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欽慧 幸福聆聽自然的聲音(人間福報微閱讀_259 2022-10-10)

Page 1

/ 李 紀 庭 圖 / 范 欽 慧 提 供 范欽慧
究竟「風」的聲音是如何被 聽到的? 讓電台製播環境教育節目 的廣播金鐘獎主持人范欽慧, 詳細又有層次的教人如何聆聽 「風的聲音」....
《佛說阿彌陀經》中記載: 極樂世界中,風也能說法。「 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 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 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 音者,自然皆生……」
台灣知名的野地錄音師范 欽慧說,她最愛透過覺知感受 當下的風,聆聽許多大自然想 要告訴她的祕密和故事。
聆聽風與葉的共振聲 范欽慧描述「風」是這樣的 :「原來,聽風聲是身體先感 知到的。當時風來了,身體先 感受到一陣波動,接下來樹葉 搖動,再透過葉子和風的共振 ,把風的聲音傳到耳朵……」 她發現原來「聽」是體感, 一種流動、一種震動過程,身 體先感覺到,再透過其他的共 振傳到耳朵。當風走了,風聲 就慢慢淡去,過程中,身體又 慢慢體會到它逐漸消失……
蟬兒搭著風傳揚鳴聲 范欽慧發現,天地間不是 只有自己一人在感受、聆聽這 風聲,因為當風聲往某一方向 離去時,蟬鳴在風聲的尾端啟 動,透過這陣即將遠颺的風, 把自己的聲音一起「搭」到遠 方去。 生物們都知道要乘著風的 翅膀,把自己的聲音送到遠方 。她體悟空間中其實還有其他 生命一同在聆聽,當下,自己 便與世界其他有情生命,緊密 連接在一起。
自然觀察豐盛生命觀 范欽慧一直在做的事情, 就是靜心聆聽,「當我相信風 ,風就會把我帶到我要去的方 向。」她只是一個指引,讓其 他的人,一起跟著風到風要帶 大家去的方向。
在人世間及大自然的道場中 ,范欽慧清楚知道自己的生命 觀。那鼓動的風聲,幻化成了 覺知的菩提葉。 1997年起,范欽慧在教育電 台主持「自然筆記」節目長達 25年,獲得6座廣播金鐘獎, 經歷1300多個星期的電波推送 ,讓自然的聲音蕩漾在聽眾耳 邊,也無形中推動環境教育。 圖/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環境教育的溫柔堅持 25年間,她走在林間、行在 海濱,在微光中,收錄大自然 的聲音。如果真要請她介紹台 灣,她所描述美好的台灣角落 記憶,是一幅充滿聲音的圖像 ,若把這個圖像再繪製成地圖 ,就是聲景地圖。
為了能更積極推動聲景教 育,她和朋友成立台灣聲景協 會,考取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 所博士班,學習做課程規畫、 教案設計……
將寂靜山徑推上國際 范欽慧以「寂靜山徑」切 入,2018年與羅東林管處合 作推動台灣第一條太平山寂 靜山徑;2020年開闢另一條 寂靜山徑,陽明山國家公園 因此被國際組織Quiet Park International選為全世界第 一座都會寧靜公園。
國際高度關注,除了英國 BBC特別報導外,美國的「國 家地理雜誌」、Newsweek、 CNN、Wired……都為文介紹, Time雜誌更因此將台北選為「 世界百大景點」。
響應「世界聆聽日」,「台北聆聽日」 活動開跑(台灣聲景協會提供) 公民行動打造聲景地圖 范欽慧認識了世界聆聽日 創辦人(美國野地錄音師) Gorden Hempton,推動「台灣 聆聽日」與「台灣自然聲音地 圖」網站,從廣播節目主持人 前進到教育現場,更以NGO組 織的推動,帶領台灣往聲景保 存及體驗邁出一大步。
范欽慧去年更得到Keep Walking夢想計畫贊助,邀請 國人打開自己的耳朵(公民行 動),推薦50個台灣最棒聆聽 地點(公民推薦),把聲音記 錄下來(公民成果),呈現聲 音樣貌,製作環境教育教學教 案,讓教育參與者進行自然教 育的聆聽(公民共享)。
延伸閱讀 范欽慧 幸福聆聽自然的聲音 https://www.merit-times.com/ NewsPage.aspx?unid=810019
微閱讀 「當 我相信風,風就會 把我帶 到我要去的方向。」 ─范欽慧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