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走一趟 領略不平凡的日常(上)(人間福報微閱讀_111 2019-10-25)

Page 1

【看世界】

名人故居走一趟

──領略不平凡的日常


雅緻和洋混搭宿舍 梁實秋思妻寄情麵包樹 文與圖/陳怡璇 隱身在鬧區中的雅緻日式建築其實大有來頭 ,為文壇巨匠梁實秋來台後居住的首間職務宿 舍,2003年成為歷史建築,庭院內還有一棵梁 實秋用以抒情的麵包樹,一敘思妻之情。


梁實秋故居大門


梁實秋故居為一層木造獨棟日 式建築,2003年由台北市政府核 梁實秋故居應接室

定為歷史建築,臺灣師範大學於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間斥資 2000萬元,以復舊方式盡可能保 留原建材修復,重現日式建築簡 約之美,2014年開放參觀。

梁實秋的書房


庭院中與優雅建物相映襯的是一棵巨大 的麵包樹,從梁實秋搬進來時就已存在, 而他因意外過世的妻子程季淑,也曾在他 們居於別處時種下麵包樹,從此成為梁實 秋思妻的象徵。梁實秋1973年移居美國, 妻子隔年因意外過世,他以麵包樹為題懷 念妻子:「……猶存牆角麵包樹。目斷長 空迷津渡,淚眼倚樓,樓外青無數。往事 如煙如柳絮,相思便是春長住。」 梁實秋故居庭院中的巨大麵包樹


奠定新式教育基礎 蔡元培故居訴說過往 文與圖/翟思嘉 是一幢三層樓獨立式花園洋房,蔥郁樹木掩映黃色的卵 石牆面,加上紅瓦屋頂,相當典雅。目前一樓為故居陳列館 ,二、三樓是蔡元培後代的居所。


蔡元培故居陳列館是一幢三層樓獨立式花園洋房。


蔡元培1937年租住於此,不 久後因日軍侵占上海移居香港 ,1940年3月於香港病逝,這是 蔡元培在上海的最後一處住所 ,也是全中國大陸保存最完好 的一處故居。1984年,被列為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蔡元培1868年生,1940年 過世,經歷清朝、南京臨時 政府、北洋政府和中華民國 政府時期。他奠定中國新式 教育制度的基礎,為中國教 育、文化、科學發展做出相 當的貢獻。


蔡元培深受西方自由 思潮影響,自他開始, 中國才形成了較完整的 現代教育思想體系和教 育制度。他的「思想自 由,兼容並包」的主張 ,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 動的發祥地。


華盛頓長眠莊園 耕作放牧場景重現 文與圖/江今葉 離開華盛頓特區約半小時車程,就能抵達美國第一任總統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晚年居住的故居── 弗農山莊(Mount Vernon)。


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故居主樓。


這座坐落於波多馬 克河畔的十八世紀莊 園建築,也是華盛頓 長眠之處,因為深具 歷史意義,成為全美 最著名的中世紀建築 之一,每年吸引許多 遊客造訪。

華盛頓靈柩


為了讓民眾了解華盛頓當時生活情況,宅邸盡可能保留十八世紀時 的樣貌,包括主樓前的草地、兩旁的溫室花園、果樹、菜園,以及莊 園外圍的牧場全都保留下來,現在也持續種植果菜並放牧牛羊,附近 的酒坊與磨坊也依然營業。


從華盛頓墓地往外走 ,會看到黑奴紀念門, 以紀念當時被奴役的非 洲黑奴。這裡是1929年 時由弗農婦女協會設置 ,據說是全美第一個類 黑奴墓碑

似的紀念園區,這裡仍 能看到黑奴的墓碑。


踏進雨果的家 中國客廳最吸睛 文與圖/曾依璇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一生旅居各地,經常 搬家,卻在巴黎瑪黑區(Marais)的一間公寓裡待了16年, 寫下劇作《盧克雷絲.波嘉》 (Lucrèce Borgia)、詩集《暮歌 》 (Les Chants du Crépuscule)等作品。


中國客廳裝飾的木雕

雨果家的中國客廳


這間公寓是羅安葛默納大廈( Hôtel de Rohan-Guéménée)中 的一間,整棟建築建於1605年,已 被列為法國歷史古蹟。從雨果的公 寓往窗外看去,就是方方正正的佛 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地 段極佳。 雨果塑像


1902年,雨果好友、小說家莫里斯( Paul Maurice)把一批手稿、家具捐贈 給巴黎市政府;隔年,這間公寓改裝為 「雨果之家」,開放遊客參觀。 公寓裡展示雨果的手稿、家人肖像畫 、雕塑及寢室,但最吸引目光的空間名 為「中國客廳」,裡面裝飾著整面牆的 瓷盤及中國風情木雕畫。 雨果手稿


微 閱 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