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分重點大彙整&解釋名詞總複習 1. 運輸工具(Vehicles):簡稱運具,係在運送人或貨物,其應具備經濟、舒適及安全
奪分重點大彙整&解釋名詞總複習
的功能。現代化的運具大致上分為兩類:一類為與動力來源同體,例如汽車、輪船、飛 機;另一類則與動力的來源分離,例如鐵路的貨車、海上之駁船。 2. 場站設備:專供運輸工具的到發停留、旅客的售票服務、客貨集散管理、運輸工具之維 修保養、駕駛及服務員工的工作休息處,它同時亦負責通路的中轉連接等功能。 3. BOT(Built-Operation-Transfer):「興建-營運-移轉」之簡稱。係指政府將部分 公共工程建設,採取「興建-營運-移轉」方式,由民間企業出資興建、營運、並在經 過某一段特許經營期間之後,將所有權轉移至政府。台灣高鐵、台北交九轉運站、高雄 捷運皆是採取此種方式進行。 4. BT(Build and Transfer):係指由政府規劃請民間籌資興建,建設完成後再由政府一 次或分期償付建設經費。 5. OT(Operate and Transfer):係指政府將已興建完成之公共建設委託民間機構於一 定期間內經營,即所謂「公辦民營」或「公有民營」。 6. ROT(Rehabilitate-Operation-Transfer):係指由政府委託民間機構,或由民間機 構向政府租賃現有設施,予以修復、擴建或整建後並為營運;營運期間屆滿後,營運權 歸還政府。通常老舊之公共設施,係採此種方式辦理。 7. BOO(Build-Own-Operate):係指由民間自行覓地籌資規劃興建某個交通場站,營 運一段時間後,歸自己擁有,而無須將資產移轉給政府。 8. BL(Build and Lease):係指由政府興建公共建設,完工後租予民間機構使用,例如 港灣碼頭建設。 9.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係指政府將營運中之公共建設(如高速公路或 電廠)移轉給民間機構經營,民間機構以營運期間預估現金流量所計得之總收入,按一 定比例一次支付給政府權利金,經營期間收費所得歸民間機構,在營運期間屆滿後,民 間機構再將資產移轉給政府。 10. BTO(Build-Transfer-Operate):係指由民間機構投資興建完成後,政府一次或分 期給付建設經費以取得所有權,並委託該民間機構營運;營運期間屆滿後,營運權歸還 政府。 11. 旅次:指某人基於完成其社會或經濟之目的,以某種交通方式或工具,完成從一地移至 另一地的期望路線。簡言之,旅次係指某特定目的使用運輸工具從一點到另一點之單一 行程。
I
23. 依我國「鐵路法」第2條的定義,依出資者的不同,鐵路事業的經營型態,可分為下列 四種: 係指國有而由中央政府經營的鐵路。凡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稱為國營 鐵路:
奪分重點大彙整&解釋名詞總複習
(1)由中央政府獨資經營者。 國營鐵路
(2)依事業特別組織法的規定,由中央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者。 (3)依公司法的規定,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合資經營,中央政府資本額 (股份)超過50%者。 (4)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合資經營,中央政府的資本額超過50%者。 係指由地方政府(市、縣政府)經營的鐵路,凡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 稱為地方營鐵路: (1)各級地方政府獨資經營者。
地方營鐵路 (2)由各級地方政府合資經營者。 (3)為依事業特別組織法的規定,由地方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者。 (4)為依公司法的規定,由地方政府與人民合資經營,地方政府的資本超過 50%者。 民營鐵路
係指由國民經營的鐵路。民營鐵路須以「股份有限公司」為限,其他型態的 公司都不得從事鐵路事業的經營。 係指由各種事業機構所興建,專供所營事業本身運輸用的鐵路。專用鐵路因
專用鐵路
性質特殊,或為國營,或為地方營,端視各該事業的經營主體為國營、地方 營或民營而認定之。
24. 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係指藉由先進的資 訊、電子、感測、通訊、控制與管理等科技,將運輸系統內人、車、路所蒐集的資料, 經由系統平臺處理轉化成合適且有用的資訊,透過通訊系統即時的溝通與連結,改善或 強化人、車、路之間的互動關係,提升用路人的交通服務品質與績效,進而增進運輸系 統之安全、效率與舒適,同時減少交通環境衝擊。 25. 智慧軌道系統(Intelligent Railway Systems,IRS): (1) 定義與現況:近年來國外許多先進國家積極將ITS應用於軌道運輸方面,即為「智慧 軌道系統」。IRS利用先進的電子、通信、資訊、機械、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並透 過資訊之收集、處理、傳輸與高度共享等管理決策,使得軌道運輸系統不論列車行 車監控、行車保安、旅客資訊系統、票證系統等方面都有革新與升級。 (2) 發展IRS之目的:在於提升軌道運輸系統之安全、效率、環保與服務品質,以確保軌 道運輸系統與其他運具之競爭性,並滿足社會大眾對軌道運輸之未來發展需求。
III
0 0 12 Chapter 1
緒論
重要性 ★★★★☆
總述 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與構成要素
本節「運輸的構成要素」經常出現在申論題,請務必熟記內容、反覆演 練。
一、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 下列有關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亦為衡量客貨運輸服務範圍的指標: 安全性 便利性 可靠度 旅行成本
「安全性」係指運輸經營,無論是旅客或貨物運送,首重安全,此為運輸業 經營的首要目標。 「便利性」避免客、貨遲延,使運輸業利用人樂於利用。 「可靠度」旅客服務講求舒適,設備應能適合旅客需求;貨物運送要求確 實,避免損害之發生。 運輸業的成本若減少,則售價(旅行成本)可調降,旅客既可享受價廉的服 務,將會增多來往頻次,使需求量會增加。
旅行時間
旅客將不會造成時間浪費及可利用的時間減少等問題。
服務態度
良好的服務態度可以提高運輸服務的品質,達到現代運輸的要求 運輸系統的運輸能力亦稱為「運量」,它是指對運輸的「需求」。每日尖峰
運輸能力
時刻及星期例假日等,運量通常會大量增加,若運輸設備能與之配合,則將 能發揮最大之運輸效能。
二、運輸的構成要素 運輸工具(Vehicles簡稱運具)係在運送人或貨物,其應具備經濟、 運輸工具
舒適及安全的功能。現代化的運具大致上有可分為兩類:一類為與動 力來源同體,例如汽車、輪船、飛機;另一類則與動力的來源分離, 例如鐵路的貨車、海上之駁船。 由出發點至到達點,運具所通行的途徑,稱為通路。有些是自然形成
通路
的,如空運航線及海洋航運等;有些是人工設施,如鐵路、捷運設 備、公路、人工運河、管道等。每一種通路均由出發點、中間點及到 達點三者連接而成,以使人、貨能安全便捷地到達。
004
場站(Terminal)設備係專供運輸工具的到發停留、旅客的售票服 場站
務、客貨集散管理、運輸工具之維修保養、駕駛及服務員工的工作休 息處,它同時亦負責通路的中轉連接等功能。 動力(Power)係推動運具移動行駛的力量來源。古老的動力大都為 人力、獸力、風力等;現代的運具動力則為人造的,如蒸氣機、內燃 通訊設備(Communication)在於便利管理人員能迅速、確實掌握 運輸服務之進行狀況,以確保運輸之正常營運與安全,包括電話、電
1
章 緒論
機、電動機、噴射引擎、核能發動機或磁力等。
通訊設備
第
動力
報、號誌及標誌等。近年的「智慧型運輸系統」,就是要利用現代的 通訊與資訊科技來提升運輸服務的水準。 上述五項運輸要素都屬於「硬體」,具備了這些要素尚無法從事運輸 服務,「人」是最重要的另一個構成要素,運輸的功能,在於結合全
經營管理人才與組織 體工作人員,運用所有運輸設備,遵循規章制度,以便發揮最高之運 輸能力,達成企業經營的目標,並充分發揮運輸事業之功能,以滿足 社會之運輸需求。
觀念延伸
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是指將運輸系統內的人、 車、路蒐集而來的資料,藉由科技轉化為實用的資訊,透過通訊系統即時的溝通和連結,改 善或強化運輸系統的互動關係,提升交通服務品質,增進運輸系統的安全和效率,並同時減 少交通環境的衝擊。
小試武功 1. 請列舉五項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並說明之。 2. 運輸的構成要素有哪些?請條列說明之。
即學即測 1. 下列何者非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 (A)便利性 (B)可靠度 (C)低廉性 (D)旅行時間 2. 運輸的構成要素,下列何者有誤? (A)運輸工具 (B)動力 (C)通路 (D)商譽 3. 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首重者為下列何者? (A)安全 (B)便利 (C)可靠 (D)時效 ● 重點提示
1. 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除(A)(B)(D)外,尚包括安全性、旅行成本、服務態度與運輸能力。 2. 運輸的構成要素除(A)(B)(C)外,尚包括場站、通訊設備與經營管理人才與組織。 3. 運輸經營,無論是旅客或貨物運送,首重安全,此為運輸業經營的首要目標。 解答 1:C 2:D 3:A
005
0 0 16 Chapter 1
緒論
1
章 緒論
「複合運輸、無縫運輸」幾乎為歷次考試出題之重點,提醒考生務必熟 記。另一個常見的考點「駝背運輸」亦應一併熟記。
第
重要性 ★★★★☆
總述 複合運輸系統與無縫運輸
一、複合運輸系統 複合運輸系統(亦稱為「聯合運輸系統」,簡稱「聯運」)係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輸工 具,在兩地之間,對於託運人所託運的貨物,採用單一費率或聯合計費,共同負擔運送責任的 服務。其範圍可分為國內與國外之聯運。各種運具之組合營運服務方式有許多種,列表說明如 下: 又稱「背載運輸」或「駝背運輸(Piggyback)」。如平車載運拖車 公路與鐵路 (TOFC),係將卡車、拖車置於火車平車上行駛至目的地後,又恢復為公路運 之複合運輸 輸。 又稱「船背運輸(Fishy-back)」。係利用卡車裝載船運之貨櫃,駛入無裝卸 公路與水運 設備之貨船船艙內,經船運至目的港口後,再由船艙內之卡車,將貨櫃駛出至 之複合運輸 卸貨地。航運中之駛進駛出法(RORO)即是其一。 公路與空運 又稱「鳥背運輸」(Birdy Back)。係採公路卡車直接與貨物一併駛進飛機機 之複合運輸 艙內,飛機卸貨後再將貨物以「戶及戶」之服務方式運送至目的地。 又稱「車船運輸(Train-Ship)」。係在兩邊之水岸或兩大海洋間,在兩岸的碼 鐵路與水運 頭或港口由鐵路的貨車駛入特製之船艙,由船越過江海,駛往目的港後,再以 之複合運輸 鐵路方式駛往內陸各地。1980年後始發達之平車載運貨櫃(COFC),亦屬鐵 路與水運之複合運輸。 又稱「貨船與駁船之複合運輸(Ship-Barge)」或「子母船運輸(LASH)」。 水運與水運 係為避免貨船(Ship)在目的港停港時間過久,往往使用起重機,在短時間內 之複合運輸 將一批裝貨之駁船(Barge)吊至貨船(母船)上,到達目的地港口外,再利 用起重機將駁船(子船)吊下水面,由拖船將駁船拖進目的港口卸貨。 水運與空運 此係採用「空橋運輸」(air bridge)或「海空聯運」的方式。例如貨物由台灣 之複合運輸 運至北歐,先以海運運至新加坡,再以空運方式運至目的地。
013
二、鐵空聯運 鐵空聯運(Rail and Air Intermodal)方式係指集結鐵路平臺車、雙層貨櫃列車 (DST)、空運貨櫃、多式聯運貨櫃、貨櫃托盤、航空貨櫃集散站等設備的運輸方式。由於 在陸運上採用鐵路雙層貨櫃列車(DST),其點對點的運輸效率比採用公路運輸超出許多, 故近年來「鐵空聯運」的運送量不斷成長,且預計在未來將繼續大幅增長。
三、電車─火車(Tram-Train)複合式輕軌運輸系統 電車-火車系統(Tram-train)是一種複合式輕軌運輸系統,指路面電車從市區軌道駛 入與傳統列車共享的鐵路路線。此系統結合路面電車的彈性、可達性與火車較高的行駛速 度,並連結了主要鐵路車站與市中心。一般來說,兩系統是可互相切換的,火車-電車係 能以路面電車模式運行設計的火車,而電車-火車是以可於傳統軌道上運行概念設計的電 車。 茲就「台北南港-基隆間」獨立提供電車-火車系統複合式運具運行為例來說明。由於 近年來導入臺鐵捷運化觀念,在台北南港至基隆間增設通勤車站,以服務沿線旅次,使得 臺鐵的服務型態轉變為兼具短程通勤功能。然而,在臺鐵主線上增設通勤車站,會造成臺 鐵容量下降,影響主線列車運轉。因此,將台北南港至基隆間使用率較低的第三軌,獨立 供複合式運具運行,同時調整主線原有運行於第三軌之班次,以降低對主線列車的影響。 若能新增第三軌複合式運具的班次,又不會對主線班次造成影響,即可增加台北南港至基 隆間整體運能,造成基隆宜花進出臺北班次均增加,雙贏的目標。
四、無縫運輸服務 無縫運輸(seamless transportation)係指公共運輸服務使用者在整體旅次中,能透 過步行與各種公共運輸工具所提供服務的整合,讓使用者在可接受的條件下,達到「及門 運輸」(door-to-door Service)的服務方式。無縫運輸可分為下列五項: 空間銜接無縫
空間銜接無縫係指不同公共運具的場站,能彼此整合共構,使旅客轉乘便 利;或是公共運輸的服務範圍,是在使用者可接受的步行距離內。 時間銜接無縫係指幹線公共運輸與接駁運輸間時刻表,能有效銜接;旅客轉
時間銜接無縫
乘的車輛無脫班情形,且其等車的時間係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甚至達到準確 轉乘運輸系統的目標。
運輸服務無縫
運輸服務無縫係指公共運輸安全、班次、場站設施、票價等服務品質,能符 合旅客的預期。 運輸資訊無縫係指公共運輸所提供的相關資訊能夠充分而完整,使用者能方
運輸資訊無縫
便且迅速地取得所需旅次行前、車站內、車上的路線圖、時刻表、轉乘、動 態資訊等正確乘車資訊。
014
運輸財務無縫係指各種無縫運輸的推動,要有政府預算或政策性補貼的支 運輸財務無縫
持,才有穩定的財源,同時要有相關法令規章的配合,方能提供公共運輸持 續且良好的服務,否則,其執行力將大受影響。
第 1
章 緒論
觀念延伸
複合運輸,亦稱之為綜合運送,意即含二種以上運送方式之運輸。複合運輸不只是指車輛搭 上火車,例如車輛搭上輪船或飛機從甲地運送至乙地,都可稱複合運輸。台鐵的複合運輸, 長期以來最大的客戶應就是軍方,軍方為了部隊移動或移防需要,經常需將車輛、火砲、戰 車等大型軍事裝備從甲地開拔至乙地,而最安全、最快速的方法之一,便是搭火車集體行 動。
小試武功 1. 何謂複合運輸系統?並請簡述背載運輸、船背運輸、鳥背運輸的意義。 2. 何謂電車─火車複合式輕軌運輸系統? 3. 何謂無縫運輸?並請說明空間銜接無縫及時間銜接無縫的意義。 4. 試說明複合運輸系統之未來發展趨勢。 5. 試說明公路複合運輸之型態,並分別舉例說明之。
即學即測 1. 駝背運輸(Piggyback)係指下列何種複合運輸? (A)公路與鐵路 (B)公路與水運 (C)公路與空運 (D)鐵路與水運 2. 幹線公共運輸與接駁運輸間時刻表,能有效銜接,旅客轉乘的車輛無脫班情形,此係指下列何 種無縫運輸? (A)空間銜接無縫 (B)時間銜接無縫 (C)運輸服務無縫 (D)運輸資訊無縫 ● 重點提示
1. 又稱「背載運輸」。 2. 時間銜接無縫下,旅客等車的時間係在他可接受的範圍內,甚至達到準確轉乘運輸系統 的目標。 解答 1:A 2:B
015
精選試題演練 壹、單選題 1.(
) 下列何者積極籌劃在台灣興辦鐵路,獲得清廷批准興建? (A)丁日昌 (B)劉銘傳 (C)沈葆楨 (D)李鴻章
2.(
) 台灣鐵路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於何年竣工? (A)1971年 (B)1973年 (C)1975年 (D)1979年
3.(
) 下列何者非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 (A)便利性 (B)可靠度 (C)低廉性 (D)旅行時間
4.(
) 運輸的構成要素,下列何者有誤? (A)運輸工具 (B)動力 (C)通路 (D)商譽
5.(
) 下列何者並非運輸對環境的衝擊? (A)增加社會成本 (B)運輸安全問題 (C)造成環境污染 (D)改變市場型態
6.(
) 由政府規劃請民間籌資興建,建設完成後再由政府一次或分期償付建設經費, 係屬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哪一種模式? (A)BT (B)OT (C)ROT (D)BOT
7.(
) 下列何者非鐵路運輸的特徵? (A)專用路權 (B)車路一體 (C)富於機動性 (D)移轉性低
8.(
) 水道運輸之特徵不含下列何者? (A)具伸縮性 (B)不受地理環境影響 (C)東西航向 (D)國際競爭激烈
9.(
) 旅次起迄點皆在都會區之外的旅次,稱為: (A)通過旅次 (B)區內旅次 (C)內向旅次 (D)外向旅次
10.(
11.(
) 依旅次活動之空間來分類,有關空間分布,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指在郊區間往來的旅次
(B)指在都市商業區內活動的旅次
(C)指在市中心內活動的旅次
(D)指在主要活動地點往來之旅次
) 駝背運輸(Piggyback)係指下列何種複合運輸? (A)公路與鐵路 (B)公路與水運 (C)公路與空運 (D)鐵路與水運
12.(
) 幹線公共運輸與接駁運輸間時刻表,能有效銜接,旅客轉乘的車輛無脫班情 形,此係指下列何種無縫運輸? (A)空間銜接無縫 (B)時間銜接無縫 (C)運輸服務無縫 (D)運輸資訊無縫
13.(
024
) 有關運輸契約成立之要件,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意思表示須一致
(B)契約成立後不得任意變更
(C)要約承諾須相對人親自為之
(D)要約表示對象為不特定公眾
14. 應為「不要式契約」。 15. 運輸事業並無稅捐免除的權利。 16. 應修正為「遵守運價管制的義務」。 17. 機會成本在會計上之定義是「折舊費用」。 18. 因愈方便抵達目的地(居家或辦公處所),表示可及性愈高,故高速公路最低。 19.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模式所產生的效益,除(A) (B) (C)三者外,尚包括(1)增加大眾運輸乘 客與營收;(2)提供聯合開發機會,促進地區經濟的繁榮。 20. 傳統鐵路服務中、短途客運旅次、服務都會區內通勤旅次;都會區捷運系統提供都會區內 旅客運輸服務及高鐵、台鐵間之接駁服務;都會區輕軌系統提供捷運未及服務地區或次要 運輸走廊、特定地區之旅客運輸服務。 解答 1:B 2:D 3:C 4:D 5:D 6:A 7:C 8:B 9:A 10:B 11:A 12:B 13:C 14:C 15:B 16:B 17:C 18:D 19:D 20:A
貳、複選題 1.(
) 有關台灣環島鐵路發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是由清吏李鴻章時期開始興建 (B)第一階段完成的是基隆至新竹間的鐵路 (C)第一階段完成的為98公里 (D)日人治台時期共修築了819.1公里的鐵路
2.(
) 下列何者為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 (A)可靠度 (B)旅行時間 (C)安全性 (D)旅行成本
3.(
) 運輸的構成要素包括下列何者? (A)通路 (B)通訊設備 (C)動力 (D)運輸工具
4.(
) 下列何者屬於運輸對社會的衝擊? (A)改變土地使用價值 (B)影響都市發展 (C)造成社會不公 (D)改變生活型態
5.(
) 下列何者為公路運輸的特徵? (A)車路分離 (B)移轉性低 (C)及門運輸服務 (D)富於機動性
6.(
) 下列何者為鐵路運輸的特徵? (A)投資成本龐大 (B)長途成本遞減性 (C)專用路權 (D)編組列車可提高路線容量
7.(
) 下列何者為影響旅次行為次數發生的因素? (A)全國社會經濟特性 (B)運輸服務特性 (C)土地使用特性 (D)旅次產生者特性
8.(
) 下列有關複合運輸系統之敘述,何者正確? (A)公路與鐵路之複合運輸稱為背載運輸 (B)公路與空運之複合運輸稱為鳥背運輸 (C)公路與水運之複合運輸稱為船背運輸 (D)鐵路與水運之複合運輸稱為車船運輸
026
9.(
) 下列何者屬於通常所指無縫運輸的方式? (A)空間銜接無縫 (B)時間銜接無縫 (C)運輸物料無縫 (D)運輸服務無縫
10.(
) 下列何者為運輸契約的特質? (A)諾成契約 (B)要式契約 (C)不定型契約 (D)雙務契約
第
11.(
) 下列何者屬於運輸事業的權利?
12.(
13.(
) 下列何者為運輸事業的義務? (A)遵守運價管制之義務
(B)貫徹事業目的之義務
(C)履行特別負擔之義務
(D)服從政府監督之義務
1
章 緒論
(A)事業獨占權 (B)安全維護權 (C)土地徵收權 (D)優先通過權
) 下列何者為運輸業之場站成本? (A)通路及設備維護成本 (B)服務成本 (C)搬運成本 (D)分散及組合成本
14.(
) IRS發展之目的,在於提升軌道運輸系統之下列何者,以確保軌道運輸系統與其 他運具之競爭性,並滿足社會大眾對軌道運輸之未來發展需求? (A)安全 (B)效率 (C)環保 (D)社會形象。
15.(
) 為使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TOD)能達到創造高品質之都市環境,達到永 續發展的目的,下列何者為其發展模式必須具有之特性? (A)必須在有相當人口密度的地方實施 (B)必須包括各種都市活動及工作和購物,且均需在步行可及之範圍內 (C)住宅區、工作區及零售商店必須散佈在運輸系統沿線 (D) 其計畫必須建構在一般郊區中主要幹道、次要幹道和地區街道所形成的道 路系統
16.(
) 相較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下列何者是鐵路運輸優於公路運輸的特性? (A)路線彈性 (B)能源消耗 (C)運送距離 (D)運費
17.(
) 以可及性(Accessibility)及易行性(Mobility)進行各種運輸系統之比較, 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自用小客車相對於鐵路運輸,其可及性較低,但易行性較高 (B)航空運輸相對於鐵路運輸,其可及性較低,但易行性較高 (C)鐵路運輸相對於公路運輸,其可及性較低,但易行性較高 (D)高速鐵路相對於傳統鐵路,其可及性較低,但易行性較高
● 重點提示
1. (A)錯誤,是由清吏劉銘傳時期開始興建; (C)錯誤,第一階段完成的為78公里。 2. 運輸經營的基本原則除題目所述四者外,尚包括:便利性、服務態度、運輸能力等項,運 輸經營的基本原則亦為衡量客貨運輸服務範圍的指標。 3. 運輸的構成要素除題目所述四者外,尚包括:場站、經營管理人才與組織。
027
4. 「改變土地使用價值」是屬於運輸對經濟的衝擊,因運輸需要而開發土地,提高土地的利 用價值,但亦同時犧牲了部分土地所有人的權益。 5. 移轉性低係鐵路運輸之特徵。 6. 題目所述四者均為鐵路運輸的特徵。 7. (A)錯誤,應為「地區社會經濟特性」,例如區內的國民所得水準、家庭成員、汽車持有率 多寡等,係構成旅次發生頻率的重要要素。 8. 題目所述四者均屬正確。 9. (C)錯誤,應為「運輸財務無縫」,其意係指各種無縫運輸的推動,要有政府預算或政策性 補貼的支持,才有穩定的財源,同時要有相關法令規章的配合,方能提供公共運輸持續且 良好的服務,否則,其執行力將大受影響。 10. (B)錯誤,應為「不要式契約」,即契約之成立,僅需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以具備 法定或約定的一定方式為成立要件; (C)錯誤,應為「定型契約」,即契約之內容,依一 方當事人之意思而決定,對方當事人只有選擇權而無變更權。 11. 運輸事業的權利除題目所述四者外,尚有「營運費用收取權」一項,運輸事業無論為公 營、民營,對於事業的利用人都有收取運費之權利,此即是其營運之代價。例如鐵路法第 26條內容係關於國營鐵路運價之規定。 12. 運輸事業的義務除題目所述四者外,尚有「接受國家收買之義務」一項,例如依民營公用 事業監督條例之規定,公用事業於營業期限屆滿時,政府得備價收歸公營。 13. 通路係指運具由起點到終點所經過的途徑,並不屬於場站成本。 14. (D)錯誤,正確者為「服務品質」。 15. (D)錯誤,TOD之計畫必須建構在棋盤式的運輸系統上,而非一般郊區中主要幹道、次要幹 道和地區街道所形成的道路系統。 16. 「營運路線缺乏彈性」乃是鐵路運輸相較於公路運輸的劣勢,因鐵路路線專用特性使鐵路 運輸只能做定點間之運輸服務,因此對於旅客、貨物之起訖點彈性甚小,不易做到方便 「戶及戶」運輸服務;並容易產生「空車回程」,造成浪費。 17. (A)錯誤,自用小客車相對於鐵路運輸,其可及性與易行性均較高。 解答 1:BD 2:ABCD 3:ABCD 4:BCD 5:ACD 6:ABCD 7:BCD 8:ABCD 9:ABD 10:AD 11:ABCD 12:ABCD 13:BCD 14:ABC 15:ABC 16:BCD 17:BCD
028
嚴選歷屆試題演練 申論題 第
2. 運輸之構成要素有那些?【83公務升等考】
1
3. 運輸之經濟功能為何?試申述之。【83公務升等考】 4. 運輸的構成要素是什麼?試說明之。【84退役特考丙等】
章 緒論
1. 試述運輸之構成要素。【81高考二級】
5. 試述旅次之分類方式,及各類旅次之特性。【84公務升等考】 6. 試述運輸構成的六大要素。【92港務升資考(士級晋佐級)】 7. 請說明運輸對社會與環境的衝擊。【94年鐵路、公路升資考(士級晋佐級)】 8. 何謂無縫運輸(seamless transportation)?「無縫運輸」可包括那幾種方式或維 度?試分別舉例說明之。【98鐵路特考(高員三級)】 9. 就貨物運輸而言,何謂複合運輸(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台灣可以實施那些 複合運輸型態?複合運輸的成功關鍵因素為何?(請條列之)【99鐵路特考(高員三 級)】 10. 請舉例說明鐵路運輸的必要基本設施。【100鐵路特考員級】 11. 請說明「無縫運輸服務」之內涵與目標?並以臺北新竹運輸走廊為例,說明軌道運輸系 統在此無縫服務理念下應如何進行整合。【107年員級鐵路特考】 12. 臺北南港至基隆將建臺鐵共用軌道的「電車―火車(Tram-Train)複合式輕軌運輸系 統」,請說明該項輕軌系統在路權與營運上的特色與效益。【107年員級鐵路特考】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