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外星文明的訊息 人類嘗試傳遞給外星文明的訊息中,目前僅有三個:先鋒號上的鍍金鋁板(Pioneer Plaque)、 阿雷西波訊息(Arecibo Message)及航海家探測器上的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 第一次發出的訊息是載放在先鋒十、十一號上的鍍金鋁板,兩艘皆為無人駕駛太空探測器。 為保護這塊鍍金鋁板不受太空塵侵蝕,此鋁板裝嵌在探測器天線的主柱之下。第一塊鍍金鋁 板隨著先鋒十號於 1972 年 3 月 2 日離開地球,第二塊則於 1973 年 4 月 5 日隨先鋒十一號發 射到太空。這訊息就像海中漂浮的瓶中信一樣,會在星際持續漂浮。兩艘探測器同樣在 1990 年代飛越了冥王星軌道,它們的位置及鍍金鋁板上各個圖樣的意義如圖所示。鍍金鋁板實際 大小為寬 229 毫米,高 152 毫米。 第二次向外星文明發送的,是為慶祝阿雷西波電波望遠鏡於 1974 年完成改建而傳遞的電波。 該訊息透過阿雷西波望遠鏡傳向距離我們 25,000 光年的球狀星團 M13。訊息中各個圖樣的 意義如圖所示。 航海家計劃仿效了先鋒計劃,把更複雜及詳細的訊息收錄於航海家探測器上的金唱片中,隨 著探測器於 1977 年發射太空。金唱片收錄了 115 幅圖像與各種聲音,包括以 55 種語言說出 的祝福句子(也包括閩南語 )。完整內容請點選右下方「航海家金唱片的 QR-Code」進入 參閱。 1977 年發射的航海家一號(Voyager 1)和同年發射的航海家二號(Voyager 2)雖有著相同 的設計,但航行軌跡卻不同。2014 年 3 月,航海家一號在距離地球約 127 天文單位(au) 處 以每年 3.6 au 的速度前進。而航海家二號則距離 103 au,以每年 3.3 au 的速度前進。兩艘探 測器過去的航行軌跡如圖所示。 先鋒十號 先鋒十號(Pioneer 10)是 1972 年 3 月 2 日由 NASA 發射重 258 公斤的無人駕駛太空船,目 的是探測火星軌道外的行星間介質、木星周遭環境、研究小行星帶的性質並評估它們對未來 任務的可能危害。它是人類史上第一個飛越火星,安然通過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並 第一個拜訪木星的太空船。先鋒十號在它接近木星前後時測量了木星磁場、高能粒子輻射和 星際間塵埃,並傳輸了數百張木星及其衛星的照片回地球。1983 年 6 月 13 日那天,它以每 秒鐘近 14 公里的高速飛越海王星軌道,成為第一個離開八大行星範圍的人造物體。但由於 發射功率的不足,終於在 2003 年 1 月 23 日距離地球 122.3 億公里處與地球失去聯絡。 1998 年 2 月 17 日之前,先鋒十號一直是離地球最遠的飛行器,當時航海家一號與太陽的距 離和先鋒十號相同,都是 69.419 au。由於航海家一號速度上的優勢(每年大約多飛行 1.016 au),目前它航離太陽的距離已經遠超過了先鋒十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