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與埔里 綠色照顧共學之旅
會照顧植物的人,會好好照顧自己
/Lilian
《田邊會社》開始之初,我獲派任務,要了解何謂「care farming(關懷農場)」。當時我們想得直接——《田邊
會社》做的,正是開放座落大埔林村的一葉農莊,讓區內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和家長,以及曾在農莊學習耕種 的年青人合力滋養土地,亦容讓土地滋養自身。以土地為
媒介,為社區裏不同需要、能力的人提供平等包容的社群
環境,促進療癒和成長,這與不少歐美以至台灣社區農場
的理念不謀而合。
一年多後,《田邊會社》的人和土地一樣,都顫顫巍巍地
長大了一點點。跟一葉農莊主理人黎慧儀(Monti)談起
care farming時,她再問:「我們想要做的,究竟是怎麼 樣的care farming?」
煮食,讓特殊孩子跟家長能化身麵包廚師
承蒙支持機構社區伙伴的提議和鼓勵,我們帶着這個疑問, 與一班從事種植、社群及藝術的同行者一起到台灣考察
相類似的農場和機構。「Care farming」在台灣較常稱 為「綠色照顧(green care)」。我們後來知道,這個
說法雖然寫在政策裏,但農民間鮮少提及。不過,即便 民間沒有為方法論賦予名字,我們在台灣還是遇到了許多
溫暖的人,以不同的身位和角色,默默滋養土地,連結 社區。
但我們也惆悵:我們沒有政策、配套支持,沒有寬廣的 田地,沒有長年累積的農業科技和知識,如何將台灣的
綠色照顧經驗帶回香港呢?
桃米社區的生態導賞員帶我們夜間賞蛙,滔滔不絕地說出河塘 生物的名字,讓我們不住驚嘆
旅程最後一個晚上,我們與埔里農夫聚餐,介紹我們在 香港農田上所做的事——有復耕本地稻米的、取材自然
創作藝術的、紀錄故事的,也有為田園作物譜寫歌謠的。
台灣農夫很好奇,為甚麼香港的我們想要種田?香港農
夫面面相覷,一時之間竟說不出個所然來——是靠自身
勞動收穫所需的實在感吧,又或只是身邊有一起努力耕 耘的人。
賴大哥帶我們走遍籃城社區後,在空地教我們打起拳母套路來 ——田地以外,身體也是組成社區記憶的一部分
離開台灣的那天早上,我們跟埔里一位種香草的媽媽吃飯,
席間又提到了接觸土地的因由,說起了我們的根和牽掛。
要走的時候,她輕輕說道:「我不擔心你們,會照顧植
物的人,一定會好好照顧自己。」
沒有政策配套,就同行補位;沒有先進機器,就手執鋤頭 揮灑汗水。在土壤肥沃起來之前,時常想着要關懷他人的 我們啊,也別忘了要先好好照顧自己。
在埔里種植香草的媽媽,也有一個生產盆栽的農場。我們把將 謝的繡球花帶回民宿,讓它綻放最後的美麗
在香港和埔里農夫的交流會上,我們吃過埔里農夫炮製的在地家常菜,快樂地唱起田園的歌。接待我們的宗澤說,香港沒有台灣的田 地和農業,土地上的人卻有一種純粹和生命力
種好每一粒小薯仔
/佩婷
假如有人告訴中四剛開始接觸農業的我,「你會落田落到
可以去台灣考察」,我大概是不會相信,但現在就發生了。
以前還有通識教育科的年代,我的獨立專題研究(IES)
是評估香港農業的可持續性。最後結論是:
本地農業可持續性低。因為現實很骨感,人才培訓、政策 支持、可用農地都不多,很不利產業發展。不過我依然
相信一個地方不能沒有農業,不是看發展前景好不好, 而是它的必要性:「人不能不食」。
可當量產型農業在
香港未必十分可行時,除了要想辦法改變大環境,也要 思考其他出路。出走看看別的地方如何發展他們的農業,
或許會有新啟發。 伯伯用台語唱《籃城甘蔗》詩歌
這次旅程的重點雖然是放在「綠色照顧」上,主要對象 是社區內的弱勢社群。我看到當地如何發展社會農業,
讓「農耕」發揮不止生產糧食的功能,更能社會融合, 社會的少數也得到關注。可是我認為不一定身心障礙者
才能從中獲益,照顧者甚至是普羅大眾都能受惠。以永續
農業的方式去種植,農作物生長得好,就是照顧土地;
人能吃到沒有使用農藥的農作物,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在耕作的過程中關懷鄰舍、分享所得,就是照顧整個社區。
我常常都會覺得自己只是一粒小薯仔,但在這旅程見到 其實有很多人也在一同努力 。或許當大家都用心去種好
每一粒小薯仔時,會有一天薯仔也能帶來大改變。
泥土不止種植,還可染色
我喜愛今天的腳步 /阿心
我最喜愛的鴨子在呱呱叫
在「向日有機農場」,遇上我最喜愛的動物——鴨。我 和一隻鴨近距離互動,輕輕咬了我手指一下,竟然有驚 又有喜。與植物和動物的相遇,果然是十分療癒。
心動不如行動——不如建一個螺旋花園
從前我的同事建議在農莊建一個螺旋花園,從植物說說 「生命教育」,直至現在,還未有建好⋯⋯
田田」,負責人介紹螺旋花園、石
務使用者和家長一起砌成的,花園瀰漫着香草的芬芳。
飲茶的品味
我喜歡品茶和參與茶藝活動,特別支持對土地友善而製 成的茶葉。在花音咖啡創辦人的介紹下,參觀了茶樹區, 都是友善耕種的。消費者的支持,與生產者的互動,讓 生活品味也不再一式一樣。
唱一首關於社區的歌
在台中埔里,很開心有賴大哥帶着我們到訪社區,看看 一支竹蔗換一塊瓦片起屋,又親身演繹自己為社區創作 完完全全感受到他對社區的愛。
有買趁手
在埔里,穀笠合作社努力進行「產銷消(生產、銷售 和消費)」,美味的農產品、農業的副產品,例如CD,
讓買賣變得有趣,了解商品背後的故事與種植的價值。
吃進肚子的快樂
因為下大雨,旅遊車車輪陷於泥中,讓這一餐飯在另 一個場景發生,台灣與香港交流分享會的參加者帶着 各式各樣的 菜來到課室,像螞蟻搬家,一碟一碟的
將美食運入來,大家都幫忙準備起菜,滿枱在地美食, 吃得開懷舒暢。
看見土地的美好
/Dexter
我們與土地有着怎樣的關係。記得導遊阿弘在前往埔里的 車程中,問我們知不知道台灣土地的年歲,告訴我們台灣
地形與山脈的形成,原來台灣的山每年會成長0.5公分,
當下我才想到土地除了孕育生命,土地本身也有自己的
生命。
走過新北石碇的喜樂小田田,這裏由一群有特殊需要的
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一起用泥土建造了土椅子、土窯、土灶,
那天我們更嚐到他們以土窯造的美味香草麵包,這裏的
小狗和鴨子等都是他們的夥伴,在這裏就是不分能力強弱,
不分你我,一起共建這裏的美好,在喜樂小田田泥土建
起了他們的家。
成為這裏生活的好夥伴
在埔里籃城的穀笠合作社,團隊從十年前就來到這裏跟
隨在地農夫學習,記得在一篇報道上看到他們的宗旨:
就是讓埔里農村能永續經營,讓這片土地的居民相互陪伴。
那天在籃城土生土長的賴克祥大哥帶領我們導覽籃城時
說了一句:年青人就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那時
我相信穀笠合作社是真的做到了,賴大哥讀着那首寫在
街道牆上他創作的詩,完全感受到他對這片土地的愛,
還有他在種植紅甘蔗的感受。在這裏能吸引到有意耕種
的年青人來到,也能讓年長的原居民能有空間分享他們
對這裏的愛。在埔里籃城泥土連結了土地跟人,也是人 跟人的連結。
看見台灣,我更相信香港也是有着這樣的一群人,看見
我們土地的美好,做着土地的延伸,讓更多的人連結到 土地,至少我們這一團人就是。
以泥染記錄我們我土地,在埔里最常看到的土、在埔里最古老 的土壤紅土、埔里地下水命脈來源的眉溪泥土(左至右)
埔里禾恬民宿的調酒師,用上在地 製作的酒,創作敬佩農夫的調酒
以土地為滋養,種下生活的可能 /Jess
從抵達台北開始,在開往埔里旅遊車的旅程上,遇見的每
一位台灣朋友,雙眼都發光似的分享關於他們與台灣土地 之間的故事。
導遊阿弘分享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雖座落於地震帶,
卻孕育出超過260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及豐裕
多元的大自然資源;自小經歷弱聽的兒子及媽媽在大自然
裏以五感探索的方法學習,親子間慢慢地把突破障礙的成
長歷程記錄成為生命故事,帶到台灣不同的社區農場,在 田野間分享給同路人。
在甘蔗田旁邊,述說當年以一支甘蔗換一片瓦磚的回憶 這裏的黃牛也曾經是農夫耕種的好夥伴
在新北石碇社區裏,有一個特別的家園,鼓勵一眾家長
不需要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藏起來,每一個土磚每一顆
石頭,都是親子們親手合力建造,過程中不分能力強弱,
不用很強才開始,是大家一起開始就會變很強。
園區的香草烘焙麵包
去到被群山擁抱的台灣中部埔里,認識到穀笠合作社的創
辦團隊,一班十年前視在地農民為老師,透過親自下田實
踐友善種植,走進供應農田水源的河流做田野考察,以身 體力行的生活方式謙虛地向土地學習的藝術家。
當穀笠的宗澤聽見香港農產自給率的實況時,露出驚訝
的神情對我們說:「你們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着香港只
有2%農產自給率的土地,你們是香港的保育類生物,能夠
遇上是珍貴的事!」原來當我們被台灣的故事觸動之時, 我們在香港做的事,亦令到台灣朋友感受到一股原始的
生命力。我帶着被台灣土地滿滿滋養的身心,把這份有 重量的感動帶了回家,提醒自己要繼續好好保養自己內
心的土壤,希望與身邊這一班可愛的同行者在香港種下
一些生活的可能性,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在泥土下延伸自
己的根互相滋養,在泥土以上,各自以不同的姿態向陽光 伸展。
眉溪退水後的河床,亦成為當天做泥染工作坊的顏料素材
與河溪的距離
/Monti
雖然在新界農村長大,河流於我來說一直是陌生的。從
小媽媽都說欺山莫欺水,所以有水的地方無論是河邊、
魚塘抑或井邊都是兒童禁地。直至十年前住進客家老村
才漸漸與河川開始打交道。作為村民,衣、食、住、行
或多或少都跟這條河拉上了關係。記得附近有個河口位
置叫染布涌,名正言順就是當年村民染布勝地。而作為 在村中農夫,河流正正是耕作的靈魂所在。聽說舊時村
民真的會因河水的使用而大打出手。而村裏的水源更是
禁止外人接近,而且要定期進行保養,確保村裏水源質素。
可見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大改變我們和河溪的距離。
今次台灣之旅我們一起走讀眉溪,不止聽到河水流動的
聲音,更聽到這條河怎樣養育這個地方的人與土的故事, 看到河裏保留着當年921大地震後沖到河中的一個日治 時期建築物組件。
在河裏移動時,不期然想像腳下的水如何成就埔里人的 文化與歷史。離開台灣前,我就相約和我一起耕種的年
輕人,天真地要走讀農田旁邊的林村河,這裏的水應該 也不止於其供給灌溉的用途。
我們也是環境的一部分
/Vivian
小時候,在鄉村長大, 一草一木滋養我成長,來到一葉
農莊,看見不同的樹木花草,勾起了自己和親人相聚的美 好回憶。
去到台灣,原本想為一些工作路向找一些參考點子,但是
發現香港和台灣的農業發展和操作相差太遠了。
直至宗澤提醒我們,要探索自己的特色,尋找未被開發、
具有無限可能性的藍海。我們能夠在田野間為我們的對象
帶來美好的體驗,化為成長的動力,滋養生活。雖然我們
沒有產品,農作物也不太多,但是參與的大小朋友,都能
在活動的過程中得到喘息的空間,彼此連結,體驗個人也
是環境的一部份,同時亦被環境所滋養成長,實踐治癒, 教育和連結的功能,發揮 social farming 的共融元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佑華
一次難得的體驗,在香港做農業相關的活動,再去到台灣
看看他們的做法。不同的地方固然有着自己各自的特色, 透過考察交流去分享各自的做法,拓闊思路。
台灣的農場可以養鴨,雞。但香港已經無法簡單做到,雖
不能自己做到但實際望到,不失為一種有趣的體驗。
自己落地種香草死得七七八八,而他們在農場中用盆種, 用石頭升高泥土,雖不至於澎湃但仍然升得不錯。
種水稻留種,量不多但足矣。種水稻生產供給,生產量超 出我的預期。
一次開眼界的旅程,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
用生命種植
/Jeannie
農業曾經是香港一個很重要的產業,養活了許多香港人。
踏足台灣後,我對農業的認識增加了,發現台灣的農民
大多會透過生產農產品獲取收入,而這些在現時的香港
是不可能發生的。台灣的農民們也很懂得把自己的農產
品在市場銷售,讓人留意到有台灣特色的農產品。
然而,香港也有其優勝之處。實際上,現時依然堅守在
香港農地的農夫們是在用生命維護農業。香港的農夫們
會使用其他地區少有的人力耕作進行農耕,更會透過不
同的工作坊、藝術等創新活動讓農場持續運作,吸引都
市人遠離市區參與農務。香港的農業可説是用着最傳統
的農業工具,進行着最現代農業活動,這便是香港農業
最有趣的地方。
咀嚼、細味、再出發
/Victo
從台灣綠色照顧之旅回來的Victo還是處於慢慢沉澱思緒
的階段⋯⋯
想起某天跟朋友分享我們這群農耕發燒友會雙眼發光,各
自忘我採購埔里的茭白荀乾和農具,我不禁覺得自己是在
一群可愛奇葩之中,度過了五日四夜的共學之旅。
今天如常在整理從台北和埔里拍下的相片和影片;一邊咀
嚼埔里的友善農耕手信,一邊滿心念着珍貴的農產手信都
快被我吃光了!
整個旅程中令我最深刻的一點是,農業真的不簡單!在
香港埔里青年交流會上,聽到台灣農業界朋友訴說他們 在推動「友善農耕」遇到的種種困難時,我當下的感受
是:「嗯?!」;再來是:「原來台灣農業也有自己的 困難要面對呢!」
在這靈光一閃的瞬間,我忽然對香港農業感到放心,因
為我知道還有一班關注香港農業的朋友在努力集氣!
回港後,我反覆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善用這次交流的得着。
宏觀來看的結論是:香港人在香港土地,會活出自己的 優勢。個人細看的結論是:在台灣遇到熱血的農夫,我
把他們的小火苗帶回來了香港,在一葉農莊培苗。
後記:
最近,我領悟到文字只是其中一種溝通的語言,我們會
因應不同場合去套用各種語言:有聲音、影像、藝術和
音樂等,形形色色的語言。我在想,香港農業會用到甚
麼語言呢?
種回自己
/一鳴
都市人都擅長奔走,但我們本能地想扎根。香港農夫,
古老的身分也兼容新穎的斜槓。在萬物都善於變化的香港, 我們還在土地上耕耘。
我是一位實習農夫,台灣考察最大的收穫是:香港可以
種出回憶,種回自己。
田邊會社|台灣與埔里
綠色照顧之旅
參加者
陳佩婷
趙尉霖
江卓姿
孔銘禧
郭佑華
李彥錚
駱一鳴
王嘉星
黃錦秀
黃樂怡
黃詠心
策劃團隊
張慧婷
李詠茵
麥巧兒
何君濠
支持機構
分享會場地贊助
特別鳴謝(排名不分先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太和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穀笠合作社
阡陌游
喜樂小田田
王堯弘
以及所有曾經幫助過我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