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1415企業內控試閱頁

Page 1

PART 1 重點整理

PART 1 乃為參加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測驗 所做的應試重點整理,一共包含兩大篇:「企業內 控實務」與「企業內控法規」。內容廣泛收集了應 試範圍內所有的法規及相關規定,更清楚的說明了 基礎實務概念,確實掌握本科應是重點整理。


重要度:★★★★★★

1-6 監督 學習項目

Ê 監督之種類 Ë 內部稽核 Ì 稽核程序釋例

學習焦點 本章每屆出題數約有23、24題,占總出題數之40% 相當重要,故給6顆星。其中內部稽核及稽核程序 釋例相對重要,尤其是各交易循環稽核釋例出題 多,且需一定的審計基礎才足以應付,讀者應多用 心閱讀。

1

監督之種類

1 監督的定義與理由 什麼是監督?為什麼要監督?

頻出度:100.1、100.2、101.1、101.2、102.2、103.1、104.1、104.3、105.1、105.3、105.4、 106.2、107.3

由於環境因素的變動帶來新的經營風險,原有的內部控制可能較無法對這些 風險提出警告,此時管理階層必須儘速評估現行的內部控制是否持續為攸關?是 否能夠處理新的風險?隨時(持續性地及個別地)透過監督的過程,由適當的人 在及時的基礎下,評估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當缺失一經辨認,立即 採取改正之行動。 所稱監督,謂為確保制度能持續有效運作的一種隨著時間經過而評估執行 內部控制品質的過程。實務上,企業經營隨著時間的經過,內部控制可能發生改 變,例如: 1. 一個過去曾經有效的程序可能會變得較無效,或者根本不再執行該程序。 2. 控制所採用的方法可能進化。 例如,原料存量控制方法改良為及時存貨系統,由經濟採購量變成零庫存的控 制方法。 3. 企業目標改變。 這些情況的發生,源於企業當初設計內部控制時所處的環境,隨著時間的經過 而改變,或可能是新進員工不熟悉、員工品質不佳或訓練不足、監督的有效性 改變、時間或資源受到限制、或者受到額外壓力的緣故。 150


1-6 監督

2 監督的種類

1

企業內控實務

持續性監督

頻出度:99.1、100.1、103.4、104.4、105.3、106.1、107.2~107.4

監督區分為持續性監督及個別評估二類,實務上也兩者兼採,冀以達成內部 控制之風險管理目的。持續性監督一般嵌入於例行的營運活動過程中,它包括例 行的監督活動,以及其他員工為履行其職務所採取的行動。企業在建構內部控制 時,通常會嵌入對其本身所進行的某種程度的持續性監督。持續性監督愈落實, 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程度可能會愈高,則該企業所須的個別評估可能就會少一 些。持續性監督的例子如下:

1. 負責營運的經理人在執行其日常的業務活動時,持續見證內部控制是否發揮功 能。例如,銷售部、採購部及製造部各經理人於各自管理的領域內,取得與營 運有關之彙總報告或財務報告,如與規定或他們本身的瞭解有重大差異時,他 們將會提出質疑。銷售部經理可能從客戶別銷售利潤分析表,發現一些特殊優 惠價格的售價,其銷售人員及營業所主管未依規定呈請有權核准之主管批准, 即擅自對某特定客戶做減價出售。

2. 來自外界個體的溝通,陸續驗證內部控制產生之資訊的正確性,或更進一步顯 示問題所在。例如,客戶無異議地支付其帳單,則客戶係以默認的方式驗證本 企業所發出之帳單的正確性。反之,客戶有所抱怨或根本否認,則顯示銷貨資 訊系統對該交易之處理存有爭議。

3. 適當的組織結構和職能分工、適當的文書憑證和記錄、由另一員工或電腦系統 之複核等,可用來持續監督內部控制的功能,並辨識缺失。例如,財務部將核 定之客戶授信額度輸入電腦銷貨管理系統進行賒銷額度控管,銷售部辦理賒銷 時即無法超出該額度出貨。

4. 以資訊系統所記錄的資料和實體資產相比對。例如,經常性盤點製成品存貨、 現金和有價證券,將盤點的結果與會計記錄相核對,並分析與追蹤其間之差 異。

5. 藉由教育訓練課程、目標規劃會議和其他會議等可把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 資訊回饋給經理人。這些課程及會議除可討論有關內部控制較具爭議性的問題 外,亦可使參與者的控制意識變得更加明確。

6. 定期要求員工陳述他們是否瞭解企業所規範他們的行為守則並加以遵循,對於 負責業務和財務之員工,則要求他們陳述某些特定規範。例如,訪談和測試相 151


關員工,是否知悉某些規定?是否都予遵循?經營階層還可設法驗證這些陳述 是否確實。 這些持續性監督的活動其實牽動企業內部控制每個組成要素的重要層面,且 其在即時的基礎下進行,能快速對環境的改變作出動態的應變,並在企業中根深 蒂固。所以,比起個別評估所採行的程序要有效。 如果一家企業經常感到有進行個別評估之必要時,即應設法強化其持續性監 督。這是因為嵌入的控制,將比外加或偶發的控制為佳。儘管如此,持續監督相 當健全的企業,每隔幾年仍須就整個內部控制或其中的一部分進行個別評估。

個別評估

頻出度:95.1、95.2、96.1、96.2、97.1、100.2、102.4、103.1

企業有的時候也會從全新的觀點,直接來檢視內部控制的整體或某一特定部 分是否有效,這種作法稱之為個別評估。個別評估其實是提供一個機會,以考量 持續性監督程序是否一直繼續有效。諸如下列事項:

1. 在員工進行營業活動時,相關內部控制是否有效?他的主管是如何監督的? 2. 主管是否經常藉外界的資訊判斷內部資訊的正確性?如有,如何做? 3. 在那些情況下,會計記錄會與實際資產比對?如何比對?多久比對一次? 4. 在各單位進行自行檢查時,是否作成書面紀錄?書面紀錄是否完備?主管如何 監督? 通常,企業的內、外部稽核人員會特別注意上述內 部控制的運作情形,測試其有效性,辨識其潛在的 缺失,並就應改善方案向最高經營階層提出建議。

一般而言,內部稽核人員或執行類似複核功能的其他人員,在監督企業活動 時可能特別有效。至於個別評估須多頻繁,才能使經營階層能合理確保其內部控 制為有效,繫於經營階層對下列因素的考量與判斷:

1. 已發生改變及其所涉風險的性質和程度。 2. 執行控制的員工其能力與經驗。 3. 持續監督的結果。

152


重要度:★★★

2-5 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學習項目

學習焦點 本章條文較前述各章多,每屆出題數約3~5題,

2

由於其內容與前一章多有重複,故請注意前章未討

論之保障股東權益、審計委員會、資訊透明度等內

企業內控法規

Ê 總則 Ë 保障股東權益 Ì 強化董事會職能 Í 發揮監察人功能 Î 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及提升

容。

資訊透明度

1

總則

1 公司治理原則及內控制度之建立 立法目的

§1

為協助上市上櫃公司建立良好之公司治理制度,並促進證券市場健全發展,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證券交易所)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 櫃檯買賣中心(以下簡稱櫃檯買賣中心)爰共同制定本守則,以資遵循。 上市上櫃公司宜參照本守則相關規定訂定公司本身之公司治理守則,建置有 效的公司治理架構,並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之。

公司治理之原則

§2

頻出度:101.3、103.2

上市上櫃公司建立公司治理制度,除應遵守法令及章程之規定,暨與證券交 易所或櫃檯買賣中心所簽訂之契約及相關規範事項外,應依下列原則為之:

1. 保障股東權益。 2. 強化董事會職能。 3. 發揮監察人功能。 4. 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 5. 提昇資訊透明度。

339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

§3

頻出度:100.1

上市上櫃公司應依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之規定,考量本 公司及其子公司整體之營運活動,設計並確實執行其內部控制制度,且應隨時檢 討,以因應公司內外在環境之變遷,俾確保該制度之設計及執行持續有效。 上市上櫃公司除應確實辦理內部控制制度之自行評估作業外,董事會及管理 階層應至少每年檢討各部門自行評估結果及按季檢核稽核單位之稽核報告,審計 委員會或監察人並應關注及監督之。董事及監察人就內部控制制度缺失檢討應定 期與內部稽核人員座談,並應作成紀錄,追蹤及落實改善,並提董事會報告。上 市上櫃公司宜建立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或監察人與內部稽核主管間之溝通管道 與機制,並由審計委員會召集人或監察人至股東會報告其與獨立董事成員及內部 稽核主管之溝通情形。 上市上櫃公司管理階層應重視內部稽核單位與人員,賦予充分權限,促其確 實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及衡量營運之效率,以確保該制度得以持續有 效實施,並協助董事會及管理階層確實履行其責任,進而落實公司治理制度。 上市上櫃公司內部稽核人員之任免、考評、薪資報酬宜提報董事會或由稽核 主管簽報董事長核定。

負責公司治理相關事務之人員

§3-1

頻出度:106.3

上市上櫃公司宜依公司規模、業務情況及管理需要,配置適任及適當人數 之公司治理人員,並指定公司治理主管一名,為負責公司治理相關事務之最高主 管,其應取得律師、會計師執業資格或於證券、金融、期貨相關機構或公開發行 公司從事法務、財務、股務或公司治理相關事務單位之主管職務達三年以上。 前項公司治理相關事務,至少應包括下列內容:

1. 依法辦理董事會及股東會之會議相關事宜。 2. 製作董事會及股東會議事錄。 3. 協助董事、監察人就任及持續進修。 4. 提供董事、監察人執行業務所需之資料。 5. 協助董事、監察人遵循法令。 6. 其他依公司章程或契約所訂定之事項等。

340


精 選 試 題 Q 問題

Key Point

1. 「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內容涵括之規範不包括: (A)公司 法 (B)證交法 (C)上市上櫃相關法令規章 (D)會計師法

2. 關於「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之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 誤? (A)部分具強制性 (B)全部具強制性 (C)涵括強制性規範 (D)涵 括鼓勵性質之規範

3. 下列何者不是上市上櫃公司建立公司治理制度,應秉持之原則? (A)保障股東權益 (B)強化董事會職能 (C)提昇資訊透明度 (D)保障董 事及經理人權益

4. 下列何者不是公司治理之強調重點? (A)設置審計委員會,以強化 財務報導之可靠性 (B)董事會成員中應包含獨立董事 (C)董事長表 示其對財務報導之可靠性負有責任 (D)董事會應絕對確保內部控制 之有效性

總則

5.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之規定,上市上櫃公司之內部 控制制度,以下敘述。何者不正確? (A)應隨時檢討,以因應公司 內外在環境之變遷 (B)已選任獨立董事之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訂 定或修正應提董事會決議通過 (C)已設置審計委員會者,內部控制 制度之訂定以及有效性之考核應經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同意,並 提董事會決議 (D)董事會及管理階層應至少每年檢討各部門自行檢 查結果及稽核單位之稽核報告

6.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規定,上市上櫃公司除應確實 辦理內部控制制度之自行檢查作業外,有關落實公司治理制度之 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管理階層應重視內部稽核單位與人員, 賦予充分權限 (B)管理階層應促內部稽核單位與人員,確實檢查、 評估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及衡量營運之效率 (C)管理階層應協助董 事會及管理階層確實履行其責任 (D)董事會及管理階層應至少每半 年檢討各部門自行檢查結果及稽核單位之稽核報告

□ 保障股東權益 -鼓勵股東參 與公司治理

7. 上市上櫃公司執行公司治理制度應以何者為最大目標? (A)提升資 訊透明度 (B)強化獨立董事與獨立監察人職能 (C)保障股東權益 (D) 保護公司債權人之權益

8.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之規定,股東會之召集,下列 事項,何者不正確? (A)董事會所召集之股東會,宜有董事會過半 數董事親自出席 (B)股東會決議內容不以法令及公司章程所規定者 為限 (C)如有發放股東會紀念品予股東時,不得有差別待遇或歧視 之情形 (D)股東會得查核董事會造具之表冊、監察人之報告 365


□ 保障股東權益 -鼓勵股東參 與公司治理

9.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之規定,股東會議事錄應保存 多久? (A)3年 (B)10年 (C)依公司章程之規定 (D)在公司存續期間應 永久妥善保存

10.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之規範,股東會如遇有主席違 反規則宣布散會之情事者,董事會其他成員宜迅速協助出席股東 依法定程序,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多少比例之同意推選一人為主 席,繼續開會: (A)3/4 (B)2/3 (C)1/2 (D)1/4

11. 有關上市上櫃公司經理人之兼任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可 兼任關係企業經理人 (B)經董事會決議得兼任關係企業經理人 (C) 絕對不可兼任關係企業經理人 (D)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不應與關係

保障股東權益 -公司與關係 企業間之公司 治理關係

企業之經理人互為兼任

12. 上市上櫃公司之董事為自己或他人為屬於公司營業範圍內之行 為,應對誰說明其行為之重要內容,並取得其許可? (A)股東會 (B)董事會 (C)董事長 (D)主管機關

13.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之規定,上市上櫃公司應定期 揭露持股超過多少比例之股東有關質押股份之資訊? (A)1% (B)5% (C)10% (D)由董事會決定

14. 為達到公司治理之理想目標,董事會整體應具備之能力,下列何 者不包括? (A)營運判斷能力 (B)會計及財務分析能力 (C)經營管理 能力 (D)維護股價能力

15. 下列有關上市上櫃公司董事選任之敘述,何者錯誤? (A)董事之選 任程序,除章程另有規定外,應採用累積投票制度以充分反應股 東意見 (B)在召開股東會進行董事改選之前,宜就股東或董事推 薦之董事候選人之資格進行事先審查,並將審查結果提供股東參

強化董事會職 能-董事會結 構

考,俾選出適任之董事 (C)董事當選後,其持股係屬個人財產,其 轉讓或質權設定並無相關法令限制或規範 (D)上市上櫃公司應制定 公平、公正、公開之董事選任程序

16. 下列有關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得依章 程規定設置二人以上之獨立董事,並不宜少於董事席次五分之一 (B)獨立董事應具備專業知識,其持股及兼職應予限制 (C)獨立董事 於執行業務範圍內應保持獨立性,不得與公司有直接或間接之利 害關係 (D)獨立董事及非獨立董事於任職期間得轉換其身分

17. 下列有關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之選任,何者不正確? (A)應依公 司法規定採候選人提名制度,並載明於章程 (B)獨立董事與非獨立 董事應依公司法規定一併進行選舉,分別計算當選名額 (C)獨立董 事因故解任,致人數不足章程規定者,應於最近一次股東會補選 之 (D)獨立董事均解任時,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召開股 東臨時會補選

366


2-5 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Key Point

A 解答 1. D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係以彙整公司法、證交法及上市 上櫃相關法令章則等與公司治理有關之規範,暨其他公司治理主要原則等 相關事項而制定,期以建立公司治理之法律架構,並訂定相關配套措施, 俾能營造實施公司治理之基礎環境。 2. B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 則」目前未具強制性,其內容係涵括強制性及任意性規定之平衡式規範方 式,亦即其中凡屬於公司法、證交法等相關法令所明定有關公開發行公司

2

或上市上櫃規章之規範事項,各上市上櫃公司悉應遵守;至於以「得」

總則

企業內控法規

或「宜」規範之任意性條文,則仍鼓勵各上市上櫃公司主動參採。 3. D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2條,上市上櫃公司建立公司治理制 度,除應遵守法令及章程之規定,暨與證券交易所或櫃檯買賣中心所簽訂 之契約及相關規範事項外,應做下列原則為之:一、建置有效的公司治理 架構。二、保障股東權益。三、強化董事會職能。四、發揮監察人功能。 五、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六、提昇資訊透明度。 4. D 董事會僅能合理 確保內部控制之有效性。 5. C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3條規 定,己依證券交易法設置審計委員會者,內部控制制度之訂定或修正應經 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並提董事會決議;且內部控制制 度有效性之考核應經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並提董事會 決議。 6. D 應為:(D)董事會及管理階層應至少每年檢討各部門自行檢查 結果及稽核單位之稽核報告,監察人並應關注及監督之。(§3Ⅲ) 7. C 上市上櫃公司執行公司治理制度應以保障股東權益為最大目標,並公 平對待所有股東。(§4Ⅰ) 8. B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5條第

保障股東權益 -鼓勵股東參 與公司治理

2項規定,上市上櫃公司之股東會決議內容應符合法令及公司章程規定。 9. D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8條規定:股東會議事錄在公司 存續期間應永久妥善保存,公司設有網站者宜充分揭露。 10. C 依「上市 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9條第2項,為保障多數股東權益,遇有主席違 反議事規則宣布散會之情事者,董事會其他成員宜迅速協助出席股東依法 定程序,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推選一人為主席,繼續開會。

保障股東權益 -公司與關係 企業間之公司 治理關係

11. D 依「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15條第1項,上市上櫃公司之經 理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不應與關係企業之經理人互為兼任。 12. A 董事 為自己或他人為屬於公司營業範圍內之行為,應對股東會說明其行為之重 要內容,並取得其許可。(§15Ⅱ) 13. C 上市上櫃公司應定期揭露持有股 份超過百分之十之股東有關質押、增加或減少公司股份,或發生其他可能 引起股份變動之重要事項,俾其他股東進行監督。(§19)

強化董事會職 能-董事會結 構

14. D 董事會整體應具備之能力如下:(1)營運判斷能力。(2)會計及財務分 析能力。(3)經營管理能力。(4)危機處理能力。(5)產業知識。(6)國際市場 觀。(7)領導能力。(8)決策能力。(§20)

【請接續下頁】

371


108 年 第 1 次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能力測驗試題 企業內部控制與實務 ( 含相關法規 ) 【問題 1 】 有關重大性 (Materiality),下列何項敘述正確? (A) 重大性屬專業判斷 (B) 重大性判斷僅需考慮金額 (C) 重大性只與帳戶的品質因素有關 (D) 重大性標準之金額與查核風險水準存有正向關係 【問題 2 】 對於風險胃納 (Risk Appetite) 的敘述,下列何者並不恰當? (A) 風險胃納本身即為企業建立策略的一環 (B) 風險胃納引導企業資源的分配 (C) 風險胃納影響企業面對風險的態度 (D) 風險胃納一旦決定就不可變更 【問題 3 】 研讀企業內部控制組成要素中的控制環境,主要在探討: (A) 企業的核心-「人」及這些人的個別屬性在企業內部的生態作用及其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B) 企業高階管理者假公濟私、收受回扣的生態作用 (C) 管理者是否訂有行為守則或類似規範 (D) 當員工違反既定政策及程序時如何處罰 【問題 4 】 企業內部控制在電腦資訊系統普及化之後,對組織結構的影響,係降低正式化及 集權化,管理者之控制實質上: (A) 放鬆了部分控制 (B) 並未放鬆控制 (C) 促使組織更資訊化 (D) 強化了交叉控制 【問題 5 】 在企業控制環境中的關鍵因素,員工的價值觀是指: (A) 員工有關是非的基本信念或從事適當行為的道德觀 (B) 員工在與競爭對手討價還價時的策略與觀念 (C) 員工對企業的價值型操作能力 (D) 員工對企業承諾貢獻的增值能力 【問題 6】 下列何者屬於外部憑證? 歷屆試題

152

年 第

108

1

(A) 領料單 (B) 員工計時卡 (C) 驗收報告單 (D) 銀行對帳單 【問題 7】 應付帳款之內部控制應注意重點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 是否按時付款以取得應有之現金折扣 (B) 驗證賣方發票有無錯誤 (C) 應付帳款之人事聘僱應與應收帳款之人事聘僱合併考慮 (D) 訂購單副本應交會計部門

企業內控Q1.indd 152

2019/3/18 下午 09:30:33


【問題 8】 企業之風險管理中,下列何者為企業之外部風險? (A) 競爭對手的行動使企業處於不利的地位 (B) 管理人員疏忽致無法保障資產的安全 (C) 錯誤的紀錄、不適當的會計處理、虛偽的財務報告 (D) 管理者未遵守有關的法令 【問題 9】 企業之風險管理中,對企業的影響不重大以及發生的可能性偏低 ( 低強度、低頻 率 ) 的風險: (A) 仍須設法考量風險管理

(B) 即應考量風險應如何管理

(C) 通常不須認真考量風險應如何管理

(D) 須加以衡量和判斷風險應如何管理

【問題 10】 查核人員觀察薪資支票的發放過程,可以驗證下列何者? (A) 員工是否確實存在 (B) 打卡計時單是否計算無誤 (C) 負責薪津給付的員工並未負責決定薪資率的調整 (D) 新進員工敘薪是否經過人力資源部門主管批准 【問題 11】 企業材料存量之控制政策及作業程序,將材料按價值作 A、B、C 分類分級保管, 是屬於何種控制活動? (A) 紀錄核對 (B) 保障資產實體安全 (C) 職能分工 (D) 與計畫、預算或前期績效之比較 【問題 12】 企業之內部控制制度,採購部門完成採購程序,於確定採購內容及交期後,應通 知下列哪一個部門準備驗收作業? (A) 生產部門 (B) 倉儲部門 (C) 運輸部門 (D) 財務部門 【問題 13】 從我國國產汽車等多家上市公司財務危機事件及美國安隆事件所引起的多家上市 公司假帳醜聞事件,可知一個管理者不能有下列何種態度? (A) 盡注意義務的態度 (C) 善用裁量權的態度

(B) 不顧股東與關係人權益的態度 (D) 不具個人利害關係且獨立判斷的態度

【問題 14】 企業為控制風險及提高競爭力,決策者應努力取得: (A) 高報酬的資訊 (C) 高風險的資訊

(B) 與營運有關之充分及質佳的資訊 (D) 確保投資獲利的資訊

【問題 15】 企業內部控制,負責營運的管理者在執行其日常的業務活動時,持續見證內部控 (A) 標準監督 (B) 持續性監督 (C) 特殊監督 (D) 持續性溝通 【問題 16】 下列何者屬於預防性控制 (Preventive Control) ?

108

(C) 出納人員定期進行輪調

(B) 取得客戶聲明 (D) 內部稽核人員重新計算薪資總額

年 第

(A) 編製銀行調節表書

歷屆試題

153

制是否發揮功能,稱為:

1

企業內控Q1.indd 153

2019/3/18 下午 09:30:34


108 年 第 1 次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能力測驗 解答 企業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 ( 含相關法規 ) 試題正確解答 題序

01~10

11~20

21~30

31~40

答案

ADABA DCACA

BBBBBCCCBA

BADDBDDCAA

AABBCACADB

題序

41~50

51~60

61~70

71~80

答案

DDBACBAABA

BACDACAABA

DDBBCDDCBC

ACCCDACBDA

【問題 1 】 答案:A 重大性為專業判斷之結果,判斷依據需同時考慮金額、比例、該項目性質、查核風險等項目。 【問題 2 】 答案:D 風險胃納必須經常的檢視,並在必要時做調整。 【問題 3 】 答案:A 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主要因素,包含員工的操守、價值觀與所具備完成對企業承諾的能 力;管理者的管理哲學與經營風格;聘僱、訓練、 組織員工與指派權責的方式;董事會及監 察人的關注及指導等,也可說,控制環境主要是企業的核心—「人」及這些人的個別屬性在 企業內部的生態作用。 【問題 4 】 答案:B 在電腦資訊系統普及化之後,管理者藉資訊系統建立長期的整合性策略規畫,或是在指導計 畫的執行上皆佔有關鍵的地位,將造成組織結構與運作方式的改變,表面上會降低正式化及 集權化,實質上管理者並未放鬆控制。 【問題 5 】 答案:A 員工的價值觀,係指員工有關是非的基本信念或從事適當行為的道德觀。 【問題 6 】 答案:D 銀行對帳單係由銀行提供,其餘憑證皆為企業內部產生。 歷屆試題

162

年 第

108

【問題 7 】 答案:C 原則上,收付人員應分立,分別記錄控管。故選 (C)。 【問題 8 】 答案:A 企業之風險管理中,下列為企業之外部風險:主要原料的來源中斷;競爭對手的行動使企業 處於不利的地位;企業提供的商品可能因人們消費習慣改變而銷路銳減;顧客不滿意導致負

1

企業內控Q1.indd 162

2019/3/19 下午 08:43:1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