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學

Page 1

緒 論 15

Chapter

1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1

2 3

緒論/林麗嬋、李明德

1

第一節

臺灣人口高齡化的變遷與影響

2

第二節

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維護及預防性服務

5

第三節 第四節

老年護理的執業範圍與標準 老年護理的今日與明日

4

12

老化理論/薛桂香、胡月娟

15

第一節

老化理論與老化過程的探討

16

第二節 第三節

生物、環境、心理與社會老化理論的探討 與老化有關的護理理論

17 26

老化的生理變化與護理/吳方瑜、黃翠媛、陳玉娟

33

第一節

皮膚系統的變化

34

第二節 第三節

感覺器官系統的變化 呼吸系統的變化

38

第四節

心臟血管系統的變化

48

第五節 第六節

消化系統的變化 泌尿系統的變化

52

第七節

生殖系統的變化

60

第八節 第九節

神經系統的變化 骨骼肌肉系統的變化

62

第十節 內分泌系統的變化 第十一節 造血及免疫系統的變化

Chapter

11

44

58

65 68 70

老年人心理、社會層面的改變/吳方瑜、黃翠媛

75

第一節

心理社會老化的理論

76

第二節 第三節

老年人智能上的改變 老年人社會角色的改變

79

第四節

老年人心理社會的調適

85

81


Contents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5

6

7

8

如何與老年人溝通/張文芸

93

第一節 第二節

溝通的概念 非語言溝通的藝術

第三節

語言溝通的技巧

101

第四節 第五節

促進有效溝通的方法 如何與認知障礙的老年人溝通

102

第六節

如何與失語症的老年人溝通

112

老年人的護理評估/王 琤

94 97

105

123

第一節 第二節

老年疾病健康史的收集 認知狀態評估

124

第三節 第四節

功能性評估 行為評估

131

第五節

心理評估和家庭與社會評估

139

老年人的壓力與調適/林麗嬋、胡月娟

127

137

145

第一節 第二節

壓力的定義與種類 老年人的壓力源

146

第三節

壓力對老年人的影響

150

第四節 第五節

影響適應能力的因素 老年人的壓力調適

152

第六節 第七節

壓力與調適的評估及評估量表 增進老年人壓力調適的措施

161

147

156

165

老年人的用藥問題/黃翠媛、譚蓉瑩

175

第一節

藥物使用的一般概念

177

第二節

老化對於藥物使用的影響

179

第三節 第四節

老年人常用的藥物及其護理注意事項 老年人用藥常見的問題及照護措施

181 190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9

10

11

老年人的活動問題/王琤

205

第一節

老年人的活動

206

第二節

壓瘡

212

第三節

骨質疏鬆症與關節炎

217

第四節

老年人跌倒

224

老年人的排泄問題/薛桂香、李明德

235

第一節

老年人排泄系統的護理評估

236

第二節

老年人常見的排泄問題及護理

239

尿失禁

239

尿瀦留

246

尿路感染

246

便祕

247

糞便失禁

248

老年人安全及環境上的考慮/林慧珍、胡月娟

255

第一節

老年人與環境的關係

256

第二節

領域概念的運用

257

第三節

環境與文化的關係

259

第四節

老年人安全上的護理評估

260

第五節

環境在預防意外事件及安全上的考量及功能

264

第六節

老化問題與環境設計

272

第七節

環境在積極提升生活品質上的意義及功能

287

第八節

環境系統評估

290


Contents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12

13

14

15

老年人的休息及睡眠問題/李梅琛

295

第一節

一般人的睡眠型態

296

第二節

影響老年人睡眠問題的因素

299

第三節

老年人睡眠問題的評估

302

第四節

老年人睡眠障礙的類型與治療

310

第五節

老年人使用安眠藥和鎮靜劑的注意事項

317

老年人的營養問題/林慧珍、張萃珉

325

第一節

老年人適當的營養需要量

326

第二節

老年人的營養評估

329

第三節

影響老年人營養攝取的常見問題

346

第四節

飲食心理社會與文化層面考量

355

老年人的性問題/劉芹芳、黃玉雰

363

第一節

老年人性問題的現況

365

第二節

老年人性問題的評估

368

第三節

影響老年人性生活的因素

375

第四節

老年人性問題的相關照護措施

382

老年人的心理衛生問題/王琤

393

第一節

失智症

394

阿茲海默氏病

396

多發性梗塞失智症

399

第二節

譫妄

404

第三節

憂鬱症

409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16

17 18

19

瀕死及死亡/張文芸

423

第一節

瀕死與死亡歷程的相關理論

424

第二節

瀕死過程中的健康促進模式

428

第三節

有關死亡的議題

429

第四節

瀕死與死亡相關之倫理考量

431

第五節

安寧照護

442

第六節

瀕死老年人之照護

444

第七節

瀕死老年人家屬的照護

451

第八節

護理人員的調適

455

第九節

死亡教育的推廣

457

老人醫學倫理的相關議題/王琤

465

第一節

護理倫理的基本要素

466

第二節

老年護理常見的倫理問題

469

第三節

護理人員面對醫學倫理問題的處理策略

473

長期照護體系的現況及展望/張宏哲

479

第一節

人口趨勢和長期照護需求

480

第二節

長期照護的意涵、理念和定位

482

第三節

長期照護政策的發展

486

第四節

當前的問題和保險規劃

489

第五節

護理在長期照護的角色

496

老年人的居家照護/宋惠娟、張宏哲、張雯姈

501

第一節

居家照護的概觀

502

第二節

居家護理的照護過程

510

第三節

居家護理師的角色功能及護理要點

525


Contents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Chapter

20 21 22

23

老年人的社區照護/張萃珉

531

第一節

社區照護的基本概念

533

第二節

我國社區照護發展史與趨勢

535

第三節

社區照護的服務模式

542

老年人的物質濫用及虐待問題/宋惠娟

549

第一節

老年人物質濫用問題

550

第二節

老年人虐待問題

558

老年人的復健/蔡娟秀

571

第一節

與復健有關之名詞概念

572

第二節

老年復健照護原則

576

第三節

復健團隊組成及運作

577

第四節

護理過程於復健之應用

579

第五節

三級復健活動及護理

589

照顧者的負荷/李昭螢、陳玉娟

605

第一節

照顧者及照顧者負荷的概述

606

第二節

減輕照顧者負荷的護理措施

612

第三節

照顧者的需求與照顧資源

620



ter ap Ch

1

緒 論 原著

林麗嬋 修訂

李明德

第一節 臺灣人口高齡化的變遷與影響 第二節

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維護及 預防性服務

第三節

老年護理的執業範圍與標準

第四節

老年護理的今日與明日

在閱讀完本章之後,讀者應能: 1.了解全球及臺灣高齡化社會變遷趨勢。 2.討論老年人健康維護、促進及預防性服務的角色。 3.敘述老年護理執業範圍與標準。 4.認知老年護理的現況與未來。


2

進行老年人議題探討前,讀者需先了解幾個常見與老年人有關的重要名詞:老年學 (gerontology)、老年醫學(geriatrics)和老年護理學(gerontological nursing),為使 讀者了解其中的差異,先就上述三個名詞加以界定。 所謂老年學(gerontology)主要在探討老化以及老年人問題的一門綜合性的新興科 學;老年學的本質是科際整合,因此它所強調的不僅是人類老化的形成與發展,同時也探 究老化與社會、經濟、環境間的互動關係,例如:老年心理學、老年社會學、老年生物 學、老年經濟學、老年教育學等。 老年醫學(geriatrics)則主要是針對醫學領域中老年人的相關疾病與其引發的障礙問 題;換言之,老年醫學之定義是研究和應用老年人生物、生化、行為和社會的知識去預 防、診斷和治療老年人疾病,雖然老年醫學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但它強調的主要是老年 人疾病的部分。 從西元 1976 年開始,美國護理學會提倡「老年護理學(gerontological nursing)」這 個名詞,而不採用老年病護理(geriatric nursing);主要是因為老年護理學比較能完整且 具體的反映出護理專業在老年人照護上的實際範疇。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差別是因為疾病對 老年人的影響與對年輕人的影響並不盡相同;疾病對老人的影響不只包括了他們對疾病的 反應、疾病狀態的表現,也包括他們在疾病後的功能適應狀況等。如果護理人員執業的範 疇是老年病護理,那麼他們關心的只侷限於老年人的疾病狀況。然而由於護理專業的重點 在於個人對實際或潛在健康問題上的適應狀態,因此,「老年護理學」此名詞更能完整地 突顯護理專業在老年議題上的角色及功能(Miller, 1990)。

第一節

臺灣人口高齡化的變遷與影響

近來年,多數國家由於國民壽命延長、婦女生育率降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嬰 兒潮世代陸續屆臨退休,使得人口老化現象日益嚴重。依據聯合國報告指出,2000 年全 球老年人口已達 6 億人,預估未來 50 年,也就是 2050 年全球老年人將增至 20 億,將 高達四倍之多。全球老年人口比率最高的國家,在 1960 年為歐洲的奧地利,但到了 2010 年,亞洲的日本成為全世界老年人口國家中的第 1 位,預估 2060 年全球老年人口比率 最高的國家會在卡達,而我國也將排名全球第 2 位(國家發展委員會,2013)。 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界定,65 歲以上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 7 %以上稱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超過 14 % 稱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而超過 20 %者則稱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全球最早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有法國、挪威、丹麥、瑞典及義大利;而 奧地利、德國、瑞典、比利時及英國則是最早列入高齡社會之列;至於所謂「超高齡社 會」國家目前只有 3 個:日本、德國及義大利,但預估在 2015 ~ 2016 年間芬蘭、希 臘、保加利亞及瑞典等國家將陸續加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的浪潮已是 21 世紀


緒 論 3

Chapter

中全球各國不可擋的最重要趨勢與議題(表 1-1)。 1-1

65 歲以上人口所占比率之全球順位:1960、2010、2060 年 1960 年

順 位

國名

高齡人口

2010 年 順 位

所占比率

國名

2060 年

高齡人口

順 位

所占比率

國名

高齡人口 所占比率

1

奧地利

12.18

1

日本

22.96

1

卡達

41.61

2

比利時

11.99

2

德國

20.81

2

中華民國

39.27

3

瑞典

11.75

3

義大利

20.29

3

阿曼王國

38.98

4

英國

11.72

4

希臘

18.99

4

古巴

37.33

5

法國

11.64

5

拉脫維亞

18.37

5

韓國

37.04

6

德國

11.45

6

保加利亞

18.34

6

日本

36.89

7

愛爾蘭

11.25

7

瑞典

18.20

7

香港

36.84

8

挪威

11.05

8

葡萄牙

18.01

8

葡萄牙

35.11

9

丹麥

10.61

9

奧地利

17.83

9

西班牙

33.66

10

拉脫維亞

10.58

10

克羅埃西亞

17.54

10

德國

33.17

註:中華民國在 1960 年時為第 144 順位;在 2010 年時已升至為第 47 順位。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2013,10 月)•全球人口老化之現況與趨勢• 27-34。

(10),

我國自 1993 年 9 月底,也開始正式邁入聯合國所訂「高齡化社會」的指標,且截 至 2013 年更已上升到 11.53 %(內政部戶政司,2014),上升的速度與世界老化最快的日 本相當。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到了 2025 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高達 472 萬餘人, 約占總人口的比率 20.1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b),也就是說每 5 人中將有 1 位高於 65 歲的高齡者,而我國也將正式列入「超高齡社會」之行列(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b)。

(一) 老化指數 臺灣在老化指數(註1)上從 1990 年的 23 %增加到 2009 年的 65 %,截至 2013 年我 國老化指數已達 81 %,且逐年持續增加(內政部戶政司,2014)。此外,人口老化也會對 國家經濟發展帶來最直接的衝擊就是生產力人口結構的改變;由我國扶老比(註2)可看 出,在 2011 年是 7:1,推估到 2022 年將降為 4:1;而 2026 年更將降到 3:1(國家發 註:

老化指數是衡量某地區人口老化程度的指標,是指某地區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與 0 ~ 14 歲人口的 百分比。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與 15 ~ 64 歲生產人口數的比值。

1


4

展委員會,2014a),臺灣將面臨快速生產人力縮減,而這也將使得整個國家生產力與競爭

力面臨極大的挑戰。

(二) 平均餘命 平均餘命的延長僅能反映醫療及死亡率降低,但同樣的長壽也會伴隨慢性病增加的 趨勢,因此平均餘命的量化數值並不能真的代表一個人的健康;為了進一步將壽命與健 康併行衡量,世界衛生組織於 2000 年首度以經失能調整後的平均餘命(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DALE)用來評估一個人能健康存活的年歲(楊志良,2000);而我國衛生 福利部也依據此標準在 2013 年統計出男性的健康平均餘命為 76.7 歲,女性為 83.3 歲(衛 生福利部,2014b)。

(三) 人口結構 人口高齡化也同樣反映了性別結構上的變化樣態,由於女性平均壽命較男性為長, 也使得高齡女性老年人口增加,由我國人口金字塔年齡與性別比率變化中可看出,我國 早期由於年幼人口數較多所呈現人口圖形如金字塔型,而後漸轉為目前以青壯年為主的 人口結構燈籠型,預估到 2050 年將轉為以高齡人口為主的倒金鐘型,且人口老化過程 中也將更呈現以女性高齡人口為多的結構現象(圖 1-1)。 1950

2014

2061

80

15

10

5

0

5

10

15

80

75

79

75

79

70

74

70

74

65

69

65

69

60

64

60

64

55

59

55

59

50

54

50

54

45

49

45

49

40

44

40

44

35

39

35

39

30

34

30

34

25

29

25

29

20

24

20

24

15

19

15

19

10

14

10

14

5

9

5

9

0

4

0

4

15

10

5

0

5

10

15

15

10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b,8 月 18 日)• 自 http://www.ndc.gov.tw/m1.aspx? sNo=0000455#.VBf-H5SSyig

1-1

我國人口結構金字塔

5

0

5

10

15

10

•取


緒 論 5

Practical Insights

Chapter

臺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狀況長期追蹤調查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口慢性疾病也相當普遍。根據國民健康署於 2007 年「臺灣中老 年身心社會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近九成老人自評曾經醫師診斷至少 1 種慢性疾病, 患有 3 種以上慢性疾病的老人比率則高達五成,其中以高血壓、白內障及心臟病是老年人 口最常見的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的醫療照護所需花費是老年人最擔心的事,由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 老年人口經濟的主要來源最多來自於子女(42 %)、其次是政府補助(17.1 %)、再次是 老人自己退休薪俸(16.4 %)及個人儲蓄(12.3 %);但面對傳統家庭制度及家庭支持系 統難以維持、政府財政支出及收入來源萎縮等變動下,未來高齡醫療照護與社會福利支出 勢必將成為重大的挑戰與難題。

由於人口老化牽涉諸多複雜與多面向的課題,除了在尋求生命「量」的延長外,更 應關注如何求取生命「質」的增加,因此轉換對老人健康的關注,應該不僅只侷限於罹 病或功能障礙的身體照顧上,而更應積極地提升老年人整體生活品質及舒適的狀態為目 標。為了使人們對於老化能轉變成為正向且積極的觀念與態度,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活躍 老化(active aging)觀念,強調老年人應該具備有持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靈性等 事務的態度,同時也應將健康觀念融入個人日常生活中,使老年人都能獲得獨立自主、 適當照顧且擁有自我滿足之照顧原則,同時在政府、機構、社會資源彼此支援共進下, 使老年人在健康維護、經濟安全、教育休閒、心理與社會安全等面向上,具有完善、尊 嚴且高品質的權利保障(楊志良,2000)。

第二節

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維護及預防性服務

由於臺灣目前已快速進入老化的潮流中,老年健康照護相關問題將是我們這個時代 內最重要的議題。自 1982 年起,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即位居在老年十大 死因的前三名(衛生福利部,2014a)。而在慢性病方面,梁浙西等人(1993)發現 48.3 % 的老年有心血管疾病,43.5 %有神經系統疾病,而 41 %的老年人視力惡化,這些疾病 都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因此對老年個案而言,如何從健康維護(health protection)、 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以及預防性健康(health prevention)等不同層面上加強並 有效的處理老年個案的健康問題,應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內涵及照顧重點。

1


6

一 老年人健康的定義 誠如前面提過的,年齡本身不是一個適當的健康狀態預測因子,因為個人對於健康 的定義會隨著年齡而改變。傳統對健康的定義是沒有疾病或殘障,這個定義對老年人來 說非常的不適當,因為對大多數老年人而言,慢性病已經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因 此,健康的觀念應強調心理上的健康狀態。由於老年人對自我健康的評估常常是感覺很 好、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能應付生活的需要,和能夠完成個人的潛能,所以司班利和 畢爾就將老年人健康定義為「有生活能力和在社會上有功能以及能運用自我和自主性達 最大範圍,但不需要沒有疾病」(Spanley & Beare, 1995)。司克魯比更強調功能性能力才 是老年人健康評估的重心,因為老年功能性的執行能力才能夠提供客觀的能力指標,也 才能提供更具體醫療管理在決策進展和預估居家或長期照護機構老年住民存活率的重要 參考依據(Skruppy, 1993)。

二 老人健康促進、維護與預防性服務理念的轉變 過去健康照護體系在市場主義的思維及保險給付制度下,常以疾病照護為導向,而 忽略健康促進及預防的重要性。聯合國在 2002 年提出全球化的老化行動國際策略(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Action on Aging 2002)中,強調任何國家都應以老年政策為第一 優先考量,並應針對全球人口老化過程加以整合;同時呼籲應以個體生命歷程觀點及更 宏觀的社會省思來關注老年人的種種議題。聯合國同時也建議三項具體行動方向:老化 世界的發展、增進老年期的健康與幸福安寧及權能與支持的環境,上述三項建議方向即 是老年人健康促進的重要目標(余幸宜、于漱、李蘭,2004)。

(一) 健康促進 老年健康促進已是現今國際間積極重視的課題,對老年人而言健康促進行為不強調 疾病和失能,而是注重老年人所擁有的體力和能力,其重點就是要能透過老年人本身的 知能來提升老年人自我健康照顧的能力。簡言之,健康促進主要在增進老年人最大的潛 力和縮小老化所帶來的影響,強調的是個人環境和生活型態的重要性,因這兩者是決定 老年人健康狀態的最重要關鍵因素。基本上,使用健康促進模式的理由在降低慢性病及 失能的發生率、增進老年人的獨立性功能(functional independence)和生活品質,不僅 是延長壽命而已。尤其,健康促進是一個全方位的自主行動和知覺型態,老年人需能維 持或增進安寧狀態,自我實現和充分發揮個人的才能,這些行為例如:規律的身體和心 理活動、適當的營養、休息和放鬆以及維持社會支持網絡等。然而,完善的健康促進推 動不僅需藉由個人的健康行為改變外,更需仰賴外在支持性環境、社區行動力及公共政 策上的配合與支持。同時,再經由健康促進架構由護理人員積極提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


緒 論 7

Chapter

品質,以及有系統地提供老年人護理照顧,這些健康照護思維的調整都將有助於刺激護 理人員以正向的觀點重新看待老年照護的方向與重點。 然而,目前老年人健康促進上仍存在一些迷思影響了促進活動的推展,例如:對老 年人健康行動上的錯誤認知(例如:認為老年人生病是正常且無法避免的,健康促進活 動對老年人而言是看不到成果、老年人的學習動機差,對於健康促進的能力無法改變 等)。因此,如何改正護理人員的迷思將有助於老年人健康促進推動的成效。

(二) 我國在老人健康促進的政策計畫推動與努力現況 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 2009 年參考各先進國家之老人健康政策,提出我國四 年期「老人健康促進計畫(2009 ~ 2012)」,本計畫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更強調跨部門 整合與推動策略,以增進與維護老人健康為目標,除規劃社會福利與健康照護面向政策 外,更結合民間資源與教育推廣等多元策略,以連續性服務與全人照顧觀點推動老人健 康促進目標(圖 1-2)。其中,特別強調落實改善老人基本生活習慣與健康檢查行為的健 康管理,並由八大健康促進指標強化落實健康體能、健康飲食、口腔保健、菸害防制、 跌倒防制、心理健康、社會參與、預防保健及篩檢服務等,藉由調整老人健康行為與生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2011,11 月 21 日)• •取自 http://www.hpa. 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aspx? No=201110210001&parentid=201109300006

1-2

老人健康促進概念架構

1


8

活型態,來減少疾病因子而達到增進老人健康與維護健康的目標(國民健康署,2011)。 考量老人健康促進之必要性、平等性、自主性與特異性(性別、教育與社經)等原 則,推展過程中需定期進行老人需求調查評估,以建立客觀評核機制提升計畫成效。透 過老人健康促進不同服務體系的整合及多元組織的同步運作,來維護老人日常生活的獨 立性與自主性,除了能夠降低老人的依賴程度,更能使老人都擁有健康生活、延緩老化 與延長健康餘命的願景目標(圖 1-3)。健康促進方案的落實,需要仰賴老年人健康自 決及本身的知能,尤其可以針對不同族群需求(如老人、獨居老人等)、不同議題(如 跌倒防治、口腔保健等)或不同層面(如個人、家庭、社區等)進行健康促進方案的擬 設與運用,來達成促進健康之目標,從政策面上的逐年推動與落實,可看出我國積極展 開老人健康促進的具體成果。

371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2011,11 月 21 日)• •取自 http://www.hpa. 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aspx? No=201110210001&parentid=201109300006

1-3

老人健康促進服務體系


緒 論 9

Chapter

三 高齡友善城市與我國推動現況 在健康促進的行動策略中,世界各國的決策者及服務提供者很早即開始正視老人所 處的環境與服務議題。最早是由北美與歐洲國家提出有關「高齡友善」與「高齡友善社 區」的概念與想法,雖然相關用語不一,但都強調對高齡老人友善環境的創造。 WHO 在 2005 年首先啟動全球友善城市計畫,界定「高齡友善城市」的名詞(WHO, 2007),其中強調兩大方向(Lui et al., 2009):

基礎建設服務:強調社區中高齡長者在不同活動(如住宅、交通與設施修護)所需 要的特定設計,透過移除社區中可能造成老人日常生活障礙或限制的硬體環境,達 到在地老化目標,其重要的服務理念與精神就是要支持高齡者能夠繼續住在自己的 社區。 社會環境品質:強調支持老人能夠持續在社會上扮演積極角色,鼓勵老人參與及投 入,以發展老人正面的社會關係、社會參與及社會融入,使老人有能力能夠創造更積 極老化的生活方式及生命歷程。 世界衛生組織也於 2007 年,進一步提出高齡友善城市八大環境指標:住宅、交通、 公共空間、敬老與社會融入、社會參與、通訊資訊、志工與工作、社區與健康服務,並 呼籲各國參與相關政策的推動,鼓勵世界各國各城市都能建立在地特色的高齡友善行動 計畫。

(一) 臺灣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現況 因應環境變遷與世界潮流,國民健康署呼應世界衛生組織的活躍老化概念倡議與推 動,自 2010 年起開始導入高齡友善城市理念與精神,在臺灣開始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政 策。首先嘉義市是第一個展開高齡友善城市計畫的城市,打破各界對長輩的刻板印象和 歧視,並以世界衛生組織揭示的八大面向為基礎,積極營造對不同年齡、不同世代都宜 居的友善空間與環境。 自 2011 年起陸續有 8 個縣市加入推動行列,分別為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 竹市、南投縣、臺南市、高雄市、臺東縣等,目前持續增加中,其中臺北市萬華區為第 一個高齡友善城市的社區,並以 3 ~ 5 年的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高齡友善城市網絡 會員(李蜚鴻,2011);臺中市則於 2012 年開始啟動大臺中高齡友善城市計畫,參考世界 衛生組織指引的八大環境面向,透過跨部門、跨領域合作,引領「友善樂齡˙幸福臺 中」之價值實踐,強調在地文化為特色、促進高齡者多元倫理關係發展(胡志強、蔡炳坤、 黃美娜、蔡淑鳳,2012);離島的金門縣也於 2012 年 5 月起正式推展高齡友善城市推動計

畫,以巡迴不同鄉里座談會先了解社區長者心聲及對所居住社區環境意見和問題,並作 為計畫推動改善政策擬定之參考(魏宛瑜,2013)。

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