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U Arch. student profolio

Page 1

TKU Arch.

Architecture and Ideas design profolio Freshman Semester 1st

HONG- YI ,HSU

之 間


About me..................................3 物件操作與再生...................5 Tranformation of Pazzle Knot....................................13 剖面-空間探知器 ..............................................27 剖面-空間探知器 Transform Model............53

1


S ENT

T CON

2


About Me

PREFACE 之間,我想是對於這一學期最好的解釋,從學期一開始物件比例之間 的關係、物件材質差異之間的關係到第二題CUBE之間如何相互連接的 關係。第三題和第四題則討論了淡水這座城市中的各種空間彼此與人之 間的關係。 之間,把物件的點連成了線,線與線之間層層交錯、連結產生了各種平 面,平面與平面之間產生疏密、虛實的差異性創造出不同的空間帶給我 們不一樣的感知經驗

SHORT FILE 許弘易 HOING-YI , HSU STUDENT ID : 409360434 GROUP NUMBER : 8 th Lecturer :翁淑姿

3


建築系,讓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4


釘書機

物件操作與再生 形式與型態之間... 疏與密之間... 材質與材質之間...


MY Ideas

CONCEPT 一開始先研究該物件之材質,發現其 材料可分為塑料以及金屬,一般而言,塑 料大部分已網格的作為加固的方式,金屬 則以直角沖壓的方式加固,因此我利用直 條風扣板橫向重複等間隔排列展現出金屬 的延展性和其均質的平面,外殼側邊則採 用縱向直條排列的方式,以疏密差異表現 出該物件的通透性還有物件視覺的重心, 並以倒角展現原物件之腰線。轉軸是釘書 機的核心所在,因此使用實心的方式展現 出其分量以及重要性

6


Development

Mock-up and Testing Model

發現原物件上有一些紋路,嘗試在紋路上進行轉化

底座漸變的嘗試 7


原物件塑膠外殼嘗試

<--嘗試展現金屬均質的特性

8


Final 9

Transfom Model


10


Details

11


< < 塑膠時常利用網格的作 為加固的方式,因此我利用網 格的紋路表現塑膠

>>利用直條平行珍珠板展現金屬 材質具有延展性,以此表現釘書 機的金屬材質

<<利用實心作法表現轉軸的強 度以及剛性

12


13

Transformation of Pazzle Knot CUBE

形式與結構之間... 虛與實之間... 量體與形式之間...


MY Ideas

CONCEPT 物件的設計方式,先把幾顆CUBE聯想為建築 ,經過案例研究之後,我利用層級化框架以 及大塊量體之間虛與實的關係做為設計主軸 以產生更多的空間性,結構的部分則隱藏堅 實封皮之下,獨立單體設計完之後,我再將 剩餘的cube,想像為單體之間連接的支架, 展現力的傳遞與結構變形的趣味性。

14


1

15


設計方式為獨立設計,以大 塊的量體的進退創造空間性 ,並且加上層級化框架,將 cube的左右做出有效的分 類

16


側邊的兩顆,設計方式以近似 的矩形,做出不同向度的排列 組合,以此產生幾何排列的趣 味性

17

2


3 18


本顆cube為載重的施力點之一 ,因此,外型設計上依然保持 大框架統合以及空體形塑出的 空間、穿透性。內部結構的部 分則設計為橫條並列重複的方 式增加其結構強度並在側邊設 計出T型結構讓另一個直插的 cube 在受力時可以讓連接斷 面不易分離,也同時可以更有 效的江立傳遞於兩端

19

4


20


這顆cube的設計方式則是把cube 假想 成房子,因此,用量體去表現出房子的 門、窗、陽台...的空間。

21

5


22


6 這兩顆Cube以「連接」作為 設計的主軸。因此,在這兩 顆Cube當中,可以看見,左 邊與右邊的接合方向不同, 以畫簡剪力以及增加整體穩 定性。

23


7 24


這一棵cube作 為中間核心的幾 顆主要的作用是 扣住其中的第六 顆和第四顆。

25


8

26


空間探知器

剖面 27

空間與人之間... 記憶與空間之間... 新與舊之間...


MY Ideas

CONCEPT 漫遊淡水的過程中無意間與當地的居民開始聊天, 天的過程中,當他們談到自己對於這塊土地的印象 時,我發現他們的臉上總是帶著一股自信的微笑, 我想,那是一種對於這塊土地的自信吧!我開始與 淡水許多當地居民聊天,找尋老照片中地點,渴望 在這些資訊當中拼貼出記人、空間和記憶之間的關 係。在新與舊當中,我嘗試找出物件的形式的演變 。在感知方面,我想討論空間中的種種尺度關係如 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最後,我把所有的紀錄編排成 屬於我的探索故事。

29


藉由老照片和居民的故事,我發現許多的居民對重建街 有著滿滿的回憶

30


STORY IN TAMSUI

28


Analysis

新舊x記憶 在新舊x記憶這個章節當中,我討論五個物件的演進, 並進行新舊之間的對比,找出這些不同的差異,以及他 們如何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道路新與舊

(翻攝自網路)

隨著科技的進步,重建街從階梯變成了斜坡,原有的小巷子被拓寬,街 道的主權從行人變成了冰冷的交通工具,走在道路上,危機四伏。小孩 子玩樂的場所變成只是當地年長的居民共同的記憶.......

31


新 C

A

A’

TOP

B

B’

TOP

TOP C’

SECTION A

A’

SECTION B

B’

SECTION C

C’

32


前庭空間 走訪重建街的過程當中,發現老屋的門 前都有一個特別的空間或深、或淺、或 寬、或窄,一對比老照片才發現,原來 以前的居民都會在這個屋前空間都中閒 聊,或是與玩伴們遊玩

翻攝自網路 33

翻攝自網路


藍色:老屋且有前庭空間 紫色:老屋且沒有庭空間 綠色:老屋但無法確定 深褐色:近代公寓但有前庭 空間 淺褐色:近代公寓但沒有前 庭空間

這是一張我對於老屋以及新屋前庭 空間的統計圖,可以發現老屋大部 分具有前庭空間,而拓寬後道路的 近代公寓大部分沒有前庭空間

34


將大部分收集的資料整理,發現老屋的前庭空間可以被整 理成過去類中的五種,他們的共通點為,具有大階梯和小 階梯,在現在的前庭空間大階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斜坡 。甚至前庭空間直接消失,轉變為居家的私空間。 或許是時代的進步,我們需要更多的機能性空間來儲存這 些”交通工具”。

35


建築立面新與舊 重建街有著悠久的歷史,街上也充 斥著各種時代的房子,因此我也去 記錄這些不同時代建築物的立面特 別之處。

立面材質的新與舊

窗下牆壁的演進

鐵窗的演進

36


Analysis

立面材質新與舊

(約清領時期)

窗下牆的新與舊

37

(約日治時期)


(民國)

38


Analysis

鐵窗的演進

鐵花窗研究

39


圖形轉化

40


Analysis

停留X記憶 逛重建街的時候,發現許多遊客會在特定的地方停留 ,深入研究後發現,遊客會在重建街停留的原因是因 為它的歷史、、廟宇、小動物,以及一些在地的文創 商店。而過去的人則是會在這些前庭空間、重建街上 的商店停留,因此在這裡我要討論的是空間尺度與人 體比例之間的關係

41

過去居民與遊客停留之處比較


42


街道尺度分析

原始街道尺度經過實際量測 後,發現其寬度平均值大約 在250cm左右,符合人的社 交範圍,因此,可以發現人 與人之間在這個空間當中有 更多的互動機會,充滿人情 味

43


Analysis

傳統街屋空間分析

空間策略 1.高低落差->劃分空間 2.高到低+階梯->劇場 3.瓦片->疊、重複 4.屋頂->大跨距->工廠->提升機能性 5採光:單面

44


Analysis 移動X記憶 歷史悠久的重建街歷經過大大小小的變動,這讓重建街 擁有多種尺度的巷弄,在這裡,我想討論巷子尺度的變 化帶給我的感知經驗

45


Case A

簡化透視圖->

<-視線收斂

46


Case A 空間策略分析

對話

47


Analysis

Case B

48


Case C

49


Analysis

Case D

50


Case E

51


Analysis

重建街動作策略分析

52


Transform Model

剖面 空間探知器 53

形式與結構之間... 虛與實之間... 量體與形式之間...


MY Ideas

CONCEPT 物件的設計方式在測試階段中,針對各種分 析圖去做出各種草模,而後製作正模時則聚 焦道動線分析上面的透視部分進行描圖轉化 ,發現透視圖由不同的三角形相互穿透而成 ,因此我的模型也是用這些三角形去表達空 間中的種種關係和層次

54


Development

Mock-up and Testing Model

Diagram A

55h


56


Development 57h

Testing Model B


Testing Model C

58


Development

Testing Model D

Testing Model E

59


Testing Model F

60


61

Final Transform Diagram


62


Final Model

63


64


Details

65


66


67

68


6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