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生物多样性公众教育手册-FFI

Page 1

缙云山生物多样性公众教育手册

重庆市生态学会 编 二〇一〇年三月


第一部 生物多样性基本知识 生物多样性概念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由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Ramond.F.Dasman)1968 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一书中首先使 用的,是 Biology 和 Diversity 的组合,即 Biological diversity。此后的十多年,这个 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的缩写形式由罗森(W.G.Rosen)在 1985 年第一次使用,并于 1986 年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出 版物上,由此“生物多样性”才在科学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 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 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遗传(基因)多样 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 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 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也可称为“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指地球上生命的变化,以及各种生命形式所赖以生存的 生态系统的总称。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资源多样 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在前一种情况下, 在各地区不同背景中形成多样的生境,分布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生态 系统其群落由不同的种组成,它们的结构关系(包括垂直和水平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中的 关系,如捕食者与被捕者、草食动物与植物、寄生物与寄主等)多样,功能不同,因而在生 态系统中的作用也不一样。 物种多样性常用物种丰富度来表示。所谓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面积内种的总数目。到目 前为止,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种有 200 万种左右,但科学家对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生物种的 总数估计出入很大,由 500 万到 1 亿种。其中以昆虫和微生物所占的比例最大。 遗传资源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遗传的差别使得有机 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提供了栽培植物 和家养动物的育种材料,使人们能够选育具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性状的个体和种群。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有高等植物 3 万多种,脊椎动物 6347 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 10%和 14%;陆生生态系统类型有 599 类。中国不但野生物种和 1


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而且具有繁多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此外,中国 生物特有属、特有种多,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丰富。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 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 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 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 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 料。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 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人类生存 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气),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之苦(如,调节 气候、洪水和病虫害)。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 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 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 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 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由各国首 脑参加的最大规模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就是在此次“地球峰会” 上产生的。1992 年 6 月 5 日包括中国在内的 153 个国家在里约联合国环法大会上签署了该 文件,此后共 193 个国家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有 3 个主要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 利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它形式的利用。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与你的健康

2


生物多样性同样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并且,你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 康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 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植物也为现代医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斯匹 林的成分。不久前,专家们在太平洋紫杉树和马达加斯加长春花中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植 物成分。也许,某一天我们能够从一株植物上发现杀死艾滋病病毒的植物成分。 然而,植物和动物的入药价值也并非都是好事。实际上,人类对这些植物、动物的需求 导致这些物种濒危。传统药物用乌龟入药导致这个物种的极度衰落。 我们反复地从地球的药柜中搜寻药物,因此我们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便大自然的药 柜能够储有现存医药的成分,和未来我们需要抵制新的疾病时制造新药的所需成分。 生物多样性与你呼吸的空气 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工厂废气污染、发电厂的空气污染来保证现代生 活。但是你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的自动清洁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吗? 树和其他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这种主要由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产生的温室气 体,然后还给自然纯净的氧气。生物多样性是这个世界的空气净化器。 然而,我们持续不断的砍伐树木,把它们切开运往各地。世界上,492 种树木物种已经 有濒临灭种的危险。我们已经砍伐掉曾经装点着地球的大约一半的树木。我们砍伐但不修复, 如此已经伤害了地球的肺。就像一个一天要抽 10 包烟的瘾君子,一直吸烟,而损坏的肺一 块块地被切掉。我们的肺还剩多大一块? 生物多样性与你喝的水 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所以,生物多样性也与水资源有关。 因为我们只有有限的水,而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不同生态系统净化我们的水:森林、土 壤和细菌、小溪与云彩一起运作——实际上是过滤,才使我们重新喝到水。没有生物多样性, 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贫瘠与中毒——更像火星——然后我们就不能再生存在地球上了。 所以,问题是,你已经准备好搬到另一个星球上去生活了吗? 生物多样性、气候和灾难 你意识到近年来我们一直在遭遇奇怪的气候吗? 科学证据是无法驳斥的:地球的气候正在变化。整个地球上一直发生着奇奇怪怪的事情 ——珊瑚礁死亡、大型泥石流、不寻常的大雨、一些地区的持续干旱。不管是因为工业排放 3


原因还是自然因素的原因,世界对这些现象的应付机制依旧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从生态系统 方面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命间。 例如,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人们发现当他们砍伐森林后,它们的乡村和城镇就容易遭 遇洪水。当这种洪水来时,就比以往的洪水要更凶猛、更快速。为什么?不是火箭的推力让 它们变得更快,而是因为树可以用它们的根保持水土。根在湿潮季节里吸水并在夏天放出水 分来。这是一种自然调节方法。 红树林是自然暴雨的良好缓冲区,同时也是富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当它们被砍伐, 这个缓冲区就不复存在了,于是无论人类还是其它的物种都将遭遇自然暴雨的洗礼。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用极度悲痛的方式伤害着我们人类。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1、帮助保护生物多样性。 2、什么都不作只是去承受。 我们希望你选择第一项。我们正是那样做的!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 几千年前,人类以及他们所驯养的生物——狗、猫、猪、鼠就开始与自然有了矛盾冲突。随 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农业技术的提高,人类需要清除更多的森林来保护自己的庄园,以防各 种危险的发生。 在这过程中人类已经开始使一些物种灭绝了,一些是因为被用来做衣服、做食物;另外 一些则是因为害怕,从而杀戮;还有就是为了狩猎的需要。 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34000 种作物和 5200 种植物物种将会在未 来的几年中灭绝。仅在欧洲,11000 种高等植物的 2400 种已经处于危险之中,而不仅仅是 熊猫、熊与象。你大概知道一些鸟类物种,包括渡渡鸟已经灭绝了,但是你知道地球上八分 之一的鸟类都已经濒临灭绝了吗? 现在是继 650 万年前恐龙灭绝后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是我们人类的污染和破坏 物种的自然栖息地--生态系统,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地球上 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而 其中大多数发生在过去的 100 年。全球 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严重破坏,而另外 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轮船用来捕鱼的网巨大无比,真有“一网打尽”的势头,海 洋渔场正在被无情破坏。

4


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不同物 种生存的环境。南美的热带雨林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城市中心的公园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还 有我们去野营的森林或者海边的沙滩,像红树林、沼泽、沿海河口这样的湿地,这些都是生 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健康时,它是许多物种,包括植物、昆虫、鸟类、大型高等动物的家园。 每一物种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 起着关键作用。世界上的生态系统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对一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可以影响到遥 远的地方去。例如,一个被农场中的杀虫剂污染的鸟类保护区会威胁到昆虫的生存和迁徙鸟 类赖以生存的鱼类,从而迫使鸟类到其他的地方找食。这将会导致鸟类季节性迁徙规律的变 化,可以影响到从遥远澳大利亚到中国的鸟类以及其他物种的生存。鸟类和蜜蜂、蝴蝶、蛾、 蝙蝠一起,给许多植物授粉,如果不接受授粉,这些植物将会灭绝和消失。由此可见,如果 在生态系统网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的网便会开始崩溃。这正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处境。 有哪些主要因素在破坏着生物多样性呢? 全球气候变化(如臭氧损耗和气候变暖) 较薄的臭氧层使更多的紫外辐射-B 到达地球表面,损坏活性组织。大气中的臭氧层总 量减少 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就会增加 2%。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还对 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大量灭绝。尽管人类可能最终逃过这一劫,但地球上 有一半的物种将会消亡。例如: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上升,使桉树叶变质,考拉 生存受到威胁。 生境丧失和破碎化 生境丧失的原因包括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 场所面积大大缩减,从而直接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生境的丧失导致野生 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片断,这种破碎化导致了以下情况:(1)破碎化的 生境具有更长的边缘与人类环境接壤,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如家猫、家狗和山羊等等) 能够更容易地进入森林,不仅导致边缘区生境的退化,还大大增加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 (2)有些动物需要轮流利用不同区域的食物资源,有些需要多种生境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 或者日常生活的不同需要。例如草食动物需要不断的迁徙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并避免对某一 块区域资源的过度利用。但是当生境被隔离后,动物只能留在原地,不仅因为过度利用导致 生境退化,还会因为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或导致死亡。(3)各个片断之间野生动物种群无 法正常迁移和交流,这种状况导致小种群,长期下去,遗传多样性水平会下降,出现近交衰 退等系列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地区性的种群灭绝。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也会对植 物扩散产生影响,因为动物的活动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植物状况受到影响,自然会 反过来作用于野生动物。 外来入侵物种 5


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 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后,如果脱 离了人为控制逸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 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对食物、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不断增加的需求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都导致 了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有相当数量的物种在人类尚未察觉 的情况下便已悄然灭绝。 滥捕乱猎、掠夺式的过度捕杀利用 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都遭到过严重的过度捕猎导致的数量下降,例如 鲸、鹿、犀牛、野牛、麝、熊、狼、藏羚羊、穿山甲等。野生老虎的数量从 100 年前的 10 万头急剧下降至今天的不足 5000 头;人迹罕见的亚马孙河流域中,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在 重度捕猎的区域平均降低了 81%;穿山甲更是正从整个亚洲的野外分布地上消失。由于过度 捕获和利用,很多看似保护完好的森林中,野生动物的数量极为稀少,这样的森林被称为“空 森林”。

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问题 1、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对于农业等生物技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及多功能实现,呈 现了广阔的空间和深远的前景,同时也大大凸现了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生物遗传资源的战略 性地位。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已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后续谈判的焦 点,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生物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发达国 家借助先进的生物技术正在通过对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获得巨大的商业 利益,因此要求与发达国家公平分享因利用其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目前获取和惠益分享 国际制度谈判仍在进行中,各方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分歧。巴西、哥伦比亚等拉美 国家力主 ABS 国际制度应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书,要求突出体现保护遗传资源 “原产国”利益。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认为,ABS 国际制度不仅限于有法律约束 力的国际法律文书,而是由许多不同工具和方法组成的体系,需要体现“提供者”和“使用 者”利益平衡。缔约方大会第九次会议(COP9)决定,应于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COP10, 2010 年 10 月召开)之前完成 ABS 国际制度的拟订和谈判工作。目前我国定位是遗传资源及 相关传统知识的提供国。 2、农业和粮食问题

6


人类食物的构成主要是谷类作物、水果和肉蛋奶等,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世界上农业生产的主要产品都是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如:种植的谷类、豆类、水果,饲养的 家禽家畜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是生物多样性。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适应 变化和维持生产的能力,生态系统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然而,生物多样 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的其 他时代。60%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为人类活动而日趋恶化,不可替代的物种灭绝速度也在 加剧。约五分之一的家畜品种有灭绝之虞,平均每个月有一种家畜绝迹。在人类历史上驯化 的 7000 个植物物种中,我们每天食用的绝大多数食物仅占其中的 30 种。与气候变化相连的 极端气候事件,给农作物造成了巨大破坏,农业产量不断下降,全球粮食储备处于历史的低 位。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说法“粮食紧缺已成为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农作物和畜禽多 样化是我们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保障,我国科学家袁隆平教授正是利用了野稗的遗传多 样性,创造了杂交水稻的高产量,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思路。 3、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也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关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 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导致干旱、海平面上升、 厄尔尼诺现象频率和强度增加、水患风灾等异常气候增多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分布造 成严重威胁。许多生态系统由于气候变化而受到威胁,20-30%的物种可能面临日益严重的灭 绝危险。同时,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巨大变化也会加快全球变暖的进程。因此,减缓气候变化 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做好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工作,既是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4、外来入侵物种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的定义,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 区域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这些物种通常在原有生活区域没有危害,然而一旦扩散到 新的环境,他们会严重威胁当地动植物的生存,有的甚至能够威胁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造成严重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由此看来,外来入侵物种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本地原来没 有,二是造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危害。 外来入侵物种入侵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为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建设和观赏等目 的而引进外来物种(有意引进);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带入一些外来物种(无 意引进);三是自然传入。世界上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有意引进和无意传入,这 也是外来入侵物种预防和控制的重点。

第二部 重庆生物多样性概况 重庆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 7


富集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1997 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一个直辖市之后,辖 40 个区县, 面积达到了 8.23 万平方公里。重庆市地质地貌复杂,山地丘陵众多,环境异质性高;市域 内水热条件充沛,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河流众多,水体环境多样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 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重庆市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和极高的物种多样性。重庆的生物区系复杂 古老、物种众多、特有动植物种类丰富、显示度高。市内已知高等植物占我国高等植物的 21.1%,兽类占我国种类的 18.8%,鸟类占我国种类的 29.0%,渝东地区更是全球著名的生物 避难所。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畜牧、中药、观赏植物等遗传资源多样 性也极其丰富。 从区域看,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约 90%在重庆市辖区,因此重庆市生态环 境质量的好坏,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 的战略意义。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重庆市无疑是长江上游和三峡 库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重点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已使 局部区域的生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从整体上来看,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和 工业化的建设,全市生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并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持续退化、 其生态服务功能继续衰退;生境严重破碎化,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遗传资源的丧失也日 益严重。因此,制定该行动计划并将其纳入市级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已迫在眉睫。

第 1 章 重庆市生物多样性概述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 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重庆地域内河流众多,山地陡峻,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充沛的雨热 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作为第四纪冰川时期生物的优良避难地,这里也保存了许多 濒危和特有物种,尤其是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更是位于中国 17 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 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的生物多样性具全球意义的 200 多个 需优先保护的生态区内。 按照重庆市政府 2008 年修订并公布的《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在重庆市域范围内,共 有五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图 1-1),即大巴山常绿阔叶—落叶林、金佛山常绿阔叶林、四 面山常绿阔叶林、方斗山—七曜山森林—草甸、长江干支流湿地与河流。 1.1 生态系统多样性 重庆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甸生态 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有农业生态系统和城镇生态系统(大致分 布见图 1-2) 。其中,森林、河流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较高。 1.1.1 森林生态系统 8


在重庆,森林主要由天然林、人工用材林和经济林组成,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大巴山区、 渝东南武陵山区、金佛山区、四面山区以及渝中平行岭谷的纵向山脊,森林覆盖率约32%左 右。其中,天然林可分为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四大类。在大 巴山、武陵山、金佛山、四面山等山地,森林垂直带谱明显,从山麓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向 山体上部依次分布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小生境、生 态要素及其组合十分复杂;由于长年阴湿,落叶阔叶林不成带状分布。 重庆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而且濒危特有物种众多,如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ea)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白冠长尾雉(Phasianus reevesii)、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红豆杉(Taxus celebica)、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等。 由于历史上天然林历经的数次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海拔1000 m以下的大部分低海拔森 林已被破坏。现在,开矿修路、兴修水利水电等大规模开发活动,又导致了森林进一步被清 除或分割,片段化和岛屿化现象非常严重,其乔、灌、草、地被层的垂直结构也变得不完整; 对于非木材林产品的过度采集又使其物种资源大量减少。 1.1.2 河流生态系统 重庆市域内的河流主要由长江和嘉陵江水系构成。水体环境的多样性(图 1-3)孕育了 丰富的水生生物,其中至少有 65 种被国家列为长江上游的珍稀特有物种,如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等。除境内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外,令人 关注的还有地处高海拔区域的冷水性河溪,其冷水生物丰富而独特,代表性的物种有巫山北 鲵(Ranodon shihi)等。 然而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以及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已严重威胁到了全市 的河流和湿地生态系统。其中,三峡工程的建设已使 175 m 水位线以下的河流和湿地生态系 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影响主要表现在:(1) 由于库区水环境性质由典型的河流水体转变 为缓流的湖泊水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纳污能力降低,水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 (2)由 于水库周边均为广阔的、起伏绵延的山地,且消落带内植物难以生存,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 重; (3)175m 淹没线以下消落带内的原陆生环境改变为冬水夏陆的交替环境,大多数陆生 动植物不能适应新的生境而死亡或迁移; (4)水文条件的改变,改变了鱼类的栖息环境,使 鱼类组成也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适应激流生活的鱼类比例急剧减少。 (5)三峡水库成库 后导致的局地气候和环境变化,将对库区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动植物分布格局将产 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库区范围内喜冷的生物群(如冷水生物群、山地上部的动植物等)将在一 定程度上消失或种群数量减少。不过另一方面,库区自蓄水后,由于湖面增大,一些地区的 湖汊和库湾增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成为了鸟类越冬的乐园。冬季来临时,大量的水禽从 遥远的北方飞来越冬。例如,调查表明,蓄水后仅仅飞到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的 水禽就多达 30 余种,数量就达到几万只。 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重庆与其他西部省市一样加大了流域水电梯级开发,但目 前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多是无序的和掠夺式的。以大宁河为例,大宁河共规划电站 28 座,其 中大宁河干流 9 座(包括西溪河的中梁、下堡、西宁、沈家) ,各支流共 19 座。掠夺式的水 电资源开发在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水域生态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水生生物 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珍稀水生野生动植物濒危程度加剧。水电站的建设使得鱼类的生存空 9


间被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栖息地破碎,生存条件恶化。这种流域的梯级开发,特别是对 山区高海拔区域的一二级支流造成严重破坏,对冷水性鱼类、土著地方种和特有种造成毁灭 性影响。 此外,水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生生态环境。2007 年重庆市废水排放总量 13.42 亿吨,废水 COD 10.52 万吨。全市 58 条次级河流 120 个监测断面中,水质Ⅰ类、Ⅱ类、Ⅲ 类、Ⅳ类、Ⅴ类的断面分别占 10.8%、20.8%、37.5%、17.5%和 10.8%。与 2006 年相比满足 水域功能需求的断面比例下降了 1.3 个百分点。33 条一级支流回水区上游水体呈富营养化 的断面占 14.2%,回水区中段呈富营养化的断面占 25.0%。巫山县大宁河、抱龙河、大溪河、 草堂河、梅溪河、朱溪河、澎溪河等 8 条河流的回水区部分河段发生“水华”现象。而在重 庆主城周边,河流(如梁滩河、清水溪)的污染问题依然难以解决,次级河流污染整治没有 实质进展。水质恶化导致浮游生物多样性降低,群落结构单一,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弱。水 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重金属、有机酚等有害物质的严重污染,鱼类的产卵场和索 饵育肥场功能明显退化,水生生物的亲体繁殖力和幼体存活力降低,水域生产力急剧下降。 在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河流(尤其是其上游各级支流)中进行的非法捕捞,加之水体 污染,已造成渔业资源的极度衰竭,过去重要的经济渔业资源的生物量急剧下降,一些种类 如大黄鱼已处于绝迹,目前长江成鱼捕捞量已由上世纪 50 年代的 40 多万吨下降为目前的 10 万吨左右。非法捕捞方式主要包括电捕鱼、毒鱼、罾网、大钩等,特别是电捕鱼和毒鱼。 重庆市各级政府虽明令禁止电鱼、毒鱼,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打击非法捕鱼,但是由于非法捕 鱼具有偶发性、隐蔽性。往往当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不法份子已逃之夭夭。因此,主管部 门对电鱼、毒鱼者的打击收效甚微,电鱼、毒鱼事件时有发生。电鱼和毒鱼不论大小通通捕 捞,是造成鱼类资源下降很重要的因素。特别在一些偏远贫困山区,由于监管困难,不法之 徒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长期采取粗放型、掠夺式的捕捞方式,加剧了传统优质渔业品 种资源的衰退,渔获物的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现象严重,捕捞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 下降。 1.1.3 湿地生态系统 重庆市的湿地面积约240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92%,与河流生态系统有部分 重叠。全市湿地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共十一个亚型,即山地溪源自然湿地、 终年河自然湿地、间隙河自然湿地、河滩自然湿地、浅水湖泊湿地、湖滩湿地、喀斯特沼泽 湿地、消落带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种植田、水生动物养殖塘、人工蓄水池。最具重庆特色和 魅力的湿地有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喀斯特沼泽湿地和山地溪源湿地。 其中,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面积达306.28 平方公里,涉及巫山、巫溪、奉节、云阳、 开县、万州等22个区县。喀斯特沼泽湿地,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左右,主要分布于在渝 东北城口县九重山、巫溪县红池坝、巫山县五里坡、开县雪宝山和渝东南武隆县仙女山、南 川区金佛山的亚高山区域,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由于重庆的许多河流、溪流发源于周边山 地。在河溪源头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溪源湿地。 据初步统计,重庆湿地中有高等维管植物84科236属377种;野生动物70科215属404种。 濒危的湿地植物有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野菱(Trapa incisa)、浮叶慈 姑(Sagittaria natans)等,重要的湿地动物有胭脂鱼、中国大鲵、巫山北鲵等。尤其是 三峡库区蓄水后,由于湖面增大,湖汊和库湾增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已经成为鸟类越冬 的乐园,冬季来临时,大量的水禽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越冬,调查表明,蓄水后仅仅飞到开县 10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的水禽就多达30余种,数量达到几万只。 重庆市的湿地不仅类型多、物种丰富,更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意义 和保护价值。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仅关系到湿地动植物的生存,而且对维护三峡库区的生 态安全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4 草甸生态系统 重庆市的草甸生态系统共9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巴山、阴条岭、五里坡、雪宝山、金 佛山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亚高山草甸,是森林和灌丛进一步退化后形成的植被类型。它是我 国长江中上游面积最大、保存最原始的亚高山草甸,在较低纬度的亚热带极为罕见,具有重 要的科研价值,而且还起着涵养水源的作用。 草甸生态系统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的异质性,并大大增加了亚高山动植物区系的成份,如 高山杜鹃花(Rhododendron) 、石斛(Dendrobium)、贝母(Fritillaria)等药用植物;它是同 纬度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基地。这 些草甸生态系统目前尚未受到直接的人类活动干扰,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旅游资源开 发已对该类型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1.1.5 灌丛生态系统 全市灌丛类型众多,共22类。既有适应低温、大风的亚高山原生灌丛,适应河流边岸生 境的河岸灌丛,也有森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灌丛。在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喀斯特区域,有些灌 丛生长在森林难以发育的地方,还有不少成为相对稳定的次生植被,这些原生的和次生的灌 丛植物类型已成为这些区域较为常见的现状植被类型。由于长期以来人为活动强度较大,现 存的灌丛多分布在低海拔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人口密集,数十年来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 对灌丛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1.1.6 喀斯特生态系统 重庆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武隆县、彭水县、黔江区、酉阳县、 秀山县,以及渝东北的城口县、开县、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等地。虽然重庆的喀斯特生 态系统与上述五种生态系统都有重叠,但由于重庆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其动植物种类也 极为丰富,濒危特有物种多,生境又异常脆弱,一旦石漠化就很难恢复,因此仍然值得特别 关注。 在所有这些喀斯特地区,尤以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武隆县最为显著,其喀斯特生态系 统类型独特,物种丰富。调查表明,该区域内有维管束植物558种,其中蕨类植物56种,裸 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490种;有动物237种,其中兽类47种,鸟类108种,两栖爬行类19种, 鱼61种。其特有的天坑洞穴生态系统,由于人类干扰极少、研究极少,许多动植物尚不为人 知。此外,在南川区金佛山山王坪等地,还有典型的喀斯特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近年来旅 游开发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 1.1.7 农业生态系统 重庆市的农业生态系统面积约 3.5 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 36%以上,可分为三大区域, 一是渝西方山丘陵农业生态系统,二是三峡库区山地农业生态系统,三是渝东南喀斯特山地 农业生态系统。本系统人口稠密,时空利用充分,年播种面积 3.14 万平方公里,复种指数 为 2.22。重庆市农业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丰富,其多种传统的养殖模式也颇具 11


特色,如稻—麦、水稻—油菜、玉米—红薯—小麦、果—蔬间作等和多年来推行的鸭—鱼混 养、蚕—鱼—桑、稻-鱼-林-鸟等。 近年来,农村面源污染、新品种的引入推广以及品种单一化,已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和抗逆性持续下降。由于农家肥使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农业增产严重依赖化 肥,畜禽养殖对人工饲料的依赖也逐步加剧。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畜禽粪便为代表的面 源污染已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受污染,最终导致土壤退化,水体污染,生物链受到严重影响, 农田有益或经济动物消失而有害动物(如鼠害)猖獗,优良的传统农作物与畜禽品种消失, 鸟类、鱼类和昆虫等数量减少。 1.1.8 城镇生态系统 直辖后的重庆辖19区21县,其中都市区(主城九区)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其生物多样性 较为丰富。在都市区547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四条山脊纵贯城区,长江和嘉陵江也在此交汇。 都市区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和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圣灯山、华蓥 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具体分布见图1-4),还有若干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风景名胜区。此外,在都市区的核心——渝中半岛,还拥有独特的岩壁生境和岩壁生物多样 性。 近年来,全市城镇生态系统建设有一个可喜迹象:城市绿地面积正进一步扩大,栽培观 赏植物的种类或品种大幅度增加,重庆市正在创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2008年启动了 “森 林城市” 建设。这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式,不仅增加了城市美学价值, 而且对于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城市的快速扩张给自身及环境造成水体、 大气与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空间被极大压缩,生物多样性锐减。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应 进一步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使得城市、人、自然和谐共生。 1.2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可归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多样性三大类。目前所掌握的物种情况是野外调 查、标本查看、文献查阅的综合结果。由于有些标本和文献的年代已久,所确定的物种是否 现今真实存在不能完全肯定。总体来说,重庆市的陆生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物种状况已比较 清楚,但无脊椎动物、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物种家底仍严重不清,其中的一些类群可以说是 完全未知。 1.2.1 植物物种 植物物种:已知 342 科 1769 属 6949 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占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 13.6%。其中,被子植物 175 科 1310 属 5236 种;裸子植物 10 科 33 属 81 种;蕨类植物 41 科 115 属 712 种;苔藓植物 64 科 180 属 404 种;地衣 8 科 8 属 25 种(传统上归于植物) ; 藻类 44 科 123 属 491 种(传统上归于植物)。从生活型来看,主要有常绿乔木、落叶乔木、 灌木、半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竹类植物。各种类型的资源植物丰富,包括野生、半 野生资源植物、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等。 表 1-1 重庆市各主要生物类群已知物种数目与全国的比较 植物类群

重庆市(已知种)

中国(已知种)

比率(%) 12


被子植物

5,236

25,000

20.9

裸子植物

81

236

34.3

蕨类植物

712

12,000

5.9

苔藓植物

404

2,800

14.4

哺乳动物

139

607

22.9

鸟类

402

1,331

30.2

爬行动物

60

384

15.6

两栖动物

50

370

13.5

鱼类

183

2,831

6.5

昆虫

3,751

51,000

7.4

其它无脊柱动

617

49,000

1.3

真菌

>100

7,581

>1.3

地衣

25

2,000

1.3

藻类

491

9,000

5.5

其它微生物

183

21,000

0.9

合计

>12,434

185,140

6.7

特有植物物种:重庆有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 、 银杏科(Ginkgoaceae) 、杜仲科(Eucommiaceae)4 个中国特有科,67 个中国特有属(占总 数的 25.1%) ,共 113 个中国特有种,占重庆总种数的 2.1%。重庆有单型属、少型属 170 多 个,共 240 余种。 濒危植物物种:根据国务院 1999 年公布《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重 庆有国家 I 级保护植物 9 种,国家 II 级保护植物 10 种。 此外,还有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 nanchuanensis)虽然没有列入保护植物名录,但最近才被发现,只发布在重庆的南川县,现 存的野生植株不足 30 棵,是一个极度濒危的物种。 表 1-2: 重庆市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名录 2

物种

拉丁名

国家保护 1 级别

中国濒危程度

全球濒危程度

伯乐树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I

易危 VU A2c

濒危 EN A1cd

攀枝花苏铁

Cycas panzhihuaensis

I

濒危 EN A2c

渐危 NT

苏铁

Cycas revoluta

I

极度濒危 CR A4cd

渐危 NT

13

3


华南苏铁

Cycas rumphii

I

渐危 NT(种群呈减 少趋势)

四川苏铁

Cycas szechuanensis

I

易危 VU A2cd

没有查到

台湾苏铁

Cycas taiwaniana

I

易危 VU B2ab(ii)

濒危 A2acd

银杏

Ginkgo biloba

I

濒危 EN A1c

濒危 B1+2c

水松

Glyptostrobus pensilis

I

易危 VU A1c

濒危 B1ab(i,iv)+2ab(i ,iv)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I

濒危 A2c; B2ab(ii)

极度濒危 CR A1c, C2a

金钱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II

从渐危到易危 VU A2c

缺乏数据,以前是 珍稀

黄杉

Pseudotsuga sinensis

易危 VU A1cd

易危 VU A1cd

秃杉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易危 VU A1cd

易危 VU A1d

蓖子三尖杉

Cephalotaxus oliveri

易危 VU A1d

易危 VU A1d

崖柏

Thuja sutchuenensis

极度濒危 CR B1ab(ii,iii)+2ab (ii,iii)

极度濒危 CR B1ab(ii,iii,v)

台湾水青冈

Fagus hayatae

易危 VU D2

峨眉含笑

Magnolia wilsonii

易危 VU A2c

濒危 EN B1+2c

楠木

Phoebe zhennan

易危 VU A2c

易危 VU A1d

七子花

Heptacodium miconioides

濒危 EN A2c

易危 VU A1cd

大果青杄

Picea neoveitchii

易危 VU A2c

濒危 EN B1+2ab

南川木菠萝

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CR B1ab(ii,v)

重庆特有种,但没 有列入 IUCN 红色名 录

1.《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 2: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9 年 10 月 10 日下载于网络 http://www.chinabiodiversity.com/redlist/search/redlist.shtm 3. IUCN 红色名录(IUCN2008. 2008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2009 年 2 月 23 日下载 于网络 www.iucnredlist.org) 14


1.2.2 动物物种 脊椎动物:迄今为止,全市已知脊椎动物约 834 种(隶属于 5 纲 37 目 118 科 406 属) , 其中哺乳动物约 139 种(隶属于 8 目 27 科 73 属),鸟类约 402 种(隶属于 13 目 45 科 186 属) ,爬行类约 60 种(隶属于 2 目 12 科 30 属),两栖类约 50 种(隶属于 2 目 9 科 19 属), 鱼类 183 种(隶属于 8 目 21 科 96 属)。 重庆有国家 I 级保护动物 8 种;国家 II 级保护动物 16 种;国家 III 级保护动物 2 种。 此外,重庆有国家保护的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脊椎动物 341 种(其 中,哺乳动物 6 目 14 科 33 种,鸟类 12 目 35 科 233 种,爬行类 2 目 11 科 44 种,两栖类 1 目 6 科 31 种);重庆市市级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 52 种(其中,哺乳动物 11 种,鸟类 33 种,爬行类 4 种,两栖类 4 种)。全国陆生脊椎动物中分布于重庆的中国特有种有 47 种,隶 属 9 目 18 科。重庆有 40 余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约占重庆市鱼类总数的四分之一。 表 1-3: 重庆市重点保护和濒危动物名录 1

中国濒危程度

2

全球濒危程度

3

物种

拉丁名

国家保护级别

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lana

易危 VU A1C

濒危 EN A2ac

黑叶猴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濒危 EN A2cd+3cd

濒危 EN A2cd

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濒危 EN A1cd; C1

易危 VU C1+2a(i)

Panthera pardu

极度濒危 CR A1acd; C1

渐危 NT

玉带海雕

Haliaeetus leucoryphus

易危 VU C1

易危 VU C2a(ii) 种 群呈减少趋势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濒危 EN A2ce; B1ab(i,ii,v); D1

濒危 EN A2cd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极度濒危 CR A2acde; B1ab(i,ii,iii,iv,v) ; D1

极度濒危 CR A2cd

达氏鲟

Acipenser dabryanus

濒危 EN A2abcd; B2b(ii,iii,v)c(iv)

极度濒危 CR A1acd+2cd

中国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II

濒危 EN A2cd+3cd

濒危 EN A2d+3d+4d 种群呈减少趋势

Cuon alpinus

II

濒危 EN A2abcde

濒危 EN C2a(i) 种 群呈减少趋势

黑熊

Ursus thibetanus

II

易危 VU C1

易危 VU A2cd+3d+4d

15


小爪水獭

Aonyx cinerea

II

濒危 EN A2cd

易危 VU A2acd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II

濒危 EN A1cd

濒危 EN A2bcd+4bcd

水鹿

Cervus unicolor Kerr

II

易危 VU A2cd+3cd

易危 VU A2cd+3cd+4cd

(也有用 Rusa unicolor) 鬣羚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II

拉丁名是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称为 甘南鬣羚,易危 VU A2cd+3cd

易危 VU A2cd

斑羚

Naemorhedus goral

II

濒危 EN A2cd+3cd

易危 VU A2cd

藏酋猴

Macaca thibetana

II

易危 VU A1cd

渐危 NT 种群呈减少 趋势

水獭

Lutra lutra

II

濒危 EN A2cd

渐危 NT

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

II

濒危 EN A2acd

渐危 NT

金猫

Pardofelis temminckii

II

极度濒危 CR A3cd; C2a(i)

渐危 NT

国家用的是 Catopuma temminckii 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 reevesii

II

易危 VU A1cd+2cd; C1+2a(i)

易危 VU A2cd+3cd+4cd; C2a(i)

秃鹫

Aegypius monachus

II

渐危到易危 VU C1

渐危 NT 种群呈减少 趋势

红脚隼

Falco vespertinus

II

低危 LC

渐危 NT

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

II

极度濒危 CR A2bcd

极度濒危 CR A2ad

平胸龟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III

濒危 EN A1d+2d

濒危 EN A1d+2d

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nsis

III

易危 VU A1d+2d

易危 VU A1d+2d

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1988 年 12 月 10 日国务院批准,1989 年 1 月 14 日林业部、农业部发布 2: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9 年 10 月 10 日下载于网络 http://www.chinabiodiversity.com/redlist/search/redlist.shtm 3. IUCN 红色名录(IUCN2008. 2008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2009 年 2 月 23 日下载 16


于网络 www.iucnredlist.org)

无脊椎动物:重庆市已知无脊椎动物有 4368 种,隶属于 16 纲 55 目 338 科 2303 属,占 已知动物种类的 84.0%。其中,昆虫纲 3751 种,隶属于 26 目 172 科 2183 属,占已知无脊 椎动物种数的 85.9%;其它无脊椎动物 617 种,隶属于 15 纲 29 目 166 科 120 属。在其它无 脊椎动物中,重要的有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含 3 目 59 科 102 属 189 种;浮游动物,含 3 门 5 纲 13 目 86 科 130 属 333 种;软体动物,含 3 纲 7 目 12 科 33 属 82 种。 在已知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对昆虫研究得较多。重庆有 6 个昆虫特有属,112 个昆虫特 有种。国家 II 级保护动物 3 种:即阳彩臂金龟(Cheirotonus jansoni) ,双锯球胸虎甲(Therates biserratus)和中华虎凤蝶(Luchdorfia chinensis);国家保护的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 价值的蝶类 9 种;比较古老具有重要进化价值的种类 3 种;珍贵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种类 22 种;具有直接效益的传粉昆虫 9 种;具有直接效益的药用昆虫 12 种;天敌昆虫近 500 种。 按照整个自然界无脊椎动物物种数量在生物种类中的比例,重庆至少应有无脊椎动物 27198 种,昆虫 19539 种,现在已知种类仅占估计种类的 16.1%和 19.2%。明显地,重庆市 无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家底严重不清,除昆虫纲、蛛形纲、腹足纲外、浮游动物和软体动 物外,大部分其它门类如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等目前尚未有任何物种多样性的数据。 1.2.3 微生物物种 除地衣和藻类外,我市大型真菌已知有 100 多种,其它微生物已知有 183 种。原核微生 物共有 7 目 15 科 42 种;真核微生物 20 目 30 科 141 种。 目前重庆已知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淡水微生物、生物体表及体内微生物、食 物微生物、仓贮微生物、污染环境微生物、水处理微生物,以及异常环境微生物等。未知的 微生物种类资源还很多,估计自然界 95%以上的微生物还未被认识,尤其是不可培养微生物 还未被很好认识,目前已知的微生物物种只是实际存在的“九牛一毛” 。 1.3 遗传资源多样性 1.3.1 农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 重庆有 1000 多个农作物品种资源,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薯类、棉花、大豆、 烟草、蚕桑等为主,还有油桐、乌柏、生漆、芝麻、柑橘、柚、桃、李、梨、苹果等。在全 市农作物品种资源中,有中国特有水稻品种 195 个、玉米品种 59 个、小麦品种 18 个、油菜 品种 29 个、甘薯品种 12 个、大豆品种 8 个、高梁品种 6 个、马铃薯品种 15 个、花生品种 5 个、麻类品种 5 个、烤烟品种 7 个。 重庆是我国落叶果树与常绿果树的交混地带,适宜多种果树栽培,果树种类和品种繁多, 种质资源极其丰富。现有栽培果树种及品种 638 个,分属于 13 科、24 属,包括芸香科(柑 橘属、金柑属、枳属)、杨梅科(杨梅属)、胡桃科(胡桃属)、蔷薇科(桃属、樱属、枇杷属、 李属、梨属、草莓属、蔷薇属、苹果属、杏属)、葡萄科(葡萄属)、无患子科(龙眼属)、鼠 李科(枣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柿树科(柿树属)、石榴科(石榴属)、桑科(无花果属、

17


桑属)、芭蕉科(芭蕉属)、银杏科(银杏属)等。江津是著名的“柑橘之乡” ,奉节的脐橙扬名 海内外。彭水被誉为“油桐之乡” ,酉阳被称为“乌柏之乡”,黔江的优质烤烟很具特色。 由于栖息地被破坏,许多农作物和栽培植物的野生近缘种资源丧失严重。传统农业耕作 制度虽与自然环境及资源的持续利用较为协调,但由于其产出低而逐渐为产出更高的耕作方 式所代。由于新品种的引入、推广以及品种单一化,传统的遗传资源多样性正在发生深刻的 变化,许多地方的古老、土著品种的重要遗传特征由于严酷的竞争和排挤,数量急剧减少, 或者濒临灭绝,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苕、洋芋等历史上产量低的老品种 基本上已被淘汰。例如,20 世纪 30 年代种植的水稻地方品种三九九、八楼丝瓜、极具开发 价值的紫色爆裂玉米、糯玉米和白色苏麻、 “二黄早”玉米、油菜、 “精精花”红苕、白苕和 本地洋芋等现也已难觅踪迹。 1.3.2 畜牧渔遗传资源多样性 全市畜禽等家养动物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山羊、兔、蜂等 10 余个物种,共约 200 个品种。全市地方猪品种 8 个:荣昌猪、湖川山地猪、罗盘山猪、合川 黑猪、渠溪猪、渝太 I 系、CRP 猪配套系、新荣昌猪 I 系;地方鸡品种 4 个:南川土鸡、渝 西乌鸡、城口山地鸡、秀山土鸡;地方鸭品种 1 个:麻旺麻鸭;鹅品种 1 个:四川白鹅;地 方牛品种 3 个:涪陵水牛、川东山地黄牛,宣汉黄牛(巴山黄牛) ;地方羊品种 6 个:川东 白山羊、板角山羊、重庆黑山羊、大足铁山黑山羊、合川白山羊、酉州乌羊;兔品种 1 个: 石柱长毛兔;蜂种 1 个:中华蜜蜂。 经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及原重庆市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地 方品种 19 个、培育品种 5 个。其中,荣昌猪是我国唯一的白色猪种,毛色特征世界上独一 无二,肉脂兼用,肉嫩味美,分布于渝西地区,总母猪数量约 30 万头,是渝西地区生猪生 产的当家品种;湖川山地猪分布于我市东部,母猪数量约 0.3 万头;涪陵水牛,具有乳肉兼 用、抗逆性强等特性;南川土鸡适应我市高温高湿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川区,总数量约 5.8 万只;酉州乌羊,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治疗头晕、心悸的作用。 重庆鱼类及水生动物资源丰富。2008 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22.2 万吨,同比增长 20%,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 7.45 万吨,占总量的 1/3;渔业总产值 40.53 亿元。重庆市可开 发利用的经济鱼类及水生动物不少于 30 种。到目前为止,重庆市已开发成功的养殖品种有 胭脂鱼、南方大口鲶(俗名鲶鱼) 、长吻鮠(俗名江团)、鳜鱼、中华倒刺鲃(俗名青波) 、 黄颡鱼(俗名黄辣丁)、甲鱼(俗名团鱼)等,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合川的南方大口鲶、 中华倒刺鲃(青波)养殖,其规模和产量居全市之首,并已逐步形成江河名优鱼类养殖产业 化;潼南的鳜鱼养殖独具特色,其苗种远销西南各省区;涪陵的长吻鮠养殖已有相当规模; 万州的胭脂鱼养殖特别是苗种生产享誉全国并远销海外。正在开发的品种还有岩原鲤、裂腹 鱼、长薄鳅、大鲵(俗名娃娃鱼)等。此外,还有相当多有待开发的经济鱼种,如铜鱼、白 甲、华鲮、乌鳢(俗名乌鱼)等。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外来良种的引进和人们普遍追求高生产率,许多人对地方家养动 物产生了误解,认为地方家养动物生长速度慢,生产效益低,且保护地方家养动物要投入一 定财力、物力、人力,不如外来品种效益高,从而忽视了对地方育禽品种的保护与使用。随 着经济杂交种的推广与应用,杂交猪、杂交鸡、杂交羊的生产模式在全市已基本普及。但真 正地从事地方家养动物纯繁、选育的单位和个人极少。据初步统计,全市有 40%以上的畜禽 遗传资源群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许多优良的地方畜禽名优品种濒临灭绝,如罗盘山猪、 18


酉州乌羊、涪陵水牛以及已有 1600 多年历史的合川黑猪等。本地白鹅、麻鸭、白兔、土鸡、 “草膘猪”等地方品种已很难觅到纯种,几乎都变成杂交种。南川鸡、涪陵水牛和中华蜜蜂 三个遗传资源也已被例入重庆市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1.3.3 中药遗传资源多样性 重庆现有药用植物 282 科 1325 属 5275 种。其中,药用被子植物 173 科 1068 属 4426 种,裸子植物 10 科 30 属 56 种,蕨类植物 47 科 114 属 546 种,苔藓植物 44 科 103 属 230 种。重庆药用植物种植品种达 150 余种,总蕴藏量约 15 万吨;其中常年收购的植物药材品 种约 350 种,占全国中药材品种 1/2 以上;在全国统一普查的 363 种重点品种中,重庆市有 306 种,占 84.32%。在品种数量与资源蕴藏量上仅次于四川(6000 余种),广西(5800 余种), 云南(6500 余种)和贵州(5290 种)。 重庆有 20 余种地道药材品质优良,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如石柱县黄连年产量 占全国的 45%左右,素有“黄连之乡”的美誉;江津市的枳实、枳壳,合川市的使君子、补 骨脂,巫溪县的款冬花、肉独活,巫山县的庙党、独活、淫羊藿,酉阳县的青蒿等。天冬、 川百部、杜仲、川黄柏、吴茱萸、金银花、云木香、麦冬、丹皮、白术、党参、小茴香、天 麻、银杏、黄柏、佛手、红豆杉、辛夷花、前胡等道地药材的品质也为国内上乘。 重庆有药用动物 435 种,占全国药用动物种类的 26.19%,隶属于脊椎动物、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4 门 13 纲 52 目 131 科 266 属。其中,哺乳纲药用动物 66 种,占重庆 市药用动物的 15.17%;鸟纲 86 种,占 19.77%;昆虫纲 169 种,占 38.85%。 目前,药用植物资源供需极不平衡,需求大于产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医处方和中 成药制剂的主体,年需求量超过70万吨,其中出口30万吨左右。由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国际 制药公司加强了对中药等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需求相应增加,这导致出口的中药材种类和 数量大幅上升。而药用植物提取物的大量出口,对野生药用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上世 纪80年代,由于中药材经营渠道放宽,引发了中药产地经营者“大干快上”的现象,有的地方 甚至出现了掠夺式的采挖。“搞药材发财致富”成了一些农民甚至地方官员的“敲门砖”,过度 采挖导致冬虫夏草、石斛等中药材品种已成为濒危物种,面临灭绝;重庆历史上一些名贵中 药品种如野山参、笕桥地黄、茅苍术、多伦赤芍、木通等也已经消失。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川黄连(Coptis chinensis)、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等多种药用植 物野生资源破坏严重。 1.3.4 观赏植物遗传资源多样性 重庆市野生观赏植物有 159 科 378 属 1128 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其中被子植物 113 科 309 属 1005 种,裸子植物 8 科 22 属 33 种,蕨类植物 38 科 47 属 90 种。按类型划分,乔 木 431 种、灌木 183 种、藤本 95 种、草本 419 种。拥有一些特色花卉资源,包括蜡梅品种 21 个,垫江牡丹品种多个,还有待开发的各类兰花、菊花等珍贵野生花卉。特有观赏植物 包括南川木菠萝、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缙云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ferruginea var. jinyunensis) 、 金 佛 山 兰 (Tangtsinia nanchuanica) 、 荷 叶 铁 线 蕨 (Adiantum reniforme var.sinense)、崖柏等,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和繁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许多本地观 赏植物的野生种群数量下降,栖息地破坏严重,亟需保护。

19


1.4 生物多样性特点与价值 1.4.1 重庆生物多样性特点 特点1 区系复杂古老、物种丰富 重庆地处东西南北交汇地带,地形崎岖复杂,气候和土壤条件多样。从植物区系来看, 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中国-喜玛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接带,具有中国全部15个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从动物区系来看,处于古北界动物区系向东洋界动物区系的过渡带范围 内,并为高原脊椎动物向平原脊椎动物的过渡区,具有上述各动物区系的组成成分;同时, 重庆也是我国古老生物区系与变异生物区系的交融地带;另外,陡峻的山地和复杂多变的自 然环境,还使这里成为可第四纪冰川期时生物的优良避难地,因此濒危和特有动植物种类极 其丰富。所有这些因素使得重庆的生物区系复杂古老、物种众多、特有性强。 重庆从第三纪延续下来的植物类群非常多,现在生长的许多科、属在古老的地质历史时 期就已出现,如水青树科、伯乐树科等。重庆分布有第三纪和第三纪以前出现的蕨类植物石 松,裸子植物松、云杉、油杉、冷杉、铁杉等。被子植物中也分布有形态原始的古老代表类 型如木兰科、连香树科、领春木科、毛茛科等。重庆市的连香树与领春木是无花被的类型, 具有很原始的无导管的木材结构。被子植物中的胡桃、桑、木兰、樟等形态上原始的类型丰 富,这是该地区系起源古老的另一重要特征。另外,在重庆地区所形成的特有科、属表现了 植物的孑遗状态,如银杉、水杉、连香树等是很古老的孑遗植物,也表明了重庆市维管植物 区系性质的古老性和残遗性。 特点2 生态系统类型繁多、结构复杂、自然恢复力强 重庆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 倾斜,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 峡谷等喀斯特景观。整个重庆市层峦迭嶂,起伏不平、复杂多变。加上各种走向的山脉互相 交织、形成网络。这种纵横交错、高低各异的山地,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 而出现了极其繁杂多样的生境,短距离内分布着多种生态系统,汇集着大量物种。许多山峰 海拔高,与邻近的河谷相对高差大,常形成了“高山深谷”,结合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 西南季风的影响,成为最明显的物种形成和分化中心。 同时,重庆境内江河纵横,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 江。长江干流重庆段,汇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大宁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条小河 流,加上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而且,重庆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 热冬暖,湿润多阴,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 复杂的地形地貌、众多的河流、湿润的气候和良好的水热条件使重庆的生态系统类型繁 多,交融互补,结构复杂,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而且,使得生态系统对于自然灾害和 人为干扰具有很强的自然恢复能力。 特点3 遗传资源极为丰富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农耕历史和文明极为悠久,因此农业、畜牧、中药、观赏植物等遗 传资源多样性丰富。

20


1.4.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总体而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因此无论说其价值多大都不为过。它为人类提供了食品、药品以及木材、纤维、油料等许多 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对农业生产的授粉、病虫害防治以及抗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 界中生物多样性在维系能量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多方面都 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支撑系统。千姿百 态的生物还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是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同样,重庆市的生物多 样性对于整个重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另外,从地理区域上看,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约 90%在重庆市辖区,因此重 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 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重庆市无疑是长江 上游和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在其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公众教育项目系列

青少年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育活动案例汇编 洪兆春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