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引⾔(⼀)
七.⼀
⼀九九七年七⽉⼀⽇,隨著⾹港主權移交,結束了英
國在港的 156 年殖民統治。雖然是「再次」成為中國領
⼟的⼀部份,但在⽣於斯長於斯的⾹港⼈來說,卻是
⾸次進入新的政治體制,這是⼀個既陌⽣且不安的時 刻。為了守望這城,⼀群天主教及基督新教信徒,⾃
1995 年的 7 ⽉ 1 ⽇起的每個七⼀,聚在⼀起為⾹港祈
禱。藉此更誕⽣了「七⼀連繫」,旨在把⾹港的信仰
群體並本地和海外的公民社會連接起來。多年來,除 了每年七⼀祈禱聚會外,組織還出版通訊、舉辦⼯作
坊和研討會,並於 1996 年 6 ⽉舉辦了⼀個國際會議,
把 1997 這議題帶到國際層⾯,促進⼀個國際⽀援網 絡。
為了承繼「七⼀連繫」的精神和有⾒ 2019 年後⾹港政 治改變後,不少⾹港⼈流散後的境況,⼀群⼼繫⾹港
的信徒預備了這份《⾹港主⽇ 2023 禮儀》,為世界各
地仍有志⼀起守望這城的⼈提供禮儀上的資源,讓這 份精神遍地開花。
引⾔(⼆)
流.散
流動 be water 的我們 ⾹港⼈,四散開往看不⾒盡
頭的路途。接下來,該怎樣看待⾃⼰的⾹港⼈身分,
該怎樣把離鄉別井的思緒湊拼出⼀段前路︖
耶穌死後,⾨徒四散,⾛的⾛,留的留︔然⽽知道耶
穌復活了,⾨徒得著⼒量各⾛⾃⼰的路,把好消息往 外傳。 可是我們在等待的是「⾒到的復活」︖我們要⼀個答
案才可以前進︖我們相信耶穌的復活像是⼀盞⼤海上
的微光,是⼀個提醒:不慌不忙,上主還在掌舵。往
前⾛,不⽤神蹟奇事,覺得有點累或迷失,不⽤惶恐
要神打救。經歷苦難後,我們需要的是彼此湊成的點
滴扶持,像⾨徒⼀樣在耶穌受苦過程,才看到⾃⼰的
⽋缺和囤積已久的傷患,然⽽⽋缺使我們謙卑,受壓
傷叫我們休息。只要⼿握著是耶穌那⼗架,祂的安慰
和平靜便會給予我們,又哪怕是我們剩下⼀點點尚存
的⼒氣,仍能⼀起繾綣星光下,照亮彼此,有你有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我。我們開往⼀個看不⾒的前路,⼼卻是堅定盼望著
地航⾏著。
如何使⽤此禮儀
這份禮儀雖以中英⽂撰寫,卻不是中英翻譯版本。中
⽂版的⽬標對象為流散在各地並⼀起經歷過往數⼗年
公民社會的⾹港⼈,⽽英⽂版的⽬標對象為希望⽀持
⾹港但⽋缺歷史背景的海外教會,基督徒,⾹港⼈及
朋友。 中⽂版由四部分組成:記憶、想像、盼望、交托祝
福。
四部分雖也有讀經和禱告部分,可獨⽴選⽤,但也是
⼀個旅程:由記憶開始,邀請上主和受苦難者⼀起進
入想象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記憶
耶穌曾囑咐⾨徒:「你們要如此⾏,為的是記念
我。」
在混亂不安中,我們或許拒絕或不願記憶。但記憶,
就是延續、承傳的開端。
在第⼀部分加入了聖餐禮,不單是記念主耶穌與祂共
杯,同時也是與記念中的⾹港和仍在受苦的⾹港⼈共
杯。我們常說福杯,但苦杯也是福杯。
想象 缺乏想象⼒使⼀切看來像無⽣氣。
想象,是⼀種另類態度,去把過去的和像已切斷了的
將來連接起來。
此部分加入了以⾼牆內外⾹港⼈的呼聲為啟應禱⽂,
藉此與他們的願景創造新的連結空間。
盼望 說了再⾒,就會再⾒。盼望⼀天重聚。煲底⾒。
不是天真的盼望。不是空泛的天⾺⾏空。是透過基督
信仰,⼀步⼀步進入將來。
交托祝福 禮儀以啟應⽅式,把⾹港交托給上主,並以祝福差遺 結束。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進場頌
《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Sing Hallelujah, sing Hallelujah,
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要我們唱歌︔
搶奪我們的要我們為他們作樂:
「給我們唱⼀⾸錫安的歌吧!」
4 我們怎能在外邦之⼟
唱耶和華的歌呢︖
5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
寧願我的右⼿枯萎︔
6 我若不記得你,不看你過於我最喜樂的,
寧願我的⾆頭貼於上膛!
7 耶路撒冷攻破的⽇⼦,
以東⼈說:「拆毀!拆毀!
直拆到根基!」
耶和華啊,求祢記得!
8 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哪,
⽤你待我們的惡⾏報復你的,那⼈有福了。
9 抓起你的嬰孩摔在磐⽯上的,那⼈有福了。
四. 追想
「不想記起,未敢忘記。」我們曾以為⼀個⽇⼦已經
夠痛,豈料不能遺忘的⽇⼦越來越多。但在今天這紀
念⽇,讓我們追想我城,追想我城的街道、氣味、聲
⾳、⾯孔、歡樂、傷痛、那難忘的、那逝去的……
五. 禱告
啟: 上主啊,思緒如潮,隨今⽇身邊的江河,將我
們帶回維多利亞港。追想我城,我們的⼼隱隱
作痛/ 刺痛 /劇痛。
應: 上主啊,求祢記得!
啟: 上主啊,太多的事情和情感難以⾔喻,但祢的
靈以說不出的嘆息替我們禱告︔我們為那城流
的每⼀滴眼淚,祢都記念,祢都數算。
應: 上主啊,求祢記得!
啟: 上主啊,我們的恨意難平!我們不想活在苦毒
之中,也不懂怎樣跟下⼀代訴說。這仇恨似乎
是我們跟我城的牽絆 我們甚至害怕有天不
再憤恨。
應: 上主啊,求祢記得!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六. 短頌
《耶穌,請記念我》
耶穌,請記念我,當祢得國降臨的時候︔
耶穌,請記念我,當祢得國降臨的時候。
七. 聖餐禮
上主啊,我們只知道在這⼀切的痛苦與壓迫之中,祢
都與我們同在。罪惡撕裂我城,更撕裂祢的身體。祢
與我們,我們與祢,共嚐苦杯。我們⾃知不配,但既
然祢呼召我們加入祢的義軍,成為祢的身體,就求祢
潔淨我們,赦免我們的罪,讓我們在成就祢⼼意的時
候,⾏⾛在祢的光明中。
現在求祢將餅酒,就是祢的身體和寶⾎,分別為聖,
使我們同⼼領受,記念祢為我們受死,在苦難中與祢
合⼀。我們主耶穌在被賣的那⼀夜,拿起
徒說:「你們都喝這杯,因為這是我⽴新約的⾎,為
許多⼈流出來,使罪得赦,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
此⾏,來記念我。」
(領餐)這是苦杯,也是天國筵席的預嚐。
(餐後)三⼀上主,感謝祢為我們和世界的罪捨身成
仁。今⽇我們同喝苦杯,讓我們記得,在祢的受苦
中,我們與祢及⾹港所有為義受苦的肢體聯合。在這
聖餐中,我們也是初嚐天國的筵席,求賜我們盼望,
緊記將來在祢的復活中,在祢公義的國度降臨時,我
們也要與祢聯合,⼀同作王,直到永遠。阿⾨。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第⼆部分:想象
⼀.讀經
耶和華啊,我呼求,祢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向祢
呼喊「暴⼒!」祢還不拯救︖祢為何使我看⾒罪孽︖
祢為何坐視奸惡呢︖毀滅和兇暴在我⾯前,爭執與紛
爭不斷發⽣。因此律法無效,公理從未彰顯。惡⼈圍
困義⼈,所以公理遭受扭曲。(哈巴⾕書 1:2-4)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怕。看哪!魔鬼要把你們中間
幾個⼈下在監裏,使你們受考驗,你們要遭受苦難⼗
⽇。你務要至死忠⼼,我就賜給你那⽣命的冠冕(啟
⽰錄 2:10)
⼆.禱告 在撕⼼裂肺的痛苦中,我們同聲向祢呼喊:
主啊,憐憫我們!
伸出祢的⼿,扶助我們!
在無辜兒女的死亡⾯前,
求祢讓我們留住
⼤海不能沉沒、⿊夜不能蓋掩的
⼼中的⼀點燈。
在警棍和⼦彈擊中的⾎傷恐嚇下,
求祢給予我們擁抱的⼒量,
以及祢愛所賜的平安。
當看⾒惡⼈審判義⼈時,
求祢激勵我們改變這個世界,
讓所有的囚獄和死亡都變成⼀⾸歌。
在荒涼哀傷⾯前,當我們感到無⼒和沮喪時,
求祢與我們同在,以祢的⽣命⽀持我們。
祢是貧苦者的上主,撒下希望的種⼦,
祢是團結的上主,賜予我們愛。
祢是與我們同在的上主,⾃有永有的上主。
祢是勇氣之主,⽢願服侍之主,⾏動之主。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求祢,團結的主啊,願祢的國度臨到悲傷者,
聽取他們的呼聲,
祢的兒女們正在前來,
展現祢堅韌的愛。
三.讀經 耶和華的⼿按在我身上。耶和華藉著他的靈帶我出
去,把我放在平原中,平原遍滿骸骨。他使我從骸骨
的四圍經過,看哪,平原上⾯的骸骨甚多,看哪,極
其枯乾。他對我說:「⼈⼦啊,這些骸骨能活過來
嗎︖」我說:「主耶和華啊,你是知道的。」他又對
我說:「你要向這些骸骨說預⾔,對它們說:枯乾的
骸骨啊,要聽耶和華的話。主耶和華對這些骸骨如此
說:『看哪,我必使氣息進入你們裏⾯,你們就要活
過來。我要給你們加上筋,長出⾁,又給你們包上
⽪,使氣息進入你們裏⾯,你們就要活過來︔你們就
知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書 37:1-6)
四.聆聽默想.同呼同吸
讓我們在聆聽和讀出⾼牆內外港⼈的呼聲時,與他們
同呼同吸,同取上主所賜的氣息。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體制,能夠迫使執政政府更加傾聽⼈民聲⾳。同
時,⾹港的民主程度也成為中國政府對民主包容
度的試⾦⽯。如果中國政府不允許⼈⼜約 650 萬
的⾹港實現民主,那麼在擁有 13 億⼈⼜的中國
內地又如何推動民主呢︖」 (譯⾃英⽂原⽂) 李卓⼈
應:⼀息尚存
⾒識過⾹港⼈可以有幾勇敢,所以我都想試吓勇
敢⼀點。 何桂藍
應:⼀息尚存,抗爭到底。
啟:好多⼈犧牲咗好多,我冇本錢絕望。我喺呢⼀
刻,我哋冇好⼤嘅抗爭嘅運動。我淨係想起⾃⼰ 平時內⼼裡抗爭,就係我哋唔可以絕望。有好多
⼈犧牲緊,好多⼈喺監獄裏邊受緊。如果我地絕 望既話佢哋就無意義!佢哋喺裏⾯⼀路承受緊嘅
時候,就係⼀份⼒量,我覺得佢哋受緊嘅時候係
撐緊我哋出⾯嘅⼈。 周冠威
應:⼀息尚存,抗爭到底。
五.靜默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第三部分:盼望
⼀.讀經
過了安息⽇,抹⼤拉的⾺利亞和雅各的母親⾺利亞並
撒羅⽶買了⾹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 七⽇的第⼀⽇
清早,出太陽的時候,她們來到墳墓那裡, 彼此說:
「誰給我們把⽯頭從墓⾨滾開呢︖」 那⽯頭原來很
⼤,她們抬頭⼀看,卻⾒⽯頭已經滾開了。(⾺可福
⾳ 16:1-4)
⼆.盼望 星期五。角⼒已完,勝負已分。耶穌死在⼗架上。他
我們對奮⾾的想像,會否只限於⼀味⽤死⼒︖⾺利亞
和婦女們主⽇早上⾛到墳前,本身並不是因為看到什
麼盼望,或要開始什麼⾰命的下半場。只是當事情⾛
到那⼀步,她們內⼼呼喊著主的名字,於是隨著內⼼
的渴求,和猶太⼈葬禮的習俗和禮儀,作出當下的回
應。但就是因為她們這個單純的回應,耶穌所開始的
天國使命,才得以延續。
從 97 ⾛到如今,甚至⾛到九千公⾥外,可能我們也會
懷疑每年⾏禮如儀記念的效⽤或意義,是否只是⾃我
感覺良好的⼀年⼀聚。但⾺利亞和婦女們給我們的啟
⽰,會否挑戰我們對盼望的想像︖ 今天是個真正漫長的星期五。耶穌死後沒有領袖,每
⼀位的⾏動也是整個群體盼望的可能性。今天我們縱
然可能像⾨徒般,被負⾯情緒淹沒,感覺被打敗、疲
倦、害怕、閉嘴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三.禱告
已離開空墳的上主,
在我們看不⾒盼望的時刻,
願我們仍然不忘初⼼,
專注做好眼前可做的︔
在我們被負⾯情緒淹沒時,
願我們不至背棄公義,
在休養過後再踏征途︔
在我們感到孤單或無助時,
願我們不把⾃⼰孤⽴,
放眼身邊⼤⼩⾺利亞。
在爭取民主⾃由空間這漫長旅途上,
讓我們成為我們,為⼤家守望接⼒。
沒有不⽤付出的廉價盼望,但盼望卻可藏於平凡⽇
常,
願我們⼀起在逆境中,⽤⽣命譜出⾹港⼈的光輝時 刻。
阿⾨。
第四部分:交托祝福
⼀. 為⾹港禱告
短誦《在主內,⿊暗絕非⿊暗》
在主內,⿊暗絕非⿊暗,非⿊暗。⿊暗猶如⽩晝的光
明。 啟: 公義慈悲的上主,當⾹港⼈爭取多年的民主政制
被徹底粉碎,當⾹港的新聞、⾔論、集會、結
社、學術及創作等⾃由被全⾯封殺,當⾏政、⽴
法和司法三權分⽴的政治架構被嚴重破壞,當各
項基本公民政治及經濟社會⽂化權利被逐步侵
蝕,當百花齊放的公民社會被淹沒噤聲︔⾯對這
突如其來的政治寒冬,我們何等憤怒、何等無
助!
求主叫我們不要忘記祢在創造和歷史中的拯救作
為,好讓我們在四⾯受敵時,⼼不被困,仍能定
睛仰望主基督復活的盼望。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應(短誦):「在主內,⿊暗絕非⿊暗,非⿊暗。⿊
暗猶如⽩晝的光明。」
啟: 鑑察⼈⼼的主,⾃ 2019 年「反送中」運動以
來,已有超過萬⼈被拘捕,在囚的政治犯超過
千⼈,⼈數在三年內急升至與⽩羅斯、緬甸和
古巴等國家同等⽔平,當中 15%屬未成年⼈
⼠,數百名未審先囚者已還押候審近三年,遺
下親⼈苦撐度⽇。在⾹港《國安法》⽣效後,
被拘捕還押候審的政治犯亦創歷史新⾼。當中
有不少因遭政治迫害的異⾒者需要流亡海外,
尋求政治庇護。⾯對這場史無前例的⼤清算,
我們何等恐懼、何等悲傷! 求主體恤我們的軟弱,差遣聖靈作我們的保惠
師,增強我們的信⼼,相信上主對被欺壓者的
憐憫與公義的應許。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應(短誦):「在主內,⿊暗絕非⿊暗,非⿊暗。⿊ 暗猶如⽩晝的光明。」
啟: 世界的真光 耶穌基督,我們尊崇祢︔祢來到
世上,照亮⼀切住在死蔭之地的⼈,引領他們
進入祢光明正義的國度。在這風⾬飄移看不清
明天的時候,求祢聆聽我們⼼底的吶喊與悲
鳴,賜⼒量和勇氣予身處不同地⽅的⾹港⼈,
光照我們的內⼼,驅⾛⼀切⿊暗與無奈︔引領
流散各地的⾹港信徒,專⼼尋求上主的旨意︔
透過祈禱,互相守望,以忍耐和堅定的⼼志,
服事我們的鄰舍及⽀持現在仍留港奮⾾的⼿
⾜。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應(短誦):「在主內,⿊暗絕非⿊暗,非⿊暗。⿊
暗猶如⽩晝的光明。」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 祝福
「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
祂的臉光照你,賜你恩惠︔
主向你仰臉,賜你平安,
作你右⼿的影⼦遮蔭你,
普天之下,
東⽅的太陽也不能傷你。」
即使現實讓我們不禁猜想
似乎上主已經遺忘,
似乎祂的⼿臂不夠長,根本不夠長。
但有⼈告訴我們
在海之深處也有光芒,
在陌⽣之國,悠悠⿊夜,
也有上主的光。
願祂的臉照亮你⼀切的記憶、想象和盼望。
願你平安,願三⼀上主、基督、聖靈保佑你。
差遺頌
《願榮光歸⾹港》
作詞:t, 眾連登仔 作曲:thomas dgx yhl 編曲:t, bp, clk, oct tad
何以 這⼟地 淚再流
何以 令眾⼈ 亦憤恨 昂⾸ 拒默沉 吶喊聲 響透
盼⾃由 歸於 這裡
在晚星 墜落 徬徨午夜
迷霧裡 最遠處吹來 號角聲 捍⾃由 來齊集這裡 來全⼒抗
對 勇氣 智慧 也永不滅
何以 這恐懼 抹不⾛
何以 為信念 從沒退後
何解 ⾎在流 但邁進聲 響透 建⾃由 光輝 ⾹港
黎明來到 要光復 這⾹港
同⾏兒女 為正義 時代⾰命
祈求 民主與⾃由 萬世都不朽
我願榮光歸⾹港
附件(⼀)歌曲影⾳連結
⼀. 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
n8fzRzk_gI&t=17s
⼆.
耶穌,請記念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
Wwq03W1mtw
三. 在主內,⿊暗絕非⿊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
Yu2ZwQDBYI
四. 願榮光歸⾹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
UIDL4SB60g
附件(⼆)歷史回顧
1984 年:《中英兩國政府聯合聲明》
這項國際條約基於「⼀國兩制」框架,為⾹港與中國
⼤陸的關係創造了 50 年的基礎。它承諾⾹港享有⾼度
⾃治權,擁有⾃⼰的政治、經濟、教育和法律體系。
1989 年:天安門大屠殺
在北京天安⾨廣場和其他主要城市進⾏了近兩個⽉由
學⽣領導的⽰威活動後,數百名,甚至數千名學⽣、
⼯⼈和普通市民於 6 ⽉ 4 ⽇被中國解放軍殺害。⽰威 者的要求包括呼籲實現民主、結束腐敗和降低通脹。
回應,⾹港市民在 1989 年 5 ⽉成⽴了「⾹港市民 ⽀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聯會」)。從 1990 年到 2020 年被迫解散,⽀聯會每年都會在 6 ⽉ 4
⽇之前舉⾏遊⾏,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1997 年:香港政權移交
英國與中國之間的 99 年新界租約到期後,英國於 7 ⽉
1 ⽇將⾹港主權移交給中國。⾹港的第⼀任⾏政長官董
建華由親中⼈⼠為主的選舉委員會選出,這種做法⼀
直延續至今。
2003 年:《基本法》第 23 條及民間人權陣線的示威
⾹港政府推出法案以實施《基本法》第 23 條,該條禁
⽌叛國、分裂、煽動叛亂和顛覆中國政府,保護國家
機密,禁⽌外國政治組織
2012 年:學民思潮與反國民教育運動
⾹港政府提議將「德育及公民教育」改為「德育及國
民教育」(簡稱「國教科」)並於⼩學和中學獨⽴成
科,從 2012 年起對所有⼩學⽣實施,⽽對中學⽣則在
隔年實施。以⿈之鋒為召集⼈的中學⽣成⽴了「學民
思潮」來反對這個教育課程。家長也成⽴了⾃⼰的團
體來⽀持他們。學民思潮聯同其他組織,在七⽉份組
織了⼀次反國教的遊⾏,有超過 90,000 ⼈參加。8 ⽉
30 ⽇,學民思潮的成員開始佔領政府總部,並輪流絕
食。在佔領期間,9 ⽉ 7 ⽇在政府總部外的⼀次⽰威活
動吸引了多達 120,000 名學⽣⽀持者。翌⽇,⾏政長官
梁振英宣布將擱置有關提議。
2014 年:佔領中環和雨傘運動 教授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牧師發起「愛與和平佔
領中環」,號召市民通過非暴⼒公民抗命,佔領⾹港
中環的商業區,以期中國和⾹港政府提出真正的普選
⽅案。 當中國政府宣布任何⾏政長官候選⼈都必須是
「愛國愛港的⼈」時,⾹港專上學⽣聯會和學民思潮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開始抗議並佔領位於⾦鐘的⾹港政府總部外⾯的區
域。學⽣和警察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逼使「佔中」
領袖宣布開始他們的公民抗命⾏動。當警⽅發放催淚
彈驅散⽰威者時(這是⾃ 1967 年騷亂以來警⽅⾸次向
⾹港民眾開⽕),越來越多⼈出來⽀持學⽣,開始了
佔領⾹港幾個主要區域的⾏動。這個持續 79 天,從 9
⽉底持續到 12 ⽉中旬的運動被稱為「⾬傘運動」,因
⽰威者以⾬傘來抵擋警察的胡椒噴霧得名。
2016 年:魚蛋革命和本土主義
2016 年農曆正⽉初⼀晚至初⼆清晨期間,⼀場於旺角 發⽣的騷亂。起初是為了保護⼩販免受食物環境衞⽣
署⼈員驅趕的集會⽰威,但很快就演變成對⾹港和北
京當局的憤怒爆發。這場⽰威後來因當時⼩販所賣的
⼩食⽽被稱為「⿂蛋⾰
在旺角騷亂中的角⾊⽽在 2018 年被判入獄,當時有⼤
約 130 ⼈受傷,有青年投擲磚塊、燃燒垃圾桶,抗議中
國對⾹港⽂化和⾃治權的侵犯。梁於 2022 年 1 ⽉ 18 ⽇
獲釋。 同⼀團體成員黄台仰和李東昇在 2016 年的⽰威中也被
控參與暴動。兩⼈後來缺席暴動案預審,輾轉流亡至 德國,並於 2018 年 5 ⽉獲得政治庇護。
⿂蛋⾰命雖如曇花⼀現,但對⾹港及後更⼤的民主運
動產⽣了影響,尤其在年輕⼈中,他們開始更加認同
作為⾹港⼈的身分,且與中國⼈的身分有所區別。本
⼟主義,甚至獨⽴,成為了後來 2019 年反送中運動中
⼀股重要潮流。
2019 年:反對引渡法案示威 ⾏政長官林鄭⽉娥推出⼀項引渡法案,可能導致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與其中⼀次遊⾏,政府仍拒絕撤回該法案,並將 6 ⽉ 12 ⽇的和平⽰威定性為「暴動」。這種對民意不予回
應的制度暴⼒,逐漸演變為失控的暴⼒鎮壓 警⽅ ⼤量使⽤警棍、胡椒噴霧、催淚彈、橡膠⼦彈和⽔炮 等強硬⼿段對付⽰威者。⽰威者的訴求
2020–2023 《國家安全法》與「47 人案 」 中國政府於 2020 年 6 ⽉ 30 ⽇繞過⾹港⽴法機構,對⾹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附件(三)⾹港⼈的抗爭與⾃⼒更⽣ 在上述提及 2003 至 2014 年的⼤型運動中,也有明確的
⼤台(即領袖)和公開宣布的遊⾏和⽰威活動。2019
年的運動卻明顯不同:它是⼀個冇⼤台的運動,是⼀
個由⽰威者(尤以年輕⽰威者為多)通過不同社交平
台⾃發組織的⽰威活動。運動的其中⼀個原則是「be water」,是⾹港武打巨星李⼩龍的武術哲學。在 19 年
的運動中,⽰威者會快閃⾹港⼀區(突然爆發,也於
短時間內突然完結),然後在⼀個遠離第⼀⽰威地點
的地⽅再現,充分展現這「如流⽔般」的流動特質。
除此以外,2019 年的運動與之前的抗爭運動還有其他
差異:以往的運動⼀直是在和平中進⾏的,⽽ 19 年運
動開始時也是如此,⼀百萬⼈遊⾏的⼀周後,兩百萬
⼈遊⾏也沒有發⽣任何逮
這個戰術上的轉變充分顯現在 7 ⽉ 1 ⽇週年遊⾏後的
抗爭活動,當時幾百名抗議者砸毀⽴法會外牆玻璃,
闖入其議事廳,並短暫佔領⽴會。抗爭者在⽴法會墻
上留下了塗鴉⼀語中的:「是你 〔林鄭⽉娥〕教我們
和平遊⾏是沒⽤的。」
然⽽,這轉變不但沒有分化運動並失去公眾⽀持,⼈
們反⽽展現出對以不同⼿段實現「五⼤訴求,缺⼀不
可」這⽬標的極⼤寬容。實際上,⽰威者之間形成了
⼀個默契:「兄弟爬山,各⾃努⼒」 任何⼈都可
以以他們感到舒適的⽅式參與運動,但不能質疑他⼈ 的⾏動或策略。這個與 2014 年的⾬傘運動截然不同,
當時的年輕和年長組織者之間,正正因策略存在分歧
⽽不和。
2019 年的運動在另⼀層⾯上也是獨特的:它跨越了多
個界限,展現了跨世代、跨種族和跨階級的團結。儘
管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的⾛到前線作⽰威者,也有後援⽀持。與此同時,此
運動也突破了城市間的貧富懸殊界限,富豪(如報紙
出版商黎智英)和草根(如餐廳⼯⼈等基層⼯⼈)⼀
起參與⽰威。
像 2014 年的⾬傘運動⼀樣,⾹港⼈的創意也在 2019 年
的運動中展現出來,各區的連儂牆上貼滿各種藝術作
品。其中⼀個值得注意的藝術貢獻是⼀位匿名⾹港作
曲家創作的「願榮光歸⾹港」,這成為了抗爭運動甚
至整個城市的國歌,成千上萬的⼈不時聚集在購物中
⼼的不同樓層上⾼唱這歌。這⾸歌在社區中建⽴了⼀
種團結⼀⼼、具有共同⽬的和共同身份的精神,連接
了⼈們的⼼靈。
我們在運動期間的各種善舉中,也可看到這種連繫:
⼈們打開家⾨,為躲避警⽅的抓捕的⽰威者提供庇
護、教堂為抗爭者提供休息的場所、⽰威者在緊張時
勢卻仍拒絕放棄彼此。陌⽣⼈不再是陌⽣⼈:他們都
是⾹港⼈。
隨著數⽉的遊⾏、集會和其他活動在⾹港街頭遍地開
花,這種⾹港身份認同感深深刻在抗爭者(尤其是年
輕⼈)的⼼靈中。這可⾒於運動的⼜號上,如「光復
⾹港,時代⾰命」和「Free Hong Kong」,⽽對⾹港⾃
決,甚至⾹港獨⽴的呼聲也漸趨響亮。雖然這些態度
早在 2014 年⾬傘運動後已有,但是越來越多⼈在 2019
年擁抱這態度︔⽽運動的焦點,也越趨專注於⾹港的
民主改⾰,與過往專注於中國⼤陸民主進程的套路明
顯有別。 最後,在 2019 年的抗爭中,⾹港的政治家和社運⼈⼠
在海外進⾏了更多的遊說,以⽀持該運動。這些國際
聯繫促成了美國國會在 2019 年 11 ⽉幾乎全票通過了
《⾹港⼈權與民主法案》,並獲得了兩黨的⽀持。該
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對被視為在⾹港侵犯⼈權的中國和
⾹港官員實施制裁,並要求美國政府
流散港人香港主日 2023 禮儀
援,對⾹港⼈持續投身這⼤衛與歌利亞之間的⾾爭中
至關重要。
然⽽,在中國政府於 2020 年在⾹港實施《國家安全
法》(《國安法》)並逮捕了⾹港 47 ⼈、其他抗爭者
和記者後,整個城市籠罩在⼀⽚「⽩⾊恐怖」的陰霾
之下。這種恐懼是由國安法那模糊的紅線所引起的 當局可以憑藉⼀個⼈的說話或⾏動,認為他可能對
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此外,⾹港的法治制度 這個把⾹港與中國⼤陸區
別出來的制度,也是「⼀國兩制」的基⽯ 在《國
安法》的重壓下已經變形腐蝕。⼈們已經不再相信司
法公正,或法院是獨⽴的。在《國安法》的案件中,
更不再相信能夠得到公正的判決。對於⾹港⼈來說,
「⼀國兩制」越來越像是「⼀國⼀制」。
https://freejimmy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