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ray burst_LJHuang

Page 1

【曇花一現的宇宙高能大爆發—伽瑪射線爆】 伽瑪射線爆(γ-ray burst; 簡稱 GRB),是自宇宙大霹靂以來最高能爆發現象之一,常短 暫出現於高能量 γ 射線波段,且從未在相同位置重複出現。由於 γ 射線波段的訊號會被 地球大氣層吸收,因此地面上無法直接觀測這些高能爆發,必須仰賴大氣層外的高能偵 測衛星來偵測 GRB。自從 1960 年代末期美國用來監測核爆的船帆座衛星(Vela)發現 GRB 之後,歷經幾十年的衛星觀測,資料統計顯示每天都有大約 1 至 2 次的 GRB 被偵測 到,而且這些高能爆發可出現在宇宙的任何一個距離尺度中。根據 GRB 在 γ 射線波段持 續的時間,可將其分成兩類:一是持續時間長於 2 秒的「長伽瑪射線爆」 (簡稱 L-GRB), 另一類持續時間短於 2 秒的為「短伽瑪射線爆」(簡稱 S-GRB)。天文學家以偵測到爆發 的日期來命名 GRB,例如:2013 年 4 月 5 日發生的 GRB,名為 GRB 130405A,同一天若 有數個發生,則以加上英文字母B、C等,依此類推。 從 GRB 的亮度和所在的距離,天文學者估計其所釋放出的總能量比銀河系鄰近的超新星 爆炸多出 100 倍。為了解釋這巨大的能量釋放,理論學者們認為 GRB 應源自體積很小且 擁有巨大能量的火球爆發所產生,爆發所產生的巨大能量集中從火球的兩端釋放,透過 噴流的形式噴出不同速度的衝擊波。噴流中速度快的衝擊波衝撞前方速度較慢的衝擊波 後,即產生高能的 GRB。當噴流的方向正好對準著觀測者時,GRB 即可被偵測到。從兩 類 GRB 的觀測,天文學家推論:兩類巨大爆發應來自不同物理機制所產生的火球。L-GRB 可能源自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因核心不穩、重力失衡,塌縮,進而產生的劇烈大爆 炸。而 S-GRB 則是兩顆緻密的中子星、或是中子星和黑洞互相吞食而產生的大爆炸。 (圖 一)

圖一:伽瑪射線爆 GRB 及其餘輝輝機制示意圖。©中研院天文所

1/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