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生活素養架構-慎思明辨 (Critical Thinking) 【譯者導言】

Page 1

劍橋生活素養架構 ▏慎思明辨 Critical Thinking

譯者導言 周中天 教授

「慎思明辨」是兩千多前《中庸》裡就已經提出為學求知的基本原則,教我們 要客觀理性、推理求證,避免先入為主、以偏概全。千百年來,這大概是中外許多思 想家與教育家努力的共同目標。 這 個 概 念, 如 果 以 近 代 歐 美 學 者 提 出 的 論 述 說 法 來 看, 應 該 就 是 critical thinking。美國教育學者 E. M. Glaser (1941) 認為,其中包括的要素是: 以審慎的態度思考並解決問題, 對理性與邏輯推理方法有所認識, 技巧地實際應用上述作法。 不過,critical thinking 常見的中譯,是「批判性思考」。這可是一個典型的望文生 義的誤譯。如果查字典,critical 一詞,首先列出的定義,大概都是 “saying t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is bad or wrong”; “expressing adverse or disapproving comments or judgements”; “inclined to find fault or to judge with severity, often too readily”; ……。 顯示這個字,最常用的字義,是「批評」、「否定」、「找碴」,翻譯的人一時不察,逐 字翻譯,critical thinking 就成了「批判性思考」。 如果詳查一些資料,甚至自己多思考一下,都可以知道,經常吹毛求疵、抱著負 面態度去觀察評斷人與事,絕不是一種理性健康的態度。只要再看一下一般字典中的 進一步資料,就能知道 critical 是一字多義,而搭配前後詞,就能找到: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