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伤疤旅行札记:走近高原煤坑
旅行的作用就是用现实来约束想像:不是去想事情会是怎样的,而是去看它们实际上是怎样的。 — —塞缪尔·约翰逊 因为工作原因,我到过很多不是景点,但美不胜收的地方,然而,“美不胜收”的前面或许要加上“曾 经”两个字。因为人类的破坏,大地变得支离破碎、满是伤疤。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称自己的工作 为“伤疤旅行者”:在伤痕累累的大地上旅行的人。最近三年,我和小伙伴们沿着黄河“几”字形水系一 路向西,看遍了草原的天坑、干涸的枯井、以及被逼退的村庄,这都是肆意的煤炭工业为我们奉献 的“煤”景。 这次出发,我们的目的地是黄河源头的青海祁连山区,这是曾经纯净得令人窒息的青藏高原,有雪 山,有高山草甸,是存蓄水源、补给中华水塔的“守卫者”。我和朋友背着行囊踏入这片高地,原本 是去寻找那一片心灵净土。然而旅程所见之处,煤炭工业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之酷烈,远比自然风 景更能震慑人心。这依旧是旅行,确实见证灾难的旅行,所以,我决心记录下这片土地的伤痛,记 录下那些掏空冰川与水源涵养地的“黑手”。
旅行路线 6 月份的西宁仍似早春般凉,我们由这里出发,沿 G109 转 G305 高速公路行驶 4 小时后,到达刚察 县做休整。我们的伤疤之旅就此开始。 Tip:这是我经历过最艰难的旅程,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一路路况复杂,一定要选择最“皮实”的越 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