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 古德悟道詩10(人間福報微閱讀_32 2018-04-13)

Page 1

古德悟道詩

文/選錄自《星雲說偈》


人們避暑走如狂, 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 但能心靜身即涼。 唐 ‧ 白居易 ──


作者小故事 唐朝詩人白居易,河南鄭州 人,晚年號香山居士。白居易 經常到寺院參禮,與許多禪門 的大德,像惟寬禪師、鳥窠道 林禪師等都有所往來。 有一天,白居易去拜訪恆寂 禪師,當時天氣十分酷熱,恆 寂禪師卻悠然安靜地坐在房間 內看經。 白居易忍不住說:「禪師, 房間太熱了,為什麼不找個涼 快的地方讀經?」 恆寂禪師淡淡地說:「三界 如火宅,娑婆如熱爐,請問哪 裡清涼呢?」


白居易說:「後院樹下、水 邊涼亭,都比較清涼呀!」 恆寂禪師看看室內,又看看 室外說:「我也都到過,不過 ,我在房中心清自然涼。」 白居易為禪師的禪功深受感 動,於是作了一首詩:


人們避暑走如狂, 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 但能心靜身即涼。 白居易號稱「平民詩人」, 平時修習淨土,他與恆寂禪師 相遇,應該是在他信仰淨土之 後,總想到娑婆如熱爐,淨土 清涼。 淨土在哪裡?淨土在心裡。 白居易的「心靜自然涼」這一 句話,在中華文化裡成了不朽 名言。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唐‧無盡藏


作者 無盡藏尼,曲江人,為南華 禪寺首位比丘尼。在《六祖壇 經》記載,六祖惠能大師於黃 梅得法南歸時,與其有一場法 談。惠能釋《涅槃經》經意, 無盡藏尼詰問他:「字尚不識 ,何能解意?」六祖答:「諸 佛妙理,非關文字。」遂成為 千古美談。

賞析 「終日尋春不見春」,我們 想找尋春天的景色,但是春天 在哪裡?春天就是我們的佛性 、真如、真心。我們刻意要向


外尋求一個「真如佛性」,儘 管走遍了千山萬水,「芒鞋踏 破嶺頭雲」,卻始終找不到。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 頭已十分」,歸來時,偶然抬 頭看到園裡的梅花已悠悠盛開 ,才豁然驚覺:「呵!原來春 天已在枝頭了!」這景象就如


同描寫趙州禪師的一首偈語: 趙州八十猶行腳, 只為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 始知空費草鞋錢。 過去趙州禪師雖已是八十高 齡,卻因為內心不明白,還要 親自出門尋師訪道。他到外地 行腳多年,才恍然覺悟:生命 的自覺不在他方,而是在心念 的方寸之間,不勞再汲汲外求! 因此,一個人光是東南西北 的向外追求,哪裡會找到自己 呢?這首偈語,正是告訴人們 「我找到了自己」,頗有深意!


坐破蒲團不用功, 何時及第悟真空; 真是一番齊著力, 桃花三月看飛紅。 古德 ──


賞析 「坐破蒲團不用功,何時及 第悟真空」,一個人光在形式 上修行,只是做足表面工夫, 那還是沒有用的,就是把蒲團 坐破了,不用心地去修持,也 不能得道。 有謂「口念彌陀心散亂,喊 破喉嚨也徒然」,我們要想悟 道,必須用心下工夫。 在人生的舞台上,不管我們 在哪一個階層工作,主角也好 ,幕僚也好,都要守本分、能 負責,配合整個大團體的運作 ,這就是「及第悟真空」。


「真是一番齊著力,桃花三 月看飛紅」,在自己的工作崗 位上,要盡力而為,你有多少 的物力、多少的體力、多少的 腦力、多少的心力,在與大眾 共事時,使勁的都用出來。只 問耕耘,不問收穫,人人能如 此齊著力,正如桃花三月盛開 時,自然就更美更豔了。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