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懷念找們的校友──司徒華先生(上) (消失中的)菜園村特輯 ──「唔好意思,阻住你條路!」
挪亞方舟公園 ──探索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 學在濕地公園
第十七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 編輯委員會「罡剛Fresh」出版 第四期學生報 二零一一年一月號
目
專題版 懷念我們的校友──司徒華先生(上) P.4-7 (消失中的)菜園村特輯 P.8-11 申辦亞運未成功 政府霸王硬上不了弓 P.12-13
錄
教育版 挪亞方舟公園──探索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 P.14-17 學在濕地公園 P.18-21 高考選拔存差異 人才發展怎向前 P.22-25 為什麼我要尊師重道? P.26-27
校園版 2010教院學生十大新聞 P.28-29 教院林峯 誰與爭峰? P.30-31 哈佬!邊個Win啊? P.32-33
生活版 馬拉GO滋味! P.34-35
文藝版 影評:《告白》x《社交網絡》 P.36-37 影評:《老男孩》 P.38 Film Review: How would you address yourself ? – The Borrower Arrietty P.39 新詩:旋轉木馬 / 【絕世筍工】如果入到杏壇中學教就好lu! P.40 改編歌詞:飛碟(調寄《化蝶》) P.41
插頁: 司徒華先生題贈第十六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六四特刊《天安門之魂》 P.42 司徒華先生題贈第十三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 P.43
學
《學師》 第四期學生報 二零一一年一月號
懷念校友司徒華先生 (消失中的)菜園村特輯 ──「唔好意思,阻住你條路!」
第十七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 編輯委員會「罡剛Fresh」出版
挪亞方舟公園 ──探索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 學在濕地公園
第十七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 編輯委員會「罡剛Fresh」出版 第四期學生報 二零一一年一月號
總編輯 :黃榮杰 副總編輯 :方嘉偉 陳世廣
時事版主編:方嘉偉 教育版主編:黃祖升 校園版主編:陳巧雯 生活版主編:黎瑞昌 文藝版主編:黃榮杰 編輯/作者:黃榮杰 方嘉偉 陳世廣 黃祖升 陳巧雯 薛東強 陳秋彤 梁藝斐 曾小慧 曾瑞麟 潘栩欣 周海欣 黎瑞昌(Jason Lai) 何嘉豪 劉婉欣 賴佩怡 冼伊基 Happy 木火 非法箱 明天天明
學生報
二三事
編
一、
者 言
在此謹向校友、學長司徒華先生致敬! 月初忽聞司徒先生離世,當時莊內對於悼念形式意見紛紜,諸如號 外、專號、常刊專題、特刊,乃至展板等,甚或多方並用。討論之 初,莊員傾向採用常刊專題一者,以表追思。而本期時事版的〈懷 念校友司徒華先生〉為專題上半部分;餘下內容將於下期刊出。
二、 回顧常刊第一至三期,分為專題、教育、校園、綜合四版, 沿用歷屆常規。本期改革為時事、教育、校園、生活、文 藝各版,期望藉着更細緻的版面分類,對校園、社會、生 活多加關顧,加強學生報的深廣度;同時,回應讀者和各 界對版面的意見和建議。
三、 時值學生報趕工,少不免日夜兼程(俗稱「通頂」),其 實各期皆然。勞累未過,眼見四十四頁的成果,就會明 白編委房那些日與夜的意義。學生報付梓前後,也經歷 着期待與再期待。 這是現屆的第五本學生報,常刊第四期。期望您細閱 及回饋。
總編輯
採訪/攝影:方嘉偉 陳巧雯 曾小慧 陳世廣 黃榮杰 何嘉豪 劉婉欣 封面設計 :郭嘉彬 排版/美術:郭嘉彬 梁藝斐 陳巧雯 黃榮杰 校對 :黃祖升 梁藝斐 陳巧雯 黎瑞昌 黃榮杰 方嘉偉 陳世廣 督印人 :方嘉偉 薛東強 鳴謝 :詳見內頁 印刷商 :陳湘記圖書有限公司 本刊內轉載或刊登之圖片,版權屬原作者/機構所有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懷念我們的校友──
司徒華先生
1931-2011
(上)
(綜合網絡圖片)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傳奇一生 • • • • • • • •
整理:陳巧雯、黃榮杰
1931年2月28日,生於香港(原籍廣東開平)。 1951年,畢業於皇仁書院。 1952年,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 1971年,畢業於官立文商夜學院。 1961-1992年,任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 1968-2011年,任葛量洪教育學院校友會主席。 1973年,組織文憑教師薪酬運動,發動兩天大罷課。 1973-2010年,擔任香港教育團體聯合秘書處主席。
• 1974年,參與創立教師工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1974-1990年,任教協理事會會長; -1990-1996年,任教協理事會副會長; -1996-2010年,任教協監事會主席; -2010-2011年,任教協監事會監事。 • 1978年,組織「金禧民眾大會」,並成立各界爭取金禧復校委員會,反對教育司署封閉 金禧中學,爭取復校。 • 1978年,任中文運動聯合委員會主席,發動第二次中文運動。 • 1982年,組織「紀念九一八民眾大會」,反對日本篡改侵華歷史。 • 1985-1995年,任香港大學校董。 • 1985-198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六四事件後辭任。 • 1985-1991年,任立法局議員(教育界功能組別)。 • 1986年,組織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成為香港民主運動核心力量。 • 1986-1996年,任中文課本委員會主席。 • 1987年,組織爭取八八直選「民主政制維園大會」。 • 1989-2011年,任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主席。
• • • • • • • • • • • •
1990-1991年,任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 1990-1992年,任香港職工會聯盟秘書長。 1990-1994年,任香港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 1991-1997年,任立法局議員(九龍東地區直選)。 1994年,參與創立民主黨。 1994-1996年,任語文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 1994-2008年,任民主黨中央常務委員、黨鞭。 1995-1997年,任市政局議員(觀塘北直選)。 1997-1999年,任臨時市政局議員(觀塘北委任)。 1998-2004年,任特區立法會議員(九龍東地區直選)。 2010年1月,確診患上第四期肺癌。治病期間,堅持參與教協、支聯會、民主黨的活動。 2011年1月2日,卒於香港。有遺志:「平反六四,革命尚未成功;建設民主,同志仍須努力。」 (摘自《教協報》583期,2011年1月17日)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教育界悼念集會 1月8及9日,教協一連兩天於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禮堂舉行 教育界悼念集會。台前兩側有輓聯,寫着司徒華先生鍾愛的 魯迅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為其寫 照。會場設有小型展覽,展出其照片、墨寶及著作。悼念儀 式包括默哀、獻唱、分享、獻花、簽引唁冊、繫絲帶;另設 紀錄片觀賞,回顧其一生。
追思會 1月28日,司徒華先生治喪委員會於 尖沙咀浸信會舉行追思會,共分三 場,不對外開放;其中邀請家屬、 其學生、教育界同工、民主派人士 分享,並有現場獻唱。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各方悼念 (截至1月28日)
整理:方嘉偉、黃榮杰
立法會門外悼念司徒華活動 1月5日,教協、支聯會及民主黨人士於立法會門外設 置弔唁冊及鮮花悼念司徒華先生,行政長官曾蔭權及 多名官員亦有到場簽署弔唁冊。此外,不少泛民主派 立法會議員,其他黨派及獨立議員出席了早上的悼念 儀式。 1月10日,本校校長張炳良教授亦率領70多名師生及 校友到場默哀、獻花、繫黃絲帶及簽弔唁冊,向這名 校友、學長致意。
教院內悼念活動 教院籌劃一系列紀念司徒華先生的活動:校友及拓 展事務處推出悼念網頁;蒙民偉圖書館展出其著作 及生前所捐的書法;教育博物館1月10日起推出司 徒華先生特展。
(圖片來源:編委會記者、教院、教協)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菜 園 村 整 理 : 黃 榮 杰
攝 影 及 撰 文 : 何 家 豪
消 失 中 的
特 輯
唔好意思, 阻住你條路!
時事版
1
學師一月號
3
2
1.波叔家是用柴火的。他說,柴 火比石油氣健康、便宜,而且柴 火加瓦煲煲湯,火會較溫和,湯 更好喝;但市區就不能再燒柴火 了。 問題不單在於賠償,更重要的是 影響到村民幾十年的生活模式及 習慣……錢能把買回他菜園村的 生活嗎? 2-3.人去樓空。 4. 地政總署發出的清拆批文。 4
時事版
5
學師一月號
5.村民怒斥「塊地仲養緊人,收 咗!你養我人全家?」 6.這些花朵,是中學生畫的,讓村民 面對堆土機大肆破壞時,也保持心境 開朗,給他們加油! 7. 破落的家園。
8. 村口。
6
9. 攝影師謝至德把菜園村人的相片放大貼在 屋外。村民跟我說,相還沒貼完,已被「收 地者」圍了欄。屋被封,快要拆,圍欄豈不 多此一舉?「收地者」似乎只為阻止攝影師 繼續貼相而已。可憐的納稅人,錢就花了在 這些無聊的事上。 10. 「地政 STOP」。 11. 這張相攝於12月21日,每棵樹都編 了號碼,朋友跟我說可能有得賠的。12 月24日再入村,這堆樹已經不存在了。
7
8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9
11
10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申辦亞運 未成功
文:曾瑞麟
霸王硬上不了弓
零
九年香港東亞運目標達成,港隊取得歷史性的佳 績,創造了傳奇一刻。香港人對於運動的熱情,也 似乎是曇花一現。最近,政府申辦2023年亞運滑鐵盧。失 敗的背後反映的不單是港人對於體育發展的態度,更重要 的是凸顯特區政府整個發展思維模式的落伍,推行政策的 失當。
之常情。這相等於大部分老師是支持「撐小班,反殺 校」一樣。但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不承諾無論申辦亞 運與否,政府仍會興建場館等體育設施。即是說,有 亞運就等於帶來一系列的設施,沒有亞運即什麼也落 空。一場「大龍鳳」過後,承諾的政府,縱使滿口是 支持長遠發展體育的願景也只不過是童話,2000年申 亞的經驗前車可鑑。
失誠信,失天下 民意策略的失效 政府誠信的缺失,注定了申亞的失敗。須知誠信是人與人 之間最基本的尊重,尤其是對於一向欠缺民意基礎的政 府。起初的時候,政府預算曾經是300多億,出現過是100 多億,然後又大減價至60億。這看似是在諮詢期間,聽到 主流意見而削減開支作出的回應。但人們不禁要問「為什 麼政府的預算能這樣的草率?」、「政府能夠用60億成功 舉辦亞運嗎?」。這情況不像財政報告前放風由財赤變「 派糖」的政治化妝術一樣,亞運預算的混亂令市民只有 驚,沒有喜;市民不但沒有「大減價」或「執到寶」的感 覺,反而只見政府草率了事。「高鐵事件」以及「五區補 選」等爭議,其實已反映市民對於公帑使用的敏感度。 另外,政府一如既往沿用殖民地時代短期的諮詢式民主方 法,收集廣大市民意見。眼見學院學生「亞洲車神」黃金 寶 與 官 員 們用心良苦推廣亞運,感覺就像「挾天子以 令諸侯」,觸動普羅大眾對運動員的惻 隱之心。無可否認,運動員支持申 辦亞運,希望帶動體育設施建設 和整體運動文化氛圍,是人
雖然曾特首曾經說過視民望如浮雲,但曾德成局長在 申亞的過程則大打民意牌,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 民意調查,力求利用民意來達成社會共識。問題是政 府有政府的民調,政黨有政黨的民調,大學及民間組 織也有自己的民調,究竟是民調多元化,還是氾濫 化?於外圍因素的影響,如香港在廣州亞運的獎牌 榜數目,申辦亞運的支持度就像投票市場般,上上 落落,政府曾經是滿懷希望。但及後卻有議員批評 政府的民調分兩階段公布資訊,只公布一些有利 政府的數據,是「報喜不報憂」的做法,民調變 成了政府宏觀調控民意。似乎最可信的是浸會大 學的調查,訪問了5000多名中、小學生,76%受 訪學生支持香港申辦亞運。受訪的小三學 生,更有90%支持申亞。相反, 中五生的支持率只有60%。 調查結果反映越高年級的 學生,支持率反而越低。
時事版 學師一月號
時勢造不了英雄,「保皇」不是永恆 今天的香港,百物騰貴,樓價嚇人,仇商仇富,民 生問題一籮籮,亞運對於市民來說是奢侈品,怎樣 排也排不到亞運。政府的諮詢文件提到,主辦亞運會 可為香港帶來明顯的好處是加強社會凝聚力。沒錯, 社會凝聚力起來表達了對政府的不滿。其實在香港, 只要保皇黨的支持及功能組別發揮其功能,立法會的畸形分組 點票是可以讓政府的政策逆民意而行。但問題是選舉年在即,是政黨忽 然歸向民意的時機,一向「保皇」見稱的政黨(如民建聯、自由黨)也回 頭是岸,沒有親疏有別可言。即使有曾鈺成坐陣的第一大黨民建聯,也與 德成弟弟對著幹,投下神聖反對的一票,可見選票的威力有時比鈔票更重 要。而且亞運與北京的爺們關係不大,與當年北京奧運的激情不能相提並 論。因此,我們在街上沒有機會看到「成功爭取」亞運的政黨廣告。歸根 究底,申亞的時辰似乎還未到。
打造香港品牌還是發展體育文化? 不論舉辦什麼大型的盛事或活動也好,政府最強調的一定是「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 ,或是「提高香港的競爭力」等陳腔濫調,這是政府對於打造香港品牌的情意結。曾德成就提到 「如果我們申辦成功,對香港的體育運動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對確立香港作為亞洲世界城市的地 位,亦是一個很重要的幫助」。但很多人會問:「香港沒有亞運就難以確立亞洲世界城市的地位 嗎?」曼谷舉辦了四次亞運,除了「人妖打排球」,又有多少人會把曼谷與體育聯想起來?特區 政府往往被「東方之珠」、「紐、倫、港」(紐約、倫效、香港)、「世界上最自由城市」等美譽 困惑,900萬的飛龍標誌,再加多140萬的獅子山彩帶飛龍,總之能把香港走向國際化就是王道。然 而,金玉其外的發展模式欠缺持續性可言。奧運馬術過後市民對於馬術的認識增加了多少?東亞運 後市民對於運動的熱情延續了多久?沒有體育文化的軟件配合,即使興建多少場館,舉辦多少次亞運 或奧運,對於香港長遠的全民體育發展又有多大幫助?一切由教育開始是老生常談,但當你數一數中、 小學一星期有多少節體育課,問一問體育老師們在考試前後被借了多少節體育課,計一計有多少精英的 運動員擁有高程度的專上學歷,便會發現發展體育文化是一條漫長的路。 罡
相關資料:〈民政事務局局長談申辦2023年亞運〉(政府網站新聞公佈)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009/24/P201009240182.htm 圖片來源:《東方日報》、《星島日報》、《信報》、《世界日報》、中國新聞網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撰文及攝影:方嘉偉、曾小慧、劉婉欣
挪
亞
方
舟
公
園
--探索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
環
保教育是一個 涉及科學、社 會、經濟等多科目的課題。目 的是希望可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欣賞 和尊敬的心,繼而啓發他們關心及愛護周 遭環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記者認為透 過帶領學生參觀大自然,輔以專業人員講解,是讓學生 產生對大自然欣賞之心最有效的方法,但由於管理、教 學等方面原因,帶學生參觀仿自然環境的設施亦是一個 不錯的選擇,除了危險性較低外,現場設施的設計亦是 以教學為目的,因此除了環境教育外,生命、文化和科 技等範疇的教育亦有所涉獵。在香港,要數模仿自然環 境,又能為參觀者帶來教育意義的地方,挪亞方舟公園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挪亞方舟是馬灣公園最新落成的景點,佔地 270,000平方呎,高5層,每層設施各具主題,包 括「方舟多媒體博覽館」、「珍愛地球館」、「 方舟生命教育館」、「方舟聖殿」和「方舟劇 場」,旨在推動環保、生命教育及享受美食之 餘,也可細心觀賞壯觀的青馬大橋及附近天海一 色的優美景色。戶外則有方舟花園擺放67對造型 栩栩如生的野生稀有及瀕危絕種的動物雕塑。另 一項主要的戶外設施是跨越奇園,為遊客提供極 富挑戰性的歷奇訓練。記者將介紹數個頗具教育 潛力的展覽館。
「考古探索」館內的恐龍模型
「 珍愛地球 館」共有15個 展覽區,各有主 題,能讓學生從 各種有趣的活動 中親自摸索、實 踐、反思,從而 學習有關自然、 科學和人文等範 「未來世界」展覽 疇的知識。館方 更能因應學校需 要,設計工作 坊來配合教學 所需。
珍 愛 地 球 館
自然與生態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認識自然科學有助同學建立對自然的正確概念,以及培 養學生對待大自然應有的態度。其中,植物天地便是和 這個課題有關的展覽區之一。展區內有「植物觀察站」 介紹地球上的初級生產者—植物的作用、現時氣候的變 化和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另有「花花世界」展示奇花 異草及國花的特色,同區更展出多盆無花及開花植物, 並介紹植物的藥用價值。學生還可以透過遊戲認識光合 作用的過程,了解植物和人類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更可 以於趣味互動區內創作屬於自己的植物童話,從而學懂 如何珍惜植物和保護環境。
機械與科學 不少玩具都以建築及機械等為題材,在「珍 愛地球館」內亦有很多以機械科技為題材的 展館,如「機械之都」、「建築與我」和「 未來世界」等。展館內不少大型的模型除了 能令學生大開眼界外,更能讓他們自己探索 和學習,比如「機械之都」內有些齒輪,同 學能透過自由組合發現不同組合會產生不同 的速率。
人文與藝術
「水的世界」館
館內亦有不少有關文化及藝術的展館,如「地球村」、 「語言世界」、「表演劇場」及「音樂園地」等,其中 希望能讓學生認識世界各地的民族傳統、文化、語言 等,其中表演劇場和音樂園地更有戲服和樂器供學生發 揮藝術細胞,即席表演。
「珍愛地球館」內有工作人員幫小朋友繪畫
「地球村」內世界各族人民展覽 「機械之都」內的齒輪模型
雙頭動物的成因: 雙頭動物是在胚胎階段產生基因 變異,兩個不完整的胚胎連在一 起,同時生長而產生。
另一個絕對不可錯過的景點是展 期有限的「雙頭城堡」。那裏展出了各種極為 罕有珍貴的動物,包恬「雙頭龜王」,全球最長蛇頸龜 和絕世的單眼魚等。
「世界最長的蛇頸龜」 為現存在世上最大的蛇 頸龜品種之一,目前長 約30多厘米的頸部仍在 不斷長大。由於牠仍處 於成長階段,預計最後 頸部的長度最終有機會 長達一米。
雙頭城堡 喺金魚街成日見只值十蚊八蚊嘅巴西龜有幾特別? 何以被讚嘆為生命奇迹?皆因這隻被名為「雙頭龜 王」的巴西紅耳龜擁有兩個頭和四條腿。雖然其甲 殼較重令步伐緩慢,但由於其甲殼亦相對較寬闊, 殼內體積較大,腸道特別長,吸收特別好,生命力 比一隻頭龜更頑強。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內 展覽方舟工藝品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受很多因素影 響,包括人口、污染、資源分配及 資源枯竭等。而在這個博覽館內, 學生能欣賞兩輯立體電影,內容主 要講述地球環境因人類行為而受破 壞;其畫面逼真,並不時有水和氣 體噴出。學生除可娛樂外,同時會 明白地球環境惡化的因素,反思自 己的行為。這樣,不但能加強公民 意識,又可保護生態環境,讓社會 邁向可持續發展。
方舟生命教育館 由「生命教育」到「生死教育」
模擬送別
怕失去不如珍惜現在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模擬送別
小組討論
場地簡介 「方舟生命教育館」位於青衣馬灣公園,佔地8,000多呎,是全港首間以 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展覽館,由聖雅各群福會經營。館內活動著重活動簡 介、體驗及事後解說三個環節,讓小朋友及大朋友在遊戲中學習,從玩 耍中反思,又可重新發現早已遺忘的快樂片段。 展館開放時間由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公園則24小時運作﹞,每月第 一、第三個星期三及公眾假期休息。 方舟生命教育館除了可以自由入場參觀,還可以預約體驗式學習或培 訓課程,詳情可參閱以下網址:http://www.noahsark.com.hk/chn/explore1_ArkLifeEducationHouse.php
活動內容 走進館內,參觀者可以看到一系列以生命教育為題的「體驗式活 動」;而全館分成四個區域;「I Zone」﹝認識自己﹞、「U & I Zone」﹝學習與人相處﹞、「I & Society Zone」﹝對社會的認識 和責任﹞及「I & The World Zone」﹝檢視生命的價值﹞。
相關資料 「生命教育」的四大學習方向包括︰ 1. 人與自己:認識自己、欣賞與尊重自己,發揮潛能。 2. 人與他人:與人和睦、群體倫理、關懷弱勢。 3. 人與社會: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認識社會、繼而發揮自 我、貢獻社群。 4. 人與自然:生命循環,生、老、病、死、相聚、別離乃屬 自然;珍惜和善待生命,以致死而無憾,超越悲傷。 資料來源: 仇翠瑜 :〈推行生命教育,從何入手?〉,香港教育城 http://www.hkedcity.net/article/develop/060928-006/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濕地公園 文:陳巧雯 圖:陳巧雯、網絡圖片
香港濕地公園是人工濕地,是作為開發天水圍新市鎮的生態緩 衝區,以補償當中所失去的濕地。它主要目的是推廣和教育人 們保育濕地的重要性,並平衡天水圍新市鎮與米埔之間的生態 衝突。 香港濕地公園標誌
何謂濕地? 濕地是水陸交接的地方,退潮時水深一般不超過六米。因為大 部分水禽只可於六米以下的水體覓食。濕地以天然和人工化 方式形成,而且種類繁多,可以是天然河流、淡水或鹹水 沼澤、珊瑚群落、紅樹林、基圍等。
濕地的重要性 濕地是無數動植物棲身之所,提供食物和宜的繁殖環 境,故孕育著地球上40%的動植物品種。是地對人類 來說,它為我們提供相當重要的經濟效益,如蓮藕、 魚、芋頭、藥材等,是漁業、農業和副業的自然資源。 再者,其自然景色和豐富的動植物物種,可作生態旅遊 的教育用途。
室 內 展 館
它可分為室內展館和户外探索兩大 範疇,有助全面掌握濕地的知識。 室內展館包括北地苔原、熱帶沼澤 和香港濕地,這些展館內的動植物 有些是真實的、有些是仿造的、有 些是模擬的和有些是標本。簡單和 快捷地向公眾展示不同類型的濕地 和生物的多樣化,在不會受天氣影 響的因素下,這裏的確是教育下一 代環境保護意識的好地方。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戶 外 探 索 溪畔漫遊 展示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水生環境和該處常見 的動植物品種。
生態探索-池塘生境 這裏模擬了河流的河口慢慢演化為池塘的過程,可 說是一個小型濕地的演化縮影。池塘是其中一種濕 地,從中可觀察到多樣化的動植物品種。
演替之路 這裏模擬了池塘演變為沼澤,並進一步成為陸地 的過程。期間水生植物會有四種演替和進化。最 初是漂浮(如槐葉蘋)及沉水植物(如苦草), 直至它們凋謝後,殘渣會在池底堆積,由於沉積 物漸厚,有助浮葉植物(如睡蓮)生長。接著, 池底的沉積物進一步增加,有利挺水植物(如荷 花)生長。同樣地,在足夠泥土的情況下,一些 樹木(如水翁)亦可於水邊生長。由於它們需要 吸收大量水分,使沼澤漸漸乾涸並演變為陸地。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園內還有貝貝之家、河畔觀鳥屋、蝴蝶園和紅樹林浮橋等設施, 有助遊人更近距離觀察各種生物與其習性。 蝴蝶園
彈塗魚 (紅樹林浮橋)
露兜樹 人工巢箱
【後記】 香港濕地公園雖然是人工濕地,但是園內的設計和規劃富有教育意義,是向公眾和下一代推廣環境 保育的理想場地。 不論在室內展覽館還是戶外探索區,沿途不難發現一家大小的蹤影,聽見長輩們細說著環境的變遷 和保育的重要性,如「這是鹹水草(茳芏),媽媽以前常用它來紮魚、肉、蔬菜等,藉以代替膠 袋」;「這是露兜樹,爺爺小時侯用它的葉子來包著金絲貓(似蜘蛛)」;「這是香港瘰螈,以前 常見於河流和溪間,媽媽當時亦捉過牠們,不過現在牠們的數量日漸減少,我們現在不容易尋找牠 們的蹤跡」等。看見小朋友專心聽著和小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視前方的動植物,你會發現知識可以源 於生活,生活可以源於經驗,經驗可以源於學習。 接著,看著他們懂得自我探索,問:「媽媽,紫色這棵植物叫什麼?」;「為什麼招 潮蟹的鉗是一大一小?」;「為什麼貝貝不可以與這裏的鰐魚同住?」等。教與學之 間有相應的互動和回饋,正正就是理想教學的目標。 俗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以的話帶孩子和學生出來走走,把知識 直接烙於他們的腦海,或許他們得到的不止是知識,還有自我探索的學習模式和 經驗。儘管學習的過程總會有愉快、沉悶,甚至痛苦,我們更需要在現時以紙上 談兵的書本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下,盡可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罡
小提示: 冬天時,遊人普遍到濕地公園觀鳥,因大部分雀鳥會南下過冬。由於香 港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飛行路線(其中一條最大的候鳥飛行路線)的必 經之路,又是中途站,故亦是牠們渡冬地。 開放時間 : 星期一、星期三至星期日、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下午4時停止售票) 逢星期二 休息(公眾假期除外) 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 休息 票務處開放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正,逢星 期二休息(公眾假期除外) 門票 : 成人 $30 小童(18歲以下) / 全日制學生 / (65歲或 以上)長者 $15 (小童3歲以下免費)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濕地保/教育
隱隱
於市?!
香港觀鳥會公布的「全球同步普查黑臉琵鷺」結果顯示,后海灣的黑臉琵鷺記錄 由2006年的346隻躍升至2010年的462隻,濕地公園似乎功不可沒。那麼「三面環 樓」的濕地公園對市民在濕地保育方面的教育成效又是如何呢?以下是一個以濕 地公園遊客為對象的調查:
整理:冼伊基 1. 到訪濕地公園前,你大概知道多少種濕地生物?
2. 濕地公園有否增加您對濕地的認識?
3. 你有沒有聽過《拉姆薩爾濕地公約》?
4. 你認為前往濕地公園的交通方便嗎?
5. 你認為附近的城市發展對濕地保育有影響嗎?
6.你認為濕地公園現時在保育和教育兩者之間, 哪方面的功能更大?
(問卷調查以面訪形式成功收回40份問卷)
常言道「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濕地公園位 處煩囂,的確方便了市民前往參觀,增加觀賞大自 然的樂趣,加強市民對濕地的認識,不愧為城市綠 洲。總括來說,濕地公園作為一個教育為主題的保 育中心是成功的。 參考資料: 《拉姆薩爾濕地公約》是一個全球性政府間的濕地保護條 約,1971年於伊朗的拉姆薩爾發起簽署,提供了一個國 家行動與國際合作的框架,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及其資 源。目前,公約已有160個締約成員,共有1867片總面 積超過183萬平方公里的濕地列入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 名單。(The 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 2010)
有天水圍居民表示擔憂禽鳥引 致的衛生問題
有外國遊客表示對公園附 近的高樓大廈感覺奇異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文:黃祖升
高考選拔存差異 人才發展怎向前 現
代選才考試制度,興而不廢;一改再改,改 了添亂。內地有內地高考,本地有本地高 考。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制度之一,改革之成敗影 響著學生的入學機會。高考競爭殘酷,加上兩地應 試教育盛行不衰,所以考試完結,一眾考生恨不得 把教科書等資料都扔掉,什麼「貼題」範圍,什麼 題庫,都成為過眼雲煙。有人說,「沒有高考就不 是完整的人生」。此句強調高考的標誌性,也是普 遍學子的共鳴。提起高考,有人或會皺眉跺腳。金 榜題名者,手舞足蹈;名落孫山者,一蹶不振。筆 者認為不必,既是選拔機制,就要正視淘汰的必然 結果。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改革選拔人才的方 式,選取適應社會的人才。
「高級填鴨」與「低級填鴨」 香港高考與內地高考均具有富「填鴨」特色。香港 高考選科多樣,較能照顧不同學生的興趣,乃至日 後的發展需要。本地的選科範疇涵蓋文、理、商 科;內地僅有文、理科,到報考大學時才可選擇不
同專業。兩地高考,傾向以大量的題目訓練,培養 出一部部靈巧的答題機器。然後,考生在高考場上 寫出試卷背後的所謂「標準答案」。 香港的中七預科、內地的高三,不外是瘋狂「貼 題」、操練,一疊疊past paper和mock paper堆積如 山。說到底,兩地學生都是「填鴨式」應試教育下 的犧牲品。不過,香港的「高級填鴨式」高考,仍 然容許不同的意見。比如,在歷史科裏面,學生仍 可以發表對某些歷史事件的個人觀點,言論上相對 自由;但內地高考的題目答案指向明顯,而且每科 都設有multiple choice,學生猜題機會大。香港 高考則是動真格,縱使長期為人詬病,但相對 而言,已是「高級填鴨」。再舉例,內地 的政治科高考,選擇題的指向經常飄忽 不定,但你能猜測;只要你選擇正面、 傾向支持政府的答案,十居其九都是 對的。還有一個法寶,如果答題還是 毫無方向,乾脆選擇最長的選項,通 常也有機會撞中。香港高考的科目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大多以主觀論述題為主,能夠相對地考驗學生的綜 合能力,因考生須通讀相關知識,才有機會獲取高 分。 另外,中、英文高考有明顯差異。中文教學方面, 內地語文科不重視聽、說能力,高考集中考閱讀和 寫作,忽略了學生的聆聽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其 實,掌握聆聽別人的意見,以及清晰表達自己的能 力,是現代社會對大眾的要求。其中,或有更多的 考量,讀者可以再作思考。香港則考核較全面, 聽、說、讀、寫,要求能力較高。在本 地高考中,考生往往不夠時間應 答,這考驗他們的答題效率。 但在內地高考,中文科很少 有不能完成的。內地高考 重視能力遷移,不像香 港的中文科高考,尤其 是文化篇章的考試, 雖說弘揚中華文化是 好事,但局限於幾篇
文化文章的觀點,只會束縛學生的思維。香港將推 行中學文憑考試,重視知識遷移能力,不根據書本 篇章直接出題,而考核學生對基本能力的掌握,這 是一個好的改革方向。 英文高考方面,內地大多地區還不流行口試。今 年,廣東高考首次引入聽、說考試部分,計入英語 科總分,並與筆試卷分開考。這是提高學生口語能 力的契機。香港長期受英國影響,英語教育已臻成 熟,英語高考的水平遠高於內地,也是為何內地學 生到本地求學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應試教育 思維萎縮 日前,一位來自內地的中學教師肖兵,於香港大學 門前抗議,稱港大、北大兩校聯考,令內地的補習 歪風更盛。一些學生為了應付該聯考,三年的課 程,兩年便要學完。同樣,香港高考的課程,教師 往往教不完,學生便要趕赴考場,大有「壯士一去 兮不復還」的氣概。勉強拉牛上樹,揠苗助長。兩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地的學生考完高考以後,大有 讀書使命完成的感覺,進了大 學,一派「放浪形骸」的樣 子。這正反映過分強調應試教 育的惡果。誠然,我們無法完 全廢除高考這一選拔機制,但改 革是必須的。學生學了十幾年,進 入大學以後,思維非但沒有進步,反而 倒退。 香港亦出現大學生補習的現象,這說明應試壓力由 小學影響到大學,不少學生基礎不扎實,只是一味 為考試而讀書。社會、學校乃至老師、學生「唯分 數論」,導致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萎縮。中小學 時,習慣了老師的「叮囑」與「訓勉」,一旦到了 大學,大學生自學能力不足的毛病便表露無遺。近 日報章報道,有大學導師稱現在的大學生學習態度 欠積極,也不喜歡看參考書。這也是應試教育的後 遺症。大學不再以考試為重心,改為推行多元化評 核,考試「指揮棒」的作用不再,學生因而失去了
多年的心理「依賴」。既然不再為考試而 讀書,老師再也不會扮演督促者的角色, 大學生便有自我推卸的藉口。書籍束之高 閣,也就自然不過了。
多元評核乃出路 不唯學歷論? 香港的大學逐漸和內地的大學合作,以適應發展需 要。筆者暫不評論改革方向正確與否,但有一點肯 定的是,香港能夠把國際化的教育經驗帶到內地, 並與內地傳統的基礎教育模式融合,或有新的教育 發展路向。 香港2012年將舉行第一屆中學文憑考試。筆者樂見 局方實行多元化評核的改革路向。而近日有不少評 論指,新學制中的應用學習科目(比如形象設計、 中小企實用電腦會計、中醫保健與美容等)的成 績,在報讀大學時並不如其他一般科目那樣,視作 入讀大學的必要條件。某些院校已表明,這些應用 科目只用作參考,對於選讀有關科目的學生無疑不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公。再者,要是按照「多元出路」的要求,對應之 下應是多元評核;應用學習科目,正是多元評核的 例子。如果否定有關科目在大學入學時的地位,這 無異於否定多元評核,否定多元出路,豈不自打嘴 巴?既然提出了多元評核,身為學生,當然希望有 一套相對公平的評核標準,讓有興趣修讀應用科目 的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得。這個「得」除了技 能上,還應包括大學的入學成績。 內地方面,早前南方科技大學(南科大)自主招 生、自主頒發學位的做法,引起社會關注。筆者認 為,這對於「唯分數論」的高考,必有一番衝擊。 內地高考一向以分數論人才, 自主頒發學位,是讓高校 在學生進入大學後, 革除分數為本思想, 重視學生的實際能 力。縱然在國家 尚未承認的壓力 下,南科大的做
法會引起爭議。南科大的改革,牽涉到學歷的認受 性、自主招生的水平等因素制約。這無疑是好的嘗 試。我們的大學,不應該只是「嚴進寬出」,而應 是「嚴進嚴出」。考入大學與取得學位,學生入學 前及畢業後的能力,應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參考資料: 1.
〈內地反補課教師港大抗議 斥招生試長補課歪風〉,《明 報》,2011年1月7日。
2.
〈大學導師:學生依賴又懶惰〉,《經濟日報》,2011年1 月14日。
3.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http://www.hkeaa.edu.hk/tc/hkdse/ Subject_Information/
4.
熊丙奇:〈南科大自授學位顛覆「學歷社會」,南方 科技大學網站 http://www.sustc.edu.cn/cn/news/reviews/201012/review-20101221.htm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為什麼 我要尊 師重 道? 文:賴佩怡
近
來,我無意間發現我有一個朋友被人稱呼為 某某某師兄,我笑了很久。那人問我:「有
什麼值得笑?」我就很直接的答他,在這個真老師也 很少人會叫他老師的世代,竟然有人會對一個只是同 校但比他早畢業的人那麼尊重。我覺得很可笑,然後 覺得很可悲。 自從我讀了教育,我就想,如果一個學生只是直呼老 師的全名,而非一些帶有人身攻擊、淫穢或侮辱等的 花名,我想那老師也可算是一個好老師。我想我將來 對學生的要求是,不求恭恭敬敬,只要沒有化名,也 算是我一張頗好的成績表。然而,「某某某師兄」這 五個字,令我覺得那一個人是異類;如我曾經認為有 一對年過半百的父母,但仍十分恩愛的家庭,是一個 異類或少數的家庭,因為以我所知,身邊有不少家庭 都是單親或貌合神離的,又或是繼父繼母。 這故事,我有了反思。當人人都說,老師是受人尊重 的職業時,我就想為什麼我要尊師重道,尤其是在這 人人只說不做的世代中,我為何要做到尊師重道? 回想我讀書的生涯,不尊重老師,普遍而又合理的原 因是那位老師不值得受人尊重,但仔細想想,應該是 和身邊的人有關。不尊重老師的,不止學生,還有很 多只說尊重而沒有尊重老師的人。有一種很可怕的家 長,就是那種很明白消費者權益的家長,他們認為自 己是消費者,買了一種教育的服務,就是你的老闆, 你要服務他們,你要滿足他們很多的要求;否則,他 們會投訴投訴再投訴。然後,你的學生也會認為,你 今日的薪金,是拜他所賜,他是主你是客,老闆有義 務對下屬恭敬的嗎? 再想,那也許不是家長的錯,因為在這一個時代,所
教育版 學師一月號
有錯都不是某一群人的錯,大至鄰居陳太的兒子能不 能讀名校,小至縮班殺校,都是曾先生的錯,特區政 府的錯,而不是你和我的問題。其實,政府對老師好 的政策,主要有二個:第一是十月的某一天,是敬師 節,但只有其名而沒有公眾假期;第二是自願離職計 劃,人稱「肥雞餐」,請老師「吃雞」。 除此之外,其實政府有沒有真的以專業人士來看待老 師呢?為什麼律師有大律師公會,教師卻只有教師工 會,而沒有教師公會?為什麼政府說教育重要,卻沒 有撥款呢?為什麼政府會容許一間專門負責師訓的學 院,稱為「學院」,而不是大學呢? 也許,廚師和老師的專業可能是一樣的,都是在學院 畢業就行了。不!廚師可能比老師重要,因為高官要 吃飯,還要吃得好,但高官子女不需被香港的老師 教。所以,高官要尊重廚師,而不是老師。 曾經聽說過,教書是夕陽行業,但亦有人比喻老 師為「孺子牛」。我不明白為何是夕陽,但我 明白為什麼是牛,因為老師要捱得。當一個社 會,連政府都不尊重老師的時候,市民又如何 懂得尊重老師呢?當一個老師要教書、帶活 動兼管訂飯盒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老師 要如何捱得。然後,我問了自己一個問 題:「真的要做老師嗎?」然後,我 又問自己:「做老師的目的是要得 到別人的尊重嗎?」然後,我想起 了「人貴自重」這四個字。
背景圖片來源: http://www.blbyms.edu.hk/school_intro/imag es/%E5%9B%9B%E6%A8%93/%E5%9B%9B%E 6%A8%93%E8%AA%B2%E5%AE%A4.JPG
校園版 學師一月號
筆者近期翻閱各類報章、雜誌無不盤點2010香港、中 國、國際十大新聞,突發奇想亦盤點教院2010年的十 大新聞,希望可以同全校師生一起回顧去年種種。 整理:陳秋彤
大學巴收費
教院
準教師爭小班 反殺校大聯盟成立 教院跨學生組織10月成立了「 準教師爭小班反殺校大聯盟」 ,發動師生簽名聯署,支持小班 教學,反對中學縮班殺校。2010 年11月07日,聯盟參加由教協組 織的大遊行,要求教育局聽取各界 聲音。
1
學生
十大
新聞
?
往返教院大埔校 園及港鐵大學站 的免費校巴,因為 財政問題,經過校 內諮詢後,8月中 起正式收費。收取 費用為學生1元,成 人3元。
2
10
教院去年發生了大大 9 小小的事件,每個 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去年十大新 聞。這「第十大」筆者就留給各位 師生自己填空。希望每位看到此 篇的師生,都可以總結一下去 年對你而言的教院十大新 第十七屆學生會走馬上任 聞,發生在你身上同 第十七屆學生會幹事會內閣 教院有關的大小 「Evolution」、編輯委員會內閣 事務。 「罡剛Fresh」成功當選,代表 會也依程序產生。學生會三會3 月起展開一年的莊期。
校園版 學師一月號
教院首辦非枚育 學位課程 2010-2011新學年開始,教 院開辦了兩個全新的非教育 學位課程──「語文研究榮 譽文學士」及「全球及環境研 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打破 單一學科困局。
教院成立研究生院
3
4
教院首獲30個研究生名額。10月7日,教院 為新成立的研究生院舉行開幕典禮,並公佈 未來十年大計,包括積極「招兵買馬」、發展 跨學科研究項目,以加強研究實力,為正名大學 作準備。
教院外判保安減工時減薪
5
11月初各大傳媒爭相報導教院保安員服務公司 「龍衛保安」縮減保安工時、月薪及假期,造 成保安員不滿,紛紛離職。教院與龍衛保安協商 後,決定將年假由合約訂明的7天增加至11天。
6
8 ETA淡出沈艾達語文 研習中心舞臺 多年來一直幫助教院同學提 高英文運用水平的ETA在下半 年淡出了沈艾達語文研習中 心,新一屆Year 1同學無緣 體驗和來自美國的英語教 師對談了。
7
中央廣場展開永久性天幕工程 中央廣場展開工程,建設永久天幕,取代 以往的臨時天幕(風季時拆下),為 學生提供更完善的活動場所。然 而,施工期間不少學生活動 須另覓場地,造成不 便。工程預計4 月竣工。
駐校職員宿舍 臨時轉為學生宿舍 2010年新學年,學生急增,宿位 逼爆。校方將臨近羅富國堂的駐 校職員宿舍(OSQ)的部分空間轉為「 學生宿舍」,分配予候補名單中的申請 者。然而,OSQ只作為短期及過渡安排。
(以上僅為個人總結及意見)
校園版 學師一月號
教院
採:陳世廣 攝:黃榮杰
記:記者 彼:彼德 記:點解會舉辦「彼得起錨演唱會2011」? 彼:話說上年O-Camp嗰時識咗一班組仔女,後尾喺Re-U嗰陣,佢地 聽過我唱歌,之後就叫我開Concert。咁我應承咗,就開始落實依個 計劃。 記:對演唱會反應熱烈有咩feel? 彼:原本只預60個位,點知第一輪預訂就已經有80個,最後仲過 百,反應超乎想像。我真係好感動,大家好畀面,雖然我唱嗰陣就 戴住副超,睇得唔係太清楚。 記:點睇「教院林峯」呢個「朵」? 彼:不敢恭維,我同佢無得比,都係人地嗌啫。林峯係歌影視「三 棲」紅人,我不過係業餘唱下歌,唔想人地攞嚟比較。我都係鍾意 做返自己,叫我Peter。 記:未來有咩計劃,會唔會進軍歌影視? 彼:應該都唔會進軍影視界啦,目標係希望做個公務員。我受歡迎 都只係大家畀面啫,我依家都係業餘玩下啫,都係想揾份安定嘅工 做個平人。
林峯
,
,
校園版 學師一月號
誰
2011.1.20 D2-LP-05
與爭鋒? 譚同學:
回票價!
慕名而來,值
葉同學:
專誠來捧朋友
場。
記:你獲封「彼得大帝」,有咩 feel? 彼:「大帝」稱唔上,都係大 家畀面啫,朋友之間稱呼唔駛 嗌得咁型嘅,叫我Peter。 記:今次演唱會咁成功,想感激邊 個? 彼:首先要多謝「科Soc」(科學學會;現 改制為系會),無論係歷屆或現莊。我原本係個「摺人」 ,全靠科Soc,先會變成紅人,地位仲不斷提高;特別係前 主席阿寅、JC607、候選內閣同身邊嘅朋友,全靠佢地,先 有今次咁成功嘅表演。 記:有冇咩說話想同fans講? 彼:好多謝你地一直以來嘅捧場!我今年就要畢業啦,希 望你地揾到新偶像,捧佢做接班人,再搞演唱會。
陳楚淵(Peter),人稱「彼得大帝」,又有「教院 林峯」之新「朵」,被譽為常識學系神級人馬第一 名,為不少同學的精神支柱。最近舉辦了「彼得起 錨演唱會2011」,全場爆滿。
校園版 學師一月號
哈佬!
邊個W 洞與血的Winner - JCSQ
玩完JC鬼屋後,只記得三件事:第一 就係勁多洞同又長又黑嘅隧道;第二 液 就係睇下身上有冇染到血(紅色不明 因 (皆 鞋啦 返對 體);第三當然就係着 要除鞋先可以入去玩架)! 之 plus賣點:經過一段又長又靜嘅路 眼 大口 血盤 後,突然拋出一個白色長髮 。 通道 窄嘅 睜大嘅鬼頭喺地下,係條好 去 玩家仲要緊貼住個鬼頭先至可以穿洞 似 條好 一條 下一個地點。臨出口位,有 斷肢嘅氣袋路。 知驚 改善之處:有啲位太黑,睇唔清都唔 分參 令部 咩,氣氛不足;紅色血水可能會 到效 加者覺得唔衛生同甩唔到色,未必做 後面 ,令 果;工作人員只顧嚇前面嘅玩家 嘅玩家覺得無癮同唔知想點。
筆者有感 4 hall hall舉辦HALLoween活動本應為一個充滿愉 悅氣氛的日子,因為每一個hall都動用了上上 悅氣氛的 下下的人力物力,全力、精心地佈置鬼屋。然 下下的人 而,這個活動卻因舉辦一天,所動用的資源, 而,這個 尤其是黑膠袋及紙皮,卻是數之不盡。若然這 尤其是黑 些物料在事後,不再作其他用途,而是隨手丟 些物料在 棄。那麼,莊員所花的心血,不但於幾個小時 棄。那麼
校園版 學師一月號
趁住今期開咗「生活版」,同大家講下精彩嘅hall生活啦!每年到咗大小佳 節,IED 4 hall都會絞盡腦汁,務求搞下gimmick,娛己又娛人(無論係老鬼 定新仔)。咁大陣象,真係辛苦晒啦!廢話少講,而家同大家回顧下4 hall盛 事之一 -- HALLoween!
Win啊? 文:梁藝斐、潘栩欣、周海欣
互動Winner - NH 時都係得鬼嚇你,但 平時玩開鬼屋,好多 iendly啦!佢地會請 Hall A啲鬼就好fr 面……),佢地又 你睇電視(雖然無畫 屍身上(雖然都被 會要你放元寶係女 野做吓啊! 逼),但係起碼都有 (4 hall 獨 plus賣點:恐怖音樂 有)、恐怖紅光
多元Winner - RBH Hall C嘅玩家。等候永遠都係最 嘥時間,喺呢個時候,玩家可以去 化妝 coun ter度 化下 鬼娃 娃妝 解下 悶。另外,Hall C又分咗兩個區, 紅區專for要一group人玩嘅,而藍區 就俾 啲大 膽玩 家去 獨闖 鬼界 ,咁 樣嘅 分法都真係細心啦! plus賣點:開放時間最長 改善 之處 :等 候以 叫票 10個 10個 叫, 但中 途可能已經有人走或打尖,導致輪籌嘅人等 完又等。4 hall之中應該算最少鬼嘅。
祭壇女屍 改善之處:電視房同 大減,或 嘅部分恐怖感明顯 喺同一 者呢兩個部分可以 家先唔 間房進行,咁樣玩 會覺得太悶。
主題Winner - GH 4 hall之 中, 內部 分區 最清 楚嘅 都可 算係 Hal l B啦,因為佢地用晒成層嚟玩:一間 係 手術 室、 一間 係合 家歡 影院 、一 間係 屠房 、一 間係 中國 十八 層地 獄。 咁好 嘅規劃系統搞到人都無咁錯亂啊! plu s賣 點: 最善 用空 間, 區區 分明 , 鬼屋 內部 分工 作人 員演 技逼 真, 態度 專業。 改善之處:場景似曾相識,稍 欠新 意; 一開 始嘅 手術 室令 人覺 得似 參觀 鬼屋 屋多 多過 過玩 玩鬼 鬼屋 屋。 。
後,以十分一的時間便遺棄。同 時,又途增清潔工人的勞活。換另 一個身份與角色,我們身為人人口 稱的「準教師」,是否應在玩樂的 同時,先再三思索結果而後行呢? 是否應肩負起如何以身作則,以教 育下一代的責任呢?
生活版 學師一月號
馬
拉
1 「蝦餃、燒賣……」 我伸了伸手,然後看著車仔上的鳳爪、排骨,卻難以下 手。 「咦,有馬拉糕喎,咁多嘅?得唔得架?」 「啱啱新鮮出爐,熱辣辣好鬆軟,整番籠包你話掂。」 「好,畀籠我。」 「後生仔,你真係食家,依家啲人都無你咁識食,整多 籠哩?」 「哦,夠啦,食唔晒。」
口音的英語,每每使我記起你說得蹩腳,但是有著熟悉的港式口 音的英文。 平時總覺你的話煩瑣,可能因為經常困在房間,我開始懷念你的 聲線,忘了那一時而起的晦氣。你知道後,可能又會怪責我做了 宅男,請不要誤會,只是我實在忍受不了香港地鐵一分鐘班車和 這裡巴士等一小時的分別,而人人皆是有車階層的本地人亦不會 明白過客的無奈。但是請你相信,為了你,為了傳說中的馬拉 糕,我已經成為一個有耐性的人,習慣等待。特別是身在這個沒 有急促節奏,只有遲返工、早收工的國度,只要有接待的地方, 就會有等待的人。
掰下一小塊,放進口裡,雖帶著淡淡的雞蛋香,表層嫩 滑卻略嫌不夠鬆軟,沒有入口即融的感覺,倒是令人有 股喝水的衝動。看著竹籠裡迷幻的金黃色,想起相片中 回憶的褐黃色。 我突然決意要去馬來西亞,在這個傳說中馬拉糕的故 鄉,尋找真正的馬拉糕,告訴你真正的美味。向學校請 了一個學期的假,用二千多港元買了張「亞洲航空」直 飛檳城的來回機票。我更特意在網站加大了寄艙行李的 重量,這比機場超重付費節省了三分之一,所有的節省 可以買更多的手信給你姨媽姑姐。
長途巴士十小時的路程也是一種等待,等待的下一站,可以是現 代化的吉隆坡,也可以是十五小時之外的文化古城馬六甲。距離 不是問題,在這裡時間和交通費用一樣廉宜,除了的士。有時候 我會尋思,或許我們之間的距離也不是問題,假若願意讓時間去 接近的話;只是可能這車票太貴了,你我都不願意乘這班車。
你此刻可會知,我心裡想的是什麼?若然我更早上網訂 票,節省將更多。
為了心中的馬拉糕,我選擇踏上尋覓的旅程。路旁,椰林樹影要 掠過,躲在後面的是那無盡棕櫚林。如果將來可以一起過退休生 活,這個國民快樂指數名列世界前矛的地方或許是個理想選擇。 雖然這是一個做足三個鐘頭「麥當勞」才可以買一個「開心樂園 餐」的國家。
2 檳城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市,人人都說這裡是馬來西 亞最多華人的地方,所以我選了在這裡落腳。 當地華人各有方言,例如粵語、閩南語和客家話等,而 普通話是他們的通用語言。除了華人,這裡最多的是馬 來人和印度人,天天聽著他們說頗流利,但是帶著濃烈
3 「先生,需要參加旅遊團嗎?要去參觀吉隆坡塔嗎?我有最便宜 最化算的套票。」 「需要酒店嗎?我介紹的酒店最好最便宜,交通方便,乾淨又 豪……」 「不用了,謝謝。」 「那麼需要包車服務嗎?」 「不,謝了。」 或許只要有旅遊客的車站就會有旅遊中介人這種職業,馬來西亞 亦如是。我刻意避開這個操得滿口流利普通話帶著華人面貌的中 介人,因為他停不了的急促話語使我想起見家長時常有的情形。 人習慣逃避的總是熟悉的。走出人群堆,跳上的士,我又開始後 悔,忘了打聽那傳說的美味馬拉糕。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和多種族的社會,很多人都是多語使用 者,特別是當地的年輕華人。華語方言、普通話、英語和馬來語 是基本的,有不少更會另外再學一門外語。而在吉隆坡,住了不 少祖籍廣東的華人,尤其在唐人街一帶,廣府話是此起彼落,溝 通不成問題。 沿街上林立的廉價旅舍,依據網上的指南,找了一間被推薦的客
生活版 學師一月號
滋
味 文:非法箱
棧,然後便明白「只作參考」的價值意義。放下背負 的行李,邁向相信的路。我想走到高處回頭看自己到 過的地方,於是來到了雙子塔。經過四小時的等待, 終於不費分毫從六點的曙光迎來十點的光明。 站在半空的吊橋,只得到美景的下半幅,是為上半幅 留下美麗的遐想空間。得不到的才會渴望,容易得到 的只會淡忘。或者不能實現我們之間的虛幻,所以我 渴求;又或者擁有了我們之間的虛幻,所以我忘記了 真實的你。雙生的塔如在鏡的兩面,我分別不了哪邊 是主塔,也分別不了真實和虛幻,也許都是真或假。 走了出來,回望,才想起我們少了那連接的橋。看見 不斷拔地而起的高樓,才明白這是一個遺忘過去的城 市。
亞的學生也會有這些煩惱嗎?唯一可以肯定,平均不足20人的小班教學 模式幫助了他們不少。我在想,要是我的學校也是小班教學,那麼我不 至於錯失你生命中每一個重要時刻。 不過,人總是習慣自己的語言,也許就是你我的不同語言造成我們的問 題,在不知不覺間互相傷害了對方。或者有時,我會很享受你我之間的 無言;但你可知,你的沉默有時對我來說,是一種窒息的謀殺。 這是一個被寂靜無聲政策去創造和諧的社會。
離開雙子塔,我得到了很大的領悟。原來,遊覽雙子 塔很容易打亂行程,而且只能去到半空的吊橋。 5 4 為了尋找傳說中的馬拉糕,我來到一個尋找過去的城 市--馬六甲。 位處馬六甲海峽要衝的地理環境加上複雜的殖民地歷 史因素,孕育了這個世界文化遺產。作為東西文化的 交匯點和多種族融合的社會,和而不同可能是這裡的 最好形容詞。據說這裡的「峇峇娘惹」大多是明朝遺 民,保留了不少古風俗,也許這裡可以給我線索。 很多「峇峇娘惹」已經與馬來人混血,印證了不同種 族和睦共處的可能性。「峇峇」是男子的稱號,「娘 惹」是女子,但是當地人慣性簡稱這個族裔為「峇 峇」或「娘惹」,所以在食店很容易看到「娘惹x x」或「峇峇xx」之類的菜名。 可是,我並沒有找到那傳說美味難忘的馬拉糕,難道 來錯地方了嗎? 找不到答案開始使我胡思亂想,正如我不能為我們之 間的關係找出答案的時候。心緒凌亂使我不知不覺間 懷念你我邂逅的地方。 走到了校門外,一排方正的中文字顯示這是一間私立 的華語中學。馬來西亞所有公立中學都是以馬來語為 主要授課語言,所以有不少華人或印度人團體開辦私 立學校供子弟入讀,除了華語學校、印地語學校,亦 有英語學校。 睹物思人,我突然想起以前和你在學校渡過的日子, 一起陪伴學生面對英中、中中的抉擇。不知道馬來西
馬拉糕經過足夠的發酵,會由金黃色變成褐黃色,帶來令人回味的口 感。 「點解你係都要叫馬拉糕,你明知我唔中意架。」 「咁點解你唔可以就下我,你唔中意,我自己食囉。」 「點解你成日都凈係顧自己感受,你做嘢就係 永遠唔會企係人地立場諗下。」 「算啦,我唔想同你吵落去!成日為依啲濕碎 嘢嗌餐死,你唔好咁無理取鬧好唔好,我覺得 好攰。」 「我無理取鬧?好,算囉,我地以後就咁算 啦!」 其實很多事不需要理由,只需要一個藉口。 吵架需要藉口,離開需要藉口。只要找到 藉口,我便可以俳徊舊日的足跡,繼續演 出相愛的獨腳戲。我開始懷疑,去馬來西 亞尋找傳說中的馬拉糕可能亦只是一個藉 口。只是地道的馬來食物慣用大量香料, 口味偏重偏辣,與香港所食到的馬來食物 大不同,不適合港人的一般口味。 後來我發現,傳說最需要的是虛構成 份。馬來西亞遇不上馬拉糕,這是一個 尋找馬拉糕的傳說。
文藝版 學師一月號
《告白》
文:HAPPY @ BEd(CL) Yr2
影 評
我
決定把《告白》和《社交網路》放在一起說 一下感受,都過了好久了,想不起來太詳細 的情節,只能記得大概的感受。也許,反而是沉澱 下來的、記憶最深的部分。 《告白》應該很多人都看了,有個老師看完說這個 片子准教師都應該看看,你會慶幸你不是在日本教 書。是啊,我也覺得日本的情況有點嚇人,如果 你的學生有這些問題,你還真難知道他們在想什 麼……因為被潛心科研的母親拋棄,所以努力鑽研 科學發明,想要一鳴驚人引起母親注意的學生A, 他發明了一個能電擊人的錢包,想殺個人試試,然 後借此揚名。另外一個學生B,被媽媽寵得要命, 但是在學校裡沒什麼人跟他玩,他就跟著A,後來 他發現被A利用了之後,就完成了A沒成功的殺人 計畫,這兩個學生就把老師的小女兒當做實驗品, 殺死了。 之後呢,這個老師就開展了報復行動,對於這樣的 孩子,真的要用些特殊手段。她告訴那兩個學生說 剛喝完的牛奶裡注入了愛滋病病毒。然後學生B就
《社交網絡》 開始封閉自己,也不與母親接觸,在精神的折磨下 想自殺,卻失手殺死了他所愛的母親。 學生A跟老師有過多次交鋒,他完全沒有罪惡感, 還跟老師炫耀自己成功殺了她的女兒。他後來也殺 害了唯一瞭解他的女朋友。最後,他打算在學校發 表懺悔演講之後就引爆自己製造的定時炸彈,但是 炸彈沒爆,他在這時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老師把炸 彈放到了他母親的辦公室裡。他就這樣親手毀掉了 自己最珍愛的人。 《社交網路》就在講Facebook怎麼創建的過程, 片子中的現實就是創始人Mark跟兩夥人以及他們 的律師在談判,然後再從頭開始倒敘。豆瓣上有 人評論說它是「一部急風驟雨般的電影。它似乎在 模仿著主人公的成功之路」。嗯,這點我贊同, 一開始就極限地挑戰我的英文聽力,影片開頭就 是Mark跟他女朋友的分手對話,他是個天才,可 是咄咄逼人,分手時還在糾正人家的語法錯誤之 類,實在很煩。然後他們分手,他咽不下氣,就回 宿舍寫了博客罵他女朋友,再入侵哈佛的宿舍網 路,把幾乎所有女生的照片調出來搞了一個選美網 頁,一夜間轟炸了哈佛的網路。學校追究他的責 任,他還說他對學校有貢獻,「我發現了你們的 系統漏洞」。這個目中無人的天才之後就開始瘋 狂地建設Facebook啦,中間都是跟合作夥伴發生 的事,「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急速上升之後,Mark Zuckerberg,Facebook的創始人,史上最年輕的 億萬富翁」,最不在乎錢的他,最後只剩下錢。最 好的朋友也因打官司跟他斷絕關係。他一個人坐在 電腦前,不斷刷新著前女友的Facebook頁面,希 望成為她的好友。 兩個片子肯定都有很多影評,也跟社會、教育、倫 理、時代發展有關係,可是我在看完它們之後,想 到了兩部片子的共通點,那就是心理健康。 《告白》裡,罪魁禍首在於學生A,而他這種完全 感受不到生命價值,隨便殺人的冷漠,我覺得這種 心理的根源都是他媽媽拋棄了他,也沒什麼人給他 溫暖和愛,根本不懂得愛,唯一愛的母親留給他的 都是科學書。他童年的不開心的種子一路跟著他一 起成長,當他的能力更強的時候,這種恨的力量就 大得嚇人了。 而《社交網路》中,年僅26歲的Facebook的創始 人,也是一個情商低的人,不懂得忍讓別人,不懂 得怎麼跟女生相處。他在電腦方面絕對是天才,也 有商業頭腦,但是他這個人,還是要跟人相處,要
文藝版 學師一月號
【後記】 後來又有一個朋友看完這篇影評,跟我說應該補充 一些,多點討論《告白》中那個孩子的心理。或是 再多討論一下如何教育這樣的孩子:如果有不同的 對待方式,這個孩子會不會能明白自己的錯誤。然 後得到寬容?如果討論這個點的話,更接近真實的 情況可能是孩子最終也得不到寬容,最後帶著一點 罪惡感繼續生活。 他覺得從電影內容這個孩子只會更墮落,因為他會 覺得媽媽的死是因為老師,而不是自己。未來他只 會有更多不滿和仇恨。 他沒看過這兩部電影,不過他看了我的評論後跟我 討論說:「我覺得似乎《告白》中那個孩子的故事 就和億萬富翁的故事是一樣的,都想證明自己,通 過做的事情得到關注,但是富翁的結局很無奈,創 辦了facebook但還是不能使自己成為女友的facebook好友,奮鬥了很多但還是有些東西是他控制不 了的。這兩個故事是「得不到認同」之後導致的兩 種負面的結果。 雖然富翁的故事看似更樂觀,因為他畢竟有了造福 大家的成就,但對於他本人來說,其實這還是一無 是處,他還是回到了原點,還是和開始一樣得不到 女友的認同。
有朋友,需要愛的。他想爭取這些,但是他卻走了 反方向,令前女友更討厭他,令朋友離開他。 兩部片子,如果從我的角度看,都是拚命地想愛, 但是卻背道而馳的情況。拼命地做了一些離心裡真 正想要的東西越來越遠的事。 各位,如果有一點不開心,也想辦法把它釋放出 來,跟人說出來,罵出來,寫出來,怎樣都好,表 達情緒,但儘量別對人造成傷害,這種小傷害如果 是給了一個孩子,很有可能會從一個小種子發芽長 大,到時候嚇死你;又或者是對你愛的人,如果是 愛,請別把它變成恨,總有個更好的解決辦法的, 恨到最後,都忘了最初的心願,居然是愛。多可 悲。
而孩子也是很扭曲和可悲的感覺,而不全是可恨。 就像你說的他拼命想去愛,但是實際做的事情卻相 反。但問題在於,他的這種可悲的情況並不是他造 成的,他的種種做法也許並不是他的初衷,他因為 缺乏指導和關懷,所以採用了不為普遍價值觀認同 的事情。 這個孩子給了老師傷害最多,但換個角度他也是整 部影片需要愛最多的那個。老師只不過是無限放大 了他做的壞事的後果。但電影裡最可憐的還是那個 孩子。」 電影是能讓我們思考的。我的思考很片面,只是從 一個最感性的角度去感受,很多東西都顧及不到, 歡迎大家都來分享自己的觀點。下期文藝版見!
文藝版 學師一月號
《老男孩》
影 評
文:HAPPY @ BEd(CL) Yr2
11
月看的《老男孩》,當時看完心裡很激蕩,聽到結尾的歌淚流滿 面。《老男孩》是個42分鐘的網路短片,這部短片在網上首發一 周,點擊量就已逼近600萬,站外引用超過300萬。在網路短片的圈子裡, 可看作是一個奇跡般的數字。 這個電影講的是兩個中年男人參加選秀節目,找回年輕時的夢想的經歷。 期間穿插了他們中學時的事,看著穿著老土校服的中學生投入地跳Michael Jackson的「捂當」舞步,或是為了暗戀的校花狂練吉他唱情歌,年輕時做 的事都讓人覺得傻得可笑。同時片中也插入他們現在的生活,一個是婚禮主 持肖大寶,幫著顫顫巍巍的老頭老太太主持婚禮,還要說新娘「身形苗條似 仙女,唇紅齒白體透香」,新郎是「英俊瀟灑相貌堂堂,比XXX有魅力, 比XXX體格棒……」被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頭子不停在咳。另一個是王小 帥,開一間小理髮店的理髮師,無論顧客什麼奇怪的要求他都得照做。人到 中年,兩個人做著平淡無奇的工作,還不小心就把工作搞砸了。肖大寶在城 市的光鮮喧嘩中一路向前,伴隨著收音機播放的新聞,」房屋價格上漲多少 多少百分比;國民生產總值多少多少億元;全國應屆畢業生的總數達到多少 萬,合計多少萬人沒就業」,經過了多少高樓大廈,無盡的高架橋擋住了天 空……Michael去世的新聞,讓兩個人又想起了少年時的熱血,為了獎金, 他們頂著身邊人的諷刺,參加「歡樂男生」的唱歌比賽。 比賽的過程沒出現太多,主要是過去和現在的對比,電影以比賽時唱一首歌 作結。這首歌就是哭點,肖大寶邊彈吉他邊唱,王小帥揮舞紅綢扇子伴舞, 本以為還是Michael Jackson的歌,沒想到吉他彈出了淡淡的憂傷,男人的 扇子舞居然也能這麼有力,很man。看著一個老帥哥認真深情地望著你,眼 角的淚痣更打動人心。他們表演的是自創歌曲,歌詞很棒: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呐,到底我該如何表達,她會接受我嗎。 也許永遠都不會跟她說出那句話,註定我要浪跡天涯,怎麼能有牽掛。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 花開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裡 轉眼過去多年時間多少離合悲歡,曾經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飛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漸行漸遠,未來在哪裡平凡 啊 誰給我答案 那時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如今在何方 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模樣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 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 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來過 抬頭仰望著滿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這裡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 要點評這部片子,怎麼說呢,覺得它的細節非常真實,但你剛看的時候會覺 得好笑,可是再想一下,就有些心酸了,這樣的黑色幽默讓人回味,現實中 忙忙碌碌的人,總有一些東西,比如夢想,比如青春,讓我們一下子就懷念 起過去,總有一部片子觸動你的心。總之,這部電影的主題就在歌裡了。
文藝版 學師一月號
How would you address yourself? – The Borrower Arrietty
Film Review
By JASON LAI
W
hat follows borrowing? - Redemption. It is what came to my mind when I was watch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animation. The Borrower Arrietty is the latest work by Studio Chibli (吉卜力工作室), which was founded by Hayao Miyazaki (宮崎駿), one of the most famous Japanese manga artist (漫畫家) and animator in the world. It is a story about a group of “tiny people” who are 10 cm tall living under the floorboards of a typical human household. This movie is regarded as probably the most simple in terms of narration. The culture of “tiny people” is indeed confusing – they earn their livelihood by grabbing people’s resources like sugar and paper handkerchiefs without approval from the owner. This kind of practice is not new to me because it is adopted by a few species in nature. The point is what rationalizes their thought that it is actually borrowing, not stealing?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 a series of steps to “borrow” sugar and paper handkerchiefs are demonstrated – all these are done secretly. As the protagonist Arrietty discovered a pin on the floor in the human’s kitchen, her father praised her and said it was the first thing she “borrowed”. Frankly, upon seeing this scene, I thought there was a problem - if it is not translation, it should be about the storyteller! The doings of “tiny people” become understandable as the animation goes on to show how some people act
upon discovery of a weaker class, as represented by the maid of the house. Ever since the maid encountered Arrietty, who emerged to discourage a boy named Sho from any further contact, she had tried different means to contain the family of “tiny people”. The way she treated Arrietty’s mother reminds me of how children are attracted to the idea of capturing insects as living toys – it was just for fun! However, what really scared me was the maid’s attempt to clear Arrietty’s family by employing pest removal workers. If successful, it would be the end of the world to the “tiny people”, an idea which I believe cannot be applied to cockroaches! The maid’s intention was unknown to the innocent Sho who likes to take care of Arrietty. He has been caring Arrietty and her family in his own ways, but unaware of the possible side-effects. Similarly, as explorers discover new species in the ocean or new places, they might, either out of curiosity or desire to survive, unconsciously or deliberately endanger the natives. In the movie Avator, you can see how powerful material civilization is, but it is often misused to disrupt the balance in nature. As a result, it is quite often the humans who contradict themselves; they generally appreciate nature, but there are always some parties who pollute or even destroy the wonderland – as they want more, they may lose more. What do all these do with the name “borrower”? I think it is a matter of mindset. Conquerors are usually so blind that they think all they see should become their property. While humans have been so proud of their intelligence and adaptability, the advantages that guarantee their supremacy on the green planet, fear and greed, if uncontrolled and resolved, will bring them corruption, if not destruction. In the eyes of “borrowers”, extra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should be restricted more carefully. It is without doubt that nobody else holds the Earth in the sense of private ownership. Yet, in no way can we deny the obligation to save – save every bit of material for the other residents around the globe,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descendents of all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ecosystem.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boy Sho? Save yourself, the weak, the world – we are one.
文藝版 學師一月號
旋轉木馬 明天天明 冷風爬上了斑駁的柵欄 我獨自 尋找著落日的方向 從東到西,從早到晚,由小到大 歸去,聆聽著那恰似真理的真理 但是歲月沒有告訴我 身後的影子,一直在轉 我投入了,那枚發光的錢幣 坐在畫滿童真的 稚氣的音樂伴我起舞 縱然時間劃入了 有限的夕陽 在那滿載寒風的日子裏 侵入我溫暖的心 然而,我不願與你前行 那是 一部原地踏步的 旋轉木馬
就好lu!
【絕世筍工】如果入到杏壇中學教 嚟只係培育過幾 由於出生率接近O,「杏中」咁多年 寶、 念慈 、思 賢、 個學 生: 英秀 、一 心、 幼羚 、家 呢班 「無 (人 ) 有容 、向 華、 修端 、允 行。 對住 !英 文堂 仲只 係得 姓」 動物 ,小 班教 學簡 直正 到喊 點話! Chris Wong讀,私補/Per Tu埋佢又 去「 海洋 世界 」, 「其 他學 習經 歷」 又可 以帶 佢地 出名 和諧 ,得 閒仲 睇下 「和 和」 、「 諧諧 」。 香城 另一 個好 似名 嘅城 可以 叫佢 地寄 啲建 議書 、公 函去 「港 」字 )。 讀書 市( 聽講 叫「 香港 」, 出名 得個 ,兼 去埋 啲殺 校遺 報告 仲可 以做 《香 港教 育散 步》 悠悠。 址post尋校啟事。一舉數得,樂也 嗰度 每呎 先1 0蚊 , 喺香 城教 書連 房津 都唔 使恨 添! 城規 劃仲 頂呱 呱, 喺香 港連 個漢 堡包 都買 唔到 !香 至多 咪兩 個區 貧, 得嗰 四個 區, 唔使 驚貧 富懸 殊( 兩個區富)!
文:木火
book群組) 圖片來源: 杏壇中學學生會(Face p#!/group.php?gid=10362656625 e.ph /hom com http://www.facebook.
文藝版 學師一月號
飛碟 (調寄《化蝶》) 作曲:hocc@goomusic|原詞:黃偉文|新詞:黃榮杰 文明在遠方 劃過木星金星 用意念作通話 銀河沒有家 嘗試大舉穿梭 覓到異國 重建吧 鬧市郊區出沒 神祕嗎 數十次 像殞石降落地球 降下了 出艙了 記緊 要隱藏半身於荒野探究 就這麼出新聞了 凡人愛虛構 何時重建家園 銀河流竄有幾千百年 掠過星際 幻作一隻弧碟飛過猶如千機變 殘骸遺照都上烽煙 化碟的方法面對考驗 唯獨擔心早晚給發現 人類賣相矮 貌似半根竹仔 密探話似兄弟 行動若徹底 城市瞬間摧毀 又怕後悔 難作誓 眼見摩天廣廈 和鐵塔 佔用了 復國大計有前途 計劃發出宣告 最終 怕星河法院通緝與 控告 頓覺 這種 侵略太糟 何時重建家園 銀河流竄有幾千百年 掠過星際 幻作一隻弧碟飛過猶如千機變 殘骸遺照都上烽煙 化碟的方法面對考驗 仍是不懂得哪年會有路線 何時重建家園 如同回答陌生的語言 掠過星際 處境使我雲中打轉 傍徨中打算 凡人無法遭到逼遷 計劃初衷 沒有可能 要閃 何時重建家園 銀河流竄有幾千百年 掠過星際 幻作一隻弧碟飛過猶如千機變 殘骸遺照都上風煙 化碟的方法沒有發展 人人也可遇見
(改編歌詞謹作非牟利用途)
圖片來源:http://colorado-counties.com/ufo-watchtower6.jpg
司徒華先生題贈第十六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六四特刊《天安門之魂》
司徒華先生題贈第十三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
司徒華先生2005年出席教院「反削資」運動
(《東方日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