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Awakening 別急著上大學(再版)

Page 1

MAY Be the sparkling one

Find your spark, live your spark, and spark the world.

3

2013

想工作? 別急著上大學! 1111 人力銀行 何啟聖 能力致勝的「學歷通膨」年代, 高中生如何突圍就業?

特別企劃

關鍵數位行銷 CEO 謝依如 夢,想清楚, 也能先工作再讀書

自學生的下一站, 在哪裡?


創辦人暨執行總編 / 楊逸帆 adler yang 榮譽顧問 / 朱玉昌 jerry ju 吳祥輝 brian wu

第三期責任編輯 / 楊逸帆 adler yang 美術設計 / 沈潔伃 joann shen

西元 2013 年 3 月 31 日創刊 西元 2013 年 6 月 1 日出版 西元 2014 年 7 月 3 日再版

核心團隊 / @ 臺灣 taiwan 朱祥寧 chelia chu 沈潔伃 joann shen 洪凌煙 zorba hong 郭庭亦 britney guo 楊家霈 laura yang 楊逸帆 adler yang

特約攝影 / 林彥甫 andy lin

@ 中國廣州 guangzhou, cn 黃秋怡 chowji wong 洪楚君 chujun hong @ 香港 hong kong 呂葉濤 aaron lu 祝佳麗 julie ju 贊助單位 /

http://www.awakeningedu.org https://www.facebook.com/Awakening.edu

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 2012 年度「青少年圓夢計劃」


/

編輯絮語

你真的 想讀大學嗎? 楊逸帆筆 2013.5.31

不論你是否善於社交,做人免不了要打交道。同一家小吃 去久了,老闆總會多跟你聊上兩句。巧遇朋友的朋友,總得 介紹自己。工作場域,更要自我行銷。從國際論壇,到街坊 小巷,聊天對象的個性與興趣或風馬牛不相及,甚至持相反 立場、敵對利益。有趣的是,總能找一個共同話題:「你大 學讀哪裡?」 話題不同,標示時代的轉變。過去「社交祕笈」告訴我們, 「天氣話題」最中性。如今卻覺得老套。一世紀前,教育仍 是少眾特權;用學歷問候常人,無非是侮辱或貶低。如今覺 得聊「學校」能加深彼此理解,增廣見聞。 華人世界,教育越來越普及。祖父祖母那一代,只要會讀書 就是知識份子。如今中國人只要想讀大學,3/4 以上都能考 上;在臺灣,大學錄取率更高達 97%。百年前,「人人能上學」 的夢想,如今已成現實。 世界不曾停下它改變的腳步。與其說物極必反,不如說每 個時代,都自有課題。1994 年走上街頭,號召「廣設大學, 暢通升學道路」的臺灣教改先驅,或許沒想到:臺灣大學的 「量」在十年後暴增為五倍,「質」卻沒有同步提升。大學 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學歷通膨與少子化,迫使臺灣的大學面 臨裁併。1111 人力銀行前副總何啟聖說:人們十五年後才 感受到教改的影響。如今再改回去,又是十五年。三十年是 否白走一遭?只怕到時,時代已經不站在臺灣這邊。 平心而論,在學校待十二年 ( 先姑且不論幼兒園 ),真的 還想繼續念四年書? 2011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調查發現,經過兩年大學,45% 學生認為自己只學到一點點東西。經過 4 年,36% 幾乎什麼 也沒學到。笑稱 University 是「由你玩四年」,恐怕已不是 臺灣專利。畢竟,許多人想上大學的理由,是為填充履歷。 大學,資源多。重點是知不知道自己想學什麼。許多工作無 須大學文憑,做中學就夠。做過,知道自己不足,可以再回 頭補充。 認清目標,紮實能力,不盲從主流。 想清楚自己是否「現在就想讀大學」,或許會比那張大學 文憑更受用。 3


02/ 編輯絮語 06/ 國際脈動 08/ 封面故事 想工作?別急著上大學

生命故事 18/ 陳浩然:我的魔術之路

青醒沙龍 22/ 夢,想清楚,也能先工作再讀書 30/ 能力致勝的「學歷通膨」年代, 高中生如何求職致勝? 40/ 我該讀大學嗎?

美國觀點 46/ 別找工作了。創造它吧!

青醒加油站 28/ 不上大學的「80 後」 36/ 這些工作,不上大學也能做!

目 次 50/ 特別企劃 自學生的下一站,在哪裡? 56/ 自學生該享有公家資源嗎? 58/ 自學生:永遠的個案, 還是創新的先驅?

61/Did You Know? 垃圾分類,該如何是好?


"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 - Apple's " Think Different " commercial,1997

「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 1997 年,蘋果「不同凡想」廣告


2013/05 國際脈動 體能鍛練有益學習 2013.5.24《紐約時報》 很多學校爲了提高學生成績而減少 體育鍛煉的課時。一份美國醫學研 究所的調查報告顯示,這種做法十 分短視。研究表明,體能鍛煉對於 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健康和學習 成績都有顯著幫助。

青年難就業

尼特族席捲全球

九歲女孩質詢麥當勞 CEO 2013.5.23《Mail Online UK 》 九歲的漢娜羅伯森雖然年紀輕輕, 卻 很 有 主 見 和 勇 氣。 在 5 月 23 日 的麥當勞年度股東大會上,她侃侃 而談,當面指責麥當勞執行長將麥 當勞的宣傳對象鎖定為兒童的市場 行為。她以尖銳但禮貌的口氣問道: 「湯普森先生,難道你不希望兒童 身體健康,活得健康而且長壽嗎?」 湯普森先生對小女孩的發言非常重 視,並認真回應。

2013.5.1《The Economist 》 金融危機導致西班牙和希臘有近 20% 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在發展中 國家,失調的勞動力市場不能滿足人 口急劇增長而帶來的就業需求。 根據世界勞工組織的數據,目前在 12 億的年輕人之中有 7 千 5 百萬處於 失業狀態。但這個數據不包括那些不 在學、不找工作、不接受培訓,簡稱 NEETs( 尼特族 ) 的青年人口──所謂 「失業」,是指沒有工作,卻正在尋 找工作的人。 全世界約有 2 億 9 千萬尼特族,接 近全美國人口總數。這種情況不僅僅 存在發展中國家,且發生在發達國家。

重視 EQ 阿根廷推情感教育 2013.5.28《Worldcrunch 》 阿根廷擬訂將感情教育(Emotional Education)加入全國性的中小學課 程大綱。這項課程的目的是希望孩子 們能夠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 自己的感覺、珍視自己的感覺並能夠 進行自我的評價。


歐盟聚資

改造科學教育

2013.5.27 歐盟官方網站 調查顯示在歐洲就讀大學的學生,在選擇 主 修 時, 選 擇 科 學, 特 別 是 物 理 學 的 比 例 嚴 重 下 降。 爲 改 善 這 局 面, 一 項 注 資 三百八十萬歐元,聚集十一個國家師資力 量的計劃正在進行。ESTABLISH 的宗旨 在於為 12-18 歲理科學生創造真實的學習 環境來代替枯燥的理論學習,來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和科研創造能力。

供過於求 大學畢業難就業 2013.5.26《新華網 》

私校降成本 非洲孩子有校讀 2013.5.22《紐約時報》 Dennis Abudho 是一位普通的麵包廠的 工人,以微薄的薪資供養 4 和孩子在私 立學校讀書。這乍聽不可能的事,卻因橋 樑教育(Bridge Education)每月只收 取 5.16 元美金的學費(包括書本費在內) 而成為現實。在非洲或印度等地,很多公 立學校數目上不能滿足當地孩子教育的 需求,教師資源上也供不應求。Bridge Education 看到這需求,試圖發展規模 經濟;降低成本,使孩子們都能上的起學。

2103 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比去年 增加 19 萬人,但招聘規模卻同比 縮 減 15%, 形 勢 嚴 峻。 媒 體 稱 中 國大學生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季。截 至本月初,廣東 52.4% 的大學應 屆畢業生找到工作,同比下降 7%。 擁 有 北 大、 清 華 等 一 流 大 學 的 北 京,只有 33.6% 的大學應屆畢業 生找到工作。

整理編譯 / 祝佳麗

7


想工作? 別急著上大學! 資料彙編 / 黃秋怡、楊逸帆 文 / 楊逸帆


封面 故事

9


高教光環下的辛酸 「書中勵志的漂亮話說起 來並無意義。當屠夫不需 要 什麼技術含量,沒接受過 高等教育的人一樣能做。 年輕時,花了大量的時間 接受專業訓練,再去殺豬 賣肉,對知識與智力 都是浪費。」

陸步軒(新浪網) 中國央視《看見》節目主持人柴靜,在《北大屠夫》專題 中娓娓道出陸步軒在自傳《屠夫看世界》的自白。陸步軒是 1985 年陝西省長安區高考文科狀元;家裡只有一本書《毛 語錄》,卻靠自己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 「在好多人心目中,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這是思想很 沈重的負擔。你做得好,人家說你是北大畢業,是高材生, 應該的。稍微差池,別人就嘲笑你。」陸步軒語氣淡然,皺 紋卻遮掩不住 48 年滄桑。 二三十年前,全中國只有 3% 的學生能考上大學。陸步軒 進京前,平時連一塊錢都省著用的陸爸爸,豪邁宴請全村為 陸步軒餞行。陸家八代務農,未來全指望這全村第一位考上 北大的少年。 畢業後,自視甚高的陸步軒推辭一個企業大學教職,回到 長安縣計劃經濟委員會工作,等待發財機會。沈浸書堆四年 的他,萬沒察覺,計畫經濟已經走到盡頭。在計經委工作養 不活自己,陸步軒幹過化工,搞過裝修,都以失敗告終,負 10


債累累。就連婚姻也走到盡頭。前妻甚至曾對外人說: 當初我為文憑嫁他,誰知今日給我丟盡顏面。 走投無路的陸步軒,只好擺攤做豬肉生意。 「不上大學照樣能賣,那上學有什麼用?」風光一時 的兒子最後當起屠夫,陸爸爸難掩落寞。 二十年後,海峽對岸上演的故事,似曾相識。從台 灣建國中學到政治大學博士,一路念名校的宋耿郎, 在校擔任助教 10 年。最後放棄五萬台幣高薪,回鄉 賣炸雞排。針對這種「高教低就」現象,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批評「浪費資源」,應該課稅,引起各界討論。 「讀碩士讀博士是要做研究的。不做研究去讀是浪費 時間。」 東森新聞雲報導,日前他受邀在雲林科技大學演講 時坦言,自己過去一路讀書也只順著潮流,不是真想 唸書。「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不會毫無目的的去讀 博士班。」

如今,宋耿郎在賣雞排中找到快樂與成就。他更以 自己為活教材,告訴學生要思考升學的意義。很多工 作國高中生就能勝任,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想做 什麼」。 宋耿郎(聯合報)

11


「過度教育」,導致「低度就業」?

「在 1960 年代,大多大專畢業生 都有光明的就業前景,並握有政府 或企業的中高階穩定工作。如今,許 多大專畢業生卻已找不到穩定的全 職工作,都做過去高中就能擔當的 職位。」1985 年,美國密西根州立 大學教授 Mun C. Tsang 與史丹佛 大學教授 Herry M. Levin 在共同發 表的論文《過度教育的經濟學 (The Economics of Overeducation)》 寫道。 「過度教育 (Overeducation)」一 詞,源自哈佛經濟學教授 Richard B. Freeman 1976 年 出 版 的 書 《 過 度 教 育 的 美 國 人 (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 指 的 是 所受教育程度多於職場所需。十年 後,其他經濟學家提出「低度就業 (Underemployment)」的概念,囊 括過度教育所代表的「高教低就」 以及「學非所用」「所得偏低」等 人力低度運用的現象。 在美國,學歷要求不高的眾多工作 中,不時能見到大學畢業生的身影。 平均四位零售店員中,一位擁有大 學文憑。1/4 的遊樂場服務員、1/5 的 電 話 傳 銷 員、1/6 的 酒 保、1/7 的計程車司機頂著高學歷。 據美國勞工局估計,2010~2020 成長率最高的 30 種職業中,只有七 種需要大學以上文憑。2010 年從高 中畢業的美國學生,卻有近 70% 直 接進入大學。 12

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教授 Aleksander Kucel 在一篇探討過度 教育的論文中寫道:「過度教育造 成的風險之一,是把全體人民往社 會底層拉……如果一個無需高等學 歷的職場聘用許多過度教育的員工, 排擠作用將使勞工階級面臨更嚴峻 的失業危機。」這種西方理論是否 能對照東方現實?剛卸任台灣 1111 人力銀行副總的何啟聖表示,台灣 的問題就是大學數量供過於求。即 便工作完全不需要大學經歷,還是 要寫「限大學畢業」。「既然每年 都有 23 萬大學生給我選,怎麼有道 理放著他們去選高中生?」 「或許國外大學生是能力足,職缺 不夠,才向下流。」何啟聖苦笑:「但 是台灣很多人是真能力不足。」根 據今年三月台灣行政院主計處調查, 台灣總體失業率是 4.17%,但只要 是大學以上學歷都超過 12%,是總 體失業率的三倍。 「念大學的用意是什麼?就是念來 失業的嘛。我甚至還看到一個數字: 30 歲以下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的人, 失業率是 63%...... 那代表不到 40% 在就業。我真的希望我自己看錯。 這難道不叫『低度就業』?」


全台大學與大學生數 十年倍增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

2.5 倍

60 26 1995

67 38

78 42 1997

84 46

145 145 147 149 142 135 139 127 119 112 116 105 105 98 4.6 倍 89 78 65 54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13


放低姿態 更能厚實實力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領域,並願意低就,是現在年輕 人求職致勝的關鍵。何啟聖補充:「願意低就,能看到 許多自己想看到的東西,看到許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何啟聖的朋友謝依如,就是找到熱情,從底層做起, 最後闖出自我的典範。 「當時的廣告公司大都只錄取廣告相關科系畢業,或 者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才。我認清,學歷我比不上人家, 但是我可以先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因為家境因素只能 讀到高中的謝依如,從小喜歡畫畫、創作,嚮往到廣告 界發展。為了突破學經歷門檻限制,她先毛遂自薦,進 入外商平面媒體公司擔任廣告 AE。積極努力,不受學 院限制的創新思維,讓她業績非常好。但一年到了,謝 依如就向老闆提出辭呈,跨出舒適圈,邁向下一段學程。 「當時要離開,老闆還告訴我:『要闖就出去闖吧,但 妳隨時都可以回來!』因為業績實在很好。」回憶起初 入職場的亮眼表現,謝依如難藏笑顏。她說,往後十年 間,她曾在不同的公司學習。學夠了,就換工作。同時, 過去的朋友卻仍在大學中讀書。「雖然會有點寂寞,但 我勉勵自己:四年後,昔日同學將拿到大學文憑,我也 該為當上主管層級而努力。」

14


轉捩點出現在謝依如的 28 歲。工作十 年,自己的妹妹已經畢業,卻因為興趣決 定要再讀一個法律系。隨口邀約自己的姊 姊一起「陪考」。誰知謝依如竟認真考慮 此事。職場中翻轉幾圈,她客觀評估大學 中所能增強的理論基礎,學位帶來的威 信,以及考上大學的難度。正好工作也稍 告段落,於是入學考前三週,決定閉關 K 書。最後考上台北大學社工系夜間部。 「由於自己擔任主管,本來想考企管, 卻沒考上。上大學旁聽幾次才知道,企管 教的東西自己都會。倒是因為對公益有些 嚮往,所以填入志願序的社工系,讓我收 穫良多。社工系所教的心理學、社會學、 個案處理,完全可以應用在行銷與管理的 工作中。學會理論與相關詞彙,溝通的層 次也因此更上層樓。」 後來,謝依如自行創業,如今擔任關鍵 數位行銷公司的執行長,公司獲獎無數。 「很多人根本就不要花時間去念大學。 如果從高中畢業就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 工作,從底層做起,那四年之後,其他大 學生畢業可能就會成為他的屬下,他這時 候已經是一個經理或副理了。」 何啟聖藉好友的例子,告訴我們:「這 種懂得自行求知的朋友,一定有辦法突破 泛泛設定的『大學畢業』門檻。就算只有 高中學歷,也能成為未來社會真正有競爭 力的人。」 關鍵數位行銷公司獲獎無數。 (謝依如提供) 15


1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 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 繼續走下去的唯一 理由。

I ' 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史提夫.賈柏斯 Steve jobs - 摘自史丹佛大學演講稿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飢,虛懷若渴。 17


陳浩然

我的魔術之路

故 事 文 / 洪楚君 圖 / 陳浩然提供

大家是不是都認為:讀書是通往 未來成功的鑰匙。拿到高文憑,就 能夠從事體面和優厚的工作。那些 沒有大學文憑或者低文憑的人,只 能被迫接受別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 ──那似乎就意味著髒、苦和累。 所以小時候爸爸媽媽都會這樣激勵 孩子:「你要好好學習,要不然以 後只能掃大街了。」這樣的耳濡目 染, 使 我 們 陷 入 奮 力 地 追 求 高 文 憑,從而追求被社會定義的好工作 的循環中。


但是,是誰決定職業貴賤劃分的標準?難道文憑、學歷 和好工作之間一定是等號嗎?難道就沒有無需大學文憑的 酷工作嗎?陳浩然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是否定的。 他本人就是一名沒有大學文憑的年輕人。

魔術緣起 每個小孩子都有魔術情結,浩然也不例外。但真正 的導火線是在初中某一年的年末,浩然父親從外地出 差回家,爲家人帶來一個魔術表演。雖然簡單,卻讓 浩然眼前一亮。他深深被魔術的奇妙吸引,從此展開 一段魔術旅程。 浩然高中時期在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度過。起初他是 班長,但自從玩魔術導致成績下降,老師就不再讓他 續任。儘管如此,他心中對魔術火一般的熱情並沒有 熄滅。況且,他還認為在職中,成績優秀沒有作用, 關鍵在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在職前兩年,他的魔術 修為不斷提高,成功擔任學校魔術社社長。在任期間, 他通過招收學徒來支持學習魔術的費用。在職中第三 年實習期,他利用週六日的時間,參加由中國電信舉 辦的一系列商演活動,合作期達到一年,直到他順利 從職中畢業。一年瘋狂的商演經歷,錘煉浩然的魔術 技巧,也讓他積累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 只要有熱愛和恆心,終究有花開的一天。雖然浩然 之前參加的比賽都遺憾失利,但是長期的積澱終於迎 來肯定和更大的舞臺。他在一個由港之旅主辦的大型 魔術比賽中獲得評委的賞識,順利晋升三甲,獲得跟 隨郵輪各處巡演的機會。回國後,他趁熱打鐵連續參 加市級的魔術比賽,均獲得優異的成績。還先後收到 南方電視臺和珠江電視臺的邀約上節目表演。名氣漸 大,他出任青年魔術協會副主席。短時間內,浩然的 努力在魔術領域內全面開花。 19


魔術師說文憑、學歷 文憑、學歷在普通大學生的眼中,是踏出社會的原始憑據, 甚至是申請工作的敲門磚。但在這位過來人——魔術師陳浩然 眼中又意味著什麽呢? 問及他的學習經歷對魔術師事業有什麽影響時,他遲疑了一 會兒,隨後給出答案。魔術師說,對他的魔術事業而言,在學 校的經歷是一個平臺。通過魔術社,他認識傳授技術的師傅和 一群魔術愛好者,還有一路在魔術道路上予幫助的友人。「如 果不是魔術,那麼現在我會是個很糟糕的人」,浩然笑著說, 當時是因為對魔術的愛好,使他戒掉網癮。定期參加魔術比賽 和表演,每天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的經歷,使他成長為一名靈活 通達的人。擁有這種能力,他即使不再是魔術師,也能在其他 領域得到迅速地關注和提升。 對現在就業論文憑現象有何看法?他說,文憑對就業確實會 產生影響,畢竟它是每位應屆畢業生踏出校門後最基礎的證 明。但這不會是必然影響。文憑無法阻礙有實力者的發展。他 又補充,現在社會不存在難找工作的情況,關鍵在工作能不能 滿足自身需要。 社會上找工作是否難,文憑與學歷到底發揮著多大的作用, 我想,只有身在就業浪潮中的人才最明白。但是魔術師的經歷 起碼說明一點:只要是自己全身心熱愛和投入的事情,缺少文 憑和學歷都不會永遠阻礙發展。

20


編後語 /

文憑或許在我們的目標清單內,卻不是最終目的。不久的將來,你和我也會面臨就 業,進入以文憑劃分職業的怪圈中。但我們選擇這期主題和這位對象就是傳達一個信 息:引用一句老話,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不以文憑論職。在面對職業選擇時, 首要考慮的不是「體面的工作需要什麼文憑的要求」「我手上的文憑能讓我做什麼的 工作」,而是行業那麼多,我熱愛並願為之奮鬥的是哪一行,其次再考慮自己的現有 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華,走出惡性循環。 我們不能否定學習經歷和文憑的重要性。對於沒有理由的放棄學業,相信大多數企 業是不能認同的。縱觀過去湧現的輟學,或者沒有大學文憑的名人,比如比爾 . 蓋茨、 馬克 . 紮克伯格、韓寒和郭敬明等人,雖然離開學校,但是他們並沒有停止學習。因 為找到自己熱愛和專長的領域進行發展,鑽研精深,最後才獲得成功。 成功並非偶然,卻也沒有規定動作。祝願每一位年輕人,都能摒除舊觀念,繼而在 迅猛的社會發展中找到自己最熱愛的成功之路。 21


關鍵數位行銷公司 CEO

謝依如 Ruby

整理 / 楊逸帆、 宋沁 攝影 / 楊逸帆

夢,想清楚 也能先工作再讀書 明明有學歷門檻, 她卻以「經歷」通關。 事業順遂,才返校讀書。 謝依如說:夢,只要想清楚, 不論條件再差,也能理性開路。 高中畢業後沒上大學,直接進入職 場,其實是因為家裡環境所需。完成 高中這種基本學歷,考量到大學學費 只會造成家裡更多經濟的負擔,所以 我決定先出來工作。但我有一個自信: 只要有勤於學習和上進的特質,就不 用害怕落後。時間到了,只要想讀, 想學,怎麼不行? 因為我蠻高的,所以曾有許多模特兒 工作邀約。但我仍列出自己想做,也 有能力做的三個工作,理性評估出路: 第一,我想當空姐,因為我喜歡玩。 空姐可以環遊世界,我外語能力也不 錯。 第二,想當服裝設計師。當模特兒 所接觸的「時尚」,激發了我對於美 感於設計的興趣。 第三是廣告。我從小很愛畫畫,而 22

且我覺得創意人很酷,可以把想法與 創意呈現在廣告上。 其實,我很快就放棄空姐這個想 法, 因 為 當 時 認 為 那 是 個「coffee tea or me」的工作 ( 大笑 )。我擔 心這職業無法長久,值與競爭力與 年紀成反比。不是不尊重這職業,只


是希望自己不要只是靠外表過活。何 況,環遊世界有能力隨時能去。 其次,擔任模特兒的同時,我就自 己找資源,想辦法瞭解成為「服裝設 計師」「廣告人才」需要經歷哪些學 程,具備哪些能力。一開始總會有美 好幻想,後來卻發現,服裝設計師當

時在台灣缺乏出路,以及優良的教育 培訓。除非出國。但出國並非我當時 能力所及。花半年了解台灣的產業狀 態,讓我認份放下當「服裝設計師」 的念頭。 最後出路只剩廣告。於是我盡可能 找廣告公司,爭取機會。 23


沒有條件 就自己創造

目標明確 隨時能學

廣告公司大多只錄取廣告相關科系 畢業的人才,或者有相關工作經驗 者。這世界就是有許多門檻。不走正 規路線,就要有更吃苦的覺悟。我認 清,學歷我比不上人家,但可以累積 相關經驗。當時,台灣外銷產業正蓬 勃發展。我找到一個要求較低的外商 平面媒體公司工作,做廣告 AE( 廣 告預算執行者,俗稱「拉廣告的」), 幫台灣產業用雜誌形式推銷到歐洲、 美洲。編輯都是外國人,讓我除了鍛 練英文,更搞懂國際市場的趨勢。

一年間,我跟老外學英文,觀測國 際脈動,認識許多中小企業老闆,累 積許多可貴經驗。可是,工作期滿一 年,我覺得時間到了。我就跟我老闆 說:「時間到了,我要走了。我要去 4A 廣告公司 ( 綜合廣告代理商 )。」

我常用創意,除了傳統「銷售廣告 版位」的模式,更用「版面設計」吸 引更多人跟我合作。我向客戶推銷: 當時雜誌都放死板板的車、電子螢幕 等產品,很難吸睛。如果讓美女拿著 這些產品,是不是更能吸引關注?於 是我就為客戶設計版面,親自當模特 兒。後來發現,他們果真喜歡,還讓 我得到不少廣告預算! 第一份工作,我就做得很開心。我 認為我不是在「賣廣告」,而是「做 行銷」。細心幫客戶設計文案、排版, 都是協助推廣產品。因此,我的業績 很好,訂單源源不絕。後來,公司常 出國參展。過程中,不但環遊世界, 也當模特兒。這讓我發現,「想做的 事,就要善用自己的優勢去爭取」。

24

當時要離開,老闆還告訴我:「要 闖就出去闖吧,但妳隨時都可以回 來!」因為業績實在太好。但我還是 選擇離開。因為這跟我個性有關:喜 歡給自己設停損點。期間內大膽一 博,享受其中。時間一到,就重新檢 視目標,釐清是否繼續走這條路。 離開第一份工作後,我轉戰許多公 司,因為沒有一間公司能長期滿足我 學習的需求。廣告的領域非常廣,一 兩年我就換公司,去學習不同事物。 當時我的朋友都還在讀大學。大學意 在累積學識,社會適合豐富閱歷。兄 弟登山,全憑各自努力。 四年後,他們拿到大學文憑,我則 成為公司主管。只是,我走的路比較 孤獨寂寞。接觸的人不一樣,幾乎都 是社會人士。許多現實、世俗面,在 相較年輕時就必須領悟。


大學:充電好去處

積極不心急 來時自有路

28 歲,工作屆滿十年。我妹已經從 大學畢業,卻為個人興趣,想考法律 系夜間部,隨口邀請我「陪考」。以 我的年紀,考日間部實在有點噁,就 年齡和工作因素都讓人無法接受。但 我真的問我妹:夜間部好不好考、命 中率多少?

內心深處,其實我一直想做公益, 想成立一個全球的基金會──「全 球」的理由,當然是為自己提供「深 度旅遊」的正當藉口。我曾用盡身邊 所有資源,想盡辦法達成這夢想, 後來卻暫時放棄。因為我還有後顧之 憂:必須扛起家計,照顧父母,收入 穩定。自身難保,如何幫助別人?

這不是感性嚮往,而是理性評估。 我是人,還是會在意別人的觀點。許 多人看我的能力與視野,常以為我 一定有上大學,甚至在海外深造。雖 然不自卑,我卻也始終沒把「沒上大 學」視為驕傲。此外,上大學還能增 強的理論基礎。聽妹妹這麼邀約,內 心真的動搖。 當時工作剛告段落。即使只剩三週 時 間 備 考, 但 妹 妹 一 句「 沒 有 很 難 考」,讓我決定閉關三週。我請妹妹 就讀台灣大學的男朋友負責挑教材、 安排進度。用對的人和對的方法,結 果真考上台北大學社工系夜間部。

認清到這一點,我把這個法放著。 然後告訴自己:「等我。雖然還到達 不到終點,但我絕對已經在路上。」 於是我深耕創業,為夢想儲值。 我相信:可以積極,但別心急。只 要真心想做一件事,不論在過去或未 來,這個「願」都不會離開,只會以 不同形式存在。把自己放在彈性的位 置,能集合的資源就更多。你會有更 多發展空間,也會看到更多出路和選 擇。有所堅持,同時保有彈性,就是 自由背後的責任。

做為主管,我本來想考企管系,卻 沒考上。上大學旁聽幾次才知道,企 管教的東西自己早就會。倒是因為對 公益十分嚮往,所以填入志願序的社 工系,讓我收穫良多。社工系所教的 心理學、社會學、個案處理,完全可 以應用在行銷與管理的工作中。理論 跟詞彙以前只是死背,但因為工作經 驗,現在不但能應用,還讓溝通層次 更上層樓。

「三分鐘品牌行銷」節目, 謝依如專訪 Ubike 總經理何友仁。( 謝依如提供 )

25


26


Look for opportunities, look for growth, look for impact, look for mission. Move sideways, move down, move on, move off. Build your skills, not your resume. Evaluate what you can do, not the title they’re going to give you. Do real work. Take a sales quota, a line role, an ops job. Don’t plan too much, and don’t expect a direct climb. If I had mapped out my career when I was sitting where you are, I would have missed my career. - Facebook’s Sheryl Sandberg Addresses a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s Class Day

尋找機會、尋找成長、尋找影響、尋找使命; 將目光放諸四周,前進或駐足;建立技能,而不是堆疊資歷; 評估你能做什麼,而不是別人能提供你什麼職位; 做實實在在的工作,即使是銷售工作、基層角色或充滿挑戰的工作; 別做太多規劃;別期待能一步登天。 如果我在你們這個年齡時制定了我的職業生涯, 就會錯過我現在的職業生涯。 -Facebook 營運總監 Sheryl Sandberg 為哈佛商學院畢業生演講 27


不上大學 的 「80 後」 整理 / 洪楚君

韓寒

鄭亞旗

1982 年生

1983 年生

中國籍

中國籍

作家、職業賽車手

北京皮皮魯總動員 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早在初中,韓寒就 開 始 發 表 小 說。 高 一時以《杯中窺人》 一文獲得首屆新概 念作文大賽的一等 獎。 但 真 正 使 他 一 夜成名的是他的首 部 長 篇 小 說 —— 《三重門》,2000 出版至今已有 500 萬 銷 量。 這 本 書 描 繪一個真實而矛盾 高 中 生 的 生 活。 韓 寒本人就高一留級 一 年, 最 後 仍 因 七 門 不 及 格 而 退 學。 從 此, 他 就 不 再 上 學, 專 心 寫 作、 賽 車。

鄭亞旗小學畢業 就 在 家 自 學, 三 年 內完成中學六年課 程, 此 外 愛 上 網 絡 和 攝 影, 利 用 網 絡 賺取人生第一桶 金。 然 而, 鄭 亞 旗 求 職 屢 屢 碰 壁。 一 次應聘報社網絡 技 術 人 員, 自 己 的 小學學歷一開始使 對 方 不 願 錄 用。 但 鄭亞旗展現高超技 術, 成 功 應 聘, 最 後還當上該部的主 任。 現 在, 他 愛 好 的網絡和攝影變成 了他的事業的一部 分。

年輕人不上大學,難道不能出頭?五位名人今年都不超過 30 歲。


馬克 . 扎克

方大同

蔣峰

伯格 Mark

1983 年生

1983 年生

Zuckerburg

美國籍,定居香港

中國籍 作家 2002 年 蔣 峰 以 《 比 喻、 鵝 卵 石, 教育及才華橫溢》 一文獲得第四屆新 概念作文比賽一等 獎。 同 年 9 月, 進入中國防衛科技 學 院, 但 次 年 便 從 該 校 退 學, 全 心 投 入 作 家 的 工 作 中。 陸續出版近十部作 品。 2011 年憑《遺 腹子》榮獲當年人 民文學年度最佳短 篇小說獎。

1984 年生 美國籍 facebook 創辦人、 現任首席執行官和 主席 扎克伯格 10 歲接 觸 電 腦, 中 學 時 期 開 始 寫 程 序。 哈 佛 時 期, 受 好 玩 的 念 頭 驅 使, 扎 克 伯 格 創 立 facebook。 Facebook 滿 足 了 在 校 學 生 交 友、 分 享 的 需 要, 迅 速 刮 起 熱 潮。 扎 克 伯 格 後決定輟學全職管 理 facebook。 如 今, 連 美 國 總 統 奧 巴 馬、 英 國 女 王 伊 麗莎白二世等要人 都 成 了 facebook 用戶。

唱作歌手 受職業鼓手父親 影 響, 方 大 同 從 小 接觸音樂,15 歲和 18 歲時自學吉他和 鋼 琴。 2005 年 正 式出道。 2009 年, 方 大 同 奪 得「 叱 吒 樂壇男歌手金獎」 「叱吒樂壇唱作人 金 獎 」 及「 叱 吒 樂 壇 作 曲 人 大 獎 」, 成為該頒獎典禮最 年 輕、 出 道 時 間 最 短的男歌手金獎得 主。令人驚異的是, 方 大 同 長 期 自 學。 年少時因為語言溝 通不便和家庭經常 搬 遷 的 關 係, 選 擇 美 國 函 授 課 程, 讀到高中就沒升大 學。

29


30


專訪職場贏家

前 1111 人力銀行副總 何啟聖

能力致勝的「學歷通膨」年代,

高中生如何突圍就業? 整理 / 楊逸帆 攝影 / 楊逸帆、宋沁


何啟聖,曾任記者、電視台主播、人力銀行副總。 廣博的知識涵養與視野閱歷,累積自高中每週讀三本 書的習慣。有條不紊的思維邏輯以及整合統整能力, 在大學時期參加辯論社、擔任校刊社長時奠定根基。 雖然自謙成績不好,卻從年輕時就首重「態度」與「能 力」。即便仕途順遂,他仍考入研究所攻讀政治,就 為報導加強深度。

對於工作,他擇其所愛,愛其所擇。 軍校新聞系畢業,他進入小報 社工作,一路努力被人看在眼裡。工作七年,就受邀到 TVBS 擔任主 管級工作。2009 年,台灣陷入史上失業率最高的時期。受使命感召, 他轉戰人力銀行。嘴上自嘲「先幫別人找工作,再幫自己找工作」,實 質是帶入媒體資源,致力釐清就業本色。 今年五月,何啟聖辭退 1111 人力銀行副總職位,到關懷臨終的龍巖 集團服務。工作之餘,仍頻頻在校園主講就業。 「安居樂業」是遙遠的願景,卻是基礎的工程。關於這點,何啟聖除了 身體力行,更鼓勵青年:與其對社會心生怨懟,不如想想自己「想做什 麼,能做什麼」。 我認為,廣設大學跟提升素質有些衝突。或許認為:國民素質都在大 學以上,國家一定很強。只是,我們沒有足夠的人能跨過大學門檻。 我那個年代,大學錄取率約 30%。實施教改十餘年後,如今已成長到 97%。天下雜誌做過一個調查,超過七成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都認 為今日大學生的素質,比十年前的大學生素質退步。不能說我們那個年 代就多麼認真打拚,這個年代多麼揮霍青春。而是該問:是不是所有人 都要念到大學、研究所?

32


“設定自己的目標很重要。 提早體驗職場,知道自己欠缺什麼, 就能再回去大學補強。”

太多人上大學 打亂就業生態 社會本來就分流。德國、瑞士強調「工匠」,才造就超高技藝。 我們卻因少子化、學校招生不足,所以就讓「能進入學校的人變多」。 甚至現在每年出生 19 萬,人數定死,大學不能再招更多學生,只好多開 研究所增加收入。如今,7 萬研究生的產能,相當於我那個年代的大學生數 量。大學已被視為基本學歷,導致工作即便「完全不需要」大學經歷,但還 是要寫「限大學畢業」。畢竟大學這麼好念,人家會懷疑:為何不念大學? 「學歷通膨」,牽涉到「價量比」。量多價低,是非常簡單的市場經濟原 則。如何不受到「量」的影響?比如說:包包多,價格低。但是包包中還是 有 LV 啊!如何讓自己成為精品,才是重點。 你要在同儕中拔尖。說真的,不用告訴別人成績多好。如果專攻機械,你 就要會別人不會的;別人會,你就做得更好。學商業設計的人,是不是要出 國參加些獎項,認證自己的能力?這個領域,大概一年五千人競爭。如果大 家都說自己會,那你拿什麼做評據?

選對實習場域 莫怕低就 老闆會要求員工「馬上上班,馬上上手」,不再去花太多訓練成本。所以 我再三強調,大學生暑假不要去「油槍滑掉」的地方打工。加油站就是「油 槍」會「滑掉」。在那打工,真的是剝奪二度就業、失學者、家境不好、身 心障礙者的工作機會。應該去跟自己職涯相關的地方,利用八個寒暑假,好 好充實自己。要當記者,就去通訊台,去雜誌社,去廣播電台,去報社。要 做室內設計,就去建築師事務所敲門告訴他:「我不要錢,但是我能跟著你 打雜,當小跟班。」 這種實習打工就跟未來工作有連結。當面試官打開你的履歷表,說:「你 的寒暑假待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啊 ...... 不錯不錯。那你在哪邊學會什麼呢?」 這時,你就有侃侃而談的機會。如果面試官說:「你要當我們電台記者啊? 在加油站打工,跟這個工作有什麼關聯?」你說你比較吃苦耐勞,那是騙人。

33


先工作再讀書 目標更清楚 我主張:如果高中畢業能找到自己有興 趣的工作,懂得自行求知,一定能突破 泛泛設定的「大學門檻」,不必先念大 學。但行動之前,先問五個問題: 我知道很多學生不願低就。 但說實在,就算念科技大學、 技 術 學 院, 畢 業 能 當 工 程 師 嗎?沒辦法。要當作業員沒問 題,只是很少人願意,所以一 直有職缺。

Q1: 不念大學到底為什麼? 我在報社工作兩年,才去考台大 政治研究所。為什麼念政治,不 念新聞?一方面覺得新聞做中學 就夠,職場能學到的經驗遠比學 校 豐 富 得 多。 另 方 面,1991 年 碰上修憲,發現自己對憲法的知 識薄弱。學政治,有學院體系支 撐,下筆比較心安理得。

業 務 員 也 永 遠 有 職 缺。 但 是 很 多 人 告 訴 我「 不 想 曬 太 陽」,所以不做。這是什麼思 維呢?沒有就業條件,又不願 意做這些工作,所以就在家裡 蹲? 把職業能力需求的光譜拉出 來, 看 清 楚 自 己 在 哪 一 個 位 置, 大 概 就 知 道 薪 水 多 少。 不 必 抱 怨。 最 糟 的 是, 自 己 資質低,找不到工作,還心生 怨懟。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不 曉得自己問題出在哪裡。但如 果 他 還 覺 得 自 己 是「 大 學 畢 業」,不該做這種工作,就是 太沒辦法認清現實。

設定自己的目標很重要。提早體 驗職場,知道自己欠缺什麼,就 能再回去大學補強。

Q2: 思慮夠不夠成熟? 高中畢業已經十八歲,該相信自 己。多待學校四年,二十二歲未 必比十八歲成熟。若你「願意低 就」,心態就遠遠勝出大學生。 因為許多大學生還不願意。

Q3: 考量自己的個性:屬於有膽 識,願意闖闖的人?還是屬於安 逸,保守的人?

“只要願意低就,就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 禪宗惠能,不也在掃地中得道,成為大師?”

高中畢業想跳過大學直接就業, 就必須想辦法「敲門」,說服別 人用你。所以要更懂得「毛遂自 薦」──若具備這點,未來比更 多大學生都有競爭力。只要你敢


敲門進來,坐在這跟我談話,我 就覺得不錯,有膽識。讓自己成 為一位「更有為」的高中畢業生, 展現你的目的性,人家就會更信 賴你。

Q4: 必須做功課:這職場到底有 沒有高中生的生存空間?若空間 小,自己能否突破? 嚴長壽只有高中學歷。當完兵, 在美國通運擔任傳達小弟,負責 收發──「收發」就是信件來了, 收發。總機不需要大學學歷。許 多祕書只要懂得文書處理。大半 公司裡初階事務人員,高中就能 勝任。個人工作室也可能比較不 限學歷。他們比較奔放,比較有 趣,可能接受範圍較廣。哪怕是 記者也無須大學,以前高中畢業 就能做。 台灣沒做過相關統計,不能亂說 「什麼職務只須高中文憑」。但 隨口都能舉例,代表到處都是。 簡單的判斷法,就是找一間歷史 三十年以上的公司,看三十年前 哪些工作高中生就能做。就算今 日條件不同,內容也相差無幾。

Q5: 怎麼說服父母? 若要直接就業,可能遇到家人攔 阻。畢竟父母基於保護小孩的立 場,多做考量。但我可以分享我 姪女的故事讓你參考: 因為媽媽在紐約工作,我姪女國 小畢業就去紐約讀書。她在紐約 曾參加畫展,得到紐約市冠軍, 作品印成郵票。寫了些故事,在

網路上有些流量,後來主動敲門找 出版社出書,自己還親自幫書畫插 畫。 念到高一,她隨媽媽歸國,在台灣 嘉義一間以藝術為主的高中重念高 一。但她很快發現學校通識課程安 排太多,無助於豐富她繪畫的生命, 轉念復興美工。復興美工校長告訴 她:妳素描底子不夠紮實,可能要 重修高一。所以她念了第三個高一。 就在這一年,她上網申請一間美國 藝術學院通過,就以同等學歷出國。 人家是「高一」「高二」「高三」, 她是「高一」「高一」「高一」。 同樣就讀大學,是別人的大學會比 較豐富,還是她大學更能延續吸收 養分? 我姪女就是這樣的人。目標明確: 就是喜歡畫。所以她爸爸也無可奈 何。他爸爸就是我弟,從小到大都 不是個開明的人。問題是女兒就這 樣,又能怎麼辦? 若你能回答五個問題,又下定決 心,我們都鼓勵你。從底層開始做, 四年後你可能是一個經理或副理, 其他大學畢業生則成為你的屬下。 而且,工作經歷會讓你知道自己欠 缺什麼。這時要繼續深造,才能更 充分學習。 願意低就,就能看到許多自己想 看到的東西,看到許多別人看不到 的東西。只要看到,就能偷學,就 能有一天告訴老闆:這我也會做。 禪宗惠能,不也在掃地中得道,成 為大師? 35


這些工作, 不上大學也能做! 過 去三十年,美國大學學費平均漲了 十倍,通貨膨脹卻只有三倍。許多人將大 學文憑視為就業的門票。然而,據麥肯錫 (McKinsey)2013 年五月最新調查指出, 全美近 50% 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完全不需 要四年大學學歷」。 面對學費高漲,美國人必須更審慎評估: 大學是不是合算的投資。 以 下 是 美 國 就 業 資 訊 網 站 CareerCast. com 以國家統計資料整理出的「無須文憑 的十大好工作」。兩岸三地雖然沒有相關統 計,但仍值得參考。


法院書記官 平均年收入:$48,000 美金 年收入增長 250% 就業增長率:14.1%

牙科醫生 平均年收入:$68,000 美金 年收入增長 109% 就業增長率:37.7%

互聯網廣告經理人 平均年收入:$87,000 美金 年收入增長 255% 就業增長率:25.0%

網路開發工程師 平均年收入:76,000 美元 年收入增長 179% 就業增長率:21.7%

醫務秘書 平均年收入:31,000 美元 年收入增長 114% 就業增長率:41.3%

37


工業維修員 平均年收入:$45,000 美元 年收入增長 127% 就業增長率:21.6%

測量員 平均年收入:$55,000 美元 年收入增長 190% 就業增長率:25.4%

保險代理人 平均年收入:$48,000 美元 年收入增長 342% 就業增長率:21.9%

美容師 平均年收入:$23,000 美元 年收入增長 163% 就業增長率:15.7%

代理批發商 平均年收入:52,000 美元 年收入增長 304% 就業增長率:15.6% 38


資料來源:CareerCast.com 資料整理:呂葉濤 * 註:「就業成長率」指 2010-2020 美國勞工局所預測該職缺之成長幅度 39


讀者故事:

自學生 宋沁的自我追尋

「我該上大學嗎?」 從小到大 我們都被要求「聽話」 聽大人的話 聽親戚的話 聽老師的話…… 卻從來沒人教我們

如何「聽自己內心的話」

宋沁,台灣台中人,19 歲高中自 學生。

註:自學(教育部 非學校型態高中 實驗教育條例)

因家庭環境的關係 , 宋沁和家中大 姊,年紀輕輕就必須自行負擔生活 費與學費。宋沁從國小到國中,始 終是老師眼裡的模範生,資優生。 看似邁向人生勝利組的她 , 人生在 升上高一時遭遇重大轉折。與她相 依為命的外婆發生嚴重車禍,迫使 她必須暫時休學幫忙照顧她最心愛 的家人。

她的選擇雖然受家人質疑,卻頗 受外人親睞。一次面試應徵國小家 教,她以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在眾 多國立大學畢業的競爭者中脫穎而 出,獲家長錄用。透過表演、引發 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 並將知識實踐 於生活,她的學生不僅愛上學習, 成績也表現優異。

休學期間,失去成績光環,宋沁 陷入迷惘,發現考試與無止盡追求 外在認同無法填補內心的空洞。 在照顧外婆的期間 , 宋沁發現自 己在家學習竟然比在學校更有收 獲。在自發性的學習中得到許多深 刻的體會。於是,她決定嘗試創新, 選擇走上自學這條路。 40

然而,證實即便沒有學歷有實力 也能找到工作的她,家人仍質疑當 家教只是一時的幸運。沒有學歷如 何保證未來?宋沁為此感到茫然。 出路何從,在宋沁心中縈擾許久。 看到《Awakening》開放讀者跟 訪,於是決定搭三小時車從台中北 上,跟隨執行總編楊逸帆的腳步, 向職場贏家尋求答案 ...... 沁提供

文 / 宋沁

/宋 帆 攝影 逸 楊 / 整理


何啟聖 / 熱情X冒險 集聚資源相助

Mon, May 26 @ 龍巖集團

何總您好,我想以我個人的經驗提問: 我現在是高中自學生….

自學是什麼 ?

宋沁 何啟聖 就是自己在家安排學程, 自己去尋找資源。因為我覺得我在學校 學不到東西。我有上高中,半年之後因為 家庭因素休學。沒想到發現,在家學到更多東西, 因為在學校都只是一直應付考試。 我雖然沒有高中學歷,但我現在是一個國小家教。 去面試的時候,跟許多國立大學生一起競爭。 但後來家長卻選擇錄取我是因為我用有創意的 教學方式,讓小孩有主動學習的意願, 成績又表現不錯 , 家長都很滿意。 對於這樣的高中自學生, 你有什麼建議嗎?

宋沁

41


哇,妳贏過國立大學生啊……這我沒 什麼好建議的啊!真的。你們就像我姪女一樣, 屬於目標明確的人。她覺得學這個沒用, 對什麼有熱忱就去發展 最後還不是靠自己就錄取美國大學?

何啟聖

昨天跟她吃飯,她也是邊吃邊畫。太愛畫了,無時無刻都畫。 所以,能有什麼建議? 我很佩服你們,因為你們有膽識。坦白說,我對自學這 塊不是很瞭解。但是我覺得你們很酷。 我一直強調,能力比較重要。你有實際謀職經驗, 相信信心與經驗也會增加不少。 就像你跟這些國立大學的 一起面試還能被選到。

家長覺得我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 自己的小孩也是這樣,不要只會死讀書。 宋沁

只是你們進大公司比較不容易, 除非靠挖角。你們這種適合自己創業。 我朋友 Ruby 謝依如,也是高中畢業開始工作, 最後自行創業。讓我安排你們來跟她聊聊 ......( 打電話 給謝依如 ) 聊著聊著妳也能發現:只要有熱情,肯冒險, 身邊資源會越來越多。與其說幫助, 不如說我們希望「參與」你們 的成就。 42

何啟聖


謝依如/ 謝依如/ 設⽴立停損點, 設⽴立停損點, 謝依如/ 設⽴立停損點, 冒險也能很理性 冒險也能很理性 冒險也能很理性

Mon, May 26 @ 關鍵數位行銷公司

我是一位高中自學生,從小由外婆獨自養 大。三年前外婆發生一場重大車禍。雙腿 粉碎性骨折加上腦中風,得一輩子坐輪椅。 於是我必須休學照顧她。 後來,我發現自己在家學習的成效比學校 學到的東西要多。加上我有自主能力,便 大膽選擇自學,不打算回學校僵化的體制。

Wow,這抉擇需要 非常大的勇氣,而且會面臨 許多挫折。妳應該承受許多 來自家人的壓力?

宋沁

楊依如 沒錯……我差點被逐出家門。我從小就很會念書, 是大家眼裡的資優生。自學讓大人無法認同,覺得 這沒有未來。可是我反而覺得是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尤其自學生要自己去找學習資源,自己安排課程。 這讓我學會自我管理,認識更不同的人,接觸許多新事物新知識。 這些收穫都是在學校裡得不到的。 我也靠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應徵到一個家教工作。 可是……我現在來到一個抉擇點:究竟要不要考大學? 請問能給我一些建議嗎?

宋沁 43


你的意思是,回頭補那個學歷 的洞嗎?其實我聽不太出不上大學 對妳造成什麼影響。因為妳已經找到屬於 自己的方式,以實力証明,不需要有學歷也能 得到工作。不是嗎? 首先,釐清妳想重返體制的原因是什麼? 什麼事真正讓妳動搖?如果是認知到自己 的能力不足,想要充實自己,那 OK。

楊依如

宋沁

我……覺得是因為外婆。 我媽過世得早,她就像我母親,感情 非常深厚。外婆年紀大了,健康不好,一直希望我能 考上一所好大學。 雖然我明白,如今大學學歷不再是工作保證,能力 與態度更重要。但我無法改變長輩們傳統的 想法。我也想盡我所能孝順她……

如果妳覺得值得為了外婆考大學,那就去。 可是如果不是,那妳就必須明白:自己堅持的是一條 和他人不同路。妳會得不到多數人認同,甚至被數落貶低。 當初我創業時也是如此。但是妳可以為自己設立停損點。 一年兩年,幾個月,甚至幾天都沒有關係。這有助你控制人生 「全局」。 這段時間,妳該全然相信自己,大膽冒險。但時間一到, 就用預設的指標,理性釐清這是不是你要的,這條路是否能 走下去。這樣,才能有足夠意志去堅持自己的信念; 放手一博,而無 後顧之憂。 楊依如 44


隨訪後記 訪談何總,讓我理解到台灣就業與失業 的狀況,大學學歷的迷思與真相。

賜與我更多勇氣,去相信自己想做的一 切。

「大學畢業即失業」已不再是警告,而 是一種社會現象。

我想我已經不再害怕失敗。

這樣的環境,除了往上念碩博士來增加 自己的競爭力,

我想效法 Ruby 的冒險精神,並盡情享 受過程中的山峰與低谷。 最後和她的擁抱,我會永遠牢記在心。

另一種選擇,就是找出自己的獨特性。 走一條新的路,創立獨特的自我品牌。 何總提到:創新、有思想的人才,才是 未來世代極具競爭力人。

我很開心能有這樣的機會,用遼闊的眼 光證實我所相信的一切。 當天深層的感動,至今還意猶未盡。

他肯定我的表現,介紹 Ruby 給我們認 識。

我想謝謝逸帆,提供讓讀者參與的機會。 讓我對自身的疑問有深層的轉化,正面 影響。

這讓我想到,一段我曾對高中自學的朋 友們說過的話:

我會選擇上大學嗎?

「做平凡中的頂尖資優,你可以 " 爭取 " 到你想要的資源;做最獨特的自己,所 有的資源都會從四面八方的流向你!」 原來,這段話不是我個人的天馬行空。 而是目前大環境當中,最寫實的生存規 則。 Ruby 引領我探觸心牆背後最脆弱的部 分,那真正阻礙我的原因。 好幾次,我都起雞皮疙瘩,差點哭出來 ( 還好我有忍住 )。

我想我會,因為我想要體驗大學生活。 但那是在未來。在我準備好的時候。 若進了大學,覺得學校的學習無法滿足 我,我想我一定也會大膽的離開,去找 尋更適合自己的方式。因為我是個不安 分的靈魂 ( 笑 )。 目前,我決定繼續用自己的步調學習, 一邊充實自己,一邊做我覺得有意義, 有熱忱的事情。我相信宇宙的安排,並 感激一切。 最後,附上我最愛的幾句賈伯斯名言:

因為我觸碰到最真實的自我,發現:原 來我並不是真正相信自己。 若說萬物一切唯心造,Ruby 替我釐清最 深處的根本。那是問題,同時也是答案。 她的故事,讓我明白心念與堅持的重要。

生命短暫,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陰 影裡。不要被教條所惑;不要盲從於教 條。不要讓他人噪音壓過自己的心聲。 最重要的,是有勇氣跟著自己的內心與 直覺。 宋沁 2013/5/29


別找工作了,創造它吧! 原文標題:

“Need a Job? Invent it 原文作者 /Thomas L. Fredman

哈佛教育專家 Tony Wagner 說他的 職業是「兩個敵對部落之間的翻譯」— 兩個部落就是教育界和商界:一個教 導孩子,一個提供工作。他在自己《創 造發明家:年輕改變家的塑造》一書 的觀點是,我們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 育始終沒有「教給孩子在市場經濟中 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 社會不再有高收入、中技能要求的 工作,學校與職場的斷層於是顯得危 險——雖然這些工作曾支撐老一輩中 產階級。所有的工作若非要求更高能 力,就是有更多人能做,甚至根本沒 落。這一切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 現代只有高收入,高難度的工作。這 是為什麼華格納指出,教育不該培養 「上大學的能力」而是培養「創新能 力」。創新,讓任何工作都能提升價 值。 這是個艱鉅的任務。「知識在任何網 路 ( 联網的 ) 設備都能取得。知識本身 的價值已經遠不如這些知識的用途。」 Wagner 透過電子郵件告訴我:「創 新的潛質 ( 以創意解決問題或為生活 提供新可能性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 交流合作等技能遠比學術知識重要。 46

摘錄翻譯 / 呂葉濤

正如一位經理對我說:『我們可以教 新員工知識──事實上我們也必須如 此,因為世界不斷改變。但我們不能 教他們如何思考,問對問題,掌握主 動權。』」 我這一代還算輕鬆。我們得「找」工 作。時至今日,我們的孩子卻必須「發 明」工作(幸運的是,如今發明一個 工作比以往都要容易和便宜)。當然, 一些幸運兒會找到他們第一份工作。 但就算如此,想在社會大舞台再進一 步,也得比父輩更常反思、重整、再 造他們的工作處境。 我問華格納: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今 日的年輕人需要掌握什麼? 「當然每個年輕人都要不斷獲取基礎 知識,」他說:「但他們會更需要一 技之長和前進動力。三個教育目標裡, 動力最關鍵。由內在驅使的年輕人有 好奇心,持之以恆,樂意冒險;他們 會不斷獲取新知識和技能。他們將有 能力尋覓機遇或為自己創造機會。這 是傳統職業日益沒落下顯得日益重要 的能力。」 那什麼是當下教育改革的重點?


PHOTO BY Knitty Marie

量」之類的高品質測驗十分關鍵。最 後,應該通過學生在一年裡的進步, 而非依據五月電腦填卷卡的分數來評 量教師表現。我們需要的實驗學校, 要累積能力取向的「功績勳章」來取 得高中文憑,例如「創業能力勳章」。 新教師隨「直屬學長 ( 師兄 )」實習。 教學業績將取代教學內容,普及為評 量的新標準。」 誰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我們教授、測驗的內容,大多學 生不但不感興趣,更永遠不會用到。 這些資訊完全可以在 Google 找到, 並在測驗結束後迅速忘記,」華格納 說,「因此,孩子們在學校裡待越久 就越缺乏動力。一項蓋洛普最近的調 查 顯 示, 學 生 參 與 度 從 國 小 五 年 級 的 80%,高中只剩 40%。一個多世 紀前,我們因應工業社會,將傳統學 堂改造為教學工廠。重構 21 世紀的 學校,則是我們最優先的任務。我們 必須專注培養學習和改變的技能與意 志,並將驅使內在動力的三大有力要 素帶進課堂:玩樂熱情和目標。」

「芬蘭是世界上最富有創新力的經濟 體之一,」他說:「只有這個國家的 高中生能從學校帶走「創新的潛力」。 芬蘭學生學習理念及創造力多過書本 知識。他們可以選擇多門選修課,而 且每天課時和作業都不多,甚至幾乎 沒有考試。在美國,500 所隸屬於休 利特基金會深層學習激發中心的 K-12 學校(教授從幼兒園到 12 年級的學 校)和 EdLeader21(一個由 100 個 學區組成的教育聯盟)正在聯合研究 新方法來教授 21 世紀技能。現在「自 我改造」的大學也日益增多,例如歐 林工程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 室,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學生們在 這學如何創新。」

這對教師們和校長們來說有何意味? 「教師們,」他說:「需要輔導學生 表現拔尖。為了創新,校長們則必須 成為塑造合作文化的領導者。測驗是 為評量所學,所以我們需要『問責制 2.0』。(問責制 2.0,是指用多元標 準和測試手段來衡量學生能力,這種 測試方法會比一般測驗困難)所有學 生都該有電子作品集來體現他們技能 的精熟成度,例如批判性思維和溝通 技巧,這些從幼兒園到大學累積的能 力。選擇性地使用「大學暨就業力評 PHOTO BY Sydney

47


48


Personal happiness lies in knowing that life is not a check-list of acquisition or achievement. Your qualifications, your CV, are not your life. - J.K. Rowling

人的幸福來自於「了解生活並非一張收穫或成就的檢查清單」。 你的學歷或證照,你的簡歷,並不等於你的人生。 - J.K. 羅琳

49


特別企劃 / 自學生的下一站,在哪裡?

宋沁的故事,訴說許多自學生的共同心聲。其他學生只要考完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 簡稱學測 )」或「指定科目考試 ( 簡稱直 考 )」,九月就能邁入大學。但他們選擇別於常態高中的自學模 式。升學之路 , 荊棘遍佈。 有自學生選擇在大學先做「學分生」再轉「學籍生」的方式, 曲線救國上大學。也有人不得不重新面對體制內的「學測」。為 了適應刻板的標準答案,高中延畢一年。還有自學生直接放棄大 學的文憑,在職場之路,摸索前行。 為 了 讓 讀 者 更 切 身 體 會 宋 沁 等 自 學 生 的 處 境, 本 月 《Awakening》特向關注自學議題的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學生鄧 青雲邀稿,談談臺灣自學生的共同課題。 台灣教育改革步伐姍姍來遲。面對就學問題,適齡兒童總要有 所抉擇。近些年,一些有想法的家長,敢在主流升學道路逆行, 將孩子帶出以考試為終極目標的常態校園。 有家長身兼教師角色,教育兒女。還有家長為孩子選擇另類的 「共學團體」,作為青春期的成長營。在臺灣,這些不進入學校 系統的孩子,靠家庭與社會資源學習,被定義為自學生。自學的 概念,不僅有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還包括了另一類 模式——非學校教育(unschooling)。 然而,自學生的升學困境赤裸裸擺在眼前。他們的學歷認可、 升學管道、未來出路荊棘遍佈,也充滿未知的焦慮。

50


紀錄片《學習的理由》If there is a Reason to Study ( 原 : The Soul 不想考基測 )


上大學 難於上青天 「沒有高中學籍和學歷,所以我也沒 辦法報香港的大學。」一年前,準備上 大學的自學生汪暐嵐,在香港大學招生 的攤位前無奈失落。如今她是佛光大學 政治系學分制學生。 談到升學,汪暐嵐表示,一年前面試 佛光大學,得到對方的賞識。但因為沒 有高中學歷或同等學歷鑑定,而成為學 分制非正式大學生。談到理想的大學, 汪暐嵐說,自己想去台灣大學。如今要 等大一結束,才能從學分制學生轉變為 佛光大學正式學生;若打算轉台大,則 還需要再等一年,大二結束才能參加轉 學考。 曲線救國的折衷方式,歸根究底,是 因為受限台灣的升學制度。翻查《大學 法》第 23 條第 1 項:「曾在公立或已 立案之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或同等學校畢 業,或具有同等學力,得入學修讀學士 學位」,白紙黑字規範了大學生的資 格。即便《大學法》第 25 條有註明例 外的學生,如重大災害地區學生、退伍 軍人、蒙藏學生、僑生等,卻沒有為體 制外自學的學生一扇窗。 除大學法之外,讓汪暐嵐無法取得 「高中同等學力鑑定」更重要的原因 是,當時自學法則還未完善,教育部不 承認無學籍的自學學生長達三年,甚至 更久的高中學程。滿 20 歲才能考「高 中學歷同等鑑定」,通過才有資格申請 大學,比同齡同輩要晚足足兩年。

52

「學測」辨高低 疑失公平 2011 年 6 月,教育部新法則《國民教 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準則》通 過。無論是個人自學或團體自學,只要向 戶籍所在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提出自 學申請計劃,並接受政府審議會委員組成 訪視小組的定期訪視。在自學滿三年或以 上的人,便能取得同等學歷的證明。 新法則出臺,汪暐嵐的例子已成歷史。 但錯節盤根的教育問題並未消失。 一方面,汪暐嵐應該在 2012 年高中 畢業,但新法則 2012 年才通過。即便 自學滿 3 年,卻也只能計算為一年。而 2012 年前選擇自學的學生,通通都受此 牽連。誰要為這個遲到的教育法則買單 呢? 另方面,自學生取得同等學歷證明,還 不意味能上大學。大學仍有其篩選學生的 機制——「學測」或「指考」。只有部分 自學生是以常態高中教材為學習範本,更 多學生選擇是多元學習、體驗教學方式。 不少自學生表示,為什麼體制外學習的學 生,要拿體制內的考試作為評分標準? 「你要鳥跟老鼠去比跑步是不合理 的!」棄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中的名校光 環,轉學讀宜蘭人文行動高中,高二自學 生鄧宇咺說。 他表示,體制內與體制外高中培養學生 的重點不同。常態高中更注重學科與術科 的教育,他所在的高中則更注重生命教 育,及同濟間分工合作完成企劃的能力。


炎炎夏日,4 月最後一個週末,宜蘭人文行動高中的 25 個學生仍 出現在學校。他們不是補課或題海戰術做試題,而是在規劃暑假前往 美國打工換宿及行動學習的行程。在老師陪伴下,共同購買去往美國 的機票及當地火車票、客運票。這所體制外高中,教學方式多元,每 學期至少有一次大型國際遊學規劃。演舞臺劇、環島、探訪東南亞貧 民窟、參訪世博等「行動學習」策劃,都是學生自行合作規劃,老師 只作引導。 鄧宇咺的同學沈潔伃,也曾是基隆女中的績優學生。六月將去美國 學習的她說:「我們的課程更能豐富視野,讓我們更深刻體驗和瞭解 知識,而非死讀課本的模式。但『學測』就是有標準答案的預定科目。 自學學生要兼顧現有課業,再做準備,相較之下時間不充足。我覺得 不太合理。」 鄧宇咺和沈潔伃都表示,對於自學生的升學考試,希望有更多元的 模式。鄧宇咺認為,希望能以實習模式,作為考核的方式之一,得到 全方面的評價,而非束縛於紙筆測驗。沈潔伃則說,除了書面考試, 希望增加面試機會,讓自己以口頭報告的方式展示實力。 現就讀於台南市國立新化高中二年級的廖偉程,即便非自學生,也 認為單純以「學測」或「指考」的方式,衡量不以傳統教科書學習的 自學生,有失公平。他表示,若能增加多元考核方式,對自學生而言 更合理。

人文行動高中生態教學結合農耕實作

53


出路:淡學歷

重能力

中國作家老舍曾說過:「考而不死是為神。」然而跳脫考試枷鎖, 離開為考而學模式的自學生也逐漸增加。其中著名人物之一,是今年 高三的楊逸帆。15 歲時,他所拍攝紀錄片《不想考基測》,入選台 灣公共電視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紀錄片製作專案」,獲得 40 萬 元的輔助經費。在九十件申請、十件入圍作品中,他是年紀最輕的入 圍導演。 國中已是自學生的楊逸帆,為體驗考生心情,曾參加「國民中學學 生基本學力測驗」。從報名至考試,準備不足 20 天,仍考上臺北永 春高中。但最終放棄學籍,重返自學的軌道。 穿著襯衫西褲、繫上皮鞋,楊逸帆在教育論壇,有條不紊地與長輩 對談嚴肅的課改問題。現 18 歲的他無論在外表還是思想上,都比同 齡人來得稍顯成熟。回憶起考「基測」,他感慨萬分。 「以考試取才的體制下,時間若不用於備考,在考場的優勢相對就 低。然而升學考就像高牆,擋在下個正規學習管道之前。」 高中自學期間,時間自由度大。楊逸帆除了大量閱讀理論知識,更 有提早踏入社會的機會,體驗冷暖人生。除了當紀錄片導演,他曾擔 任高中的助教、「Design For Change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評 審,創辦《Awakening》青年雜誌。

54

自學生的升學困境,高三的逸帆不太在意。在他看來,學歷並不等 於能力。他高中未畢業,甚至沒有學籍,卻已投身工作。他感嘆:「每 天睡醒睜開眼睛,到睡覺閉上眼睛前都在工作。我媽對我期待卻是, 不要那麼拚,要早點休息!」


現在,他一手忙著與中、港、美的友人創立 以探討教育改革的雜誌《Awakening》,另 一手忙著翻譯美國同齡小子 Nikhil Goyal 的 著 作 ——《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 A Student's Assessment of School》, 一 本批評美國教育和提出改革方向的書。委託 這份工作的老闆是「拒絕聯考的小子」吳祥 輝。 即便沒有與同儕在課室捧著書本唸書,甚 至工作繁忙,楊逸帆認為自己每天都在學習。 察言觀色中,學習待人處事的態度;交際之 餘,訓練自己思考方式、規範自己做事原則。 做中學,也是學中做。楊逸帆說:「從觀察、 提出假說、測試驗證到分析結果,學習模式 跟課本的科學研究方法一樣。只是課題換作 『人生』。」 談到升學計劃,一旁的長輩戲稱楊逸帆肯定 能上國內頂尖大學,只是對國內大學不抱有 意願。楊逸帆也謙卑表示,等自己學識更充 實,會考慮國外大學。 六月的烈陽高照,距離「指考」的日子不足 百日。在體制內考試的競技場上,角逐的對 手,還有一群體制外學習的自學生。屬於自 學生公平求學的下一站,在哪裡?改寫自學 生命運的法則又會何時萌芽?

楊逸帆在 2012 臺灣國際社會企業論壇 發表《Awakening》

自學先驅披荊斬棘。只盼未來自學生的路, 不再這麼辛苦。

55


「誰的學生,誰照顧」?

自學生

是否該享有公家資源? 常態教學難以「照顧好每一個孩子」,「自學」隨教育意識抬頭, 逐漸熱門。但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升學制度不完善,讓自學團體和 家長倍感無奈。自學生的教育權益與常態高中仍是「齊頭式平等」。 自學相關團體均表示,希望自學生教育權益及資源能改善。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 7% 自學孩子無法上大學

自學團體: 提供教育資源是政府責任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陳怡光 指出,台灣早在 1997 年就試辦讓在 家教育,地方卻跟不上中央政策。自 學生類型轉變,展現社會價值觀轉移。 但台灣自學政策近年才出臺,說明新 價值走在社會之前。

放眼國外自學案例,實行教育券制度 的丹麥,無論是自學生還是學校編制 學生,每位學生都可獲得定額的教育 經費補助。反觀台灣,對於非學校形 態實驗教育的學生卻吝嗇補助。

他指出,現在全國將近有 7%,約 2 萬名 16-18 歲自學孩子無法上大學。 要改變這種現狀,只能靠自學生對教 育權益的覺醒反抗,以及政府態度的 轉變。

56

「提供相對教育資源,是政府的責 任。除非政府不把自學生看作學生。」 創辦自學團體的宜蘭人文行動高中校 長楊文貴說。 他表示,台灣正在少子化,卻有更 多孩子選擇自學,說明常態體制教學, 已經無法滿足每一個家長和學生的需 求。政府補助每所高中 1 年約有 13 萬台幣,自學學生應該享有「學校形 態」教育同等的教育資源。


學者: 資源分配問題

常態高中學生: 若能重頭 考慮自學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教授單文經指 出,大家都有繳稅,現在教育資源卻 不分一杯羹給自學生是不公平的。他 表示,政府應該尊重自學生選擇教育 模式,並提供相應的教育補助。

現就讀台南市國立新化高中二年級的 廖偉程,對現在教育體制或明年實施 的 12 年國教頗有微詞。他指出,自己 就像是教育改革的白老鼠。面對考試 的壓力難以言語,學習負擔頗重。如 果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他會選擇更 多元教學方式的自學機構。 新埔國民中學老師吳錦秀,在體制內 中學擔任英文教師 28 年,認為自學生 升大學需要考「學測」或「指考」, 有失公平。她認為,自學生的教育模 式是因材施教,應有相應出路給自學 生。 但陳寶山認為,選擇不規範模式的自 學生,重進規範模式,就要遵守遊戲 規則,不要抱怨。現亦無機制為自學 生設立題庫,及形成規範。即便對於 自學生而言,升大學並不難。即便升 學後不滿意,也可在大學轉學轉系。 對自學生而言,最大迷思可能是,如 何上明星學校。

但同為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教授,在 國小任教 30 年、擔任 12 年校長的陳 寶山,卻有不同意見。他指出,教育 資源原本就有限,政府應先滿足多數 人需求補助符合規範和條件的教育機 構;其次才應考慮特殊教育。

文 / 校園特約記者

鄧青雲

57


自學生——

永遠的個案, 還是創新先驅? 多元與創意,往往能衝擊僵化的傳統。但有學者指出, 自學模式只滿足社會少眾需求。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教授陳寶山說: 「一般統計資料分析,總有 5% 的人 是為反對而反對。」他認為,少數人 不滿現有教育體制,會尋找認同他們 理念的人,組成自學團體。這畢竟是 特殊的個案,不具普遍性。自學屬於 少數人選擇的特殊教育。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系教授單文經, 在多元文化教育,及教育史領域研究 58

已久。他指出,教育歷史始於在家自 學。後因社會發展及需求,才衍生以 學校為平臺的集體學習模式。 單文經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有 必要存在自學教育模式。完善相關法 規,滿足部分人的教育權益。但選擇 自學的家庭,往往是少數群體。因為 自 學 模 式, 可 能 減 少 學 生 與 外 界 人 群、社會接觸的機會。


教育的進展,是一種行動研究, 讓所有關心教育的人士,都能在教育變革的歷程中, 不斷地反省、修正,進而成長、精進。 教育現場的學習共同體 - 林彥佑

「 根 據 Everett Rogers 提 出 的 『創新擴張曲線』,能承受風險,率 先採用新技術的永遠是社會 2.5% 的 少數。雖然不是所有技術都能成功, 但時代的進步必須歸功於他們的冒 險。」

提 出「 非 學 校 社 會 (Deschooling Society)」的概念。這一波教育改革 中的「學習共同體」「雲端教育」都 是非學校社會的實踐。雖然自學生永 遠是少數,但應該將他們視為教育的 「創新實驗者」,從中尋找教育的未 來可能。

創辦《Awakening》青年雜誌的自 學 生 楊 逸 帆 表 示, 美 國 教 育 家 Ivan Illich 從 自 學 模 式 得 到 啟 發,1971 59


'Don't ask yourself what the world needs. Ask yourself what makes you come alive and go do that, because what the world needs is people who have come alive.' - Oprah Winfrey Harvard Commencement speech

“不要問自己世界需要什麼,問問是什麼讓你精神抖擻地活著, 然後就去做,因為世界所需要的就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人。” - 奧普拉哈佛畢業典禮演講

60


Did You Know?

垃圾分類,該如何是好?


中國的生活垃圾一般 可分為四大類: 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 垃圾和其他垃圾。但是中國對垃 圾 分 類 推 行 效 力 不 大。 可 回 收 垃圾沒有被充分回收,造成資源 浪 費。2011 年 廣 州 通 過《 廣 州 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 定》,改善城市垃圾的分類和回 收利用。但是光有規定不夠。要 建立完善的體系,必須全面提高 居民垃圾分類的觀念。

制度上,美國實行「多扔多收 費」的規則:每個家庭都要為自 己 傾 倒 的 垃 圾 承 擔 收 集、 分 類 處置成本。上個世紀 80 年代至 今, 這 種 叫 做「 多 扔 多 付 」 的 新 垃 圾 收 費 體 系(Pay As You Throw,簡稱 PAYT)已在美國 7000 多個社區施行。 瑞典的垃圾分類體系可謂十分精 細,而且它把垃圾分類深入到社 區。在瑞典的社區中心或大型加 油站旁邊,總排列著一個個綠色 的金屬罐,每週回收公司都派人 把這些箱子裡的垃圾運走,處理 後重新利用。除此之外,廢棄的 電器和大件傢俱等大件物品、園 藝、廢舊電池等都有指定回收點。 對少數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的危 險品垃圾,如油漆、染料、酸堿 等物品,瑞典人會極其仔細地包 裝它們,才運到指定的密閉性良 好的專門回收點。 日本則是在垃圾分類的宣傳和 細節上做得十分到位。它是用年 曆提醒居民進行垃圾分類。這種 年曆每月的日期都由黃、綠、藍 等不同的顏色標注,在年曆的下 方注明,每一種顏色代表哪一天

62


可以扔哪一種垃圾。年曆上還配 有漫畫,告訴人們不可燃的垃圾 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 些,使人一目了然。有這樣的「年 曆」,何時扔垃圾就有章可循。 而且日本規定,扔垃圾要在早上 8 點之前,超過就不能扔。垃圾 袋上要求寫上名字,垃圾袋必須 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以便看清楚 裡面的垃圾是否合乎要求。 針對中國目前的狀況,首先要 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日本在擁 有 350 萬人口的橫濱市,相單位 向當地居民分發一本 27 頁的小 冊子,羅列 518 項回收常見垃圾 的詳細指南。有著鷹一般銳眼的 志願者們,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 街小巷,隨時對那些違反垃圾分 類的人進行勸告。德國更是挨家 挨戶地派發宣傳垃圾分類的小冊 子,並且在學校裡設置垃圾分類 的課程。 第二、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 的設施。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 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 垃圾桶。垃圾分類應逐步細化。 垃圾分類越細越精,越有利於回 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

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膠和金 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 垃圾、電池燈泡等特殊的垃圾。 垃圾桶上必須注明回收的類別和 簡要使用說明,指導居民使用。 德國居民在這方面做得最極致。 素以嚴謹著稱的德國居民會將不 同顏色的玻璃瓶放入相應的三種 回收不同顏色的玻璃製品的垃圾 桶,並同時把塑膠瓶蓋擰下來放 入收集塑膠製品的垃圾桶。垃圾 桶也可以成為企業廣告載體,就 像公交車身上的廣告一樣,進行 一定盈利,彌補相應支出。 第三、封閉舊的垃圾道,在社 區建立規範的回收站。社區回收 站可由社區物業或居委會負責管 理,建立現代社區的垃圾經營和 回收服務功能,使垃圾回收成為 創收途徑,貼補居民衛生保潔費 用的不足。政府可實行減免經營 稅的傾斜政策,調動社區的管理 積極性。新建社區更是要合理規 劃垃圾回收站,逐漸成為審批和 驗收的必備條件,強化新型社區 的綜合功能。 下期我們關注:垃圾處理。

63


Don't let complexity stop you. Be activists. Take on the big inequities. It will be one of the great experiences of your lives. - Bill Gates


不要畏難,儘管放手去做。 它將是你生命中最寶貴經歷。 - 比爾·蓋茨


ABOUT US 青年覺醒的本質,是改變思維 與行為,創造自己在社會獨一 無二的價值。青年覺醒,過程 即是目的:從改變自己的學習 歷 程 開 始,Awakening 試 圖 點燃一場學習革命,啟動華人 教育的典範轉移。

協助青年尋找自我 , 活出自我 , 貢獻自我。

WE WORK

If we want to change the future, we have to first change ourselves.

OUR VALUES

2012 年成立後,旋即前往美國兩個月, 採 訪 Ken Robinson、Yong Zhao、 Stanford University 等 教 育 創 新 領 航 者。2013 年,分設香港、廣州分部,成 員來自香港、福建、江蘇、吉林等地,開 始發佈線上雜誌。2014 年,重心將克服 網路技術限制,將每一次採訪變成節目, 記者轉化為主持人角色,讓全球華人青年 能夠在跨地域、跨專業、跨世代的對談 中,探索生命出路,共同創作「華人青年 寫給華人的自我改變攻略」。

破解教育 與 就業迷思

推動青年的 自我探索

鼓勵青年的 行動與承擔


Awakening 是 一 個 致力協助青年破解教 育與就業迷思、探索 生命可能,並承擔社 會需要的媒體團隊。

Find your spark, live your spark, and spark the world.

CONTACT awakeningyouedu@gmail.com

OUR SERVICES 讓青年免於迷航世代的循環, 找回學習的熱誠 ; 讓青年看見 生命不同可能,思索生活的 價值與方向 ; 讓青年洞悉世界 邁動,解決周遭問題。

Be the sparkling one


Be the sparkling one

根據調查,台灣三成左右的國中生不知道或沒有人 生方向。到大學,近半數最痛苦不知自己要做什麼。 大學四年後,許多選擇延畢或讀研究所,主要目的是 探索人生方向。為什麼,我們一天比一天成熟,卻越 來越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親身體驗「不省仍試」的教育 ...

放棄夢想, 難道就是長大? 原:紀錄片《不想考基測》

http://reasontostudy.org

Awakening

從 14 歲開始拍攝,費時五年,少年導演楊逸帆在 四位就讀體制外學校,卻走向傳統升學道路的朋友身 上,找到蛛絲馬跡。為了替學生發聲,他更報考基測,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