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溫層
極端
日 服 二 乙
A0402056
黃 家 榆
概 念 ∕ p.3 - 17 材 質 ∕ p.18 - 20 同溫層 _ 極端 成品 ∕ p.21 - 30
2
_ 概 念
3
Facebook 3.57度 人際距離 網際網路照理來說應使我們更加靠ˊ近,但實際上並不然。 社群是讓我們更加理解,還是走向極端?
4
關於社群媒體 _ 謠言如何應對,謠言表現了人們的偏見,並被相信和散播 _ 同溫層,使我們只和觀點相同的人溝通,屏蔽意見不同的人 _ 線上討論會很快激起人們的憤怒 _ 快速、簡短的特性,使我們很快就跳到結論 _ 應是要利於傳播而非傳播,利於張貼而非溝通,利於淺談而非深度討論
5
有社會學家曾經批評,社群是個陷阱,讓自以為是 地接受資訊,卻只使我們更加躲進同溫層。
6
同溫層 當身旁的人與自己在某一特定主題上有共同或類似的信念、立場、或主張時,就會讓自己誤以為 大多數的人與自己在該主題上的理解、信念、立場是趨於一致的,進而讓自己對於所認定的內容 更有信心,甚至無法容忍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當一個人對於某個領域或主題的內容毫無所知的時候,會多麼容易把第一次接收到的訊息視為真 實(尤其是當此訊息不斷被重複的時候),而且除非自己有心願意去求證、或是社會中大部分的人對 於該領域或主題有明顯的共同理解,不然那個第一印象就很難動搖。 其實也就是錯誤共識效應(英語:False consensus effect) 是指人們傾向把自己的思維方式投射向他人,假設所有人以同一方式思考。統計數據顯示,這種 推測的相互關係不成立,因此達成共識可能只是錯覺。這邏輯謬論的來源,是團體或個體高估公 眾與他們看法、信仰和嗜好的相似度。 這偏差在部分人認為他們之間的共識能應用在整體思維上時發生,由於小組成員之間通常在沒有 爭議的情況下達成共識,他們易於相信所有人的想法都相同。如果證據顯示整體沒有達成共識, 人們認為意見不合者的想法有問題。這種認知偏差不是由單一原因構成,其中原因可能包括可獲 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和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現象背後可能還有其他自我保 護機制(protective mechanisms)。 錯誤共識效應與多數無知相對。多數無知是指人們錯誤地認為其他大多數人會反對自己的意見(但 事實上其他大多數人私下是同意的),於是產生了私下蔑視卻公開支持一個準則或信仰的行為;而 錯誤共識效應是指人們錯誤地認為其他大多數人會同意自己的意見(但事實上其他大多數人公開地 反對)。舉個例子來說,多數無知使一個學生飲酒過量,因為他相信每個人都是這樣做的(但學生心 裡卻是持相反看法),但事實上每個人心裡期望他們可以避免酗酒,卻因為害怕被排斥而沒人表達。 同一情況下,錯誤共識效應則是學生相信其他大部分人跟自己一樣是不喜歡飲酒過量的,但事實 上其他大部分人喜歡酗酒且公開表達他們的看法。 7
FB過濾氣泡效應 ↓ 回聲效應
是一臉書的演算法,根據案讚分享以及搜尋紀錄,過濾你可能 不感興趣的內容。 一意見箱進的聲音不斷被重複,並被誇大扭曲,令大多數的人 認為這就是事情的全部。
↓ 同溫層 ↓
極端
8
距離
裝飾藝術
空間 框架 結構 建築
工業線條 框架
極端 角度
9
未來,會更加極端。 信念主張也是。 人際關係也是。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_ 材 質
18
玉線 玉線原本是用來做中國結的,剛好在光澤上以及粗細大小上 很適合,也不容易有毛邊的狀況。
鋁線 原本想用鐵線,但鋁線的塑型度比較高,也較好固定。想表 達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用具體化的去呈現。
19
濾水網 網子就好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單線、雙線,而網路社群 給了我們更多的交集?還是使我們更疏離?
二層皮 以皮革作為框架其實有些諷刺,皮革本身是有溫度的,也會 因為使用而改變色澤紋路, 但真正隔開你我的並不是社群網 路,而是螢幕背後操控有判斷能力的肉體。
20
_ 成 品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