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採集計畫 RAW studies: Designer as an Anthroplogist

Page 1


綱要

BRIEF

AN ANTHROPOLOGIST (OR DESIGNER) S SCAVENGER HUNT

違章透視法

傳統上,建築規劃多由幾何結構組成。 而老萬華與居民一同經歷歲月演化, 由於居住者對空間的需求改變,房屋漸漸向上、向外生長, 原本的簡單結構已變得難以辨認。 房屋外型逐漸形成有機的結構,彷彿真正活著的生命體; 樣的建築形成即為人們口中的「違章加蓋」。 此作品欲但透過製作模型的方式, 再度回到建築基本幾何的單位, 探討違章建築的形成與城市演化的關聯, 一層層剝除外殼、還原其本質樣貌。 藉由萬華的觀察, 或許能反思對於當權者強行介入城市發展之議題。 都市規劃區的市容,以設計者、出資者、執政者分析, 預設著城市機能分區規劃, 強烈對比著萬華 樣的自然生長出的城市樣態。


RAW studies in Wan Hua was based on a 6-month field study in the old district of Taipei. The goal is to generate, possibly, first-hand reference by engaging in the modern culture itself. How do we extract valuable directly from our surroundings? How about escaping the trap of handily- sourcing reference from scrolling visuals on personal screens? The project developed a geometric system to translate illegal housing forms into wearables. Such settlements was a consequence of popluation growth after WWII, and had crucial impact on the urban cityscape of the current. The studies included documentation of cityscapes through paper sculpting, degradation of dimension into flats, and finally, the translation of the findings into wearable landscapes. The project was actively engaged with the local network, including a 4-month collaboration with a selection of students in Jhang Shu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High School, New Taipei City. The work was exhibited in the Culture-Lab of Contemporary Arts, as well as Waley Art Gallery in May and September.







目次

CONTENTS BRIEF PREFACE INTRO: WAN HUA DIST., TAIPEI PART I: DE-CODING THE URBAN JUNGLE PART II: TRANSLATING DIMENSION Part III: WEARABLE LANDSCAPES CHAIN REACTION

綱要 前言 緣 起: 台北市萬華區 一: 解構城市有機體 第二部分: 維度間的轉譯 第三部分: 地景衣物 連鎖反應


PREFACE AN ANTHROPOLOGIST (OR DESIGNER) S SCAVENGER HUNT

一個 考現學家 (或設計師) 的 蒐集記


「...那些「藝術品」類似的東西, 在街上隨處可見。」 「....杜象已透露了這點:現代藝術與 一般物品的差別只在於標示牌。」 ̶ <路上觀察學入門> 早在六零年代的日本, 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 等人就開始討論「考現學」 一詞,考究當代 (考現即為考古 之相反)城市中的特殊性。 當中談如何以田野調查者般的 眼光進入藝術,一同加入人類 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等行列 反思當代社會現象, 開啟獨特的視角閱讀社會。 透過 樣文本材料的引領,將社 會科學的視角帶到設計領域, 掘出深深埋在 共同記憶中的寶物。

若相對於「快時尚」的「慢時 尚」要能成立,那得仰賴一 段長時區間,以細膩的視 角,深入文化的核心。 服裝設計為快速的視覺資 淘選過程,建構符號與 息的世界。 翻開近代歷史,便發現: 自從服裝產業工業化後, 生產過程所產生資源消耗、 環境污染、勞力剝削等等 問題,持續地衝擊著人們。 近年來的「快速時尚」文化更 是集結了上述大宗問題。 希望藉由實驗新型態的設計 方法,找到設計與服裝的 另一種可能。


R O O T E D

M O DC I EU NR L TNT HUU E RR B E A N

Activists like Genpei Akasegawa, Terunobu Fujimori, and Minami Shinbo initially experimented with this concept by 1960 in Japan. Most of them were trained in fine arts but refused to follow the trend of modern art using pre-made objects and claiming it as a part of the creative creation. The movement was a response to Duchamp's Fountain, back in the1917. They carefully observed the city, jotted down notes and drawings to document the tiniest discoveries or even patterns in everyday urban life. The tricky part was to stay aware because They took notes were just like the ones of an Anthropologist. However, the perspective was playful, unpredictable; the findings were minor but triggered attention and many alternative suggestions on the conventional perspective.


R E F S S A L S HO AWH P E I I O NRN G

The world of fashion today has a notorious reputation in many aspects. "Fast-fashion," a culture that appeared only in recent years, is dominating the mind-set of many individuals regardless of culture. Cheap and disposable clothing rises concerns in over-production, pollution, waste,brand obsession, violation in intelligence-property, along with many others. The goal is to generate, possibly, first-hand reference by engaging in the modern culture itself. How do we extract ’usable‘ material as a fundamental basis for design-- directly from our surroundings?


緣起

INTRO WAN HUA DIST., TAIPEI

台北市萬華區

西 園 國 宅


地 域 材 料 的 特 殊 性

在「全球化」崩解地理屏障後, 地球人們趨向一致, 且往往受到經濟強國的文化 強行侵襲。未能趕上 波 潮流,所謂「落後」的地區, 竟成了倖存的獨特地域文化 保留者。 在我們身處的城市之內, 老萬華則沒趕上新一波的都 市更新是禍還是福, 好像變得難以下定論。 它見證了城市的興盛與破敗, 因此至今仍停留在上一個 被凍結的年代,充斥著 新舊並存的矛盾, 成了珍貴的研究材料。

T A OI L DP E I

Wan Hua is the oldest district of Taipei, the capital of Taiwan. In the country's relatively short history, the city is one of the few that had remained prosperous and lively. Wan Hua grew itself with hidden stories; it seemed— curved streets, alleys, and stacking apartments.


天 際 線 花 園

地面 到 天上 人與神的視角 建築從外觀看上像個堡壘, 方正高聳;下方數個幽暗凹陷 處為入口。 裡看見緊密的鐵窗加蓋, 突出高度大致相同,偶有加裝 遮雨棚。有些窗戶側旁用 瓦愣狀鐵皮封死,建築外觀 被緊密包裹,看不出 初有的質地。 快速走 口字迴廊, 一路繞上頂樓,進入天際線。


F L O A T I N G

G A R D E N S

(Left) A view from the roof of Xi-Yuan public housing: a garden is floating at the height of the city skyline. In Taipei, it is common for people trying to "steal" extra space in public areas. Constructing additional structure onto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e, from a balcony to a kitchen to an extra room, or simply building an additional story on top of the flat roof.


PART I DE-CODING THE URBAN JUNGLE

解構 城市有機體


立 體 寫 生

立 體 寫 生

立體寫生, 即在路上擺起 子、備齊材料進行製作 建築物模型之行為藝術。 就好比畫作寫生一般, 但改由立體 的方式進行 創作,以解構的視角操作、 還原其複雜的外型。 由雙手親自取材自城市, 便驚覺,如此「新鮮」材料 何等罕見;尤其在設計的 訓練過程中,往往經歷的 是快速的 外觀符號淘選過程。

C I T Y S C A P E

O F T H E

O R G A N I C S

R E A D I N G T H E

I always brought a foldable table with me, stood right in front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started from breaking the structure down to basic forms according to proportion. It was similar to a game of wooden blocks, as I mixed and matched until I found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shapes that replicated the original form.




「在大理街、廣州街、 梧州街之區域, 整體市容新舊並置。 多數一二樓的店面多已翻 新,但仍有些鑲在騎樓、 店面間的老屋; 繞進 子裡更是能看見 大量的舊建築。 整體上,城市隨著時間推 演而延伸擴張, 樣貌日趨複雜。 再向上仰望,天際線低矮, 多處仍能看見原始老房子 的基礎痕跡。」

̶3月16日 散步筆記



PART II TRANSLATING DIMENSION

維度間 的 轉譯


降 次 元

二維的平面圖為不分媒材的 創作原點;在維度、尺度間的 轉譯,產生千千萬萬種樣態。 在進行立體寫生的過程中, 意外地發現複雜外型的西園 路320 內的住宅竟為單一 結構的集合住宅群。 外觀上進行裝修、拉皮、 加蓋...等等,使得原本的樣貌 難以辨認。 曾經, 子裡應是一大片 「標準化生產」般的社區。 除了外加附加物增生, 就連原先的基底結構 也起了變化。 因此,為觀察對象,將採集而 來的立體結構「降次元」 至二維幾何平面圖, 再嘗試將空間重組成 服裝的可能。

D E G R A D A T I O N

Degrading 3D dimension into 2D grids of drafts-- the practicals of a field study for design. Paper models were broken down into 2D flats, and collected for later use. 2D flats/illustrations are the fundamentals of many fields of design. The dimension of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e was degraded and ready to be translated into a different form, in this case, fashion.


上、右,圖片來源: 國民住宅建築計畫,1991, 喻肇青 GPN:002244810547


戰後台灣,大量地興建國宅, 除了原始單元的複製, 還提出單元間的鏈接排列與接合 點的問題。作者提出了許多有趣 的國宅「集合方式」。 然而,文章中的聚焦在住宅的 實際功能性、居住者心理與需求 等等,並不以外觀上的幾何美學 探討之。 「國宅的實質結果是以集合住宅 形式最為顯著,集合住宅是指以 公寓形式的住宅單元集合而成的 住宅形態。......在以往的經驗中, 因為對所謂的「標準平面」的 誤解,使得國民住宅的配置方式、 住棟組合、單元平面無法對應 其內在的計畫及外在的基地 條件;.......為了避免相同之柱棟 重複出現,刻意地在配置上將 柱棟生硬地相連接,形成超大尺 度的集合形式。」 --國民住宅建築計畫, 1991, 喻肇青


D C

D

A

E

E B

A

B


x

x

x

x

C

C A

B B A

C


PART III WEARABLE LANDSCAPES

地景衣物


身 體 與 城 市

西園路320 的建築作為 服裝版型基礎,發展出的作品。 每一戶有共同基底,亦有額外的 「加蓋」,並以兩個方向延展: 一為細節設計。 在接合點的錯置中, 重新構出立體結果。 第二為結構設計。 人 進一件衣服, 亦住進了一間屋子。 筋骨代替 柱,布料代替水泥。 在轉譯之後,人用肌膚、 骨骼感受 座老城市。

D W ET LH L IE N G

F I G U R E

The second section was in experiment of how the architecural form was rebuilt on the human body. The wearer was being dressed at the same time being housed. The body replaced pillars, as fabric replaced concrete. Dwellers corresponds to the city with flesh and bones, the garment is in response to how the original building housed the humans.


A



C





連鎖反應

CHAIN REACTION PUBLIC ENGAGEMENT & WORKSHOPS

公共參與 及 工作坊


自 2018年10月開始,帶領著九位正值高中的 年輕創作者進行一系列的工作坊、實地考察、 讀書會討論等活動,一同經驗老城市的 各個角落,開啟許多的反思、討論,慢慢累積 成為創作養分而成的設計系列作品。 <路上觀察學入門>一書中提到 「本來就處於無重力狀態」地進行採集, 創作初始狀態,沒有包 袱的珍貴時刻。 年輕創作者蘊藏天真、未經雕飾的視角, 因此特別適合以 樣的方式開始創作。




參與者作品清冊 神遊

陳泓愷、李奕寰

考察萬華的過程,我們看見了許多萬華居民超乎想像的生 活樣貌,如戲劇般直白而誇示的抒情、感性日常對白,讓我 們深陷當中強烈的敘事手法。我們將此「感情化」、 「誇示 化」、 「奇想化」的採集資料轉達給觀 。將清晰的街景輪廓 失焦、打碎,加入生活的情緒與想像,聆聽來自遠處的 弄 的生活聲音,此起彼落而連結不 ,用主觀、迷離的方式在 城市中神遊。 展場的牆面散落擺放簽 六合彩的報章資 ,上面隱藏著 與音 連結的QR code, 盤的隨機性如同採集過程中與 聲音的機遇,讓觀 「找尋」 「蒐集」像是重現採集的動作。

你看看他們的聲音

黃郁家

過舊的城市,有人嫌棄,也有人依戀不捨。 漫遊當中的我們,是局外人 ? 或許不用糾結於留下的矛盾? 初次踏入 塊被人們遺忘的城市,和當地居民一同 梭 在早晨的市場,人們買菜籃的輪子沙沙作響;肉舖老 的 剁肉刀規律地擊在木砧板上,聲音渾厚低 ;店鋪老 們 爭相叫賣聲、三姑六婆聊天聲、阿伯們的殺價聲。 些聲 音從天亮開始,便此起彼落,而都市人說 是些 雜的噪 音。那麼停用你的耳 ,用眼睛看看 些聲音:說不定換 個感官,能感受 被忽略的城市聲音。

地景重建

吳若彤

萬華區範圍極廣,沿著河流由北到南延伸,各個區域意象鮮 明、分 。北區如西門町,至今仍是大台北時尚指標地;而往 南便看見老城鎮凍結在不同個年代的建築痕跡:二零年代的 平房、 宇,五、六零年代的集合住宅、與近年都更後的高樓 社區。萬華街景複雜程度,需要細細地觀看,方能理出當中趣 味。本作品徒步萬華,採集各個區域、各種角落的照片。似乎 每條 弄都各自乘載各自的故事,強烈的主體意識加上其縱 跨多個年份,使整座城市處處皆是強烈的對比畫面:新與舊、 高與低、凹與凸.....,等等。 拍照採集而來的節截片,經由錯位、重複等技法形成詭譎的 觀看視角,重現城市中複雜元素併置、共存的樣態。作品將 異的空間熱轉印到織品面料上,平鋪、接合出萬華地景。


人群流向之迷

嚴沛璇

在 裡,他們相遇、聚集、離散。 午後偶遇西園路,路旁樹下,居民們聚集著談天說地。 弄裡水泥牆爬滿管線,水表指針刷刷跳動著,人聲流動如水。 傍 暗 , 裡荒廢的住宅積了層層厚灰,水泥剝落,水管 塞。 人群的聚散是因,還是果? 每個觀察的當下,眼睛看到的影像,受到知覺的干擾與周邊環境 的刺激而產生認知判斷的錯誤,因此表相的資 無法提供充足 的佐證。本作品以一張埋於地下的水管分 圖來作為起始點,以 管線疏密作為人群聚散的參考指標。

意像再生

廖玉平

城市做為人們可經驗的感官場景,也有其光其色。萬華,一個 舊市新都。在時光的向量中遺留生活的觸覺。從唯心的藝術 史觀逃離,認清物質是城市的基礎,包括在外的 面向生活 的唯物反動。都市生活的雕塑並非鬼 神工,就如雨水沖刷、 黴菌寄生。生命的萬千生活,造就經驗場景,恰恰攫取以手, 從光,從質,從所見的有機無機結構。 從當代城市景觀樣貌聯繫至礦石形態,彼此一呼一應。 以方塊視角 釋城市主體,切割不同塊面。比喻當代都市生 活中的空間分隔。片片落地窗、彩色招 、現代清水模、燈光 媒體或玻璃材質鑲嵌至各式各樣現代化建築上的城市,從不 同側面轉化反映組合。

奇遇記

張詠萍

老城市除了有大馬路、中馬路、小馬路,還有大 子和小 子 以及「小小 子」,難以一一探索;甚至有時, 是兩棟建築之 間的間 , 度剛好能使人 過,彎彎曲曲,深深地包裹在層 層的城市外殼裏頭。被地圖搜尋引擎忽略的路,如何存在居 民的生活 裡? 若說街道好比城市的血脈,城市的街景為皮、居民的屋房為 肉,那麼,連接皮與肉的脈搏,流動著什麼樣的故事 ?當我 駐留在一條 弄,幾乎能看受到街上錯落的物件對話。凝視、 研讀街上的線索後,我便快筆記下,書寫一連串的城市奇幻 故事。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