄于作者 图 27 ANDRE CASULT《endangered street life》 图 28—图 31 拍摄于作者 图 32—图 33 作者自绘 图 34 作者自绘 图 35 河内大学法国调研资料 图 36 作者自绘 185

沿街建筑间缝隙的混合性(巷道)

1、阮玉英 2006 年《中越传统骑楼特色比较研究—— 以广州、河内为例》 2、陶一枝梅 《河内旧区的商业特征》2006 年 北京 规划建设 3、越南河内市行政中心区的量化研究 4、维基百科 5、吴一丁 2003 年《河内的民居》创造 6、周定国《千年孤独—河内名胜和街道谈》2010 中 国测绘 7、农立夫《河内小史》 186


Urban Texture Evolvement of Hanoi _ 河内肌理历史演变

中国统治

封建统治

法国殖民

日本殖民

越南战争

越南发展

至今 China Rule

Feudalism Rule

French Colonial Rul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 Vietnam War

The Developing of Vietnam

NOW.

In 2008

The expansion of Hanoi

年 临近两省两县自治体划入河内 2008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年 南北越统一 1976

In 1976

Democratic Republic of Vietnam

第一次纸桥战争

<The treaty of Saigon>

第二次纸桥战争

<The treaty of Shunhua>

日本殖民

Japanese colonial rule

年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1945

In 1945

年 1940

In 1940

年 1883

In 1883

年 1873

In 1873

阮朝

街形成 36

During 1802 to 1945 Ruan Dynasty

年 1802-1945

Li & Ruan Dynasty

Li & Chen Dynasty state's founding

年 黎 、 阮朝 1428

In 1428

In 1010

年 李、、 陈朝 开国 1010

红河文化形成

7th century the start of the red river culture

世 7纪

188 187

图7 图6 图5 图4

图3 图2 图1


1850

·法国殖民中,河内经济有了明显起色,第二批 次级街道由原来的主要道路为激发点,逐步向围 和空间伸展,从而使建筑形成较为丰富的成组生 长。

·法越战争进行中,老城区风貌大洗牌,主要街 道网格不变,建筑以街道为激发点生长,形成开 方面向外的闭合式街区。

图8

· 街区围和大量完整的齿状剩余公共空间。

Texture Evolvement of Old Town _ 老城区街道肌理推演

· 街区内部不再存在公共意义上的大空间,而是 将其细分划入各个建筑小群组的“私有”空间。

· 街区内部的剩余公共空间变得较为不完整,成 为连接次级道路的空间枢纽。

图 13

图9

·越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自主发展,老城区街 道系统趋向成熟,从次级道路和主要道路触发更 多更细的毛细道路。

图 14

图 15

1883 年

1911 年

2005 年

图 16

图 17

图 17

图 10

1930

图 11

街区围合剩余公共空间

街区围合剩余公共空间

街区围合剩余公共空间

主级道路

主级道路

主级道路

次级道路

次级道路 毛细道路

图 12

189

190


图 23

图 19

1900 年前 立面特征 Before the year of 1900

FACADE

1900~1930 年间 立面特征

地中海式 立面特征

Anpo 建筑形式 立面特征

Artdeco 建筑形式 立面特征

During 1900 to 1930 FACADE

Mediterranean Style FACADE

Anpo's Style FACADE

Art deco Style FACADE

图 18

图 24

The Mixed Street in Old Town _ 老城区街道的混合性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acade 图 20

老城区街道立面的混合性

立面拼接 FACADE-Collage

沿街开间尺度

图 25

BAY-Scale

图 21

图 22

开间尺度重排

图 26

Rearrangement

191

192


图 27

建筑与建筑间缝隙

TYPE A 建筑内部缝隙

隐形的缝隙

TYPE B

图 36

TYPE C 图 28

The Mixed Street in Old Town _ 老城区街道的混合性

Diversification in Corner_ 街道转交建筑的混合性

TYPE D

Diversification of Gaps_ 沿街建筑缝隙的混合性 Contect of Buildings and Streets 老城区街道与建筑触点方式的混合性

TYPE E 图 29

TYPE F

图 30

TYPE G 图 32

图 31

193

图 33

图 34

194

图 35


195

196


197

19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