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規劃設計課程 友善環境
舊建築永續運用 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建築組研究所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Universal Design
Building Reuse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羅文琪
目錄 環境規劃設計- 高雄大學工學院通用設計(104年)
P2
左營明德新村舊建築修繕設計(104年)
P4
中油宏南宿舍舊建築再利用設計(105年)
P6
友善環境
舊建築永續運用
高雄大學工學院通用設計
指導老師-廖硃岑 設計者-羅文琪、周佩萱、傅宥榛、呂岳桐
建築物使用特性與狀況- •工學院地上6層/地下1層之建築物 •工程類科系耗電量大 •面臨大學西路,為一進入高雄大學之門面
A. 後門出入口 40cm
設計構想- 透過動線計畫、強化指標的功能與資訊,營造無 障礙的環境。貫徹通用設計的理念,試圖提供每 位工院的使用者一個舒適又安全的使用經驗,同 時也兼顧美觀,以及建築物本身的價值。
寬度2M 斜度1/20
無障礙坡道
Wheelchair Ramp
植栽
課題- 1.動線鋪面破碎、有高低差 2.無障礙設施動線不良 3.出入口動線不良 4.無障礙廁所規格不符合標準 5.指標不清楚
1. 蒲葵-常綠喬木
SCALE:1/500
2. 楓香-落葉大喬木
春季
SCALE:1/2000
2
設計
B. 多功能洗手間 育嬰室
SCALE:1/300
無障礙暨親子廁所
秋季
3. 雲南黃馨-常綠藤本或蔓性灌木 4. 矮仙丹-常綠小灌木
現況
改善計畫- 1.動線計畫 2.無障礙環境 3.設備計畫 4.指標強化 5.燈光計畫 6.燈具更換 7.景觀植栽計畫
60 cm
白天
夜晚
C. 西側門出入口
D. 中庭
植栽 1. 小葉欖仁-落葉喬木
2. 陰香-常綠大喬木 40cm 60cm 無障礙坡道
3. 苦楝-落葉大喬木
Wheelchair Ramp
寬度2M 斜度1/20
60cm
SCALE:1/500
植栽
春季
1.樟樹-常綠大喬木 3. 欖仁-落葉大喬木
秋季
4. 桂花-常綠小灌木
SCALE:1/500 現況
設計
春季
秋季
2.桂花-常綠小喬木 4. 迷迭香-香草植物
現況
夜晚
設計
春季
秋季
春季
秋季
夜晚
3
左營明德新村舊建築修繕設計
指導老師-廖硃岑 設計者-羅文琪、周佩萱、傅宥榛、呂岳桐
基地位置:明德新村6號 基地資源與特性- •事-相關計畫 •物-日式建築 都市計畫區:都市計畫變更高雄市都市計畫(左營地區)細部計畫 基地面積:30m*20m (第三次通盤檢討)案 建築物高度:1F 使用分區:第3種住宅區 建築物特色:格局方正寬敞,內部木質平房 建蔽率:50% 容積率:240% 臥室 總建坪:720 m 臥室 衛浴間 面臨路寬:無名道路8米、海景街15米 木構構造 日遺門柱 起居室 •地-地理環境 廚房 周遭交通- 衛浴間 倉庫 高鐵:汽車9分鐘 國道10號:汽車約10分鐘 原建築平面圖 抬高基底 屋瓦與厚牆 捷運:汽車9分鐘 設計構想- 附近學校 學校 與基地距離 左營 約 1km 12分鐘 3分鐘 •服務對象:社區居民、文史工作者、學生 高中 左營 •服務項目:眷村文化相關技術與知識傳播與研究 約800m 10分鐘 3分鐘 國小 明德 •收入來源:研究案、空間出租、周邊商品 約600m 2分鐘 7分鐘 國小 •空間使用 立德 約900m 11分鐘 2分鐘 國中
南邊有永久性空地(海軍運動場);西側與南側臨道路,有大樹 遮陰;北側與東側鄰建築;近左營活動中心 •人-優秀村民 夏新中將;陳慶堃中將;梁天价中將;蕭楚喬中將
空間類型
空間分區
私人空間
工作室 休息室 衛浴室 廚房
開放空間
4
時間
使用者
用途
-
業主
眷村文化保存與研究事務 休息空間 私人衛浴空間 私人烹飪使用
工作室
平常日
社區居民
例行性檢查與修復房屋
接待室
平常日
不限
接待學生、文史工作者、社區民眾等交流
展覽室/教室
平常日 周休假日
社區居民 附近學校學生
展覽眷村文化的特殊物品文獻等等/多功 能的圖資室/有上課的設備
西側庭園
休息室
北邊庭院
展覽室往室外看
向下
南向立面圖Scale:1/500
接待室與工作室的穿透性
休息室
衛浴室 工作室
東向立面圖Scale:1/500
廚房 向下
入口意象
展覽室/教室
入口處為強化玻璃可看到房屋結構
向下
接待室
向下
西向立面圖Scale:1/100 平面圖Scale:1/500
北向立面圖Scale:1/100 教學空間
接待空間
接待空間、茶水區
工作室
庭院
黃金風鈴木
黃金扁柏 桂花
變葉木
A-A"剖面圖Scale:1/100
B-B"剖面圖Scale:1/100
薜荔
香椿
六月雪
北邊庭院
南邊庭院
南邊庭院
香蒲
矮仙丹
金魚藻 台灣水龍
九重葛
-15cm
-30m
-45cm
植在配置圖Scale:1/500
5
中油宏南宿舍舊建築再利用設計 基地歷史與建築物現況- •歷史脈絡 在半屏山設立日本海軍第 六燃料廠,後因燃料廠員 工居住空間議題的開端, 中油職工宿舍區於此發跡
•
指導老師-陳啟仁 設計者-羅文琪、王誠承、傅宥榛
•
二戰期間美軍轟炸煉油廠,宿舍區倖免於難
•
1959年戰後政府倡導工業發展(石油化學)
•
六十年代政府大力推動石化產業建設
•
進二十年城市轉型,原有的空間機能開始轉化
•
宿舍區空間不斷建設,發展出不同類型的生活空間
•
具有污染的工業轉移郊區,傳統產業出走
•
2015年高雄煉油廠停產,一系列相關都市計劃願景推出
•
隨著居住人口的遷移,原有的建築開始破敗
日治時期末期
國民政府接手
建設擴張時期
都市轉型時期
1937-1943
1945-1947
1950-1980
1996-至今
經濟部派員接收第六燃料廠;與美國技 術合作,延續日治末期的石化煉油活動
•
1945年改名為“高雄煉油廠”
•
1947年完工開始提煉生產
•
依託石化產業的發展,中油宿舍的 建設品質也水漲船高。園區內特有 的筆直且廣植林蔭的寬大道路,煉 油過程中產生的瀝青直接鋪設于宿 舍區,道路品質堪稱全市之最。
•
• • 5
2013年8月文化局邀請專家學者及中油公司現場會勘,啟 動文資審查程序進行全區文化價值之認定;二棟面臨拆除 之建物指定暫定古蹟 中油宏南宏毅宿舍群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登录为文化景观 2014年7月,以“日本海軍燃料廠丁種雙并宿舍”名稱被 指定為市定古跡
•現為市定古蹟 •為兩棟連棟式木構住宅
屋身:木構造+紅磚+編竹泥牆 屋頂:瓦
雨淋板、雨遮
通氣孔
設計構想- •以保留宏南宿舍特色為目標,作為宏南社區展覽空間,分為兩種形式: 文史紀錄展覽空間、建築構造展示空間,並以茶室作為交流空間。 •使用族群擬定 服務族群 主要使用目的 使用頻率
6
社區居民
歷史回顧、交流
鄰近學校學生
熟悉眷村生活文化 與眷村建築構造
遊客
了解當地發展背景
高 低
原建築平面圖 內部:典型日式木構造隔間
動線設計
房子外架設展覽動線 可觀察屋頂構造
以強化玻璃做鋪面展示 建築物結構
茶室
通兩邊建築物的外加走道
結構展 示區
茶室
廁所
無障礙出入口
展覽室
服務空 廚房
建築物保留原始樣貌破 損部分保留,窗戶等修 左半為展覽空間 護後以外掛走道等方式 進行展覽動線安排
右半為茶室空間
外觀與植栽部分主要 保留原始樣貌
將建築物還原可用狀態
平面圖Scale:1/500
南立圖Scale:1/100
東立圖Scale:1/100
北立圖Scale:1/100
西立圖Scale:1/100 7
Porfolio of Wen-Chi Lo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