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 古德悟道詩11(人間福報微閱讀_33 2018-04-27)

Page 1

古德悟道詩

⓫ 文/選錄自《星雲說偈》


十方同聚會,大家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唐‧龐蘊


作者 龐蘊,唐代著名的在家禪者 ,後世譽為中國的維摩詰,與 傅大士並稱。世人稱他「龐居 士」、「龐翁」、「襄陽龐大 士」。 賞析 「十方同聚會,大家學無為 」,大眾同聚在十方叢林裡參 禪學道,每個人都想求得明心 見性,斷除煩惱,故而努力學 習「無為法」。一般人所接觸 到的都是「有為法」,就如《 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有為法,是因 緣和合、一時的現象,隨時會 無常變化,而無為法則是永恆 不變的真理。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禪堂又稱「選佛場」,僧 人在選佛場裡,陶冶僧格,修 學辦道,體證真如佛性,如果 能夠照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證 悟空性,就像科舉中試一般, 是相當殊勝的。


一般人雖然不一定有機會進 禪堂修行,但是應該選擇一個 「選佛場」來修行,這個選佛 場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的心裡 ,是我們心靈的淨土。在這個 選佛場中,我們做事要做好事 ,說話要講好話,內心要存好 念,心如虛空,常存慈悲喜捨 ,無時無處不歡喜自在。因此 ,與其追求仕途難料的狀元及 第,何不追求選佛場裡的心空 及第呢?


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唐‧龐蘊


賞析 「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 」,當我們的心中生起一念清淨 心,就等於一朵清淨的蓮花盛開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一朵花裡有一個世界,一片葉 子裡有一尊如來。這段話形容人 心的一念,非常甚深微妙。 當一個人的內心清淨,可以 使心智頓開,所以從一朵花瓣中 ,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從一 片樹葉裡,可以窺見如來的法身 。有了清淨心,則「溪聲盡是廣 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所以我們修行學道,必須時 時調整自己、淨化自己的心念。 一念清淨心起,哪怕是一花一葉 、一沙一微塵,都可以從中看到 如來的般若妙意!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唐 ‧ 古靈神贊 ──


賞析 神贊禪師是唐代百丈懷海禪 師之法嗣,出家後從本州大中 寺受業,後參禮百丈禪師並於 其座下開悟見性。開悟後即回 大中寺,欲點化其本師,以報 剃度之恩。 有一次,師父看經時,窗戶 上有一隻蒼蠅正在盲飛亂撞, 他就自言自語:「世間如許廣 闊,你不肯飛出去,只撞著這 張紙做什麼呢?」師父放下手 中經典,望著古靈禪師,古靈 又說偈:「空門不肯出,投窗 也太痴;千年鑽故紙,何日出 頭時?」


言語中一再暗示師父:要找 尋真正的自己,光在經典文字 上分別、求知有什麼用?經典 文字怎麼能悟道呢?心才能悟 道呀! 師父聽不懂古靈禪師的話, 就放下經典問:「難道你已經 得到消息了嗎?」古靈禪師回


答:「弟子在百丈禪師處,已 得到一個息處了。」師父就請 他登座說法,古靈禪師只說了 這樣一句話:「百千法門只在 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百千法門只在我們的方寸之 間,多如恆河沙的功德,只要 向自心的源頭去探索,就可以 找到了!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