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1630郵政營運職企管試閱

Page 1

0 0 31

Chapter 4 企業經營環境

由部門的結構及所運用之政策措施因素所產生。

4

章 企業經營環境

屬於企業內部的因素,可以有效控制,端賴良好的管理功能發揮。

重要性 ★★☆☆☆

總述 內部環境

一、構成要素 內在環境因素,包括經營規模、經營績效、所有權類型、員工態度、價值觀、員工能 力、管理程序、組織結構,以及企業功能的人事、財務、生產、行銷、研究發展的運作 等。

二、麥肯錫7S模型(Mckinsey 7S Model) 7-S模型指出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包括:結 構 (Structure)、制度(Systems)、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s)、戰略 (Strategy)、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亦即企業僅具有明確的戰略和深思熟慮的 行動計劃是不夠的,因為企業還可能會在戰略執行過程中失誤。因此,每一個要素均須注 意。又可概分為硬體與軟體要素兩部分:

(一)硬體要素分析:戰略(Strategy)、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s)。 (二)軟體要素分析:風格(Style)、人員(Staff)、技能(Skills)、共同的價值觀(Shared Values)。

065


四、企業社會責任觀點的演進 第二階段

企業所應負責的對象擴大至員工。

第三階段

企業繼續擴大其負責的對象,以顧客與供應商為主。

第四階段

企業自視為社會機構,有責任推動公益事務。

五、企業面對社會責任的策略 企業經營者對CSR的四種回應方式:

〈一〉阻礙式 (Obstructionist response)

5

章 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只對股東負責,追求利潤極大化。

第一階段

企業經營者的行為已屬非法或不符倫理要求,對問題採用掩蓋的態度。

〈二〉防衛式 (Defensive respons) 企業經營者只求合法,無意多負擔額外責任,以股東的利益優先。

〈三〉順應式 (Accommodative response) 企業經營者滿足企業倫理的要求,對所有重要關係人的福祉給予平衡的處置。

〈四〉主動式 (Proactive response) 企業經營者積極主動負擔起社會責任,盡心盡力對利害關係人給予關懷與協助。

071


0 0 51 Chapter 2 組織

重要性 ★★★☆☆ ★★★★☆

總述 組織設計取向

本重點之出題焦點在:書寫格式係「由左至右」之橫行格式;以及特定 文書之種類。

一、正式與非正式組織結構 〈一〉正式組織結構 是一個經過正式設計的結構,有意設立的一種各部門間關係模式,用意在於有效達成組 織使命。

〈二〉非正式組織結構 未經正式規劃,但卻發生於組織成員間的一種活動關係型態或模式。

二、機械與有機式組織結構 〈一〉機械式組織結構 根據古典組織理論設計原則而來,主張高度集權化、部門化與正式化,強調高度分工、 指揮統一、層級多、管理幅度小,偏向固定、嚴密、制度化。

〈二〉有機式組織結構 為高度適應形式,主張低度集權化、複雜性與正式化,強調一人多工,情境式領導、層 級少、較寬管理幅度,偏向變動、鬆弛、自主性。

132


2. 知覺與歸因 知覺與歸因息息相關,歸因是觀察行為以後,對產生行為原因推論的一種機制。 (1) 歸因理論 :指我們對某特定行為的不同解釋,會導致我們對該特定人物的不同判斷。 又可分為內部歸因(行為被認為是個人因素引起)、外部歸因(行為是由外在因素引起)。 (2) 歸因主要因素 決定行為是由內在或外在因素導致時,受三種因素影響。 情況特殊性:個體是否會在不同的情況下,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團體共識:在相同情境下,每個人會有相同的反應。 個體一致性:是否規律而一致地表現出這種行為?

(3) 歸因偏誤 有許多謬誤與偏差造成歸因的扭曲。 ① 基本歸因謬誤 :當我們評斷他人的行為時,會有很容易低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 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傾向。如行銷主管將行銷人員業績表現不佳歸因於不努力的結果, 而非探究其他競爭者是否推出創新產品所致。 ② 自利偏差 :個體會將成功歸因於自己能力或努力,卻將失敗歸咎於外在因素的影響。

(五)學習 人類許多複雜行為是經由學習而來。學習理論有下列幾種: 1. 操作制約論 主張行為是制約結果展現,透過尋求報酬或避免處罰訓練成為自發性行為。

150


0 0 21

Chapter 1 生產作業管理

重要性 ★★★☆☆

總述 生產系統的設計

生產作業開始之前,必先建構完整廠房設備與流程規劃。因此,生產系 本重點之出題焦點在:書寫格式係「由左至右」之橫行格式;以及特定 文書之種類。本重點之出題焦點在:書寫格式係「由左至右」之橫行格 統設計包含:產品設計、製程設計、機器設備選擇、廠房佈置與廠址選 式;以及特定文書之種類。 擇。

一、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是生產系統設計的基礎,包括產品創意之發展、篩選、概念設計、初步設計、 細部設計等步驟。企業並須依產品設計需求來指導製成設計與廠房佈置等其他作業。

需求

顧客市 場系統

行銷

推銷

製造

產品開發

行銷與銷售

新產品創意

產品規格

進階 研究

產品 設計

技術 觀念

製程 規劃

生產

產品

顧客 市場系統

拜訪 銷售 顧客訂單 生產訂單

資料來源:郭倉義譯,《生產與服務作業管理》麥格羅希爾,2001。

230


〈6〉 層別法/流程圖(Stratification Analysis/Flowchart) ① 層別法 當所收集之資料來源過於廣泛時¸不容易由其中的到有用的資訊,此時可以用來將 資料分組,例如可以用班別﹑設備別﹑材料來源別等,將資料分成幾個小組來觀 察,簡化資訊擷取之困難度。 ② 流程圖 由圖形符號來代表系統間各項作業與程序之間的關係,易於瞭解品質控制的問題所 在。 〈7〉 散佈圖(Scatter Diagram) 用來分析一對參數間之關係,將成對之數據繪製在X-Y圖上,藉此找出兩者間之關 係,可分為「正相關」、「負相關」與「無相關」三種情況。

QC七大工具 工具

圖形

用途

分類清楚

1. 管理、教育用 2. 改善、解析用

特性要因圖

3. 源流管理用 4. 現場操作標準用 重 點把握

100%

1. 決定改善目標 2. 明瞭改善的效果

柏拉圖

3. 掌握重點分析 簡易有效 A

檢查表

B

C

A

B

1. 日常管理用 2. 收集數據用 3. 改善管理用

比較作用

層別法

242

應用層別區分法,找出數據差異的因素,而 對症下藥


〈三〉創新管理步驟 衡量企業內外的情勢→決定創新的方向與目標→尋求配合的各種資源→創新規劃的擬定 →創新執行與控制。

〈四〉創新來源 可由組織結構、人力資源與組織文化三個層面著手。 (1) 有機是組織結構 :由於低正式化、低集權化、扁平化、彈性化等特徵,較能提供創新 情境。 (2) 充裕的資源 :方可提供創新所需成本。

章 研發與創新

4

1. 組織結構面

(3) 部門間溝通 :跨部門的組織或團隊,可打破部門間的藩籬,充分溝通。 2. 人力資源面 (1) 甄選培育劇創造力的員工 。 (2) 強調員工的教育訓練與發展 。 (3) 高度的工作保障 。 3. 組織文化面 (1) 接受模糊性 :太多精確與客觀性會限制創造力。 (2) 對不合實際的容忍 :對非實用性提議的接受。 (3) 低度外部控制 :大多政策或法令規章會限制創意。 (4) 對風險的容忍 :對失敗的容忍。 (5) 衝突的容忍 :應鼓勵不同意見的存在。 (6) 著重目的(ends)而非方法 (means) :只要訂定目標,不拘泥其達成手段。 (7) 強調開放式系統 :強調與外界互動與因應。

〈五〉創新系統模型

投入

投入

投入

具有創意的 人員或組織

創新環境變 數:結構、 文化、人員

創新的產品、 服務、流程

321


4. 現金流量表 :企業於投資及融資過程中、資金往來情形,可分營運、投資及理財活動。 簡化現金流量表 來自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

稅後淨利 +折 舊 +應 付 票 據 及 帳 款 的 增 加 ( 減 少 - ) +存 貨 的 減 少 ( 增 加 - ) +其 他 流 動 資 產 的 減 少 ( 增 加 - ) +其 他 流 動 負 債 的 增 加 ( 減 少 - ) +業 外 損 益 的 現 金 流 量 ( 未 支 付 現 金 之 業外支出+ ; 未收現金的業外收入-)

章 財務管理

5

+應 收 票 據 及 帳 款 的 減 少 ( 增 加 - )

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 +短 期 投 資 的 現 金 流 量 ( 增 加 - ) +長 期 投 資 的 減 少 ( 增 加 - ) +固 定 資 產 的 減 少 ( 增 加 - ) +其 他 資 產 的 減 少 ( 增 加 - ) 來自理財活動的現金流量 +短 期 負 債 的 增 加 ( 減 少 - ) +當 期 新 增 之 長 期 負 債 ( 當 期 償 還 長 期 負債-) +其 他 負 債 的 增 加 ( 減 少 - ) +現 金 增 資 ( 發 放 股 利 與 紅 利 - )

企業為詳盡表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相關事項,除編製財務報表外,尚應揭 露相關重要資訊,以「附註或附表」方式表達說明,其揭露事項包括:主要經營業務概 述、重要會計政策、重大承諾、與關係人重大交易、重大災害損失等。

〈三〉財務報表之公開 公開發行公司應定期公告並申報財務報表,若未上市、上櫃僅須申報年度報告,而上 市、上櫃公司則須按時申報季報告、半年度報告及年度報告等。如未按規定申報,證券交 易所或櫃檯買賣中心將停止該公司股票買賣,停止買賣若達三個月以上,則將終止上市、 上櫃。而其申報期限如下表所述: 申報種類

申報期限

時間

第一季財務報告

第一季終了後一個月內

4月份

半年度財務報告

半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

8月份

第三季財務報告

第三季終了後一個月內

10月份

年度財務報告

營業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

4月份 333


001 Chapter 3 變革管理

重要性 ★★★★★

總述 組織成長與再造

本重點之出題焦點在:書寫格式係「由左至右」之橫行格式;以及特定 組織成長的研究以顧林納(Greiner)的研究最為著名。他將組織成長階 文書之種類。 段化,每個階段都有其組織成長的方式、危機、問題。

一、組織成長(organizational growth) 所謂「組織成長」是指組織在面臨經營環境快速變遷下,維持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學者 顧林納於1972年提出組織成長階段理論,認為一個組織成長須歷經五個演變階段,在每一 個階段最後都面臨一段危機與突破時期。 階級

1

3

2

4

組織規模

硬化危機

5 ?危機

大 控制性危機 成長經由 合作 自主性危機

領導危機

成長經由 協調

成長經由 授權 成長經由 命令

成長經由 創造力

幼 年

組 織 年 齡

成 熟

組織成長 之 五 個 階 段 〈一〉第一階段「成長經由創造力」 創造者創造產品與市場,並掌握整個組織活動和發展。但創業者均屬技術或業務導向,較不 重視管理活動,隨組織成長,內部管理問題層出不窮,無法應付,因而產生「領導危機」。 406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104年從業人員甄試試題 職階/甄選類科【代碼】:營運職/郵儲業務【G5001-G5002】 專業科目(1):企業管理及經濟學 題目一: 請說明何謂機械式組織與有機式組織?這兩種組織結構各有何特性以及適用於哪種環 境?【25分】 【答題策略】 首先說明機械式組織與有機式組織的意涵,接著敘述兩種組織各自適用的環境(條件)。 【本題擬答】 1. 機械式組織又稱科層體制(Bureaucracy) ,是一種穩定的、僵硬的結構形式,所追 求目標是運作的效率。具有高度複雜性、高度正式化及高度集中化的特質,其任務被高 度分割為多個專業化的子任務,因而呈現高複雜性,員工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因而 呈現高度正式化,大部分重要決策的制訂,是由高階管理當局負責,因而呈現高度集中 化。

有機式組織 是一種鬆散、靈活的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形式,具有低複雜性、低正式化、分 權化的特質,組織不具有標準化的規則、條例,工作多樣化的,保持低程度的集權。為 簡單、非正式、低度集權的組織,賦予組織更多的彈性及應變能力,能根據需要迅速地 作出調整。 2. 機械式組織的適用條件 : (1)環境相對穩定;(2)任務明確且持久,決策可以程式化; (3)技術相對統一而穩定;(4)例行活動,以效率為主要目標;(5)企業規模相對大。

有機式組織適用條件 : (1)環境相對不穩定和不確定(動盪),企業必須充分對外開放; (2)任務多樣化且不斷變化,採用非例行性決策過程; (3)技術複雜而多變;(4)有許多非例行活動,需要較強的創造與改革能力; (5)企業規模相對較小。(MBAlib)

47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