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3
10
/ /
T a i p e i
演 奏 家 簡 介
演 出 曲 目
-
04 -
17
/ 作 曲 家 介 紹
-
09
P e r c u s s i o n
台 北 打 擊 樂 團
演 出 曲 目
-
-
本
節
103 11/16 Sun. 103 12/28 Sun. 104 02/02 Mon.
次
目
演
出
場
預
告
-
【文化部媒合案-藝響屏東打擊音樂會】
14:30 屏東藝術館 【年度公演-作曲家列傳│黃婉真】
14:30 台中中興堂 【年度公演-作曲家列傳│黃婉真】
19:30 國家音樂廳
次
-
03
The Repertoire
演出曲目。
《沙巴女王的進場》 -----------Entrance of the Queen of Sheba 世界 首演
韓德爾 G.F. Handel 布萊恩 史羅森 編 Arr. Brian Slawson 陳廷銓 Ting-Chuan Chen (委託創作)
《咆哮4x4》 ---------------------Bop 4x4
《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霍爾斯特 G.T. Holst
《行星組曲-木星》 ------------Jupiter from"The Planets"
-
中
場
休
菅原 淳 編 Arr. Atsushi Sugahara
息
《火鳥 - 魔王之舞》 --------------------The Firebird-Infernal Dance
《奇異的滿州官吏》 --------------The Miraculous Mandarin 《弦樂慢板》 Adagio for Strings
-
史特拉汶斯基 I.F. Stravinsky 陳廷銓 編 Arr.Ting-Chuan Chen
《庫普蘭之墓》 ---------------Le Tombeau de Couperin
台灣 首演
巴赫 J.S. Bach
拉威爾 J.M. Ravel 奧瑞 荷洛 編 Arr. Aurél Holló 巴爾托克 B.V.J. Bartók
詹姆士 安科納 編 Arr. James Ancona 山謬 巴伯
- - - - - - - - - - - - - - - - - - - - - Samuel Barber
04
P r o g r a m N o t e 樂 曲 解 說
05
【樂曲解說】Program Note
《沙巴女王的進場》 Entrance of the Queen of Sheba
韓德爾 G.F. Handel 布萊恩 史羅森 編 Arr. Brian Slawson
作曲家韓德爾為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擅長於旋律與和聲線條,並 譜出許多眾人所知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 《沙巴女王的進場》出自韓德爾的神劇-所羅門,是威名遠播的沙巴女王蒞臨 時所出現的音樂。作曲原為管弦配器所演奏,而編曲家布萊恩 史羅森以擊樂重奏的 方式,詮釋這首富有濃厚巴洛克風格的曲子,並運用了木琴、鐵琴、鐘琴等擊樂鍵 盤樂器來呈現出特殊柔音效果及厚重飽滿的低音。第一段以木琴聲線為主軸,交錯 的旋律讓曲子顯得格外活潑鮮明,並運用了鍵盤樂器得天獨厚的寬廣音域,高音的 明亮以及低音的深沉,音色多元且豐富,節奏輕快且流暢。而中段的鐵琴與鐘琴清 澈透亮的聲線,在木琴的襯托下,彼此像是對話般,十分有趣。轉換小調時更明顯 的是木琴與鐘琴的音樂線條,直至最後,主旋律再現,每顆扎實的音符不間斷的持 續進行,直至結束時最後的音符殘響,迴盪在整個空間。由於節奏輕快,色彩華麗 ,極受聽眾歡迎,是相當膾炙人口的一首古典作品,也時常在音樂會裡單獨演奏。
世界 首演
《咆哮4x4》 Bop 4x4
陳廷銓 Ting-Chuan Chen (委託創作)
《咆哮4X4》這首作品,是經由台北打擊樂團的邀約而譜寫成的作品,當初尤 文傑團長給的主題是「四重奏」,因此我也著實想了一下,該用哪種打擊樂四重奏 的形式,可以適切的將台北打擊樂團洋溢著青春與活力的樂團特質毫不保留的展現 出來?恰好當時他們正大量的演出許多爵士樂的經典作品,因此,就試著大膽嘗試 ,以自己從未試過,但卻非常熱愛的爵士樂元素,跟他們一起「咆哮」一下。 為了避免自己在爵士樂寫作的知識與技術淺薄,因此先嘗試將這個作品,以鐵 琴與鋼琴的二重奏形式先譜寫出來,十分意外的,由這首作品與另外一個作品結合 而成的組曲,後來獲得了2013年義大利打擊樂協會作曲競賽二重奏類別的第一獎,獲 獎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對演奏者來說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挑戰……..」。因此,除了非 常感謝台北打擊樂團給予我這個機會,藉由「咆哮4X4」開啟自己的爵士樂寫作首航 之旅外,也感謝他們優異卓越的演奏技巧,可以完全掩蓋住這首作品的生澀感,並 釋放出驚人的演奏能量! ------作曲家│陳廷銓撰
【樂曲解說】Program Note
《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巴赫 J.S. Bach
這首《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BWV 1043》是最讓人所熟知也極富代表性。創 作於柯登時期(1717-1723),作曲形式十分古典,但巴赫卻創造出了饒富新鮮趣味的旋 律感。此曲與《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經常同時被拿來演奏,皆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在本次音樂會當中,台北打擊樂團將此編制改為鐵琴與木琴的重奏。 在這首作品中雙主旋律彼此交替進行,其手法著重於炫耀主奏樂器獨特的演奏 技巧和華麗的裝飾音,深刻地呈現出了巴洛克音樂獨特的風格。 第一樂章:甚快板,D小調,2/2拍子。 2格合奏開始後,兩台鐵琴立刻奏出主題,以賦格曲式展開,彼此交織對話。緊接著,奏出飛躍音 程的華麗第二主題,最後強而有力的結束。卡農對位法的處理突出了旋律的華麗與裝飾效果。
第二樂章:不過分的慢板,F大調,12/8拍子。 2格以柔和的和聲緩慢進行著,主旋律悠然遨遊。兩台鐵琴奏出莊重的主題後,以賦格曲式,展開 彼此交織對話。整個樂章就在互相交織的旋律中,展開一段空靈、寂靜的樂曲,是整首協奏曲中令人 印象最深刻的樂章。
第三樂章:快板,D小調,3/4拍子。 2格快活的氣氛再度出現,樂曲以充滿活力的旋律奏出主題,並以強而有力的節奏型伴奏為背景, 主旋律以卡農曲式相互模仿並輕快地進行著,且接連不斷地使用生動而富變化的曲式,使色彩燦爛華 麗,直至最後的高潮,將所有的人聽覺感受都帶到顛峰,並強而有力的結束。
《行星組曲-木星》 Jupiter from"The Planets"
霍爾斯特 G.T. Holst 菅原 淳 編 Arr. Atsushi Sugahara
《行星組曲》是霍爾斯特的代表作,這部在結構、和聲和節奏方面都極為完美 的作品,於1914年開始著手,全曲大抵於1916年完成。霍爾斯特花費了近3年的心力 ,創作出這舉世注目的行星組曲,此曲包含七個樂段,描述太陽系中的七顆行星並 且給予每顆行星一個副標題,而其中木星有『快樂之神』之意,速度為遊戲似的快 板,是行星組曲中規模最大,也是最富有變化的一個樂章,曲風聲勢浩大且充滿愉 悅活力,給人精神奕奕之感,也因此常為組曲之中,最常被拿出來單獨演奏的一個 樂章。此樂章由三個主題所構成,充分表現出喜悅的歡樂氣氛,並表現出宇宙的遼 闊與未知的神秘。中段莊嚴的行板有如頌歌般的樂段,就像是讚頌大自然的天籟之 音;最後回到輕巧歡愉,整首樂曲再度充滿希望之光後恢宏震撼的結束。
06
07
【樂曲解說】Program Note
《火鳥─魔王之舞》 The Firebird- InfernalDance
史特拉汶斯基 I.F. Stravinsky 陳廷銓 編 Arr.Ting-Chuan Chen
史特拉汶斯基享有「現代音樂之父」美譽。早期作品帶有印象主義色彩,可以 他譜曲的三大芭蕾舞劇為代表:1910年《火鳥》、1911年《彼得魯什卡》、1913年《 春之祭》。而「火鳥」其實指的就是鳳凰,在世紀交替時被俄國藝術家認為,是民 族主義運動一種「復活」的象徵。因此就意識型態來說,「火鳥」是發揚俄羅斯精 神的作品,史特拉汶斯基衍生自老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金雞」的樂風,不過語法 上更為大膽!簡單來說,這首作品有源自俄羅斯國民樂派的血液,又加入法國印象 派的清新音色,滿是複雜節奏交錯,卻又不乏優美旋律。 記得自己第一次聽到由史特拉汶斯基創作的《火鳥》音樂選粹,並不是一般常見的管絃樂團演奏 版本,而是由台北打擊樂團的藝術總監陳振馨老師,在約莫20年前,與他在法國所組成的四重奏團, 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火鳥─魔王之舞》的四重奏版本。那次的聆賞經驗十分震撼,因為這麼複雜的作 品,卻可以藉由四個人,以各式驚人的技巧與合奏方式,精湛地呈現了魔王之舞的爆發力與音樂張力 ,令人嘆為觀止。因此,這次由台北打擊樂團邀約的《火鳥─魔王之舞》的打擊樂改編,也讓自己備 感壓力。 這次的改編是以八重奏為主要呈現的編制,嘗試盡可能依照原本音樂的編排方式來做編寫;雖然 還有許多力有未逮的部分,但相信藉由台北打擊樂團驚人的合奏默契與超群的演奏技巧,會讓令人不 寒而慄的魔王之舞,栩栩如生,重現於舞台之上。 ------作曲家│陳廷銓撰
《庫普蘭之墓》 Le Tombeau de Coperin
拉威爾 J.M. Ravel 奧瑞 荷洛 編 Arr. Aurél Holló
《庫普蘭之墓》為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於1914-1917創作的組曲,為紀念18世紀作 曲家庫普蘭 所作。庫普蘭為法國 17 世紀最偉大的鍵盤音樂大師,他對拉威爾來說代 表了一種音樂理想,因而此曲等於是雙重的致意-在國家遭受莫大危難時,向法國 音樂傳統致意,也向為國犧牲者致敬。而庫普蘭代表的正是這些人以生命護衛的法 國文化理想中的音樂顛峰。原作給鋼琴組曲,後改編給管弦樂曲,作曲手法上使用 了大量的巴洛克的舞曲形式,風格典雅,音樂線條清晰明朗,在精緻細膩的風格之 中常帶來新奇、簡潔、奇異風格的色彩,常令人感到獨樹一幟的清新氣質,而拉威 爾的作品中常有完善的織體架構與創新的和聲色彩,精簡的曲式與精緻的旋律線條 也讓音樂呈現出細膩而不矯揉造作的風格。此場音樂會演出給鍵盤擊樂重奏版本, 共4個樂章,由作曲家Aurél Holló改編。以打擊樂鍵盤重奏呈現不同於鋼琴及管弦樂 的音樂語法,呈現出不同的聽覺饗宴。
【樂曲解說】Program Note
08
第一樂章:前奏曲(Prelude)12/16拍,e小調。 以其中一部鐵琴輕快的複拍子開頭,第二部鐵琴與其相互呼應,櫬上馬林巴木琴獨特且渾厚的聲響 線條,由簡單純淨的旋律線條交織出獨特的音樂語彙直至結束。
第二樂章: 福爾蘭舞曲(Forlane)快速的6/8拍,e小調。 體裁為義大利一種民謠舞曲。這個樂章也是整個組曲中最能明顯突出拉威爾獨特的作曲特點之一, 如何把古老典雅的傳统舞曲與銳利創新的二十世紀和聲風格,混合出超然獨特的味道。
第三樂章: 小步舞曲(Menuet)3/4拍, G大調。 瀰漫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思古幽情,彷彿是一段對往事漫不經意的敘述,當中卻經歷了希冀、等待、 焦慮、激動、失望、無奈、自憐等情感變化。這個慢樂章所營造出的高貴而悲涼之情美得讓人心碎。
第四樂章:黎高東舞曲(Rigaudon)2/4拍, C大調。 法國普羅旺斯古老的舞曲。這個樂章共有三大段落,第一段落是一首C大調輕快而典雅的舞曲,第 二段是一段略帶傷感的c小調歌曲,而第三段則為第一段落的主題再現。
《奇異的滿州官吏》 The Miraculous Mandarin
巴爾托克 B.V.J. Bartók 詹姆士 安科納 編 Arr. James Ancona
巴爾托克芭蕾舞劇「奇異的滿州官吏」(1924年)是巴爾托克三首大型舞台作 品之一,故事描寫一群遊民、妓女和性愛誘惑的故事,以音樂赤裸描繪滿州官吏受 到色誘最後慘遭殺害,荒謬的音樂情境烘托異國風情的惹火煽情,為了加強張力, 樂曲間會聽到許多打擊樂器如魔術般變幻的音色,堆疊出神秘又緊張的氛圍;並使 用前衛的音樂語法及銳利的和聲節奏,濃烈且露骨地顯露社會的黑暗與慾望,也是 巴爾托克對現實荒謬的控訴。
《弦樂慢板》 Adagio for Strings
山謬 巴伯 Samuel Barber
美國作曲家山謬巴伯學生時代在Curtis音樂院專攻鋼琴及作曲,於義大利進修時 譜出了了他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這首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又經由他本人改編為弦樂 團與人聲合唱的版本,而指揮大師Toscanini非常欣賞這個樂章,1938年他親自指揮了 作品的首演。曲子本身使用的素材非常單純,由數個半音所組成的上行音階,在宗 教上,這樣的姿態是為尋求救贖、解脫。一開始的主旋律深沉哀戚之感不斷瀰漫, 哀傷且扣人心弦,慢慢的堆砌蔓延並達到高點時,在中段帶出最強烈的情緒,讓人 不由自主的偋住呼吸,然後慢慢的平撫情緒,回歸到淡淡感傷的平靜。隨後跟上的 安詳和聲卻是那麼漂亮。也因如此,這首作品時常可在重大悲劇場合聽見。它曾經 在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甘迺迪的葬禮、愛因斯坦的葬禮、還有追悼911受難者的音樂 會上演奏。
台灣 首演
09
Composer s Prof ile 作 曲 家 簡 介 陳廷銓
Ting-Chuan CHEN 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與音樂研究所,獲敲擊樂演奏碩士文憑, 2014年獲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作曲組碩士學位,師事 李和莆教授。現為國家交響樂團(NSO)定音鼓副首席。
2010
《康士坦丁》/ 馬林巴木琴獨奏 《豔獸》/ 聲樂獨唱與鋼琴 《哈尼杜》/ 馬林巴木琴四重奏 《淡紫色迷霧No.2》/ 電鐵琴獨奏
2011
2012
《豐年頌》/ 絃樂團
《冷靜與熱情之間》/ 打擊樂協奏曲(與打擊四重奏)
《百年競響》/ 絃樂團
《圓舞曲》/ 絃樂四重奏
《帕斯•達隘》/ 管絃樂團 《康士坦丁 2.0》/ 馬林巴木琴二重奏 《台灣民謠組曲》/ 中提琴四重奏
2013
《噩夢之境》/ 馬林巴木琴二重奏 《晴山》/ 打擊樂獨奏 《聖詠•色彩•極限》/ 打擊樂協奏曲(與管弦樂團) 《最遙遠的距離》/ 絃樂四重奏
2010年:作品《康士坦丁》 獲比利時環球馬林巴木琴作曲大賽第二獎。 2011年:作品《豔獸》 獲選為兩廳院樂典-「國人音樂創作甄選」聲樂獨唱組優勝作品。 2011年:作品《尪仔標》、《豐年頌》 入選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本土音樂教材」絃樂團作品徵選。 2012年:作品《帕斯‧達隘》 入選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本土音樂教材」管絃樂作品徵選。 2013年:作品《咆哮4X4》 獲得義大利打擊樂協會作曲競賽二重奏類別的第一獎
10
See the Music Profession 演 奏 家 簡 介
11
【演奏家簡介】See the Music Profession
藝術總監 Art Director
陳振馨
在台灣的擊樂推廣與教學已二十餘年,擔任國家交響 樂團打擊樂手,除了繁複精采的演奏生涯以外,在擊樂教學 中,亦造就了相當多的擊樂優秀學子;台北打擊樂團1986年 成立之時,陳振馨即是創始團員之一,他始終是樂團的重心 份子。自2004年以來任台北打擊樂團藝術總監其間,對於擊 樂合奏藝術的獨特個人詮釋及為打擊樂團的訓練計劃增添許 多新氣象,例如「不想一個人玩」的公演主題製作當中,其 實驗音效的串場設計,頗受好評;由陳振馨策劃的年度公演 ,如「擊樂協奏曲之夜」、「國人擊樂作品系列發表會」等 ,皆是令人相當喜愛的製作節目。
Mr. Chen-Hsing Chen
團長 General Director
尤文傑
Mr. Wen-ChiehYu
李幸真
Ms. Hsing-Chen Lee
於2003年8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 西洋音樂學系,主修打擊樂。由韓立恩老師啟蒙,曾師事凌 國周、連雅文、吳思珊、陳振馨等諸位老師;中國打擊樂曾 追隨邵淑芬老師學習。2004年開始隨台北打擊樂團演出城鄉 巡演「擊樂不設限」、「有一點頑皮」及年度公演「老鼓手 」等多場音樂會。在學期間參與學校華岡管樂團、華岡管絃 樂團,以及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音契合唱管絃樂團的協 助演出。2005年世界首演台灣當代作曲家賴德和《甲申隆冬 》作品於城市舞台,並擔任定音鼓手。2007年7月於國家音樂 廳演奏廳舉辦「這一年我們聚在一起」擊樂三重奏音樂會。 現為策劃打擊樂團年度公演並擔任演出及教學事務。現任教 於台北市建安國小、新北市安溪國小、崇林國中、林口國中 管樂團擊樂分部老師及林口長老教會打擊班老師。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科,主修擊樂,師事連 雅文老師。在校期間積極參與校內外各項演出活動,1992年 進入台北打擊樂團。1998年畢業於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教育 大學,師事JoakimAnterot、Anders Holdar(瑞典知名Kroumata打 擊樂團團員)。1998年11月考入法國國立凡爾賽音樂學院,師 事打擊樂大師Mr.SylvioGualda。2000年5月獲法國國立凡爾賽 音樂學院打擊樂全體評審一致通過第一獎演奏文憑。曾於國 家音樂廳演奏廳舉辦「李幸真打擊獨奏會」、國立台灣大學 視聽館舉辦「李幸真與九位朋友」個人獨奏會。現任教於新 竹教育大學音樂系、新竹東門國小音樂班、桃園西門國小、 大成國小音樂班、南崁高中、中壢高中、新明國中音樂班。
【演奏家簡介】See the Music Profession
楊雅茹
Ms. Ya-Ru Yang
廖倚苹
Ms. Yi-Ping Liao
Ms. Wei-Ting Wang
由黃錦祥老師啟蒙學習打擊樂,曾師事陳振馨老師、吳佩菁老 師、邦恩莎老師、Mr. SylvioGualda。1999年10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並 為賴德和「野台高歌」作品進行首演,擔任木琴協奏曲主奏,2000年 灌錄於「被丟棄的寶貝」CD發行當中,2003年亦以此作品隨台北打擊 樂團於日本發表首演。於大學期間多次參與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音 契合唱管絃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等樂團 的演出邀約,具有極佳的合奏能力與演奏技術。2003年7月5日於國家 音樂廳演奏廳舉行個人獨奏會。同年隨即赴法留學,就讀法國國立凡 爾賽音樂院,2004年獲打擊樂高級班金牌獎,並於同年受邀於法國國 家廣播樂團演出現代樂的發表。2005年獲得室內樂文憑,並於同年返 台。
畢業於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劇藝音樂科(現改制為國立台灣 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中國打 擊樂師承李慧、邵淑芬、賴璇,西洋打擊樂師承王小尹。曾於20052007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專任敲擊樂師;2007-2011年擔任香港中樂團 全職敲擊樂師。現就讀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班三年 級。 由香港Modern Records公司錄製之「她們仨」專輯中,擔任《八 音和》、《Blues for Gilbert》演奏,當中尤以《八音和》最獲市場青睞 ,被收錄於99年香港音響大展發行的合輯之中,亦被眾多展商頻繁於 櫃位上播放,成為熱銷的專輯之一,此專輯亦獲得香港《音響雜誌》 的主編多次撰寫高度的評價,此兩首樂曲後更被收錄至「敲擊王」專 輯中另行發售。
打擊樂家王瑋婷曾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音樂班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主修打擊樂,曾師事羅佳卿老師 、凌國周老師及陳振馨老師。2007年考入法國國立凡爾賽音樂院 (Conservatoire a Rayonnement Regional de Versailles),師事打擊樂大師Mr. Sylvio Gualda及Pascal Pons,於2009年獲得凡爾賽音樂院打擊樂第一獎 文憑(Diplome d’Etudes Musucales)暨評審一致通過獎(Prix a l’unanimite) 的殊榮。 演出經歷豐富,跨足美國、歐洲及各個亞洲國家,2002年於法 國馬賽歌劇院演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建"親自導演之劇《八月雪》 (snow in August)歐洲首演,擔任打擊樂器樂師,也隨各樂團至美國、加 拿大、義大利、德國、法國、瑞士、日本及中國大陸上海及北京等各 大城市演出。現為法國Argillos打擊樂團、台北打擊樂團、樂興之時管 弦樂團,廣藝愛樂管絃樂團團員。曾任私立清雲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家 、新竹縣立寶山國小深耕藝文計劃音樂教師及台北靈糧堂兒童節奏樂 班教師。現任教於新北市立漳和國中音樂班、新北巿立碧華國小音樂 班、新北市私立康橋雙語實驗國小、新北市立中和國小、台北市立石 牌國小、台北市立麗山國中等學校擊樂分部老師。
12
13
【演奏家簡介】See the Music Profession
林昀珊
2003年1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畢業於錦和國小、漳和 國中音樂班、中正高中音樂班、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打擊樂啟蒙於吳昭賢老師 ,曾師事凌國周老師、陳振馨老師、吳珮菁老師。曾參加錦 和社區管樂團、YWCA青少年管絃樂團(1996~1998)、1999及 2000年台北國際打擊夏令研習營、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附屬管 樂團,2007年7月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舉辦「這一年我們聚在 一起」擊樂三重奏音樂會。
Ms. Uan-Shan Lin
廖予曦
Ms.Yu-Hsi Liao
廖育瑄
Mr. Yu-Hsuan Liao
由黃錦祥老師啟蒙,就讀文化大學期間,師事陳振馨 老師。2005年加入台北打擊樂團,同年參與”純粹2”國人擊 樂作品發表,世界首演演出”知名作曲家賴德和的”甲申隆 冬”、呂文慈老師的”樹倒狐猻散”、蔡凌蕙老師的”琴想 ”,2006年參與”虎與姑婆大戰彼得與狼”打擊樂加戲劇的 巡迴演出,於2007年擔任高音木琴第一部演出”綠野仙蹤” 誰來說故事。2009年考入德國國立Detmold 音樂院, 師事Peter Prommel,在校期間參與數十場音樂,包括管絃樂團、管樂團 、室內樂、打擊樂團、歌劇、爵士樂團、手鼓樂團;2011年一 月舉辦個人音樂會,並於學校室內樂比賽榮獲首獎,賽後經 由記者專訪將此報導刊登於地方報的藝文版。2012年一月於 學校音樂廳錄製個人專輯CD "Schlagzeug und Mehr", 2012年 六月在校舉行畢業音樂會及爵士音樂會,以成績特優畢業。 現任為桃園縣中正國小、新北市文德國小、安坑國小管樂團 分部老師。
畢業於基隆高中音樂班,中國文化大學西洋音樂系, 於2012年就讀法國巴黎Agostini爵士鼓班以及巴黎Montigny音 樂院爵士鼓班,曾師事林怡昕、韓立恩老師、陳振馨老師、 Pierre Alexandre以及Laurent Teissedou,於2006年加入台北青年 管樂團,擔任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協演人員,於2006年加 入台北青年管樂團,曾擔任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協演人員 。2006年加入台北打擊樂團,參與音樂劇"誰來說故事"系列巡 演,並於“虎姑婆”大戰“彼得的狼”音樂劇中擔任打擊樂 手及戲劇演出。與校內室內樂團多次於各校區展演,並於 2007年隨校赴上海音樂院交流演出,任打擊樂手、以及爵士 鼓獨奏部份。
【演奏家簡介】See the Music Profession
於2007年加入樂團。畢業於淡江高中音樂班、國立台 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修擊樂。音樂老師啟蒙於蔡鴻 宜老師;西洋打擊樂啟蒙於賴安棣老師,曾師事羅佳卿、陳 振馨、林錦蘋、黃馨慧老師。中國打擊樂啟蒙於廖倚苹, 曾師事李慧、邵淑芬老師。現為台北打擊樂團、紘采樂集 團員。
劉羿伶
Ms. Yi-Ling Liu
2009年加入台北打擊樂團。畢業於漳和國中音樂班, 台北市立復興高中音樂班,主修擊樂,現就讀實踐大學四年 級,曾師事黃馨慧老師、陳振馨老師,現師事孫綾老師。曾 參與台北愛樂管樂團演出及擔任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協演 人員,於2010隨實踐大學管樂團赴北京及天津音樂院交流演 出,曾獲台北市九十九學年度音樂比賽,北區馬林巴木琴第 一名。
黃以涵
Ms. Yi-Han Huang
2009年加入台北打擊樂團。畢業於國立三重高中普通 班,真理音樂應用學系,主修打擊樂,曾師事韓立恩、羅佳 卿、王瑋婷、林昀珊等諸位老師。2009年參加真理大學音樂 應用學系主辦之「室內樂比賽」,榮獲第一名。2010年隨真 理大學管弦樂團至奧地利巡迴演出。曾參與廣藝愛樂管絃樂 團、音契管弦樂團演出。現為台北市立石牌國小管樂團個別 課老師。
陳宜平
Ms. Yi-Ping Chen
於2012年4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畢業於南崁高中音樂 班,現就讀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三年級,主修打擊,曾師事 李幸真老師,現師事陳振馨老師。曾於2007至日本參加第36 屆International Junior Original Concert (IJOC)演出、2009年參加 台北文化盃-高中音樂班組榮獲第一名,並於2011年和華岡交 響管樂團赴廈門大學與福州大劇院演出。
劉彥均
Ms. Yen-Chun Liu
14
15
【演奏家簡介】See the Music Profession
余沁芸
2014年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主修打擊樂 ,師事陳振馨老師。先後畢業於後埔國小音樂班,仁愛國中 音樂班,復興高中音樂班,由黃純鈴老師啟蒙,曾師事郭光 遠老師。2010年以全國聯招榜首之姿考取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音樂系,同年考取台北世紀交響樂團青年管樂儲備團員。曾 參與廣藝愛樂管絃樂團【琴與劍的霹靂交響曲-臥虎藏龍】幕 後製作,NSO國慶音樂會【馬勒第八-千人合唱】。2012年7月 加入台北打擊樂團。
Ms.Chin-Yun Yu
於2012年8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 大學音樂系一年級。畢業於桃園西門國小音樂班、桃園中興 國中音樂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主修打擊樂 ,由李幸真老師啟蒙,曾師事宋文琦老師、陳振馨老師,現 師事黃堃儼老師。曾參加“2009台灣擊樂精英馬林巴大賽” 以及“2011國際華人精英馬林巴大賽”皆獲得複賽資格。 2009年暑假曾赴日本向作曲演奏家安倍圭子老師學習。
許芯
Ms. Hsin Hsu
劉言融
Ms. Yen-Jung Liu
出生於新北市中和區,主修打擊, 副修鋼琴。畢業於 秀山國小音樂班、漳和國中音樂班、國立新店高中音樂班、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分別師事張簡雅紋、陳振馨、林怡昕、 林炳興及朱崇義老師,2012年轉學考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現就讀音樂系二年級,師事陳振馨老師。就學期間,積極參 與各類型演出及音樂比賽;2006年北區縣賽國中組木琴獨奏 甲等、2007年漳和國中校內協奏曲比賽第一名、2008年個人 高中職組木琴獨奏 甲等、2008年於國家音樂廳參與演出【美 好的一日】-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第二幕」及「強尼史基基 」、2009年於國家音樂廳參與管弦樂名曲「火鳥」、2010年 於國家音樂廳參與演出義大利寫實派歌劇「鄉村騎士」、 2011~2012年期間曾參與屏東小號角打擊重奏團、木箱鼓團及 屏東聯合管樂團等多場巡迴演出、2012年7月協演於高市交附 設打擊樂團,並於2013年5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
【演奏家簡介】See the Music Profession
板橋人,由於受姐姐的影響,從小便開始接觸音樂。 先後畢業於新北市後埔國小音樂班、台北市仁愛國中音樂班 、國立師大附中音樂班;曾師事黃純鈴老師、郭光遠老師。 2011年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高中個人木琴A組榮獲優等。 2013年以全國擊樂榜首考取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師事 陳振馨老師。2013年5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並受邀參加中視 超級模王大道II的錄影。
黃靖元
Mr.Ching-Yuan Huang
彰化縣人,主修打擊樂,畢業於草屯國中音樂班、國 立台中二中音樂班、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國中時期啟蒙於 毛若瑾老師,曾師事李幸真老師,現師事林偉中老師。2013 年7月加入台北打擊樂團。
黃欣怡
Ms. Hsin-Yi Huang
劉倫卉
Ms.Lun-Huei Liu
畢業於新湖國小、三民國中普通班,淡江高中音樂班 ,目前就讀實踐大學音樂系一年級。主修擊樂,曾師事魏華 瑤老師、王瑋婷老師、梁姿美老師,羅家卿老師,現師事於 孫綾老師。2011年代表淡江高中音樂班擊樂室內樂進軍全國 比賽,2012年2月參加淡江高中管弦樂團演出於雙連教會,同 年5月隨淡江高中管樂團演出於蘆洲功學社、並於台北國家音 樂廳演出『淡江建校百年音樂會』。2013年11月參加民生社 區管樂團,並於中山堂演出『交響詩狂想曲』,同年12月接 受擊樂大師班Gwendolyn Burgett Thrasher的指導。2014年3月隨 實踐大學管樂團巡迴演出,並由美國指揮家Winther老師指揮 。同年5、6月演出於蘆洲功學社、台北國家音樂廳,於2013 年加入台北打擊樂團。
於2013年加入台北打擊樂團,現就讀中國文化大學音 樂學系,畢業於淡江高中音樂班。西洋打擊樂曾師事李明軒 老師、周治劍老師,現師事陳振馨老師。中國打擊樂曾師事 廖倚苹老師,現師事林雅雪老師。2013年與台北青年管樂團 、馬來貘Cherng演出<不負責童「畫」故事>;2013年與管風琴 家約翰.沃克、陳韵芬演出淡江中學建校百週年音樂會「馬 偕心、台灣情」
鄭名媛
Ms.Ming-Yuan Cheng
16
17
【台北打擊樂團】Taipei Percussion
一盞燈、幾個練習板、八坪的空間,台北打擊樂團 Taipei Percussion就是這樣開始,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小 公寓,製造聲音,也製造樂器,敲起了打擊樂的夢想。
【製作名單Production List】 藝術總監:陳振馨
樂器組:劉彥均 余沁芸
執行製作:尤文傑
譜務組:劉言融 許 芯
行政秘書:陳宜平
錄音工程:宋文勝
演出組:林昀珊 黃以涵
平面攝影:梁瀚元
台北打擊樂團 Taipei Percussion 自1986年起,由前藝術總監連雅文創辦,全省例行城鄉巡迴表演 、年度創作公演、校園展演系列、社區藝術巡禮…等等,並連續十 一年榮獲行政院文建會評選為音樂類「優良傑出發展扶植團隊」, 台北打擊樂團和臺灣一起成長了二十五年,培養了多位優秀青年打 擊樂家,並以一份藝術社會人的虔誠心,主動接近大眾生活圈,推 廣打擊樂合奏藝術,舉辦音樂講座。 多年來台北打擊樂團已躍升於國際展演舞台,曾多次與日本北 野徹打擊樂團(Japan's Kitano Tohru& Percussion Group Osaka)、法國 Agora擊樂四重奏(French Agora Percussion Quartet)、音契合唱管絃樂 團(YINQI Symphony Orchestra & Chorus)、台北愛樂合唱團(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等國內外專業表演團體及藝術家聯合演出。 1997年、1998年,相繼至日本與美國巡迴公演,2003年5月則獲日 本福井縣Fukui鯖江市Sabae City、朝日市Asahi City之邀,於朝日市 體育館、鯖江市文化中心「第四屆鯖江木琴音樂大會Sabae Marimba Concert」中進行交流演出,2004年北京市與上海的交流演出。 台北打擊樂團始終堅守國人創作路線的音樂製作,致力於台灣 打擊樂藝術的耕耘,並將國人寫作的擊樂作品,有計畫地錄音製作 出版;1997年第一張CD專輯『起鼓』(Ki-Go),獲得行政院新聞局 主辦之第九屆《金曲獎》(9th Golden Melody Awards)最佳演奏人獎 ,成為音響樂迷的收藏片;2002年『被丟棄的寶貝』( S o u n d o f Articles)樂團十五週年CD紀念專輯,則獲得第十三屆《金曲獎》
(13th Golden Melody Awards)非流行音樂類 「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於創設性、藝術 性、演奏與錄音技術上,獲得全面最高的 肯定。 此餘,樂團積極發表國內外青年作曲家 的作品,並數次邀約展演旅外華裔傑出作曲 家的代表作,提供了擊樂創作呈現的另一空 間,帶給觀眾更多樣化風格的現代精緻曲目 。樂團秉承推廣打擊樂藝術之心,於1999、 2002、2005年舉辦了三屆『中華民國青年打 擊樂作曲比賽暨得獎作品展』(Percussion Music Composing Competition, Taiwan,R.O.C.) ,以激引台灣擊樂寫作之原動力,進而推展 國人擊樂作品於國際舞台。 在跨領域藝術的實驗中,提昇專業的競 爭力,是台北打擊樂團經營的理念,我們將 持續在藝術性的開發、獎勵創作、階段訓練 、國際展演等方向而努力,台灣擊樂的美蒂 ,是二十一世紀的國際上,一筆發亮的註記 ,台北打擊樂團以開磐「創世記」(Genesis) 的初衷,用生命傳遞打擊樂的樂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