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動物界模仿高手(人間福報微閱讀_207 2021-09-06)

Page 1

誰是動物界

圖 /網路

模仿高手 ? 文 /淳恩


前言 北京野生動物園不久前發 生遊客在園區內混戰扭打事件 ,沒想到當晚,附近欄舍的動 物家庭就有樣學樣,在欄舍內 扭打成一團。這也讓人不禁好 奇:究竟哪些動物,特別會模 仿人類行為呢?


鯨魚 會唱流行歌曲 科學家很早就知道:人類 並不是唯一會唱歌的動物,不 但鳥類、青蛙會唱歌,鯨魚也 會唱歌,而且會唱自己族群的 「流行歌曲」。


所有的雄性座頭鯨喜歡唱 同一首歌,但當牠們厭倦這首 歌的時候,其中一位大膽革新 者就會開始唱一首新歌,並迅 速在族群中流行,連續傳唱好 幾年。


大猩猩靠中間人化僵局 有不少野外的大猩猩,人 模人樣抽著未點著火的菸,或 是撿到人類丟失的相機後,學 著人類舉起相機猛按快門;雌 猩猩喜歡抱著布娃娃,及玩類 似家家酒的遊戲。


動物學家研究發現,當兩 隻黑猩猩發生糾紛,無法解決 時,會請客觀中立的第三者, 擔任雙方的調解員:兩隻雄性 黑猩猩打架,打累了就坐下來 ,背對著背,誰也不肯讓步。


這時候,一隻母黑猩猩會 接近其中一隻雄猩猩,開始為 牠梳理,挑出牠身上的虱子, 先幫助牠冷靜下來。然後,母 猩猩再走到另一隻雄猩猩身 邊,做相同的事情。最後,母 猩猩要兩隻雄猩猩同時為她 梳理。 調解工作做完,母猩猩會 走開,此時紛爭便告一段落。


猴子 懂得用錢換物 同是人類近親的猴子懂得 以錢幣換取食物,在食物變貴 時少買一些,甚至會打劫別人 手中的錢幣,要對方拿食物來 交換。

圖/BOB


圖/BOB

猴子對不同食物有各自的 偏好,猴子會根據自己的喜好 ,把硬幣送到不同的研究人員 手中,換取美食。 另一項實驗中,猴子甚至學 會識別不同面額的「貨幣」。 當某種食物「漲價」時,猴子 就會少買;價格下降時,就會 多買。換句話說,經濟學中最 基本的「供給需求」法則,不 僅適用於人類,也同樣對猴子 有效。


僧帽猴,懂得以 金錢換食物。

有一天,一群僧帽猴跑進 實驗室,搶走托盤架上的12枚 硬幣,直到研究人員給牠們食 物,牠們才交出一些硬幣。 巴里島獼猴會搶走遊客手 中值錢的相機,並視其價值交 換食物。


鸚鵡 給寶寶取名字 海豚、烏鴉、鸚鵡和一些靈 長類動物,在叫喚群體裡的不 同成員時,會使用特殊的稱呼 ,好似牠們各有不同的名字。 鸚鵡家長在寶寶剛出生不 久,就會為寶寶取好名字。當 鸚鵡長大的時候,牠們會稍微 修改自己「名字」的發音,最 終形成自己的稱呼。


孟加拉雀的叫聲婉轉多變。

孟加拉雀 懂得語法 研究人員發現,孟加拉雀 和人類一樣,也懂得語法。對 新進入群體的同類,也會反覆 發聲進行教學,幫助新成員認 識族群語法。


研究人員讓孟加拉雀習慣 一首歌聲後,再把它重新排列 組合了一下,弄出了4段似是 而非的「新歌」,再給鳥兒們 聽。結果孟加拉雀對最後一段 歌聲有著非常激烈的反應,好 像知道這一段歌聲的語法出 了問題。 超過9成的孟加拉雀,都做 出了相同的反應,這意味著整 個鳥群,對於什麼樣的語法才 是對的,頗有共識。


藉形藉音 詭計欺敵 一般動物不會故意模仿其 他物種,但如果新行為能提供 其生存優勢,那就有可能表現 出另一個生理或行為特徵。 章魚靜止時會變身為不受 捕食者注意的海綿或海鞘,需 要時又能模仿有毒的獅子魚、 水母,能依情況隨時改變模擬 的對象,藉以混淆視聽。

擬態章魚(左)模仿有毒的 獅子魚(右),在水中看來 十分神似。


蘭花螳螂隱身蘭花間, 等待獵物上門。


猶如鮮花盛開的擬態螳螂


擬態的竹節蟲、蘭花螳螂、 枯葉蝶;總督蝶模仿有毒的帝 王蝶;異齒蛇刻意把頭壓扁模 仿毒蛇的頭形……顯示動物 在長久的演化過程,早已經學 會以詭計欺敵,提高生存的機 率。

竹節蟲模擬樹枝, 可說是維妙維肖。


枯葉蝶的擬態, 可保護自己。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