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有品味,食在愛台灣 台灣糧食議題探討》教案作品

Page 1

2014 年「十大『 十大『節』出」教案. 教案.綠繪本徵件比賽 教案活動設計表 教案活動設計表 □學生組 ■社會組 (內容可以自行編排) 主題名稱 食在有品味,食在愛台灣---台灣糧食議題探討 授課節數

課堂 4.5 小時,野外 考察 2 小時

關鍵字

環境負載力、糧食分配、飢餓地圖、糧食自給率、食品安全、 國際糧食日

第一部分 認識世界糧食日 1. 糧食的定義 2. 糧食生產分布圖 3. 糧食消費分布圖 4. 飢餓地圖 第二部分 世界糧食問題 1. 農業系統 2. 環境負載力 3. 生態印跡 4. 糧食分配 5. 飢餓問題 教學內容 第三部分 台灣的糧食問題與解決 提要 1. 台灣的糧食環境(土地、水、勞力、農業政策、氣候、農業污染) 2. 台灣糧食現況 (1)糧食自給率 (2)糧食危機 (3)食品安全(基因改造作物) (4)飲食習慣 3. 台灣糧食問題的解決 第四部分 產地小旅行與綠色農業 1. 慣性農法的特點 2. 自然農法的特點 3. 農夫市集 環境意識是指對環境的情感態度和環境價值觀,透過有系統的教學設計以及戶外學習、 參訪、體驗,更能有效的引導並建立社會大眾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從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環 境、關心環境、熱愛環境、理解環境,進而形成對待環境的正確態度。這裡所指稱的環境包 設計理念 含了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包括生態、經濟、政治、技術、社會、立法、文化、美學等方面 的認識或見解,具有高度的複雜性與多元性,因此,需要學生多方的討論與辨證。本教案試 圖以國際糧食日為發展契機,鎖定台灣在地為對象,進行教學資料的匯整、教學活動的研發, 4


課堂分享與討論,培養學生對於社會與環境議題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學習從根源解讀問題, 有效建立社會大眾環境意識。 環境教育是培養環境意識的重要方法,進行環境教育的方式有許多種,目前環境教育學 界普遍認為要獲得良好的環境教育教學效果,教學時可藉由以下六種方法或策略來進行,包 含:做中學、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採合作學習法、運用感官來學習、探索(調查)在地的 環境議題、由生活中取材。面對繁雜量多的資訊,相關訊息或知識取得較零碎的社會大眾來 說,若能借助老師的引導,配合戶外學習、參訪與體驗等方式,與生活相結合,並透過對於 問題的瞭解,激發學生組織具體行動策略的能力,更能有效且廣泛的推廣環境教育。 1-1 了解糧食的定義 1-2 了解世界糧食的生產與消費的分布 認識世界糧食日

1-3 認識飢餓地圖 1-4 了解世界糧食日制訂的背景 1-5 認識世界糧食日關心的主題 1-1 了解世界糧食問題

世界糧食問題

學習目標

1-2 1-3 1-4 1-5

認識「環境負載力」和「生態印跡」的意涵 列舉經常飢荒的國家與區域,討論糧食不足的原因 了解不同地理區如何解決糧食供應問題 了解國際組織解決飢荒問題的角色及作法

3-1 了解台灣農業在全球化潮流下的發展優勢及限制 3-2 台灣的糧食問題與解決 3-3 3-4 3-5 3-6

了解社經發展對農業變遷的影響 認識農業變遷中農民的調適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危機 體會農業的多樣性、複雜性及其生態價值 能認識科技發展對農業的影響

4-1 了解農民角色及農業經營的關係 產地小旅行與綠色農業 4-2 認識彩虹農場 4-3 認識綠農的家 教學內容 單元 教學活動 目標

時間 教學 教學 (分鐘) 資源 評量

1-1 了解糧食的定義 2min 說明】 ,包 【說明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對糧食的定義包括三大類穀物(grain) 認識 括麥類、稻穀、粗糧(又稱雜糧,即經常被用作動物飼料的糧食,包括大麥、 世界 玉米、黑麥、燕麥、黑小麥、高粱) 。 糧食 日 1-2 了解世界糧食的生產與消費的分布 5min 說明】 【說明 】世界糧食主要生產國 5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筆電 、 PPT


玉米

馬鈴薯

水稻

小麥

1-3 認識飢餓地圖 【說明】 說明】2010 至 2012 年期間,全球有 8.68 億人營養不足(under-nourished)。 其中,有 8.52 億人住在發展中國家,其餘的有 1600 萬人則住在己發展國家。2min 由 FAO 公布的肌餓地圖可了解,飢餓問題地區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南亞和撒 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糧 農 組 織 , 2013a。)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筆電 、 PPT

2010至 2010 至 2012年 2012 年 年飢餓地圖(資料來源:FAO)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http://www.cyberschool.oxfam.org.hk/res_search.php?s=3&articles_id=86 全球糧食 與飢餓問題簡介 - 樂施會無窮校園

1-4 了解世界糧食日制訂的背景 說明】 【說明 】第 20 屆聯合國大會於 1979 年 11 月將 10 月 16 日定為世界糧食日,1min 1981 年起施行。設立此主題日旨在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的高度重視。 5min 影片】 【影片 】文茜世界周報/世界糧食日 全球饑荒臨危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_hSyas51rc

6

投影 設備 、 筆電 、 PPT 、

課堂 Q&A 、 活動 學習 單


1-5 認識世界糧食日關心的主題

3min

影片

【說明】 說明】1981 年 糧食第一;1982 年 糧食第一;1983 年 糧食安全;1984 年 婦 女參與農業;1985 年 鄉村貧困;1986 年 漁民和漁業社區;1987 年 小農;

、 光碟

1988 年 鄉村青年;1989 年 糧食與環境;1990 年 為未來備糧;1991 年 生 命之樹;1992 年 糧食與營養;1993 年 收穫自然多樣性;1994 年 生命之水;

、 活動

1995 年 人皆有食;1996 年 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1997 年 投資糧食安全;

學習

1998 年 婦女養供世界;1999 年 青年消除飢餓;2000 年 沒有飢餓的千年; 2001 年 消除飢餓,減少貧困;2002 年 水:糧食安全之源;2004 年 生物多

樣性促進糧食安全;2005 年 農業與跨文化對話;2006 年 農業投資促進糧食 安全;2007 年 食物權;2008 年 世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 2009 年 因應危機時刻 實現糧食安全;2010 年 團結起來,戰勝飢餓;2011 年 糧食價格——走出危機走向穩定;2012 年 強化農業合作-保障糧食安全; 2013 永續糧食系統,保障糧食安全與營養 10min 海報 活動 ★【活動】 活動】糧食大使選拔 1. 目的:了解國際糧食危機的因素 、 參與 2. 說明:讓同學分根據主持人提出糧食危機的可能因素進行是非判斷,要 籤筒 表現 依照題目選邊站,分(站)成兩堆(對或錯) ,逐一揭示題目反覆進行此遊 戲,慢慢淘汰台下朋友,連闖七官獲勝者,即可當選國際糧食日的代言 人 3. 題目:全球的食物有短缺的現象(否)、飢荒乃肇因於自然(否)、人口太 多是飢餓的主因(否)、科技與「綠色革命」將可以終結飢餓問題(否)、 要有更多大型農場才能解決飢餓問題(否)、更多的自由貿易可以餵飽每 個國家的人(否)、美援能夠解決飢餓問題(否) 1-1 了解世界糧食問題 了解世界糧食問題 15min 投影 課堂 【說明】 說明】糧食問題:糧食分配不均、不公平貿易、畜牧業和生質能源排擠糧 設備 Q&A 食生產(為因應石油價格上漲,美國、歐盟、巴西等產糧國家,將可食用的玉 、 米等糧食轉成生質能源,更以高關稅、補貼政策或限制進口來保護生質能源 筆電 的發展。)、糧食貿易價格大漲(商品期貨市場的投機活動導致糧食作物價格 、 大漲)、糧食增產困難、沙漏型糧食生產體系(「糧食」與「農業」距離逐漸 PPT 擴大,在中、下游階段的附加價值變大,但上游的農業生產利潤比重降低, 世界 糧食 農民收入減少→導致區域性的飢餓問題)、區域糧食自給率不足。 問題 ※ 全 球 穀 物 產 量 ( 19901990 - 2010) 2010 ) 全球/年分

1990

2000

2010

穀物產量(百萬公噸)

1952.4

2060.5

2476.4

人口(百萬人)

5296.2

6122.8

6895.8

人均全年可獲穀物量 ( 公 斤)

368.6

336.5

359.1

資料來源:糧農組織,2013b。(說明:現今全球的糧食產量,實足以滿足全 7


球人口食用。單以 2010 年為例,當年的穀物產量達 24 億公噸,如果全部用 作人類(即 69 億人)的糧食的話,每人全年則可得到 359 公斤的穀物) ※ 19901990 - 2009 年 人 均卡 路 里 攝 取 量 人均卡路里攝取量(卡路里/日)

國家/年分

1990 年

2000 年

2009 年

歐盟地區

3368

3429

3456

低度發展國家

2005

2121

2298

全球

2627

2732

2831

資料來源:糧農組織,2013b。(根據「饑餓」的定義,每人每天平均需要至

少 2,100 卡路里,才能維持正常和健康的生活。現實情況是,全球有 11 個國 家的人民平均每人每天吸收少於 2,100 卡路里) ※世界營養不足比例

(圖片來源: http://www.cyberschool.oxfam.org.hk/res_search.php?s=3&articles_id =86,全球糧食與飢餓問題簡介 - 樂施會無窮校園) 1-2能列舉經常飢荒的國家與區域, 舉經常飢荒的國家與區域,討論糧食不足的原因 【說明】 說明】 孟加拉 形 成 背 景

撒哈拉以南非洲

1 人口增加快速 ○ 1 農業政策失敗和外債 ○ 2 受地形、季風雙重影響,夏季多水患 ○ 2 內亂與戰爭 ○ 3 防災、救災系統失靈 ○ 3 人口成長與環境惡化 ○ 4 農業結構導致貧窮,無購買力 ○

解 1 農村發展:如格萊閩銀行的「微型貸 ○ 1 國際援助 決 ○ 款」計畫 2 區域糧食自足 策 ○ 2 擴大都會區的就業機會 ○ 略

8

6min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筆電 、 PPT


1-3能認 能認識 能認識「環境負載力 環境負載力」和「生態印跡」 生態印跡」的意涵 說明】 【說明 】

5min

投影 課堂 設備 、

1.

環境負載力(carryingcapacity)是討論某塊土地可以供養多少生物或

筆電

2.

多少人。 生態印跡(ecological footprint)則是討論一個人需要多少的土地才 能滿足他的生活需求。」

PPT

3.

Q&A

環境負載力忽略了生活方式的考量,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下可承載的人口 是有差別的,生態足跡的概念彌補了這個缺失,生態足跡考量了現今的 消費水準,並將支持區域內特定人口生存所需轉化成可度量的土地面積 大小,因此更能反映地球土地面積的有限性。

(圖片來源:http://e-info.org.tw/node/72260)

說明: 《2013世界現況》指出,若以「生態足跡」指標衡量全球環境的永續性, 目前全球每人僅可分得1.7全球公頃,高所得國家平均約佔用3.3全球公頃/ 人,約需1.5個地球才能吸收我們所排放的碳,並提供我們所需的再生資源。 2004年台灣生態足跡為每人6.718全球公頃,總生態足跡為42個台灣。二氧化 碳排放所需碳吸收地面積達每人2.295全球公頃,這意味著即使台灣島上充滿 樹木,也需14個 以上的台灣才足以完全吸納,代表我們正在耗損著世界各地 的資源。 【影片】 影片】13歲女孩在聯合國大會震撼世界的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ZeXIN1cZA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 1. 2013世界現況:再生能源不能等 而我們還在「永續嘴砲」? http://e-info.org.tw/node/95408 2. 生態足跡與碳足跡是什麼? http://e-info.org.tw/node/72260

7min 第一小 時結束

1-4 了解不同地理 8min 同地理區如何解決糧 區如何解決糧食供應問題 說明】 【說明 】 1. 已開發國家以以色列為例:滴灌技術、科技農業 世界糧食獎基金會(World Food Prize Foundation)表示,2012年得獎者 希勒爾發展出了把水引到乾旱地區灌溉農作物的方法,從而提高了糧食産 量,並將中東地區的環境退化減至最小。這種被稱為“微灌溉”的新方法包 括滴流灌溉技術在內,持續不斷地把恰到好處的少量的水引到植物的根部。 9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筆電 、 PPT


希勒爾提出的更好利用土地和水資源的方案幫助農民們擺脫了對土壤儲水功 能的依賴。希勒爾的研究證明,通過微灌溉使土地長久保持濕潤,在這樣的 土壤中種植的莊稼産量比採用漫灌或噴灌系統的産量要高。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以色列科學家榮獲世界糧食獎 http://iipdigital.ait.org.tw/st/chinese/article/2012/06/2012061373 28.html#ixzz3300DSPmY) 【影片】 影片】愛新聞_以水為師_獨步全球滴灌技術 點滴不浪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eZYELFTiE 大 2.

開發中國家以印度為例:綠色革命 說明

原 因

二次大戰結束後,墨西哥、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因糧食生產速度 追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形成糧食不足的窘境

1960年代,聯合國專家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提高環境負載力,採取 (1) 改良小麥和水稻的品種來增加產量 (2) 輔以灌溉、農藥、化肥和其他防治病蟲害方法,並採用現代化農 機具

結 果

(1) 綠色革命增加農產量,解決糧食不足問題 (2) 帶來環境生態汙染及貧富差距等問題

限 制

(1) 因品種改良的極限性,用水和耕地無法增加,自1980年代起便削 弱綠色革命的成效 (2) 小麥和水稻產量成長率不及人口等比級數的攀升,使得糧食不足 的危機在二十世紀末又逐漸浮現

建 議

為減少對糧食進口的依賴,有效解決糧食問題,FAO與世界糧食計畫 署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建議各國: (1) 改善現有農業灌溉設施,優先解決老舊灌溉系統和已經出現滲 漏、蒸發的問題 (2) 提升農地種植效率 (3) 尋求更現代、更有效的水資源利用方式與管理土地的方法

【補充說明】 補充說明】

綠色革命是指選擇優良作物品種或以基因改造等科技改良品種,使新品 種具有抗病力高、產量高、適應氣候、生長期縮短等優點,以增加產量的農 業生產革新。當綠色革命在一個地區推廣時,除新品種的引進外,尚須使用 大量的化學肥料、殺蟲劑以及大規模的灌溉系統配合,然而新技術與新品種 的引進需要大量資本,往往僅有富有的農家方得以進行綠色革命,進而從中 受惠,常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兩極化現象。此外,新品種的作物所需 大量農藥與化學肥料,亦對環境造成極大的負擔。 印度以前是飢荒的代名詞,40年前的綠色革命讓印度人不再吃不飽。紐約時 報報導,綠色革命引進產量較高的稻、麥品種,同時擴大運用灌溉、肥料、 10

6min


殺蟲劑,把印度東北部變成糧倉。1968年到1998年期間,印度的榖類產量倍 增。但1980年代開始,印度停止擴建灌溉系統、貸款給農民,也未推動農業 研究,地下水則嚴重超抽。 印度小農的農地面積逐漸縮減,幾年前甚至出現農民因負債過重自殺的悲 劇。許多農民發現,把地賣給廠商蓋大賣場比較划算。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糧荒 印度二次綠色革命 - 大災難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52471/2918516#ixzz3302AJNMa 1-5 能了解國際組織解決飢荒問題的角色及作法

5min

【說明】 說明】 1.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 :

、 說明

宗 旨

援 助 方 式 2.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1 ○ 2 ○ 3 ○ 4 ○ 5 ○

提高農業生產力和糧食安全 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水準 改善一切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效率,以及農村人口狀況 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期使人類免於飢餓 分為緊急救濟及協助開發等項目,積極的作法包括糧食資訊的流 通、發布糧食危機問題、改善或提升糧食產量的技術指導、糧食 危機時啟動相關救援事項等

世界糧食計畫署(WFP):是人道救援組織,屬於聯合國的食品援助組織 ,其目的在提供糧食給無法生產與獲得糧食的人和家庭。

6min ★ 【活動】 活動】剛達爾溫柔的光繪本導讀與討論 1. 目的: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 理;學習關懷弱勢團體及其生活環境;能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永 續發展。 2. 影片:剛達爾溫柔的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Hk0JMWSFg 3. 說明:看完影片好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1) 什麼原因導致該國家 飢荒?(2)對於「剛達爾溫柔的光」有什感想?(3)目前世界上約有 2 億個兒童每天餓著肚子睡覺。請想想看你覺得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事?

11

筆電 、 PPT


3-1 了解台灣農業在全球化潮流 了解台灣農業在全球化潮流下的發展優勢及限制 【說明】 說明】從農業系統中的「自然投入」因子切入台灣農業的自然環境介紹, 區分為「位置篇」、「地形篇」、「氣候與水文篇」一一探究台灣的農業發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展優勢與限制。再透過SWOT(強弱危機分析)分析台灣農業特色與經營型態, 讓學生分別了解台灣農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並透過生活化的實例 讓學生更加了解台灣農業的經營現況。

筆電 、

10min

PPT

◎臺灣稻米產業之 SWOT 分析 優勢(Strength) 1. 臺灣稻米育種及生產技術先進,改 良能力強。 2. 2. 臺灣稻米年產兩期,產地接近市 2. 場,享有鮮度與運輸便利之優勢。 3. 政府相關的部門十分重視稻米產 3. 業,並積極投入與推廣。 機會(Opportunity) 1.米食文化的基礎深厚,各階層仍有 1. 強大的米食文化支持者。 2. 2.部分國產米具備有產地知名度與品 台灣 牌信賴度。 3.高品質與衛生安全之臺灣米將可望 的糧 打開外銷的通路。 食問 題與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解決

劣勢(Weakness) 1.生產規模遠小於國際稻米大 國,生產成本較高。 2.實施稻穀保價收購制度,形成多 數稻農只重量不重質的情形。 3.稻農的高齡化,嚴重影響高品質 稻米之供應能力。 威脅(Threat) 1.WTO 新回合的後續談判,恐將擴 大稻米的總進口量。 2.生活與飲食多樣化的改變,導致 國人消費習慣改變,稻米消費 總量呈現出遞減的趨勢。

10min 3-2能了解社經發展對農業變遷的影響 說明】 【說明 】 1. 利用年代劃分為「清領」、「日治」及「戰後」三時期,並依序介紹此 三階段重要農業政策實施及政策實施背景,使學生具備分析某一農業政 策的先備知識後在進行小組討論活動。 2. 探討台灣自加入WTO之後所受到的問題,即其所造成的影響,並以<彭明 輝: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為題材介紹台灣農業未來可能面臨的 種種問題。 3. 簡介ECFA對台灣農業影響:陸方有:人均與總耕地面積迅速減少,政府 對農業發展投入不足,大量缺乏農業科技(尤其是高產高值作物優質品 種的重大研究項目長期未如預期地突破)及推廣人才,生態環境持續惡 化。台方則為:農村勞動力的普遍匱乏、老化,人均耕地規模過小,相 對成本過高,需依靠政府補貼、補助,面對開放市場同時要求削減農業 補貼,而能兼顧國際規範與現時農民利益的兩全策略難於發掘。 【補充說明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具體作法,包括市場 補充說明】WTO的農業協議規定了農產品貿易自由化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 市場

開放、出口農業補貼限制 出口農業補貼限制等。理論上,國家不論大小都有平等權利,但實際 開放 出口農業補貼限制 上,窮國很難有對等的貿易條件。加大了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的財富差距。 12

投影 分組 設備 報告 、 筆電 、 PPT 、 行動 載具


WTO對我國農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良田廢耕,種植面積減少:台灣的水稻田在1994年時有46萬公頃,到 2003年時有43萬公頃。但是,實際耕作面積卻 從1994年時的36.6萬 公頃逐年減少到2002年的30.7萬公頃,以及2003年的27.2萬公頃, 減 少25.68%。2004年休耕面積超過28萬公頃,首度超出耕作面積23萬 公頃委會在1998年的立法院施政報告提到:為因應加入WTO,實施水 旱田利用調整計 畫,使部分雜糧轉作或休耕,致雜糧作物多呈減產: 大豆減產55.27%;飼料玉米減產 46.96%;甘藷減產27.78%;高粱減 產23.45%;紅豆產量亦減11.02%。」 歐洲的休耕補貼搭配著環境保 育計劃,旨在完整重建過去農村的生態、歷史、人文景觀。 但是台 灣的休耕產生以下弊端:(1)連續兩期休耕,形同荒廢;(2)休耕田 分散,管 理、勘查成本偏高;(3)休耕田成為病蟲害溫床;(4)育 苗、代耕、乾燥業者工作機 會減少,增加農村隱藏性失業問題;及 (5)提高地租,妨礙擴大經營意願。 (2)農產品進口量與貿易逆差迅速擴大:臺灣在加入WTO前後的1年間,農 產品進出口值並未有明顯改變,但貿易逆差淨額從90年38.32億美 元,擴大至99年87.82億美元,貿易逆差淨額逐漸擴大之主要原因, 係多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值未有明顯成長,總進口值卻逐年增加,致 使貿易逆差淨額越來越大。 (3)產地價格靠政府支撐。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台灣簽訂ECFA前後對農業發展應有的思辨與對應 http://www.kcfa.org.tw/LSNEW/122/2.htm 15min ★【活動】 活動】《當 ECFA 遇上無米樂》 遇上無米樂》辯論會 第二小 1. 主持人(教師)開場 2. 各單位代表發言:政府官員、學者、農夫、商業代表、學生(每組限 2 分 時結束 鐘) 。 3. 接受各界指定及開放詢問(每組限 1 分鐘) 。 30min 活動】 ★【活動 】: 政策追追追 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行動載具查詢台灣近期新農業政策,透過分組討論 進而了解台灣現今農業發展背景與困境,最後進行上台分組報告,並給予實 質建議與補充說明。 ※討論政策項目如下列所示: (1)三生三化三立 (2)漂鳥計畫 (3)農村再生 (4)活化休耕地 (5)小地主、大佃農 (6) 土地休耕政策 13

投影 設備 、 筆電 、 PPT 、 行動 載具

課堂 Q&A 、 分組 報告 、 學生 參與 表現


(7)水田轉作 【補充說明】 補充說明】台灣稻米的生產,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很大。從早期鼓勵生產到

稻米保價收購,均造成稻米產量高居不下;而另一方面,國民飲食習慣的改 變,使得稻米消費量逐年減少。在面對稻米供需失調的情況下,政府遂於民 國 73 年起,寬施六年稻田轉作計劃,希望能減少稻米的產量以及提高其他殺 物的自給率。轉作計劃執行六年以來,對於稻米生產量的減少、政府財政負 擔的減輕、農民所得的提高和農業資源有效的利用,均呈現著正面肯定的評 價 3min 3-3能認識 能認識農業變遷中農民的調適 說明】 【說明 】 1. 農業商品化 農業商品化: 自給性趨向商業性;生產的項目,由糧食轉 :農業生產由自給性趨向商業性 自給性趨向商業性 向以蔬菜、肉類、奶及蛋類為主,帶動了「蔬菜郊區 蔬菜郊區」與商業化畜牧 蔬菜郊區 商業化畜牧 業的發展。 2. 農業專業化 農業專業化: :農民基於比較經濟的利益,只選擇最有利的一至二種作 物全力經營,形成各種農業專業區 農業專業區。 農業專業區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筆電 、 PPT

27min 投影 課堂 ★【 【活動】 活動】: 看見台灣農業( 看見台灣農業(小組討論報告) 小組討論報告) 先發放影片學習單,並讓學生抽出學習單小組要討論的子題。藉由《看見台 第三小 設備 Q&A 、 灣》影片讓學生觀察台灣農業特色,並在影片播放後討論學習單問題並上台 時結束 、 筆電 分組 報告。讓學生透過影片思考台灣農業特色、問題與未來發展。 、 報告 6min PPT 3-4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和糧食危機 課堂 【說明】 說明】 投影 Q&A 1. 糧食自給率: 糧食自給率:由於國外糧食以低價或貿易配額等優勢進入國內市場,且 設備 國人飲食習慣改變,致使糧食自給率呈現逐年降低情形。2012年糧食自 、 給率以價格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68.0%,比2011年下降1.1個百分 筆電 點;以熱量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2.7%,較100年減少1.2個百分點。 、 穀類自給率只有27.1%,子仁及油籽類3.3%;其中稻米106.9%、玉米1.5%, PPT 較前一年減少0.3%,小麥及黃豆都持續掛零。

14


◎各國糧食自給率(圖片來源: http://www.twfact.org/index.php/%E5%8F%B0%E7%81%A3%E7%B3%A7%E9 %A3%9F%E8%87%AA%E7%B5%A6%E7%8E%8)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2012糧食自給率再退1% 仰賴進口、飲食西化問題難解 http://e-info.org.tw/node/93132 )

10min

2. 基因改造 (1)定義:利用其他物種基因的植入,使其基因成分產生變異,增加對病蟲害 5min 的抵抗力。 (2)優點:支持基改作物的專家認為這項生化科技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並解決世界的飢餓問題。 (3)缺點:基改作物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風險無法預知。 (4)跨國生物科技公司推廣基改作物的目的,是追求商業利潤。 影片】 【影片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基改作物大解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k9PFSDXZA

3-5體會農業的多樣性、 體會農業的多樣性、複雜性及其生態價值 說明】 【說明 】農村具備「生產、生活與生態」的三生機能,除了提供糧食生產及 生活場域外,其實更具有其生態面向的功能,水 田 除 糧 食 生 產 功 能 外,尚 具有涵養地下水源及安定河川流況、調蓄暴雨洪水減低下游排水尖 峰流量、淨化水質、調節微氣候、防止土壤沖蝕、洗鹽及提供水鳥 庇護、繁殖、覓食場所等生態功能,也具有提供農村良好居住環境 及美麗景觀等生活功能。 在生物多樣性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及21世紀議程(Agenda 21)裡,皆強調須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或agrobiodiversity)的重要性及潛在價值,CBD更將農業生物 15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筆電 、 PPT


多樣性列為主要項目,與森林、內陸水域、海洋及沿岸環境同等重要。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實施超過27年的休耕制度,花費100億 在休耕補助,結果是造成國內糧食自給率下滑至30%左右,處於過低的狀態。 從農業生產的角度,長期休耕不僅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休耕土地孳生害蟲也 會影響臨近田地的農作生產質量,負面影響巨大。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 推廣水田生態保護教育之執行情形與成果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4449 2. 農村社區的生態價值 http://e-info.org.tw/node/46131

5min

3. 台灣優勢農業發展 http://www.npf.org.tw/post/2/5136 4. 農地復耕迎戰糧食危機 水梯田種出農業希望 http://scitechvista.nsc.gov.tw/zh-tw/Feature/C/0/3/10/1/450.ht m 5. 濕地、農業與生物多樣性:水稻田濕地生態的生物多樣性 http://scitechvista.nsc.gov.tw/zh-tw/Articles/C/0/9/10/1/2100. htm 3-6能認識 能認識科技發展對農業的影響 說明】 【說明 】稻米須在高溫多雨的環境生長,因此多栽培於熱帶、亞熱帶,年雨 量1,200mm以上的地區,南部可一年三穫。從1988年到2009年,一共育成53個 新品種,不但可以食用,依據各地區雨量多寡,又分為水稻、陸稻兩種;依 據緯度,又分為在來稻、蓬萊稻、爪哇稻等類;前兩者均培育有糯米品種。 台灣最早引進種植的稻米品種,為來自南亞之爪哇稻。17世紀時由福建、 廣東移民引進在來稻(秈稻),清末時日本人在陽明山竹子湖首次引進蓬萊 稻。目前經雜交改良的新品種,多達200餘種。稻米除了供做米飯食用之外, 尚可釀酒,製糕餅、飴糖、飼料。 米糠是碾米過程中脫落之糙米外表,可製糠油、糠酒、糠醬油、飼料、 肥料、藥材及工業用黑染料、活性碳、碾米劑,也可提煉維他命B。稻殼可供 做燃料、育苗介質、建材、肥料及填充料。稻草則可供造紙、製鞋、編草蓆、 蓋茅屋,做成飼料及燃料。由於稻米整株植物體都有許多不同的功用,所以 在台灣擁有很大的栽植面積,也是台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成立於1895年的農試所是百年老店,在品種改良、栽培技術改進等方面 有很大貢獻。這兩年,他們發表含維生素A、E的黃金米,便是知名新品種。 米營養價值高,又能延緩老化,經過九年才研發成功,是世界唯一非基因轉 殖的黃金米,也是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品種;不只如此,農試所因應氣候變遷, 研發耐鹽抗旱的稻米也有展示。 新品種象徵農業科技的進步,加工品則創造農作物的附加價值,研發 9min 人員廢物利用,把米糠做成面膜、精華液、手工皂,價格比一公斤150元的黃 金米還貴,米的身價因而漲了幾倍,令人驚歎研究的力量。 16

投影 課堂 設備 Q&A 、 、 筆電 分組 、 報告 PPT 、 學生 參與 表現 、 活動 學習 單


15min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農業科技展 看見農林漁牧的台灣之光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6842_4.html# 【影片】 影片】台灣令人亮眼不可忽視農業科技實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LOwb5TewE

★【活動】 活動】辯論賽辯論賽-中科與農搶水 以[探討彰化中科與農地搶水]為議題,老師先陳述議題事件的背景緣由,將 學生分成農民組與企業組,進行答辯,最終由老師做總結整理。此活動透過 議題討論讓學生進行思考並訓練答辯的能力。

4-1 能了解農民角色及農業經營的關係 10min 投影 課堂 Q&A ★【 活動】 第四小 、 【活動 】: 一日農夫體驗 藉由活動進行及學習單操作引導學生,思考既有的「自然投入」如何影 時結束 設備 響農民進行農業經營的考量與選擇,並舉溫室種植來探討農民怎麼利用「人 、 文投入」改變原有的「自然投入」 筆電 、 PPT 產地 小旅 行與 綠色 農業

【影片】 影片】『台灣剩食之旅 - 我們可以不再浪費』 舌尖上的浪費(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1-Mzvh160 4-2認識彩虹農場 17


5min 【說明】 說明】 1. 原為荒廢了十幾年的台糖蔗苗場,沒有農藥的污染,恰為實踐有機循環 農業的條件 2.

有機循環農業所強調的完全利用、零廢棄物,有機循環的目標也包括生 物多樣性。讓物種多樣化之後,自然吸引足夠的昆蟲跟生態系統,幫忙 農場生態防治。洪輝祥舉例說明,氣溫高時,成群的瓢蟲就會出現覓食, 吃掉玉米蚜蟲;一般農民則為了防治蚜蟲,施放殺蟲藥。是一種惡性循 環。

3. 4.

彩虹農場規劃了20%、2分多的土地生產飼料作物 穀物收割後,稻草以及脫殼之後的粗糠,具有保暖功用,可以用來當農 場動物們的床;也可以收集糞便。農場固定每2-3個月挖床,更換粗糠, 將混合了糞便的粗糠,曝曬一段時間、經紫外線殺菌後移到發酵床、堆 肥場,成為作物肥料,讓營養源回到土壤,形成農場本身的有機循環。

5.

農場不使用殺草劑,每3個月從田埂割下來的野草,更可直接給豬吃,是 最新鮮的食物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 彩虹農場自給自足有機循環 零廢棄物靠豬鴨來幫忙 http://ehttp://e -info.org.tw/node/95092 2. 【彩虹農場】古戰場下學有機循環 李漢鵬樂當陶淵明 http://ehttp://e -info.org.tw/node/95093 【影片】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wO6nO8qUg 我們的島 第698 13min 集 彩虹農場 3min 投影 4-3 認識綠農的家 全部課 、 課堂 【說明】 說明】從農業博覽會的理念出發,探討台灣農業在面對問題後所提出的永 程結束 設備 Q&A 續理念,並以[綠農的家]為例,介紹如何透過網路銷售平台改變台灣農業的 、 現況。 2 小時 筆電 、 PPT ★ 【活動】 活動】: 產地小旅行產地小旅行-彩虹農場 屏東四重溪彩虹農場參訪與農事體驗

1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