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騰龍 J I NG T ENG LONG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宮廷•珍玩
SPRING AUCTIONS|7 March 2021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宮廷.珍玩
京騰龍 2021 春季拍賣會 ▏拍 賣
AUCTION ▕
▏預 展
VIEWING ▕
2021 年 3 月 7 日 ( 星期日 ) 下午 3:00 Sunday, 7 March 2021, 3:00pm 2021 年 3 月 6 日 ( 星期六 ) 上午 10:00 至下午 6:00 2021 年 3 月 7 日 ( 星期日 ) 上午 10:00 至下午 3:00 Saturday, 6 March 2021, 10:00am - 6:00pm Sunday, 7 March 2021, 10:00am - 3:00pm ▏地 點
VENUE ▕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 108 號 B2F(富邦國際會議中心) B2F., No. 108, Sec. 1, Dunhua S.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5, Taiwan (Fubon 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Tel: +886 2 2325 2401 E-mail: jingtenglong1020@gmail.com
官方網站
微信
Line
CONTENTS ‧ 索引 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80
CONDITIONS OF SALE
宮廷.珍玩 拍賣規章
83
ABSENTEE BID FORM
84
BIDDER REGISTRATION FORM
委託競投表格 競投登記表格
1001 明治時期 梨子地金漆源氏物語蒔繪多寶閣
AN IMPERIAL SILVER-INLAID AND GOLD-INLAID LACQUER TREASURE BOX, MEIJI PERIOD H. 16.7 cm
TWD 600,000 - 800,000 USD 20,900 - 27,800 HKD 162,200 - 216,300 RMB 136,400 - 181,900
蒔繪方形提箱,外部以高蒔繪、梨子地等技法描繪源氏物語故事情
節:主人公與女主、侍妾於正面屋內對飲,於側面庭院賞鳥散心。 正面對開兩門,左右各帶提環一只;門內漆胎堆疊成圍籬、馬車等
戶外景色,延續物語主題。開啟銀質面葉,可見內裝四格抽屜;屜 面底色以棕金、朱色分別之,又以菊瓣形銀紐、花草紋統一主題, 左右或瑾花、或百合,造型均不相同。整體裝飾華麗,處處用心, 富立體感與戲劇效果,令人目不暇給。
根據晚明文震亨所撰《長物志》裡面所提及「倭厢」,即為日本蒔繪漆
盒(倭漆),由於做工十分精良考究且質地輕,明代漆工一度學習、 仿製日本漆藝;而從《造辦處活計檔》得知,雍正皇帝對於點金漆的
日本蒔繪相當留心,上行下效,造成江南各地出現不少日本蒔繪風 格的貢品。東洋傳來的蒔繪舶來品被加以珍視賞玩,正如同此箱被
歷代藏家珍視保存;以漆箱而言,乾隆朝有不少將箱內匣改裝成多
寶閣,以收藏為用之例,形成另一種中西合璧、低調奢華。此件中 型尺寸的蒔繪箱,將繁複的技法隱藏於文學主題的繪畫性與浪漫之 中,使人在展玩時同時享受到物質與精神上的愉悅。
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7
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9
10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11
12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13
1002 清乾隆 翠玉西番蓮紋四方蓋爐
A FINE JADEITE SQUARE CENSER,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L. 16 cm, H. 8.4 cm
TWD 1,500,000 - 2,000,000 USD 52,100 - 69,500 HKD 405,500 - 540,600 RMB 341,000 - 454,600
此爐以翠玉為材,器分蓋與爐,全器呈長方形,下身收斂,附鈕蓋, 有子母口,鈕飾立雕纏枝花卉,四周環繞卷草紋浮雕,側面開光雕
飾番蓮花紋。器型方正,通體雕琢精密對稱、打磨細緻光亮,爐心 掏膛與器壁亦規整均勻,玉料厚實。爐壁紋飾與爐蓋相應,繁縟精 細,作為文人書房中的清翫,特具高貴文雅之氣。器身俯視呈「亞」
字型,四角內凹處有貫耳,貫耳上雕飾草葉紋,貫耳並未上下連通, 作為裝飾之用,造型特別不俗。器底周沿刻矮圈足。底配長方形委 角木座。
此器玉色青綠相雜,帶有褐色斑,為輝玉(翡翠)典型顏色,玉質 上乘。本品天然的玉石紋理,彷彿青碧顏料在水中慢慢暈染開,鋪 灑成色彩斑斕的花紋。翡翠多產於緬甸,在明末已傳入中國。清乾
隆年間,乾隆皇帝愛玉成癡,尤愛翡翠,清代翡翠價值飆漲,同時 大量翡翠透過朝貢進入中國,數量在朝貢物品中佔有相當大比例。
乾隆時期琢玉工藝崇尚仿古但卻不同於古,本品造型以青銅爐為藍 本,以仿古尋求創新,具典型清代仿古玉器意蘊,於富麗中增添古
雅 之 姿, 為 不 可 多 得 的 玉 雕 佳 作。 蓋 爐 為 清 代 皇 家 及 士 大 夫 書 房 常備之物,玉爐飄香,一室皆淨,是文人雅士在生活中營造古雅意 趣,不可或缺的文房清翫之一。
14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15
1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17
1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19
20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21
1003 清中期 翡翠金童玉女觀音
A FINE AND LARGE JADEITE FIGURE OF 'GUAN YIN', MID-QING DYNASTY H. 34.3 cm
TWD 2,600,000 - 3,600,000 USD 90,300 - 125,000 HKD 702,800 - 973,000 RMB 591,000 - 818,200
翡 翠 為 硬 玉, 屬 輝 石 類(Pyroxene group), 清 代 主 產 於 中 國 西
南 滇 緬 接 壤 之 地,18 世 紀 末 期 始 受 清 人 喜 愛。 此 件 觀 音 像 玉 質 青 綠帶紫羅蘭色,為清代少見紫色玉種,甚為稀珍貴氣。全器立雕大 小玉人三尊,主尊為觀音,左右立金童玉女像,是清代流行之觀音
組合像之一。觀音姿態優美生動,開臉為清代典型仕女像(圖一), 瓜子臉、娥眉細目,五官突出眉骨、鼻子、嘴唇、下巴立體感,端 莊秀麗。人物右手所持帶葉蓮花枝,為唐卡中常見蓮花樣式,花枝
繞至身後,在兩耳旁各開一花;人物左手置於身後,作蓮花手印, 身姿搖曳,恍若前行。正面髮髻高盤,髻為墨綠色,以花簪固定,
背面餘髮攏為一束。身披雲肩、著漢式長繻裙,腰束絲帶裝飾,寬 衣博袖,隨風而起的衣角更顯飄逸輕盈。
圖一 錢慧安〈瑤仙獻瑞〉軸 清德宗光緒十一年(1885),紙本設色,244.2×121.2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2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23
佛 教 經 典 中 觀 音 座 下 左 右 脅 侍 金 童 玉 女, 即 龍 女 與 善 財 童 子 之 化
身。唐宋時期善財為頭梳抓髻的「小兒」形象已經確立,明代版畫中
也經常出現童子拜觀音圖像,此一人物組合至明清時成為民間普遍 的觀音畫題之一。此尊觀音足下之玉童頭髮抓髻、赤足,形貌憨態 可掬。《華嚴經》記載善財童子出生時,因種種珍寶湧現而得其名。
此處童子一手握寶珠,一手拉住大人身前飾帶,如欲獻寶的孩童。 眾所皆知,觀世音菩薩因其有求必應、大慈大悲而聞名,其具備的
慈母特質,為眾菩薩之最,此處玉匠特以善財童子的年幼天真襯托 觀音菩薩的母性色彩,可謂匠心獨運。觀音與孩童成組的圖像,早
在 明 代 已 有, 明 正 統 五 年(1440)《 白 衣 觀 音 五 印 心 陀 羅 尼 經 》 送 子觀音扉頁插圖,可見六名嬰孩於觀音座前,或獻花或跪或拜,姿 態各異,觀音左右侍立善財金童與龍女。此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 光 緒 三 十 四 年(1908) 錢 慧 安〈 觀 音 像 〉 軸( 圖 二 ), 亦 可 見 畫
中白衣觀音化身抱嬰「送子觀音」形像,善財童子合掌侍立菩薩身後。 兩者皆為送子觀音信仰與金童圖像結合之例。
此 尊 觀 音 右 側 侍 立 龍 女, 乃 娑 竭 羅 龍 王 之 女, 曾 獻 寶 珠 予 觀 音 菩
薩,八歲時聽聞佛法開悟成佛。此尊龍女髮型、服飾皆同主尊像, 著紫衣,身前抱一花瓶,安靜嫻雅,為清代常見侍女形象。龍女衣 裙飄逸靈動,線條刻劃十分細緻,玉匠在表現人物量體的同時,亦
掌握服飾在風中飄動的輕盈質感。此件〈翡翠金童玉女觀音〉玉像,
觀音、金童、玉女三人形像鮮明,人物比例與位置布排合理,玉質 稀珍且工藝精美,為清代人物玉雕佳品。
圖二 錢慧安〈觀音像〉軸 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1908),紙本設色,154×76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4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25
2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27
2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29
1004 十八世紀 白玉宮廷樂師
A WHITE JADE FIGURE OF A COURT MUSICIAN , 18TH CENTURY
來源 : 紐約佳士得,1982 年 2 月 23 日、24 日,拍品 706 號
PROVENANCE : Christie's New York, 23 & 24 February 1982, lot 706
H. 28.9 cm
TWD 2,200,000 - 2,800,000 USD 76,400 - 97,300 HKD 594,600 - 756,800 RMB 500,000 - 636,400
白玉造像一尊,玉質溫潤,局部微帶褐斑,雕刻美人手持響板之姿。 觀其儀容端莊,面帶微笑,髮髻間插有花飾,身配瓔珞,腰繫玉環,
雙手托舉樂器,步伐玲瓏,整體姿態婀娜,雕刻細膩生動。清代玉器
在乾隆朝技藝已達頂臻,加上材質精良,玉匠以絕技在細部處理到纖 毫畢現,極其細膩的線條感、多層次透雕、薄而透光等特色,都能顯
現出玉材最好的一面。而從新疆大量貢入的和闐美玉,方始佳作源源 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殷紳富豪,均能藏玉比德,賞玩於懷。
玉女之形象較為特別,化作樂師。在傳統音樂、表演藝術之中,伴奏 的 打 擊 樂 器 形 式 多 樣, 而 響 板 是 其 中 重 要 的 組 成 部 分, 卻 較 少 人 注
意。響板又叫拍板、檀板,在唐代已出現,其數目有六塊或九塊,可
因 使 用 目 的 不 同, 板 數 也 不 一 致; 若 依 使 用 範 圍, 可 分 成 鼓 板、 書 板、墜板三種,鼓板用於民樂合奏及戲劇伴奏,為主要的節奏樂器,
經常與板鼓配合使用,書板及墜板則為曲藝說唱伴奏。在五代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中,就能看到韓熙載擊板鼓、文士手持六塊響板,為 舞姬伴奏之畫面。直至明清兩代,戲曲、說唱等藝術樣式日益繁榮,
響板更加深入民間,無論是單手或雙手持板,在表演時以節奏烘托氣 氛,成為炒熱情緒、吸引觀眾的利器。
在此件品中,身姿曼妙的樂師雙手持板,緩緩而行,樂師雖未開口,
但高舉響板之姿已成為注目之焦點,此時無聲勝有聲,令觀眾期待。 無 論 在 取 材 或 質 量 上, 均 充 分 體 現 盛 清 藝 術 特 色, 玉 質 碩 大 精 良,
形 象 豐 富 生 動, 相 得 益 彰。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本 件 作 品 來 自 大 衛 ‧ 鮑 羅 威 茲(David Borowitz, 1907-1988) 夫 婦 舊 藏, 曾 著 錄 於 1982 年 紐 約 佳 士 得 春 拍 圖 錄, 拍 品 706 號, 流 傳 有 序。 鮑 羅 威 茲 為 猶 太 裔 芝 加 哥 實 業 家, 本 業 從 事 燈 具 製 造; 他 也 是 當 地 著 名 的 慈 善 家 與 藏 書 家, 專 注 於 十 八 至 十 九 世 紀 的 美 國 書 籍, 包 括 第 一 版 韋 氏 字 典 (Webster`s dictionar y)。
30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31
32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33
紐約佳士得,1982 年 2 月 23 日、24 日,「中國鼻煙壺及玉器」專場圖錄封面
34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本件「十八世紀 白玉宮廷樂師」為左側拍品 706 號「A WHITE JADE FIGURE OF A COURT MUSICIAN」 備註 : 11.5 英吋 (in) = 29.21 公分 (cm)
35
3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37
1005 清乾隆 靈壁石「乾隆御賞」「臣 靈壁石 「乾隆御賞」「臣 朗世寧 恭」款
A LINGBI SCHOLAR'S ROCK, MARK AND PERIOD OF QIANLONG, QING DYNASTY H. 28.5 cm ( 含座 ), W. 34 cm
TWD 1,500,000 - 2,000,000 USD 52,100 - 69,500 HKD 405,500 - 540,600 RMB 341,000 - 454,600
3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39
靈璧石歷史悠久,以聲音、形體、材質、色彩、紋理諸美皆備, 位居中國四大名石之首,被清帝乾隆御封為「天下第一石」。靈璧
石因產於中國安徽省靈璧縣漁溝鎮磬雲山一帶而得名,歷經波濤
億萬年的沖擊,造就其獨特奇異之形,千態萬狀,色澤黝黑天成, 其色彩、質地、紋理妙趣橫生,帶有回味無窮的藝術美感,是享 譽海內外的優質石種。
宋 朝 詩 人 方 岩 讚 美「 靈 璧 一 石 天 下 奇, 聲 如 青 銅 色 碧 玉 」。 早 在 四千年前的夏禹時期,靈璧石就作為貢品製磬在宮廷奏樂,在中 國音樂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不同角度敲擊靈石,能夠發
出八個音節,故又被稱為「八音石」或「磬石」。宋代賞石大家曾歸
納鑑賞奇石的審美標準為「瘦、透、漏、皺」,而備受藏石愛好者
追捧的靈璧石,其魅力更勝一層,上升至集「聲、色、形、質、紋」 於一體的新高度,具有極高美感與收藏價值。
本品清乾隆〈靈璧石〉,形瘦神滿,洞透而穿,洞穴與石體比例恰
到好處。造型輪廓流暢,紋路皺褶起伏自然,順勢落座,與「瘦、 皺、透、漏」等賞石標準,相映成輝。石質細膩溫潤,滑如凝脂, 顏色青黑,表面有直線、弧線、圈線、金錢、祥雲等多種不規則
狀紋理,渾然天成。本石於兩處分別陰刻「乾隆御賞」篆書款、「臣
朗世寧 恭」楷書款。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中,也留存不少鈐
刻「乾隆御賞」的御用賞翫器,例如明清改制的一件西周〈夔龍奩〉, 乾隆時配木座,上亦有填金刻款「乾隆御賞」四字方款。
清乾隆皇帝對於安徽生產的靈璧石情有獨鍾,曾三次下江南時繞
道靈璧石產地,選採奇石運回紫禁城。從清宮檔案記載中,可見 大量網羅靈璧石入宮紀錄,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各作成 做活計清檔》載,兩淮鹽政伊靈阿送到「靈璧石大小八十塊」,又
奉旨「靈璧石,著挑有像生的呈覽」等。從文獻記載可知乾隆皇帝 對靈璧石的偏愛,郎世寧作為供職於乾隆朝畫院的義大利畫家,
深受皇帝器重,許是投其所好,透過恭呈奇石以博乾隆歡心。本 品除了美感的藝術價值,同時兼具歷史意義,它不但見證了乾隆
年間靈璧石作為皇家收藏的輝煌時代,更生動地描繪了乾隆與宮 廷畫師之間,君臣共賞奇石的一段美談。
40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41
42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43
44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45
1006 明 十二章紋玉圭
A CELADON AND RUSSET JADE 'TWELVE SYMBOLS' CEREMONIAL TABLET, MING DYNASTY H. 18.8 cm(不含座)
TWD 650,000 - 850,000 USD 22,600 - 29,600 HKD 175,700 - 229,800 RMB 147,800 - 193,200
青玉帶褐皮,質地溫潤,中軸色淺,猶若輕煙白雲,
依 宋 代 聶 學 義《 三 禮 圖 》 之 解 釋,「 華 蟲 」 即 錦 雞, 取
兩 面 均 琢 有 紋 飾。 一 面 淺 地 陽 刻 篆 書「 有 虞 十 二 章 」
象 徵 帝 王 忠、 孝 的 美 德。「 藻 」, 取 其 潔 凈, 象 徵 帝
局部雜斑錯落有致。玉圭作尖首長片狀,上尖下方, 五 字, 字 口 俐 落 明 確; 一 面 沿 中 線 起 凸 脊, 作 淺 浮 雕 十 二 章 紋( 圖 一 ), 從 右 上 到 左 下 形 象 以 黑 烏 乘
雲、 月 兔 搗 藥、 星 象、 山 脈、 錦 雞 等 符 號, 分 別 代
表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明代玉,配清代木座,雕飾華麗。
圭是古代最重要的禮玉之一,既是以等邦國的瑞玉, 又 是 主 禮 東 方 的 祭 玉; 而 作 為 身 分 等 級 的 象 徵, 其
尺 寸、 紋 飾、 盛 放 均 有 規 定。 至 於 象 徵 王 權 的 十 二 章, 於 周 代 正 式 確 立, 成 為 歷 代 帝 王 的 服 章 制 度,
其文理,象徵王者需文采昭著。「宗彝」,取其忠孝, 王品行高潔。「粉米」即白米,取其「養人」(滋養), 象 徵 帝 王 給 養 人 民。「 黻 」, 是 兩 個 相 背 的「 己 」 字, 取 其 背 惡 向 善 明 辨, 代 表 帝 王 明 辨 是 非。「 黼 」, 即
斧 頭, 取 其「 割 斷 」, 象 徵 帝 王 幹 練 果 敢。 十 二 章 紋
代 表 帝 王 至 高 無 上 的 權 力, 刻 於 玉 圭 之 上, 象 徵 君
王擁有之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覆載之中,如日
月之明,八方照臨之內」,寓意江山永固,壽與天齊。 臺 北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藏 有 多 件 古 玉 圭 配 清 代 木 座,
其中一件明代十二章紋玉圭(圖二),與本器類似。
以 下 又 衍 生 出 九 章、 七 章、 五 章、 三 章 之 別, 按 品
位遞減。例如明代服制規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 親王、世子俱九章。
日
月
星辰
群山
龍
華蟲
宗彝
藻
火
粉米
黼
黻
圖一 十二章紋
4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圖二 明 十二章紋玉圭 高 16.8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47
4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49
1007 清乾隆 青白玉帶皮鶴鹿同春山子
AN IMPERIAL WHITE AND RUSSET JADE BOULDER,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H. 19.4 cm(不含座)
TWD 2,800,000 - 3,600,000 USD 97,300 - 125,000 HKD 756,800 - 973,000 RMB 636,400 - 818,200
青白玉山子,皮殼呈褐色,保留玉石原型,加工雕製成山水樓閣題
材。上部可見山中亭台、松石祥雲,亭台前作雙鶴踞於石壁休憩。 下方側面另有一景,作松下鹿回首之姿,靜聽松濤。兩景之間相隔
以金星褐皮,有如夜裡繁星、畫中渲染之留白,在抽象與具象之間 增添設計逸趣。
十八世紀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後,高品質的和闐貢玉開始源源不絕入 宮,玉石匠能充分發揮自身絕活,將傳統工法與外來主題結合;常 見有大型山子擺飾,費時費工,用料與打磨技巧均十分講究,形神
巧似,鬼斧神工。本件作品除體量碩大,得來不易,匠師更是費盡 心思融合巧雕、透雕、原雕等技法來表現山水佳景,以「鶴」、「鹿」
伴隨而來的「鹿鶴同春」,象徵六合同春、萬物欣欣向榮之吉祥寓意; 從選料、匠心與技術層次觀察,體現出盛清時期的典型特徵。
50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51
52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53
54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55
1008 清乾隆 青白玉描金刻御製詩座屏 「臣 關槐恭集敬書 」款
AN IMPERIAL INSCRIBED WHITE AND CLEADON JADE TABLE SCREEN,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H. 16.7 cm, W. 23.1 cm(不含座)
TWD 2,600,000 - 3,200,000 USD 90,300 - 111,200 HKD 702,800 - 864,900 RMB 591,000 - 727,300 刻文 :
清高宗《御製詩三集》
〈鄒一桂松梅〉 花終色也梅偏潔,樹縱林然松獨蒼。乍看傳神已瀟灑,徐思寓意不尋常。 〈鄒一桂梅竹〉 碧琳竹與粉珠梅,著壁多時謝别裁。尋詠睪然緬江左,平安春信早傳来。
5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57
中 國 歷 代 帝 王, 十 八 世 紀 第 一 大 收 藏 家, 非 清 朝 乾 隆 皇 帝 莫 屬 了。 他 對 於 中 國 藝 術 品 有 著 極 大 的 熱 情, 不 遺 餘 力 命 人 製 作 各
種 精 美 瓷 器、 玉 器, 有 些 人 認 為, 大 清 國 力 衰 退 或 多 或 少 與 乾 隆 嗜 物 有 關, 撇 除 乾
隆 皇 帝 的 評 價, 乾 隆 是 一 位 藝 術 家、 創 作 家, 一 生 創 作 四 萬 多 首 御 題 詩, 其 中 題 詠 最 多 的 就 是 中 國 書 畫 及 玉 器。 關 槐 是 清 代
乾 隆 時 期 的 重 要 文 臣, 官 至 禮 部 侍 郎, 也 是 宮 廷 畫 家, 而 此 次 京 騰 龍 拍 賣 的 主 要 拍
品: 清 乾 隆 青 白 玉 描 金 刻 御 製 詩 座 屏, 落
款 臣 關槐恭集敬書,為結合中國書法及宮 廷玉器典範之作。
青 白 玉, 玉 色 偏 青, 多 處 沁 色 深 入。 體 呈
長方形,浮雕裝飾,正面雕琢松樹為主體, 畫 面 構 圖 飽 滿, 松 葉 以 細 陰 刻 線 雕 琢, 與 沁 色 與 之 結 合, 古 樸 淡 雅。 玉 屏 下 方 雕 梅 花、 竹 子, 這 種 多 層 次 的 技 法 為 標 準 乾 隆 時 期 的 工 藝, 可 參 考 北 京 故 宮 博 物 院 藏 一
件 同 樣 橫 向 的 青 玉 燈 右 觀 書 插 屏。 背 面 篆
刻塡金乾隆御題詩兩首:《鄒一桂松梅》、《鄒 一桂梅竹》兩首七言絕句,呼應正面浮雕的
松、 竹、 梅, 結 合 玉 器 工 法 之 美 及 乾 隆 御 題詩的意境,十分難得的宮廷器物。
5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59
60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61
底座為上等紅酸枝木製成,酸枝木上漆,上部框架為ㄩ字形承托,雕飾夔龍紋,夔 首朝上左右對稱;從框內凹槽寬度推估,原先玉版的厚度在八分左右,用料十分厚 實。中部設計內外雙層結構,內層四面鏤雕纏枝紋縧環板,外層複以卷草紋上下環
飾, 形 成 有 如 戲 台 般 之 效 果; 下 接 束 腰, 底 座 券 口 裝 飾 拐 子 夔 紋, 與 上 部 呼 應。 整件器型雕工精緻,使用吉祥紋樣寓以美意,豪華繁複的細節使人目不轉睛。
中國自宋代以來,文人特別重視書齋的雅潔情趣,在空間運用上頗具彈性的插屏陳
設及屏風,蔚為風尚。玉插屏通常搭配精美的木製插座合為一套,或成對擺設;小
型插屏則為書齋清翫,大都是純粹賞玩性質的陳設品,因此玉質、雕工均十分講究。 相輔相成者,底座木臺亦十分用心,樣式推陳出新,相得益彰。此底座以其用料、 繁複純熟的雕工觀之,或為清朝廣州工匠所為。
62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63
1009 唐 鎏金淨瓶觀音
A GILT-BRONZE FIGURE OF AVALOKITESHVARA, TANG DYNASTY H. 29.3 cm
TWD 1,500,000 - 2,000,000 USD 52,100 - 69,500 HKD 405,500 - 540,600 RMB 341,000 - 454,600
銘文 :
至德二年歲次甲辰八月十四日,佛弟子正功涼現敬造像一區 銅鎏金佛立像一尊,立於八角形須彌蓮花座上,左、右各一伏 獅,下承方形台座。主尊頭部微傾,髮束高髻,袒上身,胸佩
瓔珞,下身著裙,緊貼雙腿,紋線流暢;左手高舉及肩持塵拂, 右手下垂持瓶,整體身姿呈 S 形,肩寬細腰,神態自然。首後 飾水滴形背光,最上方為釋迦牟尼佛坐像,旁刻火焰紋,內圈 頭光刻蓮花紋。左、右立雕小獅張嘴伏地,回首轉身,姿態威
武。 下 承 四 方 如 意 門 台 座, 四 周 刻 有 銘 文:「 至 德 二 年 歲 次 甲 辰八月十四日,佛弟子正功涼現敬造像一區」。
隋唐代佛教鼎盛,佛教藝術的發展也至巔峰狀態。不少隋唐佛
寺「制過宮闕,窮奢極侈,畫繢盡工」,造就許多畫塑名家諸如 展子虔、閻立本、吳道子、楊惠之。唐代造像在中國佛像造像 史上更是一黃金時期,數量最豐、地域最廣,內容題材、藝術
風格變化多端。此件尊像與背光乃分別鑄造,銅胎質緻密,通
體鎏金與胎連接緊密,金色黃帶赤,局部因年代久遠而生青鏽, 古樸自然。
64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65
6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67
6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69
1010 十八世紀 白玉八仙祝壽瓶
A WHITE JADE BRONZE-FORM VASE WITH TAOIST FIGURES, 18TH CENTURY 來源 : 紐約蘇富比,1973 年 11 月 20 日、21 日,拍品 770 號
PROVENANCE : Sotheby's New York, 20 & 21 November 1973, lot 770
出版 :Chinese Snuff Bottles and Jade Carvings from the Douglas, Gnam and Other Collections , The Chinese Porcelain Company, New York, 1992, p.86, no.126 L. 17.9 cm, H. 15.4 cm
TWD 2,600,000 - 3,600,000 USD 90,300 - 125,000 HKD 702,800 - 973,000 RMB 591,000 - 818,200
白玉質,玉質溫潤,全器以一整塊玉料雕鑿,主體為寶瓶,兩
側玉料高低不一,因料就工雕飾樹崖海濤,隱然有「壽山福海」
的祝壽寓意。而寶瓶耳作祥雲狀,亦含有「平安如意」的期待。 此外,玉瓶四周環繞的山石彷佛海上仙山,其間雕琢的桃樹、 仙鶴、壽翁、祥雲與八仙等,無疑更增添祝壽的主題。
八仙為中國道教信仰,也是藝術、戲劇上常見的題材,八仙有 李鐵拐、鍾離權、張果老、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與何仙姑,八仙定期會向西王母祝壽,蟠桃會祝壽已成為中國 著名戲劇之一。
長壽是世人對美好人間的眷戀,而這種世俗的想望,卻在古代 工匠的巧妙安排下昇華為一種脫俗的藝術形式,特別是在這件 玉雕作品上表露無遺。
本 件 來 源 十 分 清 楚 且 難 得, 傳 承 有 序, 曾 著 錄 於 1973 年 11 月 蘇 富 比 拍 賣 的 圖 錄 中, 爾 後,1992 年, 收 錄 於 紐 約 古 董 商 Gnam 的收藏中。
70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71
72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73
74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75
紐約蘇富比,1973 年 11 月 20 日、21 日,「中國瓷器、工藝及玉器」專場圖錄封面
76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本件「十八世紀 白玉八仙祝壽瓶」為右側拍品 770 號「WHITE JADE BRONZE-FORM VASE WITH TAOIST FIGURES」
77
出版:Chinese Snuff Bottles and Jade Carvings from the Douglas, Gnam and Other Collections , The Chinese Porcelain Company, New York, 1992, p.86, no.126
78
IMPERIAL CHINESE TREASURES |
79
。
80
81
20 20
82
17
14
委託競投授權書
2021 年春季拍賣會 拍賣會時間:
□ 書面競標
□ 電話競標
競標牌號:
現場電話:
茲申請並委託京騰龍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就下列編號拍賣標的按表列委託價進行競投,並同意如下條款:
一 ‧ 委託人承諾已仔細閱讀刊印於拍賣圖錄上的京騰龍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之【拍賣規章】,並同意拍賣規章之一切條款。
二 ‧ 委託人知悉並且認可京騰龍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對於拍賣標的的真偽或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三 ‧ 如欲委託競投,請於拍賣會之前四十八小時與京騰龍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聯繫並出示本授權書,同時繳付保證金新台 幣拾萬元整,如在拍賣日前四十八小時未完成保證金交付作業,本公司則不受理此委託。
四 ‧ 倘若拍賣會及其工作人員在競投過程中產生疏忽、過失或無法代為競投者,對於買賣雙方均不負任何責任
五 ‧ 本公司將盡力以委託人所委託之金額代為投標,成交價格不得高於表列委託金額。
六 ‧ 若競投成功,委託人須自拍賣成交日起 10 日內一次性支付落槌價與相當於落槌價 20% 的佣金 ( 計算方式為合併計算,
落槌價在新台幣壹千萬以下以 20% 計算;新台幣壹千萬到參千萬以 17% 計算;參千萬以上以 14% 計算 ) 及其他各項費用。
七 ‧ 本公司只接受現金 ( 新台幣、港幣、人民幣、美金 )、信用卡 (VISA、MASTER、JCB)、匯款 ( 新台幣、港幣、美金 ) 付款,
如使用支票付款,須等支票兌現後,方可領取拍品。若買受人以外幣支付,應以買受人付款當日之匯率兌換為新台幣,
兌換後的新台幣不得低於拍賣品新台幣成交價款。使用信用卡支付須支付額外的 2% 刷卡交易手續費用;拍賣當日以信 用卡支付則享有減免刷卡交易手續費,自拍賣日起 2 日內以現金或匯款方式完成付款將享有 2% 優惠。
委託人姓名:
身份證 / 護照號碼:
電話:
傳真:
地址:
拍賣標的圖錄號
委託人簽名 (SIGNATURE):
拍賣標的名稱
出價(新台幣元)
備註
日期: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 634 號 5 樓 電話 : +886-2-23252401 傳真 : +886-2-23252403 | 如欲傳真者,請傳真後 30 分鐘後來電本公司以確認資料收到,謝謝
83
競投登記書 基本資料
姓名 :
競投牌號 :
身分證 / 護照號碼 :
公司電話 :
住家電話 :
行動電話 :
地址 :
E-MAIL:
保證金繳款
□ 新台幣拾萬元整 (NTD100,000) □ 美金肆千元整 (USD4,000)
□ 匯款 ( 限新台幣、港幣、美金 )
□ 現金
傳真 :
□ 人民幣貳萬伍仟元整 (RMB25,000) □ 港幣貳萬伍仟元整 (HKD25,000)
□ 信用卡
客戶帳號資料 戶名 : 銀行名稱 : 銀行帳號 : * 如無成功競投者,本公司將於拍賣會結束後十個工作日內無息償還
信用卡種類:□ VISA CARD □ MASTER CARD □ JCB CARD □其他
信用卡卡號:
持卡人身分證號碼:
信用卡有效日期:西元
月
年
持卡人親自簽名 ( 與信用卡簽名相符 ):
授權號碼:
卡片後三碼 : 保證金金額: 拾萬元 整 簽帳日期 :
請仔細閱讀以下條款,同意請於簽名欄位簽名
一 ‧競投人承諾已仔細閱讀刊印於拍賣圖錄上的京騰龍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之【拍賣規章】,並同意拍賣規章之一切 條款, 並妥善保管競投牌號,如有遺失,請自行承擔。
二 ‧競投人知悉並且認可京騰龍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對於拍賣標的的真偽或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三 ‧競投人保證本登記單中競投資料紀錄真實性。
四 ‧若競投成功,競投人須自拍賣成交日起 10 日內一次性支付落槌價與相當於落槌價 20% 的佣金 ( 計算方式為合併計 算,
落槌價在新台幣壹千萬以下以 20% 計算;新台幣壹千萬到參千萬以 17% 計算;參千萬以上以 14% 計算 ) 及其他各項費用。
五 ‧ 本公司只接受現金 ( 新台幣、港幣、人民幣、美金 )、信用卡 (VISA、MASTER、JCB)、匯款 ( 新台幣、港幣、美金 ) 付款,
如使用支票付款,須等支票兌現後,方可領取拍品。若買受人以外幣支付,應以買受人付款當日之匯率兌換為新台幣,兌換
後的新台幣不得低於拍賣品新台幣成交價款。使用信用卡支付須支付額外的 2% 刷卡交易手續費用;拍賣當日以信用卡支付 則享有減免刷卡交易手續費,自拍賣日起 2 日內以現金或匯款方式完成付款將享有 2% 優惠。
簽名 (SIGNATURE): 經手人 :
日期 :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 634 號 5 樓 電話 : +886-2-23252401 傳真 : +886-2-23252403 | 如欲傳真者,請傳真後 30 分鐘後來電本公司以確認資料收到,謝謝
84
京 騰 龍 國 際 拍 賣
JING TENG LONG AUC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