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地理概說-地理資訊 第二篇˙區域地理
第一篇˙通論地理
第三篇˙應用地理
焦點:地理資訊的整理 ●●地理資訊整理的工具 1. 統計圖: 將地理現象的數值或資料視覺化,呈現資料特性或變化趨勢。 2. 統計地圖: 運用各種符號或幾何圖形,表示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特性。 ●●統計圖的種類 名稱
說明
圖示 溫度ºC
逕流量
都市化後
以曲線的起伏表示地理現象的資料值隨時 折線圖 間連續變化的情況。
(m sec) 3
雨量mm
30
600
20
500
10
400
0
300
-10
200
都市化前
-20 時間 (hr)
-3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月
都市化前後之水文歷線
某城市氣候圖
200 㠈 ˙ 㕟 ˙ 敺 ˙
㠈 ˙ ∌
柱狀圖/ 由柱狀或條狀圖形表示出地理現象的特 長條圖 徵。
150 100 50 0
⛲㯸 ⯶⭟ ⛲㯸 Ḕ⭟ 檿Ḕ 偞㠈 ⯯䦸 Ọᷱ 0
⛲㯸 ⛲㯸 檿Ḕ ⯯䦸 ⯶⭟ Ḕ⭟ 偞㠈 Ọᷱ 㠈˙∌
50
100
150 200
㠈˙㕟 敺
㞷⹛㠪⛹上⏫䴁⭟㠈㕟
⯯䦸Ọᷱ⭟㠈
圓餅圖
檿Ḕ 偞㠈 11%
地理現象的要素總和為100%,以扇形表 示某一特定地理要素所佔總值的百分比。
4%
⛲㯸Ḕ⭟ 19%
⛲㯸⯶⭟ 66%
㞷⹛㠪⛹上⏫䴁⭟㠈 㕟䙥⇭㮻 (m) ⋾㥜
將兩個變數的關係分別以縱軸與橫軸表 示,再將兩者間對應的值點繪於方格上, 散布圖 運用這些點的散布特徵,包括點的疏密程 度與延展方向,以顯示資料分布的特徵。
⌾㥜 (m)
嵋怺
6000
6000
3000
3000
0
90ºN
60ºN
30ºN
0º
30ºS
60ºS
0 90ºS
曑䷁凮䷖⺍旃ᾩ⛽ 100 0
䟩䱹䙥⇭㮻
24
三角形圖多用於人口、年 齡或產業結構的表示。
㮻 ⇭ 䙥 䱹 ✲
溶䱹 16% ✲䱹 20% 䟩䱹 64%
90 10 80 20 30 70 40 60 50 50 40 60 30 70 20 80 90 10 100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溶 䱹 䙥 ⇭ 㮻
凡地理現象由三種要素所構成,且總和為 100%,則可用此種圖表示。此圖乃以等 三角形 邊三角形的三邊分別表示三種要素,每一 圖 底邊又以百分率表示,以判讀出某一點上 的三種資料特徵。
✆⣋峑✗ᷰ妹⛽姊
徙㝾㻨䤍㥔 30 20 ⅝ẽ
雷達圖
以圖為中心向外繪製數條放射線,每條線 代表不同數量。
壤怇㥔
10 0
ⷌ┭˚䤥㛪˚ ῲạ˚㛴⋀㥔
┭㥔
怲弟ℙ 态Ὲ㥔
雷達圖不具方向性;風花圖具方向性。
▕ἴƝ
% ⟡晭ⷩⰘ㥔ạ⏊䴷㦲⇭ⷪ⛽ 咙䥶梏䴁 䴁Ọᷱ ǡ 䴁
栢䍮䙥⇭㮻
360º
ǡ 䴁
45º
屬於雷達圖的一種。用以表式風向、風速 發生的頻率。
权梏栢䍮
17.2%
10
CALM 17.2%
270º
20
30
速成焦點
風花圖
Ⅰ
38.4%
315º
40% 90º
135º
225º 180º
$ 凡⋾ⷩ㞷⹛梏劘⛽
●●統計地圖的種類 名稱
說明
圖示 120ºE
121ºE
122ºE
ܿ ੇ ᆵ
25ºN
點子圖
1.以圓點符號表示地理現象的分布特徵。 2.呈現地理現象在數量和位置的地圖,但僅 為相對比較,無法獲得絕對的數值或正確 位置。
ϼ 24ºN
ੇ
⋾忛㭟䷁
ѳ 23ºN
ࢩ 22ºN
㮶滅塏䤡 ạ
1.將地表現象數量化,數值相同各點,連成 封閉曲線。 2.表示逐漸改變或連續地理現象。
0
25
50
km
4
104
1040
6 1032 103
8 102 1024 1020 16 10
10 10 12 08
等值線圖
Ѓγੇ
2 101 1016 1020
㰊⢺▕ἴƝhPa
離婚率( 000 ) 1.408∼1.694 1.695∼2.145 2.146∼2.492 2.493∼2.788 2.789∼3.150
區域密度圖 (面量圖)
利用不同的顏色或網紋來表示不具連續性 地理現象的區域分布。
25
即學即測 1
右圖是高雄市氣溫、雨量的分配圖,這是一般 常用的地理統計圖表,包含有下列哪些特徵? (A)柱狀圖 (B)曲線圖 (C)風花圖 (D)等值線圖21-32
2
下列地圖中,哪些最適宜用點子圖來表示? (A)台北盆地稻田分布圖 (B)台北盆地道路分布圖 (C)台北盆地人口分布圖 (D)台北盆地人口密度圖 (E)台北盆地職業結構分析圖24-38
3
下列哪些地理圖表,常用來表示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特性? (A)長條圖(B)點子圖(C)區域密度圖(面量圖) (D)曲線圖(E)等值線圖。
4
佳樺想要瞭解某一家便利商店顧客的居住地,以探討其「居住距離」和「購買頻 率」的關係。在蒐集資料之後,應該整理成何種統計圖或統計地圖呈現,以達成 地理實察的目的? (A)點子圖 (B)面量圖 (C)散布圖 (D)柱狀圖
5
風花圖是氣候學上常用的統計圖, 請依右圖所示判斷該測站最可能位於何地? (A) 22°N 121°E (B) 34°S 19°E (C) 34°N 131°E (D) 50°N 0°E
26
12 獨立國協
第一篇˙通論地理
第二篇˙區域地理
第三篇˙應用地理
焦點:自然環境與經濟變革 北 極 海 白 令 海
維科揚斯克
黑
窩
頓
河
河
裏
海
哈薩克
庫 曼
河
日本海
土
西部西伯 利亞平原
鹹海 錫 中亞盆地 烏 爾 茲 別 河
阿母河
加 索 山
烏 拉 鄂 山 畢 河
東部西伯 利亞山地
勒
中部西伯 利亞高原 那
貝加爾湖
海 高 加 索 外 山 高
瓦
葉尼塞河
俄羅斯 平原
克
吉爾吉斯 塔吉克
●●國協的組成 以『俄羅斯聯邦』為首與另十二國聯合組成『獨立國家國協』。其位置分部橫 跨歐亞兩洲。 歐洲
亞洲
中亞地區 高加索區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 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 克蘭、摩爾多瓦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烏茲別克 獨立國協中土地面積與經濟實 力最強大的三個國家:俄羅 斯、哈薩克、烏克蘭。
202
●●自然環境 1. 範圍 東到太平洋,西達波羅的海,西南界黑海,北至北極海。 2. 地形 地區
地形
植被景觀
經濟
南部黑土覆蓋, 大部分地區 土地肥沃 經濟最發達, 為溫帶大陸 蘊藏豐富煤、鐵 為主要農業區 性氣候。 礦
古老結晶岩 西 部 _ 西 為古代淺海隆起淤積而成 伯利亞平 春季雪融後,鄂畢河下游多 副 極 地 大 陸 原 沼澤 型氣候。 天然氣主要產區 年溫差居全 球之冠。 中部_西 熔岩高原與切割高原 北極圈以北 伯利亞高 貝加爾湖提供豐沛水電 屬於極地苔 原 原氣候。 東部_西 新褶區山脈,多火山地震。 伯利亞山 多森林與礦產。 地
Ⅰ
森林與毛皮資 源豐富,擁有 針 葉 林 占 地 最 全世界9/10的 大,被稱為『泰 天然氣 卡』,是世界第 基本上獨立國協境內高 一森林帶。 緯荒寒的氣候影響土地 多灰化土。 開發及土地利用,故 極地苔原氣候區 不 利 農 業 發 展 。 冬 寒 長,生長季短,年僅一 多為永凍土。
速成焦點
古老結晶岩 俄羅斯平 冰河作用區 原 多冰磧湖與沼澤 多平原
氣候
穫,需進口穀物。
游牧、灌溉農 業發達、盛產 南 高 北 地 , 內 陸 為 乾 燥 盆 溫 帶 乾 燥 氣 多乾燥草原或沙 中亞盆地 棉花。裏海沿 地,多鹹水湖。 候 漠 岸為新興石油 區。 高加索山 新褶區山脈,地形崎嶇,多 副 熱 帶 高 地 多山地植物 區 火山地震。為歐亞分界。 氣候
●●計畫經濟與改革開放
畜牧與副熱帶 作物(葡萄)
平均溫自西向東遞減;年溫差自西向 東遞增。降水受盛行西風影響,主要 集中於夏季,雨量由西向東遞減。
昔:計畫經濟 在蘇聯社會主義時期,以重工業發展為主,輕民生工業。 開放物價與企業民營化、私有化 優點;發展第三級產業與國際貿易,歐盟成為新的貿易夥伴。 今:自由經濟 缺點:物價上漲、失業率高、貧富差距大、農業生產力衰退、勞工短 缺。
203
即學即測 1
獨立國家國協範圍擴大,依自然條件和歷史的發展,形成多樣的區域經濟,其中 以改善灌溉系統而栽培棉花著名的區域主要在: (A)歐俄(B)高加索(C)中亞(D)西伯利亞
2 獨立國協的氣候有那些特徵? (A)夏季雨量自東、西兩岸向俄屬中亞遞減 (B)冬季嚴寒而長,夏季炎熱而短 (C)降水主要受盛行西風影響 (D)平均溫自西向東遞減 (E)年溫差自西向東銳增
3
蘇聯解體後,由社會主義的計畫經濟轉型為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在經濟改革的 初期,獨立國協各國產生了哪些現象? (A)消費物價上漲(B)人口快速增加(C)貧富差距擴大 (D)城鄉差距縮小(E)勞動人口短缺 。
4 「甲國為世界天然氣生產大國,其天然氣輸送管線,有八成需經由乙國輸出至歐 洲,因此每當甲、乙二國發生摩擦,歐盟諸國便遭受斷氣或漲價之苦,如2009
年歐洲便曾度過一個最寒冷的冬天。」請問上文中的甲、乙兩國分別為下列何 者? (A)中國、俄羅斯(B)俄羅斯、烏克蘭 (C)烏克蘭、亞美尼亞(D)亞美尼亞、土耳其。
5
右圖為某地區教堂圖示,建築包含九座色彩繽紛的洋蔥圓頂建築,被喻為「用石 頭描繪的童話」。請問該教堂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個國家? (A)英國 (B)瑞典 (C)義大利 (D)俄羅斯。
204
快速理解!!
1 棉花在灌溉設備發達的今日,成為沙漠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中亞地區為
溫帶乾燥氣候,盛產棉花,故選之。(A)選項的歐俄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 候。(B)選項為高地氣候。(D)選項為寒帶氣候。
正解 C
西向東遞減。烏拉山以東的西伯利亞受亞洲海洋氣流影響,加上東部有山地
速成焦點
2 獨協的降雨分布以烏拉山為界,烏拉山以西的歐俄平原受西風影響,降雨由
Ⅰ
分布,降雨以東部迎風坡雨量稍多,故(A)選項錯誤。
正解 BCDE
3 計畫經濟為受政府保護與主導的經濟制度,故納入市場經濟時,往往會缺乏
競爭力,而產生多面向適應不良的現象,進而造成民生物價上漲、貧富差距 擴大、勞動人口短缺等現象,故選(A)(C)(E)。至於人口增減或都市
規模大小則與此轉變較無關係。
正解 ACE
4 全球天然氣蘊藏量第一名即是俄羅斯,烏克蘭為俄羅斯輸往歐盟國家管道天
然氣的供應樞紐,只要兩國摩擦,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即會受到強烈影響。在 2009年時,因為兩國的商業爭端,凸顯出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高度依 賴。則答案選擇(B)俄羅斯、烏克蘭。
正解 B
5 洋蔥頂建築最初盛行伊斯蘭建築,在中東及印度地區,經常位於清真寺或回
教寺院中。俄羅斯及東歐等地亦使用此洋蔥頂建築,圖中為東正教的教堂, 主分布於東歐與歐俄一帶,為斯拉夫民族主要宗教信仰。故選答案(D)俄
羅斯。
正解 D 205
31
期
警專乙組試題-地理
(一)三十題,題號自第1題至第30題,每題二分,計六十分。 壹、單選題:(二)未作答者不給分,答錯者倒扣該題分數四分之一。 (三)請將正確答案以2B鉛筆劃記於答案卡內。
□
1
地理學者開始關心撒赫爾地區沙漠化現象,此一研究「環境災害」的應用,是何 種研究傳統的趨向? (A)空間傳統 (B)生態傳統 (C)區域傳統 (D)地球科學傳統
□
2
要做某「地區型」醫療院所服務研究,其底圖的比例尺應選擇何者較恰當? (A)25萬分之一 (B)10萬分之一 (C)5萬分之一 (D)5千分之一 在涵蓋相同面積,相同比例尺之下,下表哪一種衛星影像需要最多網格來儲存?
3 解析度
B.法國SPOT衛星 C.歐洲ERS-1衛星
80公尺
20公尺
10公尺
D.中華衛星二號 2公尺
(A)A (B)B (C)C (D)D
Ⅱ 歷屆試題
□
A.美國 LANDSAT衛星
下表為6月22日甲-丁,四個地點的晝長時間,此四地所處緯度由低到高順序排列 正確的是:
□
4
地點
甲
乙
丙
丁
白晝時間(小時)
5
10
15
24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丙、丁
□
□
5
6
由圖一中哪一點,以30 視 角俯看,可看到圖二的地 形起伏狀態? (A)A (B)B (C)C (D)D 由圖三得知▲應該在X之何方? (A)N25°W (B)S65°E (C)S25°E (D)N65°E
53
SCORE
本題結論 兩側岩層傾斜相向,故為『向斜』,答案為選項(B)。
作者叮嚀 小口訣速記!!
Ⅱ
向斜:兩側岩層傾斜相向。
歷屆試題
背斜:兩側岩層傾斜相背。
Ans 9
命題範圍:通論地理:地形 正 解
提 示
A
地形辨識
頻出度
解 析 破題 此題在判別等高線圖與地形名詞的識別。 1. 方山:頂面平坦而四周崖壁陡峭的山狀地形。 2. 河階:河流因回春作用而重新下切,形成新河床。昔日河床變成高出現在河面的 地面,稱為『河階』。 3. 單面山: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 4. 沙洲:河流因搬運泥沙,堆積於海底形成沙堤,沙堤露出水面,稱為『沙洲』。
選項分析 (A)方山 (B)河階 (C)單面山 (D)沙洲
69
SCORE
本題結論 冰河在搬運力減弱後,其搬運物質堆積成冰積物,在消融後即可判斷冰河方向,其長 軸方向與冰河流向一致。蛇丘、鼓丘與外洗扇均為冰河堆積地形,其形態或走向與冰 河消融的方向有關,三者均會順著冰河消融的方向堆積,所以答案為(A)冰河消融的 方向。
作者叮嚀 此題較難以分辨正確的選項可能會在於(D)冰河移動的速度,可能會有讀者會認為冰 河移動的速度會影響沉積物的堆積。其實冰河移動的速度主要影響冰河的運動,例如 大陸冰河的移動速度就比山岳冰河快,但與冰河地形的塑成並無直接的關連。
Ans 12
命題範圍:通論地理:氣候與水文 正 解
提 示
A
世界洋流
頻出度
解 析 破題 1. 此題在考對世界洋流的了解,並加以分析影響洋流流動的因素。關鍵詞是「以拋 物線方式轉向中緯度地區」。 2. 題幹中敘述的轉向力量為『科氏力』,為地球自轉時對地表附近的運動(如風、 飛彈、海流等)造成的一種偏向力。科氏力的大小,隨緯度高低而不同,在赤道 地區為零,緯度增高而遞增,在南北兩極最大,同時,這種偏向力在北半球是行 進方向右偏,在南半球是行進方向左偏。
選項分析
(A) 地球自轉的偏向→影響全球表層洋流的重要因素是風和地球自轉偏向力(科氏力)。 但就本題題幹所問洋流『以拋物線的方式轉向中緯度地區』,主要乃是受科氏力 所影響。 (B) 海水密度的差異→海水密度的差異不會影響洋流的流動,但會形成『密度流』。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