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友
努力織就生命樂章
文/蘇林整理
何如瑄
何如瑄 孩子是活著的最大動力 何如瑄40歲結婚、懷 孕,沒想到懷孕5個多月 時,檢查出罹患卵巢癌1 期。她硬是堅持到寶寶 安全出生後,才展開治 療,但這時卵巢癌已從1 期進展到3期。
「其實從懷孕到發現 罹癌,一直有肚子痛的 問題,去婦產科檢查, 醫生認為是高齡產婦之 故,認為還算『正常』 。」可是在懷孕快6個月 時,因為身體劇痛、連 續嘔吐……何如瑄被檢 查出罹癌了。
經過和醫師討論,何 如瑄決定冒著風險繼續 懷孕。為了讓胎兒在子 宮盡快長大、何如瑄一 天至少吃6餐,再不舒服 也忍耐著吞下營養的食 物,終於在醫生下達治 療的最後關鍵時刻,胎 兒勉強達到2000克,可 以施行剖腹產。
看到寶寶順利出生, 何如瑄眼睛一閉,立刻 陷入全身麻醉,接著進 行手術、摘除了子宮、 卵巢,連月子都沒有坐 ,就緊接著進行化療。 連續經過多次轉移、復 發、治療,覺得自己努 力配合治療,卻似乎永 遠沒有盡頭。
而醫生鼓舞的一句話 :「你的孩子還小」, 則成為何如瑄對抗癌症 的最大動力。「我最難 受的,不是身體的病痛 ,而是不能一直陪伴在 孩子身邊。」頻繁進出 醫院,導致她對孩子充 滿歉疚。
有一次經歷較大的手 術,住院一個多月沒辦 法見到兒子,最後終於 在兒子生日當天,驚喜 地見到家人帶兒子來醫 院慶生,聽到兒子衝向 自己說:「媽媽我好想 你。」成為何如瑄當年 最開心的禮物。
方瑞萱
方瑞萱 罹癌開啟第2人生 從事殯葬業近20年的方 瑞萱,年幼失學,結婚離婚 ,32歲便罹患子宮頸癌,55 歲確診舌癌,歷經12小時手 術切除,6個月的化療與電 療,現年61歲的她,告訴自 己:我一定會活著穿上旗袍 、參加孫子的滿月酒……
年紀輕輕就罹患子宮 頸癌,曾讓方瑞萱很不 甘心,「我這輩子沒有 擁有過自己的東西、沒 有過真正愛我或我很愛 的人、沒有為自己好好 念書、好好吃飯、好好 地笑……」於是她問醫 生:有沒有可能在手術 後,再生小孩?叛逆的 她,想生一個隨自己姓 氏的小孩。
很幸運的,小兒子出 生、健康長大,是方瑞 萱的貼心寶貝,直到現 在,母子還會每天抱抱 。「媽咪,我要你活著 !」當小兒子得知方瑞 萱罹患舌癌4期,對媽媽 說了這句話。也讓她下 定決心,要好好治療、 好好活著。
因為開刀切除了2/3舌 頭,奪走了她的咀嚼能 力、咬字能力,從此她 只能吃流質食物;原本 她很喜歡自己的聲音、 發音標準,但用盡全力 復健、咬字、發音,依 然沒辦法回到以前的狀 態。
神奇的是,支撐她度 過治療痛苦的,竟然是 放下工作,重回學校讀 書的5年,她好好享受了 當學生的樂趣,圓滿了 小時候沒辦法念書的遺 憾。如今的她,除了念 書,陪伴孫子也成為他 生活的重心之一。
回首罹癌過程,方瑞 萱充滿感恩,坦言若非 罹癌,他絕對放不下生 活、工作、賺錢,但罹 癌終於讓她放下,癌症 奪走方瑞萱的許多能力 ,卻奪不走她對生命的 熱愛,如今她注重飲食 ,熱愛美食,朝向健康 生活前進。
李宜錡
李宜錡 攜氧氣瓶讀完政大 李宜錡17歲被診斷出罹 患血癌,從此開始了一連串 的治療、併發、復發的辛苦 歷程,但她堅強地度過了, 最後帶著氧氣瓶,坐輪椅念 完政大心理系,還考上了政 大心理研究所。
李宜錡高中時與朋友 打排球,發現自己比別 人容易瘀青,而且皮膚 很癢,因此去看皮膚科 ,醫師建議去大醫院做 檢查才發現罹癌。樂觀 的她不害怕化療、掉頭 髮,反而覺得掉頭髮很 神奇、自己頭型很好看。
「我不算是一個典型 的病人,很多病人可能 一開始聽到會情緒低落 ,可是我很快就接受。 」進入兒童醫院治療的 李宜錡,是當時年齡最 大的「兒童」,因此覺 得自己要做好大姐姐的 好榜樣。
經歷3次骨髓與幹細胞 移植,但後續卻併發了 慢性的肺部排斥,必須 24小時帶著氧氣筒、坐 輪椅,從大一開始,整 整6年的時間,媽媽都陪 伴在宜錡身邊,協助她 生活、上學,終於在兩 年前幸運獲得肺臟移植 的機會。
治療過程中,讓李宜 錡咬牙撐下去的,是家 人及肺臟捐贈者所給予 的關愛和精神力量,「 肺部出現排斥的那陣子 ,我很擔心會拖累家人 ……喘的時候真的蠻辛 苦的,一度也是蠻憂鬱 的,也想過乾脆就這樣 離開……
可是再想想,總不 能讓親人白髮人送黑 髮人,更不能辜負捐 贈者,一定要好好善 用得之不易的肺臟… …」盡力過好每一天 ,就是目前李宜錡最 重要的人生目標。
微 閱 讀
延伸閱讀 https://www.merit-times.com/ NewsPage.aspx?unid=782262 癌症病友 努力織就生命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