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態旅遊

Page 1


Contents

chapter

目錄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002

第一節 環境之省思 005 第二節 國外生態旅遊之發展 011 第三節 從大眾觀光步入生態旅遊之臺灣 039

生態旅遊之意義與內涵

chapter

048

第一節 生態旅遊之特質 051 第二節 自然旅遊、替選旅遊與生態旅遊 062 第三節 大眾觀光與生態旅遊 071 第四節 生態旅遊地 079

chapter

自然與人文資源之導入

090

第一節 核心價值與差異性 093 第二節 自然景觀與生態美質 108 第三節 人文景觀與生活方式 118 第四節 遊憩體驗 124

環境教育系統之建置

chapter

第一節 環境教育之內涵 135 第二節 環境倫理與無痕山林 140 第三節 環境解說內容與原則 150 第四節 環境教育方式與規劃範例 169

132


chapter

永續發展與社區參與

174

第一節 永續發展之真諦 177 第二節 社區發展與願景 184 第三節 社區旅遊發展案例 192 第四節 社區參與及輔導 207

遊客服務

chapter

216

第一節 生態旅遊遊客 219 第二節 生態旅遊組織 223 第三節 資訊服務與品牌形象 228 第四節 專業人力之培訓與終身學習 234 第五節 公共服務設施 241 第六節 旅遊安全與安全措施 252

chapter

行銷推廣

256

第一節 行銷推廣的意義與內涵 259 第二節 生態旅遊遊程規劃設計 263 第三節 創意產品與活動 271 第四節 市場機會與策略聯盟 280 第五節 評鑑、認證與生態標章 287 第六節 環境保護規範 295

經營管理與環境資源監測 chapter 第一節 目標管理、策略與執行 305 第二節 環境標準與承載量 310 第三節 監測技術、維護與復育 326 第四節 生態旅遊之未來 334

302


Chapter

生態旅遊之 發展沿革

第三節 從大眾觀光步入生態旅遊之臺灣 第二節 國外生態旅遊之發展 第一節 環境之省思


了解 本章將帶領您 ● 觀光之起源,及生態旅遊之風潮興起的成因。 ● 全球環境變遷與生態旅遊之關聯。 ● 生態旅遊之起源,及最初的生態旅遊活動是觀察、體驗什麼? ● 世界各國生態旅遊發展的機會與面臨的問題。 ● 臺灣觀光之發展現況與生態旅遊具有的優勢與機會。


004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前言 生態旅遊近年來已成為觀光發展之熱門話題,引領觀光活動開始強調 自然文化體驗,許多公營之遊憩據點強調解說教育與親身體驗自然;休閒 農園嘗試營造溼地等生物多樣性之空間,提供遊客賞景、賞鳥、賞蛙、賞 蝶等有別於一般休閒度假之方式,甚至親子活動也充滿了學習之旅(如鍬 形蟲之旅)的型態。而一般標榜設施導向之主題遊樂園或度假園區也不能 免俗地向生態旅遊之領域取經效法,如引進外來動植物或珍奇生物以吸引 遊客,然後偶爾也來一段半生不熟之解說活動。 生態旅遊之所以會越來越夯,乃因地球環境之變遷引致更多人關懷物 種消失的現象,許多瀕臨絕種的動植物經過媒體宣傳後而成為新聞焦點, 貓熊與北極熊就是兩個明顯之事例。物以稀為貴,人性都有欣賞奇珍異獸 之好奇心,因此旅遊行程能提供觀賞野生動植物,也比購物、住高檔大飯 店、享受美食有意義得多。而且現代人得以在享受城市之娛樂購物與大魚 大肉之餘,能有機會體驗社區之生活文化與風味餐,其實是難得的不同旅 遊經驗。 國外之生態旅遊發展,成就於後進國家的多,如中南美洲與非洲均擁 有相當理想之生態旅遊地;反而先進國家因觀光之過度發展,環境干擾與 破壞相當嚴重,甚至應以保育為優先之國家公園都因遊客眾多而帶來許多 積重難返之環境問題,此以美國之狀況更是特別嚴重(號稱一年遊客高達 3 千 8 百萬人之大峽谷可為明證)。諷刺的是,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之 優越條件卻少有其他生態旅遊地可資比擬。在歐洲,城市與鄉野開發極早, 觀光以文化體驗為主,但北歐仍然保留有許多自然風貌之體驗。整體而言, 歐洲鄉野所推動的生態旅遊較偏重於精緻旅遊或環保生活之體現。而在臺 灣,環境保育之思潮帶動解說志工之發展,小而美的生物世界與多元的文 化特色成為發展生態旅遊最好的機會。臺灣的生態旅遊發展越來越受重視, 政府並已提出具體的發展政策與計畫,然而臺灣發展觀光一向以促進消費 之大眾旅遊為主,要提升生態旅遊的條件尚需政府與民眾共同努力。


005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第一節

環境之省思

北美斑點鴞與南美金剛鸚鵡的故事 1987 年 1 月美國有一個叫做綠色世界(Green World)的兩人環保團體 在全美 29 個環保團體的支持下,建議美國聯邦政府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 署將該國西北太平洋特產的一種貓頭鷹――北美斑點鴞(northern spotted owl)列入瀕臨絕種之野生動物,因為其數量已剩下不到 3,000 對。經過 長達 3 年半的努力,他們終於如願。1990 年 6 月管理署公告北美斑點鴞 應受嚴格的保護,因而美國西北太平洋林區自加拿大溫哥華以南,迄美國 舊金山以北,共廣達 320 萬公頃(約為臺灣面積之 90%)的林地均被劃 為北美斑點鴞之棲地。然因區內之伐木受到嚴格限制,卻致使美國西北太 平洋 13 萬個伐木工人與相關木業工作者均面臨失業之威脅,開始了一場 長達 10 年之久的野鳥保育與伐木之爭,有關協調會、公聽會、民眾輿情 之反應處理達上萬次,協調之過程波及美國國會與前後 3 任總統,並受 到全球的關注。 300 多年前美國開拓史尚未展開之時,全美林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 之 50%,而且全為原始森林。自第一批歐洲殖民者到北美拓墾後,披荊 斬棘,森林日漸縮減。除了散布的國家公園及 野生動物保護區外,天然之原始森林剩下不到 Photo courtesy of U.S.Fish & Wildlife Service

全美原有森林之 10%,即使伐木再造林後, 現仍只剩下不到全美森林之 25%。美國環保 團體將北美斑點鴞視為森林之指標生物,因為 牠們以天然高大老齡林之花旗松為主要棲息 環境,且被用以築巢之花旗松為胸徑 75 公分 以上,或者至少 90 年生以上之老齡天然林。 因為只有腐朽木及老齡林木之適度存在,生態 系統循環才能維持正常,水土保持功能不受破 壞,也才是品質優越、健康的森林。

北美斑點鴞


006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貓頭鷹打敗人類的消息引起全球之震動,但失業的問題總要解決。當 地失業之社區居民在奧勒岡州與華盛頓州政府之協助下轉業,學美工、電 子科技等,但也有不少人接受再教育,經環境教育之薰陶後,認識森林與 水源、空氣、微氣候與旅遊等環境品質之交互關係,並藉此優勢發展旅遊。 如奧勒岡州之布萊登布希社區(Breitenbush)保存之原始森林在當地居民 之規劃下成為知名的度假中心,雖然硬體設備簡陋,且餐廳只提供素食與 茶,但其自然氣氛每年仍吸引數萬遊客前來漫步、洗溫泉、坐禪、瑜珈, 或是參與當地原住民的心靈淨化儀式。當地的原始森林更是特別對歐洲人 有強烈的吸引力,因為歐洲開發早,缺乏完整之原始森林景觀,故常有遊 客遠從歐洲慕名而來。 金剛鸚鵡是全世界最美麗的野鳥之一,分布於墨西哥中部以迄阿根廷 北部之熱帶雨林中,其壯碩巨大、色彩繽紛、飄逸之長尾,以及聰明、長 壽的特性深受人們喜愛。然而由於熱帶雨林之砍伐及大量捕捉,目前世界 上 16 種金剛鸚鵡中有 9 種正面臨絕種。粗估全世界每年約有 60 萬隻金 剛鸚鵡在販賣,牠們多數都是在自然界中捕捉的。每有 1 隻野生鸚鵡進 入寵物市場,就意味著 10 隻已死在捕捉與運送之途中。在祕魯的瑪魯國 家公園(Manu National Park)雖然鳥類學家設計了大型水泥鳥屋,成功 地復育金剛鸚鵡,但出生之小鸚鵡數目仍比 五彩繽紛的金剛鸚鵡

不過獵捕的量。 在亞馬遜河上游散落有高達 40 公尺之 大土牆,其內含豐富的礦物質與鹽,常吸引 大群的金剛鸚鵡前來啄食,以中和其體內 許多種子植物的毒素。特別在乾季,數以 百計之金剛鸚鵡每天早晨吵雜不休推擠著 前來舔食牆上之泥土,創造出南美洲最美之 野鳥景觀。為能順利保育金剛鸚鵡,生物專 家繆恩(Charles Munn)協助規劃在這些地 點籌辦生態旅遊活動,並訓練當地土著當


007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導遊,引導遊客觀賞壯麗之金剛鸚鵡景觀,土著則向遊客酌收導覽費以改 善生活,而這樣的收入還遠比捕捉金剛鸚鵡為高。類似這樣的生態旅遊方 式成功地使越來越多社區居民以金剛鸚鵡之存在自豪,都願意投入其保育 工作,因為金剛鸚鵡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可永續發展的金雞 蛋!

全球環境變遷 地球環境之惡化,主要與人口膨脹、大量開採自然資源以及工業化帶 來之公害有密切的關係。賈得戴蒙(Jared Diamond)所著的《大崩壞 (Collapse)》乙書,列出人類面臨之 12 大環境問題,包括:①自然棲 地遭到快速地破壞,尤其是森林、溼地、珊瑚礁與海洋;②過度漁撈、捕 獵野生動物;③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系穩定生變;④土壤破壞,包括侵 蝕、鹽化、酸化、退化等;⑤化石燃料即將用罄;⑥水資源日益匱乏;⑦ 光合作用未有效利用,留給自然界植物之陽光能量越來越少;⑧有毒化學 物質充斥地球;⑨外來物種帶來生態破壞;⑩全球暖化帶來之各種環境威 脅; 人口膨脹,食物、空間、水、能源無法滿足人類之需求; 全球化 大量消費,享受奢華之生活方式助長環境之衝擊。以上的問題環環相扣, 形成相互牽引之複雜關係,往往一種問題之發生使另一種環境問題更加惡 化,或更難解決。 今天大家最關心的是第 10 點溫室效應對人類迫在眉睫之威脅。自工 業革命以來至今,地球之溫室效應氣體濃度包含二氧化碳、甲烷等已從 280ppm 上升到 390ppm,造成溫度上升約 0.7℃,南北極之暖化效應則更 是數倍成長。目前多數科學家相信等到溫室效應氣體之濃度到達 440ppm 時,就可能出現巨大的環境危機,將導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約 2 ~ 2.5℃, 發生時間可能在 2030 ~ 2050 年,甚至更早。屆時,人類無論採取任何 適應方式,都無法忍受巨變之氣候。 全球暖化之各種異象包括冰川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颱風及颶風能 量提升、暴風雪、缺雪、乾旱、缺水、森林大火、熱浪、昆蟲、病菌危害


008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1

等等。這些異象近十年來日益嚴重,而且是跨國界的。因此越來越多的人 開始重視節能減碳、植樹造林、省水、垃圾分類、綠建築、食物里程(food miles,指食物從生產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上的距離)、素食文化、搭乘大 眾運輸工具的概念及作法;甚至改變生活行為,倡導儉樸之生活,攜帶環 保餐具、環保袋等。氣候能源之時代快速降臨,沒人可以抵擋,低碳政策 與綠能產業沒有一個國家敢忽視。 前述第 1 ~ 9 點環境問題則是顯露自然環境之過度使用與衰退,讓 全球生態足跡之狀況逐漸惡化。如全球目前每 20 分鐘就消失一種生物, 每年有 1,200 公頃的森林被剷平。6 千年前森林占地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 一,今天卻已不足六分之一;另有四分之一的哺乳類、三分之一的兩棲 類、十分之一的野鳥面臨生存之威脅;70%的漁場因過度漁撈嚴重減產; 60%的珊瑚礁瀕臨滅絕,海洋汙染與破壞日益嚴重;土壤過度耕作、農 藥及化學肥料的使用、沖蝕、鹽化,造成全面劣化;水源枯絕,全球三分 之一的人生活在缺水的地方,約 10 億人口無法獲得乾淨的飲水;能源過 度消耗,新開發之生質能源又造成糧食之嚴重短缺。


009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有關人類生存所需之糧食問題也 益形嚴重。目前世界穀物年產量 20 億 噸,可餵飽 100 億印度人;但同樣之 穀物只能養得起 25 億美國人,因為他 們將大部分穀物都轉成家禽或家畜。

2 Photo courtesy of U.S.Fish & Wildlife Service

3

如每個人都願意變成素食者,現有 14

1. 瑞士冰川溶化迅速 2. 全球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深受其害 3. 珊瑚礁與熱帶魚瀕臨滅絕

億公頃之土地,將足夠供養 100 億人 口;若是充分利用陸地與海洋之生物 量,則可供應 170 億人口,但屆時地 球將像煉獄般,不適合人類居住。 全球暖化造成之影響,又與自然環 境、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如珊瑚礁之 退化與北極熊面臨之危機是大家耳熟能 詳的例子。而暴風雨災害帶來人類生命 財產之巨大損失,也波及其他生物遭受 摧殘;至於乾旱引起之森林大火,也往 往帶來森林環境之衰退。

生 態足跡 與生態負債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意指為了維持飲食、居住、能源、交通、商業、 育樂及廢棄物處理需求,每個人所消耗的生產地及淺海的面積。生態足跡越大, 對環境的衝擊也越大。 基於生態足跡的數據,國際環境智庫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另提出「生態負債日(ecological debt)」的概念,用以計算人類消耗 地球自然資源的狀況。以 2013 年為例,截至 8 月 20 日,人類已經耗盡這一年 地球可產生的自然資源,換句話說,從 8 月 21 日開始到年底的每一天,人類對 自然資源的使用都是屬於「透支」的狀態! 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在 1961 年時人類對可再生生態資源和服務的需求只要 0.7 個地球即可滿足,但到了現在,要 1.5 個地球才能支撐人類的需求。數據預 估,若任其發展,則到了本世紀中,可能足足要 2 個地球的資源才夠供給所有


010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人類之用! 因此,人類要在地球上永續生存,降低生態足跡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以下 4 項原則可資遵循: 1. 土地開發務必兼顧環境保育,盡可能降低農業土地及溼地的損失。 2. 不浪費能源,並多利用對環境友善之發電方式,如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 3. 多利用資源回收系統,減少廢棄物。 4. 降低生態足跡較高的物品之生產及使用量。

地球環境之破壞與汙染,無疑將使大眾觀光之發展蒙上陰影,因為觀 光之大量硬體建設與促進消費行為會加速環境之衰退。但生態旅遊則是基 於自然環境之價值而發展,強調生活方式之改變,重視自然保育與環境保 護,使人類在享受地球之自然人文資源的同時,也得到自然之啟發,更進 一步願意參加保護鄉土與地球的工作。

催 生生態旅遊 之三 個主 因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算,全球每年約二兆美元之旅遊活動中,生態旅遊約占了 二千億美元的產值,且在所有旅遊活動型態中,其成長最為快速。造成此風潮 的原因有三大主因: 1. 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引起人們開始關注,並重新思考永續發展之真諦。 2. 旅遊盲目發展,大量製造硬體設施並鼓勵消費,造成旅遊環境嚴重衰退,引 發人們對傳統旅遊方式之反思。 3. 人們對於旅遊需求及動機產生轉變,開始尋求以較精緻、深度之旅遊方式取 代走馬看花,以尋求新的遊憩體驗。


011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 第二節

橙 ) 第 國外生態旅遊之發展

觀光的起源 遠在古希臘羅馬的時代,有錢有閒的貴族或生意人開始到歐洲、地中海旅 遊,這類早期旅遊實際上包括朝聖、探險、科學研究、人類與文化研究, 甚至含有征服、追求戰利品之意味。15 ~ 17 世紀歐洲之文藝復興運動興 起浪漫主義之思潮,殆至 18、19 世紀,而後工業革命帶動交通與產業之 發展,當時歐洲英法等國之皇室花園已開始提供大眾遊覽,而歐洲之貴族 更習慣到阿爾卑斯山旅遊。隨著殖民地之擴張,歐洲人開始組成小團體遠 赴非洲、印度狩獵,體驗異國之自然與文化,這些活動以獵遊(safari) 為名,可以說是生態旅遊的濫觴。其後隨著經濟活動之蓬勃發展,公路、 鐵路之興建,以及國際遊輪與航空無遠弗屆之伸展,觀光活動更形便捷快 速,只要稍有經濟基礎的人都可以從事旅遊活動,如一般受薪階級也常利 用週末假日走向郊野,體驗大自然風光,而假期較長時更可選擇出國觀 光。今天之觀光業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其相關產業之從業人口已 占全球工作人口之 20%,而比重仍在持續增加中。 早期的觀光只得有錢有閒暇的人可享受,因人數少,有特定目的,很 明顯是接近生態旅遊之小眾旅遊;隨著經濟之發展,全球步入大眾旅遊之

今天稍有經濟基礎的人 都可以享受戶外旅遊


012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時代,走馬看花、娛樂購物、享受美食成為風尚。今天生態旅遊再度崛起, 復古風潮再現,人類不知從當中得到怎樣的啟發?

美國之生態旅遊 美國地大物博,是世界的消費大國,有便捷之道路與鐵路系統,擁有 2 輛 以上車子的家庭比比皆是。美國人普遍喜歡戶外生活,包括釣魚、登山、 泛舟、露營等皆是主流活動,賞鳥之人口也高達上千萬人。美國人愛走向 戶外,追求寧靜自然與觀賞美麗之景觀,咸信是受到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 翰繆爾(John Muir)的影響;但美國亦有不少的遊客是喜歡至海邊住觀 光大飯店的度假客(vacationer)。度假客有別於一般遊客(tourist),他 們喜歡 3S,也就是陽光(sun)、沙灘(sand)、海洋(sea),如邁阿密 海灘就是美國人度假最喜歡的休閒去處之一。度假客通常收入較高,喜歡 高級、有品質甚至奢華的人生享受。離美國不遠的加勒比海國家也是美國 人喜歡之度假勝地,每年 搭遊輪前往旅遊的遊客高 達 450 萬人。 有關度假休閒,放眼 全世界,國際性之觀光集 團業者仍以美國最具領導 地位,其連鎖觀光大飯店 分布全球重要旅遊據點。 由於近年來國際興起生態 旅遊之熱潮,為趕時髦, 這類觀光集團,包括旅行 業者或觀光大飯店經常採 用「生態」之標語行銷大

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俯瞰


013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眾觀光之行程,有些行程甚至包含高爾夫球、馬球等活動,住的都是高級 別墅。 依一般認知,最有價值的生態旅遊地應是國家公園與世界人類遺產, 因為它們代表一個國家特有的自然景觀、野生動植物與史蹟,兼具美麗、 壯觀、獨特及珍稀之特性。美國是最早成立國家公園的國家,目前共有 59 座國家公園。世界首座國家公園,黃石(Yellowstone)國家公園在 1872 年成立,至今該園區每年吸引約 300 萬名遊客,這些遊客多以賞景、 觀賞野生動物、體驗文化為主要目的。為了保護國家公園,除了重要景 點與遊客服務中心一帶,多數區域並未有便捷之交通系統可以到達,只 有簡易的步道通行。雖然已限制遊客活動範圍,但國家公園仍然留下諸 如交通嚴重阻塞、空氣汙染、吵雜音樂、餵食野生動物、垃圾汙染、生 態退化之現象。美國遊客最多之大峽谷(Grand Canyon)國家公園每年遊 Photo courtesy of NPS, U.S.

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俯瞰


014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客超過 4 百萬,環境之破壞與汙染更形嚴重,因此美國觀光協會(Tra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TIA)期待生態旅遊之大幅成長。然而美國是強力主 張消費的國家,雖然根據美國 1990 年代中期之統計資料,大眾觀光之中 有三分之一是生態旅遊(約 4 千 3 百萬遊客),但這個統計資料指的是 進入荒野地與國家公園之旅遊,因此其實多數是自然旅遊或冒險旅遊, 不見得有保育或環保的具體行動,故而生態旅遊型態在這個國度之實務 推動仍有諸多問題存在。 但是美國國外線之生態旅遊公司確有些是認真地在經營海外相關事 業,一般最受歡迎的國家包括:肯亞、坦尚尼亞、尼泊爾、墨西哥、波多 黎各、哥斯大黎加等。一般這類旅行團不大,通常不超過 18 人,以減少 對資源之衝擊,且為了滿足遊客對自然環境與當地文化之充分體驗,亦伴 隨有導遊服務,其中不乏生物、生態、地理與歷史之學者。他們的遊憩與 體驗方式則與在美國近似,諸如:登山、健行、垂釣、露營、攝影、賞鳥、 觀賞野生動物、植物研究、溯溪、獨木舟等。

歐洲之生態旅遊 歐洲是全球自然資源開發最早的區域,因此留下的原始環境都是偏遠高

義大利龐貝城遺跡

瑞士少女峰為一世界自然遺產


015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山,或是接近極地的北歐,他們的半自然區域或休閒農園較接近生態旅遊 地。為了鼓勵遊客走向郊野,歐洲許多國家發展了健全的公共大眾運輸系 統,並鼓勵租用自行車環遊當地的旅遊方式。如奧地利與德國發展之生態 旅遊,即相當重視生態保育與地方需求,重要之原則包括:以公共大眾運 輸優先、採購當地特色產品優先、優先雇用當地勞工、採行生態工法、節 能省水、展現當地傳統建築特色、提供親子服務、健康樸素之餐宿、地方 自然人文之解說、融入並尊重社區等。北歐地廣人稀,森林與湖泊之美可 供作戶外休閒之最佳場所,並因北歐人重視慢活之概念,故在自然旅遊中 不汙染環境已是相當普遍的共識。 歐洲歷經文藝復興之洗禮,多數國家均強調文化觀光,如法國塞納河 之兩岸就有不少世界人類遺產。法國是全球國際觀光客最多的國家,每年 旅遊人次遠超過法國之人口;瑞士因為處於阿爾卑斯山區,風景秀麗,自 然與人文觀賞價值高,也是旅遊之聖地,如少女峰頂著世界自然遺產之光 環,且搭配登山火車與齒輪火車,穿越冰河覆蓋的隧道,欣賞阿雷契冰河 奇景之行程,名氣歷久不衰;義大利是文藝復興之發源地,歷史上曾歷經 希臘、羅馬、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強權之統治,留下的世界遺產亦相當驚 人。中歐的捷克壯觀之城市藝術景觀,及周遭美麗之自然景觀更令人發思

捷克的庫倫諾夫鎮

義大利著名之羅馬競技場


016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古之幽情,有「中歐之文化藝術中心」的首都布拉格與南部被稱為「全球 城鎮之卓越典範」的庫倫諾夫(Český Krumlov)最具代表性,且兩者均 名列世界遺產。在捷克,結合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文藝復興式、 新古典式之建築隨處可見,庫倫諾夫並因未經戰火之洗禮,故仍保留中世 紀的風貌。 歐洲崇尚藝術品味,發展文化創意之精品不遺餘力,因此至歐洲之旅 遊體驗多以文化觀光為主,採購歐洲精品及享受歐洲獨特美食為輔。基本 上到歐洲的旅遊因以鼓勵消費的成分居多,故多數是大眾觀光,但卻也存 在精緻旅遊的成分,此與亞洲的日本極像。

亞洲之生態旅遊 BB日本 日本共有 30 個國立公園、56 個國定公園、315 個都道府縣自然公園、89 處自然休養林,另日本亦保留了可觀的古蹟遺址,這些均是實踐生態旅遊 的好去處。近十年來日本更大量興建自然探勝步道與融合自然教室,提供 國民親近、體驗及學習自然的機會。日本由於人口多,因此如離東京不遠 之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遊客年達 1 億 1 千萬,遊人如織,是典型的大 眾旅遊;但換作人口較稀少的北海道,當地安排之旅遊行程便屬典型自然 旅遊之類型,如參觀國立公園、國定公園、湖泊、溼地、丹頂鶴棲地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州山區之旅遊方式也有某些包裝行銷的行程接近生態

日本立山黑部之雪壁景觀


017

Chapter

©Alpsdake / CC-BY-SA-3.0

©662highland / CC-BY-SA-3.0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日本著名的合掌屋

北海道大雪山國立公園之姿見池

旅遊,如北陸之立山黑部之旅,全程為控制參觀人數,由巴士、纜車、健 行登山步道之銜接,以體驗地質、森林、水壩與氣象景觀(雪壁、雲海) 之美,且此行程尚結合鄰近之世界文化遺產白川鄉荻町合掌屋,以及風景 秀麗之上高地之梓川河童橋,均是賞心悅目之行程。 基本上日本人欣賞自然的方式常包括改造、控制、陶冶、設計等,他 們喜歡將自然景觀重新改造,以呈現其最美、最具價值的部分。因此日本 人喜歡造景,其自然旅遊往往是走到森林之邊緣,在河邊野餐,並欣賞大 自然,或站在山頂上看自然美景,幾乎不會走進原野或沉浸到理解自然生 態的環境中,因此日本人較少談生態旅遊。 在鄉野,日本為了振興山村經濟,而推展了民宿結合農漁村生活之 旅,此為一需透過網路預定的自助之旅。日本是世界民宿發展最優質的國 家,服務的房間很少超過 5 間,民宿的主人也會與遊客閒話家常,並提 供具特色的體驗方式。如是農園,除了周邊之森林步道、溫泉外,尚可提 供農地耕作,讓遊客也能體驗農村生活,並品嘗獨特的風味餐;如是漁村, 遊客可以陪同體驗外海捕魚之情趣,並隨後享受以自己的獵物製成之風味 餐,夜晚並伴隨月亮星辰之美,頗具情調。 日本的旅遊講究精緻,包括觀賞風景、體驗文化、泡溫泉浴、享受美 食,且地方之產品具特色,並琳瑯滿目。在日本旅遊,環境之美質,以及 社區居民之淳樸與服務之親切、禮貌,世界少有國家可以比擬。


018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韓國景福宮穿制服之解說員

BB南韓 南韓有 20 個國家公園,提供自然旅遊非常好的環境,如雪嶽山國家公園 便很受遊客青睞。基本上訪韓的旅行團常結合國家公園、主題遊樂園、韓 劇景點、古蹟、宮殿、賞楓、賞櫻、賞雪、逛街購物之一系列活動,讓遊 客可以在短時間內充分了解韓國。為了促進經濟,購物是重要之行程,基 本上這是屬於大眾觀光之行銷方式,但是南韓推動「新環境農業」,有法 律遵循,以限制化學肥料與農藥之使用,當地並大力推展「親環境農園」, 實施「水源不受汙染計畫」。在南韓旅遊,全國幾乎找不到免洗碗筷,其 餐具多數為不鏽鋼製與瓷器,連牙籤都為綠豆粉製造,其環保之作為,均 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南韓開放賭場,但卻嚴禁本國人進入賭博,這樣的愛 國文化,不免令國外遊客太沉重。


019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BB中國 中國地大物博,名勝古蹟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登列的世 界遺產數不斷攀升。這些世界遺產都是景觀絕美、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之景 區,均深具發展生態旅遊的潛力。其中文化遺產多數在城鎮或近郊,自然 遺產多在偏遠之山區。基本上中國隨著經濟之發展傾全力發展大眾旅遊, 因此雖然強調自然文化之旅,但搭配購物之行程往往占極高比重,容易錯 過體驗自然與人文風貌的機會,也易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另中國的旅遊遊 程在環境衛生上,尚有許多努力之空間。此外,中國的觀光大飯店興起於 自然風貌環境的速度太快,亦造成了對環境的衝擊。舉例如九寨溝的湖 泊、溼地景觀,堪稱世界奇景,不同湖泊之藍、綠色變幻,喬、灌木分布 於湖中,顛覆了溼生演替之鐵律;晚秋時分再搭配上黃、紅葉之山景,極 具震撼力。遊程途中並由小型巴士專門接送,控制遊客人數,值得讚許。 可惜當地五星級大飯店整建速度太快,一棟比一棟高,使得遊客數量快速 膨脹,令人不禁擔心大眾旅遊之種種缺點將日漸突顯。 中國九寨溝之湖泊景觀


020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BB柬埔寨 一般到柬埔寨的吳哥窟之旅頗接近生態旅遊,雖然多數與星級大飯店結合, 而且沿途也有攤販與乞討之孩童,但看不到如景區隨處可見的商店或攤販之 叫喊吆喝。這裡搭配著精緻遊程,綠色叢林、純淨氣氛、樸實無華的原野、 居民無邪的笑容、與世無爭的土地,令人有種久違的感動。而當地之古蹟遺 址,如小吳哥窟、巴戎寺、空中宮殿、女皇宮、班蒂喀黛,塔凱歐寺、塔普 淪廟等等,不管是神廟、宮殿與雕像,均散發出恢弘、莊嚴、神祕、寧靜之 美,若能慢行、細細觀賞、用心靈去感通,可以充分體驗歷史、藝術與文化 之美。透過導覽人員的精闢解說,其故事與原始、淳樸之氛圍均令人永生難 忘!而聯繫所有景點之交通工具,不是小巴、馬車,就是便捷的嘟嘟車。

BB印尼 印尼最有名的旅遊勝地非巴厘島莫屬,其特有之文化風采與自然風光,每 年吸引達百萬遊客來拜訪。這是一個悠閒自在的島嶼,居民生活淳樸,維 持自己的生活習慣與服飾,因此外國觀光客一登島馬上可以感受獨特之南 洋風貌,不同於我們的墾丁,是刻意營造出異國風。巴厘島的當地信仰融 合了佛教、印度教與回教的影響,並發展出其獨特文化。從雕刻、音樂、 舞蹈、戲劇、蠟染與繪畫等當地藝術之風格,可領略巴厘島民融入自然與 神話之智慧,而家家戶戶門前建立之祈福竹製燈篙,琳琅滿目,各異其趣, 充滿了藝術氣氛,巴厘島人充滿了生活美學之創意。 巴龍舞與凱卡客舞以神話闡述善與惡的故事,繪畫與 木雕、蠟染設計之主題均以當地的花、 鳥、蝴蝶、神話為主,發展出社區 獨特的手工藝品。此外還有巴厘 島獨特的按摩與芳香浴搭配深 具風情的音樂,以及海畔別墅

吳哥窟巴戎寺國王的微笑


021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villa)之民俗風味等等,均是構成 精緻旅遊的元素。 巴厘島的城鎮與海邊雖然有典 型的大眾旅遊形式,但城鎮內販售 的商品通常是當地特產(如衣服都 是具地方特色之植物染),海邊則 發展出浮潛、潛水、獨木舟、泛舟、

巴厘島深具特色之繪畫

風帆、衝浪等符合海洋特性之水上 活動,另外也有風行於東南亞各國之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拖曳傘等。 雖然巴厘島限制房屋建設不能超過椰子樹之高度,但海邊仍有外國 人經營的觀光大飯店,這類飯店形同特許行業。然當地居民也很聰明,會 在大飯店不遠的海邊發展出活動餐廳,簡易廚房規劃在離岸邊稍遠處,活 動桌椅與燭臺則設置於海邊,讓遊客體驗海邊餐飲,享受吹海風聊天之樂 趣,深受遊客歡迎。 觀賞巴厘島之廟宇、梯田景觀,體驗國家公園、湖泊、熱帶雨林、紅 樹林、大草原之徒步健行,同時觀賞野生動植物、野鳥等活動,均充滿生 態旅遊之氣息。

BB馬來西亞 位處南半球熱帶雨林區域的馬來西亞由馬來西亞半島以及東馬婆羅州島沙 巴、砂勞越所組成,共有 13 州、3 個聯邦直轄區,多元種族與生物多樣 性高是極大的特色。過去因香料貿易曾遭受葡萄牙、荷蘭、英國與日本的 殖民統治,獨立後目前的種族主要包括馬來人、印度人、華人與南島語族 等。其傳統文化、節慶活動、宗教均充滿了神祕的色彩,而人民友善、政 治、經濟相當穩定,成為外國觀光客喜歡造訪的旅遊首選之一。 除了如吉隆坡、檳城等大城市外,馬來西亞的鄉間多數仍保留熱帶純 樸的民風。擁有豐富的熱帶雨林、紅樹林、美麗的島嶼、海洋公園、沙灘、 以及東南亞最高峰的京那巴魯山(又名神山,高 4,095 公尺),不管是水


上活動、潛水、垂釣、泛舟、登山健行、洞 穴之旅、賞鳥、賞蘭花、蕨類,甚至尋覓獨 特的紅毛猩猩、長鼻猴等都是重要的生態旅

YS

A-

2.0

遊活動。

-B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022

©David D

is enn

CC

馬來西亞的沙巴擁有美麗的高山、森林、 島嶼、海洋,自然人文條件十分優越。如在 沙巴的首府亞庇可參觀富麗堂皇的沙巴州回

教清真寺與國家博物館,鄰近的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擁有美麗的珊瑚礁, 提供浮潛、游泳、海釣、獨木舟、賞熱帶魚等活動,並可在島上享用 B.B.Q。 在神山公園,體力較好者可以安排攀登花崗岩組成的神山,或者漫步幽靜的 熱帶雨林,體驗樹頂吊橋貫穿叢林,聆聽野鳥悠揚的音籟;此外公園裡豐富 的蘭花與蕨類,以及豬籠草等均令人驚艷。遊客也可以至丹蘭鎮搭乘電動小 艇來趟螢河熱帶雨林之旅,進入紅樹林沼澤區,觀賞婆羅洲獨特的長鼻猴整 群在高聳的紅樹林頂端嬉戲的情景。夕陽西下,閃亮的河床美麗動人,晚餐 過後,夜遊螢河,閃亮的螢火蟲亮麗 如一棵棵的聖誕樹。 馬來西亞的民俗藝術蠟染是值得 體驗的 DIY 活動,獨特的當地點心、 新鮮的海產以及風俗民情均有值得回 味之處。

BB尼泊爾

沙巴熱帶雨林樹頂吊橋

尼泊爾,許多人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聖母峰)之驛站,是徒步 健行者的天堂,常見背包客倘佯於藍天底下壯麗的山景中。 尼泊爾從北至南由三條平行山脈與最南邊的一個平原組成,山勢起 伏,在最短距離之內可跨熱帶、溫帶、寒帶之氣候,是全球山勢最陡峻的 地方。4,500 公尺以上一片冰天雪地,寸草不生,最南之熱帶區則森林茂 密。除了以征服喜瑪拉雅山連峰為目的之登山客外,該區之山巒、原野、


023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梯田、湖泊之美均是健行者最迷戀之處。另還有古城探密,包括加德滿都 谷地之印度教與佛教寺廟建築有不少是世界文化遺產,如佛祖之誕生地倫 比尼聖園。而在博卡拉徒步健行,欣賞喜瑪拉雅山連峰之景觀更是賞心悅 目。在南部之奇旺國立公園則可以騎大象觀看孟加拉虎、犀牛、鱷魚、野 鳥等野生動物,除此之外搭乘皮筏泛舟也是相當熱門的活動。 尼泊爾之遊客早期以登山客為主,1965 年以前,每年尚不足 1 萬人, 自 1987 年觀光客迅速增加到 24 萬人以上,現每年仍以約 17%的速度增 加中。但許多遊客任意丟棄垃圾,留下鋁罐、塑膠袋,使得壯麗的山區山 河變色;還有遊客任意踐踏土壤、毀壞植生,致使美麗的杜鵑花破壞相當 嚴重。此外,由於山區居民習慣撿柴薪炊煮或燒開水,故當遊客一增多, 山區之林木便加速受到濫墾,使樹木之生長線逐年後退。至今,尼泊爾的 生態旅遊已因觀光暴增之遊客量而蒙上陰影。

BB不丹 尼泊爾東邊幾乎接壤之不丹,有「喜瑪拉雅山腳下之香格里拉」的雅稱, 這是一個不依賴文明,但最快樂的窮國。居民仍穿著傳統服裝,親切樸實, 而環境之氛圍充滿了原始、靈性之美,山光水色、建築、雕工、民俗、喇 嘛教色彩均具有其獨特性。不丹原是相當封閉鎖國之國度,從 1974 年開 始開放觀光,起初限制每年國外遊客 5,000 人,後來由於遊客帶來經濟的 改善,現已不實施人數限額,2013 年遊客已提升至 116,209 人。 因從尼泊爾的經驗得知背包客花費少,對經濟幫助不大,而且帶來汙 染,所以不丹較不歡迎健行、登山之活動。其對旅遊之規範採取以價制量 之方式,官方規定外國遊客最低消費額於旺季的 3 ~ 5 月及 9 ~ 11 月每 天不得低於美金 250 元,淡季則最低消費額為 200 元。他們不歡迎自助 旅行,國外遊客必須參加地方之旅遊團,搭乘 16 人座之中型巴士。相對 尼泊爾之汙染髒亂,不丹全國全面禁菸並禁用塑膠袋,環境整潔,若能夠 在環境解說方面加強,並強化徒步健行之管理與規範,確是一個蠻理想之 生態旅遊地。


024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澳洲之生態旅遊 澳洲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全島只有一個國家,地廣人稀,但物產豐富,景 觀秀麗,野生動物資源豐富且具有獨特性,如袋鼠、無尾熊、笑翠鳥、神 仙企鵝等均屬國家特有生物。由於自然人文景觀保護良好,澳洲亦有多處 世界遺產,提供極佳的生態旅遊機會。 澳洲共有 6 大州與 2 個特別行政區,風土民情均有所不同。如北部 之特別行政區,以原住民為主,人口稀少,多戈壁沙漠,愛爾斯岩(Ayers Rock)最享盛名;東北的昆士蘭州擁有豐富熱帶雨林與世界最大之珊瑚 礁――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南部之維多利亞州發展早,擁有豐 富歷史文化資源,兼有古老與時尚之氣息;新南威爾斯州人口最多,雪梨 歌劇院是重要地標,而藍山國家公園擁有亞熱帶雨林之特色,岩峰地景、 尤加利、樹蕨類及野鳥具有獨特性;至於西 澳之尖峰石陣、波浪岩石、上千種野花, 形成多采多姿、不凡之景緻。 最 南 端 之 塔 斯 馬 尼 亞 州 (Tasmania)是孤懸於海中之孤島, 是一個悲情的島嶼,一萬年前冰河結 束, 巴 斯 海 峽 形 成, 被 隔 絕 在 200 多


025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公里外的塔島,只剩下 3,000 ~ 5,000 個狩獵採集族群,直至 17 世紀歐洲人到達才與外接觸。短 短 200 年間,塔斯馬尼亞原住民 不僅被這群外來人所帶來的疾病 導致死亡率驟升,並被不斷地壓 迫屠殺殆盡,寫下了一頁又一頁 歷史的悲劇。今天生活在島上的

F.S.E

笑翠鳥

居民住在接近兩個臺灣大小風光 明媚的大島上,人口不到 50 萬,依靠農業、畜牧與觀光為生。保留極 多原始環境的塔島,40%的土地都是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甚至 是世界遺產。如詩如畫的塔島有人說極像小型的紐西蘭,是澳洲的世外 桃源。地形與生物的多樣性可說多采多姿,包括森林、丘陵、高原、湖 泊、火山、海崖、峭壁、風洞、峽谷、瀑布、河川、沙灘、小島等,溫 帶的四季變化分明都令人讚嘆。野生動物如鴨嘴獸、袋貂、袋鼠、袋獾 (Tasmanian devil)都具有獨特性,而普遍認為已絕種的袋狼(Tasmanian tiger)是因被人類過度捕殺而滅絕,在當地擁有強烈的故事性。至於港口 風情、英國老式農莊、葡萄、蘋果園、草莓園,以及薰衣草、鬱金香花園

壯麗的愛爾斯岩

F.S.E


026 探索生態旅遊

Explorations into Ecotourism

列名於世界遺產的亞瑟港舊監獄遺跡

F.S.E

都是生態旅遊的魅力所在,而早期之舊監獄保留區更使塔島充滿了一抹神 祕氣氛。 由於過去外來動植物之引進給澳洲帶來一些生態災難,因此澳洲是全 球最重視生態保育的先進國家,其入關時檢查行李之嚴格,與國內班機之 消毒防護措施之嚴謹,常令國外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澳洲缺水,所以 相當重視水之管理與節約使用措施。 世界較先進的國家,因為想賺取外匯,因此鼓勵消費行為之大眾觀光 占極大之比重,即便是強調自然旅遊、文化觀光為主之景區,其規劃的行 程也都會搭配娛樂、購物;但澳洲相對而言就較為淡化這些活動,以充分 體驗自然文化為主,甚至在大飯店也有安排夜間觀察自然之行程。澳洲是 全球發展生態旅遊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 1994 年就制定了國家之生態旅 遊發展策略,擬定國家生態旅遊計畫(National Ecotourism Program), 並出版生態旅遊指南、規範相關守則、開設環境教育與培訓之課程等,其


027

Chapter

生態旅遊之發展沿革

生態旅遊之網路系統亦傲視全球。而全國性、地方性之生態旅遊協會經常 辦有研討會,並積極參與全球性生態旅遊相關會議。目前澳洲從事生態旅 遊之經營商已超過 500 家,為了維護品牌,澳洲生態旅遊協會(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EAA)積極推動生態旅遊認證專案,對生態旅遊 經營商的品質實施認證。

中南美洲之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之思潮發軔於已開發國家,但多數較理想之生態旅遊地是在發展 中國家或者是後進國家,尤其是中南美洲與非洲。在中南美洲之旅遊,如 亞馬遜河叢林體驗,就深富生態旅遊之內涵。但若談到與社區之連結,以 及提供社區永續發展機會的部份,則位於厄瓜多之加拉巴哥群島、哥斯大 黎加、古巴之生態旅遊發展更具意義。

BB加拉巴哥群島(厄瓜多) 加拉巴哥群島(Galápagos Islands)是生態旅遊的發祥地,早在 150 年 前就有來自歐洲的船員、科學家和探險隊進入厄瓜多的加拉巴哥群島探 險、研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達爾文(Charles Darwin)。達爾文在這裡 觀察芬雀、海龜等並採集其標本,後寫出演化論巨著《物種源起(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乙書。其後科學家、愛好大自然的旅者絡繹於加拉巴 哥群島的途中,目前厄國政府已公告島上 97%的土地為國家公園,只允 許 3%的土地供民眾居住。 1979 年加拉巴哥群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名為世界 遺產,島中的珍稀野生動物如:海獅、鬣蜥蜴、海巨龜、熱帶企鵝,及各 種稀有鳥類如:藍腳海鵝、信天翁、13 種芬雀等均極具特色;其他如火 山岩、風衝灌叢與周邊的海洋保護區亦屬該島的魅力所在。遊客參觀加島 之 80 處特定陸地景點與 79 處海洋景點,都要由具有自然學家身分的導 遊伴隨,這些導遊多數擁有生物或自然科學之學位,能說數種語言。他們 確保遊客走在規定的碎石路上、不碰觸或帶走任何東西、不會把食物帶到 島上、不丟垃圾、不打擾野生動物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