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迎新送舊的時節,我們讓八大藝術共冶一爐,讓跨國籍、跨時代的藝術名家熱鬧齊聚,他們亙古不變的使命,就是打破傳統、挑戰高度、超越極限,開拓人們對藝術的想像。
三部關於「音樂」的臺灣紀錄片,包括從一場「民歌四十」演唱會為起點的《四十年》,片中依循那傳頌數十載的旋律,找回當年唱歌和聽歌的人,走訪這些前輩歌手、創作者的生命點滴,召喚青春記憶;《聽見臺灣 聽見鮑元愷》主人翁鮑元愷是位熱愛臺灣的中國作曲家,他的作品《臺灣音畫》凝結了許多臺灣朋友的心血與幫助,本片從樂曲創作歷程切入,再帶到作曲家本人的創作世界和音樂教育理念;法籍導演尚若白的《那魯灣》,則以三位原住民歌手的音樂和生命故事出發,見證他們身處漢人主流社會之中,是如何思考並實踐文化的傳承。
來到「舞蹈」領域,《舞動貝多芬》回溯了1964年,編舞家莫里斯貝嘉首次以舞蹈詮釋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演出後成為經典劇目,相隔半世紀,貝嘉芭蕾舞團、東京芭蕾舞團與以色列愛樂樂團盛大合作,集結全球一流舞者共襄盛舉,記錄舞蹈和音樂跨時空的珍貴共鳴;陳懷恩導演的《曼菲》,用影像溫柔傳達著對已故臺灣舞蹈家羅曼菲的思念,五歲學舞的她,大學決定以舞蹈為志業、二度赴美學習現代舞,終而躍出專屬她的篇章。
至於我們最熟悉的「電影」,《擬音》從資深音效師胡定一的錄音室出發,這門專業必須跟著畫面中人物動作、場景變換、情緒起伏,來做出各種無法想像卻又極度逼真、恰到好處的聲音,胡師傅不僅參與無數電影的聲音演出,也見證臺灣電影最輝煌的年代;然而,沒錢沒資源的土炮式電影,也可以成就一種「沒萊塢」藝術?《沒萊塢天王》指的是沙林珊辛,他身兼導演、男主角、編劇、製片於一身,類型橫跨愛情、動作、戰爭、歌舞,拍了30多年、100多部電影,被媒體譽為阿富汗的史蒂芬史匹柏,曾任職法國《電影筆記》的導演,深入情勢緊張的中亞地區跟拍電影奇人沙林珊辛,一舉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
還有一部特別妙趣的《凱特布蘭琪:宣言13》,就像是當代藝術思潮的集大成,布蘭琪一人分飾十二角,將20世紀不同時期、流派的藝術宣言重新組合,傳遞它們的歷史影響力,也探討背後的實踐因素和政治意義,更大膽提出質疑:這些前瞻宣言是否仍適用於現代社會?當初震撼世人的宣告是否經得起時間淬鍊?
擔任二月份「紀錄片駐館導師」的是朱賢哲導演,他在台灣紀錄片雙年展獲獎的兩部作品《西嶼坪》和《穿越和平》,我們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