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41623 林修竹 final portfolio(home place & ritual place)

Page 1

P

O

R

T

F

O L I

NUK ARCHITECTURE DESIGN SECOND GRADE Hsiu Chu, Lin 2017

O


Ritual Place, Funeral Homes, Still Life


Home Place, The Deformation of Wall, For Family Use • • • • •

• • • • • • •

Project Concept Collage of Space Program and Study Models Design Concept / Orientation Final Program Layout Design Model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 Dwelling Design Concept Program and Study Models Final Program Model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 Dwelling

廚房 藉由觀察原住家平面,發現牆體的虛實對於生活的經驗,並不止於實質的數值。更會透過家人生活的習慣、痕跡而產生不同於實質認知的感受。 上圖為自宅廚房空間,整體呈狹長狀,工作空間小,流動頻率高,因此發展出繁複、緊湊的空間行為模式。


浴室

客廳


Design Concept

Sketch Scale 1:30


以上述觀察為依據,自家牆體為發想,以牆為設計重點,構築家屋住宅。 試圖透過牆體的變化,強化各空間的特性,賦予每一道牆或空間機能運用、具實質意義的表情。

聚焦設計手法包括: ‧

厚度之不同 承重牆: 設定為15公分以上,70公分以下。主要受限於結構需求。 假牆: 功能隔間牆,其厚度控制於1公尺之內、70公分以上,保持其牆體的純粹性。(分析結果感受,牆體厚度若無限增加,將影響人對於牆體的直接感知。)

牆面之型變 厚薄牆之結合: 不以牆體方正完整為首要目的,而是由行為模式直覺性的判斷和設定牆體的變化,達到使用上最有效率的情況。 弧面牆之結合: 以弧面牆表建築中,較為主要的空間,應用於庭院客廳和玄關入口意象。

牆與牆之間的關係 內外空間之界定: 牆體不再受限一比一的正交規則,使得室內外空間界定,不再一分為二,藉由牆體的突出,於多道牆之間圍塑,第三性質的較曖昧、過度的空間。 亦提供室內外空間的交流,即使並非面對面,卻可感受到牆後空間的行為和事件,牆不再只是劃分空間的手法。

牆與版之間的關係 於該設計案中,將板(樓板、屋頂)設定為不變化的連續平面,不使用一般樑柱的結構概念,聚焦本設計對於牆體的探討。

牆與開口之間的關係 同樓板之作法,以間距之不同取代劃分牆體的開口,保持牆體的純粹性。


Program and study models

Program 1:

牆體結合垂直動線的結構行為。 Problems: 不夠單純的手法應用,僅強調牆體變化之表現。


Program 2:

以開放式的牆體表現空間的圍塑。 Problems: 房室不足,空間品質未設定。


Program and study models

Program 3:

補足空間數,於室內中心圍塑室外庭院客廳。 Problems: 缺乏上下樓層的探討,結構承重上的檢討。


Program 4:

加入弧面牆的元素,變化空間品質、強調空間主次關係。 Problems: 缺乏上下樓層的探討,結構承重上的檢討。



Home Place, The Deformation of Wall, For Family Use

Final Program

• • • •

Site Analysis Site Plan / Plan 1F / Plan 2F Section A-A’ / Section B-B’ West Elevation Facade Details Models


Site Plan / Plan 1F Final Programs: 以⽅方案四為基礎發展,新增2樓樓平⾯面。

Plan 1F / Site plan Scale 1:30


Plan 2F Final Programs: 2樓樓空間結合室內空間、半⼾戶外和⼾戶外空間。 因家中使⽤用習慣,設計⼤大⾯面積的植栽庭院空間。

Plan 2F Scale 1:30


Section A-A’

Section A-A’ Scale 1:30


Section B-B’

Section B-B’ Scale 1:30


West Elevation

West Elevation Scale 1:30


Facade Details 東面外牆細部大樣剖。 斜牆設計協助引導光線進入陽台。

Facade Details Scale 1:10


Site Analysis 雲林林縣⽔水林林鄉瓊埔路路86、86-1號(地號資料不全) 將原住宅(新北宅)之⽣生活形式、⾃自家⼈人為設計對象,於雲林林老家設計⼀一新住宅。

Study Models Final Programs: 以⽅方案四為基礎發展,2樓樓平⾯面量量體模。


Models

Cutaway Model Scale 1:30


Ritual Place, Funeral Homes, Still Life


Home Place, The Deformation of Wall, For Family Use • • • • •

• • • • • • •

Project Concept Collage of Space Program and Study Models Design Concept / Orientation Final Program Layout Design Model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 Dwelling Design Concept Program and Study Models Final Program Models


Project Concept


主題:無人出席的告別式(still life) (設計發想取材來自電影『無人出席的告別式』) 空間氛圍關鍵詞設定: ‧初識 - 參觀者角度為陌生的第三方, 不經意的進入空間、進入故事。 ‧同在 - 從陌生到了解,一步步理解亡者的一生。 ‧祝福 -即便不知道名字、與亡者素昧平生,希望參觀者祝福這些無人送行的亡者。 手法: 重複性的矩形,透過不同的材質表現,代表著不同的亡者,以及亡者與生者之間的互動媒介。 配合光影變化,與參觀者情緒疊合,營造氛圍及空間品質。

建築用途: 提供參觀的告別式空間(特定族群)兩者之間並行,但互不干擾。


Collage of Space

• 序/續 多個⼤⼩相同的矩形以相同的間距排列,將「寂」以絕對空蕩的表現推至最⾼點。 規則的矩形,再由極⼩的表情變化呈現個體之間的差異。 其後的帶狀分布為下挖空間的結合想像⽰意。


• 同⽣同滅(並進、連結) 畫⾯中⼀明⼀滅、⼀閃⼀爍彷彿死後置身於天地之間的混沌地帶。 四周深不⾒底的⿊,為虛無的、無限的。 在畫⾯的呈現上,以消點透視的⼿法明確空間指向性。 遊⾛在寂與非寂的邊界上,凸顯異於外世界的寂(相對)。 隨著物件規則排列產⽣安定⽽孤寂的空間節奏感。 將⼈的移動以三個矩形的漸變為表現,除去⼈體的形態特徵, 在空間中,回歸最原始的樣貌,感受⽣命之渺⼩與短暫。


Program and Study Models

以天窗設計引導光線於內部產⽣生明確的空間指向性。(為前期拼貼之延續)


內部階梯⾼高度變化,以不同的天窗深度、天花⾼高度,營造不同的光線氛圍。


Design Diagram

前期以80x80公分作為柱的模距和間距,由於過於緊湊後柱尺⼨調整為50x50公分、間距3公尺。 並且將結構柱往外拉,形成著包裹著牆體的外觀。 使內部空間能保持完整的柱列連續排列。


Design Concept / Orientation

入口意象: 光滑面與粗超表面的轉換,地勢漸趨向下。 告別式空間: 以垂直手法分別儀式空間與參觀動線,最下層為儀式舉行和辦公空間(區別參觀動線) 哀悼室空間: 以模距單元創造出3x3公尺的小密室,提供哀悼亡者。 無名牆紀念空間: 以光線打入昏暗房室中,強調於牆上代表著不同亡者、質感相異的石材。 手法: 重複性的矩形、相異質感的石材



Ritual Place, Funeral Homes, Still Life Final Program

• • • • • • • •

Site Analysis Site Plan Plan 1F / Plan 2F Cross Section / Longitudinal Section Eest Elevation North Elevation Exploded View Facade Details Models


Site Analysis / Site Plan

Site Plan Scale 1:50


基地位置: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舊址 地號:台北市中山區德惠段一小段(0434)地號160-4 經緯度 : 121.522980,25.074859 (度) 經緯度:121-31-22.7 25-04-29.4 (度分秒) 面積:大約200坪(切割後)

此次基地選址於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舊址,於2014年12月停用,前後計畫作為「臺北城市博物館聚落」 和「圓山自然景觀公園」等,但2016年停工後,目前為荒廢之地。 主要配合主題「無人出席的告別式」,於繁榮城市中找尋相對僻靜的角落, 希望透過明顯的城市斷層、基地內外的對比,帶給參觀者較強烈的情緒波動。 該基地不僅擁有自然的坡地地形,在交通動線和城市規劃上都擁有較完整且不受干擾的空間條件, 更由於未來使用規劃為參觀性質,選址於城市內部更方便了參觀者。 因而,選擇此基地。


Plan 1F

Plan 1F Scale 1:50


Plan 2F

Plan 2F Scale 1:50


Cross Section

Cross Section Scale 1:50


Longitudinal Section

Longitudinal Section Scale 1:50


East Elevation

East Elevation Scale 1:50


North Elevation

North Elevation Scale 1:50


Exploded View

Exploded View Scale 1:50


Facade Details

Facade Details Scale 1:50


Layout Design


Atmosphere

無名牆(⽰示意光線於無名牆⾯面)

入⼝口處走道牆⾯面材質


中央挑空空間

挑空天窗


Models

1:100基地模

1:1000基地全區模

1:50 正模


T HA N K F O R WAT C H I N G NUK ARCHITECTURE DESIGN SECOND GRADE Hsiu Chu, Lin 20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