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8世紀的法國巴黎人來說,市場出現黑心麵包是一件莫大的侮辱與威脅。當時的人認為,黑心食品是嚴重的社會犯罪,顯示社會正在走向腐敗。當時巴黎的麵包烘焙業處於高度法律監控,在這種狀態下,市場出現黑心麵包,就代表社會的基本法律、、秩序正在崩壞。
反觀今天的台灣,假如我們拿200年前的巴黎標準進行自我檢驗時,如此頻繁的食安事件所代表的,究竟只是業者良心不足,抑或,我們有更值得注意的面向呢?
在探討食安問題時,與其將重點擺在食品製造者的良心與道德,不如也花一些力氣探討,何以我們的市場為黑心食品提供了存在的條件?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消費者是否歡迎廉價黑心食品的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