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概念
001 綜觀職業安全管 理
重點提示
第二篇 關鍵概念
精華解析 解題技巧 牛刀小試 心靈雞湯
名師 灌 頂 有鑑於近年職業安全管理甲級技術士試 題常承襲「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 試」工業安全技師出題方向,強調觀念 整合,題型越發靈活,筆者將「職業安 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中職業安全管理 師訓練課程各主題之重要觀念,以及不 同主題間的相關性與異同整理於本章, 希冀能協助讀者「見樹又見林」綜觀各 章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精要,通盤掌握答 題技巧,並能在應試時靈活運用。
第二篇 關鍵概念
重要性 ★★★★★☆☆
001 綜觀職業安全管理 1
重點提示
□
危害 (hazard):外在環境條件對人體的威脅。
□
暴露 (exposure):人與失控能量、危險物或有害物共存的狀態。
□
途徑 (path):危害透過吸入 [最主要]、食入、皮膚、黏膜接觸進入人體。
□
風險 (risk):危害×暴露,或,機率 (probability) ×影響 (impact)。
□
安全 (safety):在可接受風險之內就是安全。
□
5W2H :與不適當的「人」(Who),在不適當的「時」(When),處在不適當的 「地」(Where),做不適當的「事」(Why),如使用、操作、修復、更替不適當的 「物」(What),就存在風險。 因此需思考「如何」(How) 在「有限的」(How much) 人力、時間持續改善。 [延伸閱讀:「6W5H原則」]
□
職業傷病發生機制:可歸納得「3層原因.2個不安.5種危害4結果」,即 1. 基本原因:安全管理或政策不確實。 2. 間接原因:不安全的行為 (約占88%)、不安全的狀況 (約占10%)。 3. 直接原因:勞工因接觸、暴露於 (物理性) 能量失控或 (化學性) 危害物外洩,以 及 (生物性) 細菌病毒、 (人因性) 重複壓力傷害環境、或 (心理性) 工作壓力或創 傷。 4. 導致:疾病、傷害、失能、死亡。
□
失控能量處置:主要以足夠「強度 (strength)」防止能量失控、抵擋失控能量,或以 足夠「距離」緩衝消散。
□
外洩危害物質處置 :當危害物已經傳播至作業環境,主要利用「局部排氣」直接 「排除」污染源,或以「整體通風」引入乾淨空氣「稀釋」其濃度。
□
濃度 (concentration):氣體或蒸氣等氣狀物質存在於空氣中相對比例,常以百分 比%或百萬分之一ppm表示;懸浮在空氣之液態或固態粒子,又稱氣膠 (aerosol), 則以每立方公尺毫克數 [mg/m3] 表示,石棉纖維則以每立方公分纖維根數 [f/cc] 描 述。
004
/ 001 綜觀職業安全管理 重點提示
2
關鍵概念
□
危害因子一般預防對策:從「發生源、傳播途徑、暴露者」3方面著手,例如5種危 接與在危害因子共存的「暴露者」。
□
風險管理 :包含「認知.評估.控制」3個面向,「認知」工作場所存在之潛在
關鍵概念
害屬「發生源」,因2個不安而經由「傳播途徑」失控或外洩擴散,勞工即成為直
「發生源」,「評估」伴隨此危害「傳播擴散」至環境可能衍生之不良影響,「控 制」暴露者與其共存後的後續影響。 風險管理對策:「工程改善、行政管理、健康管理」首要利用「工程改善」針對發 生源與傳播途徑作根本的控制,其次方為減少暴露者與危害因子共存時間之「行政
精華解析
□
管理」以及認知暴露者體內劑量之「健康管理」。 工程改善之調整生產技術:控制發生源,降低危害因子能量或濃度,例如取代高危 害發生源為低發生源,優先於包圍,因為若僅以密閉「隔離」高危害物,當措施失 效,洩漏出來的還是高危害物,故可以此類推以下順序:
解題技巧
□
1. 取代高危害為低危害:苯 (C 6H6) 屬導致血癌之丙類第Ⅰ種特定化學物質,改由 2. 密閉、包圍、隔離危害因子:使危害物、失控能量不致外洩至作業環境,如化 學容器加蓋、開口護欄。
牛刀小試
屬有機溶劑第Ⅰ種之甲苯 (C7H8) 取代。
危害之阻隔:阻斷危害因子於發生源周圍,例如防溢堤、漏電斷路器。 設備,減少失控能量外洩。 4. 廠房設計、自動化、機械作業:透過自動化避免人員直接接觸,機械輔助搬運
心靈雞湯
3. 改變製程或改善設備效能:改善化學製程減少危害物使用量,或檢修更替老舊
減少人工提舉骨骼肌肉傷害。 5. 局部排氣:在發生源傳播到作業環境之前即予以「排除」。 □
工程改善之環境改善技術:控制危害因子失控或外洩傳播途徑,使之局限於特定作 業環境範圍內。 1. 危害告知:以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 (GHS) 與安全資料表 (SDS) 等一致性危害通 識資料,告知勞工作業應注意事項。 2. 護欄、護罩、屏蔽:為危險與安全樹立「隔離」分界,如安全護圍等;遮蔽危 害因子擴散至非作業環境,如隔音牆。
[淨空關鍵數據:2m]
危害之引導:引導或釋放失控能量,使之不與勞工接觸或蓄積,如電源接地、 高壓氣體釋壓閥。 3. 濕式作業、安全裝置或上鎖管制:濕式作業降低粉塵或靜電,安全裝置防止機 械誤操作,檢修更替設備時務必上鎖管制保護維修人員。 4. 非作業人員之隔離、監督:辦公室與作業區隔離,人員管制進出。 5. 整體換氣:「稀釋」危害物在空氣中比例,或控制作業環境能量,如溫溼度。
007
相同編號,運用原理類似且互相配合:1. 當無法降低危害,就須將此危害告知勞 工,2. 阻止發生源,並屏蔽其傳播途徑,3. 漏電即以斷路阻絕,輔以接地引導, 4. 改變製程搭配濕式作業,機械能以安全裝置連鎖保護,維護保養設備時務上鎖 管制,5. 透過自動化等降低勞工接觸危害物,避免未受訓練人員誤操作,6. 以局 部排氣排除發生源,輔以整體換氣稀釋環境中危害物濃度。 □
行政管理:透過作業管理降低勞工暴露量 1. 輪調勞工所任工作 2. 縮短勞工的工作時間
例如:上午在噪音作業場所,下午在辦公室 例如: 配戴輸氣式呼吸防護具每1小時需休息,高架作業 應每2小時需休息,高溫作業每日不得>6小時。
3. 使用個人防護具
[保護勞工之最後一道防線]
4. 永久或暫時調任其他工作 □
[透過健康檢查判定]
行政管理輔助措施:落實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TOSHMS) 1. 環境監測,確認危害並持續監測 2. 工作安全分析、安全作業標準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3. 教育訓練,落實安全政策 4. 緊急應變與演練:滅火、逃生、急救
□
18:①氧氣濃度須≧18%、②有害、營造、高壓氣體作業主管合計18種、③特殊作 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除了機械集材運材作業人員、高壓室內作業人員) 與各類作業 主管訓練時數 (除了潛水作業主管為36小時) 為18小時。 行政管理與其輔助措施相同編號運用原理亦相對應:1. 以環境監測了解勞工是否 暴露過高濃度危害,2. 以作業標準規範勞工暴露時間,3. 教育訓練使勞工確實配 戴PPE,4. 當發生職災,除勞工健康受損,亦須緊急應變降低影響。
□
健康管理:亦為認知.偵測人體暴露後累積劑量。 1. 依時機區分: 體格檢查:選工
[勞雇議定費用負擔]
健康檢查:比對
[雇主負擔,勞工公假]
2. 依內容區分: 一般檢查:全部勞工 特殊檢查:特別危害健康作業 □
[紀錄保存7年] [檢查次數每1年,紀錄保存10或30年]
作業環境監測與頻率:認知作業環境中失控能量程度或外洩危害物濃度。除高溫作 業為每3個月,鉛、四烷基鉛為每1年,其餘監測頻率皆為每6個月≧ 1次。
□
生物偵測:認知勞工暴露於危害環境後,危害物進入人體後所累積劑量,健康檢查 之抽血驗尿即屬之。
□ 008
紀錄保存年限:大原則常為保存3年 (或更久);健康檢查為7年,特殊健康檢查則為 10年或30年。
重點提示
心 靈雞湯
關鍵概念
「勞工安全衛生法」於102年7月3日修正公布,更名為「職業安全衛生法」,自103年7 ◎
勞工遇有立即危險之虞時,得行使退避權,自行退避至安全場所。
◎
重大職業災害通報縮短至災害發生後 ≦ 8小時通報轄區勞動檢查機構。
[8+1]
精華解析
月3日施行第1階段41種附屬法規,主要重點如下:
事業單位職災通報網址 (http://insp.osha.gov.tw/labcbs/dis0001.aspx) 明定原事業單位連帶賠償責任及勞工代表會同職業災害調查之權利。
104年1月1日施行第2階段新措施,則包括建構機械、設備、器具驗證、化學品登錄及分 級管理制度、兼顧母性保護與就業平權之母性健康保護措施,及增列高風險事業之定期
解題技巧
◎
製程安全評估等監督機制,期藉由源頭管理及風險分級管理機制,提升我國安全健康勞
俗諺:「做事容易,做人難,管人更難。」,而人也往往是安全管理的弱點。因為即便
牛刀小試
[粗體標示:未來幾梯次術科測驗趨勢]
動力。
有層層的風險管理對策,但如果無人遵守響應,那麼也無法落實。因此企業運用各式分 析方法落實管理,建立符合組織的營運、安全管理等制度。SWOT分析為企業分析企業 活,定能增加自身競爭力,甚至應試時亦可適度融入申論內容,強化立論之基礎。 有助益 (helpful) 內部 (知己) 外部
優勢 (Strength) 強化優勢 [提升安全防護的強度、信度與效度] 機會 (Opportunity)
(知彼) 創造機會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制度] ◎
心靈雞湯
競爭力之方法,下表呈現安全衛生管理對策融入此分析方法之比較,如可活用於日常生 有危害 (harmful) 劣勢 (Weakness) 消弭劣勢 [減少勞工暴露於危害之弱點] 威脅 (Threat) 防範威脅 [降低危害因子的能量與濃度]
種 (type):通常是同性質的東西,但在其性質上具有「程度」上的差異,例如有機溶 劑對人體之危害皆類似,但依其危害嚴重程度分3種。
◎
類 (class):將具有相同性質的東西分成同一類,各「類別」之間則存在相當差異,例 如危險性工作場所、特定化學物質、火災等,各類特性不同。
◎
級 (level):一種具備能力在「等級」上的要求,通常為法律要求,或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健康管理分級、技術士檢定級別等。
◎
證 (certificate):就業能力資格,如技術士證。
◎
照 (license):執業能力資格,如技師執業執照。
專業技術可能會隨著體力而受到影響,但管理智慧卻是隨年齡而與日俱增,恭喜明智的 您選擇「投資甲級,強化自己;升遷加給,觸手可及」,謹祝各位更上一層樓,順利進 入安全管理更高深的領域。
017
□
危險性機械:用以搬運、裝卸會發生墜落、斷裂危害的起重升降 機械,包括 (1) 固定式起重機、(2) 移動式起重機、(3) 人字臂起重桿; [吊物]
□
(4) 營建用升降機、(5) 吊籠
[升人]
(6) 營建用提升機、(7)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管指定者。
[積載]
危險性設備:會引起爆炸危害之鍋爐及壓力容器,包括 (1) 鍋爐、(2) 壓力容器、(3) 高壓氣體特定設備、 (4) 高壓氣體容器、(5)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管指定者。
□
相關規範整理 於「機械安全防 護與危險性機械 管理」 相關規範整理 於「火災爆炸防 止與危險性設備 管理」
危險性機械或設備檢查種類:按生命週期計有 (1) 熔接檢查、
檢查週期請參 閱「職業安全衛 (6) 整體檢查、(7) 重點檢查、(8) 變更檢查。 生組織管理與自 檢查機構:中央主管機關設置或授權地方主管機關、特定區域 動檢查辦法」精 華解析 設置,為貫徹勞工法令,行使監督、檢查之機構。 (2) 構造檢查、(3) 竣工檢查、(4) 使用檢查、(5) 定期檢查、
□
□
職業災害:指因 (1) 勞動場所之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
相關類型與分 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 (2) 作業活動及 (3) 其他職 析詳見「職業傷 害預防」 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
要點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第2項規定事業單位勞動場所如發生職業災害,(1) 發生死亡災害者、(2) 發生失能災害,人數 ≧ 3人者、(3)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 關指定公告之災害,雇主應≦8小時報告勞動檢查機構。 第38條所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事業,即「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51 條 (1) 僱用勞工人數在≧50人之事業,(2) 僱用勞工人數<50人事業,經中央主 管機關指定,並由檢查機構函知者,雇主應按月依規定填載職業災害統計, 報請勞動檢查機構備查。 除了危及職業安全之職業災害,因職業上原因所造成影響勞工一生健康障礙之職 業疾病亦是職業安全衛生法所預防之事項。 □
職業上原因:指隨作業活動所衍生,於就業上一切必要行為及其附隨行為而具有相 當因果關係者。
□
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如上述特定化學物質、有機溶劑等化學物 質,可造成慢性不可逆性疾病作業。
026
特別危害健康 作業項目請參閱 「精華解析」一 節
註 「四烷基鉛中毒預防」第20條:勞工從事四烷基鉛作業,發生所指 (1) 因設備 或換氣裝置故障致降低、失去效能、(2) 四烷基鉛漏洩或溢流、(3) 作業場所被 四烷基鉛或其蒸氣污染事故,致有發生四烷基鉛中毒之虞時,雇主或工作場 所負責人應即令停止作業,並使勞工退避至安全場所;勞工在不危及其他工 作者安全情形下,亦得自行停止作業及退避至安全場所,並立即向直屬主管 報告。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08條明訂,坑內作業溫度 ≧ 37oC時,應使勞 工停止作業。但已採取防止高溫危害人體之措施、從事救護或防止危害之搶 救作業者,不在此限。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5條雇主使勞工從事工作,應在合理可行範圍內,採取 必要之預防設備或措施,使勞工免於發生職業災害;機械、設備、器具、原 料、材料等物件之設計、製造或輸入者及工程之設計或施工者,應於設計、 製造、輸入或施工規劃階段實施風險評估,致力防止此等物件於使用或工程 施工時,發生職業災害。
□ □
□
□
[延伸閱讀:心靈雞湯]
防護措施、型 式檢定請參考 供勞工使用。 「機械安全防 「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2章安全衛生措施,規定雇主 護」章節 設置特殊機械、器具,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之防護標準。 雇主不得設置不符中央主管機關所定防護標準之機械、器具,
詳見「安全衛 雇主對於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作業場所應依規定實施作業環 生監測儀器」與 境監測;對危險物及有害物應予標示,並註明必要之安全衛生 「…危害性化學 品標示及通識規 注意事項。 雇主對於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或設備,非經 則」 檢查機構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代行檢查機構檢查合格,不得 使用;其使用超過規定期間者,非經再檢查合格,不得繼續使用。 [自動檢查]
028
解題 技巧 例題1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事業單位與承攬人、再承攬人分別僱用勞工共同作業時,為 防止職業災害,原事業單位應採取哪些措施? 解說
事業單位與承攬人、再承攬人分別僱用勞工共同作業時,為防止職業災害,原事業單位應 採取: ◎ 設置協議組織,並指定工作場所負責人,擔任指揮及協調之工作。 ◎ 工作之連繫與調整。 ◎ 工作場所之巡視。 ◎ 相關承攬事業間之安全衛生教育之指導及協助。 ◎ 其他為防止職業災害之必要事項。 例題2
勞動檢查員執行職務,除了哪些事項之外,不得事先通知事業單位? 解說 ◎ ◎
危險性工作場所之審查或檢查。 ◎ 職業災害檢查。 危險性機械或設備檢查。 ◎ 其他經勞動檢查機構或主管機關核准者。 例題3
試說明哪些危險性工作場所,非經勞動檢查機構審查或檢查合格,事業單位不得使勞工在該 場所作業。而「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5條,哪些情事之工作場所,事業單位應依中央主管機 關規定之期限,定期實施製程安全評估,並製作製程安全評估報告及採取必要之預防措施; 製程修改時,亦同? 解說 ◎ 甲類:(1)
038
從事石油裂解之石化工業之工作場所。 製造、處置、使用危險物、有害物之數量達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數量之工作場所。 (2) 前項製程安全評估報告,事業單位應報請勞動檢查機構備查。前2項危害性 之化學品數量、製程安全評估方法、評估報告內容要項、報請備查之期限、項 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乙類:(1) 農藥製造工作場所。 (2) 爆竹煙火工廠及火藥類製造工作場所。 ◎ 丙類: 設置高壓氣體類壓力容器或蒸汽鍋爐,其壓力或容量達中央主管機關規定者之工 作場所。
/ 002 勞動法與職業安全衛生法 重點提示
◎ 丁類: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指定之營造工程之工作場所。
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工作場所。 [口訣:石油「甲」危險、農藥「乙」爆炸、
關鍵概念
「丙」以熱壓力、「丁」營造工程] 精華解析
[丁類與工地主任之比較整理於「營造安全…」] [「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暨檢查辦法」整合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例題4
之監督管理,其差異性為何?
解題技巧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5條與「勞動檢查法」第26條對「從事石油裂解石化工業」工作場所
解說 ◎
◎
心靈雞湯
◎
目的相同:均為保障勞工作業安全,預防職業災害發生。 適用範圍相同:均僅適用於「工作場所」,亦即勞動場所中,接受雇主指示所代理雇 主指示處理勞工事務之人所能支配、管理之場所 (例如工廠,係指勞工常態性作業之廠 區)。 制度設計不同: 「勞動檢查法」第26條:屬營運前審查機制,該危險性工作場所非經勞動檢查審查合 格,事業單位不得使勞工於該場所作業;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5條:屬營運後備查機制,事業單位應定期將製程安全評估報 告,應報請勞動檢查機構備查。 罰則不同: 違反「勞動檢查法」第26條:得處 ≦ 3年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5萬元罰金; 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5條:處 ≧ 3萬元,≦ 30萬元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另其 危害性化學品洩漏或引起火災、爆炸致勞工發生死亡或重傷等職業災害者,則得處 ≧ 30萬元,≦ 300萬元罰鍰。
牛刀小試
◎
039
牛刀 小試 例題1
簡單說明事業單位、承攬人與再承攬人之間 (1) 法定責任之歸屬、(2) 應事前告知事項。 解說
(1) 法定責任之歸屬 ◎ 事業單位以其事業招人承攬時,其承攬人就承攬部分負本法所定雇主之責任 ◎ 原事業單位就職業災害補償仍應與承攬人負連帶責任 ◎ 再承攬者亦同。 (2) 應事前告知事項。 ◎ 事業單位以其事業之全部或一部分交付承攬時,應於事前告知該承攬人有關其事業 工作環境、危害因素暨本法及有關安全衛生規定應採取之措施 ◎ 承攬人就其承攬之全部或一部分交付再承攬時,承攬人亦應告知再承攬人。 例題2
簡述「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雇主防止危害應有設備及措施? 解說 ◎ ◎ ◎ ◎ ◎ ◎ ◎
◎ ◎
◎ ◎ ◎ ◎ ◎
040
防止有墜落、物體飛落或崩塌等之虞之作業場所引起之危害。 [重力位能] 防止採石、採掘、裝卸、搬運、堆積或採伐等作業中引起之危害。 [重力] 防止機械、設備或器具、設備等引起之危害。 [機械能] 防止電、熱或其他之能引起之危害。 [電能、高熱] 防止高壓氣體引起之危害。 [高壓] 防止爆炸性或發火性等物質引起之危害。 [化學性危害] 防止原料、材料、氣體、蒸氣、粉塵、溶劑、化學物品、含毒性物質或缺氧空氣、生物 [缺氧中毒、生物性] 病原體等引起之危害。 防止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引起之危害。 [生物性] 防止輻射線、高、低溫、超音波、噪音、振動或異常氣壓等引起之危害。 [物理性危害] 防止監視儀表或精密作業等引起之危害。 [採光照明] 防止廢氣、廢液或殘渣等廢棄物引起之危害。 [適當廢棄] 防止水患、火災等引起之危害。 防止通道、地板或階梯等引起之危害。 防止未採取充足通風、採光、照明、保溫或防濕等引起之危害。
事業 單位
管理人員編制 業別
管理單位
/ 營 造
事業
總機構
第I類. 顯著 營 造 業
< 30
1
30~99
≧500
1
專責1級
500~999
≧1
≧ 1,000
≧1 ≧1 ≧1
單位 直接隸
外
專責1級
< 30
/
單位 直接隸 屬雇主 總機構
1級
事業
低度
/
單位
/
風險 總
/
1
≧2
≧2 ≧2 ≧1
1
100~299
1
300~499
1
≧1 ≧1
500~999
1
≧1 ≧2
≧ 1,000
1
≧2 ≧2
500~999
≧1
≧ 1,000
≧1 ≧1 ≧1
1
≧1
1
30~99
1
100~299
1
300~499
1
≧ 500
1
500~999
≧1
≧ 1,000
≧1 ≧1 ≧1
< 30 第III類.
1
1
30~99
< 30
風險
1
屬雇主
屬雇主
/
1
乙 級
1
總機構
中度
甲 級
300~499
以
第II類.
甲 種
直接隸
事業
事業
乙 種
1
/
風險
丙 種
100~299
單位
業
勞工人數
30~99
1 ≧1 ≧1 ≧1
1 1
100~(299)~499
1
≧ 500
1
≧ 3,000
≧1
1
POINT
062
◎
直線式組織:明確將安衛管理分配在各級生產單位與主管,適合中小企業。
◎
幕僚式組織:由安衛專業人員隸屬專責1級單位,獨立擬定安衛管理計畫。
◎
集議式組織:生產與安衛管理單位透過安衛委員會,集議式促進安衛管理。
/ 005 企業經營(含組織溝通與協調)與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 重點提示
2
關鍵概念 筆者「異中求同」整理具相同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時數 (單位皆為小時 [hr]) 之作業人 [職業安全衛生人員、作業環境監測人員整理於次]
□
≧3hr: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依實際需要排定時數,不得<3hr。
□
+3hr:
[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關鍵概念
員或主管如下:
(1) 從事使用生產性機械或設備、車輛系營建機械、高空工作車、捲揚機等之操作 精華解析
及營造作業、缺氧作業、電焊作業等應各+3hr; (2) 對製造、處置或使用危險物、有害物者應+3hr。 +6hr:各級業務主管人員於新僱或在職於變更工作前,應+6hr課程。
□
12hr:特殊作業之高壓室內作業人員。
□
18hr:
解題技巧
□
(1) 特殊作業 (除了上列高壓室內作業人員、以及 胸高直徑 ≧ 70 cm之伐木作業人員15,機械集材運材作業人員24)。 (2) 急救人員。 □
21 h:高壓氣體作業主管 (主任要多 + 1h)
□
35 h:具有危險性設備「非鍋爐類」操作人員。
牛刀小試
(3) 營造、有害作業主管皆為18 (僅潛水作業主管double為36)。
甲級鍋爐操作人員60、乙級50、丙級39。
[記憶法:傳熱面積A ≧ 500 m2 > A ≧ 50 m2 > A]
□
38h:具有危險性機械「起重機、起重桿 (3種)」操作人員 (營建用提升機21、吊籠26)。
□
15人:危險性機械、設備、特殊作業凡需實習者,每15人1機具或設備。
□
50hr: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 76hr:施工安全評估人員
[丁類危險性工作場所,重力3害]
82hr:製程安全評估人員
[甲乙丙類,火災爆炸、缺氧中毒]
心靈雞湯
職業安全衛生人員時數之共通關連性整理如下表,而勞工作業監測人員因甲乙 級、化學性物理性因子時數皆不同,整理於最後: 職業安全衛生人員 業務主管 一般行業
營造業
管理人員
甲種
42
職業安全管理師
乙種
35
職業衛生管理師
丙種
21
26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
時數 (內含實作) 115
(6) (8)
107
(6)
勞工作業環境監測人員 甲級
化學性因子
98
物理性因子
79
乙級
化學性因子
61
物理性因子
56
075
/ 006 安全衛生管理規章與工作守則、工作安全分析與安全作業標準 重點提示
3
精華解析 據「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41條規
左欄內容原收錄於自動檢查辦法12-1 條,現已刪除,僅供比較參考用。
合自動檢查、教育訓練之要求,整理比較如下:
精華解析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規章由各級主管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臺灣職業 安全衛生 及管理指揮監督相關人員執行內容 職業安全衛生組織之產出 管理系統 [第2級稽核:工地主任] [第1級稽核:作業主管] TOSHMS [第1級稽核:作業主管] [作業勞工]
關鍵概念
定,搭配TOSHMS要項與PDCA概念、融
政策 Policy
執行 Do
六、擬定安全作業標準。
六、急救及搶救。 八、事故通報及報告。
七、教導及督導所屬依安全作業標 準方法實施。 一、職業災害防止計畫事項。 二、安全衛生管理執行事項。
四、教育及訓練。 一、事業之職業安全衛生及各級權 責。
五、健康指導及管理措施。 [新增]
檢查 Check 安全防護
心靈雞湯
檢查 Check 疾病預防
牛刀小試
教育訓練
三、工作安全及衛生標準。
解題技巧
計畫 Plan
三、定期檢查、重點檢查、檢點及 二、機械、設備或器具之維護及檢 其他有關檢查督導事項。 四、定期或不定期實施巡視。
查。 七、防 護 設 備 之 準 備 、 維 持 與 使 用。
職災調查 改善 Aciton
五、提供改善工作方法。
協議組織 其他
八、其他雇主交辦有關安全衛生管 理事項。
九、其他有關安全衛生事項。
現場作業主管之職責:應監督所屬作業勞工遵守安全衛生工作守則規 定,發現安全衛生工作守則所未發現問題,應反映主管人員修訂。
[綜合整理詳見「比較職業安全衛生組織」專章]
087
Challenge !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一等 職業安全管理甲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試題一第 74梯次68次
【問題1】為防止發生模板倒塌災害,請依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一) 對於模板支撐支柱之基礎,依土質狀況,列舉4項應辦理事項。(8分) (二) 若以可調鋼管支柱為模板支撐之支柱時,列舉2項應辦理事項。(4分) (三) 對於混凝土澆置作業,列舉4項應辦理事項。(8分) check 1
提示.解析: 本題屬「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規定」較少出題的條文,但若能從各子題關鍵詞 發想,從防止倒塌崩塌之相關措施著手,應可順利取分。此外,倒塌崩塌更常造 成多人傷亡,讀者可針對相關安全管理議題多加準備。 (一) 關鍵詞「土質狀況」導致「強度不足以承載外部荷重」,參考題解摘錄對 應之4項,並以粗體提示關鍵詞,提供讀者記憶。 (二) 關鍵詞「可調鋼管支柱」,摘錄「連接未使用制式構件」之2項供參。 (三) 關鍵詞「混凝土澆置」,類似「起重吊掛」,常見危害為澆置中「物料飛 落」,據此,選擇相關之4項為參考題解。 →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與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暨檢查辦法「精華解析」。
【問題2】(一) 試列舉並簡要說明4種預防火災爆炸的方法。(4分) (二) 請簡要列舉4種動火作業許可管制的工作項目。(4分) (三) 某一化學公司儲槽區發生火災爆炸,該槽區有數座儲槽。事故發生後,化學儲槽相 繼爆炸,產生覃狀雲的爆燃火焰直沖天空。經調查,本案第一次起爆點係為內裝有 易燃液體槽體炸飛,其原因為切割金屬管線後,管線內易燃液體起火。因為儲槽氮 封系統關閉,導致儲槽氮氣濃度逐漸降低,氧氣濃度逐漸上升直到爆炸範圍,所以 切割管線後,經過大約十分鐘後引爆。導致易燃液體槽體飛離,該火災引發其他槽 體BLEVE連續爆炸。根據以上案例背景,為防止類似火災爆炸再度發生,試回答下 列問題: 1. 列舉3項工作場所操作注意要點。(6分) 2. 列舉3項動火作業安全注意事項。(6分) check 2
提示.解析: 系統安全、失控反應控制、火災炸預防、及其損失控制屬甲級安全管理專業課 題,讀者可針對其相關名詞重點、關鍵概念多加準備。 子題 (一)(二) 運用其案例內容,反向作為題解。 (一) 關鍵詞「預防火災爆炸」,配分4分,且題目要求「列舉並簡要說明」。 (二) 關鍵詞「動火作業許可管制」,配分4分,同樣要求「簡要列舉」。 (三) 關鍵詞「切割金屬管線」「易燃液體起火」「氮封系統關閉」「氧氣濃度
356
逐漸上升」。按題意,要求「根據以上案例背景」「防止類似火災爆炸再 度發生」。因為「局限空間」常見3大危害其2為「火災、爆炸」,以此聯 想參考題解。
重點提示
參考題解
關鍵概念
Key to answer ◆第1題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規定」第132條規定: 鋪築混凝土層。
◎
鋪設足夠強度之覆工板。
◎
注意場撐基地週邊之排水,豪大雨後,排水應宣洩流暢,不得積水。
精華解析
◎
◎ 農田路段或軟弱地盤應加強改善,並強化支柱下之土壤承載力。
◎ 可調鋼管支柱不得連接使用。 ◎ 可調鋼管支撐於調整高度時,應以制式金屬附屬配件為之。
解題技巧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規定」第135條規定: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規定」第142條規定 ◎
禁止勞工乘坐於混凝土澆置桶上。
◎ 以起重機具或索道吊運混凝土桶下方,禁止人員進入。 ◎ 混凝土桶載重量不得
> 容許限度,其擺動夾角不得 > 40o。 心靈雞湯
Key to answer ◆第2題 ◎ 預防火災爆炸可透過
牛刀小試
◎ 使用起重機具吊運混凝土桶以澆置混凝土時,應指派信號指揮人員指揮。
(1) 可燃物濃度控制、(2) 惰化設計、(3) 著火源管制、(4) 加
裝安全裝置。 ◎ 動火作業許可管制
(1) 切割金屬、(2) 焊接金屬;(3) 研磨金屬、(4) 熱表面設備操
作。 本案例因「切割金屬管線」且「氮封系統關閉」,導致「氧氣濃度逐漸上升」,爆炸 後引發連續「BLEVE」,據此 ◎ 工作場所操作注意要點:
■ 監測並確認管線內無易燃蒸氣殘留。 ■ 確認氮封等安全設備運作正常。 ■ 確實以閥、旋塞、盲板隔絕。 ◎ 動火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 負責人或現場作業主管確認安全,簽署動火許可。 ■ 配置現場監視人員,監視正常、異常、緊急狀態。 ■ 持續監測動火範圍程度、易燃蒸氣濃度、設備溫度。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