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幫幫忙周報1204

Page 1





週三(11/30)晚間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於維也納展 開減產會議,意外達成8年來首次減產協議,從明年一 月起減產120萬桶/日。此協議旨在解決全球原油過剩問 題,此前存在嚴重分歧的OPEC三大產油國沙特、伊拉克、 伊朗,在經歷談判後終於達成一致,另外非OPEC國家也 宣布減產60萬桶/日,由俄羅斯帶頭減產30萬桶/日,利 多消息不斷激勵使布蘭特原油和西德州原油當日各大漲 8.8%及9.6%。 OPEC宣布減產短線上有利油價走勢,且預期今年冬季北 半球氣候較前2年嚴寒,料油價將於今年第四季至明年 第一季維持相對高點。惟留意油價上升將刺激美國頁岩 油產出增加。研判油價在明年上半年後續將因供給增加 且適逢需求淡季可能出現賣壓。本次減產協議自明年1 月初生效時限達6個月,後續需留意OPEC產油國對協議 配合情形,以及當油價上升後俄羅斯及美國等非OPEC產 油國的增產情況。 今年金融市場出現許多意外,從人民幣重貶、英國退歐 到川普當選,許多發展皆出呼專家意料。金融市場波動 本屬正常,面對瞬息萬變的局勢,除了需做好風險管控 外,更重要的是要相信一切都有神的作為與帶領。正因 人的力量有限,倚靠信仰才能在市場中有著突破挑戰的 信心。


當地空氣品質十分惡劣。到了2014年,美國的空氣污染程度 大幅下降,僅有東岸與零星幾個地區仍不理想,歐洲中部雖 然仍被紅色籠罩,但整體範圍已經有所縮減,唯有中國的空 氣污染範圍持續擴大。 NASA分析,每個國家的空氣污染原因有所不同,但該國的 經濟發展程度與速度似乎決定著空氣品質的優劣。中國身為 「世界工廠」,工業與製造業發展迅速,各地區的二氧化氮 濃度在10年間增加20%到50%不等。根據NASA資料,美國與 歐洲在10年間的二氧化氮整體排放量有大幅改善,皆因當地 政府制定明確的環保法規,並改善汽車、發電廠等大宗空污 來源進行技術改良。NASA全球空汙調查出爐,中國北方空 氣品質最差、影響最廣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期公佈用衛星資料製成的10年間 全球空氣汙染變化圖,東亞、歐洲和美國東岸都是嚴重污染 地區,其中又以中國華北與東北地區的情況最為嚴重、影響 範圍最廣。 在2005年的資料中,美國東岸與五大湖工業區、英吉利海峽 兩岸、義大利北部、中國北部及各國製造業密集的都市,都 被標上鮮豔的紅色,表示 GISS(戈達太空研究所)科學家鄧肯(Bryan Duncan)說:「 空氣污染絕不是隨機造成的,一旦政府立下改革決心,開始 制定空氣污染標準並嚴格執行,空氣品質馬上就能改善。」 。 參考資料:Yahoo新聞 附圖:Yahoo新聞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