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流》no.20

Page 1


目 錄

2 真我的風采: 少女與流行文化

!

!

陳玉華

5 黎明後讓迷戀終結

Connie

6 內褲自主權

李偉儀

7 相識是有緣

阿妹

8 彭婉如之死

何穎賢

x 訓練班 10 Fans 12 我的第一次﹖ 13 女人糟質點

!

4 少女行

9 客途秋恨

!"

14 婦運日記 15 研討後仍是研討

徐意

Lydia 思

方秋瑩

整理:寶雲霞

Sally

16 九七回歸與女性主義的政治實踐 胡露茜 17 工業安全與平等機會

陳玉華、張彩雲

!

18「二女事一夫」爭論事件

封面: 彭婉如(彭婉如文教基金提供)

茜陳榮生 徐梅 / 區潔蓮


!"#$%&'()*+,-./ 01234567 !"#$%&'()*#+,-./012345678 !"#$%&'()*+,-./0 1234567 !"#$%&'()*+,&-."/012%&345 !"#$%&'()(*+,-./01!&23456 !"#$% &'()*+,-(./01234567

!"#$ %&'()*+,#-./012/345 !"#$%&'()*+,-./0!12345678 !"#$%&'()*+,-./0123456701 !"#$%&'()*+!,-./012.34567 !"#$%& '()*+,-./0123456

!"#$%&'()*+,-+,./01234536 !"#$%&'()*+,-./0123456789 !"#$%&'()*+,-

!"#$%&'()*+,-./0123456789 !"#$%

!"#$%& '()*+,-./$01.23*,4 !"#$%&'()*+,-./012"34"56/

!"#$%&'()*+, - ./0123(456 !"#$%&'()* +,!--./01 234 !"#$%&'()*+,-./)01,233456 !"#$%&'()%&*%+,--./01234

!"#$%&'()*+,-./01234567 8 !"#$%&'()*+,'-. !/012345 !"#$%&'()*+,-./012345!*+$

編 者 話

==== ==== === == ==== ==

1


十 期

真我的風采 少女與流行文化 陳玉華、張彩雲 專 題

金黃棕紅 每位女性都有她的少女時代,記 憶中或璀璨或空白,各自不同。而在 現代城市生活,人人都活在流行文化 的大缸裡,或多或少總沾染點流行文 化的氣味,少女們也不例外。有人迷 戀某位偶像歌星,有人愛讀某位流行 作家的小說,有人愛穿時款衣裳,或 把頭髮染得金黃棕紅……。 儘管人人都跟流行文化沾上點 邊,但青少年往往是人們討論流行文 化時關注的焦點:色情漫畫對青少年 的毒害、電視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偶像崇拜與青少年等等。總之,成年 人對青少年行為的憂慮跟他們對流行 文化的懷疑和不安緊密關連。

龐雜紛陳 流行文化龐雜紛陳。它不單是一 支流行曲、一本空中小說、一個卡通 人物或一個黎明。它還是一句流行用 語、一個髮型、一種行為舉止。不單 如此,它還是形形式式的商品:一隻 CD、一襲名牌衣裳、一本日本漫畫、 一齣港產電影。通過製造不同形象、

2

四 月

不同性格的偶像,通過反覆生產浪漫 的愛情故事,流行文化的產品得以被 不斷消費。 與此同時,青少年對流行文化傳 遞的訊息的接收並不是直線的、單軌 的。不是劉德華要他的歌迷勤力讀 書,女學生們就不搗蛋不懶散;也不 是王菲未婚生子,喜愛她的少女就會 接受自己有同樣的行為。

因循與顛覆 事實上,流行文化中充滿著矛盾 的訊息。譬如在性別角色的建構上, 流行文化既因循傳統的刻板印象,又 同時強調表現「真我」,打破社會的規 範。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制度製造利 潤的規律毫不猶疑地將一切事物成為 商品。只要能賺錢的,就成為被生 產、被消費的商品。而隨著青少年消 費能力的提高,資本主義的生產機器 也順應著他們的口味和興趣,為他們 提供各式各樣的消費品和文化產品, 有時甚至不惜顛覆傳統的價值觀和成 人的權威。

跟成人為青少年定下的行為準則 (乖巧醒目)、人生目標(讀書賺錢)比 較,流行文化的天地無疑顯得多元 化:偶像中有俊俏的黎明、有其貌不 揚的陳小春,有我行我素的王菲、有 性感大膽的莫文蔚。流行文化所具有 的一定程度上的多樣性和多變性令青 少年在「隨波逐流」的同時,又可以保 持著「自我」--根據自己「獨特的口 味」去選擇自己喜愛的歌星,穿著自 己愛穿的衣服。事實上,現今的青少 年似乎比以往的更早懂得說「不」,更 強調自己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

獨特的我 通過選擇自己喜愛的偶像,通過 認同偶像獨特的質素,少女們確認自 我的獨特性,並在這過程中建立對自 我的認同。例如,一些少女強調自己 喜愛一些不漂亮的明歌星:「人人都 靚,靚有什麼特別?」然而,更重要 的是,流行文化為少女提供了一個傳 統文化權威(如學校、家庭)以外的空 間,讓她們擺脫了父母師長的注視, 在其中「尋索」自我。

1


又深恐少女們衝破社會給女性性表達 上所設的界限。因此,少女成長時身 體所起的種種騷動成為成人最大的憂 慮。少女們在選購衣物上對父母和成 人所作的反叛,正反映了她們對成人 力圖控制她們的身體/性的反抗。

寂寞無聊 最後,流行文化營造了不同的口 味和各種的話題,讓少女們拉朋結 黨,在家庭以外建立女性之間的關係 網,與友輩共同渡過寂寞的少年期。 成年人愛批判流行文化,傾向誇 大流行文化給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

性幻想 表面上香港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城 市,報攤上觸目所及是各式各樣的色情 刊物,但現實中女性的性表達一貫地受 到禁制。這一代的少女仍然得迂迴地在 流行文化中建構她們的性。

天地。正如前文所講,這片天地存在著 很多問題並且充滿各種矛盾。它為少女 們提供了建立自我,抵抗成人控制規限 的空間,但流行文化同時又依附著主流 的性別主義意識形態,並在某程度上鞏 固著不平等的兩性關係。

偶像是女fans的性幻想對象,愛情 小說為少女們提供性幻想的處境。瘋狂 地追逐偶像的舉動不一定是無聊或沒有 理智的行為,而是少女們在特定的條件 下,擺脫了性關係中女性在行為上所受 的規範,毫無掩飾地表達她們的性幻想 和慾望。

專 題

在探討女性青少年與流行文化這問 題上,這個專題只是一個開始。作為開 始,《女流》特意訪問了一些少女,談 她們的偶像,她們的愛好。我們還刊登 了兩位年青女性所寫,她們作為歌迷影 迷的切身感受的文章。我們覺得,要開 拓有助於促進兩性平等的文化天地,與 女性青少年一起創造更廣闊的天空,女 性主義者在褒揚或批判流行文化之餘, 還必須積極地介入流行文化的生產和詮 釋之中。

同樣,少女們選購衣物,除了表 現/實現其獨特的口味外,也是在審視 她們變化中的身體—一個在現今社會中 給「性慾化」了的女性身體。 成人世界一方面將女性身體完全化 為男性性幻想和慾念的對象,另一方面

但當成年人本身在成長以後,用時間 的長鏡頭對焦回望時,一件文化產 品、一個偶像歌星,在他們的少年生 活中,只是如霧如花,終歸如水氣般 消散,不落痕跡。流行文化看來只不 過是百無聊賴的少年生活的調劑品之 一。

那一片天 然而,這調劑品正正是成人主導 的社會生活中,青少年們擁有的一片

3


十 期

少女行 陳玉華

Hayden Herrera, "Frida Kahlo: The Paintings"

猶如大多數少年人,這五位十二、 三歲的小妹妹都有她們心中偶像,有共 同的,也有個別不同的喜好,例如喜歡 黎明的阿盈,不斷被同學取笑,說她無 taste,喜歡老年紀的,對她們來說,三 十歲已很老,所以劉德華很老(眾同學 異口同聲說)。她們最終揀了兩位偶像 來談論:梁漢文和鄭秀文。 喜歡梁漢文的原因:歌好聽(如衣 櫃 D的男人、我的志願、呼吸) ,靚仔 有型(這是基本條件),無扮 哄A唱歌 有感情、投入,穿衣有品味,年紀不算 大。 喜歡鄭秀文的原因:歌曲好聽,很 「yeah」,yeah得起,yeah 得襯自己, 樣靚,有個性,髮型衣著都襯自己(她 的髮型經常變,但變得怎樣也襯!)其 他歌星也yeah,但yeah得「核突」難 看,如陳慧琳。

專 題

她們對偶像都會有幻想,例如希望 像鄭秀文那樣yeah 、好身材、漂亮, 至於男偶像,是一種思想上的寄托, 「做他的女朋友當然不會,年紀差太 遠,做朋友還可以。」阿琳說。「也不 算崇拜,只是鍾意,如鍾意一個人。」 阿琪這樣說時,阿琳立即擠眉弄眼諸多 不屑的樣子,「那你同偶像是什麼關 係?」 「鍾意不一定等如愛情,是你自 己多心,等如你鍾意阿哥,不一定是愛 情。我說我鍾意他,只是我識他,他不 認識我。」阿琳是五人中最頑皮的,面 部表情最豐富,喜歡挖苦旁人,對男女 之事又特別敏感多話,「如果偶像結了 婚,我會另選別人當偶像,結了婚的人 都會殘。」 「像王菲。」 「不是, 她只是 沒有化 ㄐC」 訪問中經常有不同意見, 七咀八舌亂作一團的情況。 偶像在她們生活中是什麼一回事? 「上堂很悶時,有東西讓自己想。」然 而,問她們偶像在日常生活有多重要, 花多少時間,大家都想盡量減少其重要

4

四 月

性,阿琳說了「一半一半」後,其餘的 人開始由三分二、三分一數至四分一。

的女性意識,只覺得這類想法普遍,流 行於世。

若沒有偶像,生活會有甚麼變化? 阿琪:「周末周日會逛街買CD,若不 做這些,時間多了,但很悶。」阿怡: 「像欠缺了一件東西。」阿詩:「會好 悶。」阿琳:「現在無聊時可以想歌曲 的內容,上堂無聊可以唱。」沒有偶像 有否其他活動補償?「打排球,煲電話 粥,踏單車,游泳,打遊戲機,睡覺和 吃。」

與她們談流行文化之餘,也和她們 談性。換來的反應卻是訕笑和互相取 笑。比如談月經,眾人異口同聲 Sh……,繼而四周張望,生怕被人聽 到。對她們而言,月經是剛有或未有的 新奇事,是秘密的、尷尬的,可以談, 但要「細細聲」。至於乳房發育,更是 她們隨便拿來開玩笑的題材,誰有誰 無,說身材好壞,眼光便自然地投到別 人的胸前。

訪問話題雖然圍繞偶像,但每當問 與答之間轉一圈後,這邊或那邊總會轉 出另一些私己話,離不開男女之事、班 內的緋聞(這是她們用的字眼),誰跟 誰,誰鍾意誰,她們各自暗戀的男同 學,連阿Sir也被形容為製造緋聞的幫 兇。這邊打一個眼色,那邊否認或訕 笑,我經常摸不著頭腦,她們之間也不 一定懂得所有暗語,因為這二位有一個 共同秘密,那三位又知一些別人不知的 緋聞軼事,十分累贅,很煩,阿怡說講 得太多也覺煩,阿琳承認上次講阿怡那 次使她生氣。無論如何,在上課下課的 苦悶日子裡,緋聞事始終是最吸引她們 的不可缺少的共同話題。 大家心裡都很想拍拖,只是未敢, 阿怡和盈說中三之後會試。世界共同的 少女情懷,不一定是詩,而是「青生 瓜」,對異性充滿好奇、幻想,想經 驗,想了解,況且等待長大的日子,中 間有許多空白虛空的位置,需要填補, 就自然想到拍拖,阿琪說,「有時覺得 人生無什麼意義時,便很想。」 少年人的苦悶,每代人都經歷過, 只是上一代人不大記得清楚,而下一輩 經歷時總是悵悵的沒有出路,等待的苦 悶,人人都要捱過去。我再問她們理想 的伴侶,答案不約而同,要「愛錫」自 己,懂得關心遷就自己。很明顯是一種 「被」的關係先行,我沒有深究這裡面

女性能盡早對自己的身體自覺是好 事。許多女性,連自己的乳房、陰部都 未認真看過。和同輩談起少女時代,不 約而同有共同經驗,就是對自己的乳房 感到害羞,要把它收藏、遮掩,大熱天 還要穿厚大衣服,務使胸前不至「突 出」 惹人注目。乳房不是要來弦耀的, 也不應視為羞愧物,我們少女時代受到 許多不健康不平等的性觀念影響,造成 長時期無謂的侷促與不安。 惟有在兩性關係越平等,性觀念中 越少禁忌的社會氣氛下,下一代人的成 長才會更活潑健康。幾位活潑精靈的小 妹妹對將來都有頗高期望,分別希望成 為律師、教師、記者,鋼琴老師和店舖 老闆。


黎明後讓迷戀終結 Connie

記得已是中四的事情 了,我的偶像黎明剛冒起, 當時感到讀書無聊,生活苦 悶的我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他 的歌迷。起初,我並不是太 沉迷,甚至不可算為歌迷, 因為我不會買他的唱片,不 會背誦歌詞,不會大量地購 買他的照片,只是會留意他 的新聞,與其他同學談談 他。但之後認識了其他歌 迷,使我的行為變得越來越 瘋狂,我會觀看他所做的節 目,經常想著他。當我見到 他時我會覺得很開心,很輕 鬆,雖然我知道那個人離我 很遠,但心中對他的幻想卻 是無限的。在夢中我們是多 麼的親密,他是多麼的英 俊、潚灑。有時我甚至會將 某些電視劇的角色當作他本 人的真實性格。 中五會考過後,我的行 為更加瘋癲了,就像吃白粉般,越吃 越想再吃,看完了一場演唱會想再看 多一場,想天天見到他。我甚至與其 他歌迷去電台、酒店門口等候他,我 們會不惜浪費時間在等他,更用盡氣 力地跑去追他的車,為的只是見他一 面。有時我也會想自己是不是很 cheap,但其他歌迷的支持使我繼續堅 持下去。他們更瘋狂的行為使我覺得 這樣做是值得的,雖然每次見到黎明 後心裡確是很開心、很興奮,但之後 幾天皆會非常掛念他,心裡更是空 虛、寂寞。那時候只會想到自己的感 受,絕不會想到在跟從歌迷阻截他的 車離去時,他在想什麼呢,他可能是 很疲倦,甚至會覺得歌迷們是很討厭 的啊!少女情懷總是痴,在生活空 虛,無聊之時,崇拜偶像真是生活絕 好的調劑品! 之後我參加過歌迷會,為的是要 拿取見到他時的興奮感覺。跟其他歌 迷一起時,我可以減輕自己因掛念他

他歌迷談談自己的偶像,好 像多了一班朋友,生活無異 是豐富了。 有一次參加一個歌迷會 組識的宿營,卻不知他會不 會去。縱然見到他的機會可 能很少,但仍抱著一絲希望 參加了。最後,他果然沒有 來,但那個宿營,仍帶給我 一絲回憶及反思。看見許多 歌迷在宿營中玩遊戲時,我 開始想,他不是我可以獨有 的,他可能不是真的這麼 好,他或許是由人塑造出來 的呢……

所產生的空虛感。那時候,就連去歌 迷會會址排隊取紀念品、音樂會門 卷,我都會覺得高興,總之一切與他 有關的事、地方都會使我產生安慰及 高興的感覺。當時的心情真的有點矛 盾,明知道見到他之後心裡會更空 虛,但偏偏要去。另一種矛盾是對自 己偶像的一種又愛又恨的感覺,不知 為何我和所認識的幾位歌迷都對自己 偶像有所不滿,但在不滿之餘,卻又 非常喜歡他。而我自己亦常處於這種 矛盾掙扎中。每每在報章上見到他的 訪問,他的說話總是令我不滿意,令 我覺得他不聰明、不醒目,不及其他 偶像醒目,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我竟 然會喜歡一個不聰明的,自己對他有 怨言的人。有時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 與他有緣,使我喜歡他呢?但我現在 想我所喜歡的應該是崇拜偶像後所帶 來的生活,那種生活比較充實,有了 一個寄托,至少每天都會念著看報 紙,看看有沒有他的最新消息。另 外,又可以去聽音樂會,又可以與其

中六、中七我不再加入 歌迷會,專心讀書,考大 學,雖然現在仍然喜歡聽黎 明的歌及看演唱會,但已不 是之前的情懷了。現在想起 那時候崇拜偶像確是受到其 他人的影響,如果不是認識 了其他歌迷,如果傳媒不是把他的形象 塑造得那麼好,如果不是他的照片把他 照得這般英俊、瀟灑,如果不是電視劇 中的角色給他塑造出的美好的形象,我 想我可能不會崇拜他的……

專 題

沒有傳媒的吹捧,則沒有偶像……

Hayden Herrera

5


十 期

內褲自主權 李偉儀

女性內褲的式樣,在這兩年間轉 變得很激烈。不少內衣店紛陳推出一 些款式精緻可愛的內褲,銷售對象主 要是少女。這潮流雖然沒有在日常生 活中外顯,但透過與一些少女傾談, 便可對這裙子褲子下的潮流略知一 二,並能從中知道時下少女如何看待 母女關係、自我成長與兩性關係。

阿美跟一位普通朋友一起時,她 們會去買衣服、唱片、poster和飾物, 但決不會去買內衣,因為她覺得不好 意思。買內衣只可找親人或best friend 陪伴,給「唔熟」的人知道自己的心水 和尺碼,覺得「好瘀」。所以普通朋友 間頂多只會談那裡有特價有新款,不 會一起選購。

阿美今年十五歲。她的嗜好是購 物。近幾個月來,她愛上購買內褲。 在她的抽屜裡,有很多不同款式的三 角內褲,大部分都是阿美用省下來的 零用錢買的。其餘的則是母親給她買 的「老土」、「單調」的白內褲和「衛 生褲」。

相反,與best friend一起買內褲, 則覺得很親密,彼此的感情像提昇至 親姊妹一樣。阿美說她有時會跟摯友 購買同一款內褲,有時互相贈送。她 也不介意在好友面前換衣服,因為她 們是「老死」。阿美說,其實有時也想 看看別的女孩的身材,與自己的比較 一下。說到看別人的秘密,阿美指出 在學校(女校)裡,同學都喜歡「揭」 別人的裙子。表面上,這樣做是「整 蠱」同學,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想看別 人的內褲。所以「醒少少」的同學都會 「打底」。況且行動也會方便些。

阿美不喜歡媽媽給她買的內褲, 因為它們全是白色和米黃色的,而且 鬆鬆的不貼身。阿美不好意思把母親 買給她的東西扔掉,但她又實在不想 穿,故這批內褲只有長期被放在抽屜 的份兒。不過,最令阿美討厭的,就 是那幾條每月不可不穿的肉色「衛生 褲」。阿美認為穿了「衛生褲」,就像 不斷提醒自己那幾天是「與別不同 的」。

專 題

6

西,可美化自己的身體。也由於內褲 較胸圍的價錢廉宜,故她會選擇買多 些內褲。

添置新款內褲,也會給阿美加添 不少煩惱。她的母親認為只有「壞女 孩」才會穿這些「不三不四」的褲子。 母親會經常諷剌她「穿給誰看呀?」, 甚至有時認真的質問阿美是否已結交 男朋友及有性關係。因為母親認為時 下流行的服飾雖然也很古怪,但始終 是穿在外面的衣服,未必一定是穿來 吸引異性。內褲則不同,母親認為女 孩把隱蔽的部位「裝扮」得這麼「嬌」, 若不是想吸引男孩,還有甚麼用處? 阿美對母親的判斷十分反感,並強調 自己並沒有交上男朋友。

第二,她認為這是現代少女「必 經」的階段,因為其他她認識的女孩 也是這樣的。阿美認為把自己裝扮成 為一個少女,並沒有不妥,只是也得 「內外兼顧」。她決不能長期穿小女孩 的款式,她也不會購買太成熟和性感 的款式,因為那是「老女人」才會穿 的。阿美說選購內褲是女孩獨有的玩 意,男孩子是不會介懷這些「婆媽 哄v 的,他們也不會覺得需要這樣「仔細」 的裝扮自己。

阿美自言購買新款內褲的原因有 四個。第一,這些內褲是穿給自己看 的。阿美說有時家裡無人的時候,她 喜歡站在鏡子前細細端詳自己的身 體。她覺得穿上一些別出心裁的東

第三個是朋輩間的影響。阿美的 朋友同學也很喜歡穿新款內褲。她們 會交流有關內褲的資訊。近來,她們 喜歡去「Kiosk」。不過,對著不同的 朋友,「交流」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四 月

第四個原因是跟母親鬥氣。阿美 認為母親討厭新款內褲,是因為她保 守和孤寒。但母親並沒有跟她說理, 反而用「穿給誰看呀?」來諷剌她。阿 美承認內褲的確與性有關,但她認為 做母親的實不該胡思亂想。阿美說她 並不贊成女性是「被看」的對象。就算 一般人認為女孩子是「被看」的對象, 或女孩子喜歡給人(男仔)看,也只是 限於外表,如髮型、衣服等。試問那 個女孩子會喜歡給陌生男子偷看她的 屁股?再者,若一個女孩交上男朋 友,無論她穿甚麼款式的內褲,男朋 友也不會留意,因為他只會顧著如何 把它脫下來。阿美說這是她的女性朋 友告訴她的。 最後,阿美說恐怕有一天放學回 家,發現母親已把她的心愛內褲全部 扔掉,也害怕母親用「給哥哥爸爸看 到不好」的理由,在晾晒衣物時扔掉 她的內褲。不過,她並沒有打算跟母 親談她的感覺,因為母親是永遠都不 會明白的。


相識是有緣 阿妹

「偶像」是怎麼樣的一個名詞?或 許大家都會認為,給觀眾一種突出、 擁有異於常人的神采的藝人便可成為 「偶像」,但「她」吸引我的並非如此, 而是那真誠的笑容及爽直的言談,還 有她那口不擇言的性格。果然,經過 十九年的時間,由「偶像」轉為朋友的 「她」,還是我心目中的「她」。

自那晚開始,逢有「她」演出的劇 集播出那天,我便預先完成一切溫 習,坐在一旁,以協助媽媽做錶帶為 名(錶帶是我家的家庭手工業),一起 看她的演出。後來的「奮鬥」、「有樓 收租」、「K-100」、「誓不兩立」、 「刀神」、「楚留香」、「EYT」、「神 鵰俠侶」,甚至是電影銀幕的「歡樂神 仙窩」及「不准掉頭」也是我所喜愛 由小學五年級始,「她」便是我心 的,其中最深刻的莫過於「神鵰俠 中的傾訴對象,無論遇上任何快樂或 侶」,她在劇中所扮演的是眾人厭惡 哀傷的事情,也必一一告知。由她第 的郭芙,那時四周的同學們皆不停地 一個長劇「強人」開始,眼前的雷綺文 罵著郭芙的不是,實在不甚好受,幸 ( 「她」在劇中的名字)便是一面親切的 好「她」給我寄上了一幀郭芙造型的親 模樣,隨著便是EYT短劇中的「小靈 筆簽名照片,這不但令我極為快慰, 精」,還記得這短劇的宣傳句語:「小 甚至還可在同學們跟前討回一口氣。 靈精、小靈精,變法術心水清,好心 回想起來,我除了擁有「她」的照片之 腸有個性,但百厭起 撈N無得傾!」 外,還擁有不少有關「她」的剪報,大 此刻,腦海中還浮現著「她」打著小辮 部份皆是由報章、雜誌剪存下來的珍 子變法的樣子。 藏。由於當時沒有太多的零用錢,故 只能間中到明星照片店舖選購「她」的 回想當年我也曾為了收看此劇集 照片,但幸好「她」的相片不算太多, 而被媽媽責罵。因此劇是EYT內的節 否則,我便要節衣宿食了。 目,而播出時間浮動不定,故逢星期 一晚上九時至十時許,我便得放下溫 記憶中,第一次親身接觸「她」是 習的時間來收看電視,終於在播出結 在廣播道無線電視台門口,那天是 局的當晚,媽媽便下禁制令,不可在 「她」的生日。我找了一要好的同學攜 當晚看電視。直到現時,對於還未能 著相機及禮物,站在電視台門口靜待 收看此集結局的我,仍有點耿耿於 著「她」的出現。那天她沒有化 ㄐA清 懷。 秀的面孔和親切的笑容正是我心目中

的「偶像」,當然我便趁著此機會與她 拍下數張照片。現時身在外地的我,還 攜著那刻的照片緬懷當天的相見。

專 題

友情的交往是互動的,那時她正在 尖沙咀的酒廊登台唱歌,因她在信中得 悉我將到訪,便派人致電給我,留下好 的座位以便我細心欣賞她的演出。那 天,「她」還為我獻唱了一首歌「小妹 妹日記」和給我結賬。那夜,我失眠 了!那年的暑假,我繪畫了一幅以 「她」的肖像為題的油畫作為「她」的生 日禮物,那是我第二次跑上廣播道,後 來,在報章上得悉「她」甚為喜愛此 畫,我真的非常雀躍。 不久,「她」離開了電視台的工 作,開始做生意。我倆開始成為朋友, 而且交往的方式也由書信改為吃飯、面 談。後來,我更認識了「她」的伴侶及 兩名女兒。近幾年,雖然「她」已移民 澳洲,但每年一月「她」回港期間,我 們也會一聚。未來幾年,雖然未能在港 與「她」相見,或許我們又要回復書信 的交往方式。一句句親切的慰問及生活 體驗的交流,也是我正期待的。現在, 我們雖已是好朋友,但「她」作為我的 「偶像」的形像還存在我心內。「她」是 我的偶像--廖安麗。

7


彭 婉 如 之 死

簡 扶 郁 攝 , ︽ 騷 動 季 刊 ︾

何 穎 賢 彭婉如小史 •1988年由美返台,先後任教於 師大國文系與衛理女中。同年, 成為台灣主要的婦運組織「婦女 新知」的秘書長。其後,彭曾在 不同的婦運團體,如主婦聯盟、 婦女救援協會、晚晴協會等擔任 重要職務。從事婦運期間,彭致 力推動女性參政及兩性平等教育 兩大議題。在女性參政方面,曾 發佈立委對婦女權益問政評估報 告,另外又與其他婦運工作者調 查及整理中小學教科書中的錯誤 兩性觀念,促進教育改革。 •1994年從紐約大學攻讀完「婦 女研究」碩士後回國,任教於靜 宜大學。 •1995年加入民進黨擔任婦女發 展部主任,積極培育女性黨工。 期間,彭擬定「1/4婦女參政比例 保障條例」,要求黨代表大會提 高女性參政比例,但告失敗。此 後彭便以「彭四分之一」的筆名, 在《民主查某人》上發表文章。 •1996年11月彭南下高雄出席民 進黨全代會議,再為「四分之一」 條款進行遊說。30日,彭於深夜 返回住宿飯店途中遭姦殺,身中 三十五刀喪生,終年四十七歲。 •1996年12月,「四分之一」條 款終於在民進黨大會上通過。

五 湖 四 海

8

四 月

望著一條寫上「要權力、不要暴 力」的絲帶,腦海立時想起台灣民進 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遭姦殺的事件。 原本這件事對我來說,像是很遠很遠 的事,與我拉不上很大的關係。婦女 被姦殺的案件在世界各地以至香港己 是屢見不鮮的「新聞」,我一向沒有什 麼震驚的感覺。或者婦女遭暴力侵害 的事實已令自己麻木了。對一個女性 而言,當她面對暴力攻擊時,她可以 怎樣做呢?尖叫、哭訴求饒、激動反 抗,抑或是沉默地忍受? 「要權力、不要暴力」的紅絲帶是 我去年十二月遊台灣到台大參觀時, 從校園一棵聖誕樹上取下來的。樹上 掛滿悼念彭婉如句子的絲帶,還有貼 滿了討論彭遇害的文章的璧佈板。在 台期間,揭開報紙,總看到彭遇害後 有關婦女夜遊權和立法保護婦女的新 聞。那時的感覺很強烈,我不斷問為 何像彭這樣一位充滿社會經驗,有高 度行動力,也參與婦女救援、保護工 作的婦運參予者,竟也不能免於性侵 害而且不幸喪命。我感到悲哀的同時 亦感到非常憤怒。 十二月十五日台北夜空放起四十 七個天燈,悼念四十七歲死亡的彭婉 如。台灣民進黨於當日發起夜間遊 行,以爭取婦女「夜間行動權」。遊行 隊伍高揚著「一個女性的死亡,所有 女性的起點」的白幡。這白幡提醒我 們,婦運議題是與每一個女人都有關 的,不管我們是不是婦運者。在香 港,婦女同樣面對社會對女人的各種 暴力威脅與侵害。最近,轟動全港的 三名娛樂場所女子被姦殺的案件正凸 顯女性不斷受到性與暴力的死亡威 脅。

可惜的是,在香港,上述三名女 子的死亡並沒有帶動保護婦女人身安 全的討論。相反,報刊雜誌以特大篇 幅、誇大渲染的字句去交代事情的經 過。受眾對整件事的理解只餘下三名 「不正經」的女子「不幸」被姦殺的印 象。她們的職業是否是她們被姦殺的 主因呢?這次事件又是否只屬「不幸」 呢?當中除了彰顯性別不平等的議題 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受害人的階級和 社會地位。 台灣的彭婉如及三名香港「歡場 女子」同樣是因遭暴力性侵犯而喪 命。但她們的死引發的社會回響卻很 不同。在台灣,彭婉如的死促使台北 市成立廿四小時婦女保護中心、婦女 保護專線電話及實施平安計程車設 施。去年整個十二月份,台北、台 南、高雄均為彭婉如的死組織夜路大 遊行及悼念集會等活動。 可是在香港,傳媒只集中報導三 名女子如何遇害及警方如何精明地破 案。婦女們或會暗自慶幸事情不是發 生在自己身上。大多數女性都沒有想 過,一旦她們本身遇到暴力襲擊時, 她們是否有應變之能力?婦女從小到 大受貞操觀念薰陶,處處表現嬌媚柔 弱,對事情毫無主見,如何有能力在 遇到危險時「臨危不亂呢」? 我想,除了訴諸警方和立法等 「外援」外,我們還需將婦女對侵犯的 恐懼轉化成個人及集體行動和自強的 力量,才是有效的出路。 彭婉如的遇害在香港並沒有引起 很大的關注。不知何時,香港的婦女 運動才可以像台灣一樣,能動員更多 群眾關心婦運議題?


客 途 秋 恨 徐 意

兒童和成人是屬於不同的世界 的。 兒童和成人世界的隔膜,無可避免 地,在雙方間的感情上留下深刻的印 記,甚而造成難以逾越的隙縫,就算是 母與女也如此。做為女兒的,也許得重 新認識母親,才能稍稍彌補這有時是無 可避免的遺憾。 小時候的我,大概是知道父母不和 的,事實上,我經常見到父母吵架,甚 而大打出手。然而,在倫理課的作業 中,我卻貼上一幅家人的合照,而且在 旁邊寫上 「我們家雖然窮,但我們活得 快樂」這樣的說話。 我至今也全然不明白當時為什麼會 這樣寫,也許是兄弟姊妹玩得高興,就 感到我家不缺快樂。因為這個作業,我 得到學校修女的讚賞,特意給我們家送 生活的物資。媽媽知道了我這樣寫,當 時感覺是怎樣的呢?是苦澀?是百般滋 味,是…? 童年的我,心目中重要的成年人除 了學校的老師,就只有爸爸和外婆。媽 媽在我心目中佔著並不重要的位置。小 孩的我,模模糊糊地感覺到,爸爸雖然 兇但疼我,媽媽不兇但不疼我。媽媽對 我總是淡淡的。最疼我的是外婆。外婆 去世時,只有我一人哭。媽媽是外婆的 獨生女兒,但她沒有哭。我是在成年以 後,才逐漸認識到,媽媽心底裡也許認

為她一生的苦楚的根源是外婆。 七九年,外婆己經去世幾年。我二 十二歲,媽媽四十五、六歲。我們一起 去了廣州。在廣州的公園,媽媽盪韆 鞦,玩滑梯,像小孩子般雀躍。那是媽 媽婚後第一次離開爸爸。在廣州,媽媽 也是多年來第一次見到舅舅--外婆唯 一的兄弟。我第一次看見媽媽哭,哭得 那樣傷心,那樣毫無保留。忽然之間, 媽媽不再是那個淡淡的媽媽。 從廣州到湖南的火車上,我伏在座 位前的茶几上假寐,媽媽輕輕地撫摸我 的頭髮,對舅公說我必定是很累了。那 是我記憶中媽媽第一次流露對我的疼 惜。 然而,這次旅程仍未讓我明白媽媽 對我何以總是淡淡的。媽媽在廣州的異 常舉動雖然令我印象深刻,但我並未有 去深究箇中原因。對二十歲剛出頭的我 來說,人生才開始,而媽媽在我當時想 見的未來中並沒有佔上一席位。 重新認識媽媽,是在我開始認同女 性以後慢慢展開的。 高中的時候,媽媽曾跟我們說: 「要不是為了你們五個孩子,我早就跟 你們爸爸離婚了。」媽媽說這話時是怎 樣的一種神情,怎樣的一種腔調,當時 的我根本沒有留意。雖然如此,我開始 隱約地感到媽媽作為一個女性正在付出 的犧牲。然而,那究竟是怎樣的犧牲? 那犧牲怎樣讓一個女性失去她對自身生 命的選擇和掌握?少年時候的我又如何 能夠理解呢?即使今天,我又有足夠的

勇氣和承擔,去鼓勵媽媽離開爸爸嗎? 媽媽嫁給爸爸,是她自己選的對 象。爸媽拍拖時在公園拍的黑白照中, 二人穿著唐裝衫,坐在草坪上看報。媽 媽年輕白哲的臉龐上泛著微笑。 那時候媽媽對爸爸總有點愛意吧, 我想。在想方設法擺脫後父的侵犯所作 的努力中,在面對外婆激烈反對她的婚 事的抗爭中,爸爸代表了生命的另一種 可能。這些都總該讓媽媽對爸爸產生一 絲愛意吧!但媽媽堅決地說:「沒有, 一點也沒有。」究竟要多少的憤懣、多 少的創痛、多少的灰心失意,才將媽媽 對爸爸可能曾經有過的一點點愛消弭得 無影無蹤呢? 「他說,女人只要有那兩片東西就 不愁生活!」媽媽重覆爸爸對她講的說 話。爸爸不信任女性,對自己的妻子充 滿懷疑和猜忌。媽媽肯定自己,證明爸 爸的錯的唯一方法是堅決做一個「好女 人」 ,一個跟外婆--她的母親--全 然不同的女性。在媽媽眼中,外婆是一 個隨便和任性的女人。媽媽是外婆的私 生女。媽媽出生以後,外婆帶著她嫁了 一個軍官做妾侍,但不久又離開了這軍 官,跟一個愛玩女人的富家子弟混上 了。媽媽從少就深深地感到外婆的越軌 給她帶來的恥辱。她悄悄地立誓長大後 要遠離家鄉,遠離外婆的一生。 「你外婆常說我什麼都放在心裡, 不肯吐露一句。」媽媽說。事實上,就 連外婆的男人對她的侵犯,媽媽也未嘗 向外婆或其他人透露過。「如果你外婆 不是騙我說只是到香港走走,我是絕不 會跟她和那個男人一起來的。」爾後, 媽媽餘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婚姻,但那結 果只是另一條同樣痛苦的路。 媽媽懷念家鄉,將未能實現的愛和 自由投射在少年時候的親人身上。舅公 是高大的,曾祖母是和順慈祥的,就是 那軍官爸爸的髮妻也將她視如己出。只 有外婆從不讓媽媽懷念。儘管如此,媽 媽每年清明仍會到墓地去給外婆和那個 侵犯她的男人送上鮮花。 外婆給媽媽帶來的恥辱和她的男人 對媽媽的威脅已去得遠遠了,但爸爸仍 健在,還有兒女給她帶來的深深的煩腦 和勞頓。 「我很累,很想休息,永遠的休 息。」 媽媽說。面對著媽媽漫長的,充 滿遺憾、無奈和創痛的一生,我感到很 無助。我甚至不能跨越少年時候與媽媽 的隔膜和距離,讓她感到女兒對她的 愛,讓這愛抵銷她一生的遺憾與創痛。

女 人 情

Nitaya Ueareewoorakul, Thailand

四 月

9




我 的 ﹁ 第 一 次 ﹂ ?

感 性 地 帶

思 或許有許多女子在第一次與異性發 生「性行為」時,只想快快完事,原因 可能是交合時感覺到的只有尖銳、震人 的劇痛。而我雖然經歷了「第一次」, 但我並沒有感到那不可言喻的劇痛。說 來也很奇怪,每次將自己這些「寶貴」 的第一次與好友分享時,她們第一個反 應是:「這個不是「做愛」,妳還未有 第一次呢!」。第二個問題就是:「他 可以不進入嗎?他忍得到?」……一連 串帶好奇又質疑的問題向我發射過來。 哈!我並不感到難以應付,相反我更應 多謝她們,因為透過「分享」(或是滿 足她們的好奇心),我可以不斷反思、 不斷接受挑戰,現在我能夠開始建立自 己一套性觀念,為自己過去一年與男朋 友作的「性行為」賦上新的意義。當 然,這意義是對我倆重要吧! 也許自己「讀書」太多了。在不同 的書本中,我學到「被插入的性交」是 劇痛、沒有高潮、有機會成孕,甚至覺 得自己失去社會上所珍視的「貞操」。

12

四 月

一連串的負面認知令我對「被插入的性 交」產生一種既好奇又害怕的感覺。 還記得第一次,我出神地、半赤裸 躺在床上,像是等待著奇積似的變化誕 生。或者,性快感、性高潮對當時的我 來說是似曾相識的。識只不過是「學 術」 上,而感性上,完全是陌生的。那 時候,他脫去衭子、內衭。突然,他拔 出一根好像熱狗腸般大的陽具。或者, 我根本不用理會「小兄弟」的大小,因 為理性告訴我:「陽具的大小與性高 潮」 沒有半點關係。更何況,「小兄弟」 根本不會進入我的「小妹妹」。 第一次,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 「真正」的陽具模樣。感覺是挺有趣。 那時腦子更很快想到為什麼人們會叫 「小兄弟」的頭做「龜頭」,真是很像 呢!跟著,他拿出一個「袋」--一個 好細但滑滑的「袋」給我。原來這就是 安全袋,呀!錯! 「正確」 的名稱叫 「安 全套」,英文叫Condom。常常聽人家 說的Condom,原來是這樣子,色彩繽 紛、顏色耀目。後來,我小心翼翼地替 「小兄弟」戴上了。那時候,我只有躺 著等,等什麼?等著下一個「指令」。 他問我是否介意「他」在我的肚子上磨 擦,他請求我用手緊緊的按著「小兄 弟」 ,然後他就開始擦下擦下。不久, 他就好「High」、好「High」地完事了。 那時,我的手感到一絲絲暖意。原本 「應」在「小妹妹」那處發生的事,那 刻卻在我手掌下及肚皮上發生了。是何 等的奇妙! 接著就輪到我了。心裡好驚、好緊 張,究竟快感、高潮是什麼呢?是快 樂?但怎樣的快樂呢?會笑、會尖叫、 還是會呻吟呢?那我只好聽他的話放鬆 自己,好好享受那「良辰美景」。「第 一次的感覺如何?」 朋友好奇地追問 著。他先脫去我的「三角衭」。第一 次,第一次讓「小妹妹」在別人面前展 露了。他用手輕輕地「掃開」 「小妹妹」 的「毛髮」,那刻我覺得好像孩童時候 玩「生育」及「看婦科醫生」一樣,被 別人仔細地「檢查」著。 過了不久,他好像找到了什麼似 的。他叫我放鬆一點,跟著他更用手撫 摸我身體每一處肌膚。那時我感到他用 舌頭舔著我的「小妹妹」。現在想來, 他應該是舔著我的陰蒂--一處在書本 中學習到是最能令女性陰部抽搐和潤濕 的地方。對了,是高潮的所在地!一心 一意期待著興奮時刻的來臨。一等再 等,人開始清醒過來,但仍沒有好像電 視、電影中所描述女角的欲仙欲死的叫

圖︰劉莉莉

床興奮表現。那一刻真有點失望,原來 真是理論與實踐是兩碼子的事。我甚至 想到自己是否「性冷感」,不能享受性 事呢?要看醫生嗎?但又怕被別人道德 批判婚前性行為的不對。該如何是好? 一面無奈地望著他。就是這樣,我的 「第一次」經歷了。 由於是「讀書人」的關係,往往喜 歡訴諸於知識去解決疑難。當然,不斷 地經驗「第一次」都是我自救「性冷感」 的方法。其實,人家說「第一次」只有 一次,所以要怎樣、怎樣珍而重之。但 對於我和他來說,每一次的「親密的身 體接觸」都是共同去經歷「第一次的騷 動」 ,因為每一次的經歷都是獨特的。 後來,經過多次的實踐經驗,我明白 了,原來人最重要及最敏感的「性器 官」是自己的思想。 或者,經歷了那次與異性發生「性 行為」後,我開始「學習」、「嘗試」 去經歷自慰。從自慰中,我了解到自己 怎樣才會有興奮快樂的感覺。於是,與 他一起時,我掌握到一點心得一點自控 的感覺。 現在,雖然沒有經歷過人家所謂的 「交合」,但我從沒有否定過自己與他 的身體接觸、親密、互相從對方身體上 獲取性滿足的真實感覺。漸漸,我明白 到性經驗其實是很個人化的,沒有一套 公式可跟隨,只有透過不斷的摸索、經 歷、解構固有的思想,才能用自己的方 法去體會性滿足。


女 人 糟 質 點 方 秋 瑩

圖︰劉莉莉

2 月 1 4 日,一個浪漫美麗的節 日。「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也就 成為一個電視節目的主題。但筆者當 日觀看無線電視節目「人生交叉點」, 卻誤以為在看「女人糟質點」,因為節 目的參與者用不堪的言語嘲弄男人親 密的另一半--女人。嘲弄者還「眾 望所歸」獲選為最佳出位者,獎金非 常引人,簡直到了助紂為虐的地步。 這也是全香港女性在情人節所收到的 一份「驚人」禮物! 當晚的故事敘述一位有個六歲小 孩的少婦阿芳,發現丈夫在內地有外 遇時,向他質詢,但竟然遭對方以 「男人誰個不滾」作回應。本著婦女應 有的傳統「美德」,阿芳當然要給他一 次機會,希望重修舊好,可惜對方全 不領情。此時,阿芳的舊情人出現, 他對她痴心一片,在獲悉她的處境後 甚表同情,亦不介意她已育有一子, 於是阿芳對他盡訴心中情,兩人還發 生了關係。事後阿芳懷了身孕,頓令 自己陷入迷惘的境地。 現場立即展開熱烈討論,首先發 言的嘉賓鄭丹瑞,斬釘截鐵地說男人 有外遇全是女人的錯(怎樣錯未詳 說),而女人發生了婚外情,又再回 到丈夫身邊,豈不是蕩婦?對其丈夫 的劣行,鄭丹瑞卻未有一句的指斥。 另一位嘉賓張慧儀反駁鄭丹瑞, 認為既然阿芳已給予機會丈夫,丈夫 不領情,錯不在她,所以她應該選擇 離婚,撫養權可以極力爭取,而腹中 塊肉可以暫時不要,卻要認清再婚的 對象是否足以托付終身。張氏甚有見 地,亦十分理性,分析問題很機警決 斷,不愧為現代女性,另一位男性嘉 賓也支持她的立場,可惜鄭丹瑞誇大 的動作和聲勢,不時蓋過以理服人的 嘉賓。 現場觀眾的說話,更是語出驚 人。一位太太滿懷自信地,用自以為 是的口吻對著鏡頭發言,並以情人節 代言人的姿態,提醒所有女性,即使 丈夫有任何不對,都一定要等他回心

轉意,因為這是愛他的表現!主持人 馬上贈予厚金,主持人表示這是為了 鼓勵觀眾暢所欲言,但她對暢所欲言 的判斷標準明顯不能兼顧立論點是否 正確,主要以娛樂性和出位為取向, 因此很多觀眾搶答時表情皆十分戲劇 化,但卻忽略了以思考問題為著重 點。 一位男觀眾更以出位的表演模 式,把先前多位觀眾貶斥女性的言論 帶入高潮,提出以下的結論:「計我 話呢!那個老婆應該去跳樓(現場觀 眾驚笑),因為她被兩個男人玩到殘 哂!」現場的氣氛似乎十分鼓動,令 人懷疑眾人為判了一個「賤女人」死刑 而歡欣一片?!我實在笑不出,甚至有 一種無奈的憤怒。 劇中女角阿芳的遭遇,可能會發 生在現實中每位女性身上,我們對她 應賦予同情,無論是從女性共同的命 運,性別正義,女性本身的權益和處 境立場出發皆然。 請不要成為父權主義的幫兇,認 為男人有外遇乃逢場作戲,理所當 然。對女人有外遇卻狠加貶斥,認為 不守婦道,因為此婦「道」之道非女人 的康莊大道,乃父權意識下用以規限 女性意識形態和行為的教條歪道,很 多女性喜以此教條互相攻訐,正如現 場的女性觀眾言論中,幾乎看不出對 劇中女性的同情,反而是帶有一種輕 蔑,以証明自己非同類,確保自己在 父權認同的架構中名正言順地保持婦 道形象。其實這只會把女性漫漫前路 變得更狹窄崎嶇,甚至推向死胡同, 因為從一而終乃雙方面的堅貞,而非 單方面,尤其是女性方面的死守。能 夠理智的放棄一個壞男人,找尋另一 個好男人廝守,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做個身心健全的好女人,何樂不為? 正如劇中人的結局,終於找到真正的 第二春,幸福過日子,值得慶賀,為 何要罵人蕩婦,為何要罵人被玩殘! 唾罵女性的兩位大男人,竟然獲頒 最佳出位獎,實在荒謬、可悲、可笑!

四 月

女 聰 明

13


婦運日記 一九九七年一月至三月 ●整理:寶雲霞

飛 躍 半 邊 天

二月

三月

•由一群社會工作團體及婦女團體組成 的「關注贍養費問題聯席」於去年十二 月至今年一月間進行了一項「離婚人士 收取贍養費的困難」調查研究,並於二 月二十一日舉行了報告發佈會。有關調 查顯示,接受調查的接近二百名女性幾 乎全部需撫養至少一名子女,但接近五 成半的女性沒有申請贍養費,其中九成 是因為明知收不到和不想與前夫有聯繫 而沒有申請。至於有申請贍養費的女性 在追討贍養費時,九成以上會受到不禮 貌、不友善對待,如受恐嚇、責罵、侮 辱甚至暴力對待,又或者對方失蹤。聯 席建議政府修改法例,賦予法庭權力以 扣除薪金方式,迫使支付贍養費一方履 行責任。聯席又促請當局成立跨部門工 作小組,邀請民間代表加入,共同商討 有關問題。聯席表示進行這項研究的目 的,是增加公眾及政府有關部門對離婚 人士收取贍養費的困難的了解,促使政 府作出有關的政策安排。

•「平等機會婦女聯席」於三月二日舉 行了一個名為「平等機會嘉年華」的活 動。活動以宣讀宣言開始,重申政府必 須制定政策、提供服務和設立保障,以 消除婦女面對的各種歧視。參與的婦女 團體透過短劇、歌劇、歌唱、默劇、布 袋戲、攤位遊戲和展覽,提出婦女貧 窮、年齡歧視、婦女所受的各種暴力等 性別議題。

•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爭取平等機 會法聯合行動」於二月廿二日黃昏舉行 花燈遊行。來自婦女團體、單親人士組 織、同志組織、勞工組織、傷殘人士組 織等百多人手拿各式各樣的花燈,由修 頓球場出發,遊行至立法局門外集會。 集會期間,各團體呼籲立法局盡速通過 「平等機會法案」,消除社會上基於性 傾向、年齡及家庭責任的歧視。 •香港工會聯合會於二月下旬召開記者 招待會,批評港府未有將十六萬願意工 作但未有積極求職的人士納入失業人口 內。該會指出,這批人士中百分之七十 二點五是家庭主婦,平均年齡為四十歲 左右,而且大多數可即時投入勞動市 場。該會又呼籲政府檢討目前的「積極 不干預政策」,制訂以就業為主導的經 濟政策,並協助受工業轉型影響的女工 重新就業。

14

四 月

•「關注婦女就業權利聯委會」正在進 行一個有關女工就業狀況的問卷調查, 搜集女性在工作上遇到的年齡歧視的資 料,用以支持劉千石議員在立法局提出 的「平等機會法案」。政府早前公開聲 明,由於公眾人士對年齡歧視諮詢文件 反應冷淡,故決定不立法。聯委會在 三、四月間將在街頭進行調查和收集簽 名。調查報告在五月初公佈,而收集到 的簽名將會遞交立法局。 •由東區新婦女聯會和明愛社區發展計 劃多個區的基層婦女組組成的「關注基 層婦女聯盟」派出十多名代表於三八婦 女節當日到候任特首董建華的辦公室請 願,希望港府在各區設立婦女發展中 心,協助家庭主婦重新加入勞動市場和 參與社會。她們期望婦女中心能︰

一、提供婦女一個聚腳點,讓她們宣洩 壓力和建立互助網絡,遇到問題時不至 傍惶無助。 二、提供各項適切的興趣及培訓課程, 建立婦女的自信心,增加婦女的人際關 係和溝通技巧,打破原有的狹窄生活圈 子。 三、有一個完備的服務配合,提供一些 預防性服務,一方面可照顧婦女的發展 需要,同時亦顧及各項家庭的需要,例 如提供托兒服務,夫婦相處及研習小組 等。 四、作為一個權益培育及成長園地,讓 婦女能了解到其應有權益,和鼓勵婦女 共同參與及爭取權益。 •以推動兩性平等,關注虐妻問題為宗 旨的「新家庭計劃」於三八婦女節當天 在牛池灣街市外舉行「三八街市嘉年 華」 。通過問答遊戲、話劇、街市論壇 的方式,「新家庭」鼓勵坊眾正視虐妻 問題,打破傳統的觀念和偏見。 •一個關注強姦及性侵犯的婦女團體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於三月八日宣 佈成立。該團體的宗旨是為身受性暴力 的女性提供援助,其中包括設立電話熱 線,讓受性暴力侵犯的女性可致電求 助。婦女性暴力危助熱線電話是 23755322。協會的聯絡地址是旺角郵 政信箱79174。 •香港職工會聯盟婦女事務委員會於三 八婦女節前夕公佈一項針對消費者的消 費態度調查,暸解消費者的態度是否導 致年齡歧視的原因之一。調查結果顯 示,接近九成的被訪者表示售貨員的年 齡對其購買意慾沒有影響。工盟婦委會 批評政府指年齡歧視是受顧客和市場力 量影響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婦委會同 時呼籲政府從速立法禁止年齡歧視。

圖 ︰ 新 婦 女 協 進 會


研討後仍 是研討 ●Sally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 「有冇搞錯呀!突然間冇水都有 ﹛I」 「唉!而家日日都整單俾我 l嘆!」 「……」 豈有此理,誰來擾我山林中的詩 景?床頭的嘉菲貓指著四時半的位置, 下床看個究竟。 「陳太,發生乜 咧 r?」 「D工程又搞到我 l冇水喇!」 我住的地方正進行污水渠安裝工 程,整個地方給弄得天翻地覆,更大肆 破壞這條村的生態環境,我一直對這項 工程十分不滿。今天偶然下午在家,得 知鄰舍間的問題,心感事情已到了無法 忍受的地步,我立即披好衣裝,到陳家 問個究竟。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我相信群眾智慧。於是我四周奔跑,嘗 試呼籲街坊鄰里到我家共商計謀。可惜 我費盡喉舌,仍無法把他 她們從四方 城拉走,剩得三個不在四方城打滾的家 庭主婦。我心想,都是婦女在家務的鎖 壓下才能磨練出抗爭的意識,與她們共 事,我覺得挺有意義。 「讓我們先定下一個議程吧。」我 建議道。 六隻眼睛在盯著我;三個口弄成三 個圓圈。 「這只是一個建議,大家不妨說說 自己的意見。」 三個口仍是圓圓的。 我有點不知所措,也有點氣忿。

圖︰劉莉莉

「我明白大家不大習慣發表意見, 這也難怪,在父權的壓制下,女性的自 主空間十分有限,但我們總不能一輩子 活在父權的黑影下,我們要創造自己的 空間。我一定會支持你們的行動。」

陳太搶先答道:「阿肥,妳唔好咁 心急啦,李小姐都有佢 號D理。依家政 府攪咁多 哄A日日整D麻煩俾妳嘆就 夠妳死。」

飛 躍 半 邊 天

肥姐和三姨同時點點頭。 怎麼仍是圓圓的! 終於,陳太打破沈默。「冇錯喇, 乜都假,行動最實際。李小姐,你係讀 書人,你有乜好計?」 「我不希望成為主導者,我想聽聽 大家的意見。」 「駛唔駛咁多意見呀,好簡單之 嘛,搵搞工程D人攪掂佢咪得囉。」陳 太爽直地說。 「陳太,事情並非你想像中那麼簡 單。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那一個政府部 門負責處理這個問題,然後我們要想出 一套長遠策略,以杜絕同樣的事情發 生…」 肥姐也開始加入討論。「諗得咁長 遠,蛇都死!而家最緊要係攪番掂D 水。」

討論開始熱鬧起來,我開始詳盡地 向她們簡介政府的架構,官僚的運作邏 輯和盲點,組織原理,行動策略…,她 們雖然教育程度不高,但仍是很有耐性 地筆錄下來,我十分感動,也多了一番 衝勁。最後她們建議由我即席草擬一份 名為 〈關於道路工程對民生及環境造成 的影響--分析及回應〉的行動綱領。 她們都認為綱領十分詳盡,一致通過, 並定出下一次開會的時間。 陳太、肥姐、三姨離開後,才感覺 到口渴。想弄些熱水。活該,沒有水, 只好喝杯啤酒;半杯下肚,倒在沙發 上,過了好一會才鬆弛下來。開會這回 事,確是費神…朦朦朧朧中,我拉下眼 皮,在清爽的竹林中漫步。 *本文是新婦女協進會舉辦「婦女跨 越九七研討會」後作者的感想。

四 月

15


九女 七性 回主 歸義 與的 政 治 實 踐

論 政 篇

過去,女性主義的先驅者提出了 「個人的即政治的」的口號,強調婦女 運動不單是個人行為和意識的轉變, 而是爭取整體社會及文化的改造。近 十年本港婦運團體的政治策略主要是 培育意識和倡議政策兩方面,如通過 與議員的合作,把婦運的議程提至政 治層面,及爭取保障及維護婦女權益 的法例等。踏入九七,香港即將回歸 中國,婦運未來的政治實踐可能需要 作出調整。本文試圖提出一些看法。

九七香港神話的背後

胡 露 茜

婦運團體在主權回歸的社會現實 之下,首先要清楚三種由父權主義化 身而建構的香港神話,它們是「安定 繁榮」、「家庭完整」及「國家主權」。 種種跡象顯示,九七後的香港政制, 將會是一個民主大倒退的局面,日後 的立法機關主要由一班親共人士及商 界利益的代表所壟斷,議員的問責性 亦相對減少,由於議會內保守勢力的 抬頭,婦運團體冀望透過游說議員以 爭取婦女權益的政治策略必然受挫, 議會內官商勾結的情況也將日益嚴 重。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已成社會趨 勢,性別歧視的結構化更會將婦女的 貧窮問題隱蔽於無形。 另一種使女性無法自由自在地生 活的枷鎖是理想家庭的神話。近年經 常被社會輿論指責為破壞家庭幸福的 「二奶」問題正揭示了在一個以男性為 中心的父權婚制之下,女人一直都是 被情婦--主婦--棄婦的宿命所支 配。最近閱過台灣學者何春蕤在《婦 女新知》174期的「如何從這一山到那

一山?」的文章(註1),得到新鮮的 靈感。她指出當婦女團體轉向爭取政 府對婚姻的保障,令情婦無法引誘到 自己的丈夫,例如發動掃黃反色情, 或者在法律上維持通姦有罪等。這些 努力只會更鞏固主婦情意結,讓女性 更難以逃脫情婦--主婦--棄婦的 宿命,就算婦女擁有經濟獨立的條 件,假若我們未能針對一夫一妻婚制 及其相關的性自主權、性別養成、情 慾期望等進行抗爭,女性(無論是同 性戀者或異性戀者)都難以發展出「另 類」的情感人格。 在香港近年亦有「姊妹同志」提出 婦運必須正視女性之間「性意識」的差 異的現實,指出異性婚姻制度給塑造 成為婦女最強的歸宿的思想,不單是 社會根深蒂固之觀念,其實是一套強 制性的政治機制,囚牢著女性 (註2)。 第三種父權主義化身的神話便是 伴隨著九七回歸而逐漸興起的民族主 義。踏進一九九六年,香港社會彌漫 著一種濃厚的「國家意識」,慶祝回歸 及國慶活動此起彼落。但這種缺乏批 判角度的國家主義背後正隱藏著不少 危機。曾幾何時,當國家主義被高舉 的時候,個人的權利可能會被淹沒。 其實,這種形而上學的國家觀念是父 權主義的化身,它們企圖把國家的價 值推到首要關切的地位,不但吸納了 各種社會資源,還用國族認同來消弭 社會的內部矛盾,例如政見的對立、 勞資糾紛及性別歧視等,正如候任特 首董建華經常論及的「求大同存小 異,只要我們團結,香港必定會繼續 安定繁榮,一國兩制一定會成功」。 對婦女來說,國家主義只是一種虛假 神話。在國家民族的旗幟下,婦女運 動並不是作為獨立的主體,成為生活 上反省及實踐的對象,而只是附屬於 國家主義下的一種工具。

徹底女性主義的政治實踐 本人認為婦運團體面對九七衝 擊,主要有兩種回應態度:(一)將婦 女議題非政治化,化作一般性的社會 服務,以避免觸及敏感的政治議題; (二)繼續透過建制內有限空間,倡議 婦女政策,促進婦女權益。以上兩種 態度的缺點是過於被動和容易因妥協 而失去原則。經過一番思想掙扎之 後,本人願意向各位投身婦運的朋友 提出以下的「另類建議」,希望啟發更 多新的靈感。 所謂「另類」建議就是選擇一種更

新 婦 女 協 進 會

16

四 月


新婦女協進會

徹底的女性主義--即顛覆性的政治 運動,意思是針對社會結構中的父權 主義提出徹底的批判,即從以往只著 重爭取婦女勞工的合理權益和保障、 婦女在家庭及社會的平等觀念和制度 的改善,以及婦女在政治決策層面的 平等參與之外,我們還需針對目前的 自由不干預經濟政策所造成的貧富懸 殊、一夫一妻異性婚制霸權對女性人 格的扭曲以及國家主權所構作的唯我 獨尊權威主義進行徹底的批判和抗 爭,並為更多人(特別是婦女)創造另 類的生存條件和生活方式。 要達至上述目標,必須超越過去 只集中建制內爭取的狹義運動目標, 而擴大至建制外公民社會的建立,在 單一化自上而下的社會機制文化中, 塑造更多元化及更具創意的婦運文 化。

註1: 何春蕤:「如何從這一山到那山?」 《婦女新知》74期,台北,1996年11 , 月號。 註2: 龍雁玲:「女性自身的性意--香 港婦運的新議程」,《香港文化研究》96 年夏。

工 業 安與 全平 等 機 會 陳 榮 生 去年底平等機會委員會開始檢討 《婦女及青年(工業)規例》,研究這 條例是否違反不久前通過的《性別歧 視條例》。檢討期間,勞資顧問委員 會同意這條法例是過時及違反平等機 會的原則,故贊成廢除這條例,這建 議引起工會和女性團體的批評,但其 中一些反對理由實在值得斟酌。其實 這條一向被認為是保障女性的條例, 一直都局限了婦女的事業發展。 有關的爭論中香港工會聯合會的 態度最能夠代表香港社會中的性別歧 視現象。他們的代表表示保留這條法 例是基於對婦女職業安全的關注。由 於婦女的生理結構關係,從事地底工 作,搬運重物等職業容易引致經痛、 月經失調及不育等不良後果。因此, 保留這條法例並不是性別歧視。 我們要質疑的並非立法的誠意, 而是這法例隱含的意識型態。男女體 質有別並不等於男性比女性更加適合 從事這些行業,更不能引申到婦女不 應從事這些行業的結論。這種單向的 思維方法,結果只會「好心做壞事」。 要避免婦女因工受傷,就要剝削她們

的工作機會,這種做法就和害怕兒童 受社會不良意識荼毒,就不讓她們看 電視,不給他們上街,而非循循善誘 一樣不合情理。工業安全不單是婦女 勞工的問題,也關乎男性。這條例對 兩性勞工的保障有別,這種差異對待 反映了男強女弱的父權假設。其實, 在保障婦女工業安全的同時,也應該 考慮平等機會的原則。 任何一條法例也有其特定的社會 及意識型態背境。以往一些「合理」的 法例,往往因時移世易而變得荒謬。 《新界土地條例》就是一個明顯例子。 而《婦女及青年(工業)規例》則是在 本世紀初以工業為主導、工作條件苛 刻、工業安全意識薄弱及傳統性別觀 念主導社會關係這種社會型態下的產 物。在經濟生產自動化、服務業主 導、工作環境及設備逐步改良的今 日,以工業安全為理由而把婦女排斥 在某些行業之外,只會成為僱主推卸 改善工作環境的責任的藉口。雖然從 事地底工作,搬運重物,接觸化學物 品等行業的危險性的確比文職工作 高,但男性勞工同時也面對這些危 險。如果是真正關注工人安全的話, 更好的方法是加強管制工作環境安全 的法例,並且要求勞資雙方嚴格遵守 工業安全守則。 當然,兩性生理結構上的差別令 婦女從事某些行業時會比男性較易受 到傷害。例如懷孕婦女因工作需要而 接觸有毒化學物品時,可會對胎兒發 育有不良影響。但這些情況大多能夠 通過婦女懷孕時的工作安排加以避 免。再者,從平等機會的態度來看, 若只是一部分(就算是大部分)婦女不 適宜從事某些有危險性的行業,也不 應通過立法把所有婦女從事這些行業 的可能性排除在個人選擇之外,對決 定不生育又希望從事地下工作的婦女 來說,這種含有性別差異待遇的法例 只會限制了她們個人發展的機會。 故此,為了保障婦女的安全而保 留上述條例,是捨本逐末的做法,結 果只是把過時的性別角色及不平等的 兩性地位合理化及制度化而已。為了 既能保障工人的健康,又避免僱主以 不合理的要求逼迫工人離職,同時又 兼顧平等機會的原則,更佳的是一方 面修訂針對所有工人的安全權益的法 例,另一方面加強對勞資雙方的工業 安全及平等機會的教育。只有從根本 的意識著手,法例的監管和執行才能 更有效率和意義。

四 月

論 政 篇

17


﹁ 二 女 事 一 夫 ﹂

回應區結蓮有關二女事一夫

爭 論 事 件

區結蓮女仕:

讀 者 天 地 圖︰劉莉莉

編者:《女流》第十七期刊出讀 者區結蓮一篇文章,內容是回應徐 梅刊在《星島日報》上一篇題為「二 女事一夫豈不妙哉」的文章。本刊 較早時收到徐梅的丈夫吳敏倫先生 寄來,由他代妻子執筆回應區結蓮 的一封信。吳敏倫並於一月二十日 在《明報》副刊《性教育》專欄中, 述說在路上遇見一位「女權份子」, 並與該位「女權份子」討論有關「二 女事一夫」的問題,有關內容跟區 結蓮在《女流》上刊出的文章的論點 和吳敏倫寄來《女流》的信相近。本 期《女流》刊出徐梅回應區結蓮的信 和區結蓮的回應文章。本刊付印之 際,徐梅又給區結蓮寫了一封回 信,本期《女流》一併刊出,歡迎讀 者來文討論。

18

四 月

昨年七月廿八日,你在《女流》第十 七期,對我在星島日報刊登的《二女事 一夫豈不妙哉》一文發表了一些感想, 我最近方從朋友處得閱。由於我久已不 願寫文章(在星島那幾篇都只是我在編 輯朋友力邀之下,由他人筆錄我的說話 而成的),現只叫丈夫寫下我的意見代 覆,不敬之處,請您原諒。 你整封信的大方向是可以接受我對 婚姻的觀點的,只不過你強調你對所發 生的事如何感到悲哀和醜惡,而驚詫我 何以沒有同感。你為呂太感到悲哀,認 為她為了自救而去買一個性奴隸(?)是 一種非常醜陋的行為,你也為我看待女 性自身價值的角度而感悲哀,因為我好 像看不到呂太的行為如何可恥和充滿腐 蝕性。 悲哀是一種個人情緒,覺得一件事 是美是醜也只是一種主觀感覺,你自有 你的自由,我無意見。不過,我可以告 訴你我沒有同樣感覺的理由,或可幫助 你思考一下,你的情緒和感覺究竟反映 些甚麼問題。 你把呂太的買性奴視成是她對別人 的剝削和毒害,就如先進國家向第三世 界國家棄置化學廢料一樣,那是一個可 以理解的觀點,不過,如果你因此而感 到悲哀的話,我認為你應該對現存的更 多更多事情感到悲哀,因為循著類似的 思路,也即是根據典型的共產主義思 想,幾乎任何我們現時港人實行的、在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活動,簡單如僱用菲 傭或在大陸設廠等等,都是階級剝削, 都是『一幅帝國主義入侵式的猙獰畫 像』。那麼,請問你有沒有每天都為這 些活動內的剝削和被剝削者痛哭流涕又 或找他們來直斥其非呢?悲天憫人和痛 快地指出問題所在可以令自己很有滿足 感,但如果在這一片悲天憫人後面,只 是一些空虛口號或愛莫能助,甚或自己 也不過是剝削者之一,那就只是貓哭老 鼠,甚至有點虐待狂。 在文章內,我從呂太的角度去看待 她身為女性的自身價值,不等於我便是 用同樣角度來看待每一個女性的自身價 值,你是個輔導工作者,應能明白其中 的分別,何以竟然自尋煩惱,替我悲哀 起來了?請問你會為你在工作中與當事 人站在同一陣線來看事物而感到悲哀 嗎?

反而,我認為你在這件事上面反覆 強調你如何感到悲哀和醜陋,反映了你 對當事人的歧視心態,因為在呂太事件 中,主要只是說有三個不幸的成年人, 由於各自的無奈處境,也為了生存或解 決生活上的困難,在互相同意下做了一 個不尋常的共同選擇,在這樣的情形 下,如果旁觀者玩貓哭老鼠或評之為醜 陋,其實已是一種歧視。且以同性戀為 例,請問你現時敢寫一篇文章說他們的 生活型態如何『誣蔑人的尊嚴』和力陳你 如何為他們的行為感到悲哀嗎?又或敢 不敢當面說他們的性行為如何比他們的 面貌醜陋千倍?如果你不會或不敢的 話,你又憑甚麼可以對那二女一夫說這 樣歧視的話?說女性應如何自強,獨立 和爭取成長固然很好,沒有人會反對 你,但將這些話放在呂太的個案中來說 便是製造更多歧視,即如一些人在談同 性戀時,必然說不應『鼓吹這種價值取 向』,並大談人人應『自強』,做個異性 戀者,方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才不會 『走進死胡同』。 區女仕,你是個關心女性的人,必 定很反對社會中對女性的歧視,然則我 請你不要於有意無意之間在其他方面去 歧視他人,不然你便只是鼓勵社會作更 多的歧視,包括歧視女性。 最後,關於私隱權,編者在該文文 首已經說得很清楚,是『由真人真事改 寫』的,那即是說,除了事件骨幹之 外,其他都改頭換面,使當事人無法被 認出。其實,如何在報紙文章中照顧私 隱權,是任何專業編輯的基本常識和責 任,你斤斤計較文中沒有足夠交代,已 有越俎代庖之嫌,跟著你更在未弄清楚 詳細之前,便硬說我『極度不適當』和 『殘忍』,要我日後不要 『犯同樣錯誤』 , 你覺不覺得有點輕率和不夠理智?你應 該自問究竟甚麼原因使你這樣急於羅幟 我罪名。 祝快樂、進步! 徐梅 (吳敏倫 代筆) 14-1-97


泛論性開放只會掩蓋了兩性不平等的真相… 徐梅女士: 收到由吳敏倫先生代你執筆的回 信,我覺得有需要跟妳作進一步交流。 首先,對於保護案主(呂桐女士)的 私隱權問題,我必須向妳致歉。因為我 是在1996年7月的「婦進通訊」讀到轉 載妳的文章的,沒有看過原來的剪報, 文首一開始便是:「我有一位朋友名呂 桐……」,所以我完全不知道那是經過 編輯改寫的。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冤枉 了妳,實有不當,請妳見諒! 妳的文章先談及呂桐的情況,然後 談到妳自己也很接受「多一姊妹,物以 類聚一齊照顧丈夫」,筆觸間充分流露 了妳對這種婚姻關係的推崇。再加上 「二女事一夫豈不妙哉」的標題,使讀者 相信妳跟案主有著同一的價值取向。假 如你沒有這個原意,那便肯定是文字表 達的能力有問題而引致誤導。 「二女事一夫」的做法牽涉了兩方面 的問題,一個是妳的想法問題,另一個 是呂桐的做法問題。先談談妳的想法; 妳說如果吳先生愛上另一女子而同時又 愛妳時,「則三人同樂也無不可」。這個 觀點我是接受的(--且不討論現實中 是否可能),因為這是三個人共同的決 定,而且三人都覺得這是情感關係的最 佳安排。問題就出自妳跟著的一句: 「最重要是他喜歡!」如果是真的「三人 共樂」,為何最重要的不是「我們三人都 快樂」?妳有否留意過在妳接觸過的真 正能做到三人同樂的案例(不知有多少 呢?)中,總是二女一男的組合而鮮有 二男一女?為什麼被侍奉的總是男性? 這個觀念是怎樣來的?這與古時男人可 有三妻四妾的保守看法有什麼本質上的 分別?將這樣的一個保守觀點說成是性 開放實在難以令我信服。我認識一位自 覺是性態度非常開放的男士,妻子因忍 受不了他的「多情」而跟他離了婚,他先 後有過不少女伴,部份亦很認同他的 「多人同樂」的觀點,這更加強了這個男 子對自己的肯定。直至有一天,他的女 友堅持帶她的另一個男友回來同住,這 男子才沉重地發現自己根本接受不了這 樣的一種三角關係,最後失落地退出了 這段關係。妳可能會批評說這個例子不 能說明全部,但妳可有在現時的社會中 見到真正快樂滿足的「二男一女」?空憑 想像說這可能是沒有意義的,在現時我 們社會的發展階段還未容許真正的兩性

平等機會的情況下,妳這樣推崇「二女 事一夫」的主張,只會繼續加強兩性間 的不平等。這可能是妳那性開放的觀念 背後的一個盲點。 作為一個自覺是進步女性的專欄作 家,我實在希望妳能正視這個盲點。如 果妳只是個以八卦文章充塞格子的庸俗 作者,我絕不會花時間虛心與妳討論。 當然,悲哀只是一種個人情緒,但 正因為我重視妳作為一個認真的女性作 家,我更因著妳對呂桐做法的支持而感 到悲哀。在呂桐的個案中,婚姻不再是 情之所繫,而只淪落為一種物質生活的 保障制度,我實在並不認為這是理想的 人際關係的境界。如果在這個三人的婚 姻關係中,各人只是各取所需式地做著 交易--想要生活保障的要保障,想要 性的要性,想要錢的要錢--這是否不 成熟的性開放背後的另一個危險之處? 呂桐個案的另一個值得討論地方就 是:為何呂桐不選擇離婚?為何在考慮 離婚時,女性的考慮和憂慮總比男性 多?為何帶著孩子的離婚女性總比同處 境的男性更難有機會再婚?為何再婚的 女性會被批評為「番頭嫁」而男性不會有 這樣的待遇?這在說明了現存社會中兩 性間的不平等,在這個不健康的基礎上 泛論性開放只會掩蓋了兩性不平等的真 相。作為一個關心女性處境的女性,我 在指出這種不平等的同時,提出女性自 強的重要性,我相信意識型態的轉變除 了需要社會層面的配合,最重要的還是 個體--特別是女性本身--的覺醒。 談到呂桐買性奴的做法,妳把我的 批評定性為「典型的共產主義思想」,這 是我不能苟同的。生長和身處於一個資 本主義社會,可能我也曾在無意間剝削 了別人,在這點上我接受妳的提醒,我 想每一個人其實都應該不斷對自己有這 樣的提醒。在這個自省的基礎上,我同 意不應五十步笑百步,但存心剝削和無 意的剝削是明顯不同的。有人對家中的 菲傭呼呼喝喝,不讓她有停下來歇息的 時間,亦有人合理地安排服務時間。在 大陸設廠的商人中有講求合理的勞資關 係的,亦有存心剝削、不理工人死活的 無良商人。對於那些有意識地去剝削別 人的人,我是鄙視的。 妳在來信中推想我對同性戀者持極 度負面的看法,那是毫無根據和錯誤 的。我從來沒有視性取向為衡量個人價 值的標準,我認為只要是情之所繫,同

性戀和異性戀本質上沒有什麼兩樣,我 更不會說他們的生活型態「誣蔑人的尊 嚴」。事實上,我的朋友中有男的和女 的同性戀者,他們的性別取向從未造成 我們間的隔膜。妳硬要把我說成是歧視 同性戀者的人,實在是陷我於不義。 在妳的來信之前,我對妳的認識就 只「有二女事一夫豈不妙哉」那篇文章, 妳的來信驅使我去補閱妳曾在星島日報 上發表過的幾篇文章,在當中我看到不 少值得討論的觀念,但因現時我未有時 間作詳細探討,所以不在這裡詳說。總 的來說,我認為妳的觀念貌似開放,但 骨子裡其實很保守,日後有機會可再 談。雖然真理往往不能愈辯愈明,但我 著實希望妳能好好運用妳的影響力(- -縱使妳的影響力亦全仗妳的「性專家」 丈夫而賺來),鼓勵女性從積極自強的 角度看世界、看人生。當然這只是一個 呼籲--可能妳又笑我說教了,那是我 的一種執著;我總想在可以直接交流的 環境中把我所相信的影響別人。(而這 與我的輔導手法完全是兩回事,請勿拉 在一起評論。) 我在偶然間看到吳敏倫先生在明報 寫的一篇「一個歧視他人的女權份子」文 章,吳先生把我幻想成那個自知不敵而 借故找個下台階悻悻然離去的女子,令 我感到啼笑皆非之餘,我對「女權份子」 這個稱謂亦不知是否應該接受。說實的 「權」這個字並不能準確地道出我對兩性 平等的憧憬和道路,我從不強調制度、 社會先變,而是主張在追求制度社會改 革的同時,強調女性個人自省自強的重 要性,我相信一個自己站起來的女子能 帶出一場靜默而有效的革命,而這場革 命亦將掀起人類真正解放的美麗一頁。 最後,我認為這次我們之間的討論 頗值得公開與其他人分享,我希望徵求 妳的同意讓我將妳給我的信和我寫的這 封信公開,俾能拋磚引玉,引出更多有 意義的角度,而我猜想這亦是妳「擺擂 台」的原意罷!請妳儘快給我一個簡單 的回覆(一個小小的便條便可),另外, 我亦很想知道為何妳的文章(甚至寫信) 總是由別人代筆?請回覆或親自執筆讓 我肯定妳的存在。

讀 者 天 地

祝 新年進步 區結蓮 10/2/1997

四 月

19


不但要接受不保守的東西,也要接受保守的東西… 區女士:

讀 者 天 地

20

來信收到,回答如下: 1. 我的價值取向:你如果有讀過我 的其他文章,當知我除了接受二女一夫 外,也接受一妻多夫,多夫多妻等等, 該文章由於談的只是呂桐等人的選擇, 也因為篇幅和主題所限,我自然只能提 出我支持她的那一部份取向,不能代表 我的全部價值取向,這樣做只是避免文 意分散,應不是編輯或代筆者的文字能 力問題。 2.「最重要是他喜歡」:當然我也 可以說「最重要是三人都快樂」,但我說 「最重要是他喜歡」只表示我愛丈夫,心 中以他為先,不等於我內心不喜歡或覺 得自己委屈。我在文中也說了,「他的 快樂就是我的快樂」,我還何須說自 己?舉個例,有兒子向媽媽說畢業後要 做歌星,媽媽答「好!好!最重要你喜 歡」,另一個答「好!好!最重要是你和 我都喜歡」,誰愛她的兒子?誰開放? 誰更可能中心覺得委屈? 3.「與古時三妻四妾有何本質上的 分別?」呂桐的是三方面的自願選擇, 古時女子則是無可選擇,這便是本質上 的不同,就如現時的菲傭與古時的「妹 仔」的分別一樣。 4.「為甚麼被侍奉的總是男性?」 問得不對罷?你見過『總是』男的侍奉女 的情人與夫妻嗎?我見過很多。我丈夫 也常常侍奉我呢!譬如他現在又替我代 筆,免我辛苦了。二男一女或多男一 女?我當然見過,但是否真正快樂?由 誰來評定呢?由動不動為人感到悲哀的 你來評定嗎?好了,我說見過,你或許 不信,就讓我附上一份剪報給你看罷。 5.「推崇二女一夫是加強不平等」︰ 你是先把女性看成一定是侍奉男人的弱 者,才會有這個想法。為甚麼不可以把 這關係看成是兩個女的合起來佔了那男 的便宜呢?那男的只有一個人,無論他 有三頭六臂,都只能每個女人都享用得 大概一半,但卻要同時勞心勞力去獨力 滿足兩個女人,何其「慘情」?不過當 然,如果這是一個大家都自願的關係, 最可能便是根本沒有誰蝕底,亦即是其 實平等。所以,你知道嗎?你說「推崇 二女一夫是加強男女不平等」,只表示 你自己先歧視女人。這便是何春蕤( 《豪 爽女人》作者)所批評的很多女權或女性 主義份子的常犯錯誤(或『盲點』 ),她

四 月

們自己先認同了一種歧視女性的賺賠邏 輯(無論是甚麼組合或做甚麼事,男的 必賺,女的必賠),然後說人歧視,妄 談平等,這樣做只會令女性永無翻身之 日。 6.「婚姻不再是情之所繫‥(便)不 是理想的人際關係‥是淪落、不成熟、 危險」︰「婚姻要是情之所繫」,只是一 種並非人人適用的信仰或價值觀。如果 一對男女本著「婚姻是物質或性之所繫」 去結婚而又成功的話(這種成功婚姻在 實際生活中也不難得見),又干卿底 事?為甚麼你要來亂扣不理想、淪落、 不成熟和危險的帽子?歧視他人者最喜 歡就是用這些毫無標準而只有污蔑人作 用的字眼,我提議你以後小心使用。人 人都有其不同理想,即使你所說的是天 下最佳理想,但要求人人都達到這理 想,就即如要求每個學生都考試一百分 一樣,也是極殘忍的。在社會男女仍未 平等之前,呂桐不去自尋死路去離婚, 而做了一個既有現實中最合乎各方面利 益的勇敢選擇,我們應為她慶幸,而不 是為她悲哀,或罵她如何醜陋。 7. 自強、覺醒:你多處提到自省、 自強與覺醒,但似乎對這些字眼認識仍 很狹窄。人人也應自強,但自強有很多 方法,也視乎很多條件,不是一味不顧 現實,無論如何也「一個個自己站起來」 不倚靠他人便是自強。人人也應覺醒, 但這亦要包括對自己歧視心態的自省和 覺醒,否則便只是賊喊捉賊或作繭自 縛。 8. 存心剝削與無意剝削︰誰會承認 自己存心剝削?你自己第一個不會,呂 桐就更加不會。在我的文章中本就沒有 足夠資料令人覺得她存心或不理死活地 死活地剝削那二奶,所以,你上信對她 的鄙視便清清楚楚是偏見與歧視了,對 嗎? 9.「硬說我歧視同性戀」:在上信 中,我沒有說你歧視同性戀。我只是問 你敢不敢對同性戀說歧視的話,如果不 敢(而我又從你上一封信中已知道你不 敢或不會),你憑甚麼又敢向呂桐說那 些歧視話。我這樣問是想你明白,呂桐 與同性戀者,其實都只是由兩個或多個 成年人做著一些不影響他人但互相同意 的非主流行為,如果你不歧視同性戀 者,便也不應歧視或罵呂桐。 10.「貌似開放、骨子保守」 ︰從我上

面給你的回應,你應該知道是我向你說 這句話才對,因為開放的人至少不會歧 視他人,也不會輕率地審判別人(譬如 判人侵犯私隱權、不成熟、淪落等 等)。另外,我也希望你明白,開放是 觀念接受力的盡量擴大,不但要接受不 保守的東西,也要接受保守的東西,只 要這些東西不損及他人。從這個角度來 看,可知很多「執著」心理都是開放的大 忌,呼籲猶可,但若執著要人自強、積 極,或甚至執著要人開放,否則便說人 醜陋、可鄙,理想美麗世界就只有自己 心中的那一個,又何開放之有? 我不介意你將這些討論公開,但我 想我不會再繼續這個討論了。昨年的擺 擂檯是由編輯慫恿,又有人代筆我才 做,現在已沒有了那代筆,我又不想丈 夫繼續做我的代筆,因為他很忙,而我 又確不願自己動筆,所以只好停止。希 望我這一點點可以引出其他人來與你繼 續討論罷。 我不親筆回信不表示我便不存在, 我親筆回信亦不表示我便存在,存在與 否,在乎一心。不信我者,會認為我說 的都只是丈夫逼我說的違心話,而我的 自由、獨立和快樂也只是強裝出來的, 甚至有些人要為我的快樂而『悲哀』呢 (不是指你)。但夏蟲不可語冰,未到此 境界的人又怎可明白?我又何必一定要 他們明白? 不過,如果你想的話,我也可以和 你見一下面。有些事,可能親身體會比 抽象辯論更易使人領略。 祝進步!

徐梅

14-2-97 吳敏倫代筆

圖︰劉莉莉


《女流》誠意邀請你來稿及迴響

如何訂閱及捐助《女流》?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發表可 用筆名。來稿請勿超過 1500 字。 ▲本刊編輯有文字刪改權,如來稿不欲刪改 及需退回請註明。 ▲來稿請寄九龍長沙灣李鄭屋村禮讓樓 119-120室地下,或傳真27200205新婦女協進會 《女流》編輯收。 ▲來稿一經刊登,致送該期《女流》一本.

你如果想定期收到《女流》,可成為

「婦進之友」,年費港幣一百元正。 除收到《女流》外,婦進之友有權使 用本會之婦女資源中心及收到本會活 動通訊。我們也需要你的捐助,支持 《女流》的出版經費。請填妥回條寄 九龍長沙灣李鄭屋村禮讓樓 119-12 室地下新婦女協進會收。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力量 奔流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職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流」的宗旨是發展女性的角度、表達女性的意 見、關心女性處境、推動本地婦女運動及建立婦女 的歷史。只要你是對傳統的兩性關係及社會角色 有懷疑,或者開始關心女性的處境,都可以與 《女 流》分享。請立即訂閱本刊。

傳真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在

取得《女流》。

□本人有興趣成為「婦進之友」,茲附 上港幣一百元支票乙張。 □本人願意捐助《女流》出版經費,茲 附上港幣_________ 元支票乙張。 □以下朋友可能會有興趣收到 《女流》, 請寄上最近一期的《女流》。

編輯:陳玉華、李偉儀、許朗養、曾寶珍、何穎賢、蔡穎儀、張彩雲、 區美寶、張秀儀

美術編輯:許朗養、張彩雲、區美寶 出版:新婦女協進會 地址:九龍長沙灣李鄭屋村禮讓樓 119-120室地下 電話:27200891

傳真:27200205

1.姓名: 地址: 2.姓名: 地址:

電子郵箱:aaf@hk.super.net 歡迎非牟利團體轉載,唯須註明及先得本會同意。

*支票抬頭請寫「新婦女協進會」

四 月

2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