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策展經歷
2016-2017
2017 聯展 - 林厚成 / 陳穎亭 / 龔絹茹
無⽤地 Uselessness 提到無⽤,⼀般會令⼈聯想起莊⼦思想的「無⽤ 之⽤」,在其思想中,無⽤乃⼤⽤,任何看似沒 有⽤處之事物,仍然有其價值存在的可能,甚至 成為保全⽣命的⼀種途徑。然⽽隨著時代的進步, 許多事物在⽇新⽉異下,即便其仍保有具體或抽 象、有形或無形的「功能」,也時常漸漸地被擱 置甚或淘汰,⽽我們並無法確切地界定出這些「無 ⽤」的準則,這關乎於每個⼈的價值觀與對該事 物的情感連結,在這種⽇常的「忽視」下,我們 又該如何「正視」這種⽇常呢︖
無⽤地 提到無⽤,⼀般會令⼈聯想起莊⼦思想的「無⽤之⽤」,在其思想中,無⽤乃⼤⽤,任何看似沒有⽤處之事物, 仍然有其價值存在的可能,甚至成為保全⽣命的⼀種途徑。然⽽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事物在⽇新⽉異下,即 便其仍保有具體或抽象、有形或無形的「功能」,也時常漸漸地被擱置甚或淘汰,⽽我們並無法確切地界定出 這些「無⽤」的準則,這關乎於每個⼈的價值觀與對該事物的情感連結,在這種⽇常的「忽視」下,我們又該 如何「正視」這種⽇常呢︖
「無⽤地」作為⼀個單詞,可以被定義為形容⼀個不被使⽤的場域,⽤來指涉不被利⽤的⼟地場所、身份位置 或是內在感受,但同時,它也能以副詞的⽅式去表達某種動作和狀態,藝術家的創作就如「無⽤地」後所接上 的動詞、形容詞,它們⽤各種姿態、表情、意念或⾏為,在物品或環境失去功⽤之後,以新的⾯向觀看這些⽇ 常的無⽤。展覽「無⽤地」不強調無⽤物的可⽤處,⽽是呈現、討論無⽤物當下或未來的處境(存在的狀態), 探索這些東西究竟是⽤何種「被觀看」的⽅式存在於我們周遭。
此次聯展邀請藝術家林厚成、陳穎亭、龔絹茹,分別以攝影、物件、繪畫呈現不同的無⽤處境,藉此產⽣各種 ⾯向與形式之對話,提供觀者多元的思考空間。
2016 莊培鑫 個展
旅⾏⽬的不明確 Travel Without a Clear Purpose 2016莊培鑫的全新創作《旅⾏⽬的不明 確》,以⼀次旅程中的隕⽯坑為起點,當 他置身於其中,地熱蒸氣的散發模糊了時 間的流動,仿若隕⽯才剛與地表發⽣碰撞, 巨⼤的能量讓星球產⽣了起伏,餘溫似乎 未曾離開,在這煙霧迷漫的虛幻劇場中, 等待主角「隕⽯」再次登場。
旅⾏⽬的不明確 ⼀直以來,莊培鑫擅長以 “置換、拼貼” 等⼿法反覆地思辯著「存在的虛實」,在其置換時間、重組空間所建構出 的科幻場域中,觀者得以對⾃我的內在真實作⼀場思辨遊戲。2016莊培鑫的全新創作《旅⾏⽬的不明確》,以⼀ 次旅程中的隕⽯坑為起點,當他置身於其中,地熱蒸氣的散發模糊了時間的流動,仿若隕⽯才剛與地表發⽣碰撞, 巨⼤的能量讓星球產⽣了起伏,餘溫似乎未曾離開,在這煙霧迷漫的虛幻劇場中,等待主角「隕⽯」再次登場。
莊培鑫在《旅⾏⽬的不明確》展覽中共有四件裝置創作,分別以隕⽯、熱、光及場景來探討,並⽤平⾯繪畫串聯 整個展覽的故事性,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中讀到關於真實與虛幻的交織,這是藝術家提出的疑惑,也是對觀者的 提問。隕⽯確實曾經來到,並且留下痕跡,但卻沒有⼈看過真正的它,那這又該如何界定隕⽯是否存在的標準︖ 莊培鑫利⽤科技重現隕⽯坑的⾃然元素,考驗著我們以何種角度去思辨真偽,如同各種影像紀錄、電影、戲劇般, 在這些影像故事的構築下所遺留的,是否能當成真實存在的證據呢? 到底是真實帶出虛幻的假像,亦或是荒謬讓我 們看到幻滅的真實︖
莊培鑫1985年⽣於台北,畢業於中國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 第四⼯作室。他返台後除了平⾯繪畫的創作外,也開始 進⾏⼀系列裝置藝術的計畫,他匯集影像、繪畫、裝置等不同媒材同時呈現思想主軸,多角度的述說⽅式使他的 創作豐富多元且往往耐⼈尋味。
2017 莊培鑫 個展
如果在適當的條件下 Under Right Circumstances ⾯對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各種訊息在無 國界、無時差的條件下便捷地傳遞著,身 處於龐⼤資訊的洪流中,不論⽂字、影像 或聲⾳,隨時都在型塑某種觀念,⽽屬於 網路世代的⼈們,又該以何種判別⽅式去 建構個⼈的閱讀經驗︖又或者如何在虛實 交疊的世界裡,定位個⼈的價值觀︖
如果在適當的條件下 ⾯對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各種訊息在無國界、無時差的條件下便捷地傳遞著,身處於龐⼤資訊的洪流中,不論⽂字、影像或聲⾳,隨時 都在型塑某種觀念,⽽屬於網路世代的⼈們,又該以何種判別⽅式去建構個⼈的閱讀經驗︖又或者如何在虛實交疊的世界裡,定位個⼈的 價值觀︖
莊培鑫近年來的作品聚焦於真實與虛構間的轉換和延伸,嘗試探討當代社會與網路世界相互影響後,所產⽣變異的觀念意識。此次個展「如 果在適當的條件下」,他匯集了⼤量且無章序的網路資訊,主觀地組織訊息樣貌,並邀請觀眾感受科技聚集下所散發的不舒適感。
「如果在適當的條件下」以兩個部分並⾏述說,分別是敘事錄像和訊息雕塑。莊培鑫運⽤網路共享影⽚重組、拼貼出三段短篇劇場,⼀幕 幕的山林景致遞送出深遠寧靜的氣氛,同時他將影⽚原⽂透過google中⽂翻譯成貫穿內容的重要⽂本,並搭配旁⽩,平和地述說這段看似 深奧優美的⽂字。然⽽,熟知翻譯⼯具的誤差解構了原⽂的每個⽚段,雖然整體形式飽含詩意,邏輯卻無法通順,失能的字句不停出現在 影⽚中,產⽣閱讀上強烈的斷裂感。藝術家巧妙利⽤科技(翻譯⼯具)尚未發展完全⽽導致「錯位」的⽂字,重新與圖像、錄像串聯出⼀部部 當代奇景,試圖冷靜地呈現這弔詭的資訊經驗,並誘發觀者對影⽚訊息的後續想像。
在動態影像之外,莊培鑫設置了多件扭曲的壓克⼒⽴體雕塑,每⼀件作品如布幔般凹折、扭轉,或豎⽴或垂掛於展場之中。雕塑表⾯堆疊 的網路圖像虛實不分,皆呈現破碎與混亂的狀態,各式的視覺記憶充斥其中,藝術家冀望觀者能在作品皺摺中,找尋遺失的故事碎⽚。
科技與⼈性的互動⼀直存在著可議論之處,⽽世界的進步不斷提醒⼈們思考兩者的界線,莊培鑫消弭了數位、實體交疊的痕跡,藉此點燃 觀看⽅式的激辯。「如果在適當的條件下」像⼀座迷宮,每⼀個路⼜的選擇都將影響著出⼜的⽅向,亦如我們⾯對資訊,任何⽅式的解讀 也都將造成迥異的意識養成。
2016 李⽴中個展
望你早歸 Longing for your Return 李⽴中拾起鴿⼦與⽣俱來的信念 – 「回 家」,將深層的「歸屬」議題寄託於這簡 單卻難解的本能上,再悄聲地放入作品之 中,攝影的冷調沈寂和繪畫的⼿感溫度相 互依存,映照出藝術家長久追尋的情感⾯ 貌。
望你早歸 鴿⼦,在聖經故事中,是為諾亞⽅⾈帶來橄欖枝的純淨之⿃︔在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筆下,則化身為反對戰爭的和平使者︔⽽對李 ⽴中來說,鴿⼦的存在,道盡了他最深的鄉愁與歸屬感。
賽鴿活動已於台灣⾏之有年,其交易市場也是蓬勃熱鬧,然⽽屋頂上的鴿舍雖是⼤眾眼中的⽇常景觀,但賽鴿⽂化卻總是低調又 神秘地僅存於部分⼈的⽣活中。此次李⽴中於紅野畫廊的個展「望你早歸」,是他以少年時期的養鴿記憶為起點,利⽤多件攝影、 裝置與⼤量⼿繪作品,呈現⼈類與鴿⼦既親暱又疏離的情感拉扯,並⽤賽鴿短暫卻艱難的旅程,投射出⽣命的紛亂、寂靜與死亡。 李⽴中拾起鴿⼦與⽣俱來的信念 – 「回家」,將深層的「歸屬」議題寄託於這簡單卻難解的本能上,再悄聲地放入作品之中,攝 影的冷調沈寂和繪畫的⼿感溫度相互依存,映照出藝術家長久追尋的情感⾯貌。
「望你早歸」,取⾃台灣40年代中期的知名歌曲,內容敘述⼆戰期間,婦女每⽇盼望著遠赴南洋打仗的丈夫能早⽇平安歸來。⼀ 如養鴿⼈⼀⼼期盼鴿⼦的速速歸巢,李⽴中以極富詩意的影像連結創作主軸,同時他也轉化⾃身與賽鴿的主從關係,試圖在命運 的操控下探尋身份與環境的歸屬。如作品《我只想要回家》,藝術家讓輕薄的紙張乘載著⽣命之重,但廣闊無邊的景⾊在各⾃飄 揚下卻又顯得虛無飄渺,仿若下⼀秒就將隨風⽽逝,⽣存的價值與⽣命的輕重,在各⾃解讀之間表露無遺。
李⽴中關注於台灣庶民⽂化的情感細節,以攝影及錄像、複合媒材的交替應⽤,呈現出當今世代⼈們的深層樣貌和運⾏狀態,同 時探討關於歸屬、宿命及全球化後的處境等議題。李⽴中,1980年⽣於台灣台南,2003年畢業於中國⽂化⼤學印刷傳播系。曾獲 得EPSON影像創作⼤賞評審特別獎(2006)、台南新藝獎(2015)及桃源創作獎(2015),並多次參與聯展與藝術博覽會。曾從事美術編 輯⼯作,現⽣活定居於台南。
2016 曾怡馨個展
⿆滴兒拉福斯 My Dear Lovers 藝術家⽤既淺顯又隱晦的語⾔打開創作主 軸,⼀幅幅缺乏臉部辨識度的⼈物形象, 皆在她⽣命裡或長或短地駐⾜過,曾怡馨 以記憶刻畫那個逝去的過往,並陳列過去 的相關物件,試圖呈現曾經某個不經意的 當下。
⿆滴兒拉福斯 曾怡馨⾃2009年起,便開始以塗抹、遮掩、去除等⾏為創作了⼀系列的「去臉」作品。受到美國資本主義啟發,她去除過雜誌模 特的臉、改造情⾊女星的外貌、塗抹政治⼈物的⾯容或重製娛樂藝⼈的肖像,詼諧戲謔地試圖改變這些⼈臉所代表的⽂化符碼, 藉由不同身份進⽽連結了政治、性別、美學及⽂化差異等議題,其延伸出的系列作品,更以刪除、破壞、再創造等⼿法,重新定 義圖像⼈格與流⾏美學。「去臉」引發出廣泛的思考語彙,⽽此次,曾怡馨以記憶為出發點,將⽣命中曾經緊密重要卻嘎然停⽌ 的關係、曾經清晰卻被時間抽離的臉龐印象,⽤繪畫及物件記錄最深刻的瞬間。
從過往關注的社會價值轉⽽深入探討⾃⼰的⽣命軌跡,曾怡馨由外⽽內地重新以最純粹的繪畫觀看記憶影像。展覽「⿆滴兒拉福 斯」中,藝術家⽤既淺顯又隱晦的語⾔打開創作主軸,⼀幅幅缺乏臉部辨識度的⼈物形象,皆在她⽣命裡或長或短地駐⾜過,曾 怡馨以記憶刻畫那個逝去的過往,並陳列過去的相關物件,試圖呈現曾經某個不經意的當下。⽽同時,她也對繪畫、記憶、過去 與未來提出了時態⽭盾的質疑,當過往事件的記憶因為時間流逝⽽不再真實,那事件的時間點是否依然吻合︖當藝術家⽤不同時 態的記憶與物件,組成出的回憶對象,本質還會⼀樣嗎︖曾怡馨藉由繪畫重現難忘的瞬間,但記憶資訊伴隨著時間洪流⽽逐漸消 逝,在⼀張張被覆蓋的臉底下,⼈們又該如何定義繪畫的時態與真實呢︖「⿆滴兒拉福斯-曾怡馨個展」將在12/10(六)展出於紅野 畫廊,邀請觀者⼀同欣賞藝術家的⽣命旅程。
曾怡馨,1979年出⽣於台灣台北,2010年取得美國沙瓦納藝術學院繪畫系的全額獎⾦碩⼠學位。2013年曾入圍路易威登LV台北藝 術徵件決選,並在2015年以個展《超・女孩Hyper Girl》獲得第⼗四屆台新藝術獎第⼀季提名。作品多次展出於國內外展覽及博 覽會,包含美國、哥倫比亞、澳洲、法國、瑞⼠與台灣︔同時獲選多項藝術家駐村計畫與獎助,如紐約伊莉莎⽩基⾦會、芝加哥 Ox-Bow藝術村、⽂建會⽔磨坊、台北藝術進駐出訪紐西蘭、蒙⾺特藝術村與雲⾨舞集第八屆流浪者計畫。
2017 許馨⽂個展
種⼦。兩個半的結合 Two-Sided Book 個⼈在創作的道路上,⼀直在尋找⼀個原⽣且 屬於⾃⼰的種⼦。以學習概念做為主軸,「 紙」就薀含這樣的⽣命元素,從紙-- 植物-- 根 -- 再回到種⼦之間的關係,像是系統性的還原 ,回歸到平淡中的記憶,最純粹的緣起。如果 說書是知識的領航員,空裝本就有如浩瀚宇 宙中⽣命的起源。
種⼦。兩個半的結合 每翻開書的⼀⾴,都是兩個⼆分之⼀結合⽽成的舞台,能演繹任何你我所需要的內容,⽽⾴與⾴的間隙,就如同每顆種⼦的裂縫⼀般, 在其裂開之際,裡頭乘載的⼩宇宙便會因應⽽⽣。
曾在媒體、出版業擔任設計⼯作多年的許馨⽂,⾃從為了實踐夢想⽽放下⼯作重返校園後,她便⼀腳踏入了複合媒材的領域,跳脫了畫 框限制,從年輕時學習的平⾯設計,轉⽽進⾏了⼀連串裝置、雕塑或錄像等多元媒材的創作,⽽主題則聚焦於反映時下的社會現狀及教 育體制。她善長運⽤複合媒材的多元特性、符號與象徵,除了視覺的震撼與激盪,更讓觀者將⾃我經驗聯想並產⽣共鳴,使作品接觸⼈ 們的深層記憶,以各種不同角度、觀點閱讀許馨⽂的創作語彙。
鉛筆、空裝本、課桌椅、枯⽊等物品皆是許馨⽂時常使⽤的現成物,她混搭不同的媒材,每個物件的完美與殘缺、並置或交融,都有如 ⼀個虛擬情境,演說著不同的故事。藝術家認為「物件成為了隱喻中的符碼,結構性地建構成可溝通的語⾔。不同於繪畫再現,脫去物 件實質的功能,以並置挪⽤混搭的⽅式,來觀看、思考、召喚⼈與物之間的記憶與態度。」
此次許馨⽂於紅野畫廊的個展「種⼦。兩個半的結合」,以紙張富含的純粹⽣命元素為主軸,對比出紙與種⼦的回溯關係、書籍和空裝 本的能量映照,⽽⽚⽚薄紙在經過切割、重組後,層疊的⽣命⾃⾏組成了個體,產⽣對話,同時藝術家藉由「學習」的概念引導串聯, 試圖挑起觀者的經驗記憶,誘發出你我的無限想像。
不同於⼀般創作者的⽣命經驗,許馨⽂以極其細膩、溫柔的表述型態建構作品脈絡,擁有不僅是身為母親對於教育環境的擔憂,更是⼀ 位社會觀察者對⼤眾的提問。她以其特⾊概念獲得國⽴臺灣美術館多件作品的典藏、⽂化局的展覽補助,並曾獲選2014年⽂化部藝術新 秀、2013年新北市創作新⼈獎優選,入選《想像的風景II- 不朽的追求》國際學⽣新媒體藝術徵件展及第12、13屆桃源創作獎等獎項。
2016 吳芊頤個展
遺落幻境•八德路四段的窗景詩 Lost in Dreamland: The poem of grilles on Sec. 4, Bade Road
吳芊頤在幻境般的街巷中,以窗花編織故 事,少了⾼⼤建案的制式外觀,巷弄窗景 便是每⼀個關於「家」的故事起點,吳芊 頤運⽤紙膠帶裁剪拼貼與平⾯繪畫,重新 詮釋此景,她解構窗內景觀,再以多層次 ⼿法堆疊出簡化後的⾊彩,將當代觀點注 入傳統「鐵窗花」內,為台灣⼈的共同記 憶增添另⼀種觀看形式。
遺落幻境•八德路四段的窗景詩 漫步在八德路四段的巷弄中,似是踏進⼀個不屬於城市風景的幻象裡,窄⼩的巷道風景,緊密的建築空隙,仿若⽇益壯⼤ 的城市中遺落的⼀角,⾃顧⾃地活出繁忙市容中的另⼀種風貌。吳芊頤在如此幻境般的街道裡,以窗花編織故事,少了⾼ ⼤建案的制式外觀,巷弄窗景便是每⼀個關於「家」的故事起點,吳芊頤運⽤紙膠帶裁剪拼貼與平⾯繪畫,重新詮釋這充 滿衝突的美感,她解構窗內景觀,再以多層次⼿法堆疊出簡化後的⾊彩,將當代觀點注入傳統「鐵窗花」內,為台灣⼈的 共同記憶增添另⼀種觀看形式。
吳芊頤,1987年⽣於台中,畢業於台南藝術⼤學造型研究所,曾獲得「2012新北市創作新⼈獎」、「2015台灣美術新貌獎 第⼀名」等獎項,並受邀參與國內外各項重要展覽及藝博會。
吳芊頤擅長拼貼藝術與複合媒材裝置的作品,其紙膠創作從2011年的「5100微型百貨」開始,啟動了關於圖像、⾊彩和結 構的探索,她在微型百貨中,以紙膠拼貼出數百種的圖像商標,⽤扁平化的視覺樣貌呈現出時代的記憶,並且結合了網路 購物的觀念,將⼀系列商標放上購物網站,藉此測試現代⼈的購物習慣及圖像辨識能⼒。
近期,吳芊頤則展開⼀連串「窗景系列」的創作。傳統窗花⼀直是台灣⼈最具家鄉味的記憶之⼀,不似今⽇⼤量複製的制 式不銹鋼窗,舊時代的鐵窗花都是師傅量身⼿⼯訂製⽽來,多變的圖案樣式也是其吸睛之處,⽽⽼窗花的獨特風味促使吳 芊頤重新以⾃身觀點閱讀台灣的鐵窗風景,藉由實地觀察,創作出各個地域性的窗景特⾊,藝術家對焦於窗⼾與鐵窗甚至 和外牆之間的親暱關係,從⾊塊出發重製視覺符號,近看或遠觀皆能讀取不同的創作語⾔,吳芊頤以這樣的視覺魔法與觀 者互動,誘發出專屬於台灣的台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