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協2016五週年慶典春拍 盛世經典

Page 1

19:00

日本美协五周年庆 盛世经典

星 期 二

盛 世 经 典 中国宫廷珍玩及古董精选 —

TEL:03-6265–1558 FAX:03-6265-1553

1日 9

日 本 美 协 五 周 年 庆

〒 103 - 0027 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 3-5-13 三義大廈ビル 9 階

中国宫廷珍玩及古董精选

2 0 1年 6 月 4

春季 2016

www.jade-auction.com


奢华岁月 — 宫廷日常用品

清代是中國最後一個强盛的王朝,無論是中央集權政治,官宦等級,還是宮廷禮儀, 典章制度,大到國家社稷,皇帝后妃,小到后宮日常起居,生活用品,均依據著戒備 森嚴不容侵犯而又有條不紊的律制。那些不同臉譜的人們,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 地 消 逝 了 , 然 而 他 們 的 遺 物 —— 巍峨的宮殿、豪華的陳設、精美的家具、珍奇的珠 寶、高雅的文玩、日常的用品,至今歷歷在目。讓人不禁對這座紫禁城的日常起居生 活產生著濃厚的興趣。 清代立國後,隨著國家的安定經濟繁榮,皇帝后妃,王公貝勒,大臣官宦形成了一個 龐大而集中的等級系統。清宮置造辦處,負責承辦官家造办采办等事宜。造辦處集中 了國家最優秀的藝術和技術人員,這裏的工匠創造了當時中國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 無數國寶級的工藝品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 以前多達三四十作,此 清宮造辦處內部設有門類繁多的作坊,乾隆二十年( 1755 後漸次並為十四作,即如意館、金玉作、鑄爐處、琺瑯作、銅鑼作、匣裱作、油木作 等,各設催長、副催長、委署司匠等職,督率匠役承造各項活計。造辦處生產的宮廷 用品依據明文規定,等級制度來承辦生產。 本次拍賣中,我們有多件造辦處承辦的宮廷日常用品,其中包括:玉器、漆器、珐琅 器、铜器、木器家具等拍品。


301 清  銀鎏金嵌寶扁方 L 35 cm

JPY: 350,000 RMB: 19,300

北京故宫寿康宫内展品实景图

301

302 清  银胎鎏金錾花托杯一对     填彩漆杯托一枚 杯D 9 cm H 6 cm 杯托L 11.5 cm 备注:三件一组

JPY: 800,000 RMB: 44,000

北京故宫寿康宫内展品实景图

302


303 清  铜鎏金白玉扣环香熏一对 D 6.5 cm H 6 cm 备注:红木提梁盒

JPY: 800,000 RMB: 44,000

雍正赏玩图

303


304 清  白玉盖杯一对 说明:此對玉碗玉質潔白,晶瑩剔透,潤澤生輝,包漿古樸。杯子 敞口,弧形外壁,腹部微微下垂,圈足。蓋部微隆,直立 紐。下承底座,有原裝老盒子。造型精簡,小巧干練。       表 面淺雕紋飾,其中口沿下環繞回紋,腹部中央環狀帶內勾 勒拐子龍紋,近足處修飾蕉葉紋,蓋面以紐為中心,雕琢蕉 葉紋和拐子龍紋各一周。紋飾正統規矩,淡雅清麗,素靜樸 實,頗有古韻。 D 9 cm H 12 cm 备注:原配老锦盒

JPY: 800,000 RMB: 44,000

304


305 清乾隆  剔红嵌玉花形盒一对 L 24 cm H 13 cm 说明:此拍品为一对乾隆朝产出的剔红盖盒。盖盒部分呈六瓣花形,平盖面,弧形外壁,子母口扣合,圈足。下承高足底座,座 面亦呈花形,中部束腰,花形如意纹镂雕牙子,五个内撇立足。

器形饱满殷实,丰腴健硕,犹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娇美可人,典雅雍容。

表面堆厚重的朱漆,漆质肥厚润泽,红艳靓丽。再施以剔红技艺雕琢纹饰图案。其中盖面在回纹环绕的开光内,先雕琢卍 字纹锦地,其上嵌入六块白玉。白玉呈色乳白,中心一块雕琢西番莲纹,另外五块表面浅雕蝙蝠纹,五只蝙蝠寓意“五福 捧寿”,具有吉祥福瑞之意。

外壁由上至下先雕琢一周蕉叶纹;再刻画六角菱花形锦地,锦地上设开光,开光内勾勒牡丹和梅花纹;近口沿处环绕一周 回纹;纹饰以口沿为界上下对称设置。器内壁及足内髹黑漆。

花卉有写生韵味,生动逼真,运刀圆熟,雕刻精细。纹饰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首尾呼应,五彩缤纷,着实让人眼花缭 乱。寓意又极佳,表现了吉祥富贵,美满富饶等意,是一件颇为难得的作品。

备注:原配紫檀高足座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2

JPY: 3,000,000 RMB: 165,000

305


清代乾隆一朝号称盛世,百工炫巧争奇,料不厌精,工不厌细, 为了迎合宫廷的好尚,漆工也不免趋于繁琐。其成功的作品,谨 严细致,似已达到极限,无可逾越,令人惊叹。 雕漆艺术的鼎盛时期在清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乾隆朝的作 品。此时的雕漆艺术已完全摆脱明代风格,花纹棱角毕露,用漆 更薄,漆色红亮。

305


306 清乾隆  剔紅錦地百花紋園盤 D 30.5 cm H 4 cm 备注:宮廷紫檀高足座

JPY: 2,000,000 RMB: 110,000

306

306


307 清中期  绘彩漆宝相花捧盒 D 28.5 cm H 16 cm 说明:彩绘漆器,指以单色漆为地,上面用彩色漆描绘图 案。它与填漆不同,描绘的色彩浮于漆的表面,以 手触之,有隐起之感,即《髹漆录》所谓:“稠漆 写起,于文为阳者”。这类漆器,清宫常见彩漆描 绘和油彩描绘两种。

此拍品为一件清中期的绘彩漆捧盒。通体呈12瓣棱 花形,平盖面,子母口扣合,弧形外壁,圈足。

器表及器里均施厚重油润的赭黄色漆,黄中透红, 红黄调和,具有极为雍容华贵,吉祥喜庆之感。盖 面在底漆上先以金漆描绘纹饰轮廓线,再填以矾 红,明黄,翠绿,深蓝等油彩绘制纤细精美的缠枝 宝相花纹;外壁勾勒缠枝莲纹,如意纹及草叶纹。 盖内及器内也以同样的技法绘制宝相花及竹叶纹。

彩漆描绘注重色彩的效果,要求藝人具有很高的繪 畫功力。通體色彩明艷,繽紛絢麗,具有皇家御用 之風范。

备注:盒内部亦有漆彩绘

JPY: 800,000 RMB: 44,000 307

307


308 明  剔红绶鸟穿花碗 D 21 cm 连座H 18 cm 备注:紫檀高足座

JPY: 1,200,000 RMB: 66,000

308


309 清  剔红大吉葫芦壁挂 L 41.5 cm W 27 cm 说明: 此 壁挂呈葫芦状,小圆口,细短 颈,中部束腰,腰部周围环绕绶带 状装饰物,有上小下大的两个圆 腹。整体造型丰满圆滑,稳重大 气,流线优雅。葫芦在中国的神话 传说中多有记载,被视为诞生始祖 的母体,同时因谐音“福禄”,而 成为富贵,长寿,吉祥,平安的象 徵。又因其藤蔓延绵,果实繁盛, 而被视为子孙万代,多子多孙的吉 祥之物。

瓶身堆黑、朱两色漆,采用剔红工 艺雕琢纹饰。瓶身边缘剔黑环绕如 意云纹。葫芦形瓶身上下以回纹勾 勒一大一小两个开光,开光中央书 “大吉”两字,以回纹为锦地,周 围环绕一周如意云头及缠枝莲纹。 腰部绶带呈自由卷展状,表面修饰 卍字纹和棱形花纹。

纹饰华贵典雅,精美细致,富丽堂 皇,巧夺天工,此乃剔红工艺在乾 隆朝蓬勃发展的重要产物。两个楷 书体大字“大吉”,舒展霸气,寓 意吉祥福瑞,可以推测当年清宫必 定恰遇吉事,王公大臣升官婚庆生 子寿辰,造办处为庆祝这一盛事而 精心制作。

参阅 : 《 C H I N A

The

Three

Emperors1662-1795》 Roral Academy of Arts,London 20052006 第370页

JPY: 1,200,000 RMB: 66,000

309


310 清  掐丝珐琅炉瓶盒三式 L 50 cm W 20 cm 说明:此拍品为掐丝珐琅炉,瓶,盒三式一组。“炉瓶三事”出自《红楼梦》第五三回,“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 傍边设壹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由此可知这是古人焚香时用的器具。

均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底,上施矾红,宝蓝,翠绿,明黄等各色珐琅材料,绘制古铜纹及饕餮纹。配有红木骨雕共底座。

炉为方形敞口,平沿唇,直腹,腹部六面出戟,下承四刀形外撇立足。炉盖向上隆起,有一对冲天耳,铜鎏金镂雕龙纹及 龙纹抓纽。

瓶为扁长方形口沿,双贯耳,束颈,丰肩,向下渐收敛,高圈足。

盒呈长方形,弧形外壁,高圈足。平盖面,弧形外壁,子母口扣合。

三件器物造型周正古拙,端庄大气,严谨工整。体形虽不大,但均气韵非凡,秀拔超群,大义凛然。线条圆润,角度精 准,浑圆饱满,每件都称得上精品。

备注:红木骨雕座

JPY: 1,500,000 RMB: 82,500

310


311 清初  白玉雕链环篮形香熏 连座H 25 cm 备注:刻诗文,子冈款,银盖,紫檀座

JPY: 2,600,000 RMB: 143,000

陆子冈是明末最为著名的琢玉巨匠,在许多文人笔记中都有记 载,《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录牧,造水仙簪,玲珑 奇巧,花茎细如毫髮。”徐渭《咏水仙簪》:“略有风情陈妙 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峰尽终南似,愁钉苏州陆子冈。” 直到今天,刻有陆子冈款的玉器仍有许多流传于世。 当今世上流传的子冈作品大多以玉牌和玉佩等小件为主,本件拍品是非常 罕见的子冈作立体器件并带有活链和诗文题款。

311


312 清  白玉嵌宝双鱼磬 H 33 cm 说明:此拍品为一件双鱼形致的磬式摆件。由白玉双鱼磬和紫檀梁架及底座构成;梁架大致呈梯形,上面有金属倒勾,通过金属 环衔接双鱼;双鱼腹部相对呈对称式展开,其中头部、胸鳍、臀鳍及尾部相接,背鳍伸展;鱼尾承接一奔腾海浪形小座, 此小座固定于底部大台座上;大台座线条呈柔美的流线形,海浪纹如意形牙子,四个花形立足。

造型典雅高贵,秀丽挺拔,线条柔和流畅,极具韵律感和动态感。

如意取材优质和田白玉,呈色乳白,晶莹似脂,触手温润。表面鱼眼部装饰以绿色宝石料材,鱼头部、鳍部、背部及尾部 装饰以粉红色宝石料材,为整器增添了淡雅绚丽的色彩并突出了鱼的流线感,极为美观。

双鱼为佛教八吉祥纹饰之一,象徵自由和超越,代表富裕和祥和。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以 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徵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以双鱼造型制作成为磬式摆件,乃取磬谐音“庆”,鱼 谐音“余”,寓意吉庆有余。

备注:红木架 参阅:《中国陶瓷全集·清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P209

JPY: 3,500,000 RMB: 192,500

312


313 清乾隆  白玉长宜子孙牌 铜鎏金掐丝珐琅座 连座H 22 cm 说明:此拍品由上部白玉牌和下部掐丝珐琅座组成。上部玉牌选择具有吉祥寓意的“长宜子孙”为主题,镂雕精美纹饰。下部底 座上浅蓝,宝蓝,翠绿,明黄等各色绚烂的珐琅釉料勾勒缠枝莲纹,局部再施铜鎏金技艺,使得器物顿时金光璀璨,富丽 堂皇,熠熠生辉。

本品玉牌运用圆雕、镂雕、透雕、线刻等技法雕制而成,做工精致,细腻润泽,纹样精美,具有典型宫廷造办处风格,且 有清代宫廷仿古繁缛奢华之风格,是工料完美的典范之作,弥足珍贵。“长宜子孙”寓意后世子孙都能过上美好安逸的生 活,此种主题的佩玉在干嘉两朝宫廷玉器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当为皇帝御赐诸皇子皇孙之用。

款识:乾隆年製边款

JPY: 1,800,000 RMB: 99,000

313


314 清乾隆  紫檀嵌玉梅鹊帽架一对 H 32 cm 说明:此类帽架的制作始于雍正朝,为朝中官员置放官帽的专用帽架。以最为上乘的紫檀木为原料,运用透雕,圆雕等高超的技 艺将整体雕琢成梅树形,顶部呈一把撑开的伞状,透雕梅树枝条,枝干茎叶,上再嵌玉石,雕琢成梅花形纹理,帽架顶部 还各置一只喜鹊伏于树顶。

帽架枝干作虬枝状,几只喜鹊或作飞舞状,或作嬉戏状,或作休憩状攀爬与其间,形致生动,机警灵动,栩栩如生;底部 雕饰灵芝,寓意吉祥。下有一高台状束腰底座。

该帽架造型雍容华贵,秀拔超群,风韵悠远,气魄非凡。装饰性能与实用性能并存,构思巧妙,雕工精湛,美轮美奂,巧 夺天工。能够成对出现,登上拍场的较为少见,堪称珍品。

参阅: 1.《中国陶瓷全集·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P121     2.《神品至宝—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特别展》东京国立博物馆等编辑出版2014年 P256     3.《中国漆器精华》福建美术出版社 第243页     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222

JPY: 8,000,000 RMB: 440,000


314


315 清初  雕填彩漆莲花纹条案 L 120 cm W 37 cm H 84 cm 来源:收藏家Mr.David Kidd旧藏曾陈设于京都旧宅

JPY: 800,000 RMB: 44,000

315


316

316 清  掐丝珐琅花卉诗文壁挂 D 63 cm 款识:紫檀雕花边框,“臣于敏中製”款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P135

JPY: 1,800,000 RMB: 99,000

317 清中期  红木嵌牙云龙万寿纹双门柜 L 38 cm W 16 cm H 44 cm

JPY: 850,000 RMB: 46,800 317


318 清  红木如意头条案 L 155 cm W 49 cm H 81 cm

JPY: 800,000 RMB: 44,000

318


319 清  紫檀拐子足八角几一对 L ,W 42 cm H 87 cm 来源:收藏家Mr.David Kidd旧藏曾陈设于京都旧宅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上册》p283

JPY: 3,000,000 RMB: 165,000

319


320 清  嵌百宝鸿禧挂屏一对 L 100 cm W 65 cm

JPY: 1,200,000 RMB: 66,000

320


320


321 清  粉彩王子采枣图嵌黄杨插屏 W 33 cm H 48 cm 说明:此拍品为一件清代粉彩插屏的经典之作。插屏部分为一块粉彩瓷,呈长方形,嵌入在边框内,边框取深棕色硬木嵌黄杨木 料,作七组拐子龙纹装饰。背面有机关,可开启。插屏呈竖直式通过凹槽固定于底部台座上,台座亦取料硬木,上嵌有黄 杨木装饰。边架前后四面作出戟式,底部木料向外延伸,加强了稳固性能。通体造型周正规矩,古朴典雅,大气稳重,在 造型上有一定的突破,同时结合了粉彩瓷器和木雕的两种技艺手法,对嵌入的粉彩瓷有了强调和突出的作用,使得整体看 起来华丽尊贵了不少。

正面粉彩瓷,白瓷胎,洁白匀称,坚固细致。以矾红,明黄,宝蓝,翠绿,紫色等彩料满绘各式仰覆错落的花卉纹作边 框,有牡丹,菊花,莲花,梅花,茶花等。开光内勾勒主题纹饰;王子采枣图。画面正中一棵枣树拔地而起,茂密繁盛, 枝头更是结满了沉甸甸的大枣,压得枝头都弯下了腰。树下六位王子浓眉大眼,朝气蓬勃,有的站在矮凳上踮起脚尖去采 摘新鲜的大枣,有的在后用手扶住同伴,有的用头顶着箩筐盛接枣子,有的正在从枝上摘下大枣放入筐内,还有的怕是弄 脏了枣子小心翼翼的用衣裙拢着……圆形的拱门前置了一张方几,几面上摆有笙,花瓶,书卷等物。一位上了年纪的婆婆 左手拉着枝条右手将枣子放入筐内。

画面中的枣因谐音与“早”相似,且果实红红火火,饱满圆润,自古便是富贵如意,多子多孙的象征;同时笙谐音与 “生”相似,故有在新人的房间,床上放上红枣,笙等风俗习惯,寓意早生贵子。清代皇室取这一民间吉祥图案主要表达 了对于子孙繁荣,人丁兴旺,万代无疆的美好祈愿。

图案纹饰纤细精美,刻画入微,彩料呈色鲜艳,五彩缤纷,寓意吉祥,且取材更加庶民化,生活化,跨越了王家皇城的束缚而 更加贴近了市民生活,通俗精简,温馨美满。花卉边饰更是繁密堆叠,繁而不乱,千姿百态,富丽堂皇,为整体锦上添花。

来源:京都藏家旧藏

JPY: 1,800,000 RMB: 99,000

321


321


322 清乾隆  铜鎏金錾花瓜蝶叶纹盖盒 D 25 cm 连座H 16.5 cm 说明:盖盒呈扁圆形,平盖面,弧形外壁,子母口扣合,圈足。下承原配紫檀镂雕底座。器形饱满 圆润,稳重健硕,为造办处承办宫廷造器的经典造型。

取优质铜材,施鎏金技法,呈色金黄,厚重饱满,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盖面及盒外壁在回纹 锦地上錾花雕琢瓜蝶及卷草纹。瓜蝶因谐音与“瓜瓞”,故寓意瓜瓞绵绵,有子孙昌盛,人丁 兴旺等吉祥之意。

此类器形及纹饰常见于乾隆朝剔红艺术品中,可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剔红瓜蝶纹鼓式攒盒。

纹饰精细缜密,刻画入微,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整器体态虽然不大,但气势恢弘,具有清 代宫廷造办风格。

备注:原配紫檀座 参阅:图版50《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74

JPY: 3,800,000 RMB: 209,000

322


322


323


323 清道光  白底绿釉西番莲花六角撇口花盆一对 D 20 cm H 11 cm 说明:胎体洁白坚致。通体呈六角棱形,方形折沿,口沿外侧突起一周方形圆唇,束颈鼓腹, 圈足外撇,下设六只如意云头小立足。

通体施釉,白釉洁白纯净,匀称光滑,迎光见桔皮纹,六足端露胎。口沿装饰一道金 彩旋纹,其余纹饰均以墨绿色彩釉绘制,黑墨色勾勒轮廓线。沿唇装饰一周如意云 纹,颈部勾勒缠枝莲纹,肩部修饰如意云头,腹部整体刻画缠枝西番莲纹,近足处点 缀蕉叶纹及如意云头。器足内心有红彩“慎德堂制”,两行四字楷书体款识。

慎德堂为圆明园内道光皇帝的行宫。晚清时期慎德堂款瓷器是官窑的精品,是道光帝 的御用瓷。

323(mark)

款识:“慎德堂製”红字款,红木座 参阅:1.《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辑 P399     2.《中国陶瓷全集—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P180

JPY: 8,000,000 RMB: 440,000

323


324 清中期  铜胎画珐琅方觚一对 H 32 cm

JPY: 600,000 RMB: 33,000

324


325 明  铜鎏金云龙大锁 全长L 40 cm 说明:中国古代的锁具文化历史悠久,唐代时锁具已十分普及,明清时期更是古锁的鼎盛。古代锁具应用 的范围很广,主要以家具锁具为主,故而家具的兴盛与否直接影响到锁具的生产。明代经济活络, 为明式家具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条件。明式家具选料精良,造型健硕苍劲,纹饰华贵雍容,享誉当 今,这些特征往往还体现在家具的细处,比如此锁具之上。     此件明代大锁,当用于紫檀或黄花梨制成的大型家具橱之上。取铜料表面施鎏金技法雕琢如意云龙 纹。纹饰精雕细琢,刻画入微,雍容华贵,饱满豪放。造型简洁,结构严谨。

JPY: 800,000 RMB: 44,000

325


326 清  寿山石刻花描金花形盒 D 21 cm 连座H 11 cm 说明:本品为一件寿山石料材的花形盒,无论用料,造型,还是雕琢手法及构思均新颖巧妙,独具 匠心。远观之仿佛一剔红漆器,然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此乃一件石雕作品,着实生动逼真, 匪夷所思。     所选寿山石,呈色朱红,局部有黄褐色纹理。经能工巧匠雕琢成八瓣花形盒式,平盖面,子 母口扣合。通体以细腻的笔触浅雕如意卷草纹,遍布器表,再以描金技法勾勒轮廓线条。下 承紫檀底座。     纹饰丝丝缕缕,至微至细,线条流畅,端庄隽秀,营造出雍容富贵,华丽典雅的宫廷风格。 备注:紫檀底座

JPY: 1,200,000 RMB: 66,000

326


326


327 清乾隆  黄玉八角环耳盖炉 W 19 cm 连座H 23 cm 说明:本器由上部盖子和本体两部分组成。盖子呈八面菱形,向上耸立,高抓纽。本体口部较大,外奢,平沿唇,亦呈现八面菱 形;口沿两侧置双环耳;器身其他六面个置小兽环耳。下承四个兽形立足,外撇。配有紫檀底座。

器形端庄古朴,秀拔隽永,正统有致,古新合一。盖子和抓纽部的高度要大于器身的高度,这在设计上是一个创新,也带来 了全新的视觉效果。在敦厚稳健中透出秀拔挺立,铿锵有力中透出清新隽秀。形致当仿自古青铜器,属于乾隆仿古的范畴。

通体采用了透雕,镂雕,浮雕等多种雕琢手法,刻法娴熟有力,简洁干练。盖子透雕莲瓣花卉纹及拐子龙纹;其采用了高 度简化的龙头,龙身则结合了回纹与卷草纹,线条横竖分明的回纹与弯曲翻转的卷草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拐子龙纹增 添了几分柔和,避免了线条呆板僵硬,又恰当地凸显了纹饰的硬朗、挺拔,体现了刚柔并济思想。在此基础上又勾勒蕉叶 纹,宝相花纹,莲花纹等,並于几何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盖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显现着考究严谨,端庄瑰丽。

器身口沿外奢处浅浮雕缠枝莲纹一周;两侧双环耳取宝相花纹,与口沿相接处刚好置一朵绽放的花朵;其余六面则装饰兽首衔环 状,兽首面目清晰,威严可惧。腹表面再细致刻画拐子龙纹。腹底有双框阴刻“乾隆御製”,四字篆书体款识。

下承紫檀底座,亦运用镂雕等手法,两侧置双兽首,回纹束腰,花形牙子,四个外撇小足。

通体纹饰精简干练,华美精奢;气势磅礴,壮阔宏伟;雕工精美,具有皇家宫廷之风范。

款识:“乾隆年製”款,红木座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40 NO.32

JPY: 3,500,000 RMB: 192,500

327


清代为宫廷制作玉器的有三处,一个是在北京的皇宫造办处,另外两处是苏州和扬州,宫廷 里的大部分玉器都是由苏州专诸巷的玉工来制作。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嗜爱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 个皇帝,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体现在玉中。乾隆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极大,故宫藏玉三万 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年制,且多为精品。1755年到1759年,清朝中央政府先后胜利平定新疆准 噶尔部达瓦齐及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和田设办事大臣,並设“哈什伯 克”(玉石官),督办采玉。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起到嘉庆四年(1799)开放玉禁,官办采玉长达30 多年。从乾隆二十五年到嘉庆十七年这52年间,平均每年贡玉4000余斤,共计20余万斤。清代皇 家用料可以随便挑,稍微差一点的都不要。     这样的时代背景保证了清代乾隆朝至中期的玉器质量,使得大多都选料优良,造型精美独 特,雕工精湛娴熟。

327



盛典礼器

宫廷礼仪用品 —

在古代,禮儀是一種尊重,也代表著一種權利。在皇權的高度集中之下,各種維護封 建統治的典章禮儀制度嚴謹完備,宮廷禮儀也體現出了皇家的尊嚴,宮廷各類事宜按 照這一制度有條不紊的進行。 中國歷史悠久,王朝雖多有更迭,但前朝的典章禮儀制度卻被後朝所傳承,並不斷完 善,至清代更是集中華五千年精華於一身,宮廷禮儀制度達到頂峰。宮廷的禮儀眾 多,繁縟複雜,主要包括:皇家祭祀,帝王典禮,朝會禮儀,宮廷生活禮儀等。具體 說來,比如每逢四季節氣,祭典活動,成年禮,生辰慶祝,喪葬等均要按照典章禮儀 制度來進行。 作為這些盛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盛典禮器的地位不容小窺。本次拍賣中,我們將 推出眾多此類重器,包括:如意、香薰、法器等礼仪用品


328 清乾隆  銅鎏金獅子一對 L16.5 cm W 24.5 cm H 26 cm 说明:獅子大約是在漢代作為“殊方異物”傳入中国的,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古代瑞獸的象征,獅乃獸中之王,不但可以驅魔避 邪,而且可帶來祥瑞之氣,能解除多種形煞。       此銅獅造型與乾清門前所設銅鎏金獅造型相仿,作蹲踞狀,頭頂鬃毛濃厚細密,卷曲作圓渦狀,前額凸起,濃眉作卷雲 狀,橫目圓睛,炯炯有神,肥鼻寬厚,方口大張露齒,僚牙鋒利尖銳,頜下兩綹長須自然下垂,絲絲清晰。頭頂鬃毛及濃 眉不施鎏金,保持銅料原色。獅子體態雄壯,身軀健碩,肢體粗壯強健,四爪鋒利有力,坐於地表,其中一只正在爪抵住 面前寶球,另外一只則按壓住頑皮後仰的幼獅。獅子整體造型生動形象,神情凜然,不怒而威,刻工精湛,狀物有神。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来源:關西藏家舊藏

JPY: 12,000,000 RMB: 660,000

北京故宫乾清门前金铜狮子摆设


328


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 生活中俗称『不求人』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 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 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 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 意者,古之爪杖也』。 如意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被历代的皇帝大 臣所器重,除了它的材质贵重,造型新颖, 精作精良,美观漂亮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意 所蕴含的寓意非常深刻,深得人心,素有 『凡如意必有寓意,凡寓意必有吉祥』之 说。 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作为 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 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 它在汉族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 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 好祝愿;佛僧讲经时,常用『如意』作随身 携带的道具。 清代,『 如意』 在宫廷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 用。如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 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 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 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在帝后、嫔妃 的寝室中均有『 如意』 ,以颐神养性,兆示 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 秋元旦时节,都需要臣下敬献数量不少的『如 意』 ,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可 见,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宫廷礼仪、汉 族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


如意吉祥


329

330

清  白玉雕登龙门如意

清乾隆  填彩漆如意

L 34 cm

L 40 cm

JPY: 1,800,000 RMB: 99,000

JPY: 1,000,000 RMB: 55,000

329

330


JPY: 600,000 RMB: 33,000

331

332 清乾隆  掐丝珐琅嵌雕漆如意

清  黄花梨镶螺钿嵌银丝如意 L 44.5 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L 47 cm 说明:

JPY: 1,200,000 RMB: 66,000

备注:桐荫山馆监制

桐荫山馆是清末山东潍坊最著名的嵌银丝作坊之一,在当时全国有著巨大的影响力。清康熙年间,潍 县的铜业已相当发达。工匠们为美化产品,扩大销路,便比照古代青铜器的金银错工艺,在一些铜器 上镶嵌金银丝花纹。这就是最初的潍坊嵌银制品。清道光年间,铜匠艺人姚学乾、田熔睿试验在木器 上镶嵌金银丝,其制品是一些小型器物,用于消遣观赏。其后,当地匠人相继更新技法,开设作坊, 使嵌银工艺逐步扩展,别开生面。清末潍县刘东侯、刘仲鲁二人设立『桐荫山馆』,并在济南、北京 设立分馆。对嵌银丝技法又有改进。

332

331


333

334

清中期  碧玉云龙博古如意

清  掐丝珐琅八吉祥嵌玉龙纹如意

L 42 cm

L 42 cm

JPY: 1,200,000 RMB: 66,000

JPY: 1,200,000 RMB: 66,000

333

334


335 清中期  白玉太平有象 L 23 cm W 13 cm H 33 cm 说明: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 晚》:“四方无事太平年”,故又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誌上》:“进业曰登,再登曰 平……三登曰太平。”

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长寿福瑞的吉兽。象也喻好景象。宝瓶,传说是观世音 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作太平景象、喜象生平,形容 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此拍品以太平有象为题材,造型为一只白玉雕宝象,背上垂挂铜鎏金绶带璎珞,背部驮一只 掐丝珐瑯制花瓶,花瓶内置两只铜鎏金嵌宝如意,下承一掐丝珐瑯高束腰台座。造型雍容富 贵,秀丽典雅,珐瑯呈色艳丽,珠光宝气,具有清代宫廷的大家气魄。

备注:掐丝珐琅瓶、座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42

JPY: 2,800,000 RMB: 155,000

335


336 清中期  铜鎏金西番莲福寿嵌宝香薰一对 说明: 此對香薰為清中期作品,取銅料經過鏨花,鎏金技法進行表面的紋飾裝點。通體由三部分組 成,分別是頂部蓋帽,中部香薰柱及底部台座。       頂部蓋帽採用鏨花,嵌寶石料等工藝,作雙層鳳首六角飛簷亭形,圓形珠狀頂,向下作兩層階 梯式構造。表面鏨刻西番蓮紋,飛簷邊緣環繞嵌入五彩寶石料,營造出清代宮廷造器獨有的高 貴典雅,富麗堂皇之感。       中部柱子鏤空雕刻西番蓮紋及蝙蝠捧寿紋。奢華富貴,繁縟複雜,細緻縝密,層層相接,給人 以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之感。       最下端為六角形蓮花台式底座。底座中部束腰,上下對稱式修飾蕉葉紋,再飾以西番蓮紋。       紋飾細膩縝密,雍容華貴,富麗堂皇,集鎏金,鏨花,嵌寶石料等工藝於一身,自然融合,五 彩繽紛,燦爛絢麗,當年必定是清宮皇家的御用之物。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宫廷珍宝》p10 H 47 cm

JPY: 5,000,000 RMB: 275,000

336


336


337 清初  铜錾花鎏金海水龙纹冲天耳炉 说明: 此拍品為一件清初期製作的仿宣德銅香爐。呈色古銅中泛金色,雖經歷時代更迭,賞玩把摸,表面卻異常靚澤,流光溢 彩,包漿古樸沉穩。       小圓口,口沿上置一對沖天耳,腹部滾圓,外鼓,下承三個小立足。配有紅木底座,腹底刻有“大明宣德年製”款識。器 形內斂古樸,敦厚殷實,飽滿健碩,為宣德爐的經典造型之一。       外壁施銅鏨花鎏金工藝雕琢雕海水龍紋。首先在口沿上裝飾回紋,腹部整體刻畫細緻入微的海水紋錦地,在此之上勾勒龍 王劈波斬浪,奔騰與巨波中的壯闊畫面。雕工精良,富麗堂皇,龍王時而露出頭部,時而騰空而起,時而回首張望,造型 栩栩如生,動感極強。 D 19 cm H 14 cm 重 2990 g 款识:大明宣德年製 备注:红木座

JPY: 5,000,000 RMB: 275,000

337


337(mark)

337


繁华盛世

338


泰平有象

338


338 清初  铜太平有象一对 L 30 cm H 45 cm 说明: 象 ,瑞兽,厚重稳行,能驮宝瓶,故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之说,寓意河清海晏、民康物阜。《汉书·王莽 传》:“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意思。陆游曾赋诗曰:“太平有象天人识,南陌东阡 捣麦香”,象已然成为吉祥、喜庆的祥瑞象征。

此拍品为一对负瓶宝象,採用铜鎏金及錾花技法雕琢而成。呈色金黄,璀璨生辉,耀眼夺目。象低头顺目转向一侧,鼻象 卷曲,四足直立于台座上。身披嵌红珊瑚和绿松石的华丽披盖,璎珞流苏遍布全身,各背托著一座宝瓶。宝瓶广口,鼓 腹,高圈足。口外壁满饰花纹,有兽首耳一对,瓶腹表面也装饰有绶带,璎珞纹样。下置须弥座式长方形台,如意牙子, 托泥。此摆设即寓意有祥瑞之意——太平有象。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瑯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42 No.137

JPY: 3,000,000 RMB: 165,000


338


339 清初  胡人力士抬铜炉 L 67 cm W 29 cm H 39 cm 说明:在清朝有一场历时70年,跨越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盛世王朝的战役,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次战事,起于 1690年(清康熙29年),迄于1757年(清乾隆22年),最终弭叛息乱,清朝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重新统一并稳固了西北 边疆问题之上,我们应该注意到这场战役客观上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原与西域民族的融合,并确立了清朝在 东亚乃至中亚的宗主国地位,带来了西域各国的臣服和朝贡,开创了自唐代之后又一个万国来朝的空前盛世。

伴随著这场战役而来的是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故而清康熙朝起胡人形象常常出现在各式宫廷器物之上,比较著名的是现今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掐丝珐瑯胡人捧瓶坐落地烛台,它的造型为一胡人单腿跪于方座之上双手托举观音瓶。清 代宫廷的制作用意可想而知,即是西域胡人对于中原文化的膜拜和仰慕,以及对清王朝的彻底臣服。

此拍品亦采用同一题材,造型为一对站立的胡人力士双手拉扯铜环抬起铜炉。胡人深目高鼻,面容慈善,微露笑意;胡须 浓密,捲髪垂肩,耳垂硕大;身著罩甲,袒胸露乳;双脚赤裸,稳立于地。所抬香炉呈梯形,口部较大,斜直壁,底部小于 口部大小,有四个花形小立足。

通体 採 用呈色灰暗的铜材,仿大明宣德炉而制成。质坚强固,沉甸稳重,包浆深沉,颇具古意。炉底部有“大明宣德年 製”,六个楷书体印章款。 款识:大明宣德年製 备注:硬木底座 来源:日本寺庙旧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95 No.92

JPY: 1,000,000 RMB: 55,000

339


胡人进宝

339


340 清中期  铜胎黑漆描金宝莲形高足盖盒一对 D 23 cm H 30.5 cm 说明:此拍品为一件铜胎施黑漆盖盒。呈色黝黑,表面有一定光泽感,包浆深沉稳重,古拙大气。通体呈现一宝珠形致,采用了 手工锻打技法成型,表面则施黑漆描金及铜鎏金等技艺勾画纹饰及图案。盖盒内部及底足内髹朱漆。

盖部向上高高隆起,表面锻打铸造出一朵绽放的莲花形致,分三层配置。每瓣莲花瓣上再施黑漆描金绘制佛祖,观音,菩 萨等姿态各异的佛教圣尊以及藏佛文字符号等等。有宝莲形立高抓纽,经锻打后加施铜鎏金技法勾勒莲花细部纹理,精美 异常,刻画入微。

盖与盒子母口扣合。盒本体圆口,微微收拢,弧形外壁,亦经过锻打营造出两层绽放的莲花形致。表面亦绘制佛尊及藏佛 文字。经由一圆柱承接莲花形高底足。圆柱上套栓状突起物,鎏金处理。底足较高,向外鼓起,表面作翻莲花式,再施朱 漆描金技法修饰莲花纹。

打开盒盖,可见经手工锻打成型的印痕,亦呈现出莲花绽放式,形致绚烂,极为美观。底足内亦可见同样莲花纹里,中央 又描金绘制十字形金刚杵。

整器瀰漫著浓郁的藏传佛教风韵,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精细娴熟,纹饰细腻华美,给人以肃穆感和震慑力。

来源:日本寺庙旧藏

JPY: 3,000,000 RMB: 165,000

340


340


341 清中期  掐丝珐琅兽面提梁卣一对 W 20 cm H 32 cm 说明:此拍品为一对清中期掐丝珐瑯技艺发展尤为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形致仿自商周时期盛 行的提梁卣,属于清代仿古范畴。清代仿古的对象以商周青铜器为主,多以玉雕、掐丝 珐瑯、雕漆、竹木牙角雕刻等技法精工制作。

卣为古代重要的盛酒器,古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常有“秬鬯一卣”之说,所以卣通常也会 被用来盛“秬鬯”这一祭祀用的香酒。卣主要流行于商和西周。

本品椭圆形直口,短颈,溜肩,扁垂腹,高圈足。弧形盖,向上高高隆起。颈部两侧置兽 首高提梁。腹部四面出戟,也作扉棱。器形舒展霸气,健硕饱满,富贵雍容,气魄凛然。

通体基本以浅蓝色珐瑯釉为地,以矾红、明黄、宝蓝、分红,浅绿等五彩珐瑯釉绘制兽面 纹。兽面夸张大胆,眼珠圆滚,鬃毛直耸,须髯飞舞。腹部为了突出主题纹饰,还加以 雷纹锦地装饰。

纹饰繁缛奢华,灵活多变,好似随意点缀,似无法度,却浑然天成;兽面造型粗犷有力, 雄浑凝重;构思设计极为精巧,于规整华丽中透出盎然生机,给人以极高的美的享受。

备注: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同类器物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55

JPY: 2,500,000 RMB: 137,500

生货原本状态表面有油垢包浆

341

稍做清洗后状态显出亮丽色彩


341


342


名家名品 张伯驹旧藏粉彩佛塔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袁世凯的表侄,过继其伯父 张镇芳。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壹身的文化奇人,著有 《丛碧词》《红毹纪梦诗注》等书。1918年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历任安武军全军营 务处提调、陜西督军公署参议,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华北文法学院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 员、北平市美术分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吉林省博物 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     张伯驹先生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 初仅为爱好,曾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 图》、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上阳台贴》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顶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 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     书信全文:南京盐业银行董事长张丛碧先生钧启。自西琉璃厂翠珍斋。伯驹吾见雅心,此塔 为藏式塔顶饰如意宝瓶,下为粉彩地宝盖。盖下为十三相轮,塔身粉彩装饰勾莲兽面璎珞纹,塔 方内空,一侧开有欢门,内可置佛像。底为须弥座,底座内空可置佛经。此物应为宫廷法器类, 御窑佛教法器具不施年款以示帝王对佛祖之崇敬。可见乾隆一朝慈宁宫养心殿两花阁之内。汝珎 敬上。中华民国二五年陆月捌日(1936年6月8日)。

本品附带书信


342 清乾隆  粉彩西番莲纹佛塔 H 44 cm 说明:此拍品为清代一粉彩佛塔,结构和造型均来源于西藏,乃藏传佛教的典型造器。

通体施粉彩料顶饰如意宝瓶,下为橘黄地描金宝盖和十三相轮,象征佛教十三重天。塔身细长颈,绿地饰各色粉彩卷草纹 及缠枝宝相花,肩部绘有蕉叶纹以及藏传佛教独特的兽面纹和璎珞花卉纹,皆寓意吉祥如意。腹部亦装饰缠枝宝相花纹。 塔身龛内中空,可以放置一尊佛像。底承一须弥座,分层次绘制有缠枝莲纹、云气纹、蕉叶纹、宝相花纹等。内部中空, 可放置经书。

通体庄严神圣,富贵雍容,粉彩淡雅细腻,气韵超然,极具王者风范。足内无款识,主要表现出乾隆帝虔诚佛法之心。内壁 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色泽极浅淡,无爆釉现象,是乾隆朝兴起的一种特有装饰工艺,流行至清末及民国。

备注:附有当时信件一封,张伯驹旧藏 来源: 十九世纪西琉璃厂翠珍斋售与清末大收藏家张伯驹     二十世纪初流入日本,由日本近畿地区藏家收藏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p142 第95号

JPY: 8,000,000 RMB: 440,000

342


342


343 清光绪  青花赏瓶一对 H 39.5 cm 说明:此赏瓶一对体态硕大,撇口,细长颈,圆鼓腹,外撇圈足。白釉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製”,两行六字楷书体款识。此 类瓶最早被称为“玉壶春瓶”,始烧于雍正朝,乾隆至光绪期大量烧制,是帝王用于赏赐的制器,故又名“赏瓶”。

口沿部装饰一周海水纹。颈部由上至下依次勾勒如意云头,蕉叶纹,回纹,并作突起弦纹一周。肩部起两道弦纹,以弦纹 为界,描绘缠枝莲纹一周和如意云头一周。承接圆球形腹部处,再作弦纹一周,并以大面积装饰缠枝莲纹。近足处取蕉叶 纹和如意纹收底。圈足作卷草纹。

主题纹饰都为缠枝莲纹,以取“为官清廉”之意。纹饰缛丽繁密,风格细腻,由底至顶,布局周密,一气呵成,皇家风 范,霸气外露。青花色泽纯粹,蓝色稳定,浑厚沉着,气韵极佳。

参阅:《中国陶瓷全集·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P34

JPY: 3,000,000 RMB: 165,000

343


343(mark)

343


盛世经典

漆艺精华 —


344 明  堆朱人马图木瓜形五重盒 L 18 cm W 14.4 cm H 15.4 cm 说明:此拍品呈一木瓜形致,平盖面,五重盒,分别以子母口扣合,圈足,外撇。通体堆朱漆,漆质油润饱满,漆层肥厚,呈色 朱红,打磨光滑,亮丽生辉。采用剔红工艺雕琢图案纹饰。首先以大块削去的减地刀法表现轮廓,又以锦地表现空间远近 和空间感,为明代雕漆的常见表现手法。盖面以人马图为主题,刻画了古战场将士和坐骑的一幕。画面构图疏朗,故事性 极强,让人不禁揣测这位手持兵器,身姿矫健的年轻男子乃何许人也。 刀工清楚,犀利大胆,有一定打磨,均为明代雕漆的显著特征。 来源:日本东北地区藏家旧藏

JPY: 800,000 RMB: 44,000

344


345 明中期  剔红莲花喜狮三重盒 L 15 cm W 11 cm H 14.5 cm 说明:此拍品漆色鲜红,漆质油润亮丽,刀工锋芒毕露,表现出一种棱角纤巧之美感,当属于清中期雕漆的显著特徵。

盒为三重套盒,平盖面,长方形,直外壁,每层之间均以子母口扣合,圈足。器形周正规矩,棱角分明,孔武有力,张弛 有度。

通体堆朱漆,雕刻纹饰图案。盒内及足内髹黑漆。盖面在花形开光内勾勒了一幅莲花喜狮图;开光外雕琢寿桃和桃花纹。 漆地剔减明显,可以看到很厚的漆层。盒外壁在米字形花纹构成的锦地上勾勒梅花纹,中央设花形开光,开光内雕琢精美 的莲花纹。

喜狮憨厚可爱,活泼生动,姿态各异,富有动感;花卉纹饰纤细精美,刻画入微,栩栩如生;整体富贵秀丽,吉祥福瑞,

表现出清代雕漆的高超水准。 备注:旧木盒 来源:日本关东藏家旧藏

JPY: 1,800,000 RMB: 99,000

345


345


九龙飞舞


云海一天


乾隆御厂製漆     乾隆风格系列,是指清乾隆时期在宫廷主导下的漆器风格,以及之后在其风格影响下的作品。 乾隆之前,虽然清代宫廷并没有特别致力于雕漆的制作,不过民间雕漆的生产并没有停止。清初 乾隆之前,雕漆的风格基本承袭明代晚期的特点。 乾隆皇帝积极主导宫廷漆器的制作,早在乾隆三年就传旨织造处制作雕漆,并刻乾隆年製款,乾 隆三十六年至四十年左右,密集制作各式雕漆宝盒,并为各式漆盒命名,刻明。除了刻意模仿明 代永宣和嘉万的风格之外,乾隆时期更开发出新的器形。在风格上,乾隆时期用刀较晚明更为锋 利,边缘打磨少,雕刻层次多,细巧工整,做工严谨,开创出华丽精巧的典型风格。     在纹饰创新方面,不仅大量运用不同几何形的锦地,制造华丽的质感,同时创发出具有立体 感的浮雕地纹。比如,雕刻一股股隆起旋转缠绕的线状云团,制造出充满动感的龙纹飞腾的气 势;采用一重重起伏的波浪,透过无数细密平行弧线的错综交叠,一方面营造丰富的空间变化, 另一方面则增强画面的动感和气势。     由于乾隆皇帝的喜爱,宫廷监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大如屏风、几踏、桌椅,小到瓶、罐、 盒、盘乃至日常摆设,应有尽有。这一时期的雕漆作品构图严谨,雕工精细,图案繁缛,工艺复 杂,形成了雍容华贵、工细柔丽的艺术风格。

346


346 清乾隆  剔红九龙宝盒 D 35.5 cm 款识:“九龙宝盒”,“大清乾隆年製” 说明:此拍品为一圆形大捧盒,平盖面,弧壁,子母口扣合,圈足。体态硕大,表面 堆深厚优良朱漆,盒内部及足内均髹黑漆。捧盒正面雕刻五龙翔云戏珠图, 下部外壁雕祥云巨龙四只,圈足装饰回纹一周。盒盖内心阴刻填金“九龙宝 盒”,四字楷体铭文;足内阴刻填金“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楷体款识。

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 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清朝乃满族建立的王 朝,尤为重视自身对于中华文明继承和延续正统性的主张,九龙纹的使用可谓 寓意深远,用心至深。

漆质厚重殷实,素雅古朴。漆色浓艳鲜红,雍容华贵;雕工深峻凌厉,纤细繁 密,技艺精湛;五龙纹样刻画细腻,成功描绘出了一幅气势磅礴,撼魂荡魄的 宏阔画卷。

参阅:图版133《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 134页

JPY: 6,500,000 RMB: 357,500

346

346(mark)


347


仿古之风始于宋代,当时的文人热衷于通过古器物考证古代的典章制度且以好古来增添文房清趣,因而兴起了使用铜、瓷、 玉、漆等材质仿制古代器物的风气。    仿古清代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清宫中收藏了大量的商周青铜礼器、宋代至明代的瓷器、大明宣德炉等古物,因而乾隆皇 帝的鉴赏力和品味情趣得以提升并在仿古方面有所参照。皇宫里庞大的手工制造机构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可以制作精湛的 铜器,玉器、珐琅等各种工艺品;这些器物许多造型端庄规整,图案纹饰丰富多彩,在追寻着前朝的古风古韵的同时,又能大胆 创新,成为乾隆一朝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    乾隆朝的仿古范围十分宽泛,仅以工艺品为例,既包括仿商周鼎彜,仿秦石鼓,仿汉博山炉、蚕纹璧,也包括仿汝、哥等宋 代名窑瓷器等,凡历代名品都是仿古的对象。不过,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则是对商周特别是西周青铜礼器的仿制。在各种工艺类别 中都能找到青铜器的典型形制,如鼎、爵、尊、簋等以及青铜器的典型纹饰,如兽面纹、夔纹、回纹等经转化后所形成的构图元 素,这与高宗的倡导不无关系。由于青铜礼器作为正统思想中理想的礼乐制度的集中体现,是古典美学的凝聚,故而成功地仿制 这类器物,未尝不是高宗重现圣王时代的一种自矜,同时也是对他心目中宫廷工艺典范的一种探索。


347 清乾隆  剔红饕餮纹鬲炉一对 D 17 cm H 24 cm 说明:本品即为清乾隆时期产出的仿古漆器经典造型之一。采用红雕漆制法,器形取自名噪一时的青铜鬲。鬲是一种古代煮饭用 的炊器,流行于商至春秋时期。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具,而且演变成为礼器和神器,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在鬲的 身上,可以看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到社会习俗和工艺美术水平,因此,鬲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文化。

圆形奢口,平沿,沿上立一对圆纽柱子;短束颈,丰肩,腹部鼓圆,折沿;弧裆,下承三个短立足。器形遵循着青铜古制 精心打造,古韵浓厚,极为严谨考究。形致饱满丰腴,敦厚稳健,极大的保留了鬲作为煮饭用具的初衷。同时也加入了清 代对于青铜器的创新思想,例如加铸两个立柱,使得器形秀拔挺立,为整体增添了尊贵凛然,庄重典雅之感。

通体外表堆深厚朱漆,精雕细刻纹样;器内髹油润黑漆。口沿外奢处装饰一周海浪纹,外沿则取连环回纹。脖颈处依次在 回纹构成的锦地上雕琢蕉叶纹,米字纹;并在三面加雕兽头,只见其浓眉怒目,宽鼻厚唇,双耳耸立,一股威严勇猛之气 扑鼻而来。口沿上一对立柱由于施鎏金处理,金灿耀眼,富贵雍容,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是整器的点睛之笔。

腹部分三面布局纹饰,每块纹饰之间设间隔区域,区域内形成独立的开光,在回纹构成的锦地上雕刻螭龙纹,如意卷草纹 等。裆及三立足亦雕螭龙纹,腹底不置纹饰。

乾隆时期雕漆制作极盛,手法深受明晚期嘉靖、万曆雕漆艺术风格的影响。漆色较明代更加鲜红艳丽而色滞,图案纹饰也 更加丰富多彩,装饰华丽繁琐,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本品朱漆鲜红,刀工犀利准确,棱线清晰有力,构图饱满,疏密有

致,华美富丽,遵循古法精雕细作,颇具青铜气韵,弥足珍贵。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5年春拍LOT.1348

JPY: 8,000,000 RMB: 440,000


347


拍品收藏来源 本拍品为蟹仙洞美术馆长谷川氏旧藏     蟹仙洞美术馆位于山形县上山市矢来,由当地经营纺织行业的长谷川家族经营,是一座颇具 规模的地方博物馆。其中展示的藏品均为长谷川谦三氏的个人收藏,重要藏品有中国明清时期 漆器工艺品,日本刀剑类,武具类,甲胄等,还包括一些当地的小型美术工艺品,总计超过4000 件。     长谷川谦三氏     创立者长谷川谦三氏在山形县上山市矢来经营纺织行业,是长谷川家族产业的当家人。长谷 川是一位著名的美术爱好者和美术收藏家,他花费了半生的时间致力于收集美术品,从而拥有了 数量相当可观的藏品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美术品、培养下一代对于美的认识,遂将其 收藏在蟹仙洞美术馆公开展览,这种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是值得高度评价的。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之 下,同馆中明宣德楼阁人物填漆箪笥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文化材,另有多件不容小视的珍贵藏品。

348 348


348 清乾隆  剔红锦地博古纹双门柜 L 34.5 cm W 20 cm H 26 cm 说明:此拍品即为一件乾隆朝时期产出的剔红精品,雕工锋芒毕露,华丽细密,显现出诸多此朝的典型特征。

器形为一长方形双门柜,顶部置一个金属提环故也可看作是一个方匣。正面设一对对开的柜门,有金属拉纽,底部有四个 小立足。器形规矩周正,稳重大度,形致经典,为乾隆朝产出的小型家具类器物的典型代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剔红云 龙纹带屉长方提匣一件,与此件基本相似。

通体施鲜红艳丽的朱漆,细致雕琢纹饰图案。首先以六角菱花形纹作锦地,每面中央置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再以米字形花 纹作锦地,其上雕琢博古图案。正面及两侧开光内登场的博古器物品种繁多,有:插着四季花卉的长颈觚、瓶、鼎、尊、 彝、焚香的铜炉、放置香料的捧盒、置笔墨的笔筒、取水的钵,狮纽印章、手卷、书籍等各式器物。柜背面设一独立的开 光,内部勾勒螭龙耳花插、盆景、古磬、古玉、笙箫、香炉、如意、灵芝、蟠桃、瑞兽摆件及棋盘等物事。柜顶则在开光 内装饰精美的缠枝莲纹。其中四角及开光的轮廓线描画连环不断的回纹。

通体纹饰精美细腻,繁缛复杂,华丽典雅,雕工娴熟,堪称完美。

来源:山形县蟹仙洞博物馆旧藏藏品第十五号 参阅:图版153《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 147页

JPY: 4,500,000 RMB: 247,500

348


349 明嘉靖  雕填彩漆戗金花石图花菱大捧盒 D 39 cm H 17 cm 说明:明晚期嘉靖,万曆两朝官造漆器的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均超过早期。其品种,技艺崇尚工致华丽,繁缛细巧,早期那种 古朴淳厚,简洁大方的艺术风格荡然无存。嘉靖期戗金彩漆的风格分为两类,工艺水平轩辕分明。多数作品造型灵巧,装 饰繁密,漆色浓艳。少数作品则造型端庄厚重,纹饰写实生动,色彩丰富纯正,戗画精细,格调高雅,颇具宋元之余韵。 这就是说明,当时应有不同地区的艺人在内廷供职,且其中必有技艺高超之人。

嘉靖朝漆器的造型追求灵秀奇巧,出现方胜式,银锭式,菊花式,茨菰叶式,寿字式等,观赏性大增。

嘉靖漆器的最大特点表现在纹饰上,龙凤纹和吉祥图,一时成为主流。其中吉祥图案更是丰富多变,大体可分为四类:一 是用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寓意图纹,如:松鹤延年,灵仙祝寿等;二是借用神仙故事,如:海屋添筹,群仙祝寿;三是用吉 祥文字装饰,如春,福,寿等;四是把传统绘画题材改为吉祥图。

此拍品呈花菱形,平盖面,腹部呈菱花状外鼓,子母口扣合,高随形圈足。体态硕大殷实,器形较为新颖别致,花形外壁 的设计为整器增添了韵律感和灵动感,应该属于嘉靖朝创新器形的范畴。

器表髹朱漆,漆色暗红,光晕古朴。以填彩漆,戗金等技法绘製主题图案和边饰。盖面戗金勾勒卍字纹作为锦地,在其上 又填彩漆绘制芙蓉花,菊花,寿石,彩蝶等动植物,形成具有富贵长寿,益寿延年等吉瑞纹饰。纹饰刻画细腻,意趣横 生,极富意境,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风韵。在画法,笔触处理方便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戗金彩漆松竹梅图圆盘的 纹饰极为相近,可以作为参考。主题纹饰外环绕一周变形回纹。

上下外壁均采用填彩漆戗金技法勾勒缠枝莲纹,口部扣合处环绕两周阴刻戗金回纹。足外墙绘制祥云纹。足底阴刻戗金 “大明嘉靖年製”,六字楷体款识。

主题图案纤细素雅,悠远隽秀,边饰华贵雍容,层层相扣。寓意富贵长寿,祥瑞美满,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

吉祥图案本是中国传统民俗观念的艺术表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用于装饰并不罕见,但像嘉靖漆器这样集中的,却是史 无前例的。究其原因,在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并达到了“一心修玄,斋蘸无虚日”的程度。他幻想长生,喜闻祥瑞之 事。上有所好,下必应之,当时的近臣献“青词”,远官献“瑞物”成为风气。这种风气直接影响了官造工艺品的制作, 使得吉祥图案盛行。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90

JPY: 1,200,000 RMB: 66,000

349


349(mark)

349


350 清乾隆  剔红兽面纹三足炉 连座H 29.5 cm 说明:此拍品为一件清代剔红技艺鼎盛时期作品。无论是器物形致,纹饰设计,还是顶部嵌玉,做工雕法均展现出清代剔红工艺 的最高水准,让人为那奇峭清新、精致纤密的艺术风格所折服。

器物形致应该仿自明代盛极一时宣德炉,属于仿古范畴,当然也加入了清代对于这一造型的创新设计。将这一造型应用于 一件剔红作品中,制作的难度也就提高了。炉盖圆顶,向上分层次隆起,顶部嵌入白玉兽纽。炉身圆口,口沿上置两个冲 天耳,短束颈,腹部浑圆,向外鼓起,三个外拱高立足。下承红木原配底座。器形稳重大方,健硕有力,朴拙秀拔,气势 磅礴,极具古韵。

器表堆朱漆,以细腻的笔触雕琢纹饰。盖面刻画如意卷草纹,蕉叶纹,乳钉纹,环环相绕,给人以连绵不绝,兴盛昌荣之 感。嵌入镂雕白玉兽纽,呈色洁白,晶莹润泽。炉身口沿环绕一周螭龙纹及缠枝莲纹;颈部则勾勒团寿纹;腹部在雷纹锦 地上描绘蝙蝠纹、祥云纹、螭龙纹等;立足装饰兽首和璎珞纹。

通体纹饰流畅潇洒,环环相接,互为映衬;构图疏密有间,在给呈现出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做到了 局部的疏朗清丽,清新隽秀,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剔红佳作。

备注:红木原配座

JPY: 3,800,000 RMB: 209,000

350


350


351 清乾隆  剔红陶渊明菊友图圆盒 D 18 cm H 7 cm 说明: 乾 隆时期的雕漆技法集前代之大成,融会了明代的风格特点,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精细纤巧,锋棱毕露,用漆更 薄,漆色红艳靓丽。

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明朝嘉靖、万曆雕漆刀不藏锋之风格的影响,二是雕漆制作使用了“牙作”匠人。 据档案记载,乾隆初年造办处漆作尚无雕刻匠人,弘歷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南方刻竹名匠从事雕漆,因此,乾隆时 期南方竹刻奇峭清新、精致纤密的风格被带到雕漆中来,使乾隆时期的雕漆呈现出刀锋犀利精密、棱线深峻有刃的特点, 表现出锋棱之美的艺术特色。

此拍品呈圆形蔗段式盒,平盖面,直外壁,子母口扣合,平底无足。此器形在清代乾隆年间较为盛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 院藏有多件类同品,可以作为参考。

盒内及盒底髹黑漆,漆质油润靓丽,发色浓郁。器底阴刻戗金留“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楷体款识。

器表面堆朱漆,盖面雕刻主题纹饰“陶渊明菊友图”,以连环不断的回纹做修饰;外壁环绕缠枝莲纹。

靖节先生陶渊明素来与菊花有著不解之缘,他爱菊,讚菊,借菊花的高洁品格来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的诗篇更是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画面中一鹤髮童颜的老者与一仙鹤立于邨舍前,他轻轻地手抚须髯,另一手持 着拄杖好似在告知身后的童子,这便是我故交的居所了。童子手捧一盆菊花,当是靖节先生为故交准备的厚礼。邨舍的荆 扉慢慢推开,一童子满含笑意热情相迎,可想邨舍的主人一定等候多时了。

邨舍前一棵松柏峥嵘屹立,苍劲有力;近处树木生长繁茂,枝叶旺盛;远处山石河流,悠远静谧,让人不禁沉浸在那惬意 恬淡的生活之中。画面运用三种锦地分别诠释晴空,碧波和地面,雕工锋芒毕露,华丽细密,提升了构图的层次感,立体 感,和震撼力,使人赏心悦目,如同置身画内。外壁勾勒缠枝莲纹亦一丝不苟,为整体增添了典雅雍容之感。

图案极具写生韵味,活泼生动,运刀圆熟,雕刻精细。纹饰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首尾呼应,五彩缤纷,著实让人眼花缭 乱。寓意又极佳,表现了吉祥富贵,美满富饶等意,是一件颇为难得的作品。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来源:山形县蟹仙洞博物馆旧藏藏品 参阅:1.《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 P127 NO.120     2.《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 P127 NO.121

JPY: 1,000,000 RMB: 55,000


351(mark)

351


352 清乾隆  剔红婴戏图直颈瓶一对 H 30 cm

JPY: 1,000,000 RMB: 55,000

正面图

反面图

352


353 清  掐丝珐琅牛头觥 L 14.5 cm

JPY: 300,000 RMB: 16,500 353

354(mark)

354 清乾隆  掐丝珐琅西番莲纹香炉 D 11.5 cm H 7.5 cm 款识:乾隆年製乾隆珐琅器的千字款, “乾隆年製 勅”底款

JPY: 600,000 RMB: 33,000 354


355 清乾隆  掐丝珐琅兽面出戟大尊 D 32 cm H 33 cm 说明: 尊是古代盛酒用的仪器,盛行于商周,是最具代表性经典青铜器造型之一。尊为古代王公贵族所拥有,展现的是至尊气 象,是皇家王者身份的象徵,主人尊贵社会地位的写照,具有著不同凡响的重要意义。

此拍品圆形口沿,浅唇,短束颈,丰肩,腹部向下逐渐收敛,高圈足,外撇。器形敦厚稳重,粗犷有力,张弛有度,设计 合理,和商周时期青铜尊造型已经有一定差距,乾隆时期仿古作品往往注入很多创新元素,也就是常说的“拓新”。

通体采用掐丝珐瑯工艺,取各式五彩珐瑯料绘制纹饰。口沿阴刻一周回纹,颈部、腹部、外足墙均刻画繁复复杂,奇异多 变的兽面纹饰。其中肩部铸造四个兽头,每两个兽头之间加铸五个乳钉;肩腹交界处设一突起弦纹;腹部及足外墙四面出 戟,也作扉棱。

纹饰严谨考究,凝重浑厚,典雅雍容,超凡脱俗;掐丝工艺精湛圆熟,填珐瑯釉面平整,色彩斑斓,绚丽多姿,呈现出辉煌璀 璨,尊贵雍容的至尊气魄。

参阅:《故宫博物院12青铜器》NHK出版 1998年 第15页 NO.7

JPY: 8,000,000 RMB: 440,000

355(mark)


355


356 乾隆二十六年御製  掐丝珐琅云龙纹磬 L 30 cm H 30 cm 说明: 本品乃一件掐丝珐瑯材质的宫廷磬摆件。形致与纹饰等均与故宫所藏玉磬极为相似,应该可以判断这是宫廷造办处珐瑯作 坊受皇帝御命而承办的作品。

此磬呈不对称结构,取片状料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圆孔,悬挂敲击,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本品承接一红木镂 雕缠枝莲纹底座,可以作为摆件置于书房斋室,必助文思平添雅趣。

通体施掐丝珐瑯技艺,先掐丝勾勒出纹饰、文字的轮廓线,再填以各色珐瑯釉料。本品以浅蓝色釉料为底,填明黄、矾 红、宝蓝、翠绿、乳白等各色绘制出纹样,营造出一种极其富丽堂皇,尊贵奢华,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典型宫廷风格。 其中正面绘制双龙祥云图案,只见双龙身姿矫健威猛,躯体庞大健硕,神情肃穆威严,勇力逼人,摄人心魄;周围祥云四 起,奔腾飘逸,好似紫气东来,吉兆当空;巨龙相对而视,分别伸出一只巨爪,抵住中央铭文,呈现出众星捧月般的艺术 效果。有顶部绘有一轮火焰状太阳,中央掏空,可以穿线悬挂。

背面构图与正面相仿,中央遍布细密的篆书体铭文。

磬不仅中国古代宫廷打击乐器,也是嘉好典仪之象徵,传统文化中磬为“五瑞”之一,是吉祥之物。磬谐音与“庆”,故 有“吉庆有余”之说法,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纹样。

通体珐瑯釉料发色浓烈艳丽,庄重肃穆,光鲜夺目,犹如宝石般绽放光芒。掐丝纤细光滑,纹饰细腻缜密,气韵尊贵雍 容,辉煌璀璨,为乾隆朝之经典。

备注:红木座 参阅:图版31《CHINA  The Three Emperors1662-1795》     Roral Academy of Arts,London2005-2006  P122

JPY: 12,000,000 RMB: 660,000

356


磬是一种中国古代汉族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 击。最早用于汉民族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 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 式的雅乐乐队。     在清代,特磬和编磬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是皇帝祭天、祭祖、祭孔时演奏的主要乐器。 雍正时期宫廷画师所绘《古玩图》卷六及下卷八均有此类磬的详细刻画,可作为参考。至乾隆盛 世时期,因皇帝甚是酷爱美玉,又重礼制,遂制作了一批玉礼器,其中即包括玉磬,现今北京故 宫博物院收藏有乾隆二十九年碧玉描金云龙纹编磬一套,可作为参考。

356


357 清中期  掐絲琺瑯御製句博古如意掛屏 L 60 cm W 41 cm 说明:挂屏是一种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用的屏条。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主要用于遮蔽和作临时隔断。     此挂屏如意形框架边缘施铜鎏金技法雕琢云气纹,其上再刻画卍子纹,双鱼纹等吉祥物事。卍字与双鱼皆具有万寿福禄, 寿福有余等寓意。屏表面在浅蓝色的珐琅釉面上掐丝勾勒卍字纹锦地,再绘制博古纹图案。登场器物有方壶,钵、盆、灵 芝、盆景、兰花、梅花、牡丹、石榴、佛手等。构图疏朗清秀,隽丽有致,仿古器具,形致逼真,线条娴熟精练。掐丝表 面光滑,毫无凹凸之感。通体纹饰富贵美满,绚丽多姿,生机盎然,趣味丛生。     画面右上题“彤庭增喜气,绿野遍春光。御题句。臣于敏中敬书。”

JPY: 2,000,000 RMB: 110,000

357


358 清早期  掐丝珐琅瓜形盒 D 23 cm H 19 cm 说明: 本品为一件清中期的掐丝珐瑯小摆件。形致为一九棱南瓜式,本体和盖由子母口扣合,外 壁弧形鼓起,盖顶有南瓜茎叶形纽,底座有铜柱,南瓜的枝蔓、叶片、果实缠绕其上。造 型新颖别致,清新脱俗,小巧精美,让人爱不释手。

本体及盖部施浅蓝色珐瑯釉为地,瓜棱上装饰有色彩缤纷,样式各异的花纹。其中以花卉 纹和瓜蝶纹为主,间有蝉、螳螂、蜻蜓、蚂蚱、蜜蜂等昆虫纹样。盖纽部及底足采用錾花 工艺雕琢纹饰,纹理清晰,表现自然。

纹饰华美精致,纤细素雅,瓜蝶纹更是寓意瓜瓞绵绵,比喻子孙连续,家族繁荣;掐丝技 法高超,釉面光滑平整,錾刻精湛;釉色鲜豔明快,给人以玲瑯满目之感,却毫无骄奢之 气,当属上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36

JPY: 2,000,000 RMB: 110,000

358


359 清中期  铜胎掐丝珐琅兽面双龙耳大尊 W 43 cm H 64 cm 说明: 此拍品椭圆形敞口,平沿唇,颈部细长,微微束缚,肩腹相连,腹部扁垂,高圈足,外撇。其中颈部两侧分别置龙耳。造 型尊贵大度,饱满圆润,丰腴健硕,给人以富贵吉瑞之感,当属清宫造办处风格。

器铜胎,表面施浅蓝色珐瑯釉为地,再以宝蓝、粉红、墨黑等各色鲜豔的珐瑯釉料描画纹饰。其中颈部勾勒变形缠枝莲 纹、蕉叶纹及兽面纹;肩部在宝蓝釉地上描画西番莲纹、拐子龙纹及兽面纹;腹部以大面积勾勒庞大的兽面纹,兽面造型 古拙,凝重肃穆;足外墙修饰缠枝莲纹及兽面纹。耳部为一只奔腾飞舞,口部微张,前爪执宝珠的巨龙。

纹饰繁缛复杂,华贵雍容,构图紧凑,美轮美奂;同时极为注重纹饰的古意,朴拙浑厚,苍劲凛然,摄人心魄。

JPY: 1,800,000 RMB: 99,000

359


359


盛世经典

御窯瓷器 —

360


360 明初  青花唐草纹执壶 D 14 cm H 15.5 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p55

JPY: 2,000,000 RMB: 110,000 雍正赏玩图

360

上海博物馆藏品展示图


361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圆盘 D 38 cm 说明: 此拍品为大明永乐时期青花的经典之作。敞口,平折沿,薄圆唇,浅弧腹,矮圈足,凹底。器形正统规矩,简洁考究,成 型精准,线条圆滑,是永乐朝磁器高度发展的产物。

通体在白色的胎子上施青花料彩,绘制纹饰图案,再罩一层透明釉后烧制而成的。足底露胎,可见胎子洁白细腻,均匀平 整。青花釉面有许多小气泡,为永乐宣德青花瓷中最为常见的铁锈斑,此时在施青花料中多配合西域引进的苏麻离青料, 故烧成后釉面出现闪烁著金属光泽的铁锈斑。

盘内纹饰分为三层:口沿环绕一圈连环如意卷草纹边饰,腹外壁为一周缠枝莲纹,盘心则由五三朵莲花和卷草纹构成主题 图案。盘外壁勾勒六组花卉纹,有莲花、牡丹、菊花和梅花等。

通体端庄典雅,质朴古拙,刚中带柔,清丽秀美。以大面积的白地衬托青花洁莲,画面显得极为明朗清爽。同时永乐朝青 花瓷器重视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注重器物的协调、空间的适度、整体的统一,可以说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 兼而有之。

来源:关西藏家旧藏 参阅:1.《中国陶瓷全集12・明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89页 NO.77     2.《中国陶瓷全集12・明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89页 NO.79

JPY: 8,500,000 RMB: 467,500

361


上海博物馆藏品展示图

361


362 清康熙  釉里红龙纹细颈瓶 D 9.5 cm H 23 cm 说明:白釉,细腻光润,瓶口微外撇,颈部细长,肩部丰满,腹部收敛,圈足略外撇。圈足 露胎,凹底内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列楷书体款识。这种肩部以下造型酷似 梅瓶,而颈部线条细长、挺拔的瓷器很少见,仅见于康熙朝。造型秀拔端庄,素静雅 致,风韵超脱,卓荦不群。

颈部釉里红彩绘龙纹,腹部保持洁白的釉色,不施花纹。纹饰精简干练,精美细致,素 雅悠远,古拙朴实。

来源:关西藏家旧藏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 第63页

JPY: 1,200,000 RMB: 66,000

362(mark)

362


362


363 清雍正  粉彩海水江崖灵芝鸿福图尊 D 19 cm H 15 cm 说明:雍正年间粉彩在造型,胎釉和彩绘等各方面均有了空前的发展。图案纹饰以花卉为主,特别是官窑产品,绘画益臻精妙, 可使数朵绮丽彩花,阿娜多姿。其次所绘折枝花果、团花、花鸟、人物故事和山水画等也都栩栩如生,内容极为丰富。此 外还有各种色地彩绘的粉彩瓷器,增加了粉彩瓷器在色彩对比上的美感。

此拍品呈尊式,圆形敞口,薄唇浅沿,短粗颈,丰肩,腹部圆滚,向下逐渐收敛。器形较为沉稳敦厚,饱满健硕,古拙素 朴。

胎体洁白,釉面光润,这首先便为精良的粉彩器奠定了“物质”基础。表面延续了康熙朝粉彩的诸多特征,采用留白较 多,纹样精简的表现形式。选用浅蓝,浅绿,矾红,淡褐,淡粉等各色彩料,描绘了海水江崖、鲤鱼跳龙门、灵芝鸿福等 吉祥画面。底部海水纹波涛滚滚,风起浪涌,振起朵朵浪花;海波中一江崖突兀屹立,峥嵘骨感,巍峨嶙峋;怪石上竟生 出三枝灵芝仙草,灵芝表面有一轮云状环纹,被称为“瑞征”或“庆云”,是吉祥的象征,后来演变成“如意”,在民 间,灵芝更被称为“长寿福禄、吉祥如意”之神。再看另一侧,巨浪中一只鲤鱼呈平仰状浮出水面,姿态悠闲,彷彿欲要 腾空而起,让人不禁联想到“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寓意吉瑞,飞黄腾达。再看那风和日丽,万里碧空,五只吉瑞蝙蝠畅 快翱翔,寓意鸿福济天,福寿安康。足内露胎,足心施釉,有双圈青花“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书体款识。

来源:关西藏家旧藏

JPY: 3,800,000 RMB: 209,000

363


363(mark)

363


364 清雍正  天青釉弦纹撇口瓶 D 18 cm H 21 cm

JPY: 6,000,000 RMB: 330,000

364(mark)

364


365 清雍正  豆彩灵芝花卉纹碗 D 13.5 cm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 备注:红木座

JPY: 1,200,000 RMB: 66,000

365


366 清乾隆  茶叶抹釉直颈瓶 D 12.5 cm H 19.2 cm 备注:桐木盒

JPY: 1,600,000 RMB: 88,000

366(mark)

366


367 清乾隆  豆青釉开光青花矾红缠枝莲纹花盆 D 39 cm H 29 cm 来源:关西藏家旧藏

JPY: 1,200,000 RMB: 66,000

367(mark)

367


368 清乾隆  炉钧釉弦纹细颈瓶 D 20 cm 连座H 36 cm 说明: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南窑笔记》载;“炉均一种,乃 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炉钧釉主要以流淌着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其间密布红色或青色 斑点。红色斑点似成熟的高粱穗色,俗称“高粱红”。

因釉中含有粉剂,故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均开细小纹片,其结晶呈色多种,深浅不一,有红,兰,紫,绿,月白等色(如 同有铅器表面的反射光泽)并熔于一体。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还有的似山岚云 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布满器身。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釉中的红色并不太艳,红中泛紫,犹如刚成 熟的高粱穗色,景德镇称之为“荤炉钧”。兰釉则如水波状,雍正年间的炉均釉基本上都保持这一特征。乾隆朝中期以后 的炉钧釉多无红色斑点,景德镇称之为“素炉钧”。

此器物工整规矩,端庄雅致,为清初雍正期至乾隆期的典型造型。口沿出边,细直颈,溜肩,鼓圆腹,足微外撇。瓶口, 颈部,肩部,和腹部共凸起弦纹七道,作为装饰,可称之为“七弦瓶”。造型大气素雅,落落大方;线条张弛有度,刚柔 并济;弦纹装饰,简约静雅,在减轻了器物单调性的同时,还大大增强了立体感和动态感,犹如水平如镜的湖面,袭来一 阵微风,顿时振起屡屡涟漪,给人以接连不断,绵绵不绝之感。

色调柔和舒缓,蓝,紫相间,蓝釉呈自然流淌状,其中密布紫色或青色斑点,恣意随心,给人以轻松明快,恬静娴适之感。 光晕柔和凝润,张扬之感欠缺,但素雅高贵之韵极佳。胎质细腻纯正,故而上釉厚重均匀,表面平滑润泽。器物整体简约而 不单调,高贵而不奢华,稳重而不古板。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清干隆窑变釉七弦瓶与此器物形致极为相似,可供参考。

备注:原配底座 参阅:1.《Imperial Perfection The Palace Porcelain of Three Chinese Emperors》 Sing’s Antique Gallery 2004 第230页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98页     3.《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 紫禁城出版社 第292页

JPY: 1,200,000 RMB: 66,000

368


368


369 清道光  粉彩花卉双菱耳瓶 H 30 cm 说明:撇口,细长颈,颈部两侧置双菱耳,丰肩,圆腹,圈足。器形端庄大气,窈窕妩媚,秀拔超群。

胎体纯净细腻,上釉均匀光滑,这是要素都是瓷器的根基所在,本品延续着清三代盛世官窑的最高水准。通体施各色粉彩 料描绘纹饰花纹,其中颈部在淡绿色彩料上勾勒缠枝宝相花、蝙蝠及寿字纹,瓶口及肩部各装饰一周如意云头作为境界 线。蝙蝠及寿字纹饰的搭配,取其谐音“福寿”,寓意五福捧寿,福寿安康。

腹部则在白色的釉地上,以橘黄,淡粉,翠绿等各色绘制四季花卉主体纹饰。花卉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海棠等,花 朵饱满,花期正盛,草木繁密,一幅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美景。

外足墙先装饰一周如意云头,再施绿地缠枝莲纹。瓶内及足内施松石绿釉,足心中央不上绿釉,以矾红彩料书“大清道光 年製”,六字篆书体款识。

粉彩淡雅细腻,素静婉约,清新脱俗,气韵极佳。

参阅:《中国陶瓷全集15—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P175

JPY: 5,000,000 RMB: 275,000

369(mark)

369


369


370 清乾隆  青花八仙图碗一对 D 15 cm H 7 cm 备注:旧木盒

JPY: 900,000 RMB: 49,500

370


371 清乾隆  粉彩御题诗文壁瓶 W 11 cm H 19.5 cm 说明:壁瓶,又称“轿瓶”、挂瓶,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时期。它可挂在墙上或床内的柱子上。当时的文人对壁瓶尤为喜爱, 到了清代,壁瓶更是文人雅士竞相追逐的对象。乾隆帝更是对壁瓶爱不释手,在御书房三希堂的一面墙壁上就悬挂有壁 瓶11件。     此瓶长方形撇口,口底相若,束长颈,颈部两侧装饰螭龙耳,丰肩,腹部向下逐渐收敛,圈足。通体以嫩黄色粉彩为 地,施各色粉彩料绘制缠枝西番莲纹。颈部中央开光内黑彩书“乾隆御题”四个篆书大字,腹部中央在螭龙纹环绕的 开光内书御题诗文。口沿,双耳及局部描金勾勒轮廓线条,锦上添花。图案清新活泼,色彩灿烂,富丽繁密,细致精 巧,与干隆期的太平盛世气象相应,纹饰图案,寓意吉祥。

JPY: 1,500,000 RMB: 83,000

371


温润晶莹

清代玉器精华 —


372 清乾隆  白玉盘龙戏珠兽面纹瓶 H 16.5 cm 说明:瓶通體以白玉雕成,敞口平沿,長頸微束,溜肩圓垂腹,圈足。瓶身頸部底子光素,圓雕出盤龍戲珠紋飾。龍昂首呲牙, 鬃髮張揚,勾爪揮舞,豎角橫須,鱗羽鮮明,為爭搶火球,展開架勢,身軀矯健有力,穿騰於雲海之中,遒健兇猛,氣奪 千裏。瓶腹部起兩道弦紋,之間淺浮雕仿獸面紋,以雲雷紋為錦地。近足處作倒蕉葉紋,足外牆修飾回紋。此瓶用料細 膩,包漿自然,白玉的純凈與圓滑的曲線相輔相成,更顯典雅端莊,且造型圖案古今結合,古趣盎然之中不乏鮮明的時代 色彩,實為上品。

JPY: 5,000,000 RMB: 275,000

372


373 清乾隆  白玉云龙圭璧 W 10 cm 连座H 23 cm 说明:这件清乾隆时期的白玉盘龙圭璧,温和润泽,宛若凝脂,玉色冰洁 无暇,纯净清冽。该器造型生动,颇具动感,展现出巨龙腾云驾 雾,追赶火球,环绕盘旋于玉圭之上的场景,画面精简干练,极为 传神,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在古代,玉圭是社会阶级的象征,相传 周天子赐给王公大臣没人一件玉圭,朝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 份地位的象征。玉圭下部为一表面遍布乳钉纹的圆形玉璧。

玉器表面采用圆雕及浅浮雕工艺,完美地将巨龙、玉圭、玉璧结合 在一起,精雕细琢,搭配完美,气势磅礴,意境恢宏。

清代宫廷中的陈设玉器多配有精美的器座,本器为与上部玉璧形 致、纹饰交相呼应,而取精良紫檀木,雕琢海水纹,犹如水波捧 璧,宛若蓬莱仙境。

JPY: 6,000,000 RMB: 330,000

373


373


374 清乾隆  白玉雕兽面觥 W 16 cm H 17 cm 说明:觥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一種盛酒器。此器體態基本呈橢圓形,有蓋,前部有寬口流,後部有鋬,腹部外鼓,器底 置高隨形圈足。器形基本以青銅觥為原型進行仿製,為清代仿古玉雕的代表作品。器表雕琢獸面紋,蓋面,紐,流,鋬均 圓雕拐子龍紋,古樸典雅,莊嚴肅穆,極具宮廷華貴雍容之風。       清代乾隆朝仿古之風盛行,乾隆皇帝自幼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並真心地熱愛古代文化,具有濃厚 的慕古之情。由于青銅禮器是理想的禮樂制度的集中體現,是古典美學的凝聚,故而成功地仿制這類器物,未嘗不是乾隆 重現聖王時代的一種自矜,同時也是對他心目中宮廷工藝典範的一種探索。 备注:白玉原配座 参阅:《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图录》p97

JPY: 3,800,000 RMB: 209,000

374


374


375 清  白玉朱雀纹双象耳扁瓶 W 17 cm H 28 cm 备注:红木嵌银丝座,荫木盒

JPY: 3,500,000 RMB: 193,000

375


375


376 清中期  白玉狮纽三足游环炉 W 14 cm 连座H 14 cm 说明:此拍品取料优质白玉,表面素身,呈色洁白,纯净无杂质,莹润剔透,靓丽生辉。素身玉器对于玉质的要求是极其高的, 如果质量稍逊,比如含有杂质,皮色等时候,在制作为素身时则无法达到晶莹剔透,光滑亮丽的效果。

炉盖部娇小,上面有太狮、少狮戏球纽。太狮、少狮拉开阵势,争抢宝球,四周祥云环绕,彷彿置身神灵仙境。形象刻画 生动,表情丰富,姿态各异,富有动感。

炉本体小圆口,腹部滚圆,肩部有两个狮首衔游环耳,下承三个狮形立足。配有红木嵌银丝雕如意纹底座,自然形,中部 束腰,如意形牙子,三个撇足。

来源:关东藏家旧藏 备注:红木座,原装盒

JPY: 2,000,000 RMB: 110,000

376


376


377 清乾隆  白玉蝠寿如意花形洗 W 15 cm 连座H 9 cm 说明:本品取上好玉料,呈色洁白,温润宜人,打磨光滑,晶莹剔透。形致呈一如意花 形,采用圆雕、浅浮雕等技法雕琢纹饰,四边雕刻如意云头,四角各攀爬一只蝙蝠 纹。器内心浅雕寿桃及枝叶纹。

“蝠”因与“福”谐音,故器物上的蝙蝠纹多有幸福美满,福寿安康等意,与寿桃 纹、如意纹的结合,更有福寿如意,鸿福济天,五福捧寿等吉祥寓意。器底配有紫 檀高底座,以镂雕雕琢花形牙子及勾足等。通体造型别致,精雕细作,华美秀丽, 寓意吉瑞,具有干隆朝典型风格。

备注:紫檀原配座

JPY: 2,500,000 RMB: 137,500

377


377


378 清中期  白玉耕作图插屏一对 W 17 cm H 27 cm 说明: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酷爱白玉,在于其洁白无瑕。白玉被雕琢成各种精美绝伦的陈设品及各种挂件,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 值极高。白玉在独具慧眼的匠师手中,均能成为精巧细腻的艺术品。

此拍品为一对白玉插屏,玉呈色乳白,微微泛青灰色,凝润晶莹,光晕内敛,包浆自然。打磨细致光滑,器壁厚度均匀。 插屏取整料多层次浮雕精工制作而成。正面以农耕为主题,一面雕琢群山绿树环绕的乡间田野,村民正在水田中勤劳耕 作;另一面则雕琢乡间米粮作坊,妇婴等正在辛勤的筛选去壳。画面温馨美满,人丁兴旺,景色旖旎,宛若置身桃花源。

背面线刻填金山水人物,农民水田撒种插秧等画面。

下承红木底座。座面扉棱,牙子均镂雕拐子龙纹,典雅雍容,精美华贵。

本作属农家题材,在清代宫廷玉器中亦属常见,如渔樵、耕织、六畜、鸭鹅等,以示天下太平,民众安居乐业。

备注:红木底座

JPY: 4,000,000 RMB: 220,000

378


378


379 清  白玉雕西园雅集图笔筒 H 13.5 cm H 10 cm 说明:西园雅集图案来源于北宋文豪李公麟所作《西园雅集图》。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宅第花园。宋神宗元丰初,王诜曾 邀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以及日本圆通大师等当代十六位文人名士在此游园聚会,会后李公麟作 《西园雅集图》,米芾书写了《西园雅集图记》。由于苏轼、苏辙、黄鲁直、李公麟、米芾等都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后人 景仰之余,纷纷摹绘,以致到了后世,西园雅集成为了书画,玉雕,漆器的一个常见的装饰题材。

本品即为一件玉雕西园雅集笔筒。通体取整块白玉料材,呈色洁白,无杂质,莹润通透,选料精良。器表以浮雕,圆雕等 技法雕琢主题纹饰—西园雅集。画面中三位文人雅士,作客林中宅邸,苍松奇石下,围着棋盘,席地而坐,切磋棋艺。

人物表情动作无不细致刻画,栩栩如生;衣纹草石树木,线条流畅,精美细腻,整器秀丽幽雅,潇洒隽逸,气韵超然。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下》p236

JPY: 2,000,000 RMB: 110,000

379


380 清  白玉英雄双连瓶 L 8 cm 连座H 17 cm 说明:此件白玉溫潤,瑩凝如脂,構思巧妙,既可陳設案頭,亦可 隨身把玩,頗富趣味。器形致為腹部,蓋部相接的雙聯瓶, 瓶圓形直腹,頸部微凹,圈足。其中蓋子紐部相連,本體 腹部由一只雄鷹展開的翅膀相連。雄鷹口裡銜圓環,翅羽卷 展,雕琢如意卷雲紋,雙腳立於一只瑞獸上。       雕琢生動活發,玲瓏有加,表現手法細緻逼真,藝術性遠高 於實用性,應屬清代玉雕擺件的佳作。 参阅:《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图录》p91

JPY: 4,500,000 RMB: 247,500

380


381 清乾隆  白玉兽面纹双联盖瓶 H 21.5 cm 说明:双联瓶,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形制如连 体双鱼,又称“连体瓶”、“双鱼瓶”或“合欢瓶”,在唐三彩中已出现。清代雍乾两朝的景德镇窑瓷器中多采用,在玉 器中较为多见。

本品去优质白玉料材,局部有沁色,当属仔料,油润通透,光晕柔美,采用圆雕、浅浮雕等精湛的工艺雕琢纹饰。由盖纽 起,经盖、瓶颈、肩、腹至底,通体相连。兽形纽,兽面纹盖;回纹包口沿;如意云头和拐子龙纹个环绕一周颈部;腹部 由上至下依次刻画款识铭文、兽面纹、蕉叶纹和回纹。

中央款识铭文为:水土孕灵气,产玉秉德贞。和田开辟有,岂无土侵精。是玉受其华,玢璘穆且清。乾隆御题。

备注:御题诗全文:水土孕灵气,产玉秉德贞。和田开辟有,岂无土侵精。是玉受其华,玢璘穆且清。乾隆御题。 参阅:1.《中国陶瓷全集—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P91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 P283

JPY: 4,500,000 RMB: 247,500


381



盛世经典

文房雅玩 —


382 清乾隆  剔红吉庆双鱼纹博古架 L 36 cm W 17 cm H 19 cm 说明: 本品为一长方形条案式博古架。架子左右不对称,左边高而窄,右边长而低。左半部分上部中空,下部为一橱柜,正面设 对开门,有金属抓纽。右半部分左上中空,左下有两个小抽屜,右边整体中空。器底有四个立足。博古架是室内陈列古玩 珍宝的多层木架,格内陈设各种古玩、器皿,故又名为“十锦槅子”、“集锦槅子”或“多宝槅子”。清代产出的博古架 一般体积较大,像此拍品这样小巧玲珑的比较罕见,应该是置放于皇帝书桌上的摆件,受到收藏家的喜爱。

通体堆朱漆,採用剔红工艺雕琢纹饰图案。架子表面採用菱花形纹、卍字纹、回纹为锦地作修饰。其中在橱柜对开门上设 开光,开光内雕琢蝙蝠、卍字、玉磬及双鱼纹样;橱柜侧面则勾勒拐子龙纹及缠枝莲纹。纹饰华贵精美,雍容富力;雕工 深峻,绚丽多姿;寓意吉庆有餘,福寿安康;彰显尊贵气魄,皇家风范。

JPY: 800,000 RMB: 44,000

382


382


383 清初  仔料玉凤形洗 L 13 cm 备注:紫檀云纹座

JPY: 800,000 RMB: 44,000 383

384 清  仔料白玉太狮少狮 L 10 cm

JPY: 800,000 RMB: 44,000 384


385 清初  竹镂雕松下間士图笔筒 D 9 cm

H 15 cm

JPY: 350,000 RMB: 19,300

386 清  掐丝珐琅螭龙水盂 D 8 cm H 6.5 cm 款识:九思堂款

JPY: 300,000 RMB: 16,500

386

385

387 御笔文斌册页 册页L 11.5 cm W 8 cm 外盒 22×15 cm H 8 cm 款识:乾隆御览之宝钤印,“乾隆御笔”款,配日本皇族 家纹漆莳絵盒,外配桐木盒

JPY: 500,000 RMB: 27,500

387


莲花宝鸭

御用文玩

《西清古鉴·绍兴古器评》中记载:『凫之为物,出入于水而不溺。……饮酒者 敬能以礼自防,岂有沈湎败德之患乎?凫尊之没,其意如此』    宝 鸭 穿 莲 中 的 鸭 字 旁 有 甲 字 , 与 科 甲 的 甲 字 同 音 , 而 甲 字 自 古 以 来 即 有 考 中 之 意,而且甲字属木,特别适合一些缺木的人佩带,是代表清廉、清纯和连续的意思, 所以宝鸭穿莲刻一只鸭子或一双鸭子配上荷叶或者莲花,都寓意状元及第和有考有中 或有考必中之意,也可以旺文昌和旺文职的官职所用。


388


388 清乾隆  铜鎏金宝鸭水注 L 22.5 cm H 11 cm 说明:此拍品为一宝鸭形水注。取材自具有吉祥寓意的经典造型——“宝鸭穿莲”。

鸭的艺术形象出现较早,商周的青铜器中即有凫尊,为仿鸭形,《西清古鉴·绍兴古器评》中记载:“凫之为物,出入于 水而不溺。……饮酒者敬能以礼自防,岂有沈湎败德之患乎?凫尊之没,其意如此”,由此看来,古代器物造型的设计是 有一定的思想意义的。

宝鸭穿莲中的鸭字旁有甲字,与科甲的甲字同音,而甲字自古以来即有考中之意,而且甲字属木,特别适合一些缺木的人 佩带,是代表清廉、清纯和连续的意思,所以宝鸭穿莲刻一只鸭子或一双鸭子配上荷叶或者莲花,都寓意状元及第和有考 有中或有考必中之意,也可以旺文昌和旺文职的官职所用。

明清时期宝鸭穿莲造型极为经典,多被制作成玉雕,佩件,镇纸或摆件。双鸭穿莲,卧鸭衔穗等,意趣不外乎三:一是文 人“玉池春水”之闲情逸趣,二是夫妻平安、和谐之喻,三是一甲一名之祝。

通体铜鎏金处理,质坚强固,厚重稳实。造型为一只鸭子口衔莲花,俯身双足而立。只见它扁喙微张,头部浑圆,眼珠碧 绿澄亮,乃是嵌入了两颗碧玉;脖颈细长,柔美委婉,身体圆润丰腴;双掌健硕,平稳有力;羽毛层层缕缕,松软轻柔, 细密饱满,给人以丰盈圆满,昌荣富贵之感。口中衔着一枝莲花,莲叶卷展自如,呈现出回旋连贯,缠绕不断之态;莲花 亭亭玉立,尽情盛开,花瓣晶莹娇嫩,千羞百态,让人赏心悦目,似乎可以嗅得到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水注上部置盖子,作背负状。盖纽亦雕琢宝鸭穿莲形象,精巧可爱,细致入微。内部注水后倾倒,即可通过小孔,经脖颈 由鸭口吐出。

器形别致,隽秀典雅,饱满丰盈,雍容华贵,又不失可爱活泼;构思巧妙,新颖美观,巧夺天工;雕刻技法娴熟精到,比 例协调。鎏金厚重,光彩夺目,璀璨悦目,富丽堂皇。宝鸭造型逼真,动感十足,栩栩如生,动静结合,相得益彰。遥想 当年,高宗爱饮茶,于是陈设案前伴随左右,清雅溢香,见证了多少历史的书写,华贵生趣,传世百载,实属难得。

腹部底面阴刻“乾隆御用”,四个隶书体款识。字体流畅利落,舒展大气。

备注:乾隆御用款

JPY: 6,000,000 RMB: 330,000

388


388


石友治砚

389


沈石友(1858-1917),原名汝瑾,字公周,因喜石砚,取石友别号,江苏常熟 人。平生所作以诗为多,间治古文,有《鸣坚石斋诗钞》等刊行。藏砚颇多,亦精刻 砚,善书。     沈石友在近世砚林是无人不知的藏砚大家,所藏无论材质、形制都以品味格调为 第一,不沾俗气。他收藏砚台动机明确,玩物益志,所以每得一砚总是把玩再三,细 心琢摸,琢摸透了,便与砚成了知心朋友。然后依其属性,或自铭,或他铭,或自铭 他铭并举,妙语联珠,使每一方砚台都有寄托。

389


389 清晚期  龙马负图,灵龟献书砚 L 17.5 cm W 11.5 cm H 4 cm 说明:『龙马负图,灵龟献书』图案来源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河图』与『洛书』。相传,上古伏羲氏时, 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 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 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方清乾隆松花石河图洛书砚,为乾隆帝御用,并收录于《钦定西清砚谱》。本拍品正面图案,浮 雕铭文等均与其类似,可作为参考。

备注:石友刻款(清末·沈石友1858-1917)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参阅:1.《品埒端歙—松花石砚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 NO.55     2.《西清砚谱古砚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 P375

JPY: 1,200,000 RMB: 66,000


389


390


390 清乾隆  端溪四神镜砚、莳絵菊花砚盒 D 12.3 cm D 14.5 cm 说明:端砚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 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此砚形致仿自唐代铜镜,圆形,镜面由中心向外依次环绕八卦“≡”字款;浮雕四神形象,分别是朱雀,玄武,白虎和青龙; 干支十二生肖纹样。铜镜是古代人使用的镜子,商周时期已出现,到唐代时达到顶峰,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 丰富多样。八卦“≡”字款,乃一乾字,属乾隆御用款识之一,可知本器为乾隆仿古的产物。配有日本室町时代莳絵镜盒,可 以判断此物流入东瀛后受到日本收藏家重视并被奉为珍宝。此外,本品还有大坂市立美术馆参展记录。 备注:大阪市立美术馆展览记录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JPY: 1,200,000 RMB: 66,000

390


391 清  张廷济歙石三千绢斋圆石砚 D 25 cm 说明:砚台表面:三千绢斋嘉庆十四年余□□入都为秀水文后山兄鼎求得翁覃渓先生延绢扁并书绢拓本七古诗一首□八分额文巳 镌扳县斋矣先生是年为余题集古疑识□甚精核其绢后云々亦在余两汉金石记内 丙子七月朔月缩临并识之 张廷済

砚台背面:长安共厨铜三千绢丗枝第廿重十五尺八两元延元年十月造 右汉绢吾郷文后山丈蔵器得苏斋题后而名遂大显此本 编入清仪阁金石文字道光丙午六月十三日嘉兴张廷済时年七十九。

張廷済(1768~1848)

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浙江嘉兴新篁人。嘉庆三年解元,几次会试未中,遂家居从事学术 研究和艺术创作。工诗词,风格朴质,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长文物鉴赏,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伪,别其源 流。喜收藏各类古器文物,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多。

备注:红木盒 有拓本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著录:《文房入门讲座(基础篇)》相浦紫瑞编着 木耳社 1981年 第61页

JPY: 800,000 RMB:44,000


391


392 明  化石宝瓶形砚 L 19.5 cm W 13.5 cm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JPY: 500,000 RMB: 27,500

392


392


393 清  吳昌碩款端方池硯 L 22 cm W 14 cm H 6.5 cm 备注:紅木盒 有拓片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JPY: 800,000 RMB: 44,000


393


394 清  田黄章八颗一套 总重量 161 g 说明:宮廷裝紅木盒、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此套拍品為一組田黃章共八顆,呈色微有差異,大致呈熟粟色,有的顯深褐,有的顯明黃,有的外包金皮。材質溫潤油 膩,猶似凝脂。形致均飽滿渾圓,小巧可愛。隨形取材,巧雕薄意,表面雕刻獸紐,松竹,古梅等景緻。畫面疏朗清幽, 恬淡閒適,典雅俊秀;雕工精細入微,線條圓滑,刀工蒼勁有力。使得整體構圖頓時神采飛揚,靈氣倍增。       薄意田黃石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畫理”而著稱,它融書法、篆刻、繪畫于一體,是介于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 正因如此,優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特別富有欣賞價值。 备注:宫廷装红木盒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JPY: 4,500,000 RMB: 247,500

394


石中之帝 田黃因質佳色濃,稀少難得,尊爲“石中之帝”,價格極高,早有“一兩田黃十兩金”之說,而 現如今田黃的價值可以說是“一兩田黃萬兩金”,足以見得其收藏價值。全世界只有中国福建壽 山的一塊不到一平方公裏的田中出産田黃石,因色相普遍泛黃色,又主要是出産在田裏,故稱田黃 石。明、清各朝均將其作爲貢品獻入皇宮,雕刻成禦用玺印及藝術擺件。田黃給予人的直觀感即為 其外表的“黃”色,又因黃顔色是中華民族的正色,國色,“黃”和“皇”又是諧言,和封建社會 的皇帝沾邊。這無疑使其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崇。

394


395 田黄冻祥云扁方章 L 4 W 2.3 H 5cm 重 62 g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JPY: 2,200,000 RMB: 121,000

正面

反面

395


396 田黄冻随形薄意印 L 2.8 W 1.2 H 7.5cm 重 66 g 备注:春江泛舟图 来源:日本文房收藏家相浦家族收藏

JPY: 1,800,000 RMB: 99,000

正面

反面

396


397 清  田黄长方印 L 1.8 W 1.0 H 4.7 cm 重19.2g 备注:知足印面

JPY: 450,000 RMB: 24,800

397


398 现代  金皮田黄喜上梅头薄意章 L 5.5 W 3 H 7cm 重 152.9 g 备注:鸣山款

JPY: 3,500,000 RMB: 192,500

398


399 清乾隆  寿山石兽面仿古铜瓶 W 12 cm 连座H 15 cm 备注:紫檀座,乾隆丁未年製(公元1787年)

399(mark)

来源:2009年11月伦敦佳士得秋拍

JPY: 1,500,000 RMB: 82,500

399


400 清十八世纪  乐善堂粉彩锦纹书形盒 L 14 cm W 9 cm H 7.5 cm 说明:乾隆時期為清代瓷器製作的鼎盛期,從乾隆開始,粉彩在彩瓷的領域中幾乎完全 取代了五彩的地位。這時粉彩的質量雖不如雍正時期那樣的秀麗淡雅,但在裝飾 工藝上漸趨繁縟,形致上更加豐富多樣,別具一番韻味。       此拍品呈一函式古書形蓋盒。是仿照一部收錄乾隆皇帝年輕時所作詩文《樂善堂 全集》的書籍,該書籍在乾隆二年刊刻成書。蓋部長方形,蓋口小於盒口大小, 恰好可以蓋合於凹槽內。盒亦長方形,無底。       蓋盒正面左上角處以橙黃色為地,以黑色彩料書“樂善堂”三個大字。樂善堂是乾隆 當皇子時居住在大內時的書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作為皇子的弘 曆隨父皇遷居紫禁城內的西二所。乾隆即位後將西二所大加修繕,改名為重華宮。進 入重華宮第一重宮殿名為崇敬殿,殿內正中間就是弘曆讀書寫作之處——樂善堂,其 父雍正皇帝御筆書寫的“樂善堂”三字的匾就懸掛在迎面牆上。       器物內部及底部施松石綠釉,在乾隆朝粉彩器較為常見,亦被稱為“綠裡粉彩”。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200选—特别展》东京国立博物馆 P223

JPY: 1,200,000 RMB: 66,000

400

400


401 清乾隆  铜鎏金贝叶形水呈 连座L 10 cm H 3.5 cm 备注:紫檀水浪形座

JPY: 800,000 RMB: 44,000 401

402 清早期  黄玉梅花水洗 L 13 cm 连座H 7 cm 说明: 此 洗玉质细润,晶莹透彻, 整挖打磨,不惜大量陨料以 雕之,用料颇丰。工艺精湛, 采用浮雕以及镂雕技法,构思 巧妙,布局精深,立体感十 足。整器造型生动,近似叶 形,外壁及口沿皆以灵芝、梅 花作为修饰,花开之形、绽放 之态柔美动人,赏心悦目。不 论是表现折转圆润的线条,还 是展现栩栩如生的细部特征, 都给人壹种清新脱俗之感。整 器造型规整,图案花纹颇为巧 妙,文气十足,很好的展现了 玉雕之奇巧与意蕴之美好。

JPY: 1,500,000 RMB: 82,500 402


403 清  仔玉书卷宝马摆件 L 16.5 cm

JPY: 800,000 RMB: 44,000 403

404 清  白玉莲叶清趣洗 L 17 cm 连座H 4.5 cm 备注:原配荷花底座

JPY: 1,200,000 RMB: 66,000 404


405 清中期  白玉蕉叶兽面纹菱形觚 连座H 29.5 cm 说明:白玉呈色洁白,质地莹润,局部有黄皮色。通体为扁 棱柱形,自上而下三段转角处出戟。大口外奢,口沿 饰回纹,口下饰蕉叶纹。腹部略微外凸,以细密的雷 纹为地,上勾勒兽面纹。高圈足,外撇,上修饰蕉叶 纹,足边环绕回纹。下承有红木镂雕底座。     仿古玉器是清代玉器中很特殊的一种,模仿青铜器 的造型和纹饰却并非为了表现青铜器的美学价值, 而是为了满足皇帝好古与追新的矛盾心理。清代这 类仿古创新器极为兴盛,本器为经典代表之一。 备注:原配紫檀座

JPY: 7,000,000 RMB: 385,000

405


405


406 清  白玉三羊摆件 L 15 cm 说明:取优质白玉料材,精雕横卧嬉戏的吉羊三只。一只大,两只小,当为母子三只;其中大羊匍匐在地面,头部回顾;两只小 羊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可爱活泼,顽皮好动。三羊皆长有犄角,向后弯卷。有紫檀镂雕底座。     整体造型小巧玲珑,敦厚可爱;羊通“祥”,在众多古器物的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三羊造型具有着三阳开 泰,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加之玉料纯净洁白,手感极佳,更是不可多得的文房雅玩。 备注:紫檀座

JPY: 800,000 RMB: 44,000

406


407 清乾隆  白玉盘龙扁瓶 连座H 15.5 cm 备注:红木座

JPY: 1,800,000 RMB: 99,000

407


408 清  白玉海水素身盖瓶 L 10.5 cm H 15 cm

JPY: 1,500,000 RMB: 82,500

40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