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ment Science and Research June 2015, Volume 4, Issue 2, PP.31-35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Creat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Art-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Practice” Xufen Huang#, Wenjing Zhang, Shouzhong Hu, Bingqiang Tian, Jinhua Ruan College of fash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China #
Email: 631459358@qq.com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hanghai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College of fash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Art -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practice” refers to the “Dream Work” mode of cultivating by explor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s, build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udio groups and carrying out teaching research project actively to ensu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reative design. Students combined with real project in the studio work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Keywords: Creative Design; Studio; Education
“艺工”融合、“创意、实践”结合的设计人才 培养创新与实践 * 黄旭芬,张文静,胡守忠,田丙强,阮金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上海 201620 摘
要:为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在“艺工”融合、“创意、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借鉴
国外“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的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卓越教育机制,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开展 课题项目的设计研究,使学生在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 关键词:创意设计;工作室;教育
1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需求 创意产业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模式战略转型的关键之一,上海发展创意产业为加快上海传统纺织工业
向服装时尚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上海的创意产业仍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与问题,当许多各具特色的 创意产业园区陆续落成时,却面临着没有充足人才进驻的尴尬。高端创意人才奇缺,创意团队供应、后备 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该产业深入发展的瓶颈。上海在发展创意产业中引进消化美国“梦工厂一体化”1 创意制作流程和创意设计管理经验,推动上海创意产业逐步融入世界创意文化的步伐,上海创建的“东方 梦工厂”的目标就是使上海创意设计从中国出发、迈向国际市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简称工程大)“服装创意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继承了工程大产学合 1 梦工厂(DreamWorks Studios,全称:梦工厂工作室)是美国排名前十的一家电影洗印、制作和发行公司,同时也是一家电 视游戏,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它依托电影频道庞大的数字电影独家资源,力求打造集资讯、娱乐、明星一体的综合性栏目。 * 基金资助: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资助, “创意设计与工程技术结合的工作室培养模式研究” (B14035) ,上海市科委公共服务 平台项目(13DZ294300);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3ZS173) ,上海教委优青项目(ZZGJD1201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 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2015 年 01 月) 。
- 31 www.ivypub.org/msr
作校企联合办学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著名高等服装院校创意设计人才教育与培养;借鉴了创意设计“梦工 厂”的“艺、工”结合和“创意、实践”结合一体化理念,融入到服装创意设计卓越教育;贯彻落实国家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具体实施;依托“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与“创意设计工作室”互动平台;构建创 意设计工作室的服装设计创意教学平台与课程项目制的实践教学模式,集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和服装销售 及课堂教学、企业实践于一体,艺、工”结合和“科学创新与创意艺术”结合的应用性专业;实现服装类 卓越工程师时尚创意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创新创意设计教学改革发展模式。
2
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0 年 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上海加入“创
意城市网络”,并为上海颁发“设计之都”的称号。目前,上海市已经建立了 85 个创意产业聚集区,包括 M50、8 号桥、田子坊、时尚产业园等知名园区。近年来,上海市已经逐步调整了纺织服装发展战略,由传 统的加工制造型逐步调整为以新颖面料开发、品牌营销策划以及创意设计为主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创意 设计类人才将成为未来服装行业的紧缺人才,其创新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服装高等技术教育尚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服装设计领域里,需要大量知识 综合、能力综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通过工作室实践教学进行综合素质的强化练习是培养创新型艺术 设计人才的一种有效培养模式。 在欧洲,设计艺术院校非常重视服装设计实践教学,其中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近 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与服装教育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工作室,其中有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工作室,政府搭建的 平台,行业学会创建的工作室以及由导师和专家成立的工作室。它们是对常规教学的引申和延续,是创新 教学模式的体现。建立导师负责制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课程一体化实训教学,并结合社会生产 实际开展服装创意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卓越教育探索。
3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卓越教育机制及内容
3.1 探索基于创意设计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 探索创意设计工作室的组建、运行管理方法,逐步建立起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 实践环节设置上形成课堂—工作室—社会的系统性。 探索不同学科重新组合的交叉培养人才模式。目前创意设计学科呈现出明显的文理渗透、艺工结合的 趋向,科学与艺术结合是促进创意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探索创意设计课程项目化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加强应用项目的设计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加人创意 设计工作室,全面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项目。 积极探索“企业项目教学”。要求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实践,学生按企 业运作模式在真实的市场条件下完成部分专项设计,使学生充分感受市场氛围,并创造性地解决课题中所 面临的问题。
3.2 构建专业教学工作室群 构建服装产品与服装营销创意设计工作室群。包括“服装时尚创意设计工作室”、“服装面料创意设 计工作室”、“服装营销电子商务及时尚品牌策划工作室”、“服装配件创意设计工作室”、“家纺创意 设计工作室”等,以各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教学群,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教学知识平台。 在工作室工作中,用真实项目实训学生。本专业学生有权选择工作室,教师可以设定一定门槛,对学 生实行淘汰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32 www.ivypub.org/msr
实际上,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和教师工作室项目的实施,也就是创意类专业校内孵化工厂的启动。它既 可以解决学生的工学结合学习难、顶岗实习岗位少的实际困难,也可以支持一批学生和教师出作品、出成 果。 表 1 工作室具体工作和研究内容简介 工作室名称
服装时尚创意设计工作室
服装面料创意设计工作室 服装创意设计展示实践,营销 电子商务平台工作室
服装配件创意设计工作室
主要工作内容
1)服装创意设计 2)款式结构设计 3)高级定制 4)成衣设计制作 1)图案创意设计 2)面料创意设计 1)品牌策划模拟实验 2)商品策划模拟实验 3)营销推广模拟实验 4)展会策划模拟实验 1)箱包鞋帽创意设计 2)饰品设计 3)首饰设计
实践教学
用于服装创意设计, 专项设计, 针织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作为数字化面料设计和手工印染, 面料效果表达; 服饰图案等 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用于服装品牌实务, 服装销售企划, 时尚展示与展会等一整套 课程实践教学.
用于服饰配件设计, 专项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
3.3 工程室教学模式为创意设计实践提供支撑和保障 创意实践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根本手段,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已经从单纯强调教学转向注重培养 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通过“工作室”校企互动将为教学实践拓宽领域,增加工作室的实践项目来源。与 上海市纺织控股公司、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塔汇针织服装公司、恒源祥服装公司等单位具有长期的产学研 合作关系,使这些“工作室”拓展到校外实践场所不仅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合作教育等基地,同时也 与学科联合进行时尚设计、品牌策划等横向合作项目开发,为学生进入工作室完成项目制课程提供了广阔 的空间。
3.4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项目,保证创意设计的有效开展 教学研究是探索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的关键措施。创意设计工作室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模 式,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工作室教育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教学方式。本教学创新成 果在建立创意设计工作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于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各类实践教学研究项目, 出版相应的教材和教学研究成果,有效提高时尚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
4
创意设计人才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推进及完善 在上海经济发展能级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创意设计产业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定位不可低估,
尤其,服装业已经成为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新的时尚产业正在形成,对于高级创意设计人才需求巨大; 创意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是新形势下,培养时尚创意人才的有效途径,顺应上海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战 略规划;创意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满足学生创意设计思维,培养“干中学”的应用型创新教育模式; 创意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助于学校与校外教学资源的互动联合,增加产学互研合作机会,有效促进相 应科研项目的开展,学生到工作室内参与设计活动,把教学、设计、实践三个环节连为一体,为学生提供 设计实践基地;创意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突出技能应用型特色的创意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融合的创意 产业人才成长机制,让学生直接参加创意制作,零距离接触媒介最前沿,拓展眼界,极大地提高专业应用 水平,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 成熟的创意产业是建立在该学科、专业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创意设计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33 www.ivypub.org/msr
关键在于创意设计学科、专业的高等教育本身的创新,而教育理念、模式和培养机制的创新则是其中最为 重要的一环。因此探索实施服装创意设计人才的“卓越教育行动研究”,是深化创意设计人才教育教学改 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契机。同时,在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形势下探索如何从传统教育转变为注重培 养创造思维与精神、创造力的现代设计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过近几年教学创新改革与成功实践,服装创意设计工作室、研究室群逐步在完善,并得到社会的认 同,如 2012 年被上海市科委批准为“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中心(服装创意设计平台)”、2013 年将 被批准为“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将有效激励工程大服装创意设计工作室 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这些将有效激励工程大服装创意设计工作室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的进 一步完善,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目的,形成了创意 产业人才的成长机制和模式的推广。
REFERENCES [1]
Li, D.Y. The Survey of Clothing Industry and Clothing Higher Education in Shandong. Jinan textile, 1, 7-1, 2010
[2]
Chen, D. S. And Gan, Y.J. Art Engineering Featured Cloth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And Objectives Analysis.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ing, 2, 31-34, 2010
[3]
Hu, S.Z. Social Interactive Creative Design Education. I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ashion Forum -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fashion education.2012
[4]
Zhang C.P.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rt personnel training deficiencie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Chinese talent 6.183-184, 2013
[5]
Lin W. China art talent cultivation, the demand condi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3.125-129, 2010
[6]
Yang Q.H. Model on training college art talents in the new period. The voice of the Yellow River. 2. 56-5, 2011
[7]
Ling J.B, Wu AB, Tan Z. Strategy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of art under the educational policy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6.138-142,2012
[8]
Han, ZJ, Yuan, LY, Gao LQ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subject conte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43.653-656, 2013
[9]
Curry, SJT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commending the use of design methodologies as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design studio.http://dx.doi.org/10.1016/j.destud.2014.04.003,2014
[10] Shraiky,JR. Lamb,G. Studio-based learning in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http://dx.doi.org/10.3109/13561820.2013.816273, 2013
【作者简介】 1
黄旭芬(1990-),女,汉,在读硕士,
2
张文静(1996-)。女,汉,在读本科,
研究方向:服装信息化管理。
研究方向:服装市场营销,
Email: 631459358@qq.com。
Email: 1525942575@qq.com
3
胡守忠(1955-),男,汉,硕士, 教
4
田丙强(1985-),男,汉,硕士,讲师,
授,研究方向:服装市场营销与研究。
研究方向:服装市场研究,学习经历:上
Email: hushzh@sues.edu.cn
海工程技术大学任职。 Email: 76079859@qq.com
- 34 www.ivypub.org/msr
5
阮金花(1989-12),女,汉,在读硕
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Email: 1179509060@qq.com
- 35 www.ivypub.org/m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