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美神仙故事館 舉頭三尺有神明 仙佛典故來歷(人間福報微閱讀_190 2021-05-14)

Page 1

佛美神仙故事館

仙佛典故與來歷

舉頭三尺有神明

文與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位於雲林西螺的「佛美神 仙故事館」,蒐集各路神明 與仙佛的故事及來歷,除了 發揚宗教勸善精神之外,也 以趣味方式展出宗教主題, 透過心靈環保及宗教藝術, 打造為「宗教美學博物館」。


-16.png

進入神仙 故事館前, 有一道「探 仙廊」,廊 道上方及周 圍皆是彩繪 神像,有「 舉頭三尺有 神明」的意 涵。


創辦人林國 珍表示,故事 館結合儒、道 、釋、耶、回 等世界主要宗 教,讓民眾可 以藉此認識多 元的宗教文化 ,了解宗教勸 善精神,並讓 參觀者了解各 種宗教器具擺 設方式。


除了神仙故事 外,館方也以趣 味方式展出相關 的宗教話題,例 如「窺探十殿」 展區,就以10個 黑箱,內置地獄 十殿圖畫,觀眾 只要透過黑箱上 方小圓孔,即可 窺見地獄各殿情 景,提醒世人「 諸惡莫作,眾善 奉行」。


觀音彩起家 與宗教結緣 林國珍民國70年當兵退伍後 ,為了還願,他從台北徒步出 發,整整走了5天才回到雲林。 在徒步返鄉期間,他借宿廟 宇,同時也虔敬茹素,偶然獲 得靈感,促成他彩繪俗稱「觀 音媽聯」的觀音彩。


有廟宇意欲收購,但他決 定與廟宇結緣,免費贈送, 自此開啟彩繪「觀音彩」的 事業生涯。


隨著社會演變,小家庭愈 來愈多,公寓大樓能夠設置 神明廳的空間有限,為了保 存傳統文化,他2015年成立 「佛美神仙故事館」,並闢「 文史館」介紹觀音彩的演進。


民間有「家家彌陀,戶戶觀 音」的說法,觀世音菩薩聞聲 救苦,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 常作度人舟,觀世音菩薩有32 個應化身,應以何身得度者, 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令眾生解 脫、成就所願。


神仙各司職 太監成門神 在民間信仰中,神仙各有司職 ,警察祭拜正氣凜然的關聖帝君 (關公) 、演藝人員或歌仔戲班供 奉田都元帥、工匠祭祀魯班等。 據說演藝人員的守護神「田都 元帥」是唐朝人,也就是在安史 之亂中,抵抗燕軍的雷逢春。


相傳雷逢春被圍困城中 時,曾利用獸皮製作人偶, 引誘敵兵中計,終於擊退敵 兵;另有一說指他曾在夜間 利用稻草人影嚇退敵軍,因 此被視為皮影戲的祖師爺。


最早的門神為神茶、鬱壘, 而寺廟常以唐太宗的大將秦叔 寶、尉遲恭為門神。但門神也 會隨著寺廟供奉的主神而有不 同,例如台南市一級古蹟「五 妃廟」,供奉的是明寧靖王後 宮的五嬪妃,因此五妃廟的門 神竟是「太監」。


相傳清水祖師(黑面祖師 )是北宋福建泉州人,因在 蓬萊山修道,度化眾生,又 稱「蓬萊祖師」。民間相傳 清水祖師的黑臉,是在清水 巖被畬鬼燻黑。


雖不是神仙 虎爺也入列 神仙故事館內蒐藏眾多佛像、 神像,包括諸佛菩薩、五教聖人 、三皇五帝、三清道祖、五路財 神、天上聖母、三太子、六十太 歲星君,以及陰陽判官、七爺、 八爺、五年王爺、八家將等。


但是,故事館裡卻有一尊 非屬神仙的「虎爺」,相傳 虎爺是土地公座騎,可保護 廟境平安,有些地方會讓小 孩拜虎爺為義父,甚至相信 虎爺能治療俗稱「豬頭皮」 的腮腺炎。


台灣有許多人祭祀「三山 國王」,三山國王原本是廣 東巾山、明山和獨山的鎮山 神,相傳三位山神經常顯靈 ,經建祠膜拜,連唐朝大文 豪韓愈擔任潮州刺使期間, 也曾到小廟祈求暴雨停歇, 果然如願。


林國珍表示,創立神仙故 事館對他而言是一種使命, 除了保留台灣宗教文化,讓 民眾對宗教有正確的認識, 也希望透過神仙故事教化人 心,並推廣佛教美學藝術、 素食、環保與心保,實踐宗 教勸人為善的精神。


微 閱 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