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

Page 1

12

登月生活視覺化 VISIONS OF THE MOON

前面曾經提過,人類透過望遠鏡更清楚地觀察月球後,立刻 就著手繪製月面圖。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儒勒.凡爾納撰寫關於 月球之旅的小說時,月面圖已比早期更加精密詳細,但依然無法 創造鮮活逼真的月球印象。誰能讓我們彷彿置身月球表面,而不 是在遠方觀望?該怎麼讓大家看見隱而不見的未知部分?矛盾的 是,要創造出逼真的景象,必須先製造虛假的幻象。 蘇格蘭人詹姆士.納史密斯(James Nasmyth,1808 年∼1890 年) 感受到這個雄心的召喚。納史密斯在製造業致富後,退休專研天 文學。1840 年代初,他用石膏製作十分精細的月球表面立體模 型,再把模型拍攝下來。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納史密斯對月球 的迷戀,並非來自使用望遠鏡觀察月球,而是一次前往那不勒斯 附近的維蘇威火山之旅。他在那裡「多少熟悉了形形色色的火山 活動。這些活動在遙遠得難以想像的年代,造成月球表面奇妙 的特徵和細節」。他在火山山頂可以俯視「吐出一團團蒸汽的坑 洞」。為了製作用來拍照的模型,他還向父親、風景畫家亞歷山 191


探月

MOON

大.納史密斯(Alexander Nasmyth)討教專業知識。 經過三十年的研究和努力,納史密斯出版了《月球:是行星、 (The Moon: Consid.ered as a Planet, a World, and a Satel世界,也是衛星》

lite)。這本書於 1874 年,由先前出版過達爾文作品的約翰.莫瑞 (John Murray)發行。納史密斯的印象派照片,呈現人工營造的月

球,月球地形的光線顯得相當奇怪。他採用難度極高的凹版印刷 技術,以浮雕模製作鉛質影像,技術上比拍攝真實月亮的銀版照 片更加優異。這些影像為讀者提供不遜於特殊效果的激動感。連 (Nature)雜誌,也對這本書讚譽 以捍衛理性科學著稱的《自然》

有加,一位書評家曾經寫道:「本書是有史以來,科學研究者呈 現給讀者最吸睛、最寫實的自然景物。」 納史密斯的書出版後不久,美國神職人員艾德華.艾弗列 特.黑爾(Edward Everett Hale,1822 年∼1909 年)於 1869 年和 1870 年 (Atlantic Monthly)上,發表兩則短篇故事,提出 在《大西洋月刊》 (The Brick Moon), 人造月球的想法。直徑約兩百英尺的「磚月」

以朝反方向轉動的飛輪拋射到太空中。在黑爾的虛構情節中,衛 星在發射時沒有進入預定軌道,似乎不知去向,但後來又出現在 距離地球五千英里處,上面住著自給自足的月球人,擁有以冰製 作的巨型望遠鏡。想當然耳,磚月上最適合用來打造太空船的材 料,就是磚塊,不過即使把這個幻想故事中光怪陸離的情節放在 一邊,我們或許還是可以把它看成是「太空站」概念的先驅。

1850 年代初,納史密斯正忙著製作模型時,德國波昂的湯瑪 192


登月生活視覺化

Visions of the Moon

12

這個迪克爾特製作的月球儀,於 1850 年代供德國民眾參觀,後來送往美國展覽。

斯.迪克爾特(Thomas Dickert)則在製作月球可見面的半球模型。 這個模型直徑約二十英尺,有一部分特徵以約翰.海因里希.馮. 梅德勒 1 的月面圖為依據。迪克爾特做的模型後來被送到美國, 最後陳列在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用於激 發大眾對月球成分和天文學的興趣。1898 年,美國迪爾伯恩天 文台前台長艾里亞斯.柯爾伯特(Elias Colbert)在《芝加哥論壇報》 (Chicago Tribune)上寫道: 「仔細觀察龐大的月球,讓我得以證實它

的精確程度,而不只是粗略的呈現。它以驚人的真實感重現月球 表面的特徵,展現的細節,遠超過不熟練的人透過最高級的望遠 193

1 〔編註〕參見第一章。


探月

MOON

鏡觀察月球時,能夠看見的所有細節。」這個龐大的月球,可以 視為二十世紀世界博覽會太空展覽的濫觴。這個樣本目前仍陳列 在美國威恩堡的中央科學博物館(Science Central Museum)中。

1925 年,光學儀器商和地球物理學家弗瑞德里克.尤金. 萊特(Frederick Eugene Wright,1877 年∼1953 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 成立「月球表面實體特徵研究委員會」。萊特對月球和加勒比海 的海底風景極有興趣,因此獲得「月亮人」和「現代凡爾納」等 稱號。為了便於繪製月球特徵地圖和演繹這些特徵,他把月球的 負片影像,投影在表面塗布感光乳劑的一英尺化學燒瓶上。這些 影像在地下隧道綿延超過一百三十英尺。這個「萊特球」是最早 的矯正攝影照片,作用是還原月球特徵原先的球形分布,讓所有 特徵都在正確的相對位置上。 二十世紀稍後,月球的視覺化呈現,多半是主流媒體甚至 (Science 低級趣味刊物插畫家的工作。1920 年代, 《科學奇幻故事》

Wonder Stories)等科幻雜誌和科普雜誌興起,太空藝術這個次類型

隨之問世,一直延續到 1950 和 1960 年代太空熱的黃金時期,每 個時期各有典型技巧。有些人認為,美國的契斯利.波恩斯特 爾(Chesley Bonestell,1887 年∼1987 年)是天文藝術之父,他的太空 (Life)雜誌上。然而,法 藝術作品於 1944 年首次刊登在《生活》

國的盧西恩.魯達(Lucien Rudaux)、德國的克勞斯.布爾格(Klaus Bürgle) 、英國的勞夫.史密斯(Ralph A. Smith) ,以及美國的弗瑞德.

弗里曼(Fred Freeman)等藝術家,也創作出影響深遠的想像作品。 194


登月生活視覺化

Visions of the Moon

12

科幻藝術家運用創意面對挑戰,讓要求極高的大眾感覺這個看不 見的世界十分真實。可信度比精確度更重要,而精確度在人類登 陸月球之前,一直是個謎。 當然,這些藝術家也跟以文字描繪未知世界的作家合作。儘 管其他行星與月球激烈競爭,其中又以火星為最,月球依然是科 幻作家心目中的熱門主題,進入二十世紀後則普遍偏向黑暗和反 烏托邦。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在 (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1901 年)中想像的月球,是漸 《登月先鋒》

漸老化且坑洞處處的天體,有許多互相連通的洞穴。月球內部充 滿空氣,月球人的居住處位於其中,而月球人只敢偶爾到月球表 面來。兩個來自地球的英國旅人,藉助具有反重力特性的物質, 體驗了頗為戲劇的登陸過程。他們的太空船滾進月球隕石坑深處 後,他們被外型像螞蟻的月球人抓住。這些專家的頭部像氣球, 但四肢則完全退化。他們的民族已經消失。為了維持整體的哀傷 調性,這部作品最後的結局,是只有一位旅人逃離並回到地球。

科幻小說拍電影 無可避免地,科幻小說很快就趕上動態影像的科技新進 展。法國演員、戲院老闆、製作人及導演喬治.梅里艾(Georges Méliès),成為剛萌芽的法國電影工業的領導者。他改編凡爾納和 (A Trip to the 威爾斯的小說,拍攝成十四分鐘的影片《月球之旅》

Moon),於 1902 年首映,很快就獲得全世界的好評。留著長鬍子 195


探月

MOON

的巴本佛伊利斯教授(由梅里艾本人飾演)和五位教授駕駛的火 箭,降落在月亮的眼睛裡,這幾位訪客被不明原因的爆炸彈飛到 地面。當晚他們安頓下來,但後來又因為降雪而醒來。他們撤退 到表面下方的一塊區域,發現奇怪的岩石構造、瀑布和巨大的蘑 菇。不過月球地底其實是個王國,裡面的奇特生物開始攻擊入侵 者。遭到圍攻的巴本佛伊利斯,用雨傘頭攻擊其中一隻生物,這 隻生物立刻就爆炸化成一團煙霧。後來更多月球人出現,這幾位 訪客被抓住,綑綁之後獻給國王,但他們後來仍然逃脫,並打敗 了國王。 最後,這幾位旅行者逃向停放在懸崖邊緣的火箭。火箭升空 時,他們的重量使火箭倒下,此時有一個月球人掛在火箭尾部, 火箭就這樣朝地球飛去。在太空中飛行一小段時間後,他們安全 降落在地球的海面上。現在看來,這部電影就像一連串簡陋又好 笑的靜態描像,但仍然頗具娛樂效果。 大約在同一時間的紐約,月球航行的概念則結合活動畫景和 動作,形成「電子布景機械幻象」。紐約布魯克林區康尼島月亮 樂園(Luna Park)裡的「月球之旅」,是集體經歷的奇觀。遊客進 入燈火通明的雪茄形太空船月球四號,不久後,太空船就開始前 後移動,類似蝙蝠翅膀的巨大機翼則上下移動。快速劃過的背景 畫面,營造出太空船正在移動的幻象,先從曼哈頓到尼加拉瀑 布,再朝上進入太空。此外還用風扇加強正在飛行的印象。旅程 的目的地進入視線時,機翼開始移動得更快。接著太空船在月球 196


登月生活視覺化

Visions of the Moon

12

表面上空遭遇暴風雨,沒有降落在死火山中。此時操作人員請遊 客走下太空船,觀察岩石構成的景物,和類似蘑菇的奇特植物。 遊客會在這裡,遇見背上有一排排長刺的矮小月球人,月球人陪 著遊客一起走過滿布鐘乳石的洞穴,並且穿越裂隙,裂隙上方有 蜘蛛網般縱橫交錯的橋樑。月球人邊走邊唱著:「我的心上人是 月中人。」他們到達月球國王美輪美奐的皇宮時,月球少女為遊 客表演舞蹈,給他們吃綠色乳酪。最後遊客由月球小牛的嘴巴離 開這個景點,回到日光中。 對卡爾奧古斯都.馮.拉菲爾特(Karl-August von Laffert)而 言,月球不是提供單純娛樂活動的地方。他在小說《月球之死》 (The Demise of the Luna,1921 年)中,預言月球將發生如同《聖經》記

載的大災難:月球朝地球方向墜落,造成巨大的潮浪,人類幾 乎就此滅絕。當時歐洲和亞洲結合成一個王國,以歐亞波里斯 (Eurasiapolis)為首都,居民多年來一直在等待月球地殼劇烈變動,

他們認為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由於地球以往曾有火山活動,所 以地球上的房屋都以夾鉗建造,或懸掛在彈性帶上,以策安全。 全球各地都有天文台和氣象站,連喜馬拉雅山上也不例外。月球 脫去「冰殼」之後露出金屬核心,因此變成紅色,第二次大洪水 隨之而來。試圖把部分人類送往其他行星的行動,也因為地球是 太陽系中唯一能接受「人類種下的邪惡果實」的居住地,而宣告 失敗。所有科學和科技資源,都用於拯救人類、動物和植物, 「讓 他們越過近在眼前的沖積土」。一艘諾亞方舟用於裝載博物學者 197


探月

MOON

選定的動物,另外有數架大型飛機裝載選定的人類。地球和月球 最後在「十分平順,接近正切的路徑上」 ,合而為一。 同時代電影中許多關於月球的虛構情節,和拉菲爾特的啟示 錄式景象相比之下,顯得受限許多。這類電影的情節大多是人 類前往月球,而非月球朝地球而來。短片《月球之旅》有種接近 (Metropolis,1927 年)一片, 童話故事的感覺。然而,以《大都會》

訂定反烏托邦未來主義風格標準的德國製片弗瑞茲.朗恩(Fritz Lang),則以不受限制聞名。他 1929 年的作品《月亮裡的女人》 (Frau im Mond,在美國發行時的片名為《搭火箭上月球》),改編自他當

時的妻子泰雅.馮.哈堡(Thea von Harbou,1888 年∼1954 年)的小 說,把通俗劇和科學奇觀結合在一起。

198 〔圖說〕德國製片弗瑞茲.朗恩的電影《搭火箭上月球》一景。


登月生活視覺化

Visions of the Moon

12

它的故事大致是:沃爾夫.希李爾斯(Wolf Helius)和熱衷於 太空旅行的助手漢斯.溫德格(Hans Windegger),與認為月球遠地 面有水、氧氣和黃金的曼菲爾德教授(Professor Manfeldt)合作。這 個團隊的另一名成員,是芙瑞德,她是希李爾斯的前女友、現在 則是溫德格的未婚妻。幫派分子華特.透納(Walt Turner)竊取了 希李爾斯的珍貴物資,如果希李爾斯不合作,透納就會破壞他的 火箭,因此希李爾斯不得不讓透納加入這次月球之旅。最後,他 們在一座水池起飛升空之後,發現火箭上還有一名年輕偷渡客古 斯塔夫。他們在月球上發現黃金時,曼菲爾德和透納打了起來, 教授掉進裂隙摔死。透納試圖劫持火箭時中槍,性命垂危。離開 月球的時刻到來時,太空船上氧氣不足,必須留下一名乘客。抽 籤結果是溫德格必須留下,但希李爾斯決定,讓他和他鍾愛的芙 瑞德一起回地球。火箭升空時,畫面中的駕駛者是小男孩古斯塔 夫,顯然芙瑞德和溫德格都留在月球上,而片中最後一個鏡頭, 則是他們兩人熱情相擁。 愛因斯坦是朗恩最後一部默片首映時的來賓之一,媒體讚譽 這部電影「將奇蹟化為真實」。這句評語或許沒有維持很久,但 就某個重要面向而言,朗恩的科幻片反而成為現實世界的靈感來 源。這部電影使升空倒數變得家喻戶曉。其中有一張字幕卡這麼 寫著: 「還有二十秒—躺好—深呼吸」 ,接著數字越來越小, 讓觀眾越來越掛心最高潮的升空過程。 朗恩從波羅的海岸邊運來四十車沙子,在柏林和波茨坦附 199


探月

MOON

近著名的巴別爾堡(Babelsberg)片廠,為這部電影搭造人工月球 景色。朗恩的想像和四十年後人類首次月球航行,無論是火箭 的外觀、飛行過程,甚至太空艙的分離過程,都相似得出奇。 最令人驚奇的相似之處,在太空船環繞月球時最為清楚。月球 表面通過眼前時,我們可以察覺月球的曲率極大,所以它比地 球小了許多。這部電影超越了它的媒材,推廣火箭科學構想, 其效果絕對不能低估。的確,朗恩片中的火箭發射過程極為真 實,不久之後,納粹黨統治德國時,還以可能威脅火箭開發計 畫為由,禁演這部電影。 在科幻小說和電影的鼓舞下,有些人開始把殖民月球當成可 行的想法。參觀人數多達四千五百萬人的 1939 及 1940 年紐約世 界博覽會,宣揚人類飛上天空是人類科技成就的極致。博覽會的 「明日世界館」,模擬 1960 年時從飛機上看到的美國山水景色, 「未來火箭港」則想像,未來從紐約到倫敦只需要一個小時。這 次博覽會僅僅預言了飛行科技未來的民間用途,但它的軍事用途 很快就會成真。空間和時間限制,在展示中前所未有地暫時消 失,但月球仍然是遙遠的憧憬。不過到了 1962 年的西雅圖世界 博覽會,美國航太總署展示了火箭、衛星以及載人太空飛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狀況開始有所轉變。政府開始宣揚 太空是核子新時代的重要戰略議題。早在 1946 年 9 月,美國以原 子彈轟炸日本後一年,《柯利爾》雜誌(Collier’s)刊登一篇喬治. 艾德華.潘德瑞(George Edward Pendray)關於月球殖民地化的報導。 200


登月生活視覺化

Visions of the Moon

12

他沒有提供輔佐證據,只提出警告: 速度僅比德國 V-2 飛彈 2 略快一點點的火箭,可從月球 攻擊地球。在適當的導引裝置輔助下,這類火箭將可擊中 地球上任何一個城市,造成慘重傷亡。從地球上回擊,則 需要馬力強許多倍的火箭,以便裝載破壞力相當的彈藥。 此外,這些火箭必須在比較不利的條件下發射,用以攻擊 月球殖民地等較小的目標。因此就控制權而言,未來的原 子時代,在月球控制行星世界,就等於在軍事上控制了整 個太陽系。 即使潘德瑞論文的事實根據相當薄弱,許多讀者或許仍然接 受月球可以當作理想的核子戰爭堡壘和軍事基地。《柯利爾》雜 誌在 1948 年 10 月的一篇文章中,宣揚「月球火箭閃擊戰」 ,進一 步提出這個主張。在雜誌中,火箭從月球隕石坑升空,使整個紐 約市陷入核子彈的火球中。戰後時代許多世界末日情節的威脅來 自空中,幽浮目擊事件也在此時變得越來越普遍。 不要忘了,月球航行當時還不是一般大眾所能想像的事。喬 (Destination Moon,1950 年) 治.派爾(George Pal)的《飛向月球》 ,是

第一部認真看待這個主題的美國科幻電影,片中把月球之旅視為 「美國工業界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 。這部電影並不特別懸疑, 現在看來對白也很生硬,但它處理這個主題時的理性態度,則頗 201

2 〔編註〕V-2 飛彈是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研製,用來從歐洲大陸直接準確打擊 英國本土的短程彈道飛彈,它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實戰的彈道飛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