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場域實察體驗不僅是文化導向智慧生活人才培育的重點,也是服務實證 方法的基礎工作。本課程規劃一系列的文化觀光行動導覽的場域體驗,包含 觀光酒廠、文創園區、石雕博物館、陽光電城及宜蘭綠色博覽會。過程中引 導同學思考景點導覽的本質,以及行動工具使用的意義。同時也鼓勵同學思 考產業歷史空間的運用及各種活化的方式
本課程的場域實察另規劃由各小組自行至宜蘭綠色博覽會進行智慧行動 導覽技術的場域體驗,除運用資策會的秀台灣智慧行動導覽 APP 進行園區展 館的導覽之外,同時也體驗工研院 QR 彩碼的創意。透過自主學習的場域實察, 促使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智慧生活科技運用的各種可能。
郭俊麟
2012.07.17
目錄 一、觀光酒廠與文創空間--花蓮酒廠的前世今生 二、地方特色產業的藝術化--花蓮石雕文創 三、綠建築智慧生活空間—洄瀾之心陽光電城 四、科技人文的場域體驗-2012 宜蘭綠色博覽會 五、文化觀光導覽場域實察小組討論 六、宜蘭綠色博覽會科技人文體驗心得
一、觀光酒廠與文創空間--花蓮酒廠的前世今生 資料整理/莊喜如
場域實察重點 1. 提供同學思考觀光景點有無專人導覽之差別,以及如何運用再觀光 智慧導覽。 2. 幫助同學了解酒廠空間轉型之過程,包括新酒廠轉型為觀光工廠, 舊酒廠再造為文化創意園區。 3. 引導同學思考新舊酒廠運用於智慧導覽上,如何形塑其展演活動與 地方意象。
1
花蓮酒廠原位於現今的花蓮市中華路與中正路交界路口,為中華路、仁 愛路、民國路與明義街所圍繞之完整街廓,北側鄰近明義國小及部分住宅區、 西側慈善寺及東南側之遠東百貨商圈。為商業密集的花蓮舊市中心區。1960 年後由於台灣經濟成長,台灣人民經濟能力大幅提高,酒的供需常處於失衡 狀態,原先的廠區已經飽和,污水排放問題日益嚴重, 公賣局於 1983 年開 始作遷廠的準備,消息傳出後,陸續有多個鄉鎮有意爭取酒廠的設置,如鳳 林鎮、吉安鄉等地,都希望藉由酒廠的設立能帶動地方上的繁榮。 1979 年,台灣省 政府通過「台灣省政府公用財產置產變產作業要點」, 1980 年公賣局依此要點提出「菸酒增產方案」 ,計劃建設以生產紹興酒、啤 酒、米酒、高梁酒為目標的新工廠,並報請省主席協調中央各部會以專案方 式核准。花蓮酒廠依此計畫,首先申請變更酒廠原址為商業用地,另在美崙 工業區購買建廠土地 24.86 公頃,在 1988 年結束舊廠業務將廠房遷至新廠。
2
(一)花蓮觀光酒廠 觀光工廠計畫自九十二年由經 濟部工業局、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推動, 委由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制訂觀光 工廠輔導事項與評鑑規範,迄今已經 成功篩選出各產業領域中足稱表率 的觀光工廠示範點遍佈在全國各地。 其創新經營之元素,能讓傳統產業在企盼轉型時提供另一種變身的方法,在 微利且充滿競爭的時代中能覓得再創事業高峰的新藍海,這曾經帶動進步起 飛並創造世人稱羨經濟奇蹟的台灣中小企業,其動人風華將再次席捲台灣各 個角落。 為使輔導計畫能有更具體的指標依據,自九十七年起訂定評鑑作業機制, 這些經由數次嚴格評鑑考核,包含觀光工廠主題、廠區空間規畫、導覽解說 與體驗設施、企業形象與文宣設計與觀光工廠營運模式,共計五大觀光工廠 評鑑要素;目的在於確保每位進入工廠觀光的遊客能在飽覽工廠製程與認識 產業文化之餘,可以安心的享受另一 種休閒風情,讓原本關門拼生產的工 廠亦能展開雙臂,經由有系統的認識 產業、閱讀文化、參觀製程,發現傳 統製造業生生不息的活力;再透過體 驗商品進而安心消費的良性循環,促 成產業再生並活絡地方經濟的群聚 擴散效應。
3
觀光工廠的計畫與智慧生活智慧 行動導覽之關係密切。 政府近年來大 力推動在地產業文化與觀光動線結合, 讓製造產業走向觀光。花蓮酒廠為自日 治時代沿革至今的產業,新酒廠之設立 其空間更適合發展以結合產業及觀光 為導向的觀光工廠,為申請觀光工廠計 畫深具潛力的地點。該廠近年來也積極 向該計畫提出申請。其納入智慧生活與 智慧觀光導覽課程的場域實查,有助於 讓同學了解傳統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 之過程,也得以讓同學實際體驗具有知 性體驗與知識增長的產業體驗之旅.。 本廠於日治時期設廠之初,主要生產米酒、糖蜜酒和紅露酒為主,但產 量皆不高。1932 年引進阿米洛法製造米酒後產量逐年增加,1941 年時產量高 達 34700 公石,後因戰爭空襲廠房遭炸毀,於光復後才恢復各類酒品生產。 其目前主要產品為 0.2/0.3 公升稻香紅標米酒、米酒水、蓮香酒、小 米酒、連香老窖特級高粱酒系列-國筵酒、國筵(奈米)酒、今釀陳高、吉 羊蓮香老窖酒、月之泉、吉候、代代封侯禮盒及望事如意
禮盒等多種產品。
其中,米酒水、特級紅麴酒、紹興酒釀製為其特產,現今花蓮酒廠所產之米 酒的市占率高達 20%,本廠 90% 製造米酒,60%製造小米酒。紹興 酒於民國 50-60 年代銷路極好, 紹興酒釀製之特色在於需要占地 廣大的儲酒空間及環境,其儲酒甕 的擺法各地有其特色。
4
花蓮觀光酒廠不同於其他地方 酒廠之特色,為其擁有全台最好且 價值最高的手工啤酒製造機,引自 德國,其用蓬萊米釀製台灣啤酒, 為該廠附設餐廳的主要特色產品。
頂級手工啤酒製造機
(二) 舊酒廠創意文化園區 花蓮縣政府工商旅遊局於民 國九十一年五月完成「花蓮舊酒廠 歷史風貌公園規劃案」,以地方產 業振興與在地居民生活需求之角 度,提出酒廠再利用提出之構想。 同年 10 月,花蓮縣政府將全區登 錄為歷史建築。面積約 3.38 公頃。 為花蓮市難得的公共空間,年代久 遠並自成一個歷史園區;深具歷史意義,值得保留。廠區建築物建於日治中 晚期,為一至四層樓高之建築物,外牆採洗石子牆基及鋪面
木造雨淋板牆
面與斜頂灰色屋瓦。有許多深具歷史風貌的設施,如傳統的日式建築。造酒 釀酒的廠房以及一口出水甘甜專供釀酒的古井等,其中木構造山形建築約興 建於大正9年;RC柱磚牆之山形建築為40年代重建之建築,之後又有R C柱磚牆構之平頂建築約50年代所建。酒廠占地面積廣闊,內因應製酒的 過程,有各種廚藏、蒸餾、冷藏空間。其形制各有不同,空間充滿變化,並 有一根高高的煙囪,成為對外花蓮市民對酒廠的共同印象。
5
文化空間的出現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花 蓮市中心,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五大文化園區計畫之一,也是繼 台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中建築. 設計藝術展演中心之後第三個開放 之園區。目前開放空間為修繕完成 之舊酒廠行政辦公廳、半製品倉庫、 原料倉庫及餐廳作為創意空間與劇 場教室,同時更名為酒廠文化生活 館、紅露館、糖蜜館、小米酒劇場, 重溫酒廠舊回憶與展開新風貌。園 區每個月有固定主題展,每週六有 「週末夜未央」 ,以及不定期舉辦座 談會、工作坊、研習營等各式各樣精彩活動之舉行。 創意文化園區的整建與營運發展是近年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積 極發展的工作方向,此次花蓮創意文化園區之啟用係文建會繼台北華山創意 文化園區、台中台灣藝術、設計與建築展演中心(TADA Center)後,在東部 建立之據點,花蓮創意文化園區之委託經營管理係透過公開招標後,由橘園 國際藝術策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管理權,預計於六月部分先行啟用,未來將 朝向文化觀光、旅遊、創意為發展主軸,期待帶動台灣東部文創產業的蓬勃 發展。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位於市中心,文建會於 2006 年完成舊酒廠行政中心、 餐廳、半製品與原料倉庫兩間之建築修繕工作,此次委託之範圍即以上述空 間加上戶外空間共 1500 坪先行委外經營,期以園區舊酒廠工業遺產空間和藝 文活動之規劃,建構園區成為花東地區國際藝文觀光旅遊起點,讓原本在觀
6
光、旅遊的發展上就具有相當好的優勢與潛力的花蓮,帶來更多的資源和能 量。 橘園國際藝術策展股份有限 公司,在策劃展覽、公共藝術規劃 執行、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管理經營 和藝術經紀均有多年經驗,前承接 台北華山藝文特區、台中二十號倉 庫鐵道藝術村期間,均獲好評。目 前公司已進駐園區積極籌劃各項工 作,六月將展開各項開園活動,未 來園區每個月將有不同主題呈現, 同時也將開放場地供地方團體申請 使用。為延續酒廠文化,目前開放 之空間將以過去酒廠出產之酒命名, 如黃雞廣場、小米酒劇場、紅露 gallery、糖蜜 gallery 等,其中六 月份重要活動-「酒國英雄回娘家 -老照片徵展」將與花蓮酒廠合作,
酒國英雄回娘家-老照片徵展
希望邀集地方民眾提供酒廠老照片, 於園區內作常態展出,也計畫邀請曾在舊酒廠工作的員工舉辦座談會;一方 面藉由對舊酒廠的巡禮,喚起花蓮市民當年的共同記憶,另一方面也讓參觀 園區的觀眾瞭解屬於舊酒廠的特有文化。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未來將結合地方藝術與產業資源,定期舉辦藝術展覽、 創意市集、表演活動週末夜未央等,並結合在地與國內外藝術家,促進文化 刺激,提升展演品質,週二至週日 11:00-20:00,週六 11:00-21:00 的開放,讓花蓮創意文化園區成為重要旅遊藝文觀光景點與遊憩所在地。
7
二、地方特色產業的藝術化--花蓮石雕文創 資料整理/莊喜如
場域實察重點 1. 引導學生思考現階段石雕藝術在花蓮文化觀光之瓶頸及其發展可 能,及其如何運用於智慧行動導覽之規畫上。 2. 帶領同學經驗戶外與室內觀光之差異,並思考石雕文化如何呈現於 行動導覽平台上。 3. 了解花蓮縣文化局近年推動之藝文活動與觀光發展之結合。
8
花蓮因天然地形之利而擁有全 台 90﹪的石材資源,礦石資源豐富。 台灣石材的集散地石材原料與加工進 出口總額高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義 大利。花蓮由於石材多樣且質感極佳, 因此有「石頭的故鄉」 、 「大理石之都」 等稱號。也因為引進各種石材的加工 技術,而造就許多傑出的石雕藝術工 作者,所以花蓮也是全國石雕藝術家 創作的基地。
石雕博物館 座落於花蓮市文復路 6 號的花蓮 石雕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石雕博物館,而在博物館內所展示的石雕作品,皆 是來自於全國各地及透過舉辦國際石雕活動所典藏的藝術品。該館發展的目 標是提供國人認識石材、增進欣賞能力,並將石藝活動列入花蓮縣觀光遊憩 之資源。其主要的建築是以清水模施工與石頭堆砌而成的二層樓建築,外觀 充滿現代建築精神。 石雕博物館可分為館外與館內兩 部份:館外有許多大型石雕作品散佈於 週遭寬廣的庭園上,在青青草坪襯托下, 顯得十分醒目,也是一般遊客拍照取景 的好地方。進入館內須購買門票,定期 安排有石雕工作者的作品展覽。
9
石雕博物館定期舉辦各類石雕 藝術與提供展演舞台和觀摩交流等 活動,因此吸引大批觀光客及愛好 石雕藝術的民眾前往參觀。目前石 雕博物館已成為花蓮著名的文化景 觀與觀光休憩場域。
國際石雕藝術季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自西元1994年開始鼓勵各縣市辦理「小型國 際藝術活動」 。花蓮縣文化中心(現花蓮縣文化局前身)即選擇了當地的礦石 資源及石雕人才為主題,來營運花蓮特色藝術。1996年所成立的「國際 石雕藝術季」 ,由花蓮文化中心每二年舉辦一次,目的在將國內外頂尖的石雕 好手聚集於花蓮,透過現場創作互相觀摩競技,以及國際石雕精品展示,來 提升當地石雕界的視野,並將於花蓮推向國際舞台。
七星潭石雕公園 七星潭海岸線潔淨優美,是花蓮縣民散步、賞星、聽海潮的最佳去處。 為了讓藝術融入生活,花蓮縣政府特別結合 石雕藝術季,設置七星潭石雕公 園,其為全國第一座政府設立的石雕公園。
10
三、綠建築智慧生活空間—洄瀾之心陽光電城 資料整理/莊喜如
場域實察重點 1. 藉由對陽光電城開發歷程的解說,讓同學了解其規劃的核心目的與 理念,使同學在思考智慧導覽方式時,能了解設計者的理念與規劃 元素。 2. 藉由一個有待檢討的公共設施計畫,讓同學檢討其原因,並藉由經 驗與觀察,思考其再發展之可能。 3. 與其他歷史產業空間的利用相比較(如花蓮酒廠),思考空間運用與 再造之可能性。
11
花蓮「陽光電城」由花蓮縣 政府興建,是由 1001 片組成的太 陽能板系統模組,每年約可產生 17 萬 6000 度電,不僅可提供做 為區域內各空間用電,多餘的電 還可以回賣給台電,增加縣庫收 入。 「陽光電城」原址在花蓮舊火 車站,內部除了有咖啡館、電動 車充電站、光電展示館,還結合花海、腳踏車步道等概念,計畫再造花蓮舊 都心,希望藉由陽光電城的啟用再次帶動地方發展,而光電咖啡廳也提供身 心障礙者及中高齡失業者就業機會。 此建築經由縣府團隊與景觀總顧問曾梓峰及邱文傑、莊學能兩位建築師 努力之下,利用公共用地及鐵路局旅館區法定空地土地營造大型的開放空間 系統,並透過地籍調整方式,整體規劃提出洄瀾之心計劃,獲得中央 94 年度 創造臺灣城鄉新風貌競爭型計畫第一名,補助經費 8000 萬元,之後又獲得經 濟部能源局陽光電城計畫首獎,補助經費 1 億 2 千萬元,已完成景觀平台、 簡易綠化、鋼構平台及陽光電城,之後又獲得補助 1.19 億。縣府城鄉處立即 著手光電咖啡、洄瀾願景館、旅遊服務中心及無毒農業體驗館及跨 193 道路 鋼構平台及人工生態水池等等工程的設置,希望透過這廠館工程之設置的啟 用行銷洄瀾之心,吸引遊客駐足, 讓花蓮鄉親提早體驗及回憶舊 鐵道的紋理。
12
陽光蚊子館 這座耗資近四億的超大綠色建築 於 2009 年 12 月 1 日在花蓮縣眾官員的 熱鬧剪彩下啟用,啟用之初縣府城鄉處 立即著手光電咖啡、洄瀾願景館、旅遊 服務中心及無毒農業體驗館等,以及綠 化 水池等工程規劃豐富,後因經營不 善,無法有效吸引觀光客,至今已淪為 缺乏修繕維護的蚊子館。陽光電城座落 於花蓮市六期重劃區,既係花蓮黃金海 岸的前端要衝,又是連結花蓮市繁華商圈的重要位置。 在如此兼具觀光與商 業高度價值的重要地段,這座鋼鐵建築在淪為蚊子館,甚至成為花蓮市區景 觀之瘤,對花蓮整體發展及觀光的傷害,可說是難以估算,連帶殃及周邊土 地價值與開發吸引力。
發展潛力 雖然如今的陽光電城是個被人遺忘的蚊子館,但實際上其本身具有良好 的環境條件,得以發展深具文化特色與自然景觀的觀光潛力點。延伸至海濱 的二期規劃,在環境上並未有良好維護,踩著破損鬆脫的木板地,向東方看, 看得見美麗的太平洋海景。空中花園的設計,由於置身高處,使得花蓮市區 延伸至山脈綿延的遠景,花蓮的 美景盡收眼底。360 度的環視效 果,可眺望花蓮港區,花蓮紅燈 塔至南北濱海岸,山水圍繞的的 美景應能成為該景點的特色。陽 光電城建築本身之設計承襲過 去舊鐵道的概念,將鐵道的元素 加入建築藝術設計中,形構鐵路 13
的意像,若能夠有良好的導覽,這些視覺藝術將能規劃為十分具有文化深度、 藝術深度的時空體驗之旅。學生藉由體驗與觀察,思考再發展因經營不善而 遭浪費的優良建設,結合行動導覽的設計,期能帶動該地方的在地認同與外 來遊客。
14
四、科技人文的場域體驗-2012 宜蘭綠色博覽會 資料整理/ 邱宏凱
場域實察重點 本次活動由教學助理引導各小組至宜蘭綠色博覽會進行科技人文 的場域體驗。除運用資策會的秀台灣智慧行動導覽 App,進行園區展館 的導覽,並體驗工研院 QR 彩碼的特色。透過自主學習的場域實察,促 使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智慧生活科技運用的可能性。
15
(一)2012 綠色博覽會 2012 宜蘭綠色博覽會邁入第 13 年,如同年輪轉嬗般,來到嶄新 起點,本屆主題將引領大家體驗 認識全新的生活態度-「有機森 活」。「有機」不僅運用於農業, 強調回歸到減少地力破壞、環境 污染的友善生產方法;也不僅是 尋求健康飲食;「有機」更是一 種生活哲學,生活態度。 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生態 失衡的衝擊下, 「有機」成為人們省 思如何與自然取得和諧互動的一種概念;人們開始從食、衣、住、行、育、 樂,乃至心靈,追求簡單平衡的生活方式。更逐漸發展成產業經濟,而最終 的目標則是追求人與生態的永續發展。 2012 宜蘭綠色博覽會,把「有機」的概念與「宛如生活於武荖坑大自然 森林中」清新舒暢的意境結合,做為今年的主題「有機森活」 。規劃上從「生 活、生態、生產」三大層面著手,透過創意的人文藝術與武荖坑自然環境結 合,形塑出讓民眾自在悠遊的景觀與空間氛圍,並以「自然、農藝、休閒觀 光、樂活、健康、養生、遊戲、體驗學習」八大主軸的展示及活動內容,將 武荖坑場域,打造成一座「有機概念園區」 。而此構想,也來自於宜蘭縣目前 正逐步推動的施政願景-「打造有機新宜蘭」 。 2012 宜蘭綠博,希望大家來到園區,能夠放鬆緊繃的心靈,享受大自然 的美好,喚起內心對環境生態的珍惜,並且認識「有機」,瞭解「有機」,進 而一起來響應「有機」 。也希望每位遊客都能成為「有機概念」的種籽,把愛 護自然,珍惜土地的理念,散播到台灣每個角落。 16
(二)博覽會行銷的科技導入 1.「有機宜蘭.樂活遊~部落格徵文」 宜蘭綠色博覽會為了呼應今年主題「有機森活」 ,推出了「有機宜蘭.樂 活遊~部落格徵文活動」 ,即日起至 4 月 29 日止,分為 18 歲以下的青年組與 18 歲以上的成年組,2 組報名徵文選項。第一階段邀請民眾遊綠博,走訪宜 蘭有機農場或農園後,在個人的部落格或臉書發佈宜蘭有機之旅的遊記心得, 並 於 文 末 附 上 「 宜 蘭
有 機 農 業 整 合 網 」 的 網 址 :
http://organic.e-land.cpc.tw;再將刊登文章網址及文章的 WORD 檔案、照 片一併 Email 至活動 信箱 organicyl@gmail.com,主辦單位將會進行第二階 段的評選,預計青年組與成年組共選出 20 名感動好文的獲選者,每人可獲得 2 公斤的有 機米。第三段從 5 月 1 日起至 5 月 10 止,20 篇得獎的感動好文 將會刊登在「蘭陽勁有機」臉書粉絲專頁,歡迎民眾來按讚,票選出人氣最 旺前三名。獲得前三名 的人氣王,將致贈第一名有機米 100 公斤加 ipad 一 台、第二名有機米 50 公斤、第三名有 機米 30 公斤,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17
2.「App 拍彩碼三重送」 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也與工研院合作,打破以往 App 只能以黑白 QRcode 形式出現,首度導入全球首見、台灣首創的彩碼 app,將綠博內容與表演情 報,結 合有趣的有獎集碼活動,透過臉書的病毒行銷擴散方式,不管是走訪 綠博的民眾或線上朋友,都能一同來參與活動。即日起至 5 月 20 日止,綠博 推出的「APP 拍 彩碼三重送」 ,會在綠博園區設有 12 面「拍彩碼三重送」的 立牌,民眾可透過 Android 系統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至 Google Market 下載「2012 宜蘭綠博」App,即可開始進行拍彩碼活動。發現立牌,拿起您 的手機或平板電腦,開啟「2012 宜蘭綠博」App,點選「拍彩 碼得好康」, 輸入您的 Facebook 帳號,對準立牌上的彩碼圖案拍照,按右上方「拍彩碼」, 即可收藏漂亮的彩碼。集滿 12 個展區彩碼,即可參加好康三重 送活動。第 一重送天天送出限量 50 份有機米;第二重送週週抽出 300 名幸運民眾,可享 「購買綠博門票-八折優待票」之優惠;第三重送週週抽出長榮鳳凰酒店 桂 冠自助午餐招待券、宜蘭縣業者提供之泡湯券、宜蘭縣業者提供之住宿券等 精美獎品。
18
3.「遊綠博 App 集時抽好禮」 宜蘭綠色博覽會另一項與資策會合作推出的「遊綠博 App 集時抽獎」活 動,則是邀請民眾透過 Android 系統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至 Google Market 下載「秀台灣(Show Taiwan App) 」 ,累計入園時數滿 9 小時,即可參加抽獎 活動。民眾只要在進入綠博園區後,開啟 App 並連上網(手機或平板電腦需 先開啟 GPS 及 3G 或 Wi-Fi) ,才能參與本活動;開啟後,系統將會開始累計 參加民眾待在宜蘭綠色博覽會內的時數。此活動將從即日起至 5 月 20 日止, 時數累計合格者,將會抽出 60 位幸運民眾,分別贈送長榮鳳凰酒店桂冠自助 午餐招待券、宜蘭縣業者提供之泡湯券、宜蘭縣業者提供之住宿券等精美獎 品。
19
五、文化觀光導覽場域實察小組討論 整理:滕百齡、莊喜如、黃家榮
1.
以花蓮觀光酒廠為例,請思考有無專人導覽對於你理解酒廠歷史文化及 其觀光發展特色的差別為何? A 小組:若沒有專任的解說及導覽,除了不知道從何開始看起外,再者, 對當地的建築、沿革、產業發展等都無法更深入的了解及認識,這樣的 旅遊也只是有如走馬看花似的停留。 B 小組:群眾對於歷史或是觀光的瞭解,將僅來自於文宣或是導覽手冊, 網路資料等等,原本可以延伸出去的部分,也會受到影響,使得頗具潛 力的歷史文化&觀光層面無法完整地展現出來。
2.
如果你要設計一個與酒廠有關的導覽景點書(含語音或影音),你會放入 那些導覽元素? A 小組:會分成數個章節,將花酒的歷史;酒廠文化;主力產品以及特色, 20
還有對未來得展望等等放入導覽景點書中。 C 小組:景點書內能設計線上互動導覽的功能,彌補導覽人員的彈性功 能。 3.
花蓮觀光酒廠從酒廠到觀光工廠的轉型過程為何? 其展售中心的設計 包含了那些花蓮在地的文化特色? 現階段有關釀酒製程導覽路線的規 劃有何需要改善的地方? A 小組:花蓮酒廠最早是於日治時期就已經在花蓮市區建立,戰後,改名 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第八酒廠,原本單純的製酒工廠也隨之改變成觀光酒 廠,除了開放昔日原本門境森嚴的製酒工廠外,也在酒廠內設立販賣部 及餐廳,讓旅客可以透過導覽的方式更深入了解花蓮酒廠外,也可順便 在此享用花蓮當地特色料理及還可順道採購酒廠自家生產的產品。 B 小組:花酒的展售中心,除了銷售自身生產的酒類產品之外,還有連 帶銷售花蓮的特色產品,其中還有酒銀行以及一大片金箔牆,頗具特色。 酒廠應該成立專門的導覽單位或是專人,規劃一條流暢的觀光路線(可 以無害通過各廠區),並添加與民眾互動的活動,我覺得可以參考宜蘭 的金車酒廠做法。
4.
花蓮舊酒廠(文化創意園區)若沒有展覽或相關展演活動舉辦時,該址給 你的觀光導覽意象為何? 你是否能在這被重新規劃後的園區體會到過 去酒廠的風貌與特色? A 小組:花蓮舊酒廠經過相關部門的大興土木後,雖然恢復了昔日的樣貌, 雖然有舉辦活動時,整個文化園區人潮絡繹不絕,但沒有活動時,整座 文化園區卻有如死城般的空蕩蕩!室內空間不得其門而入,對當地的建 築特色及風貌也無法透徹的認識及了解,相當的可惜。
21
B 小組: 花蓮的舊酒廠,在沒有活動或相關展演時,會給人一種蚊子館 或是閒置空間的感覺,而舊酒廠給人的觀光意志應該是這個場所背後的 歷史意義以及跨越時空的連結。如果沒有細心的規劃,只能從酒廠斑駁 的建築物中去想像當年產酒的盛況,目前的花蓮舊酒廠,並無法使人體 會當年的風貌及特色。 5.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會不定期地更換展覽與活動,在設計行動導覽景點書 時,你該如何考慮這變動因素? 若要製作導覽景點書,如何不侷限在建 築物文化資產特色的介紹? A 小組:一般展場的活動大多是前一年或是半年前就已既定的規劃,所以 在設計行動導覽書時,可增設一處當季展演活動下載,或是維護單位需 要辛苦些,每半年更新一次展演及活動的內容。 B 小組: 如果是由我來設計導覽書,我會透過系統更新的機會去更新訊 息,或是藉由QR條碼將使用者連結到相關的網頁上去獲取資訊。我覺 得除了介紹建物本身的文化資產特色外,還可以連結周遭相關歷史背景 的景點,以花蓮舊酒廠為中心,去規劃一條歷史深度旅遊,這樣就不會 只侷限於建物的文化資產特色了。
6.
你對於洄瀾之心陽光電城的第一印象為何? 你是否知道這棟建築是哪 個單位是在什麼規畫構想下的產物? 這棟建築物的設計是否有助於你 了解花蓮鐵道文化的特色? A 小組:洄瀾之心陽光電城前身是北迴鐵路開通前的花蓮車站廠區內的 一個機車庫,目前僅留下機車庫及部分倉庫與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出張所 及機務段等建築。洄瀾之心陽光電城還獲得 94 年度創造臺灣城鄉新風 貌競爭型計畫第一名,補助經費 8000 萬元,之後又獲得經濟部能源局 陽光電城計畫首獎,補助經費一億 2 千萬元,陸續完成景觀平台、簡易 22
綠化、鋼構平台及陽光電城,2009 年又獲得補助 1.19 億,過去花蓮縣 政府城鄉處設置光電咖啡、洄瀾願景館、旅遊服務中心及無毒農業體驗 館及跨 193 道路鋼構平台及人工生態水池等等工程,雖然地面上鋪設數 條以軌道為主的意象,不過若以一個觀光客的角度來看,很難去了解這 個鋼筋混擬土建築及這一大片的土地前世今生,只能從現況了解,這是 一座花蓮的蚊子館。 B 小組:洄瀾之心的第一印象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物,每次騎車經過時,都 會不經意地抬頭張望,但是不會有造訪的想法。事實上,我不並清楚這 那個單位建造這棟建築物。而這棟建築物很難讓我對於花蓮的鐵路歷史 有初步的瞭解,他的貢獻遠不及於旁邊的鐵道文化園區或是鐵道出張 所。 7.
洄瀾之心陽光電城往海岸方向的第二期規劃為何? 實地踏查後是否有 改變你對這景點的看法? 若要設計這個景點的介紹,你要如何設定導覽 主題? 納入那些元素設計導覽? A 小組:由陽光電城往東側草皮前進,原本相當美麗的草皮也因無人維護 而已雜草叢生!沿途的木棧板也因品質不佳的關係已破損嚴重,雖然步 過該區到 193 縣道東側,那的環境及景觀相當的美麗,雖然有如置身於 美國夏威夷似的,但沿途的崎嶇路線,真的不太敢推薦旅客前往觀賞; 再不然就是須思考如何避開該區,直接前往洄瀾之星第二期規劃的賞海 單車步道。該區最大的優點即為整片的太平洋海景外,還可遠望花蓮港 區、花蓮紅燈塔及南、北濱海岸線的美景,這些都是可以納入設計導覽 元素的景點特色。 C 小組: 延伸至海岸線打造空中景觀步道,實地踏訪該景點後,改變我 對花蓮舊市區陳舊腐朽,僅被公路和堤防淹沒的印象,但目前尚未為人 大部分人所知,十分可惜。強調該區的空中景觀特色,由空中花園、生 23
態池至海岸線,展現人工之美及天然美景,我認為該區空中(花園)及 地面(公路)的強烈對比是很好發揮的推銷點。 8.
以花蓮石雕博物館的戶外石雕作品為例,請思考有無專人導覽對於你理 解與欣賞這些文雕文創作品的差別為何? 如果你要設計這些石雕作品 的導覽景點書(含語音或影音),你會放入那些導覽元素? A 小組:若無人導覽解說,僅透過作品旁的小小簡介,很難真正去領悟每 一件作品背後的意義及作者在創作時的靈感及動機,但透過專人的解說 及引導,雖然可以了解每一件作品及作者在創作時的靈感及動機,但缺 點是需一定客源時,才可成行,若一定的客源,但也讓一次的導覽變的 較壅擠,帶導覽的解說員有時也會因為人潮的過多及解說場次的重複, 也會變的異化!對於每次的解說也會因個人的心情等因素而省略或增 加內容!若透過電子書的導覽,除了可以避免導覽人員因為異化的產生 而對導覽內容有所改變,也可為主辦單位省去龐大的人事成本,並提升 了旅客在欣賞作品時的品質。 B 小組:有些藝術作品若不透過專人引導,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其旨趣及 精神。但透過觀者的感想分享或許能彌補該不足,導覽景點書上能增設 留言討論空間。
9.
從石雕博物館的參訪過程中,思考石雕藝術在花蓮文化觀光的現階段瓶 頸為何? 如何藉由智慧行動導覽或創意活動的營造來吸引更多遊客的 目光並能帶動週邊產業的發展? A 小組:石雕博物館在現階段的花蓮的觀光分類中,屬於較靜態的觀光, 而石雕博物館身為花蓮的私房景點,與臺北故宮博物館相比,雖然兩處 皆同屬靜態旅遊,故宮雖然館內的各式收藏相當吸引人之外,更重要的 應該是他們所開發出的各式文創商品,不管是臺灣本地旅客或是陸客等 24
外國人也都相當的喜愛,也成為到此觀光的最佳伴手禮!花蓮石雕博物 館在文創商品部份雖也有部份石藝商品的開發,不過卻與一般花蓮石藝 商家所販售的商品沒什麼太大的不同,所以若可以研發獨一無二的文創 商品的販售及各旅遊雜誌及旅遊節目的結合、行銷,應該也可以提升石 雕博物館的參觀率。 C 小組:遊客進入觀光地區,首先接觸的大多是大眾交通驛站等公共場所, 以及該地方的民眾。花蓮石雕博物館的廣告並沒有時常出現在公共場所 中,一個連大部分在地人都未聞過的地方怎能期待觀光客慕名前來?因 此花蓮石雕藝術應從在地教育及推廣開始做起,加強地區民眾對該項地 方特色的認同,自然會有民眾向外發揚。 10. 花蓮縣文化局過去幾年成功推動了哪些重要的藝文活動? 這些活動結 合了那些文化資產地景的場域? 文化節慶活動的“時間”與 “空間” 屬性,如何有效呈現在智慧行動導覽平台? A 小組:2011 年花蓮縣古蹟日活動,這些活動結合了花蓮從南到北各重 要的文化資產古蹟,如:慶修院、花蓮糖廠、玉里神社、玉里圓環、玉 里公學校等古蹟景點,文化節慶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屬性,可透過相當文 獻或是老照片的呈現及比對,再透過智慧行動導覽平臺的方式,讓旅客 可以有如走入時光機似的回到過去。 11. 七星潭的戶外石雕作品主要集中在那些地方? 若能事先掌握這些石雕 文創作品的位置、特色與創作背後的故事,對於你遊覽七星潭景點是否 會有不一樣的觀光體驗? A 小組:七星潭的戶外石雕作品大多集中在賞星廣場至七星潭北側之間 的單車步道兩側,若事先掌握這些石雕文創作品的位置及特色等相當資 訊,對初次到訪七星潭的旅客來說,會有更深入的瞭解及認識! 25
B 小組:七星壇的戶外石雕集中在賞星廣場周遭,此外漫波園區上也有部 分的石雕作品,一般民眾對於這些石雕都只當作是一種裝置的藝術品, 如果能將每一件作品的背景以及靈感等等都呈現在觀光遊客的面前,相 信絕對會激起新的火花,尤其是石雕的主題能夠與海洋有相關,必能有 新的一番體驗。 12. 石雕博物館跟柴魚博物館都是花蓮非常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館,若要設 計這兩個館的智慧行動導覽介紹(景點書),兩個館的智慧行動導覽介紹 (景點書),你覺得這兩者在設計上以及所需要的導覽素材會有何差別? A 小組:石雕博物館以各式石雕或是石藝相關元素之展示品為主;而柴魚 博物館則是以柴魚相關器具、商品為主,在導覽上個人覺得差異性頗大! 像石雕博物館從每位作者的簡介、創作動機、作品所想表達的意含…等 可以講述許多的故事;但柴魚博物館的故事性,我覺得就未比石雕博物 館來的有深度!大多如辛苦的補漁人背後的故事、烘烤柴魚及製作柴魚 片…等故事。 B 小組:這兩個文化館都是充滿花蓮特色的展館,石雕博物館凸顯出花蓮 有著美好的自然環境,豐盛的石礦產,再搭配上藝術家的巧手,擁有絕 佳的可看性。如何將石雕與花蓮美麗的大自然作結合會是我導覽素材的 重點,世界上知名景點太魯閣,其實也孕育出我們看到的石雕作品,若 能將兩者結合,從天成的山勢美景延伸到人文的石雕,相信會有相輔相 成的效果。柴魚博物館的方面,博物館所在的位置就在大海邊,旁邊更 有淳樸的漁村聚落,若能將商業氣息降低,充分發揮海洋特色,除了展 場內的陳設外,多些互動性的活動,以實際的行動代替文宣上的文字, 可以讓遊客們有更深一層的認知與記憶。
26
六、宜蘭綠色博覽會科技人文體驗心得
黃喆信 同學 有機的生活態度便是宜蘭綠色博覽會 一貫宗旨,客運一到會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綠博入口的巨大竹架,上頭的花花綠綠是由 回收寶特瓶等物品組成,一開始就以這樣的 環保概念來打造入口確實蠻吸引人的。從入 口一進去會先看見廚具及一些破銅爛鐵排 列而成的架子,在那裏可以敲敲打打屬於物 品的生命樂章;再走下去有許多花卉及大型 裝置藝術象徵著破壞與重生的意義;每個館 都各具特色,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養生庭園,首先去測量身體能量,再到各個 行館有專人解說養生秘訣;樂活儂場的水稻田裡頭還有小鴨子在水裡穿梭, 27
利用鴨和水稻田共生的原理進行所謂的生物防制農法,有機館裡也可利用行 動裝置拍照打卡進行抽獎活動。路邊也設置了 12 個 QR 彩碼紙板,但由於當 天天氣狀況不佳,狂風暴雨,會場提供的 WIFI 功能訊號不佳,時常斷線,導 致蒐集戶外的 QR 彩碼非常不方便,後來是同行伙伴開啟電信網路分享才解決 這個問題,如果還有這類需要網路的相關活動就應該要積極排除部分困難。 當時一方面擔心平版電腦會淋濕,另一方面雨傘不停開花,一群人慌亂之餘 還是把全部的彩碼蒐集完成,並獲得一包得來不易的有機稻鴨米。
黃雯婕 同學 隨著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保護環境的議題越 來越受注目, 「有機」就是一種保護環境的好方法。 宜蘭的綠色博覽會,以「有機森活」作為主軸,向 台灣的人們介紹「有機」的概念,並推動「有機」 生活態度,是一個很有附函意義性的活動。藉由這 次參觀綠博的「有機概念館」 ,讓我重新認識「有機 食物」 ,除了一般以往認知為價格偏高之外,實際上 對我們自然環境的有很大的幫助,加上飲食在地有 機食物,不僅能品嘗到健康美味食物又能提升在地經濟。只要我們在日常生 活的飲食做一點點的小改變,就能愛護我們的台灣、我們的土地。 綠博內有十幾種不同類型的館,讓人目不轉睛,並且有些館含有教育意 味,像是環境教育館、快樂牧場,就很適合學生們校外參觀。較可惜的是, 當天去下雨,無法走天空廊道環看武佬坑園區的美。我覺得宜蘭綠博行銷成 功的原因,是結合目前最流行的 APP,吸引更多擁有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 的人參加綠博,尤其是「彩碼三重送活動」 ,不僅宣傳有機米也宣傳活動。
28
林家丞 同學 在進入 2012 宜蘭武荖坑綠色博覽會會場 時,就看到許多大型的裝置藝術,入口處就讓 人印象深刻,使用漂流木、竹子、保特瓶、廢 鐵鋁罐等等...,充分展現今年綠博的主題。這 次綠博的參訪,我們是搭乘接駁車到上方處往 下走,這是一項很好的規劃,因為參訪由下往 上走,會增加疲勞感,這樣在每個館參觀的時 間可能因為身體勞累因素,最後出現不耐煩, 或無心參訪,再加上接駁車是使用電動車,更 增加此項措施的環保、節能性。 再來就是有許多令人有興趣的館場、像是辣椒館,每位同學對於辣椒試 吃都躍躍欲試,雖然都不是什麼好下場,但感覺起來還是新奇、有趣、好玩, 令人印象深刻。還有快樂牧場中,有許多動物,吸引大人小孩注意,還結合 時下剛盛行的 3D 視覺藝術,視覺所帶來的趣味性,讓大家都在這留下參訪的 足跡。以及有機概念館是讓我學習最多的,當中有使用許多觸控面板的互動 科技,還許多展示手法,增加學習的印象。 最後值得注意的就是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主辦單位推出的 APP 活動,抽獎禮品倒是其次,對於打卡分享到 FB,我覺得這項非常結合時 尚,朋友同學看到打卡,馬上就會問觀賞的心得,好不好玩之類。對於綠博 的推廣性非常大,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對於整個綠博展場的 Wifi 網路,斷 斷續續的,對於我參加此項活動時,都一度的想放棄。總之我認為綠博非常 適合全家老小一起參訪,不僅是趣味性十足,也能有知識上的收穫。
29
林欣怡 同學 去綠博的那天,整天都下著雨。不知是否因為雨,而讓網路不穩,連上 線的平板電腦不時就斷線了。原本拍到的彩色 QR 碼,也因此被洗掉了。入園 不到 1 小時,我們就決定不再繼續拍彩色 QR 碼了。 如果是因為雨,網路才 不穩,那還另當別論;如果不是,就算沒下雨,網路也是一直很不穩的狀態 的話,那我想問,為何要把一個需要網路才能參加的活動辦在網路不穩定的 山區?當初辦此活動前,有先進行過前測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平日的 我們,使用 3C 產品的時間太多,所以,當我們走向戶外,走進強調體驗大自 然的綠色博覽會,應該要全心全意的觀賞周遭的美,而不是還要再把心思放 到 3C 產品上。
傅冠文 同學 這次是第一次參觀綠色博覽會,感覺有點新鮮, 但我覺得再創意的部分還可以加強,大部分的展館, 都是以文字敘述為主,看到最後不免有點枯燥乏味, 應該可加強一些互動性質的東西在裡面,讓參觀者 可以參與其中。 此外,雖然這次舉辦的綠博有使用一些行動導 覽科技,例如彩色 QR 碼的活動,甚至有抽獎的活 動,但感覺參加的人不是非常踴躍,可能有幾個問 題,一個可能是沒有行動上網的工具,無法參加活動,第二,可能是沒有吸 引人的元素在裡面,如果只是單存的到每個展館掃描 OR 碼,那感覺就沒有什 麼動力也很無趣。所以我覺得如何吸引人們去做這件事,才是關鍵,如呵讓 參觀者覺得好玩有趣,可以在有趣中去學習到知識,才是重點。畢竟來參觀 綠博的人,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來遊憩的,他們並非來上課,而是來休閒的, 30
所以如果能夠邊玩又學到東西,那就兩全其美了。這樣也可讓遊客,想一來 再來,綠博也能永續的發展。但這次的綠博也有些不錯的創意,比如說辣椒 館的試吃,讓遊客透過試吃的活動,去了解辣椒的文化及全世界最辣的幾種 辣椒,讓大家對辣椒有了一定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曾經親身體驗過。
黃文宣 同學 去參訪綠博時,宜蘭下著滂沱大雨,不知道是否 因為雨勢過大之故,所拿去的平板電腦,呈現出時 好時壞,並無法有效地接收到訊號。裏頭所設置的 活動:拍下 12 處彩色 QR 條碼,即能兌換白米一包, 但因為訊號接收不穩定,而無法完成該項活動,對 我來說還頗可惜的。 特別是一旦訊號消失了,之前所拍攝下來的 QR 條碼也會跟著不見,這更降低了想蒐集完的慾望,因為得一再地重複著相同 動作,關於這點,很希望綠博的相關單位可以做有效的改善,不然本來是很 期待這個活動的。入口處就有發放 DM,而內容也相當詳細,且會有人員做相 關介紹,如果怕迷路可以依循著標的走,是個不錯的方式。 在各地區導覽方面,我覺得做得有點不夠完善,某些地方的負責人員都 有點愛理不理的,如果不主動詢問,也不會有所告知。讓我覺得假設我有問 題,但同時卻又無法得到解答,那我對這個地方也只是看到表面而已,其真 實物件所想表達的意涵,仍然不會有所了解。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綠色廊道」 、 「綠色隧道之南瓜隧道」 、 「番茄隧道」 、 「香 草隧道」那一條直通的景點,裏頭介紹了各種不同品種的辣椒,並有詳細的 介紹可以參閱,負責人員還會說明其辣椒程度,而南瓜、番茄、香草隧道等 等也都有其介紹,那天算是有相當的增廣見聞呀!只是這些產品的重複率實 31
在有點高,我在接下來的休閒農業莊也能瞧見類似產品,所以有點搞不懂這 兩處有何相異之處?! 綠博裏頭有相當多的接駁車可供民眾搭乘,如果不想徒步走就能坐著欣賞 風景,算是相當方便且省時的一個方式。但是,徒步走也有其風情,周圍種 植了相當多的花草,並且都相當鮮豔漂亮,也吸引了不少遊客用行走的方式 逛著綠博,點跟點之間也不會距離太遠,因此不會有過於枯燥的感覺,這是 我逛綠博的一個頗吸引我的地方,如果不要下大雨,應該會更有趣。
簡鈺錡 同學 雖然之前就聽過綠博,但一直沒機會走訪, 藉這次的課程到綠博走走,覺得內容很多元,也 很有趣!有機會明年還會想帶著家人或朋友,到這 裡放鬆身心呢! 今年的綠博主題是「有機森活」 ,提倡有機蔬 果,更推廣「有機」的生活,所以集滿各個題館 的彩碼,就可以兌換一包有機米,還可以抽囉東 夜市折價券,真是好康多多! 舉辦地點也非常的綠意盎然,不用另外設置一大片的籓籬圍牆,而是沿 著河道就有天然的柵欄,更是讓人覺得悠閒,只可惜天氣不佳,當天正在下 大雨,不過好處就是玩什麼都不用排隊!在門口的廚具交響樂、彩繪石頭、試 吃辣椒等等,想玩多久都可以! 除了下雨不方便之外,可能地處郊區,網路非常不穩定,導致我花了很 多時間在收集彩碼,如果想要推廣觀光產業,這種事情實在不該發生!還有客 運的等待區沒有座位、也沒有遮雨棚,導致下雨天等車等到全身濕有酸! 32
等了一小時後,拖著又酸又累的身軀,坐上前往羅東夜市的客運,立刻 從地獄到了天堂,因為準備在夜市裡把今天消耗掉的體力一次補充回來,一 連串吃了五、六家著名小吃,買些伴手禮後,滿足的結束了愉快的一天!
陳筱軒 同學 2012 年 5 月 4 日,我第一次去了宜蘭綠博! 在出發的時候就遇到下雨,到了綠博,雨勢不減 反增啊!但這場雨可沒有消滅我的熱情! 一開始先下載了讀彩碼的軟體,不知道是網 路關係還是系統問題,在不同區塊要讀彩碼時, 有時讀到一半,系統就會出現問題,導致要重新 開啟,還有園區內的網路收訊真的不穩的。我對 在入口附近的森活劇場前的所設置的設施很喜 歡,支架上掛滿水桶、鍋蓋......等可敲擊的日 常生活用品,民眾可以拿旁邊的鼓棒來敲擊出屬於自己的節奏,這會讓我聯 想到英國 STOMP(破銅爛鐵)的精湛表演。 除了此設施之外,在養生庭園裡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在身體當中 所代表的意義,裡頭也有人員教導一些健康操,某些動作可以提升自身的五 行,也讓我知道該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在野菜の樂園附近也有設立彩繪區, 可以免費讓民眾彩繪一次!這點讓我感到還不錯,不會讓人覺得在園區內什 麼都要付費的感覺。 總體而言,我對綠博的印象很好,下次有機會還會想再前往,只是可能 挑對日子囉!多關注氣象報導!
33
范暐鵬 同學 第一次參訪綠博是個下雨天,一到會場後馬上 打開平板電腦開啟秀台灣累積時數抽獎,下雨天平 板定位跟網路使用上比較困難,需要躲雨才不會弄 壞平板,而後來可以看到綠博展場內都有 QR 碼可 以進行互動,但 QR 碼多設置在沒有遮蔽的地方, 加上當天是下雨天影響到使用的方便,想要收集 QR 碼會淋得一身濕,彩色的 QR 碼也是相當的新穎, 跟一般黑白的有所區別,相信以後會流行到世界各 地,這次綠博有了相當多使用智慧型手機跟平板與民眾互動的機制,讓展覽 更加生動,可是說是科技結合觀光的優良範例之一。
易亞力 同學 這是我第一次去參觀宜蘭綠色博覽會,雖然那一天陰雨綿綿,但館內遊 客依然眾多,其中以國小國中生參加校外教學的同學居多;會場內有很多館 可以參觀,它的遊園路線是依照武荖坑的地形沿著河流往上游去,它最上面 有地質館,介紹武荖坑的地質,而裡面講解的阿姨正好是花蓮教育大學畢業 的,所以她得知我們是東華的學生就特別親切,還有動物館有鴕鳥、禽類、 山羊、豬……等。動物館裡還有夜行動物館,裡面有貓頭鷹之類的動物;館 外還有類似 3D 繪畫的作品,供遊客拍照。 其它館和攤販就幾乎是在推銷宜蘭的農特產品,有他們的米、豆奶、肉 粽……等。價位比起他們販賣部外面請來的商家算是便宜不少了;有個館也 在介紹有關農藥的毒害,裡面有電視在介紹;不過有一個館特別讓我們有興 趣,那就是辣椒館,因為聽說有 148 萬度的魔鬼辣椒,很多同學都躍躍欲試, 但吃過的下場幾乎都是要張著嘴巴散熱十幾分鐘。 34
不過場內的手機無線上網訊號似乎不太好,雖然我有看到很多家電信業 者的訊號車在,但同學的網路還是斷斷續續的,這是可以改善的部分,另外 我覺得場內接駁小電動車的車次足夠,滿方便的,有加到分;整體來說綠博 給我的印象不差。
徐譽芳 同學 之前已經去過兩屆綠博,這次是第三屆,內 容方面其實大體位置都擺設的差不多,只是有些 展館裡面的內容不一樣,所以還是具有可看性。 這次在裡面喝到好喝的蓮花茶還頗開心的。而針 對彩碼活動來說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網路不穩, 因此導致時常要重新登入,而重新登入之後之前 掃的條碼好像又會不見,所以我們最後就捨棄這 個彩碼活動了。再來就是天氣因素,因為當天一 直在下雨,所以要把智慧型手機拿出來有點困難,很怕淋到雨會壞掉。
連峰彬 同學 我這次的參訪對象是位於宜蘭的綠色博覽會,這次的參訪行程當中,雖 然遇到了下雨,但還是無法澆熄我們實地調查的決心。這裡我就直接述說我 看到的優缺點,優點不外乎就是設計 QR 碼讓大家去闖關這個點子,我算是在 這次的綠博在第一次親身體會到,我不知道這個點子是否已經被用過很多次 了,但至少我在這次感受得到他們的用心,但是這個 QR 碼本身也有許多的缺 點,最主要的就是我們那天因為下雨的關係,所以導致我們在移動方面有受 到阻礙,而在拍 QR 碼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放置 QR 碼的牌子,竟然不是放 在室內,而通通都是放在室外,明明只要再移個半公尺就可以進到室內,但 35
是他們卻選擇放在室外,這讓我們拍照的過程被雨淋了不少。而在最重要的 無線上網方面,不知是不是因為天候關係,導致訊號強度非常微弱,遲遲無 法連上網,導致我們最後只能用本身就有網路的手機來當基地台使用。而說 到智慧型手,在現在的社會當中,還是有許多人沒有智慧型手機,在現場的 時候我就在想,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人不就非常吃虧,但是主辦單位他們好像 還有可以以蓋章來闖關的方法,但是這是在我要出去的時候才發現的,他們 並沒有大力宣傳這個方法,導致像我這種沒拿智慧型手機的人,就只能看著 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參與這個活動,而使得我對這個活動的認同感大幅降低。
陳柏亨 同學 這次綠博遊出團,讓自己有個依實查之名,行玩樂之實的感覺阿!整個行 程規劃就從交通車開始,要如何去,要耗費多少時間,花費多少金錢,一開 始就遇到難題,訂火車票就是個戰爭,花東的假日班次總是特別難搶,好在 有同學的幫忙,再來就是到底要做接駁車、計程車還是租借機車,從天氣狀 況到花費最低成本,皆是考慮的因素,一再得比較就為了讓這行程玩得開心。 到達目的地,帶著開心的心情出門,可惜天氣帶著難過的心情回應我們, 下雨天遊玩雖然麻煩,但也讓我看到綠博的缺失,在彩色 QR 的服務處,只有 一位看似工讀生的人員守著,當我開開心心的要開啟 WI-FI 網路,發現居然 連不到!主打著彩色 QR 碼的地方居然沒有無線網路!最後多虧工讀生有網路 節點才能下載到軟體;彩色 QR 碼需要安裝兩項軟體,有點麻煩,而且還很容 易當機!雨天很不方便,需要掃描的版子在室外…等。很多地方雨天到達不易, 有些地方還淹水,不過感覺的出有加開遊園接駁車。 不過也有令人愉悅的地方,門口處有在賣雨傘!期望下次能涼風晴天時再 去逛一次綠博。
36
文化觀光行動導覽場域實察觀光酒廠、石雕文創與宜蘭綠博的科技人文體驗 策
畫:郭俊麟
作
者:莊喜如等著
執行編輯:葉益亨、邱宏凱、莊喜如 版面編排:葉益亨 封面設計:Zoe Lin 印製單位:樺舍印前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單位: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出版單位: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地
址: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
電
話:(03)8635214
出版年月:2012 年 7 月 初版一刷
非賣品(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