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March 2014, Volume 4, Issue 1, PP.7-12
Research 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University under the Era of Decreasing Birth Rate Yun-Chen Lin1, #, Ching-Dar Lin2 1.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 Communication, Tzu Chi University, Hualien, Taiwan 2.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 Communication, Tzu Chi University, Hualien, Taiwan #E-mail: elva@mail.tcu.edu.tw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s in universities
tha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trend of decreasing birth rate. It also analyzed the opinions that were gathered from staf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with regard to the impacts of lesser children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Keywords: Decreasing Birth Rate, Resources Integration, Strategic Alliances,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Strategy
少子女化趋势下之大学行政经营策略研究 林昀臻1,林清达2 1. 教育传播学院,慈济大学,台湾花莲 2. 教育传播学院,慈济大学,台湾花莲 摘
要:少子女化代表出生人口数不断的逐年下降,学生人数也随之递减,本文从少子女化的意涵、成因及其对社会各
层面所造成之影响,并分析少子女化对个案学校整体教育的影响及冲击,并藉由问卷调查个案学校在少子女化趋势下行 政经营策略实施现况,及分析不同背景变项下的教育人员及学生,对少子化冲击下之学校可行之行政经营策略的看法及 差异情形;为大学招生因应参考。 关键词:少子女化;资源整合;策略联盟;学校行政经营策略
引言 低出生率是先进国家普遍的趋势,近年来在台湾,低出生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活压力大,小孩教养费 用高,以及现今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提高,在学历与工作能力已可与男性相比,也因自主意识升高而 导致晚婚、不婚、顶客族愈来愈多的情况,因此,造成生育率下降,致使少子女化趋势日渐明显[1]。 在少子女化的影响之下,目前台湾的出生率已呈现零成长。台湾新生人口数逐年下降,其结果将影响各 级学校的招生与经营,就学校教育而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学生的递减在在影响学 校的师资、设备与发展。台湾地区的出生率下滑速度非常惊人,学生数快速降低。少子女化所引发的挑战、 学校经营困难、学校间招生竞争激烈、使得各校急于找寻非传统性的学生来源,以及重新思考学校在招生市 场的定位[2],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以兹面对及因应。
1
少子女化之意涵及现况 「少子化」意指每名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低于2人以下,孩子生育越来越少的一种现象[3]。台湾因为性别平
等议题受到重视,遂于2006年6月7日将「少子化」正名为「少子女化」。 就台湾地区人口发展来看,根据2011统计的粗出生率显示,2000年为13.76‰,2003年为10.06‰,2010 -7www.erfrontier.org
年已降至7.21‰。出生人数于1997年约为32万6002人,2001年降至26万0354人,截至2010年底仅有16万6886 人。 2010年法国的总生育率达2.03人,英国、美国分别也有1.98人及1.93人,而亚洲之日本、朝鲜生育率虽然 不高,但也有达到1.39人及1.23人。反观台湾2010年生育率却只有0.90人,创历年新低,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 国家,显示台湾之少子女化之问题相较于上述诸国显然相当严重。
2
少子女化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
2.1 少子女化现象对社会经济之影响 台湾的生育率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家庭计划的推行,生育率逐年下降,长久下来,必定使人口数减少, 而少子女化趋势是人口结构变化中的一环,与之环环相扣的却是人口老化、人力资源短缺、竞争力锐减等问 题;而人口数的减少相对的老年人的数量却持续的增加,也造成社会高龄化的现象[4]。 由于老年人口日趋成长,未来预估每一个劳动人口扶养老人的负担更加沉重,劳动人口的减少,必会影 响经济的成长,而台湾未来的经济成长必然出现停滞情况[5]。
2.2 少子女化现象对教育的影响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国民小学新生人数从 2006 学年度的 28 万 6122 人,持续下降,至 101 学年度 20 万 2797 人,学龄人口快速递减,对各级学校势必造成影响及产生下列结果。 1) 招生不足,学校面临裁并或废校 2) 学校减班与整并,导致校园空间闲置 3) 学校与小区关系问题 4) 超额教师问题 5) 亲职、生活教育问题 6)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2.3 少子女化现象对学校经营的影响 台湾人口结构的改变,出生率不断下降致使就学人口减少,而少子女化问题像海啸一样袭卷而来 [6]。学 生数的减少所造成的影响层面已开始从中小学的影响逐渐扩大至高等教育,这些都是学校必须面临的挑战, 而少子女化对私立学校经营所带来的影响,归纳如下: 1) 招生不足的压力 2) 系所整并、评鉴考验、退场机制 3) 教育市场开放的冲击 4) 国际化、全球化冲击 5) 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不足
3
学校行政经营因应策略 学校在面对竞争愈来愈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学校必须思考如何调整其经营策略,以因应时代潮流和社
会的变动,传统的经营思考模式将使学校无法在这变动的大环境中生存,所以也必须对学校的经营理念与方 向重新的思考[7]。
3.1 学校方面因应策略 少子女化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对于未来学生数的减少,招生不足导致减班、整并、裁并等危机, 学校势必要有一番的作为,才能吸引学生入学。学校也应更积极发展学校特色与优势、提升教学质量才能在 困境中有效的提高竞争力。 -8www.erfrontier.org
1) 掌握学校优势, 发展学校特色 2) 培养学生优质能力 3) 加强师生观念,型塑学校愿景 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教师专业形象[8] 5) 运用策略联盟、增强学校优势
3.2 学校行政经营策略 如何有效的提升学校的教育效能、培养优质的人才,已无法再延用传统的学校经营模式,必须有所变革 及突破,而在管理科学和学校经营上较为相关的新议题[9],本文拟从创新管理、绩效管理、策略联盟、竞争 优势、资源整合、推广与营销、招生经营规划等七大层面来探讨学校行政经营策略。 3.2.1 创新管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蓬勃发展的时代,由于知识与科技不断的创新,就组织的发展而言,创新经营才 能够保持与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学校虽属非营利性组织,而创新经营正可以协助学校教育改善其质量 [7
,9]
但尤其在面对少子女化、知识更新迅速及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组织更应要主动进行变革及创新
。 。
[10]
3.2.2 绩效管理 就学校之绩效管理来说,大学目前正在实施「校务评鉴」、「系所评鉴」、「教师评鉴」等,且学校也 订有校务自我评鉴机制,以完成自我检核,提升组织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在学校内部流程作业面,包括了改 进学校行政作业流程,有效提升会议质量,学校行政有效配合及支持教学;有效运用及提升教职员工的专业 知能及信息能力,组织有效广纳教职员工之意见,提供公平客观的奖惩制度等,以提教职员工之工作绩效。 而大学在招生的组织制度方面,大部份学校设有招生委员会,权责包含了所有招生事务之行政决策面及 试务争议裁决等。为了面对未来学校的招生方向及进行长远规划及思考。因此,为因应教育变迁快速,学校 除做有效的组织编组外,应建立策略小组针对学校招生策略做适当之调整及修正,以落实学校组织的行政运 作及绩效管理[9]。 3.2.3 策略联盟 策略联盟是组织间的合作,不再以单打独斗的方式经营,藉由双方优势的整合,资源共享,以提升彼此 的竞争能力及获得最大的利益[9]。近年来,在教育体系上也开始参考并使用企业界策略联盟方式,来提高学 校的竞争力,并可以跨国合作签订学术交流协助及姐妹校,学分可以相互抵免,同时也可以透过双联学制方 式,同时获得两校的学位[7
,9]
。
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可以透过校际选课方式,学分可以相互抵免,藉由分享公共资源,共同办理新进教 师研习营等。在招生或营销上也可以进行策略联盟,透过联盟分享信息、学习他校长处、交流互惠,可以减 少人力与物力,并藉此提升彼此的竞争力。 3.2.4 竞争优势 学校竞争优势应以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学生之需求为前提,运用及发展现有的资源[11]。就学校的组织而 言,要提升学校的竞争优势,除了学校效能的提升,教育质量的改善外,更需要营造学校本身的特色和独特 的组织文化。简言之,学校在经营上除了组织内部运作的加强,也要在外部环境及与外界互动联系上更加强 化[12],这都是学校在经营与管理上的重要议题。 3.2.5 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可区分为外部整合和内部整合两部分,外部整合为组织间进行策略联盟,让各校际间之资源可 以相互使用,订定相关办法以互惠双方之教师及学生;在内部整合方面,将校内之各项资源整合再运用。 -9www.erfrontier.org
由于新生儿的不断减少,未来大学校院也会出现因为少子女化的结果,造成各级学校人力超额、空间闲 置之现象;为因应与降低少子女化对学校所造成的冲击,各级学校也该要着手整合其招生策略;在教学方面 学校应积极办理跨学院、学系之学群及学程,鼓励学生跨系修读辅系及双主修等;透过学校内部及外部的资 源整合,以吸引学生就读。 3.2.6 推广与营销 推广和营销不应只是学校营销的主要活动,如何发展学生所需要的特色课程、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招收 到更多更好的学生;大学的招生对象来自于各地,学校可藉由对外宣传及沟通,让家长对学校更进一步的了 解,进而提升学校在家长与学生心中的形象[13]。各级学校之教育人员除了教学外,应配合学校极力营销与推 广学校,而在学校营销上应透过优秀的师资、课程与教学、完备的设备、精致化的校园等,将学校的特色和 办学的理念,透过正确适当的宣传方式,让社会大众、家长及学生了解、认同并获得支持[14]。 3.2.7 招生经营规划 大学院校在自由开放的教育市场中必须评估学校的需要,以拟订不同的招生策略及建议。依据现有的学 校特色,找出学校有利的目标顾客族群,透过一连串的计划和行动,让目标顾客对学校产生认同感。
4
研究结果
4.1 少子女化趋势下个案大学教育人员与学生所知觉的学校行政经营策略实施现况整体情况相 当良好 由研究结果观之,个案大学教育人员与学生所知觉的学校行政经营策略实施整体情况有不错的评价。在 行政经营策略中之创新管理、绩效管理、策略联盟、竞争优势、资源整合、推广与营销、招生经营规划等七 大层面无论学生或行政人员在李克特四点量表的得分均高于整体层面平均数以上,其中以「竞争优势」得到 最高的肯定,七层面依序为「竞争优势」、「绩效管理」、「策略联盟」、「资源整合」和「推广与营销」、 「创新管理」及「招生经营规划」,由此可见,个案大学教育人员与学生所知觉的学校行政经营策略实施整 体情况相当良好。
4.2 不同背景变项之个案大学教育人员对行政经营策略之知觉,在性别、学历、服务年资、学 院别、担任职务、行政职级、教师职级等方面,均未达显著差异。 4.3 不同背景变项之个案大学学生对行政经营策略之知觉,在性别、年级、学院别、入学方式 等四方面,部份达显著差异。 不同背景变项之个案大学学生对行政经营策略之知觉情形虽略有差异情形,但仅在不同年级及不同学院 别上达显著差异,其余不同性别与不同入学方式则无显著差异。本文中不同学院的学生对行政经营实施现况 知觉,在「整体行政经营策略」上,医学院、人文社会学院之学生其研究结果显示,高于生命科学院及教育 传播学院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行政经营实施现况,在「整体行政经营策略」上,大学三、四年级的学 生之知觉普遍低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
4.4 少子女化趋势下大学教育人员及学生对学校行政经营策略知觉部份达显著差异。 本文中教育人员对于学校行政经营策略实施现况之认同程度的高低次序分别为「竞争优势」、「绩效管 理」、「策略联盟」、「资源整合」、「推广与营销」、「招生经营规划」、「创新管理」,其整体层面及 各层面之平均得分均在平均数以上;而学生对于学校行政经营策略实施现况之认同程度的高低次序分别为 「绩效管理」、「策略联盟」、「竞争优势」、「推广与营销」、「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招生经 营规划」,其整体层面之平均得为2.97分,与教育人员之平均得分接近;表示教育人员与学生对于学校行政 - 10 www.erfrontier.org
经营策略整体层面及各层面之实施情况知觉没有差异。但为求研究更为精确,故再以t检定来分析教育人员及 学生在少子女化趋势下之学校的行政经营策略之差异情形,兹将比较结果与分析讨论于后。 教育人员在「创新管理」(t=3.675, p=.000)、「竞争优势」(t=4.567, p=.000)、「资源整合」(t=3.505, p=.000)、「推广与营销」(t=2.403, p=.000)、「招生经营规划」(t=6.114, p=.000)、「整体行政经营策 略」(t=3.776, p=.000)等层面显著高于学生;而在「绩效管理」(t=-.201, p=.841)、「策略联盟」(t=.270, p=.788)层面上,教育人员与学生则无显著差异。 由上述之差异性分析结果可知,T大学教育人员与学生,在少子女化冲击下之学校行政经营策略的知觉 情形于「绩效管理」、「策略联盟」二个层面都未达显著差异;但于其余五个层面均达显著差异。兹将结果 列于表1-2。 表1-2 教育人员及学生对学校行政经营策略整体与各层面之差异分析摘要表(N=1127) 层面
招生经营 规划
性别 教育人员 学生 教育人员 学生 教育人员 学生 教育人员 学生 教育人员 学生 教育人员 学生 教育人员 学生
N 166 961 166 961 166 961 166 961 166 961 166 961 166 961
M 2.99 2.84 3.13 3.14 3.11 3.10 3.24 3.07 3.10 2.97 3.09 2.99 3.07 2.80
SD 0.45 0.50 0.43 0.45 0.44 0.46 0.41 0.46 0.42 0.45 0.45 0.46 0.44 0.54
整体行政 经营策略
教育人员 学生
166 961
3.10 2.97
0.38 0.40
创新管理 绩效管理 策略联盟 竞争优势 资源整合 推广与营销
t
p
3.675***
.000
-.201
.841
.270
.788
4.567***
.000
3.505***
.000
2.403***
.000
6.114***
.000
3.776***
.000
***p<.000 个案大学之教育人员对于学校行政经营策略之知觉普遍高个案大学学生,究其原因,教育人员无论是教 师或是行政人员,可能因为业务的缘故,其所接触有关于行政经营的信息远高过于学生,而参与校务相关会 议之机会也远高于学生,所以对于学校行政经营的知觉普遍高于学生。又因少子女化的趋势及现象,已经成 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且其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已日趋明显,因为攸关大学院校之生存与永续经营,整体大 学教育人员无不对于学校的行政经营策略会更加关注与用心,因而,个案大教育人员对于学校行政经营策略 之知觉当普遍高于学生。
5
结语 大学在面临少子女化趋势之浪潮,未来的招生不足、休退学人数增加、学杂费短收、与学校资源如何有
效统整运用等等,都是学校行政单位所应该正视的,基于此,学校行政与教学等单位该如何提升其行政绩效? 如何创新经营?如何有效的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如何与他校进行策略联盟以丰富学生学习的广度?如何整 合校内外资源建构学校优质化的教学环境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经营一个强而有力之竞争团队?如何有 效的调整招生策略以延揽到优质的学生?因应时代潮流积极调整学校的行政经营策略,以提升教育质量,切 切都是值得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生所应重视的议题。
- 11 www.erfrontier.org
REFERENCES [1]
张宪庭. 少子化现象对学校经营管理之冲击与因应之道. 学校行政, 36, 87-93, 2005.
[2]
詹盛如. 少子化、大学整并与转型. 100年全国大学校院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76-83, 2011.
[3]
吴清山、林天佑. 教育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月刊, 135, 155, 2005.
[4]
孙得雄. 台湾人口的少子化与高龄化的冲击与因应措施. 健康世界, 291, 77-78, 2010.
[5]
黄月纯. 高龄少子化趋势与成人教育之政策因应. 台湾教育, 648, 37-36, 2007.
[6]
王金国. 少子化的教育问题与因应. 台湾教育评论月刊, 1(5), 38-43, 2012.
[7]
吴清山. 学校创新经营理念与策略, 教师天地, 128, 30-44, 2004.
[8]
Slepkov, H. (2008).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in an authentic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41 (1), 85-111.
[9]
张明辉. 学校经营与管理新兴议题研究. 台北: 学富, 2009.
[10] 范炽文. 学校经营与管理-概念、理论与实务. 高雄市: 丽文文化, 2008. [11] 颜秀如、张明辉. 学校竞争优势的理念与策略, 教育研究月刊, 167, 82-93, 2008. [12] Lin, C. D., Lin Min-Jin, & Liang Yen-Hui (2011). A Move from Data-Based Towards Analysis-Based E-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Education, e-Business, e-Management and e-Learning, 1 (2), 144-150. [13] 何宣甫. 学校营销策略管理. 台北市: 五南, 2010. [14] 张茂源. 浅析国民小学的学校自我营销. 研习信息, 21(6), 85-89, 2004.
【作者简介】 林昀臻(1975- ),女,汉族,慈济大学教
林清达(1952- ),男,博士,慈济大学教授,主要研究:
育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
教育行政,行政领导与决策。美国德州A&M大学硕士,博
行政经营策略。Email: elva@mail.tcu.edu.tw
士。Email: abcd1812@mail.tcu.edu.tw
- 12 www.erfronti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