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March 2016, Volume 6, Issue 1, PP.19-24
Research on Courses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Industrial Talents Training in Ethnic Universities HOU Rui #, LEI Jian-yun, MAO Teng-yue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
Email: hourui@mail.scuec.edu.cn
Abstract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talents training specialized in network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ecent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oposes a course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talents training specialized in network engineering in ethnic universities. At last, by taking the achievements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 case, the concrete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in this aspect are profoundly stated. Keywords: Ethnic Universities;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dustrial Talents; Curriculum System
面向产业型人才培养的民族院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 侯睿,雷建云,毛腾跃 中南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针对民族院校办学特点,以及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分析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民
族院校办学要求的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以中南民族大学所取得的成果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民族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型人才;课程体系
引言 电子信息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作为培养 IT 行业科技人员的重要摇篮之一——网络工程 专业,不仅在各大理工科高等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开设,甚至很多以人文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同样 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以顺应信息时代的高速进步,及满足对 IT 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现状[1]。 网络工程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工科学科,但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则多偏重理论基础, 所涉及到的实践内容较少,这就与本专业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本质产生一定差距。为了缩小这个差距,更好 地培养网络工程应用性人才,以及更好地让学生快速适应电子信息行业各类技术要求,各地区教育部门开 始推进产业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旨在培养能够更好适应 IT 行业的产业型、复合型人才。例如,湖北省是 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大省,尤其武汉处于“光谷”腹地,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超过 1500 亿元,为了满足日 益增长的行业人才需求,湖北省在 2010 年就启动了“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 养计划”项目,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网络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以快速适应社会需求[2]。由此可见,网络工 *
基金资助:受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CY12001);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2013191, 2010150);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类课程教学团队(JTX11003);中南民族大学精品课程(JPX10011)支持资助。 - 19 www.erfrontier.org
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需要造就精通网络通信理论,能够从事于技术研发的网络技术专业人员,而 且需要培养能够快速适应产业需求,能够从事于网络架构等各类互联网工程的网络工程师。
1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针对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提出了适合自身需要及发展的产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体 系
[3-6]
。其中,课程建设成为培养方案体系中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高校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
一系列研究,主要体现在:郭广军等人提出了网络工程问题空间概念,给出了其知识取向,进而提出了与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结合的“32X”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7],但其所提课程体系中仍存在局限,首先, 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主,网络通信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其次,专业特色中也并未体现出网络工程 等特色课程;苗春雨等人提出了面向企业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并以 Packet Tracer 等典型网络工程模 拟软件介绍了如何进行各种网络模拟[8],但其所提实践过程仅局限于对几款网络工程仿真软件的使用上,尚 缺乏实际操作内容以及如何与企业对接等研究;陈作聪等人对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 研究,提出了增加基础课课时、强化综合类课程比例,以及加强校企联合等课程设置理念,但并未给出具 体实施措施,以及具体课程设置体系[9];容晓峰等人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将课程分为基础 类、专业类及专业特色类等并分别进行了列举,同时以西安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中心网络拓扑为例介绍了各 类网络课程相关实验,但研究中并未提及产业化课程的设置及实施[10];王长广等人对社会需求与创新人才 能力进行了调研,给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及具体措施,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办法[11]。可 见,目前国内高校目前对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尚存不足,更重要的是,以上研究 均未涉及民族类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罗淇方等人对民族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 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给出具体实验内容,更没有涉及与产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关联性[12]。 鉴于以上研究局限,本文将从产业人才培养要求、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民族高校网络工程专 业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民族类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进行具体诠释。
2 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求 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型人才是指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和产业,具备一定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能快速胜任 特定岗位并有所产出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如果要进行产业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目前传统的以 理论基础为主的课程体系,向以实践、以满足行业需求为主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转变。从目前电子信 息行业对人才需求看,高校的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需要满足以下五点要求: (1)对拟进行产业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进行结构调整,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化方向),或者 设立单独的网络工程专业(产业班),同时为两者皆单立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的培养产业型人才; (2)在单立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减少纯理论课程,以及与网络通信类课程联系并不紧密课 程的数量或学时;同时,应加大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相关课程的数量或课时数; (3)就实践教学环节而言,应为网络通信类课程百分之百开始相关实验或实践,实践教学内容需要尽 可能接近案例及应用,而减少理论计算、仿真实验等; (4)应开始校企合作课程并大幅度增加其种类和数量。一来需要根据近年来电子信息行业紧需以及热 门的技术,开设相应的理论及实验课程以满足行业需求;二来需要紧密联系各 IT 企业,聘请其工程师来校 讲课,让学生直接与企业,与社会需求接触,从而做到课程开设的有的放矢; (5)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专业技能。鼓励网络工程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专业水平认证, 以及电子信息行业龙头企业举办的各类网络工程技能培训,真正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没有企业人 员参与教学的课程中,同样能够传授学生实用化的网络工程知识和技能。 综上,如果网络工程专业需要培养产业化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全面考虑专业结构体系、培养方 - 20 www.erfrontier.org
案、校企合作以及教师能力提高等各方面因素。
3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点 民族院校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以及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责任。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各民族 地区,其中不乏存在相对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教育等方面尚不发达,因而学生的 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民族院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人才并为其服务的重任,尤其是必须支援 偏远的,尚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民族院校具有一定特点。在课 程设置方面,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注重课程体系的循序渐进,即在有限的学时基础上,合理调配基础课、专业课等不同级别课程数 量及学时比例; (2)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即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统筹安排,优化课程组合,在保证学科主干课程设 置全面基础上,尽量增加知识点数量; (3)针对有产业化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需优化理论类及实践类课程组合,并增加校企合作 类课程比例,尽量使校企合作类课程在专业知识点的涵盖上做到新、全和精。
4 民族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计算机、数据通信及网络等 IT 技术不仅是发达地区的经济命脉之一,同样也是民族地区,尤其是较偏 远民族地区所急需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蓬勃发展,IT 企业数量和规模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长。网络工程专业作为电子信息类主要专业之一,必须为电子信 息产业培养网络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尤其对民族院校而言,还必须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的不发达 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合地区发展的网络技术人才。鉴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民族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 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层次设计结构。具体为: 第一层次:学科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类工科各专业的基础知识 课程,如高等数学、概率论、物理、计算机导论等,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工程所需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 第二层次:专业主干课程。此类课程属于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网络 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网络工程等,这些课程涉及到网络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让 学生了解并掌握网络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第三层次:专业理论课程。此类课程属于网络工程专业所需掌握的各类专业技术理论型课程,如网络 协议分析、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分析、网络管理等,这些课程涉及网络工程技术领域中所运用到的各类 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能使学生全面了解或掌握网络工程技术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及一定的实践能力; 第四层次:专业实践课程。此类课程属于网络工程专业所需具备的各种专业技能,如 CCNA/CCNP/CCIE、网络综合布线、网络信息存储与管理等,这类课程大多需要以校企合作形式开设,学 校聘请企业工程师到校,以案例教学等模式授课;或带领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及操作。通过此类课程的学 习,学生会具备一定的实际网络工程技能,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层结构课程体系从第一层到第四层,专业性逐层加强、知识面逐渐扩大,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进 行学习,同时有三点需要强调: (1)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的最基础理论,主要为以后的专业课程起 到铺垫作用,因此课程数目需要严格控制; (2)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选取需要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要求,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等,如对于偏远 少数民族地区,就侧重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相关内容,因为光纤的架设在那些地区相对困难,因此此类课程 的设置应关注以培养适合民族地区网络技术发展状况的产业人才因素; (3)校企合作课程尽量集中于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更应侧重于专业实践课程。 - 21 www.erfrontier.org
图 1 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图 1 给出了本文所提出的适合民族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从图中可以看到课程 布设层层叠加,在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中,分别穿插校企合作课程,并设置有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特色课 程。专业主干课程比例最小,整个体系结构如同 TCP/IP 协议的沙漏型体系架构。
5 案例分析 表 1 中南民族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产业班)主要课程体系设置 第四层次 校企合作课程
特色课程
一般课程
CCIE
移动互联网项目案例解析
物联网应用
CCNP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网络管理与安全
CCNA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网络编程
Java EE程序设计
服务器配置与搭建
计算机密码学
网络信息存储与管理
Java 程序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
用户界面设计
JavaEE架构项目案例分析
Windows编程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 第三层次 校企合作课程
特色课程
一般课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
网站设计与管理
汇编语言
嵌入式原理与应用
无线通信网
信息论与编码
逆向工程
互联网技术 网络新技术概论 Unix/Linux操作系统 第二层次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原理
网络工程
网络协议分析
数字电子技术
操作系统原理
通信原理概论
计算机专业英语 第一层次
高等数学
概率论
大学物理
数据结构
计算机导论
计算机组成原理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22 www.erfrontier.org
本节中,将以中南民族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产业班)课程设置体系为例,对本文所提出的民族院校产 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案进行实例说明,并进行探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时 又是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承担者之一,中南民族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产业班)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考虑本文所提出的若干问题。下表以层次结构对主要课程设置进行具体说明: 从表 1 可以看到,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被分为四层。第一层次课程学习完 后,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数学、物理及计算机基础理论;第二层次课程包括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主要主干课程, 主要集中于通信网络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网络技术基本原理会有了解;第 三层次课程选择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从理论上让学生对各类网络技术有所 认识;第四层次课程基本以实践教学为主,包括了网络工程中各类关键技术、热点应用等知识。同时可以 看到,此课程体系中,校企合作课程贯穿了第三和第四层,主要集中于第四层,旨在让学生更广泛掌握企 业所需网络工程技术,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民族院校的特色课程也有所体现,例如,“移动互联网项目 案例解析”课程,此课程不仅引用高速移动互联网架构案例进行分析,同样探讨了对于某些偏远的少数民 族地区,如何铺设高品质移动互联网等问题;又如,“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此课程以少数民族文化特 色、特色商品等为主题,传授学生如何设计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网站技术等。 由此可见,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能让学生较全面掌握网络工程相关理论,又能缩短学生与社会需求 之间的技术差距,使得学生具备更实用性的网络工程技术;同时,此课程体系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现代网络 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规律,又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对网络技术的特殊要求, 培养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网络工程产业型人才。
6 结论 本文围绕民族院校如何设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问题,从产业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要求、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民族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和研究,提出了适合民族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的四层体系结构,并以具体案例对所提方案的 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参考意义。
7 参考文献 [1]
蒋吉频, 高东发, 阳爱民, 谢建国.我国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现状评述[J].计算机教育, 2010, (12): 29-31.
[2]
张治河, 黄海霞, 谢忠泉, 孙丽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J].科学学研究, 2014, (1): 24-28.
[3]
肖小玲, 陈中举.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工程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 (31): 169-170.
[4]
张剑飞, 韩子恒, 程杰.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14, (3): 11-12.
[5]
寇光杰, 王伊蕾, 李阿丽, 曲海平, 杨洪勇.地方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办学现状调研[J].计算机教育, 2014, (9): 60-65.
[6]
H. Wang, Y. Liu, H. Shao, Q. Rong, and Y. Chen. Study on the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C]. The 3rd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2012, pp. 170-173.
[7]
郭广军, 羊四清, 戴经国, 龚德良,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9, (19): 134138.
[8]
苗春雨, 陈丽娜.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 2014, (6): 102-106.
[9]
陈作聪, 曲明鑫.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5, (4): 4-7.
[10] 容晓峰, 唐俊勇, 赵宇峰, 肖锋.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 2010, (14): 61-64. [11] 王长广, 刘建军. 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试验区建设探讨[J]. 计算机教育, 2009, (2): 24-26. [12] 罗淇方, 周永权, 葛丽娜. 民族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论坛, 2014, (10): 68-70.
- 23 www.erfrontier.org
【作者简介】 1
侯睿(1977-),男,汉族,博士,
2
雷建云(1972-),男,畲,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研究
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网络课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研究。Email: leijianyun@263.net
程教育等方面研究。
3
Email: hourui@mail.scuec.edu.cn
究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研究。
毛腾跃(1974-),男,汉,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研
Email: maotengyue@sohu.com
- 24 www.erfronti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