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奇蹟】海底種菜 無蟲無 無農藥(人間福報微閱讀_258 2022-10-03)

Page 1

文╱時空通訊 【科學奇蹟】 海底種菜 無蟲 無農藥
當地球土地逐漸劣 化,不再適合種植足 夠人類所需糧食時, 占有地表70%面積的 海洋,便認為是可以 大加利用的新藍海, 並告訴你:海底可以 種出無蟲、無公害的 優質蔬菜,你信嗎?
奇葩的尼莫花園計畫 攝影師吉亞科莫·奧蘭 多(Giacomo d'Orlando) 拍攝的「尼莫花園」海底 農場,是義大利古里亞海 岸的諾利村,海面下8公
尺的海底農場,由海洋珊 瑚礁集團(Ocean Reef Group)創始人兼老闆 塞爾吉奧·甘貝里尼( Sergio Gamberini)突發 奇想開始創建的。 甘貝里尼是一家潛水公
司公闆,2012年開始研發 在海底種植物的可能性。 初衷是為了利用義大利的 海洋資源,探索如何種植 ,並規模化和降低成本, 為未來靠海的乾旱地區提 供種植解決方案。
海底打造小型生物圈 2013年,甘貝里尼父子 倆,首先在距離海岸100 公尺處左右的海面8公尺 深水下,固定幾個塑料球 ,在球內形成一個小型生 物圈,種植包括蔬菜、花
卉等植物。 一開始並不順利,義大 利政府基於保護環境,不 允許任何公司在水下建造 永久性設施。經過多方 斡旋,最終獲准建造 海底農場,但農場 設施每年只能在 水下保持3個月。
可拆卸設計減少衝擊 解決了法律問題,設計 卻帶來較大困難。因為海 底農場既要抵禦海水壓力 和海流衝擊,還得隨時都 要能夠拆卸。反覆試驗後
,海底農場 設計成6個「 生態球」, 並用鋼架固 定在水深8公 尺的海底。 這個被認為破 壞了大海的自然美,甚至 藏有陰謀,一直受到社會 質疑。但甘貝里尼不為所 動,堅持著初心,因此帶 給未來農業與靠近海面、 土地貧乏且很難種植的區 域更重大的希望。
發展前景被大大看好 「尼莫花園」的成功, 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 熱議,溫室數量及作物品 種增加,如番茄、四季豆 ,及適合在潮溼環境生長 的菌類等,賣給水族館, 並結合海底觀光和旅遊。
未來福音且拭目以待 從更長遠來看,在溫室 效應日益顯現的今天,地 球的海洋面積占據70%, 且水下能夠過濾掉輻射等 ,許多陸地難以解決的問 題,如果真正能夠利用這 廣袤的空間開展大規模種 植,對地球人類將是多大 的福音啊。
海底種植技術和優勢 其實在「尼莫花園」這 塊海域,陽光非常充足, 在6 ~ 8公尺水下有足夠的 光照保證植物的光合作用 ,冬天或陰天光照雖不足 ,但研究人員在生態球內
安裝LED燈光照明,補充 自然光照之不足。 球體內部的海水由於球 體內部溫差而蒸發,並在 球體表面冷凝,裡面種植 的新鮮植物,就是依靠球 體內壁的冷凝水來滿足所 需的水分,形成了一個不 斷循環的小型生態圈。 球體內部設置傳感器, 讓管理人員即時掌握生物
圈內部的溼度、pH值、氣 溫、二氧化碳濃度等,內 部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是植 物的最愛,它們吸食足量 的二氧化碳就像打了營養 針,異常迅速的生長。 在海水下種菜與花卉有 兩大優勢:一是恆溫,球 體內溫度達29℃,是蔬菜
等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 ;二是無蟲害,讓植物在 一個不受昆蟲和寄生蟲影 響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不過,限於目前法律約 束,尼莫花園只能在每年 的5到9月進行試驗,在溫 室內已經種植成功的植 物也僅限於羅勒、萵苣 、草莓、豆類等, 但後勢看好,種類 正在陸續增加中。
微閱讀 延伸閱讀 尼莫花園的科學奇蹟 https://www.merit-times.com/ NewsPage.aspx?unid=81002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