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香港思潮-本土意識的興起與爭議 (試讀)

Page 1

為甚麼台韓星﹁能﹂而香港﹁不能﹂

新加坡政府推出一些新政,尤其是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購屋津貼,香港有人生出﹁新

加 坡 能, 香 港 何 以 不 能 ﹂ 的 慨 嘆。 早 些 時 候, 台 灣 只 用 三 個 月 時 間, 就 促 使 菲 律 賓 政 府

就 槍 殺 台 灣 漁 民 事 件 公 開 道 歉 兼 賠 償, 香 港 也 有 人 慨 嘆﹁ 台 灣 能, 香 港 何 以 不 能 ﹂。 至

於四小龍中韓國的許多﹁能﹂而香港不能,則早已超出香港人的想像範圍之外了。

自 上 世 紀 七 十 年 代 後 期 四 小 龍 崛 起, 香 港 就 長 期 居 四 小 龍 之 首。 不 僅 是 經 濟 增 長,

而 且 在 自 由、 法 治、 效 率、 稅 制、 現 代 文 明 程 度 以 及 日 常 生 活 的 方 便, 香 港 都 不 僅 是 亞

洲 而 且 是 世 界 的 耀 眼 之 星。 那 時 台 灣 人 就 法 治 質 問 當 局 : 香 港 能, 台 灣 何 以 不 能? 新 加

坡 反 對 派 就 自 由 質 問 當 局 : 香 港 能, 新 加 坡 何 以 不 能? 許 多 外 地 人 都 喜 歡 來 香 港 旅 遊,

也 極 喜 歡 在 香 港 居 住。 九 七 回 歸 前 有 世 界 各 地 來 港 旅 遊 的 熱 潮, 為 了 要 看 香 港 作 為 殖 民 地的最後風光,擔心這風光快要消失了。

回 歸 十 六 年, 果 然 風 光 不 再。 香 港 街 頭 充 滿 了 大 陸 客, 其 他 地 方 來 港 的 遊 客 漸 卻

24

一、甚麼是本土意識?


之。中國在過去二十多年,不僅沒有政改,而且越來越專制。中國特權階層形成的權貴資

本主義,成為中國不可能進行政治改革的結構性障礙。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貪官都是已經或

正密謀把家屬財產轉移國外的﹁裸官﹂。而香港,則是部份權貴的轉移中繼站。在這種政

治結構之下,香港的新聞自由、法治、廉政以及包括公司查冊這類制度,都成為中共貪官

轉移家屬和財產的絆腳石。因此,香港的核心價值,不可能不成為中共權貴集團的敵人。

無 論 從 大 陸 政 治 結 構 看, 還 是 從 香 港 政 經 社 被 全 面 侵 蝕 的 形 勢 看, 又 或 者 從 近 幾 年

的 本 土 民 主 派 興 起 來 看, 拒 共 思 潮 已 漸 漸 脫 離 中 港 兩 地 民 主 不 可 分 的 意 識。 香 港 政 黨 想

要 得 到 廣 大 市 民 支 持 而 不 被 離 棄, 必 須 在 所 有 爭 取 本 土 利 益 的 社 運 中 現 身, 也 必 須 擺 脫 ﹁中國無政改,香港無民主﹂的脫離實際的論述。

立 足 本 土 的 抗 爭, 有 沒 有 實 現 民 主 的 機 會 呢? 坦 白 說, 機 會 有 如 以 卵 擊 石 般 微 小。

但 若 等 待 中 共 賜 予 民 主 的 話, 那 就 可 以 說 全 無 機 會 了。 以 卵 擊 石 的 抗 爭, 最 重 要 是 顯 示

我 們 站 在 自 由 法 治 民 主 的 現 代 文 明 的 道 德 高 地, 我 們 每 一 個 人 都 有 自 由 的 靈 魂, 而 我 們 的抗爭對象則是僵硬的體制。

發 起 佔 中 的 學 者, 原 來 都 是 大 中 華 派。 佔 中, 說 明 他 們 不 再 與 北 京 派 來 的 說 客 打 交

道,在不同程度上投入本土拒共思潮當中了。儘管本土論述各派仍有分歧與區隔。

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七、二十日

香•港•思•潮

23


着對舊歲月的懷念意識。

二 零 零 九 年 是 中 港 矛 盾 開 始 激 化 的 一 年。 二 零 零 三 年 開 始 的 大 陸 客 自 由 行, 到 二 零

零 九 年 發 展 成 一 簽 多 行, 香 港 人 的 生 活 空 間 受 到 越 來 越 嚴 重 的 擠 壓。 二 零 一 三 年 一 月 大

陸 來 港 簽 注 達 一 百 二 十 萬 人 次, 較 前 一 年 同 期 上 升 超 過 五 成。 二 零 零 九 年 由 網 民 發 動 的

反高鐵抗爭,針對的是不顧香港利益、一味迎合中共發展全國高鐵連線需要的特區政府。

從 那 時 開 始, 就 不 斷 爆 發 反 對 中 港 融 合、 反 對 大 陸 全 面 侵 蝕 香 港 的 社 會 運 動, 反 蝗 蟲、

反 雙 非、 反 新 界 東 北 發 展、 反 水 貨、 反 搶 奪 奶 粉、 反 國 教 等 連 續 出 現。 陳 雲 的 城 邦 自 治

論 興 起, 香 港 自 治 運 動 出 現, 連 續 幾 年 在﹁ 七. 一 ﹂ 遊 行 中 都 出 現 備 受 矚 目 的 龍 獅 旗。

城 邦 自 治 和 香 港 自 治 運 動 都 很 明 確 表 示 並 非 尋 求 香 港 獨 立, 而 是 要 推 動 港 人 民 主 治 港 的

全 自 治。 各 政 黨 沒 有 在 歷 次 社 會 運 動 中 現 身, 似 乎 沒 有 感 覺 到 本 土 民 主 派 已 經 興 起, 並

佔 領 了 各 網 站 的 主 流 論 述, 尤 其 在 年 輕 人 當 中。 本 土 民 主 派 並 非 排 斥﹁ 六 四 ﹂, 他 們 也

支 持 劉 曉 波、 艾 未 未、 趙 連 海, 他 們 對 李 旺 陽 事 件 也 憤 怒, 但 主 要 是 基 於 正 義 感, 大 體

上 不 是 與 香 港 人 的 處 境 相 連 繫。 也 就 是 說,﹁ 六 四 ﹂ 平 不 平 反, 香 港 年 輕 人 不 覺 得 跟 自 己的利益那麼相干。

與 此 同 時, 中 國 在 過 去 二 十 多 年, 不 斷 升 起 過 一 個 個 希 望, 但 結 果 都 一 一 破 滅。 中

國以權貴資本主義發展經濟,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貪官權貴手中,對維權者的壓制無日無

22

一、甚麼是本土意識?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 魯迅

一九八九年﹁六四﹂後,大陸進入﹁萬家墨面﹂的政治低氣壓中,但在﹁於無聲處﹂, 還有香港的﹁驚雷﹂。

殘 酷 鎮 壓, 趙 紫 陽 下 台, 民 運 失 敗, 香 港 拒 共 思 潮 受 到 重 挫, 但 大 中 華 民 主 派 已 居

拒 共 思 潮 主 流。 在 香 港 回 歸 不 可 避 免 的 形 勢 下, 主 流 派 相 信 在 香 港 自 由 紀 念﹁ 六 四 ﹂ 的

活動,仍可以推動中國大陸的民主發展。每年﹁六四﹂的萬點燭光,齊呼﹁建設民主中國﹂

的 口 號, 主 流 拒 共 思 潮 要 讓 香 港 成 為 中 國 民 主 動 力, 並 要 薪 火 相 傳 給 下 一 代, 向 他 們 灌

輸﹁ 六 四 ﹂ 悲 情, 和 民 運 的 歷 史 經 驗。 拒 共 的 主 流 意 識 是 : 中 國 無 民 主, 香 港 也 難 有 民

主;香港的自由呼聲,將推動中國民主。香港與中國的命運是連結不可分的。

二 零 零 三 年 的 沙 士 疫 潮 和 二 十 三 條 立 法, 香 港 人 開 始 有 了 對 中 港 融 合 的 恐 懼。 五 十

萬 人 大 遊 行 推 倒 了 二 十 三 條 立 法, 不 但 顯 示 香 港 人 決 心 一 意 就 有 對 抗 中 央 龐 然 大 物 的 力

量, 而 且 也 顯 示 只 要 香 港 人 堅 持 維 護 法 治 保 障 下 的 自 身 權 利, 完 全 可 以 與 大 陸 人 的 命 運

不一樣:大陸人在國安法之下無權,香港人可以在反對二十三條的情況下無懼和保權。

二 零 零 三 年 大 遊 行, 使 中 共 加 緊 對 香 港 的 干 預, 但 也 使 香 港 的 拒 共 思 潮 有 了 新 的 變

化。 接 下 來 是 一 連 串 的 文 化 保 育 社 會 運 動, 在 爭 取 保 留 港 英 時 代 建 築 的 懷 舊 中, 也 潛 藏

香•港•思•潮

21


信表示:回歸後香港實行民主是理所當然的。以總理的信去穩定民主回歸派的意志。

關 心 香 港 前 途 的 人 士, 也 會 觀 察 中 國 的 局 勢。 來 香 港 為 回 歸 作 統 戰 的 許 家 屯, 主 要

的 說 辭 就 是 希 望 香 港 人 不 要 只 看 中 國 的 過 去, 還 要 看 文 革 後 中 國 的 逐 漸 開 放 和 改 革, 更

要 看 中 國 的 將 來。 當 時 中 國 在 胡 耀 邦、 趙 紫 陽 的 主 政 下, 也 確 實 有 些 新 氣 象。 因 此, 在

拒 共 思 潮 中, 也 有 認 為 既 然 中 共 收 回 香 港 的 決 策 已 無 法 改 變, 也 擋 不 住, 就 寄 望 中 共 改

革,並且也疑信參半地認為中共再經十多年的改革後,香港的回歸未必是不可接受之事。

總 括 來 說, 在﹁ 六 四 ﹂ 之 前, 香 港 的 拒 共 主 流 思 潮 是 不 接 受 中 共 提 出 的 一 國 兩 制、

港 人 治 港 ; 接 受 現 實 覺 得 中 共 回 歸 不 可 擋 的 思 潮, 也 基 於 兩 個 條 件, 一 是 寄 望 於 中 共 的

政 治 改 革, 期 待 中 共 在 自 由 法 治 民 主 等 方 面 能 趕 上 現 代 文 明 ; 二 是 期 待 香 港 可 以 實 行 民 主,在民主體制下港人治港。

香 港 的 拒 共 思 潮, 到 一 九 八 九 年 的 北 京 民 運, 發 生 了 根 本 性 的 變 化。 香 港 市 民 對 中

國 民 主 運 動 的 廣 泛 同 情 和 支 援, 主 要 原 因 是 中 國 民 運 與 香 港 的 拒 共 思 潮 連 結 在 一 起。 港

人 感 情 投 入 民 運, 認 為 中 國 的 命 運 就 是 香 港 的 命 運, 只 有 中 國 實 現 民 主, 在 九 七 回 歸 後

香 港 人 的 自 由 法 治 人 權 才 有 保 障。 在 拒 共 思 潮 中, 大 中 華 民 主 派 興 起 並 佔 居 主 流。 國 際 派、延續英國治權派、聯邦派都漸漸銷聲匿跡了。

20

一、甚麼是本土意識?


在 一 九 七 九 年 港 督 麥 理 浩 訪 華, 與 鄧 小 平 會 見 後, 估 計 當 時 麥 提 出 九 七 問 題 而 鄧 已

表 示 收 回 香 港 的 意 願。 麥 並 沒 有 把 這 信 息 告 訴 香 港 人, 卻 在 一 九 八 一 年 提 出 了 民 選 區 議

會 的 政 改 步 伐。 當 時 香 港 因 為 經 濟 與 文 明 均 起 飛, 市 民 漸 有 了 對 香 港 的 歸 屬 感, 民 主 步

伐 的 開 始, 使 歸 屬 感 增 強。 一 九 八 二 年 中 共 收 回 香 港 的 消 息 漸 漸 曝 光, 香 港 即 出 現 相 當

強 的 拒 共 情 緒。 拒 共 思 潮 的 主 流, 是 認 為 離 開 了 英 國, 在 中 共 的 主 權 下, 港 人 治 港 不 可

行。 社 會 上 提 出 種 種 延 續 英 國 管 治 的 方 案, 主 要 的 有 : 英 國 交 還 主 權 去 換 取 延 續 治 權 ;

延長九七年到期的新界租約;香港在中共主權下實行聯邦制並加入英聯邦;香港在國際

社 會 的 保 證 下 實 行 全 自 治 而 不 是﹁ 港 人 治 港 ﹂ 的 半 自 治 ; 也 有 建 議 用 香 港 的 儲 備 在 亞 洲

某 地 買 一 個 島 而 香 港 市 民 遷 往 此 島 生 活 的 有 點 妙 想 天 開 的 方 案。 香 港 獨 立 的 主 張 在 香 港

的 美 歐 留 學 生 中 佔 相 當 高 的 比 例, 但 居 於 香 港 的 市 民 大 部 份 不 認 為 這 是 現 實 主 張。 那 時

香 港 人 的 主 要 拒 共 表 現 在 移 民。 移 民 的 地 點 居 然 找 到 多 米 尼 加、 東 加 這 種 地 方, 所 獲 的

東 加 護 照 申 明 只 在 東 加 本 島 之 外 的 一 塊 大 石 頭 上 有 居 留 權, 可 見 當 時 港 人 恐 懼 到 甚 麼 程

度。對香港前途問題的討論很多,主流媒體和社團幾乎沒有主張回歸中共實行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的。

不 反 對 回 歸 的 社 團, 如 匯 點, 如 司 徒 華 的 教 協, 如 學 生 團 體 的 國 粹 派, 所 主 張 的 回

歸 是 民 主 回 歸, 也 就 是 說, 民 主 是 回 歸 的 必 要 條 件。 當 年 趙 紫 陽 總 理 答 覆 港 大 學 生 會 的

香•港•思•潮

19


香港拒共思潮的回顧與前瞻

戴 卓 爾 夫 人 去 世, 許 多 媒 體 在 回 顧 她 的 從 政 經 歷 時, 都 把 焦 點 放 在 中 英 會 談 時 她 的

角 色 上, 不 少 人 認 為 她 簽 署 中 英 聯 合 聲 明 是 出 賣 了 香 港 人。 時 任 記 者 的 劉 慧 卿 當 年 在 記

者 會 上 問 她 : 把 五 百 萬 香 港 人 交 到 一 個 獨 裁 共 產 政 權 手 上, 道 義 上 是 否 說 得 通? 戴 的 回

答 是 :﹁ 我 相 信 絕 大 多 數 香 港 人 的 確 欣 然 接 受 這 份 協 議, 你 或 許 是 唯 一 例 外。﹂ 劉 慧 卿 絕不是唯一例外,事實上,她反映了當時相當大部份香港人的心聲。

自從一九八零年香港﹁九七﹂問題浮現以來,香港人一直在拒共的社會思潮中掙扎。

筆 者 當 時 主 編 的︽ 七 十 年 代 ︾︵ 後 改 名︽ 九 十 年 代 ︾︶ 是 最 早 提 出 這 個 問 題 的 媒 體。

一 九 八 一 年, 筆 者 參 與 勞 思 光 教 授 發 起 的﹁ 香 港 前 景 研 究 社 ﹂, 此 後 幾 十 年 來 都 把 心 力

傾 注 在 對 香 港 拒 共 思 潮 的 關 切 上。 筆 者 經 歷 和 觀 察 這 社 會 思 潮 幾 十 年 的 變 化, 並 感 覺 到

近 年 有 了 新 趨 勢。 在 戴 卓 爾 夫 人 去 世 和 社 會 思 潮 出 現 新 趨 勢 的 關 鍵 時 刻, 且 把 個 人 的 一 些觀察提出來,供高明之士作討論基礎。

18

一、甚麼是本土意識?


一、甚麼是本土意識?


有 網 民 在 筆 者 文 章 後 留 言 說 : 他 在 家 事 法 庭 登 記 處 觀 察 許 久, 每 天 都 大 排 長 龍 申 請

離 婚, 一 雙 雙 男 女︵ 女 的 多 數 講 普 通 話 ︶ 填 寫 表 格 時 有 商 有 量, 言 談 舉 止 絕 不 像 要 離 婚 的夫妻,特區政府和議員為何還相信有那麼多家庭團聚?

本 土 派 中 有 意 見 分 歧, 沒 有 關 係, 最 重 要 的 是 擁 抱 守 護 香 港 的 本 土 意 識。 即 使 你 是

大 中 華 派, 也 該 明 白 韓 寒 所 說 能 把 中 華﹁ 民 族 美 好 的 習 性 留 下 來 ﹂ 的 只 有 香 港 和 台 灣。

除了保住香港,香港人優先,力拒行騙長官一切媚共惡政,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16

引言 從無到有的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


是 我 們 很 多 人 的 骨 子 裏 被 埋 下 了 這 些 種 子 ; 我 失 落 在 我 們 的 前 輩 們 摧 毁 了 文 化, 也 摧 毁

了 那 些 傳 統 的 美 德, 摧 毁 了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信 任, 摧 毁 了 信 仰 和 共 識, 卻 沒 有 建 立 起 一 個

美 麗 新 世 界, 作 為 晚 輩, 我 們 誰 也 不 知 道 能 否 彌 補 這 一 切, 還 是 繼 續 的 摧 毁 下 去 ; 我 失

除了利益和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我們幾乎對一切都冷漠。﹂然後他寫到香港:﹁我

落在不知道我們的後代能不能生存在一個互相理解而不是互相傷害的環境之中;我失落 在

我 們 所 失 去 的 他 們 都 留 下 了, 我 們 所 缺 少 的, 才 是 最 能 讓 人

要 感 謝 香 港 和 台 灣, 他 們 庇 護 了 中 華 的 文 化, 把 這 個 民 族 美 好 的 習 性 留 了 下 來, 讓 很 多 根子裏的東西免於浩劫 感到自豪的。﹂

從 韓 寒 的 文 章, 就 知 道 為 甚 麼 香 港 會 興 起 本 土 意 識, 為 甚 麼 越 來 越 多 的 香 港 人 要 守

護 香 港。 新 移 民 儘 管 不 是 全 數, 但 他 們﹁ 骨 子 裏 被 埋 下 ﹂﹁ 兇 殘、 鬥 爭、 貪 婪、 自 私 ﹂

種 子, 他 們 仰 賴 權 力 生 存 和 獲 利 的 心 態, 順 理 成 章 地 成 為 愛 字 堆 打 手, 蛇 齋 餅 糭 的﹁ 群

眾 ﹂, 建 制 派 的 票 倉。 在 中 共 權 大 財 大 氣 粗 的 淫 威 下, 香 港 民 主 人 士 有 何 能 力 去 改 變 他 們?

本 土 意 識 的 重 點 是 守 護 香 港, 除 了 核 心 價 值, 還 有 韓 寒 所 珍 貴 的 中 華 文 化 和 習 性。

能 不 能 影 響 大 陸 免 被﹁ 繼 續 的 摧 毁 下 去 ﹂, 已 離 開 多 數 本 土 派 的 考 慮 範 圍 了。﹁ 源 頭 減 人﹂、收回單程證審批權,是本土派力爭避免香港淪陷的要點。

香•港•思•潮

15


益 為 優 先, 而 不 是 願 意 犧 牲 香 港 人 的 利 益 去 遷 就 香 港 以 外 地 區 的 人 的 利 益, 或 任 憑 外 部

地 區 對 香 港 的 侵 凌。 本 土 意 識 還 包 括 守 護 香 港 百 年 來 形 成 的 法 治 自 由 公 平 競 爭 的 核 心 價

值, 香 港 人 的 文 化 習 俗。 後 者 所 指 是 以 華 人 為 主 體 的 香 港 文 化 習 俗。 非 華 裔 人 士 有 他 們 的習俗,受法律保障,但沒有遭到侵蝕的問題。

本 土 意 識 在 殖 民 地 時 代 以 至 回 歸 初 期 都 是 不 存 在 的。 講 到 香 港 的 社 會 意 識, 市 民 除

了 享 受 在 法 律 保 護 下 的 自 由 競 爭 和 安 居 樂 業 之 外, 生 活 則 保 留 着 中 國 古 遠 傳 統 的 文 化、

習 俗 和 南 方 人 的 語 言 和 生 活 方 式。 過 去 香 港 人 沒 有 政 治 意 識, 若 有, 也 都 是 關 心 大 中 華

︵ 兩 岸 ︶ 的 政 治 嬗 變, 支 援 革 命、 抗 日、 新 中 國 建 設 等 等, 而 極 少 爭 取 本 土 利 益 的 政 治

意識。筆者以及當年為中國、為香港爭民主的人士,也是從關懷大中華的情懷走過來的。

這 幾 十 年 從 大 陸 移 民 香 港 的 人, 若 仍 有 政 治 意 識 的 話, 也 是 關 懷 大 中 華 的 意 識, 但 另 一

方 面 他 們 也 融 入 香 港 社 會, 充 份 認 同 這 裏 的 法 治 自 由 和 生 活 方 式, 包 括 使 用 粵 語 甚 至 俚 語,也學英文。

但 是, 這 幾 十 年 來, 中 國 大 陸 有 了 極 大 變 化, 不 但 沒 有 建 立 法 治, 而 且 專 權 政 治 加

上 改 革 開 放 形 成 的 權 貴 資 本 主 義, 改 變 了 社 會, 也 改 變 了 人 的 面 貌。 去 年 大 陸 青 年 作 家

韓寒短暫訪問台灣後,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從台灣而引起的﹁一直以來的感受﹂。他說:

﹁ 我 失 落 在 我 生 存 的 環 境 裏, 前 幾 十 年 教 人 兇 殘 和 鬥 爭, 後 幾 十 年 使 人 貪 婪 和 自 私, 於

14

引言 從無到有的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


引言 從無到有的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

本 土 派、 香 港 人 優 先、 新 移 民、 新 香 港 人 等 話 題 在 社 會 沸 騰, 有 人 提 出 一 些 基 本 觀

念 的 問 題 : 何 謂 本 土? 何 謂 本 土 派? 香 港 人 優 先 是 否 排 斥 歧 視 新 移 民? 筆 者 嘗 試 就 此 話 題作些釐清。

從 公 民 權 利 來 說, 本 土 或 香 港 人 的 定 義 很 簡 單, 就 是 居 住 在 香 港 的 人, 包 括 居 港 七

年 的 移 民, 所 有 香 港 永 久 居 民 所 享 權 利 都 是 平 等 的。 對 於 居 港 未 滿 七 年 的 新 移 民, 沒 有

申 請 綜 援、 公 屋、 應 徵 公 務 員 等 權 利, 這 是 世 界 通 行 的 慣 例。 社 區 組 織 協 會 早 前 說 這 是

政 府 帶 頭 歧 視 新 移 民, 只 能 說 他 們 沒 有 搞 清 楚 何 謂 歧 視。 若 新 移 民 與 永 久 居 民 享 有 同 等

權利,實際上是對於在香港交稅︵包括間接稅︶多年的永久居民的不公平。

香 港 人 的 定 義, 與 所 有 國 家 和 地 區 的 當 地 人 定 義 相 同, 當 然 包 括 不 同 種 族 和 膚 色。

本 土 論 述 的 興 起, 講 的 不 是 本 土 人 的 定 義, 而 是 講 本 土 意 識。 本 土 人、 本 土 派, 指 的 是

具 有 本 土 意 識 的 香 港 人。 本 土 意 識 除 了 以 香 港 為 家 之 外, 還 包 括 是 否 以 維 護 香 港 人 的 權

香•港•思•潮

13


12

目 錄

打破無基礎的大中國建設小中國 為自己理念而活,左右膠爭論何傷? 自由比平等更重要

一切民主都是本土民主

有優良特質的市民群起捍衛自主 假普選方案出台摧毁一國兩制 堅持對你至關重要的東西

從波羅的海人鏈看香港的自主抗爭 你不是答案一部份,就是問題一部份 沉淪還是奮起的關鍵時刻 不要使流星飛墜,光華消逝

278

242

270

十、如何憑藉擁抱本土意識走出亂局?

238 254 258

250 262 274

266

246


八、漠視本土意識會怎樣? 事事向北望,香港永無真民主 山西成為香港,還是香港成為山西 港必自侮,然後菲侮之 中國化和本土化的對決 中國局勢對香港的啟示

190

香港本土化和激進化思潮的興起 五年來香港市民賑災感情大轉變 在哀回歸聲中慶祝歡呼 香港未來全靠年輕人了

︽狂舞派︾給我們帶來﹁少年香港夢﹂

234

214 208

九、本土意識在民情中有何變化與趨勢?

186

不要讓保釣民族主義綁架我們的心智 丁子霖對香港民主派最珍貴的回饋

香•港•思•潮

11

226

230

202 198 194 222 218


10

目 錄

六、社會對本土意識有何反對意見? 誰造成﹁去中國化﹂?

警惕社會步向﹁上下交征利﹂ 他們用害香港的辦法來愛香港 愛國與愛港是連體嬰 剪斷血緣政治的臍帶 理性探討民主與民生關係

七、捍衛本土意識有何意義? 有未來嗎?未來有中國嗎?

當權力至上社會的刁民來到香港 在可詛咒的地方擊退可詛咒的時代 香港變成一個我們陌生的城市了

176

香港局勢的兩大危機

146 142 172 180

158 164

138 154 150 168


香港的未來不是中共高官的未來 我們不要這樣的﹁新香港人﹂ 新老中國人和新老香港人 你要不要接受當屁民?

擺脫忍耐和趨炎附勢的中國人味道

五、香港人有必要捍衛本土權益嗎? 只為了︽寒戰︾中的一句話 我們賴以安身立命的法治 從公民社會向國民社會蛻變

﹁我爸是李剛﹂掀香港制度保衛戰 尊重包容絕非五四精神

捍衛應有權利,比問題本身更重要 沉默的好人也會變成邪惡的同盟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香•港•思•潮

9

89 106 114

85

100

118

124

132

128

93 97 110 121


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病變中

無聲的中國,漸漸無聲的香港

掛一塊臭了的招牌有何榮耀

四、香港人應接受還是排拒新香港人?

香港會變成一個完全的中國城市嗎?

是中國特色的﹁普選﹂嗎?

香港政治文化生態的丕變

中港矛盾延燒至文化層面

力阻香港滑向﹁香圳﹂

拒絕冷漠,不要做裝睡的人

孕婦潮是惡質社會對香港的又一踐踏

向惡客賠錢是香港整體之恥

三、為何會興起守護香港意識?

43 82

55

77

47 52 58 65 69 73

62

8

目 錄


目錄 引言

從無到有的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

一、甚麼是本土意識? 香港拒共思潮的回顧與前瞻

為甚麼台韓星﹁能﹂而香港﹁不能﹂

39

二、何時開始醞釀香港本土意識? 回歸十年,港人自豪感在消減 姑息主義讓專制政權更肆無忌憚 市民應奮起捍衛基本法

33

13

24

18 30

保香港優勢和特點,是解決矛盾之道

香•港•思•潮

7

3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